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饲养肉用母牛,主要目的是维持健康,能够保证连年产犊。在饲养乳肉兼用母牛时,除了生产犊牛以外,还可以生产一些商品牛奶,从而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农村中并不能做到每年从每头母牛哪里得到一头犊牛,其主要原因就是母牛饲养不当,母牛受配率和受胎率较低造成的。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1、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在成功配种后即进入妊娠阶段,母牛在这一阶段所摄入的营养物质不但要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以及在妊娠期要为产后泌乳做好营养的储备,使母牛在产后的泌乳水平得以正常发挥。因此,妊娠阶段的主要饲养管理内容之一就是要保证母牛能够正常的产犊和哺乳。

母牛在妊娠初期,胚胎的生长发育较为缓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好,因此,此时给母牛提供的营养够维持自身的需求即可,不需要对处于妊娠初期的母牛进行额外的营养供给,按照空怀期母年的饲养标准即可,注意不可饲喂过肥,否则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导致脂肪在乳腺组织中大量蓄积而影响泌乳功能的发挥。母在妊娠的中后期,胎儿的生长速度开始加快,尤其是在妊娠的最后2-3个月,是胎儿体重增长的最快时期,犊牛80%的体重在这一阶段增长,因此,这一阶段营养的供给在满足母牛自身的需求外还要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和为泌乳营养需要做准备。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为了满足妊娠后期母牛、胎儿、泌乳的营养高需求,可每天加喂1-2kg的精饲料。同时在饲喂的过程中还要控制好母牛的体重,尤其是初产母牛,更要避免饲喂过度,发生难产,因此要按照母牛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日粮配方,以保持妊娠母牛的体况达到中等膘情即可。

妊娠阶段要做好母牛的保胎工作。如果在妊娠期间发生流产,不但会影响到产犊率,还会使母牛的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因此,在这一阶段还要做好保胎的工作,防止母牛发生流产、早产等。妊娠母牛要与其他牛群分开饲养,以免发生相互的项架而造成机械性流产。要饲喂妊娠母牛优质的饲料,满足其对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量,禁止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保证妊娠母牛有一定的运动量,以增强体质,避免过肥。另外,还要做好临产前的观察工作,做好接产的准备工作。

2、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在产完犊牛后即进入哺乳期,母牛在产犊过程中要做好接产工作,如果有难产发生,要及时且科学的助产,以使胎儿顺利产出,并减少对母牛的伤害。母牛产犊后要加强护理,及时清理母牛的后躯部分,并用消毒药液进行擦洗消毒,以免发生感染。母牛在产后不宜立即喂料,为了补充分娩过程中流失的体液,可喂服一定量的麸皮红糖水,然后再逐渐的增加饲喂量,一直到正常量为止。

母牛在哺乳阶段的营养需求要比其他阶段的母牛相对高一些,此阶段的营养需求一方面用于体质的恢复、生殖系统的复旧,另一方面则是泌乳所需。因此哺乳期母牛的营养要全面、充足,且配比合理,日粮中除了能量、蛋白质的含量要有所提高外,还要增加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添加量。为了保证母牛充分的发挥泌乳水平,要做好泌乳早期的补饲工作.除了补饲一些常规的优质粗饲料外,还要补喂一些饼粕类的蛋白质饲料,同时还要注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充。这样对母牛在产后的哺乳,正常的排卵发情都非常重要。M.yZ023.COM

母牛的泌乳期按其生理特点可以分为初乳期、盛乳期、中乳期和末乳期。其中初乳期是母牛产犊后的1-15天,这阶段母牛是各项机能的恢复阶段,要根据母牛实际的情况合理的饲喂,对于体质较弱的母牛要在产犊后3天饲喂优质青干草,然后再逐渐的增加多汁饲料和精饲料。对于发生乳房肿胀的母牛不可饲喂过多的精饲料,否则易导致母牛乳房炎。对于产后乳房状态正常、体质健康、无其他异常的母牛则可在产犊后的第1天饲喂多汁饲料。为了防止母牛发生乳房炎可对乳房进行热敷和按摩;母牛的盛乳期为产犊后的15天到3个月,此时的产奶量最高,这一时期进行合理的饲喂可为犊牛提供充足的乳汁,因此这一阶段是提高产奶量的关键阶段,可以使用精料型和精料型交替饲养的方法,以提高母牛的食欲,从而提高采食量,增加产奶量。这一期间要经常的刷拭牛体,并加强运动,提供充足的饮水;母牛进入泌乳中期,这一阶段母年的产奶量下降,为了延续产奶量下降的速度,给犊牛提供充足的乳汁,要提供优质的全价饲料和饮水,同时保持充足的运动量,并进行适当的乳房按摩;进入泌乳末期后母牛即进入干奶期,一般为妊娠中后期,此时胎儿的生长发育迅速,需提供大量的营养,以满足母牛的多重营养需要。

(一)哺乳母牛的饲养

哺乳母牛饲养的主要任务是多产奶,满足犊牛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母牛在哺乳期所消耗的营养比妊娠后期还多。犊牛生后2个月内每天需母乳5~7kg,此时若不给哺乳母牛增加营养,就会使泌乳量下降,不仅直接影响犊牛的生长,而且会损害母牛健康。母牛分娩前30天和产后70天,这是非常关键的100天,这时期饲养的好坏直接对母牛的分娩、泌乳、产后发情、配种受胎、犊牛的初生重和断奶重、犊牛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等产生影响。母牛分娩3周后,泌乳量迅速上升,母牛身体已恢复正常,日产奶量为7~10kg。能量饲料的需要比妊娠时高出50%左右,蛋白质、钙、磷的需要量加倍。此时,应增加精饲料饲喂量,每日干物质进食量以9~1员kg,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10%~11%为宜,并要供给优质粗饲料。饲料要多样化,一般精、粗饲料各由3~4种组成,并大量饲喂青绿多汁饲料,以保证泌乳需要和母牛发情。
(二)哺乳母牛的管理

母牛产后到生殖器官等逐渐恢复正常状态的时期为产后期。这一时期应对母牛加强护理,促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并防止产后疾病。在正常情况下,母牛子宫在产后9~12天就可以恢复,但要完全恢复到未妊娠时状态,需26~47天;卵巢的恢复约1个月;阴门、阴道、骨盆及韧带等在产后几天就可恢复正常。母牛产后立即驱赶让其站立,让其舔初生犊牛,并把备好的麦麸盐温水让母牛充分饮用,以补充体内水分,帮助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暖腹、充饥,增加腹压,以避免产犊后腹内压突然下降,使血液集中到内脏,造成“临时性贫血”而休克。产后1~2天的母牛在继续饮用温水的同时,喂给质量好、易消化的饲料,但投料不宜过多,尤其不应突然增加精饲料量,以免引起消化道疾病。一般5~6天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饲养。另外,要加强外阴部的清洁和消毒。产后期母体生理过程有很大变化,机体抵抗力降低,产道黏膜损伤,可能成为疾病侵入的门户。因此,对刚产完犊的母牛,可在外阴及周围用温水、肥皂水或1%~2%来苏尔或园.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干净并擦干。母牛产后从生殖道排出大量分泌物,最初为红褐色,之后为黄褐色,最后变为无色透明,这种分泌物称为恶露。母牛产后排出恶露持续时间一般为10~14天,要注意及时更换、清除被污染的垫草。要防止贼风吹入,以免发生感冒,影响母牛的健康。胎衣排出后,可让母牛适当运动。同时,要注意乳房护理,哺乳前应用温水洗涤,以防乳房的污染,保证乳汁的卫生,并帮助犊牛吸吮乳汁,杜绝犊牛吸吮被污染的乳汁而发生消化道疾病的现象。因此,要经常打扫牛舍,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避免有害微生物污染母牛的乳房和乳汁,引起犊牛疾病。对放牧的哺乳母牛要特别注意食盐的补给,由于牧草含钾多钠少,适当补给食盐,维持体内的钠、钾平衡。归放后对哺乳母牛进行补饲,满足泌乳所需的营养,提高泌乳量。

