春、夏季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方法技术

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是母猪整个繁殖周期中最重要的环节。保证母猪在哺乳期采食量的极大化又是重中之重,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母猪后续的繁殖性能以及使用年限。夏季高温高湿对产房哺乳母猪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加强夏季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春、夏季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方法技术。

1、控制饲养环境温度

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变化幅度大,日照时间短,尤其近几年风沙天气较多,空气中尘埃物质较多,给饲养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做好防风、保暖工作。应注意,仔猪和哺乳母猪所处环境要求温度不同,新生仔猪最适温度在32℃左右,母猪最适温度在17℃左右。因此,在控制产后母猪舍温度时要考虑两者的需求不同。如果单纯提高舍内温度,易影响母猪泌乳、采食,增加了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猪只体温高,汗腺不发达,降温大部分靠呼吸,影响采食和活动。母猪舍应尽可能选择坐北向南、采光性好、背风向阳的地方建造。在舍内较干燥的一角设置保育箱,箱内面积1.6m2左右为宜,箱内用250~500W远红外线灯泡放置于仔猪温箱上方,其优点是方便移动、产热速度快,可以通过距地面的高度而调节。衡量仔猪温度适宜度的方法:温度过低时,仔猪重叠在远红外线灯泡下,争夺温度较高的位置。温度过高时,仔猪头伸出保育箱外或拥挤在出口处温度较低的地方;温度适宜时,仔猪吃完奶后自动回到保育箱内,不扎堆,分散睡卧。

2、合理的饲喂方式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目标是以高泌乳量来保持仔猪的生长和成活,保持种用体况来降低断奶至配种间隔,保持和提高未来的繁殖性能。对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因哺乳期消耗较大,配种后需加强营养。在产后阶段除喂优质青粗饲料外,还应加喂部分精料。哺乳母猪采食量不足将导致产奶量减少、仔猪断奶重下降,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增大,产胎率下降以及母猪使用年限缩短。但是母猪哺育仔猪消耗较大,产后器官正处于恢复时期,消化机能弱,不宜给料太多。因此,哺乳母猪产后7天,每天采食量应达到4.5~5.0kg;产后14~18天,哺乳母猪采食量达到6.0~8.0kg。

使用母猪颗粒料可以提高母猪采食量,湿料也有提高母猪采食量的效果。尽量避免中午饲喂,禁用霉变饲料、发酵饲料以及带毒和强刺激性饲料,否则容易引起中毒性疾病。不宜随意更换饲料品种。喂青粗饲料应做到少喂、勤添、定时、定量,并能保证母猪饮到清洁的饮水。

有试验表明,体况不佳的初产母猪每天饲喂3.5~4.0kg饲料,同时适量添加维生素B12、维生素A、胆碱等有助于提高受孕率和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对于经产母猪,高采食量对提高受孕率和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无太大影响。在高温季节,在日粮中有助于提高母猪受孕率。

3、做好卫生管理与消毒防病工作

母猪产前1星期要将圈舍打扫干净,铺上垫草,保持干燥并对圈舍周围环境消毒,做好待产准备工作。打扫时先将病猪的剩料、粪便、垫草及猪舍墙壁、圈栏上的污物清除干净,再用20%的石灰乳、3%的热烧碱水、20%的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消毒次序为墙壁、圈栏、门窗、食槽、地面、用具及门口地面。在母猪出现起卧不安、有阵痛表现、阴户流出粘液等分娩前兆时,要准备好接产用具。母猪分娩过程中要有专人守护。如果发生难产(40min不产仔)可注射催产素,并用手按摩或用热毛巾敷母猪乳房,有利于胎儿排除。分娩结束后应清扫圈舍,更换干净卫生的垫草,可人工辅助仔猪吃到初乳,注意胎衣排除。

4、做好产后护理

仔猪断乳过早,易造成仔猪死亡率增高及生长发育缓慢等;断乳过迟,缩短了母猪繁殖周期,所以适宜的断乳时间能有效提高生产效能。一般来说,每个养殖场断乳日龄最好根据出生时间与仔猪体质量来确定,最早不低于18日龄、最迟不高于35日龄。断乳时应保证个体质量不小于8kg。断乳要进行过渡,可提前1周给仔猪添加仔猪饲料,防止突然断乳给仔猪带来的应激反应。

产仔后为防止乳房炎而影响母猪泌乳,每天应用0.1%高锰酸钾清洗乳房和乳头2次。母猪在哺乳初期,严禁冲洗圈舍,但应确保猪舍干净卫生。产后给母猪肌肉注射10mL亚硒酸钠注射液和维生素E注射液,提高母猪抗病力。泌乳不足和无乳症的母猪,在日粮中增加优质蛋白质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并注射催乳灵。

具体操作管理要点:
1.哺乳母猪每天喂2~3次,产前3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产后3天恢复正常,自由采食直至断奶前3天。
喂料时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应赶起。产前产后日粮中加0.75~1.5%的电解质、轻泻剂(维力康、小苏打或芒硝)以预防产后便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夏季日粮中添加1.2%的NaHCO3可提高采食量。
2、产前7天母猪进入分娩舍,保持产房干燥、清洁卫生,并逐渐减少饲喂量,对膘情较差的可少减料或不减料;临产前将母猪乳房、阴部清洗,再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消毒;产后注射一针青、链霉素,防止产期疾病;在高温季节,产前一周要给母猪肌注鱼肝油--抗生素合剂,以防止高温综合症
3.母猪在分娩过程中,要有专人细心照顾,接产时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干燥、冬暖夏凉,严防产房高温,若有难产,通常用催产素肌肉注射,使用剂量每次为10-20单位,若30分钟后还未产出,则要进行人工助产;母猪产后最好做子宫清洗及注射前列腺素(在最后产仔36-48小时一次性肌肉注射PGF2α2毫升),以帮助恶露排出和子宫复位,也有力于母猪断奶后再发情;
4.母猪产仔当天不喂饲料,仅喂麸皮食盐水或麸皮电解质水,1周内喂量逐渐增加,待喂量正常时要最大限度增加母猪采食量;饲喂遵循“少给勤添”的原则,要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在泌乳期还要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防止母猪便秘,影响采食量;
5.要及时检查母猪的乳房,对发生乳房炎的母猪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6.母猪断奶前2-3天减少饲喂量,断奶当天少喂或不喂,并适当减少饮水量,待断奶后2-3天乳房出现皱纹,方能增大饲料喂量,开始催情饲养,这样可避免断奶后母猪发生乳房炎。
7、哺乳期因失重过多而瘦弱的母猪要适当提前断奶,断奶前3天需适当限料。