相关阅读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1能量与营养
能量与营养是泌乳母猪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泌乳期母猪除了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需要消耗正常能量外,合成和分泌乳汁还需消耗额外的能量,因此,泌乳母猪在此阶段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和营养。泌乳期母猪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1.1能量
研究表明,哺乳期母猪需要维持的能量比空怀期要多5%~10%。母猪每千克乳中含5.225MJ的消化能,猪利用消化能转换为产乳净能的利用率约为60%,所以每千克猪乳需消化能8.708MJ。据试验,使用每千克含12.9831MJ消化能的饲料,对哺育5头仔猪的母猪可供应4kg,一窝仔猪超过5头时,每增加1头,需增加饲喂量0.4kg。
单一的能量水平并不能满足所有条件下的母猪,母猪每天的能量需要应根据母猪的体重、窝产仔数和仔猪的生长率而决定。如体重为142.5kg的母猪带12头小猪,每头小猪日增重240g,则其需要含18.3MJ/kg的日粮8.34kg。
1.2蛋白质
母猪在泌乳期维持泌乳量的营养需要量很高,其中蛋白质摄入量对泌乳性能极为关键。从母猪泌乳性能看,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从11.5%增加到20.2%时,相应地,赖氨酸也从0.61%增加到1.12%时,母猪的泌乳量均呈线性增加,以18%的蛋白质和1.0%的赖氨酸水平效果最好。试验结果表明,摄入低蛋白日粮的母猪,其泌乳期间体蛋白损失增加;而泌乳期间摄入高蛋白日粮的母猪,其体蛋白损失减少,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乳中蛋白质的水平也相应升高。
1.3维生素和矿物质
研究表明,随饲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E还有叶酸添加量的提高,母猪初乳和常乳中维生素A、维生素E还有叶酸含量就会随之增加。
母猪在妊娠和哺乳期间会丢失大量的铁,尤其是高产母猪,常表现出临界缺铁性贫血状态,这不但影响其健康,而且降低饲料的利用率。有机铁的吸收速度快、效率高且不会引起矿物质间的拮抗作用,因此,在饲料中额外添加有机铁不但能有效缓解高产母猪的缺铁状态,而且能提高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从而提高体内新陈代谢的速率,改善了饲料利用率。另外,饲料中Ca、p的比例不当也会影响泌乳母猪的泌乳量。
2饲养管理
在泌乳期,正确的饲养管理方法对泌乳母猪的生长和发育起到极大的作用,可以使泌乳母猪更健康,能极大地提高其生产效率,创造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2.1创造舒适的环境
在泌乳期应保持猪舍安静、清洁、干燥。除每天清扫猪栏和冲洗排污道外,还要坚持每2~3d用对猪无副作用的消毒剂喷雾消毒猪栏和走道。
2.2掌握投料量
产后不宜喂料太多,经3~5d后逐渐增加投料量,至产后一周,母猪的采食和消化恢复正常后可放开饲喂。工厂化猪场,在35日龄断奶条件下,产后10~20d时,日喂量应达4.5~5kg,()20~30d泌乳盛期应达到5.5~6kg,30~35d后应逐渐降到5kg左右,断奶后应据膘情酌减投料量。
2.3饲喂次数
以日喂4次为好,时间为每天的6时、10时、14时和22时。饲料要多样化,以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每次喂量不宜太大。此外,饲喂时应该将前一次吃剩的饲料清理干净,避免饲料的累积与败坏。
2.4运动
在饲养管理中,要使母猪养成定时运动的习惯,增强母猪的体质,提高其泌乳力。
2.5饮水
哺乳母猪的饮水量和采食量呈线性相关,若其饮水量增加,它的采食量也会明显增加。若母猪的饮水量不足,则会导致母猪便秘,进而使母猪患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征的概率增加。另外,环境温度太高时要适当降低饮水的温度。
3疾病预防
做好泌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极其重要。泌乳母猪常见的疾病有乳房炎、产褥热、产后无奶或少奶、产后瘫痪等疾病。
3.1乳房炎
一种表现为乳房肿胀、体温上升、乳汁停止分泌,该情况多出现于分娩之后,主要因精料过多且缺乏青绿饲料引起便秘、难产、发高烧等疾病而引起乳房炎;另一种表现为部分乳房肿胀,主要是因为哺乳期仔猪中途死亡,个别乳房没有仔猪吮乳,或猪断奶过急,导致个别乳房肿胀,乳头损伤,使得细菌侵入而引起乳房炎。
在母猪分娩前急剧减料是预防乳房炎行之有效的办法;同时,在母猪产前和产后日粮中添加药物,增加其免疫力;此外,还要保持猪栏地面平整和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栏舍,在母猪产仔前后及哺乳期,每天使用0.1%新洁尔灭液擦洗乳房和乳头;仔猪出生后剪平犬齿,以防咬伤母猪乳房。
3.2产褥热
母猪一般于产后感染,染病时体温上升到41℃、全身痉挛、停止泌乳,该病多发生在炎热季节。该病的症状是:眼结膜潮红,鼻镜干燥,不愿行动或步行不稳,痉挛而出粗气,大便稍干,奶少或无奶,有的患畜从阴门中流出有臭味的污红色液体。为预防此病的发生,母猪产前要减少饲料喂量,分娩前最初几天只喂一些轻泻性饲料以减轻母猪消化道的负担。
3.3产后无奶或少奶
病因:母猪妊娠期内饲料管理不善,特别是妊娠后期饲料水平太低,母猪消瘦,乳腺发育不良;母猪年老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营养不足;母猪妊娠期间喂给大量糖水饲料,而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不足;母猪过胖,内分泌失调;母猪体质差,产圈未消毒,分娩时容易产生产道和子宫感染。
防治:妊娠期母猪应多喂给青绿多汁饲料,保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充分供给;饲料不宜过精过细,使分娩母猪达八九成膘即可;进入产房前一周,用渐减法使饲料给量降至哺乳日粮的1/3~1/4;产后3~5d内用渐增法恢复哺乳母猪的饲料给量,每天不得少于1kg豆饼;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仔猪出生后剪牙,固定奶头,并加强乳房按摩。
3.4产后瘫痪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为产后麻痹或风瘫,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不同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的猪都有发病的可能。
预防:改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营养物质和补充矿物质饲料,加强母猪产前产后的护理,并多垫清洁干草,每天人工翻身2~3次,加强产前运动,给予充足的光照。
4小结
在泌乳母猪的饲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很多,我们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问题来临或者即将来临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在能量与营养上,调节饲料成分,满足泌乳母猪对能量与营养的需要;在饲养管理中,做好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尽量减少管理上的漏洞;在疾病预防中,尽量避免泌乳母猪的常见疾病,将疾病控制在发生之前。只要我们对能预见的各种问题做好充分的应对,就能使泌乳母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最大化,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巧


饲养肉用母牛,主要目的是维持健康,能够保证连年产犊。既期望母牛受胎率高,泌乳性能好,哺育犊牛能力强,产犊后返情早,又期望母牛产出的犊牛质量好,初生体重、断奶体重大,断奶犊牛成活率高。现就如何饲养好、管理好母牛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一、母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1.母牛的妊娠诊断
在母牛的繁殖管理中,妊娠诊断尤其是早期妊娠诊断,是保胎、减少空怀、增加产奶量和提高繁殖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经妊娠诊断,确认已怀孕的母牛应加强饲养管理,而未孕母牛要注意再发情时的配种和对未孕原因的分析。在妊娠诊断中还可以发现某些生殖器官的疾病,应及时治疗,对屡配不孕牛应及时淘汰。
妊娠诊断方法虽然很多,但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还是外部观察法和直肠检查法。妊娠最明显的表现是周期发情停止。随着时间的推移,母牛食欲增强,被毛出现光泽,性情变得温顺,行动缓慢。在妊娠后半期,腹部出现不对称,右侧腹壁突出。8个月以后,右侧腹壁可触到胎动。外部观察法,只有在妊娠的中后期才能发现明显的变化,所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诊断方法。
直肠检查法是判断是否妊娠和妊娠时间的最常用和可靠的方法。其诊断依据是妊娠后母牛生殖器官的一些变化。在诊断时,对这些变化要随妊娠时期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如妊娠初期,主要是子宫角的形态和质地变化;30天以后以胎泡的大小为主;中后期则以卵巢、子宫的位置变化和子宫动脉特异搏动为主。在具体操作中,探摸子宫颈、子宫和卵巢的方法与发情鉴定相同。
2.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
母牛妊娠后,不仅自身生长发育需要营养,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和为产后泌乳进行营养蓄积。因此,首先要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使其能够正常的产犊和哺乳。母牛在妊娠初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较慢,其营养需求较少。因此,对妊娠初期的母牛不需进行特别饲养,一般按空怀母牛进行饲养就可以了。母牛妊娠到中后期应加强营养,尤其是妊娠最后的2~3个月,加强营养显得特别重要,这期间母牛的营养直接影响到胎儿生长和自身营养蓄积。如果此期营养缺乏,容易造成犊牛初生重低,母牛体弱和奶量不足。严重缺乏营养,会造成母牛流产。
妊娠母牛的饲养,要依妊娠月份的增加调整日粮配方,增加营养物质供给量。在生产实践中,应对妊娠后期母牛每天补喂1~2公斤精饲料。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妊娠母牛过肥,尤其是怀头胎的青年母牛,更应防止过度饲养,以免发生难产。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使妊娠母牛保持中等膘情即可。
3.做好妊娠母牛的保胎工作
在母牛妊娠期间,应注意防止流产、早产,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将妊娠期的母牛同其他牛群分开管理。
(2)为了满足胎儿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首先要满足母牛的营养需要,特别是要尽量满足母牛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要饲喂优质青、粗饲料,禁止喂霉败饲料。
(3)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母体的体质。应每日运动两小时左右,以免过肥或运动不足。
(4)要注意对临产母牛的观察,及时做好分娩、助产的准备工作。
4.预产期的推算
母牛的妊娠期一般为270~285天,平均为280天。以280天计,我们可以通过最后一次配种日期、月份各加9来推算预产期。例如,一头母牛2006年8月26日最后一次配种,则预产期为月份:8+9=17,需减去12个月即为次年的5月份;日期:27+9=36,需减去5月份的31天即为下月5日,由此可推算出该牛预产期为2007年6月5日。

二、母牛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哺乳期的母牛就是产犊后用其乳汁哺育犊牛的母牛。中国黄牛传统上多以役用为主,乳、肉性能较差。近年来,随着黄牛选育改良工作的扎实推进,中国黄牛品种逐渐朝肉、乳兼用方向发展,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母牛在哺乳期能量饲料的管理
母牛在哺乳期能量饲料的需要比妊娠干奶期牛高50%,蛋白质、钙、磷的需要量也需加倍。因此,为保证母牛的产奶量,要特别注意泌乳早期(产后70天)的补饲。除补饲作物秸秆、青干草、青储料和玉米外,每天最好补喂饼粕类蛋白质饲料0.5~1公斤。同时注意矿物质及维生素的补充,以有利于母牛的产后发情与配种。头胎泌乳的青年母牛除泌乳需要外,还要使其继续生长。营养不足对繁殖力影响明显,所以一定要饲喂品质优良的禾本科及豆科牧草,精料搭配多样化,但也不要大量饲喂精料。
2.母牛在不同泌乳期的管理
母牛在整个泌乳期,依据其生理特点,一般可分为初乳期、盛乳期、中乳期和末乳期四个阶段。
(1)初乳期。母牛产犊后1~15天称之为泌乳初期。这时,母牛尚处于恢复阶段。对体弱母牛,在产犊后3天喂给优质干草,3~4天后可喂多汁饲料和精饲料,每天精饲料量增加不超过1公斤。当乳房水肿完全消失时,饲料即可增至正常。如果母牛产后乳房没有水肿,体质健康,粪便正常,在产犊后第1天就可喂给多汁饲料,到6~7天时,便可增加到足够喂量。每次挤奶时要充分按摩和热敷乳房10~20分钟,使乳房水肿迅速消失。应让犊牛早吃、多吃初乳。
(2)盛乳期。母牛产犊后15天至3个月,牛的产奶量最高,这个时期宜采取“定期交替饲养法”,也就是粗料型(主要是优质干草和多汁饲料)和精料型的饲养方法交替使用。通过这种周期性的刺激,可以提高牛的食欲和饲料转化率,增加泌乳量,降低饲养成本。一般交替饲养的周期为2~7天。在此期间,应加强挤乳和乳房按摩,经常刷拭牛体,促使母牛加强运动,充足饮水。
(3)中乳期。泌乳3个月后至干乳前1个月的一段时间称为泌乳中期。其特点是母牛产奶量下降,这是母牛泌乳的一般规律。但全价的配合饲料,充足的运动和饮水,正确的挤奶方法,多次的乳房按摩及精细的管理,可以延缓泌乳量下降的速度。同时这个时期,牛的采食量有较大增长,如饲喂过量的精料,极易造成母牛过肥,影响产奶和繁殖。母牛日粮营养水平为:每公斤干物质含2.13个奶牛能量单位(NND)、粗蛋白质13%、钙0.45%、磷0.4%,精、粗比为40∶60。
(4)泌乳末期。干奶前1个月至干奶这段时间,母牛已到妊娠中后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母牛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以供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牛日粮的营养水平为:日粮干物质占体重的3%~3.2%,每公斤干物质含2个奶牛能量单位,粗蛋白质12%、钙0.45%、磷0.35%,精、粗比为30∶70。

饲养肉用母牛,主要目的是维持健康,能够保证连年产犊。在饲养乳肉兼用母牛时,除了生产犊牛以外,还可以生产一些商品牛奶,从而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农村中并不能做到每年从每头母牛哪里得到一头犊牛,其主要原因就是母牛饲养不当,母牛受配率和受胎率较低造成的。
1、空杯和妊娠后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成年空杯母牛要保持中等膘情,正常发情,能按时参加配种。母牛怀孕前5个月胎儿生长发育缓慢,可以和空杯母牛一样,以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少量精料,组成日粮。如果处在青草季节,母牛可以完全饲喂青草,而不用饲喂精料。但是青草要种类多,品质好,母牛能够吃饱。
母牛妊娠后期,即怀孕的第6-9个月,胎儿生长发育快,从母体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同时母牛在体内也需蓄积一定的养分,以保证产犊后的泌乳。此时,应按照饲养标准配合日粮,应当是以青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精料选择当地资源丰富的农副产品,如小麦麸、棉籽饼、糟粕类等,再搭配少量的玉米等谷物饲料。要特别注意矿物质、维生素的补充。
母牛要每天饲喂2-3次,每天要饮水3次,饮水要清洁、新鲜,冬季水温要不低于15度,不饮冰水,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母牛既不能过瘦,也不能过肥,保持中上等膘情。
母牛在管理上要加强刷拭和运动,特别是第一胎母牛,除刷拭外,要进行乳房按摩,以利产后犊牛哺乳。妊娠后期要注意做好保胎工作,防止母牛发生碰撞、滑倒、拥挤、顶架,以免发生流产。
2、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所谓围产期就是母牛分娩前15天和分娩后15天,母牛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在此期间内母牛生理上变化很大,所以在饲养管理上要特别注意,使之安全分娩,保证母子健康、平安。
一般母牛的妊娠期为283天或285天,可以从配种日期推算预产期,简便的方法是:用配种月份减3,日数家10计算。
按照预产期调整饲养,做好接产的准备工作。妊娠母牛给精料较多时,在预产期的前2-3天应适当控制精料量,且精料可提高一些麦麸的含量,减喂食盐,不喂甜菜渣、酒糟等,喂給优质的干草。
有产房应将产房消毒,铺垫褥草,让母牛进住产房,且保持安静、干燥。没有产房,也应在预产期的一周前,清扫牛床,铲除牛粪和杂物,铺垫褥草,保持牛床卫生、干燥。
母牛分娩,在犊牛出生后,就会站起来舐食犊牛身上的胎水。由于分娩母牛体力消耗很多,应让其安静休息,并及时喂給温热的麦麸钙盐汤,既10-20千克温水,加入500-1000克麦麸、50克食盐、50克碳酸钙和红糖250-500克,以利于母牛恢复体力和胎衣排出。母牛产后的15天,又称为恢复期,此期间母牛消化机能较弱,不应急于增加精料的饲喂量,应让其采食优质的青干草。注意观察母牛采食、反刍和粪便情况,乳房消肿,恶露排出,就可在分娩后4-5日起,逐渐增加精料喂量,同时注意供给充足的饮水,并牵出舍外,晒晒太阳,进行日光浴。
3、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的泌乳量直接影响着哺乳期犊牛的生长发育,也就是说,只有按照饲养标准,加强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哺乳期犊牛的日增重和断奶体重。
母牛产后饲养全面,特别是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充足,加之运动合理,母牛子宫恢复就快。一般产后4周子宫颈外口闭锁,40天左右便可完全恢复,在此发情配种。肉牛在产后60-90天受配率较高,因此在产前一个月和产后两个月要加强饲养,补充饲料,使母牛在产后80天之内再次妊娠,保证母牛一年一犊,从而提高母牛繁殖成活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成年母牛如何进行无公害化的饲养管理是饲养奶牛的关键环节。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请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李玉冰教授继续介绍成年母牛的无公害饲养管理技术。现在李老师已经来到了演播室,李老师您好!

专家:艳红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1.主持人:对成年母牛如何进行无公害化的饲养管理呢?

专家:饲养成年母牛的主要任务:一是生产大量的无公害优质生鲜牛奶;二是为哺育犊牛提供主要营养;三是繁殖更多的后代。为了提高泌乳牛的产奶量和改善牛奶品质,以及提高繁殖率,必须了解奶牛在不同泌乳期的生理变化,影响泌乳量、牛奶品质和繁殖的有关因素,并针对其生理变化和营养需要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2.主持人:好,李老师刚才您谈到,首先要了解奶牛在不同泌乳期的生理变化,那么奶牛的生产周期是如何划分的呢?