相关推荐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1能量与营养
能量与营养是泌乳母猪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泌乳期母猪除了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需要消耗正常能量外,合成和分泌乳汁还需消耗额外的能量,因此,泌乳母猪在此阶段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和营养。泌乳期母猪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1.1能量
研究表明,哺乳期母猪需要维持的能量比空怀期要多5%~10%。母猪每千克乳中含5.225MJ的消化能,猪利用消化能转换为产乳净能的利用率约为60%,所以每千克猪乳需消化能8.708MJ。据试验,使用每千克含12.9831MJ消化能的饲料,对哺育5头仔猪的母猪可供应4kg,一窝仔猪超过5头时,每增加1头,需增加饲喂量0.4kg。
单一的能量水平并不能满足所有条件下的母猪,母猪每天的能量需要应根据母猪的体重、窝产仔数和仔猪的生长率而决定。如体重为142.5kg的母猪带12头小猪,每头小猪日增重240g,则其需要含18.3MJ/kg的日粮8.34kg。
1.2蛋白质
母猪在泌乳期维持泌乳量的营养需要量很高,其中蛋白质摄入量对泌乳性能极为关键。从母猪泌乳性能看,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从11.5%增加到20.2%时,相应地,赖氨酸也从0.61%增加到1.12%时,母猪的泌乳量均呈线性增加,以18%的蛋白质和1.0%的赖氨酸水平效果最好。试验结果表明,摄入低蛋白日粮的母猪,其泌乳期间体蛋白损失增加;而泌乳期间摄入高蛋白日粮的母猪,其体蛋白损失减少,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乳中蛋白质的水平也相应升高。
1.3维生素和矿物质
研究表明,随饲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E还有叶酸添加量的提高,母猪初乳和常乳中维生素A、维生素E还有叶酸含量就会随之增加。
母猪在妊娠和哺乳期间会丢失大量的铁,尤其是高产母猪,常表现出临界缺铁性贫血状态,这不但影响其健康,而且降低饲料的利用率。有机铁的吸收速度快、效率高且不会引起矿物质间的拮抗作用,因此,在饲料中额外添加有机铁不但能有效缓解高产母猪的缺铁状态,而且能提高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从而提高体内新陈代谢的速率,改善了饲料利用率。另外,饲料中Ca、p的比例不当也会影响泌乳母猪的泌乳量。
2饲养管理
在泌乳期,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对泌乳母猪的生长和发育起到极大的作用,可以使泌乳母猪更健康,能极大地提高其生产效率,创造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2.1创造舒适的环境
在泌乳期应保持猪舍安静、清洁、干燥。除每天清扫猪栏和冲洗排污道外,还要坚持每2~3d用对猪无副作用的消毒剂喷雾消毒猪栏和走道。
2.2掌握投料量
产后不宜喂料太多,经3~5d后逐渐增加投料量,至产后一周,母猪的采食和消化恢复正常后可放开饲喂。工厂化猪场,在35日龄断奶条件下,产后10~20d时,日喂量应达4.5~5kg,()20~30d泌乳盛期应达到5.5~6kg,30~35d后应逐渐降到5kg左右,断奶后应据膘情酌减投料量。
2.3饲喂次数
以日喂4次为好,时间为每天的6时、10时、14时和22时。饲料要多样化,以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每次喂量不宜太大。此外,饲喂时应该将前一次吃剩的饲料清理干净,避免饲料的累积与败坏。
2.4运动
在饲养管理中,要使母猪养成定时运动的习惯,增强母猪的体质,提高其泌乳力。
2.5饮水
哺乳母猪的饮水量和采食量呈线性相关,若其饮水量增加,它的采食量也会明显增加。若母猪的饮水量不足,则会导致母猪便秘,进而使母猪患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征的概率增加。另外,环境温度太高时要适当降低饮水的温度。
3疾病预防
做好泌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极其重要。泌乳母猪常见的疾病有乳房炎、产褥热、产后无奶或少奶、产后瘫痪等疾病。
3.1乳房炎
一种表现为乳房肿胀、体温上升、乳汁停止分泌,该情况多出现于分娩之后,主要因精料过多且缺乏青绿饲料引起便秘、难产、发高烧等疾病而引起乳房炎;另一种表现为部分乳房肿胀,主要是因为哺乳期仔猪中途死亡,个别乳房没有仔猪吮乳,或猪断奶过急,导致个别乳房肿胀,乳头损伤,使得细菌侵入而引起乳房炎。
在母猪分娩前急剧减料是预防乳房炎行之有效的办法;同时,在母猪产前和产后日粮中添加药物,增加其免疫力;此外,还要保持猪栏地面平整和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栏舍,在母猪产仔前后及哺乳期,每天使用0.1%新洁尔灭液擦洗乳房和乳头;仔猪出生后剪平犬齿,以防咬伤母猪乳房。
3.2产褥热
母猪一般于产后感染,染病时体温上升到41℃、全身痉挛、停止泌乳,该病多发生在炎热季节。该病的症状是:眼结膜潮红,鼻镜干燥,不愿行动或步行不稳,痉挛而出粗气,大便稍干,奶少或无奶,有的患畜从阴门中流出有臭味的污红色液体。为预防此病的发生,母猪产前要减少饲料喂量,分娩前最初几天只喂一些轻泻性饲料以减轻母猪消化道的负担。
3.3产后无奶或少奶
病因:母猪妊娠期内饲料管理不善,特别是妊娠后期饲料水平太低,母猪消瘦,乳腺发育不良;母猪年老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营养不足;母猪妊娠期间喂给大量糖水饲料,而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不足;母猪过胖,内分泌失调;母猪体质差,产圈未消毒,分娩时容易产生产道和子宫感染。
防治:妊娠期母猪应多喂给青绿多汁饲料,保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充分供给;饲料不宜过精过细,使分娩母猪达八九成膘即可;进入产房前一周,用渐减法使饲料给量降至哺乳日粮的1/3~1/4;产后3~5d内用渐增法恢复哺乳母猪的饲料给量,每天不得少于1kg豆饼;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仔猪出生后剪牙,固定奶头,并加强乳房按摩。
3.4产后瘫痪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为产后麻痹或风瘫,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不同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的猪都有发病的可能。
预防:改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营养物质和补充矿物质饲料,加强母猪产前产后的护理,并多垫清洁干草,每天人工翻身2~3次,加强产前运动,给予充足的光照。
4小结
在泌乳母猪的饲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很多,我们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问题来临或者即将来临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在能量与营养上,调节饲料成分,满足泌乳母猪对能量与营养的需要;在饲养管理中,做好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尽量减少管理上的漏洞;在疾病预防中,尽量避免泌乳母猪的常见疾病,将疾病控制在发生之前。只要我们对能预见的各种问题做好充分的应对,就能使泌乳母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最大化,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饲养肉用母牛,主要目的是维持健康,能够保证连年产犊。在饲养乳肉兼用母牛时,除了生产犊牛以外,还可以生产一些商品牛奶,从而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农村中并不能做到每年从每头母牛哪里得到一头犊牛,其主要原因就是母牛饲养不当,母牛受配率和受胎率较低造成的。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1、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在成功配种后即进入妊娠阶段,母牛在这一阶段所摄入的营养物质不但要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以及在妊娠期要为产后泌乳做好营养的储备,使母牛在产后的泌乳水平得以正常发挥。因此,妊娠阶段的主要饲养管理内容之一就是要保证母牛能够正常的产犊和哺乳。