专家:根据我国专业标准《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规定:将一个生产周期划分为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干奶期等5个阶段:将产前3周与产后3周划分为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泌乳盛期是指母牛产后第四周至第十七周,此期的日平均产奶量是最高值的80%以上。泌乳中期是指母牛产后第十八周至第三十周,此期的日平均产奶量为最高值时的60%左右。从30周以后到干奶以前的时间称为泌乳后期。干奶期是指停止挤奶到分娩前3周的一段时间。干奶期至少需要5周时间。

3.主持人:好,李老师,刚才您介绍了奶牛的生产周期问题,那么奶牛在不同的泌乳期都有哪些生理变化呢?

专家:产后到泌乳盛期的生理变化

从产后第一周至第十七周,此时母牛的生理变化很大。

一是母牛产后1~2天身体疲倦,胃肠空虚,时常感到饥饿。以后,食欲逐渐旺盛,但消化功能很弱。乳房水肿肿胀,乳腺及循环系统的功能活动均未恢复正常。

二是分娩后数天,生殖器官开始复原。子宫内恶露一般在10~13天排净。阴道和阴户、骨盆和韧带,在分娩后4~5天恢复原状。乳房水肿一般在分娩后15~20天消失,进入泌乳盛期。

三是母牛分娩后孕酮水平突然下降,催乳激素迅速释放。

四是流经乳腺的血液大量增加,以保证供应足够的生乳原料。

五是能量代谢强度要比干乳期增高l倍。

泌乳中期的生理变化

①泌乳中期催乳激素的作用和代谢功能逐渐减弱,产奶量也随之下降。

②泌乳中期已怀孕的母牛胎儿发育较慢。

泌乳后期的生理变化。

①泌乳后期胎儿发育加快。

②妊娠黄体的作用日益增加,催乳激素作用减弱,泌乳量显著下降。

干奶期的生理变化。干奶期是指产奶停止,机体处于恢复期。成年母牛经过一个泌乳期,机体各组织器官及体质等均受到严重损失。特别是高产牛在泌乳盛期,因营养常处于负平衡状态,长期得不到补偿,而影响其健康。为了保障下一个泌乳期的正常泌乳,需要停奶,让机体进行休整和恢复。这一时期胎儿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特别是牛临产前45天左右,胎儿日增重达400~550克。

4.主持人:李老师,刚才您介绍了奶牛在不同泌乳期的生理变化,那么成年母牛一般泌乳规律都有哪些呢?

专家:不同年龄和胎次的奶牛泌乳规律。母牛的产奶量随年龄和胎次的变化而不同。产第一胎的母牛,由于自身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泌乳能力尚弱,所以产奶量偏低,一般相当于产奶高峰胎次产奶量的80%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胎次产奶量和乳脂量也开始上升。在合理饲养和正确管理条件下,一般3~4胎次(5~6岁)时出现产奶高峰。8岁以后,由于机体逐渐衰老,产奶量渐趋下降。

成年母牛在不同泌乳月的泌乳规律。母牛在同一泌乳期内,不同泌乳月的产奶量,常随其品种、个体、年龄和健康状况,以及饲养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荷斯坦奶牛产犊后第一天的产奶量一般低于其最高日产量的45%。产后3~4天,产奶量为45%左右;产后20~21天,产奶量可迅速达到80%;产后48~50天,产奶量达到最大值,维持2~4天后开始有一定幅度的降低;到116天后,产奶量回落到80%。以后平稳下降,至190天时,产奶量已只有65%;到260天时,产奶量平均降低至45%。

5.主持人:李老师,您介绍了奶牛不同泌乳期的生理变化以及成年母牛的一般泌乳规律,那么下面请您来谈谈在奶牛不同的生长时期的饲养管理问题。我们先从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来谈起吧。

专家:围产前期也就是产前3周的时期,母牛通常采食量降低,一般比干奶早期低10%~30%。这时饲料品种不宜变动过大,逐步增加精料比例和饲喂量,让母牛瘤胃逐步适应产犊后的高能量日粮。应在精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每头牛每天0.5~l克。或者间隔3~4天按规定剂量肌内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以降低产后胎衣不下的比例。

每头牛每日可饲喂烟酸6~8克。日粮中无需添加食盐,尽量减少钠的含量,减少富含阳离子的饲料如苜蓿干草等。饲料中可以添加阴离子盐添加剂,以增强钙的吸收,防止低血钙的产生。如果发生亚急性酮中毒(酮病),在分娩前3~7天,每天每头牛灌喂丙二醇100~120毫升。

母牛临产时要用温水(尤其是冬季)清洗牛体,对外阴部进行消毒处理,认真做好产前检查。母牛产后应及时供给温水;立即注射催产素(缩宫素)100~150单位,间隔6~8小时重复1~2欢;按规定剂量注射常规抗生素3天,并跟踪监测体温变化,如果体温升高应继续治疗;静脉注射10%葡萄糖1000毫升,10%葡萄糖酸钙500~1000毫升(或5%氯化钙250~500毫升/)。如果心律异常或乳房水肿,可按规定剂量添加安钠咖注射液,以提高血糖血钙含量,强化心脏功能,防止产后瘫痪和代谢病的发生。补液时,应将液体温度调节到与体温基本一致。

为了使母牛早期恢复体质,防止由大量泌乳而引起产后瘫痪等疾病,对产奶母牛,特别是对高产母牛,在产后4~5天内不可将奶全部挤净。一般在产后2小时内挤出两千克,够犊牛饮用即可,第二天挤奶量可为乳房中估计存奶量的l/2,第三天可挤出2/3,第四天挤出3/4,第五天将乳房中的乳汁全部挤净。

产后要监控母牛的子宫恶露和恢复情况,及时做好子宫净化工作。有的奶牛场使用市售中药制剂,按规定时间和疗程进行子宫灌注工作,对子宫净化和恢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母牛产犊后应及时停止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饲喂全价产奶牛日粮,给予充足的优质干草(苜蓿、青草),逐步增加精饲料的喂量,充分饮水,饮水温度不宜过低。在加精料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消化和乳房水肿变化情况。如发现消化不良,排稀便并有恶臭味,或者乳房硬结、水肿迟迟不消,就要适当减料。日粮应喂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有软便作用的饲料,不要使用催奶作用较强的饲料。产后母牛机体恢复得越好,对发挥泌乳高峰的潜力越为有利。

4.主持人:对泌乳盛期母牛如何进行饲养管理?

专家:泌乳盛期是指奶牛产后4~17周的一段时间。母牛产后21天左右,体质已得到恢复,乳房水肿完全消失,此时良好的饲养管理对充分发挥泌乳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饲养管理合理,能使产奶高峰延续到产后17周。

近年来,许多奶牛场为保持和延长泌乳高峰期,采用了分群饲养和引导饲养技术,取得明显效果。所谓分群饲养就是根据奶牛在不同生产周期的生理状况、不同的生产性能、不同的生产胎次、不同的体质所需营养水平的高低,将生产奶牛按不同类型重新组群,分为不同的群体进行饲养和管理。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群体的营养需求和不同阶段的奶牛饲养标准配合日粮,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管理。避免低产牛饲喂过多,体膘过肥,高产牛饲喂不够,产奶性能不能充分发挥的弊端,从而在提高产奶量的同时,平衡牛群的膘情,节省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引导饲养是根据泌乳阶段(也就是泌乳曲线),对产奶牛实施个体或分群饲喂,在泌乳曲线上升阶段要料领着奶走;在泌乳曲线平坦阶段要保持日粮的稳定;在泌乳曲线下降阶段,要料随着奶走。

饲养方法有以下两种。

传统饲养法:母牛产犊后,让其自由采食优质干草,喂精料后要观察当日进食情况,若不剩精料,且吃了大量干草,精神、排粪、反刍等正常,奶量也在增加,则可每天增喂0.5~1千克精料;若有剩料,进食过慢,食欲不振,则不能加料。每日精料量分3次喂给,每3天要测1次产奶量,每10天测1次乳脂率,用来指导饲养。

全混合日粮饲养法:分群管理按预期的产奶量、乳脂率、体重和减重程度等情况计算好奶牛所需营养成分,再计算相应的日粮营养水平和调制的总量,确定饲养配方,然后把铡得较短的粗饲料与精料、糟渣类饲料、缓冲剂、矿物质、维生素等添加剂用专用搅拌机混合均匀供牛自由采食。这样不会发生消化功能失调、瘤胃酸中毒、过食等问题,且进食量大,蓿养平衡,产奶量上升快。

5.主持人:对泌乳中期的母牛如何进行饲养管理?