母牛在妊娠初期,胚胎的生长发育较为缓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好,因此,此时给母牛提供的营养够维持自身的需求即可,不需要对处于妊娠初期的母牛进行额外的营养供给,按照空怀期母年的饲养标准即可,注意不可饲喂过肥,否则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导致脂肪在乳腺组织中大量蓄积而影响泌乳功能的发挥。母在妊娠的中后期,胎儿的生长速度开始加快,尤其是在妊娠的最后2-3个月,是胎儿体重增长的最快时期,犊牛80%的体重在这一阶段增长,因此,这一阶段营养的供给在满足母牛自身的需求外还要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和为泌乳营养需要做准备。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为了满足妊娠后期母牛、胎儿、泌乳的营养高需求,可每天加喂1-2kg的精饲料。同时在饲喂的过程中还要控制好母牛的体重,尤其是初产母牛,更要避免饲喂过度,发生难产,因此要按照母牛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日粮配方,以保持妊娠母牛的体况达到中等膘情即可。

妊娠阶段要做好母牛的保胎工作。如果在妊娠期间发生流产,不但会影响到产犊率,还会使母牛的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因此,在这一阶段还要做好保胎的工作,防止母牛发生流产、早产等。妊娠母牛要与其他牛群分开饲养,以免发生相互的项架而造成机械性流产。要饲喂妊娠母牛优质的饲料,满足其对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量,禁止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保证妊娠母牛有一定的运动量,以增强体质,避免过肥。另外,还要做好临产前的观察工作,做好接产的准备工作。

2、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在产完犊牛后即进入哺乳期,母牛在产犊过程中要做好接产工作,如果有难产发生,要及时且科学的助产,以使胎儿顺利产出,并减少对母牛的伤害。母牛产犊后要加强护理,及时清理母牛的后躯部分,并用消毒药液进行擦洗消毒,以免发生感染。母牛在产后不宜立即喂料,为了补充分娩过程中流失的体液,可喂服一定量的麸皮红糖水,然后再逐渐的增加饲喂量,一直到正常量为止。

母牛在哺乳阶段的营养需求要比其他阶段的母牛相对高一些,此阶段的营养需求一方面用于体质的恢复、生殖系统的复旧,另一方面则是泌乳所需。因此哺乳期母牛的营养要全面、充足,且配比合理,日粮中除了能量、蛋白质的含量要有所提高外,还要增加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添加量。为了保证母牛充分的发挥泌乳水平,要做好泌乳早期的补饲工作.除了补饲一些常规的优质粗饲料外,还要补喂一些饼粕类的蛋白质饲料,同时还要注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充。这样对母牛在产后的哺乳,正常的排卵发情都非常重要。

母牛的泌乳期按其生理特点可以分为初乳期、盛乳期、中乳期和末乳期。其中初乳期是母牛产犊后的1-15天,这阶段母牛是各项机能的恢复阶段,要根据母牛实际的情况合理的饲喂,对于体质较弱的母牛要在产犊后3天饲喂优质青干草,然后再逐渐的增加多汁饲料和精饲料。对于发生乳房肿胀的母牛不可饲喂过多的精饲料,否则易导致母牛乳房炎。对于产后乳房状态正常、体质健康、无其他异常的母牛则可在产犊后的第1天饲喂多汁饲料。为了防止母牛发生乳房炎可对乳房进行热敷和按摩;母牛的盛乳期为产犊后的15天到3个月,此时的产奶量最高,这一时期进行合理的饲喂可为犊牛提供充足的乳汁,因此这一阶段是提高产奶量的关键阶段,可以使用精料型和精料型交替饲养的方法,以提高母牛的食欲,从而提高采食量,增加产奶量。这一期间要经常的刷拭牛体,并加强运动,提供充足的饮水;母牛进入泌乳中期,这一阶段母年的产奶量下降,为了延续产奶量下降的速度,给犊牛提供充足的乳汁,要提供优质的全价饲料和饮水,同时保持充足的运动量,并进行适当的乳房按摩;进入泌乳末期后母牛即进入干奶期,一般为妊娠中后期,此时胎儿的生长发育迅速,需提供大量的营养,以满足母牛的多重营养需要。

(一)哺乳母牛的饲养

哺乳母牛饲养的主要任务是多产奶,满足犊牛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母牛在哺乳期所消耗的营养比妊娠后期还多。犊牛生后2个月内每天需母乳5~7kg,此时若不给哺乳母牛增加营养,就会使泌乳量下降,不仅直接影响犊牛的生长,而且会损害母牛健康。母牛分娩前30天和产后70天,这是非常关键的100天,这时期饲养的好坏直接对母牛的分娩、泌乳、产后发情、配种受胎、犊牛的初生重和断奶重、犊牛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等产生影响。母牛分娩3周后,泌乳量迅速上升,母牛身体已恢复正常,日产奶量为7~10kg。能量饲料的需要比妊娠时高出50%左右,蛋白质、钙、磷的需要量加倍。此时,应增加精饲料饲喂量,每日干物质进食量以9~1员kg,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10%~11%为宜,并要供给优质粗饲料。饲料要多样化,一般精、粗饲料各由3~4种组成,并大量饲喂青绿多汁饲料,以保证泌乳需要和母牛发情。
(二)哺乳母牛的管理

母牛产后到生殖器官等逐渐恢复正常状态的时期为产后期。这一时期应对母牛加强护理,促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并防止产后疾病。在正常情况下,母牛子宫在产后9~12天就可以恢复,但要完全恢复到未妊娠时状态,需26~47天;卵巢的恢复约1个月;阴门、阴道、骨盆及韧带等在产后几天就可恢复正常。母牛产后立即驱赶让其站立,让其舔初生犊牛,并把备好的麦麸盐温水让母牛充分饮用,以补充体内水分,帮助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暖腹、充饥,增加腹压,以避免产犊后腹内压突然下降,使血液集中到内脏,造成“临时性贫血”而休克。产后1~2天的母牛在继续饮用温水的同时,喂给质量好、易消化的饲料,但投料不宜过多,尤其不应突然增加精饲料量,以免引起消化道疾病。一般5~6天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饲养。另外,要加强外阴部的清洁和消毒。产后期母体生理过程有很大变化,机体抵抗力降低,产道黏膜损伤,可能成为疾病侵入的门户。因此,对刚产完犊的母牛,可在外阴及周围用温水、肥皂水或1%~2%来苏尔或园.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干净并擦干。母牛产后从生殖道排出大量分泌物,最初为红褐色,之后为黄褐色,最后变为无色透明,这种分泌物称为恶露。母牛产后排出恶露持续时间一般为10~14天,要注意及时更换、清除被污染的垫草。要防止贼风吹入,以免发生感冒,影响母牛的健康。胎衣排出后,可让母牛适当运动。同时,要注意乳房护理,哺乳前应用温水洗涤,以防乳房的污染,保证乳汁的卫生,并帮助犊牛吸吮乳汁,杜绝犊牛吸吮被污染的乳汁而发生消化道疾病的现象。因此,要经常打扫牛舍,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避免有害微生物污染母牛的乳房和乳汁,引起犊牛疾病。对放牧的哺乳母牛要特别注意食盐的补给,由于牧草含钾多钠少,适当补给食盐,维持体内的钠、钾平衡。归放后对哺乳母牛进行补饲,满足泌乳所需的营养,提高泌乳量。

中草药饲喂哺乳母猪防止仔猪白痢


仔猪门痢为猪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有一窝发病,窝窝发病的特点。治疗该病主要是通过注射或口服给药,由于给药不当而造成猪应激性死亡或呛死时有发生。为解决此类问题,多年来笔者通过挖掘提验民间中草药验方饲喂母猪防止仔猪白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治疗78窝814头仔猪,除6头无效死亡外,全部治愈,特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1组方及用法

1.1处方脑髓刺(十大功劳)200g,苦参200g,千里光250g,蒲公英250g,鱼腥草250g。

1.2用法以上药物混合水煎40分钟,每副煎2次,去渣取药汤拌料喂母猪,早晚各喂1次,连用3天。

2典型病例

病例1:2002年8月13日,余庆县白泥镇上里村乌杨树组杨某家12头32日龄仔猪发病求治。其中6头发病明显,尾部及肛周粘有白色稀便,整个圈舍地面到处都是白色稀便。通过用本方治疗,2天后粪便由稀转干略带白色,再治1天后,第4天粪便转黑,停药1周不见复发。

病例2:2004年12月5日,余庆县白泥镇草坪村三组张某家4窝仔猪(共46头)有3窝发病,其中17头发病明显。用本方进行4天全场治疗,已发病的全部治愈,未发病的也都未被感染。

3体会

3.1仔猪胃肠功能差,对饲料及饲养管理相应要求较高,如果不注意则易引起泻痢。所以,防止仔猪白痢应从饲养管理作手。

3.2本方药物多含抗菌抑菌成分,同时又均是清热、解毒、利湿药,能显著消炎抑菌,所以治疗仔猪白痢效果明显。

3.3本方药物在我省分布较广(特别是后3种遍地都是),用以治疗仔猪白痢较为经济方便。

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保持母猪良好繁殖机能,可大大提高养猪生产技术指标,这是实现猪场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我在服务中发现,许多养殖户对母猪管理存在问题,在此,我愿和同行就此问题开展交流。

一、母猪选择失误

1.一些猪场母猪群出现多元化:即二元杂交,三元杂交,甚至多元杂交;这样造成的问题有一是:育肥猪群,身材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有胖有瘦。毛色有白色,红色,黑红色。生长速度有快有慢、大小不匀;猪群整齐度差,没卖像,猪价上不去。二是发情不正常,该发情的不发情,发情表现不明显,配种率不高,产仔率低,三是生产效益差,全群料肉比一般要高出0.2:1,日增重可降低100~200克/天。

2.收购行将淘汰母猪:这样的母猪多半有老龄化,生产成绩差,或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这不仅影响生产成绩,还有可能引入病原菌,潜在的威胁性很大。