专家:泌乳中期为母牛产后18~30周,也称泌乳平衡期。此阶段母牛的泌乳高峰刚过去,但干物质进食量进入高峰期,故体重开始恢复。

饲养要点:第一,此阶段可按维持产奶的需要进行全价日粮饲养,可不考虑体重变化问题。第二,对于日产奶量高于35千克的高产奶牛,应添加高能高蛋白营养料饲料。第三,高产奶牛在此阶段干物质采食量可高达每百千克体重3.5~4.5千克,且食欲很旺盛,但仍然要细心饲养才会成功。

6.主持人:对泌乳后期的母牛如何进行饲养管理?

专家:从产后3l周到干奶以前的时间称为泌乳后期。此时母牛已进入妊娠中后期,对营养的需要包括维持、泌乳、修补体组织、胎儿生长和妊娠蓄积养分等5个方面,所以母牛对养分的需要量增加。此期体重的增加量高于泌乳中期,一般每日增重500~750克。泌乳初期减去的35~50千克体重,要尽量在泌乳中期和后期恢复,但又不能使母牛过肥。此阶段母牛用于恢复体重的代谢能转化为体重的效率高于干奶期。

泌乳后期饲养要点:第一,只要母牛为肋骨外露明显的中等膘,则按前述日粮组成饲喂。若已达肋骨可见,但不明显的中等以上膘情,则可减少l~1.5千克精料,适当控制青贮饲料喂给量,防止母牛过肥。第二,在预计停奶以前必须进行一次直肠检查,最后确定是否妊娠,以便及时停奶。有时个别牛可能怀双胎,则应按双胎确定该牛干奶期的饲养方案,要合理地提高饲养水平,增加3~5千克产奶量的饲料。第三,要禁止喂冰冻或发霉变质的饲料,防止机械性流产(如防止母牛群通过较窄通道时互相拥挤,防止滑倒等)。

7.主持人:李老师,下面请您谈一下干奶期母牛的饲养管理问题。先说母牛的干奶期是如何划分的?干奶期的长短应如何掌握呢?

专家:母牛干奶期是指停止挤奶到分娩前3周的一段时间。干奶期是下一个泌乳周期的开始,干奶期饲养管理好坏对奶牛下一个生产周期泌乳表现影响很大。因此,干奶期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泌乳奶牛经过长时间的产奶和妊娠,体内已消耗了很多养分。因此,需要一定的干奶时间以补偿体内消耗的营养,保证胎儿发育良好,并使母牛体内蓄积必要的营养物质,让乳腺组织和机体得到良好的恢复,给下期泌乳创造条件。妊娠母牛的干奶期,一般在临产前2个月。干奶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母牛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如果母牛营养良好,身体健康,可适当缩短1.5个月的干奶期。对体质瘦弱的奶牛、老龄母牛、高产母牛以及饲养条件较差的母牛,可适当延长2个月以上的干奶期。

(1)干奶期的长短。在正常情况下,干奶期为平均60天。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干奶期短于40天会明显降低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试验观测表明,干奶期60天的母牛,在第二和第三个泌乳期最高日产奶量分别比第一个泌乳期高4.5千克和6.8千克。而没有干奶期的母牛,第二胎产奶量下降25%,第三胎下降38%。可见每个泌乳期有60天干奶,是十分必要的。

8.主持人:好,这是干奶期的划分问题。那么具体的干奶方法都有哪些呢?

专家:干奶方法有两种,即快速干奶法和逐渐干奶法。

快速干奶法即在4~7天内使产奶牛基本停止泌乳。具体方法是:开始干奶的前一天,将日粮中的全部多汁饲料和全部精料减去,只喂干草;控制饮水,减少挤奶次数,干奶的第一天由3次挤奶改为2次,第二天改为1次或隔日1次挤奶。这样会使干奶母牛在生活规律上发生突然改变,乳腺的刺激减少,经过4~7天就可把奶停住。此方法适于产奶量偏低或中等产奶量的牛。

逐渐干奶法即在12~20天内逐渐停止泌乳。具体方法是:在预定干奶前5~10天开始变更饲料,减少多汁饲料和精料的喂量,控制饮水,逐渐减少每天挤奶次数,使牛逐渐干奶。这种方法,适用于高产母牛。

在干奶过程中最好不要减少精料的供应以免影响奶牛膘情。当最后一次挤奶时,必须对乳房进行充分按摩,将奶挤净。然后对每个乳头用5%碘酊浸泡1次。进行彻底消毒,并分别用乳导管,向每个乳头内注入市售专用干奶油l0毫升。乳头封口后不得再动。

在停奶后的3~4天内,母牛的乳房因贮积较多的乳汁而膨胀,所以这一期间不要触摸乳房。要注意观察乳房的变化和母牛的表现。在正常的情况下,经几天后乳房内贮藏的乳汁可自行被吸收而使乳房萎缩。如乳房中贮藏乳汁过多,使乳房过硬,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说明未干好奶,应继续采取干奶措施,重新干奶。

干奶过程是治疗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的最佳时机,干奶前应进行乳房炎的检测。在进行乳房炎治疗时的奶应完全抛弃;不得用于生产食用奶。

9.主持人:李老师,刚才您介绍了干奶的方法。那么在干奶期如何进行饲养管理呢?

专家:从停奶至泌乳活动完全停止、乳房恢复松软正常为止,需1~2周,这段时间称为干奶前期。这时在满足干奶期营养的前提下,为使其尽早停止泌乳活动,最好不喂青草、青贮和多汁饲料。

干奶牛应与泌乳牛分开饲喂,营养水平一般要求日粮的干物质应占体重的2%~2.5%,粗蛋白质占12%~13%,粗纤维含量20%,钙0.6%,磷0.35%。精、粗饲料的比例为精料占日粮中干物质的25%左右,粗饲料占日粮中干物质的75%,每天食盐的采食量不超过31克,不要添加碳酸氢钠,保证有足够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通过营养来控制干奶牛的体况,把日增重限制在0.45千克内。

对干奶牛的饲养一定要注意饲料的品质。不可喂腐败变质的精料和冰冻霉烂的块根、块茎、青贮等饲料,更不要喂酒糟、发芽马铃薯和菜籽饼等饲料。同时要注意饮水卫生,水温不得低于15℃,以免发生流产。为了提高奶牛的产量和减少平时生产的应激反应,对进入干奶期的牛,有计划地逐头喂给抗寄生虫药物,以及进行修蹄、药浴蹄底和接种疫苗等工作。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哺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


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标变为母乳的能量,日进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如果体能过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造成母猪发情间隔或不发情,甚至下一胎次的产仔数也会下降,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哺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

1、提供充足的营养

哺乳母猪除了要维持自身的基础代谢外,由于其泌乳的需求、体质的恢复、生殖系统的复旧等都需要大量的营养,因此,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是母猪哺乳阶段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各类营养物质都是泌乳母猪必不可少的,主要有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能量。母猪在哺乳阶段需要的能量要比空怀期高。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母猪每生产1kg乳汁需消化能8.708MJ,每千克饲料中含有消化能为12.983MJ,哺乳5头仔猪需要4kg,每增加1头仔猪,需给母猪多饲喂0.4kg的饲料,因此,单一的能量水平并不能满足所有条件下的泌乳母猪,母猪对能量的实际需求要根据哺乳母猪实际的养殖情况,包括体重、哺乳仔猪数、仔猪的生长率等来决定,只有这样才可满足母猪在哺乳期对能量的需求,才可保证哺乳母猪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使身体和生殖系统得到快速的恢复。

蛋白质。泌乳期母猪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高,蛋白质的摄入水平对母猪的泌乳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如果将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提高到20.2%时,赖氨酸提高到1.12%时,母猪的泌乳量大幅度增加,但是也并不是蛋白质浓度越高越好,一般在泌乳期保持蛋白质的水平在18%,赖氨酸的水平在1.O%的效果最佳。蛋白质除了对泌乳量有影响外还会影响乳体蛋白质的量,如果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低,则母猪在泌乳期体质蛋白质损失严重,乳中的蛋白质水平也相对的降低。因此,要保持泌乳母猪日粮中适宜的蛋白质水平。

维生素和矿物质。因哺乳仔猪获得能量和营养的主要途径就是母乳,因此乳中的营养成分关系到仔猪摄入的营养成分,母猪乳汁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等的含量会随着母猪日粮中相应维生素的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加,所以泌乳期保证母猪日粮中适量的维生素非常重要。另外,母猪在哺乳期会丢失大量的铁,这对于高产母猪来说非常严重,因此有的母猪会表现出临界缺铁性贫血的状态,虽然这对健康影响不大,但是会影响饲料的利用率,因此要在母猪的饲料中补充有机铁以缓解高产母猪缺铁的状态,改善饲料利用率。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日粮中钙、磷的量和比例。

2、加强饲养管理

泌乳期对母猪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对母猪的健康和各项理机能都起着极大的作用,还可提高泌乳量,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首先在要给泌乳母猪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安静。每天都要打扫圈舍,清洗猪栏,清除粪污,还要坚持定期对圈舍以及工具、用具等进行消毒。做好温度的调控工作,在调节猪舍温度时要注意做到既要适合哺乳母猪的要求,也要符合仔猪的生长要求,一般猪舍内的温度以15-18℃为宜。保持猪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避免因猪舍内过于潮湿而导致的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发生。还要注意保持猪舍内空气新鲜,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加强日常的通风换气工作,以有效调节猪舍的温度、相对湿度,并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合理的饲喂。母猪在分娩完成后即进入泌乳期,饲喂上要注意在产后喂料不可操之过急,喂料不宜太多,饲喂量的增加要有一个过渡,一般在产后的1周左右母猪的采食量和消化功能才可恢复正常,此时才可正常饲喂,保持泌乳母猪充足的采食量,如果哺乳母猪的采食量不足会导致营养的摄入不足而造成掉膘严重,泌乳量减少,身体复旧速度减慢,影响正常的排卵发情,乳猪断奶重减轻、成活率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要保证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每天可喂料4次,每次的饲喂量不宜过大,饲料要保证多样且营养丰富,注意不可饲喂母猪发生霉变的饲料。

保证泌乳母猪充足的饮水,饮水量与母猪的健康、采食量和泌乳量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泌乳期要保证充足且清洁的饮水,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让泌乳母猪饮用温水,环境温度过高时可适当的降低饮水的温度,但是也不可让其饮用冰水。

3、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母猪在哺乳期要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哺乳期的常见病主要有乳房炎、产后无奶、少奶、产褥热、产后瘫痪等,因此要加强这些疾病的预防工作。母猪发生乳房炎多是由于饲喂不当、饲养管理不到位而导致乳房过度肿胀或者由于乳头受损使细菌侵入所致,因此在饲喂上要注意在母猪分娩前要减少饲喂量,在分娩当天不喂料,同时在母猪产前产后的饲料中添加一些药物以提高免疫力,在管理上则要注意保持圈舍地面的卫生,哺乳仔猪要及时的剪牙,防止咬伤乳房。另外,还要加强母猪产后的护理工作,防止发生产后感染引发产褥热等疾病。在哺乳期要提供充足的矿物质,尤其要注意钙、磷比例,防止发生产后瘫痪。

哺乳母猪的饲养与管理
一哺乳母猪营养需要特点
母猪分娩后,消化机能下降,母猪采食量低、食糜流通速度慢,从而导致母猪肠道后段有很强的发酵能力,成猪体内纤维分解菌的数量约为生长猪的6.7倍,在日粮中适当提高粗纤维水平对于母猪的繁殖性能与健康有益处;母猪的采食潜力很大,远大于其妊娠所需的量;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一般较高,哺乳母猪的物质代谢非常旺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较空怀时要高得多。对能量的需要也要按哺乳仔猪头数的增加而增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对哺乳母猪的影响也很大,若长期供给不足,会导致母猪泌乳量下降,仔猪瘦弱,易患病,母猪消瘦,影响再次的发情配种。
二哺乳母猪泌乳特点
1.母猪泌乳规律
1.1母猪乳腺结构:每个乳头有2—3个乳腺团,各乳头间互相没有联系,母猪的乳房没有乳池,不能随时排乳,产仔以后通过仔猪用鼻拱乳头的神经刺激将乳排出。
1.2泌乳次数:母猪每天泌乳20~26次,每次间隔1小时左右,一般泌乳前期次数较多,随仔猪日龄增加泌乳次数减少。由于夜间安静泌乳次数较白天多。
1.3泌乳量:母猪泌乳全期产奶量大约300~400千克。每日泌乳5~9千克,每次泌乳量0.25~0.4千克。全期泌乳量的变化,一般在分娩后逐渐增加,至21天左右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母猪胎次不同泌乳量不同。初产母猪泌乳量低,3~5胎泌乳量最高,以后逐渐降低。
1.4不同乳头的泌乳量:同一头母猪不同乳头的泌乳量是不同的,一般认为前面的几对乳头比后面的乳头泌乳量要多。
2.猪乳成分
猪乳分为初乳和常乳。初乳是指母猪分娩后3天以内所分泌的乳,分娩后3天后所分泌的乳汁为常乳。
2.1猪乳成分:包括乳蛋白、乳脂、乳糖、矿物质、维生素等。另外,猪乳中含有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一些特殊氨基酸、多胺和肽类生长因子,乳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乳铁蛋白、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growthfactor.IGF)对仔猪的肠道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2.2初乳特点:同一头母猪的初乳和常乳的成分相比较,初乳有以下特点:
⑴初乳含干物质比常乳高1.5倍,蛋白质比常乳高3.7倍;
⑵初乳中水分、脂肪、乳糖和矿物质低于常乳。
⑶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Ig,抗体)、白细胞、酶(如抗蛋白分解酶),维生素及溶菌素等,还含有镁盐(有轻泻作用,能促使仔猪排出能粪和促进消化道蠕动,有利消化);
⑷初乳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几乎能全被吸收,完全适应刚出生仔猪生长发育快消化能力低、抗病能力差等特点。因而初乳是仔猪不可缺少或取代的食物。
2.3尽早哺乳
另外,初生仔猪吸收初乳中免疫球蛋白主要在出生后1~2d,尤其是出生后24h内的吸收能力很强(据报道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增加,由初生时1.5毫克增加到20.3毫克),24小时后,由于仔猪肠道的渗透性变化,吸收能力很快降低。因此,尽早哺乳对恢复仔猪体温、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抵抗力及母仔亲和性等均有良好作用
2.4猪乳成分动态变化规律:
2.4.1猪乳中常规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
母猪乳中常规成分(总固型物、乳蛋白、乳糖、乳脂)均在分娩后24h变化最为明显,3d后则趋于平稳。
2.4.2.猪乳中胰岛素和EGF的动态变化:
猪乳中的胰岛素含量以0h为最高。至48h仍呈下降趋势.而21d和28d时又略微上升,到35d则降至最低点。乳中的EGF的趋势与胰岛素类似,以初乳0h最高,到12h则急剧降,而后基本平稳。