二、母猪饲料选择失误

1.育肥猪饲料饲喂母猪;种猪和育肥猪的用途,营养标准及饲养管理方法都不相同,这就决定母住猪必须使用专用饲料,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

2.自配营养不完全的饲料喂母猪,随着猪品种选育强度越来越大,对母猪每阶段的营养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哺rǔ母猪的饲料要求越来越高,但一些猪场大量使用本地资源,配制母猪饲料,力求饲料成本最低化,往往造成饲料营养不足,营养要素缺乏平衡。有的甚至以粗饲料和青饲料(草)为主,不加或极少加预混料、蛋白饲料和能量饲料。这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很大,有的长期消瘦、使用寿命缩短。

三、母猪饲养管理失误

1.后备母猪:一是将其视为育肥猪,任其自由采食,造成母猪体膘过大,影响繁殖技能;而是将其视同基础母猪,以最差饲料饲喂之,造成母猪瘦弱,生长发育不良。

2.基本母猪:一是用配合饲料充分饲养,造成营养过剩,母猪肥胖;二是过分限饲,造成营养不足,母猪瘦弱。

3.猪舍环境卫生差:母猪易患皮肤病等,由于全身污水,很容易通过奶水,体表将病原传递给仔猪;也可通过交配将病原传递给公猪。

4.母猪淘汰不及时:有的年龄较大,产仔明显减少;有的长期不发情,多次配种不孕:有的生殖道炎症,久治不孕等等仍继续饲养,不及时淘汰。我曾发现,有的猪场母猪一年左右未产一胎,仍在饲养着。母猪作为一种生产机器而不能正常生产,势必造成总体生产成绩和生产效益下降。

5.母猪群体结构不合理:正常的母猪结构应该是第一胎和多胎比例较少,第27胎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可达70%以上。才能有较好的繁殖指标。再则,母猪数量应与公猪成比例,一般为25:1;不致于产生公猪使用过频过低,影响繁殖效果。

三.不重视防疫工作

许多猪场很少重视母猪的防疫工作,对母猪繁殖影响危害大的几种病,如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猪瘟、布氏杆菌及链球菌病基本上没开展免疫工作,更不用说建立健全防疫监测制度。

四.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措施

1.根据当地疫情及引种场防疫情况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如每周消毒一次;平时保持清洁卫生;针对性地开展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链球菌等病免疫。

2.规范饲养管理技术

(1)饲料给予方法:断奶后母猪除前二日减料外,至配种前增加饲料量至3.5公斤左右,尽快复膘。妊娠初、中期日喂量在2.5公斤;妊娠后期增加饲喂量1公斤;泌rǔ期前5日适当减料外,日投料5公斤左右。常年保证供应青绿饲料。

(2)保持母猪正常体况:防止母猪肥膘或过瘦。在哺rǔ阶段,母猪体重减少(产后体重至断奶时体重)控制在10公斤左右。

(3)后备母猪管理:体重120公斤左右,月龄78月龄,第二至第三个发情周期配种。实行群饲,日喂量2.5公斤;100公斤后限饲,避免形成多余脂肪,给予适当运动场所。

(4)提高母猪年产窝数:一是母猪适时断奶,二是缩短母猪发情配种间隔天数。对分娩哺rǔ期母猪管理重点是必须将母猪体重差控制在15公斤以内,这样母猪体力消耗不大,利于断奶后尽快发情;断奶至配种期间的管理重点是利用公猪效应等多种手段刺激母猪发情,即将公驱赶至配种舍利用公猪叫声,异性气味来达到此目的。此外配种舍应注意防寒保暖,良好的光照,群饲,可促进母猪发情,增加排卵数。配种后的管理重点是刚配种后饲料的给量要限制,配种半月和45天左右进行二次受胎检查,尽早发现母猪是否受胎。

(5)增加母猪产仔头数:主要抓适时配种,有资料表明,母猪发情在允许公猪爬跨开始后的12小时左右配种,产仔数和受胎率最高。实际操作一般在母猪允许公猪爬跨开始624小时内配种。母猪过肥或过瘦,妊娠前期饲料给量过多,应激反应和发热等因素将影响产仔数。妊娠末期增加1020%饲料量,可增加产仔数和初生重。

(6)提高母猪分娩率:影响母猪分娩率的直接原因是母猪配种后不受胎发生反情。因此加强母猪群管理,减少配种后返情频率,可提高母猪受胎率。避免母猪返情的措施:配种前期(受胎40日龄内)返情原因主要有交配时间不适时,公猪精液品质不良,母猪过肥或过瘦受精卵不易着床;交配后管理不当、投料过多、应激等。认真按免疫程序搞好预防接种,淘汰无病因流产母猪,可大大减少母猪返情频率。

(7)整顿母猪群,建立良好母猪产龄结构:一般母猪35胎繁殖性能最好,89胎淘汰,理论上讲,母猪平均胎次4胎左右才能使猪场保持高水平繁殖成绩,母猪年淘汰率保持在2530%。母猪的淘汰标准有,10产以上老年母猪(产仔、哺rǔ性能良好母猪可续留12胎);疾病,如子宫炎久治不愈,传染病难以治疗,多因性多次流产和连续3次以上返情;后备母猪11月龄以上不发情,催情无效。断奶2周后不发情,2次催情无效。配种后未受胎,不发情3个月以上。连续3次发情3次交配不受胎。连续3胎产仔数低于8头,且仔猪不整齐。异常分娩,如子宫脱出,连续二胎难产。

五、母猪分娩前后怎样控料

母猪分娩前后在整个繁殖周期中是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个阶段的母猪对营养需求量很高,这就要求饲养户在这个阶段能处理好饲料的加减,否则会影响到整个饲养周期的成绩。

对于抵抗力较好的母猪,在分娩前后合理地加减料能有效减少母猪rǔ房炎的发生,提高子猪的存活率,并有效减少子猪疾病的发生,提高饲养效益。

在母猪分娩前,根据其体况和发育情况确定喂料量。对于体况良好的母猪一般在产前5~7天按原来日喂量的10%~30%减少精料,并且喂给麸皮汤,以防母猪便秘。但对那些较瘦弱的母猪不但不能减料,还要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的催rǔ饲料。