2.5母猪泌乳力与泌乳量测定
评定母猪泌乳能力,一般以仔猪20日龄时窝重(包括寄入仔猪,不包括寄出仔猪)为代表。因为母猪的母乳高峰在分娩后21日龄左右,在此之后哺乳仔猪的体重有部分是依靠补料而增加的。母猪泌乳力的高低受品种、胎次、营养及个体的影响。一般来说,体型较大品种、瘦肉型品种母猪的泌乳力较高;高营养水平的母猪母乳力相对较高。泌乳力是衡量母猪繁殖性能的指标之一。
泌乳量是指哺乳母猪在一个哺乳期内泌乳的数量。测定泌乳量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1)称重法:在仔猪哺乳前后,对全窝仔猪进行称重,哺乳后全窝仔猪重量减去哺乳前全窝仔猪重量,就是母猪一次泌乳量。将一次泌乳量乘以一昼夜的哺乳次数,即为母猪一昼夜的泌乳量。也有每次哺乳前后都称重,所得之泌乳量相加,即得昼夜泌乳量。这样测得的数据比较准确,但麻烦,影响母猪正常泌乳。
2)推算法:按仔猪每增重1kg约需要猪乳3kg推算,仔猪生后第一个月,其体重主要靠母乳,故可以根据30日龄时的窝重量来推算:母猪第一个月的泌乳量=(第一个月末全窝仔猪重-该窝仔猪初生重)×3
3)观察法:一般,母猪乳房膨大,哺乳前后乳房体积有明显差异,哺乳时间长,哺乳时母仔安定,仔猪生长发育快且整齐等,这些说明母猪泌乳量高。
2.6影响母猪泌乳量的因素:
2.6.1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饲料品质是影响泌乳量的主要因素。合成乳汁的各种营养物质都来自饲料。要想使母猪分泌充足的乳汁,除了考虑母猪维持需要外,还应根据仔猪的多少综合考虑母猪的营养需要。尤其要注意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和青饲料的质和量。只有满足母猪营养需要,母猪泌乳性能才能充分发挥。
2.6.2采食量产后母猪采食量是影响泌乳量的另一主要因素。饲料是各种营养素的载体,通过采食才能获得营养物质。采食量低获得营养物质不够,泌乳量就低。
2.6.3管理母猪夜间泌乳次数高于白天是因为夜间安静,环境因素影响少。因此猪舍内应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条件能增加泌乳量。改变工作日程,改变饲喂次数和时间,炎热和寒冷的刺激,喧闹和惊扰都能使泌乳量下降。
2.6.4每窝仔猪数在仔猪出生个体重大致相同情况下,每窝仔猪越多泌乳量越高。
2.6.5品种不同泌乳量不同。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肉用型和兼用型猪泌乳量高,小型脂肪型泌乳量低。
2.6.6胎次初产母猪的泌乳力低于经产母猪,因第一次产仔,乳腺发育尚不完全,又缺乏哺育仔猪的习惯。一般2—3胎后上升,以后保持一定水平、,6—7胎后有下降趋势。
2.6.7气候条件气候适宜有利于母猪泌乳,潮湿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泌乳量会减少。
三哺乳母猪营养需要
1.能量需要(TER)(MJME/d)
哺乳母猪的能量需要析因法估计其能量需要(TER)应包维持需要(MER)、泌乳需要(LER)以及泌乳期失重(CER)的数量。
TER=MER+LER-CER
1.1维持能量(MER)(MJME/d)
MER=W0.75×0.46
(维持需要约为0.46MJME/kgBW0.75·d(Burlacu等,1983;Noblet&Etienne,1987a)有些建议哺乳母猪应比妊娠猪高5%~10%,国内多用0.502MJME/W0.75)。
1.2产奶能量需要(LER)(MJME/d)
产奶能量需要可以根据哺乳期仔猪平均每日窝重(g/d)和仔猪数估计(NRC,1998):
LER(MEMJ/d)=(4.92×ADG×pigs-90×pigs)×4.184×10-3/0.72
(式中ADG是仔猪日增重,pigs为仔猪数,0.72为饲粮ME用于产奶的利用效率)
即每头仔猪每天增长1g,需4.92KcalNE或6.83KcalME;每增减一头仔猪,每天相应增减900KcalNE或1250KcalME。
产奶的能量需要也可粗略的按每kg奶含DE8.37MJ计(NRC,1988)。用于产奶,DE转化ME的效率为0.95-0.96。母体组织转化为奶能的效率为0.88。
则LER(MEMJ/d)=(8.37×0.95/0.88)×平均日产奶量=9.036×平均日产奶量
1.3母体损失作用(CER)(MJME/d)
CER(MJME/d)=(母猪失重×11.87)/泌乳期
1.4能量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母猪泌乳量与能量摄入量之间呈正的线性关系。Pluske等(1995)报道,饲喂初产母猪含18.5%粗蛋白和3.4兆卡代谢能/千克的饲料,代谢能每天摄入量达到17.9兆卡时,泌乳量达到最大。
母猪产奶量与仔猪平均日增重及带仔数相关,如果当哺乳母猪体重损失为零的话,一头体重170kg带仔10头窝日增重2kg的母猪计算得的日能量需要为73.61MJME/d,远超出母猪正常能量采食量,于是不可避免地动员体储,导致体重损失约10kg。泌乳体重损失的组成不但有脂肪,也有蛋白质。损失体重平均含能22.1MJME/kg(Beyer,1966),随体重损失的增加,其值亦增加,最高可达27.17MJME/kg。
体重及背膘损失受ME采食量的影响。为保证母猪长期良好的繁殖性能,应使泌乳期体重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Dourmad等,1994),下表2描述了哺乳期(28天)母猪消化能摄入量增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尽可能提高哺乳母猪能量采食量是此期营养关键。

2哺乳母猪氨基酸需要
2.1哺乳母猪赖氨酸需要量
用维持+泌乳+失重估计。
2.1.1维持需要
维持回肠真可消化赖氨酸(g/d)=0.036W0.75(Fuller等,1989)
2.1.2泌乳需要
Lys(泌乳)=-6.39+0.22×仔猪增重(g/d)
(回肠表观可消化lysg/d)R2=0.80
所以,泌乳回肠的表观可消化lys需换算成回肠真可消化lys。
Lys(母猪失重)=6.39g/d(回肠表观可消化lys)
研究测定表明,泌乳母猪平均每天维持需要的表观可消化lys为1.67g,因此,母猪每天失重供给自身维持和产奶需要的回肠可消化lys为:1.67+6.39=8.06g/d
2.1.3赖氨酸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赖氨酸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Stanny(1991)报道:增加高产母猪赖氨酸投入量可使断奶仔猪窝增重提高,缩短猪只的上市日龄,而母猪本身体重损失减少,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Jones和Stahly(1999)研究表明,饲喂低水平赖氨酸(20.4g/d)的经产母猪体重损失中59%为蛋白质、水分和灰分,37%为脂肪,而饲喂高水平赖氨酸(72g/d)经产母猪的体重损失则完全为体脂动员的结果。饲粮赖氨酸水平与泌乳量。乳中脂肪及总固形物含量呈线性关系(King等,1993)。
能量和赖氨酸亦以一种互作方式影响生殖激素的分泌以及随后的繁殖性能。低能投入水平时,提高日粮赖氨酸水平对促黄体素分泌无影响,然而随着能量摄入量的增加,提高赖氨酸水平能增强促黄体素的分泌(Tokach等,1992)。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充足的赖氨酸大有益处。
NRC(1998)据哺乳期母猪体重变化及仔猪日增重,给出总赖氨酸需要量为31.6~58.2g/d。在满足氨基酸量的基础上,还应注意饲粮中氨基酸的来源。研究发现,哺乳母猪饲粮中合成赖氨酸添加量超过0.075%时,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呈线性增加,断奶仔猪数减少(P=0.08),补加蛋、苏、色氨酸未能缓解以上负效应的出现,但也可能与此试验中母猪采食量不高(4.6kg/d)而使其它必需氨基酸受限有关。
2.2其他氨基酸需要量
从经验与析因法研究表明,理想蛋白概念与对生长猪一样适用于哺乳母猪的初产与经产母猪(表3)。(猪蛋白质营养)
表3哺乳母猪理想蛋白饲粮必需氨基酸平衡(Lys=100)


注:1.Reid(1961)350g/d奶,析因;2.Wilkinson,cole(2000),135kg,250g/d奶蛋白;3Wilkinson,cole(2000),135kg,400g/d奶蛋白;4.Wilkinson,cole(2000),195kg,250g/d奶蛋白;5.Wilkinson,cole(2000),195kg,400g/d奶蛋白;6.Bake等(1970),315g/d奶蛋白,析因法;7.Speer(1975),350g/d奶蛋白;8.ARC(1981);9.NRC(1998)。
表4哺乳母猪(200kg)21d断奶10头仔猪/窝(校正为母体失重10kg的日赖氨酸需要)单位(g/d)
氨基酸

回肠可消化AA

2.2哺乳母猪其它氨基酸研究
支链氨基酸它是一组碳链上具有支链结构的中性氨基酸(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ie)和缬氨酸(Val)),尤其是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对母猪泌乳量的影响备受人们关注,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高泌乳量的母猪对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需要量远远高于以前的估计值。高产母猪对缬氨酸的需要比赖氨酸高,为保证泌乳量和提高仔猪日增重,必需注意缬氨酸和赖氨酸的比例
目前,缬氨酸还没有工业生产的商品形式,必须由饲料原料中补充。所以在制作哺乳母猪饲料时,在满足赖氨酸需要量的同时,尽可能保持高的缬氨酸水平。能量和氨基酸充足的摄入水平对哺乳母猪及其仔猪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哺乳期间最大限度地提高采食量是保证这些营养物质摄入量的关键。