在分娩当天,母猪的生理状况发生很大的变化,母猪生产后会极度口渴并且极度虚弱,无力进食,要及时供给清洁饮水和优质青绿饲料,最好喂饮麸皮汤或小米粥,避免饲喂不易消化的饲料。分娩后2~3天,对体况较好的母猪,随着母猪体况的恢复和哺rǔ量的增加,可在分娩前减料的基础上开始加料,直到分娩后7天加到哺rǔ母猪饲养标准水平,加料也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次加到标准量,最好是每天递加或隔天加倍法。母猪的饲喂次数也应增加,并且要定时饲喂,因为这个阶段的母猪体质较弱,消化力不强,但是往往又贪吃,这样会引起消化不良,使泌rǔ量降低。再有,这时候饲料成分不能突然改变,以免引起消化道疾病,影响rǔ汁的产量和品质。

六、怀孕母猪的饲喂量

怀孕期母猪饲料喂量应根据实际饲喂水平依个体而定。决定个体饲喂水平的因素包括:母猪体重大小,母猪体况,饲喂方式,舍饲方式,环境条件,猪群健康水平,生产水平,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可将怀孕母猪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管理,即怀孕早期、怀孕后期、围产期。

怀孕早期配种到怀孕80天,限量饲喂,减少胚胎早期死亡。一般每天喂料1.8-2.5千克。

怀孕后期怀孕80-105天,限量饲喂,适当增加饲料喂量。一般每天喂料2.5-3千克。

围产期怀孕105天到分娩,此阶段是母猪体内胎儿增重的关键时期,也是母猪rǔ房发育时期。增加饲料营养浓度,饲养好此阶段的母猪,对降低出生仔猪的死亡率,提高仔猪初生重,以及提高母猪泌rǔ量和rǔ汁质量,缩短产后返情期、提高多胎率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可以采取自由采食的方法。

七、哺rǔ期母猪疾病预防

母猪在哺rǔ初期,严禁冲洗圈舍,但应确保猪舍干净卫生。隔2~3天用1:3000百毒杀或0.5%过氧乙酸带猪消毒一次。产后一次注射青霉素32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预防子宫炎和rǔ房炎。产后给母猪肌注10毫升亚硒酸钠和Ve,提高母猪抗病力。对泌rǔ不足和无rǔ症的母猪,在日粮中增加优质蛋白质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并注射催rǔ灵。产后10天应依次注射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口蹄疫苗,预防疾病发生。

八、怎么防止母猪压死仔猪

母猪压死仔猪,是影响仔猪成活率的一大因素。由于管理水平、母猪品种不同,仔猪被压率有很大差异,冬季繁殖仔猪,防压十分关键。仔猪被压的死现象多发生在出生后1周内,特别是2~4日龄之间,这是因为初生仔猪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反应不灵敏,因而容易被母猪压伤、压死。为了减少上述的损失,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选留好种母猪

生产中,应选留地性情温顺、母性强的母猪作种猪,一般国外猪种、年老体衰的母猪及初产母猪没有护仔经验,容易压死仔猪。

2、加强护理对初生仔猪加强护理,是减少仔猪被压死的有效措施。

产后3天内要安排专人看管。实践证明,母猪压死仔猪,一般多在吃食后或排便后回圈躺卧时发生,所以看管人员在这时要特别留神,如看到母猪压着了小猪,应立即拍打母猪的耳根,驱使母猪立起身来,这样比直接拉出被压的仔猪要安全。

3、设置护仔间和护仔栏

在猪圈的一侧或一角,用木棍、铁栏杆或砖墙隔开,设置护仔间(宽约70厘米,长约2米),留有仔猪的入口间内铺垫草保温,为了防止吃奶时压死仔猪,可靠墙的三面栽上圆木,圆木离墙20~30厘米,并高出地面。

4、设立保育间

在母猪舍一角,用砖砌一宽60~70厘米,长约2米的保育间,墙壁留几个仔猪出入孔,地面厚垫干燥柔软的垫草,让仔猪产出后可放入保育间取暖、休息,每隔1~1.5小时放哺rǔ1次,这样既能防压,又有利与保温。

5、铡短垫草

短草可防止仔猪钻草堆时将草缠猪身而被勒死,还可防母猪不易辨别而压死仔猪。

夏季肉鸡饲养管理的技术


彭宇辉

(黑龙江省依兰县畜牧兽医局154800)

1加强防暑降温

目前,我国的鸡舍主要是开放或半开放类型,因此进行基础降温的措施之一是采取遮阳降温,也就是指在鸡舍顶部添加隔热层,如果条件允许,可覆盖湿草席或采取吊顶,一般能够使舍内温度降低约3℃。将鸡舍向阳面的顶部和墙壁涂上石灰乳或白色涂料,使其呈白色,从而增强反射,避免阳光直接射人舍内,从而减少舍内热量的吸收。

当鸡舍内的温度超过28℃,且比外界温度高时,必须将窗户全部打开,通过增加自然通风进行降温,还可使用大风扇等设备进行机械通风。当鸡舍内的温度达到30℃以上,但比舍外温度低时,可将进风口设置在密闭鸡舍的前门,并安装湿帘,而将排风口设置在后门,形成纵向机械通风,使流入舍内的外界热空气是经过冷却的,一般能够使舍内温度降低3~6℃。夏季温度较高,可直接将凉水喷洒在鸡舍顶部和鸡体,一般每2~3h进行1次喷洒,可使舍内温度降低4~8℃。

2.合理饲养

夏季温度较高,尤其是在鸡舍温度达到25℃左右时,每升高1℃,采食量则出现2%~3%的下降,因此必须适时对日粮结构进行调整。为确保肉鸡在炎热夏季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使其达到预期的增重效果,可减少日粮中玉米的添加量,但是将蛋白质含量提高5%~10%,同时要改成饲喂颗粒饲料,增强日粮的适口性,还要注意将适量的维生素Bi和维生素B。添加在日粮中。炎热夏季,白天时间长且温度高,大部分肉鸡都表现出张口喘息,且采食减少,因此可在晚上比较凉爽时进行饲喂,尽可能选择在每天晚上22时到第二天早上6时进行饲喂,一般饲喂4~6次即可。饲喂时,先要调亮灯光,还要振动饲养工具,促使肉鸡兴奋,从而使其采食量增加。

夏季温度较高,可在肉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抗应激药物,防止其发生热应激。一般在肉鸡每千克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预混剂150~300g,添加杆菌肽20~50g。如果环境温度过高,还可在日粮中添加1%的氯化铵和0.5%的小苏打。同时,在每千克饮水中添加lOOg维生素C、1Og电解多维,并添加适量的氯化钾等,这样能够使肉鸡体温有所降低,确保其健康生长。

3加强常规管理

及时扩栏、分群,扩栏和分群能够保证每只肉鸡的活动空间足够,同时能够使鸡群饲养密度降低,从而能够使鸡群的均匀度提高,使舍内温度和料肉比降低。扩栏一般在鸡只4日龄、9日龄、15日龄及20日龄时进行。

鸡群夏季发生中暑的一个原因是饲养密度过高。当肉鸡采取高密度饲养时,容易导致通风不良,从而使舍内蓄积大量的氨气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加之鸡体自身散发的热量等因素,使其非常容易中暑。因此,要控制鸡群饲养密度适宜,并根据日龄适时进行调整。一般肉鸡7~14日龄的饲养密度是每平方米25~30只;21~28日龄是每平方米15~25只,35日龄至出栏是每平方米5~10只。肉鸡每群数量控制在300只左右比较适宜,且在群与群之间使用栅栏隔开,确保内外空气流通。

加强对垫料的管理,垫料的质量好坏与防暑降温的效果直接相关,因此夏季必须更加严格的管理垫料。垫料厚度一般控制在1cm以内,在垫料中也可添加适量的河沙,一般控制在30%左右即可。添加前,先要用消毒药水清洗河沙,然后在舍内地面平铺,在肉鸡由于温度过高而严重张嘴呼吸时还可适当喷洒凉水,这样不仅能够使舍内温度降低,还能够给其提供一个比较清凉的栖息地,注意在当天晚上或第二天早晨要清除喷湿的垫料。

4防治季节性疾病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消毒药物一般选择广谱高效、有黏附性、无毒副作用的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毒菌净、百毒杀等,通常每平方米使用15mL药液进行喷雾,注意喷雾要在距离鸡群50~80cm处进行。一般情况下,每星期进行1~2次消毒,如果温度过高则要在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次,但要注意药物浓度需要相应降低30%~50%。

保持舍内卫生良好,并使用药物避免发生卡氏病。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容易降低肉鸡抵抗力,非常容易发生葡萄球菌病、球虫病等,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不仅要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还要采取鸡舍带鸡消毒,从而预防鸡群发生中暑。肉鸡一般在15~16时比较容易发生中暑,因此工作人员要在鸡舍内来回走动,促使肉鸡站立,有利于散发体热,同时能够及时发现病鸡并进行处理。肉鸡中暑后要立即将其挑出,并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并在地面多洒水,让其趴在水上;也可采取静脉放血,一般每只成年肉鸡静脉抽出5mL血液即可;还可给病鸡口服葡萄糖。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后备母猪饲养的主要目标是维持后备母猪良好的体况,通过营养调节刺激母猪的激素系统,使母猪在最佳状态及良好的管理、营养和环境条件下,为养殖者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并能给仔猪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1后备母猪的概念及作用

后备母猪是从仔猪群中选留下来作为种母猪的一类猪的总称。后备母猪阶段一般是从断奶选留下来开始,直到配种之前,其年龄一般为2~8月龄。

规模化猪场要想持续稳定生产,首先必须保证基础母猪群的稳定。而基础母猪群要保证较高的生产水平就要不断的淘汰那些产龄高且繁殖性能已经下降的母猪,补充新的后备母猪,以维持母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

在生产实践中母猪每年的淘汰率在30%~50%。因此,后备母猪构成了繁殖群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生产性能的改善对整个猪群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2后备母猪的选育

2.1后备母猪的选择

(1)母猪分娩后,选择外观正常,体重适合,发育良好的仔猪。在仔猪30~40日龄时,凡符合品种特征、发育良好、乳头多(7对以上)且排列整齐的仔猪均可留种。

(2)在4月龄育成母猪中,除有缺陷、发育不良或患病的外,健康的育成母猪均可留作种用。

(3)在7~8月龄时,应选体型长、腹部较大而不下垂、后躯较大、乳头发育好的母猪留作种用。

(4)初产母猪中乳房丰满、间隔明显、乳头不沾草屑、排乳时间长且温驯者宜留种。

(5)母猪产后掉膘显著,怀孕时复膘迅速,增重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母瘦仔壮,这样的母猪所产的仔猪在哺乳期间食欲旺盛且消化吸收好,宜留种。

2.2后备母猪疾病控制

(1)调查种源场有无重要传染病。

(2)加强检疫,防止引进重要传染病的隐性感染者。

(3)严格的隔离和适应,至少45d。

(4)观察,采血,检验免疫状态及疾病感染情况。

3后备母猪的营养

适宜的营养水平是后备母猪正常生长发育的保证。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对后备母猪正常生长发育都会造成不良影响。营养水平过高会使母猪过肥,影响其排卵、发育周期不正常、妊娠率下降;营养水平过低,会使母猪生长发育受阻、初情期推迟、繁殖率下降。

为使后备母猪维持生长和繁殖机能的正常发育,应满足其对各种营养的需要。后备母猪阶段骨骼和肌肉生长强度较大而脂肪的沉积则较少。因此,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除了一定量的能量外,重点是对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的需要,主要是钙和磷的需要。此外,充足而全面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应也是保持其旺盛的代谢活动和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须的。

日粮营养水平:消化能12.76~13.18MJ/kg;粗蛋白含量不低于15%;赖氨酸的含量应达到0.7%。严重的氨基酸不足或不平衡也会明显延迟后备母猪的初情期;后备母猪日粮中应含有较高的钙、磷水平,一般钙不低于0.82%,磷不低于0.71%。

后备母猪和普通育肥猪相比更需要一些特定的营养成分,特别是氨基酸、钙和磷、生物素和叶酸等。一些经产3胎或者4胎的母猪易患肢蹄病,很有可能是母猪青年时缺乏某些特定的营养成分,而这些肢蹄病是较难彻底治愈的。

4后备母猪的饲喂要点

4.1前期自由采食

后备母猪5月龄前应让其自由采食,以保证其能量需求。适当提高后备母猪日粮中的能量和采食量有助于后备母猪早日发情,而且还可增加后备母猪下一次发情时的排卵数,而限制后备母猪的采食量将延迟发情期10~14d。

4.2后期限量饲喂,防止过肥

后备母猪阶段的食欲都很旺盛,采食能力很强,加之群饲时互相争食,使得有的母猪因采食过多造成肥胖。因此,后备母猪生长发育后期必须限制饲料的供给量,不能过多。6月龄后适当限制饲养,日喂量控制在2kg左右。因为对于此阶段的母猪,重要的不是长得快,而是为以后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解决群饲时互相争食的问题,饲槽的长度应满足全圈猪同时采食的需要。猪在分圈时,应使同圈的猪在品种、体重大小、采食习性等方面尽量一致,防止以大欺小、以强欺弱。母猪一般饲喂2~3次/d,每次以喂至8~9成饱为宜。

4.3适当加喂青粗饲料

后备母猪在断奶选留时,其消化机能发育还不十分完善,因而粗料的比例不能过高,粗纤维的比例一般不超过5%。随着猪年龄的增长,为了锻炼其消化功能,应逐渐增加粗饲料的比例,粗纤维可由4%~5%提高到7%~8%,同时,应适量饲喂青绿饲料。青绿饲料不仅可以提供猪生长所需要的大量营养物质,还可供给其维生素等,促进其食欲,改善其消化机能。这一点对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

4.4配种前短期优饲,调整母猪体内的激素系统

后备母猪配种前半个月短期优饲,供给尽可能多的哺乳母猪料,可刺激其胰岛素的产生,提高雌激素和促卵泡激素在血液中的水平,有利于增加排卵数和提高受孕率。一般以在原基础上提高20%~25%的饲喂量较合适。短期优饲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猪效果尤为明显,可明显刺激其内分泌,促进生殖系统的活动,增加排卵个数(2~3枚)。后备母猪配种前体重应达125~130kg,背膘厚17~20mm。

5后备母猪的管理

5.1做好后备母猪疾病预防及驱虫工作

(1)免疫接种。按猪日龄分批次做好免疫工作。在配种前l~2月应接种2次猪伪狂犬、猪乙脑、猪细小病毒、猪瘟等疫苗,两次接种间隔约20d。另外,应根据具体情况加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链球菌、猪支原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等疫苗的接种。

(2)净化猪体内细菌性病原。应用广谱、高效、安全的预防性抗生素,在配种前2个月用药,每个月连续用药1周,直至配种。

(3)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引进的后备猪应在第2周开始驱虫,配种前1个月再驱虫1次。选择广谱驱虫药,若用药期间同时用l%~3%敌百虫水溶液喷洒圈舍,可使驱虫效果更好。

5.2后备母猪隔离、合圈饲养

对于外部购进的后备母猪,合圈饲养前要进行隔离。1~2周:把后备母猪置于隔离区,即同原有的猪群完全隔离,以适应新的环境。这两周内,可在饲料中添加广谱抗生素以减少疾病的威胁;3~4周:使后备母猪接触一定数量的老母猪(感染过疾病的)和接触断奶仔猪的粪便。以使后备母猪建立对猪场特定微生物群的免疫功能,此期间不要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5~6周:将后备母猪置于调情猪舍中,以刺激后备母猪发情。

5.3控制母猪适时发情(/yangzhujishu)

为保证后备母猪适时发情,可采用调圈、合圈、成年公猪刺激等方法刺激后备母猪发情。

在隔离的第5~6周把后备母猪放在与种公猪和经产母猪相同的猪舍(调情猪舍,猪舍用不锈钢或铝栅栏隔开,互相看得见并能通过猪嘴接触),每栏3~5头,这样可以使母猪互相刺激发情。每天用公猪刺激45min,且每天更换公猪。记录母猪的第1次发情时间,并等待配种。

对于接近或接触公猪3~4周后仍未发情的后备猪,要采取强刺激。如将3~5头难配母猪集中到一个留有明显气味的公猪栏内,饥饿24h,每天赶进一头公猪与之追逐爬跨(有人看护)刺激母猪发情,必要时可用中草药或激素刺激,若连续3个情期都不发情则淘汰。

配种输精前可用公猪给予母猪必要的刺激,有利于母猪对精液的吸收。后备母猪应至少放过第1个情期再配种,以第3个情期配种为宜。

5.4适当的运动和调教

运动对于后备母猪非常重要,可以促进其代谢、增强其体质、锻炼其肢蹄、保证其旺盛的性欲,以顺利完成配种任务。有条件的猪场夏秋季节可采用放牧饲养,冬春季节可对后备母猪进行驱赶运动或让其在户外自由活动。

每天让母猪在运动场运动10~30min,且保证其采光时间稳定(l6~18h/d,最低10h/d),以促进母猪发情。

猪体最敏感的部位是耳根部和下腹部,接触这些部位容易进行调教。实践证明,不愿接近饲养员的猪发育缓慢,易流产和发生难产,分娩后也常出现咬死、压死仔猪现象,因此从育成阶段就应适当调教后备猪,掌握猪只的个性,有针对性地调教。另外,配种前一段时期按摩母猪乳房,刷拭其体躯,建立感情,可使母猪性情温顺,有利于配种和产后带仔。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777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