注:1.1IUVA=0.34μg乙酸视黄酯;1IUVD3=0.025μg胆钙化醇;1IUVE=0.67mgD-α-生育酚=1mgD-α-生育酚乙酸酯。
2.玉米、饲用高粱、小麦和大麦中的烟酸不能为猪所利用。
3.1哺乳母猪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研究
3.1.1钙、磷虽然NRC(1998)推荐钙、磷需要量在妊娠及哺乳母猪是相同的,且哺乳母猪钙、磷消化率高于妊娠母猪,但因生产中常出现因钙、磷缺乏导致的母猪后肢瘫痪,损害母猪繁殖寿命,建议配制母猪饲粮时,哺乳母猪饲粮钙。磷水平宜适当高些。
3.1.2铜Sevkovic等(1982)用131头母猪连续5胎喂饲含铜分别为2.34、4.62、6.50mg/kg饲粮试验表明,获得最佳繁殖性能(受胎率、产仔数)的饲粮铜含量为2.34mg/kg,而断奶仔猪数、出生重及断奶重最优的饲粮铜含量为6.50mg/kg。可见,满足母猪最佳生产性能饲粮铜含量远低于满足最佳商品猪的饲粮铜含量,但母猪繁殖周期内饲喂高铜饲粮未对其繁殖性能产生副作用(Cromwell等,1993)。
3.1.3锌妊娠及哺乳母猪饲粮缺锌降低产仔数、出生重、血清和组织内锌浓度。哺乳母猪饲喂高锌饲粮提高了乳中锌含量,却降低乳铜含量。
3.1.4维生素维生素A、B12等不足会推迟母猪性发育,影响母猪繁殖力。饲粮中添加维生素可提高子宫、卵巢长度及黄体大小。母猪缺少维生素A,就会造成泌乳量和乳的质量下降;缺乏维生素D,则引起母猪产后瘫痪
母猪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可提高产仔数、母猪血浆、组织、初乳及乳中维生素E含量,增强母猪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降低仔猪死亡率。饲粮中脂肪的类型与剂量影响着母猪对维生素E的代谢与需要量,饲粮中PUFA含量及脂肪含量增加,维生素E需要量亦增加。硒与维生素E对母猪繁殖功能产生协同效应,对维生素E边际缺乏的母猪供给充足硒会推迟维生素E缺乏症的出现,硒还可促进维生素E由母体胎盘问胎儿的传递。
饲粮添加生物素提高母猪产仔数、受胎率、断奶仔猪数,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减少母猪肢蹄损伤,改善被毛状况。饲粮中生物素添加水平取决于饲粮类型,研究表明,玉米中生物素的生物学效价高于大麦、小麦。高粱及燕麦。

四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哺乳母猪能量和蛋白质(氨基酸)需要哺乳期蛋白质(氨基酸)和/或能量摄入量不足将导致泌乳量下降以及损害随后的繁殖性能,包括断奶至发情间隔期廷长,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等。采食量是实现哺乳母猪摄取足够营养的关键。如果哺乳母猪采食量偏低,就会动用机体营养储备供维持和泌乳所需,导致营养输出大于营养摄入,造成体重损失。
1.影响采食量的因素及提高采食量的措施
1.1季节哺乳母猪采食量在季节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夏季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显著下降导致较差的繁殖性能。在我国南方某些猪场,哺乳母猪在夏季采食量不足3千克,甚至更低。
1.2日粮能量水平:动物具有根据饲料能量浓度自动调节采食量的能力。当采食量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夏季)时,往往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高水平的脂肪(3-5%)以弥补较低的采食量。提高夏季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措施泌乳期间的总采食量与母猪的繁殖性能及随后的繁殖性能之间呈正相关。
1.3日粮纤维哺乳期间应对母猪饲粮中粗纤维合量加以适当限制。因为高含量粗纤维会稀释饲粮中的能量浓度,会加剧母猪能量摄入量的不足。此外,纤维过高,会增加体增热的产生,从而加剧母猪的热应激。
1.4妊娠期采食量妊娠期母猪的采食量对哺乳期采食量影响很大。妊娠母猪若饲喂过度会导致体脂沉积过多及乳腺发育受阻,还会降低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必须在妊娠期间实行限饲。但在妊娠后期应逐渐增加饲喂量,以满足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
1.5喂料次数生产经验表明,少量多餐能刺激猪的食欲,这一方法在许多猪场对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很有效。下午最后一次饲喂时可多投一些料,这是在夏季温度较高时母猪可能改变采食模式而转为在夜间多吃料。此外,将饲料用凉水湿拌亦可明显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保证充足的新鲜凉爽的饮水对高温下母猪采食量的维持亦十分重要。
1.6环境温度高温直接影响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母猪在较低温度环境里采食量较高。
五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策略
哺乳母猪营养与饲养管理目标:确保母猪在该阶段有多的泌乳,使仔猪的断奶体重达到标准要求,以及改善母猪随后的繁殖性能。
1.哺乳母猪日粮
1.1添加脂肪
补充脂肪在炎热地区具有实际意义。补充饲料脂肪增加饲料的能量浓度由于脂肪的热增耗较少饲料的净能利用将增加从而改善仔猪的初生重和成活率,母猪哺乳阶段生产性能和断奶后繁殖性能。哺乳期母猪饲粮添加脂肪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重要营养措施,补充脂肪能够增加脂肪直接转运到乳腺用于乳脂的合成,从而减少体脂的动用,此外补充饲料脂肪有助于改善饲料中其他养分的利用。研究表明,母猪饲粮添加脂肪可提高母猪产奶量、乳中脂肪、维生素A及生长因子含量、仔猪胴体脂肪含量、仔猪生长速度及成活率(表6)。
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补充脂肪比仅在哺乳期补充脂肪其效果更为显著,母猪饲料补充3-5%脂肪是最经济的。补充脂肪是需要考虑脂肪的品质和脂肪酸的组成。
表6母猪妊娠和哺乳期补充脂肪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Pluske等,1995)

1.2适宜的粗纤维水平
1.2.1高纤维日粮高纤维日粮影响养分的吸收利用以及采食量:(1)由于母猪肠道末端的微生物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饲料里的养分;(2)日粮粗纤维水平增加,会降低日粮能量浓度,为了维持日进食量,猪通常增加对这种饲料的采食量。然而,当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超过10%—15%时,由于容积过大或适口性降低使采食量下降。(3)过多纤维素影响饲料中矿物质的吸收与利用。高纤维日粮含的植酸、草酸盐,及硒酸盐等,会与矿物质形成不溶性的络合物等,从而影响到钙、磷等的利用率;母猪本身对钙、磷的需求量高,若粗纤维量偏高,将导致母猪营养失调,泌乳不正常,泌乳后母猪后肢脆弱等困扰。
母猪为了消化饲料里的粗纤维,使得肠胃蠕动增加,产生过多的热量,这些热量猪只本身无法吸收利用,却造成母猪额外的负担与“应激”。尤其是怀孕后期的母猪,常因“热应激”造成气喘、不安、厌食及发热等现象,导致无乳、缺乳及养猪者经常忽略的“非炎症性乳房水肿”。
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太低,亦会引发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一系列问题。如:易引起母猪便秘,原因可能是饲料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太长,水分吸收太多,粪便干燥而引起便秘;另外,工厂化养殖中母猪的胃溃疡等消化道问题,可能也与日粮纤维素含量太低有关。
对于补充纤维素的问题,许多生产者和研究者主张对妊娠母猪甚至哺乳母猪,提供青绿多汁饲料,在解决便秘等问题的同时,可补充部分维生素。但这种办法在规模化猪场中,会因为生物安全体系的限制等原因而很难具体操作。实际上也可考虑在饲料中添加苜蓿草粉等高品质纤维类饲料,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1.3青绿饲料
青绿饲料的营养特点是含水量高(75%-90%);所含消化能较低(约1.26MJ/kg-2.5MJ/kg)、粗纤维含量较高(18%-30%);蛋白质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尤其是赖氨酸含量高,蛋白质品质优于谷物籽实,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是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但缺乏VD。);矿物质含量高。青绿饲料柔嫩多汁,适口性好,并含有多种酶、有机酸、能促进养分消化,调节胃肠道pH,消化利用率高。为促进哺乳母猪的繁殖成绩和种用年限,每天应饲喂1-2kg青料。
但青绿饲料含水量高,体积大,猪对其的采食量有限,可将青绿饲料加工成草粉,用于集约化的猪生产上。
2.饲养管理
2.1饲养技术
2.1.1提高饲料的粗蛋白水平。
①仔猪:使母猪提供更多的乳汁给仔猪。母猪饲喂高蛋白质饲料,其仔猪的断奶窝重比喂饲低蛋白质饲料者约重10%以上。②母猪:给予高蛋白质饲料的母猪失重程度会比喂饲低蛋白质的母猪小。③事实证明:泌乳期间的母猪日粮的粗蛋白如果保证到17%,可以避免泌乳母猪失重太多,防止繁殖性能变差,以及可提供更多的乳汁。
2.1.2掌握母猪泌乳期间与泌乳后采食量,是改善母猪繁殖性能变差的最主要方法。
从生理角度讲,使母猪停奶的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在断奶后继续进行高水平饲喂及保证足够的饮水。乳汁持续分泌的结果导致乳腺内压增加,乳腺内压增加使乳汁分泌快速有效的停止。如果将高水平饲喂方式持续到配种,不会造成任何伤害,且对膘情丢失过多的母猪可能是有益的;断奶后高水平采食量可使膘情差的母猪发情提前。
2.1.3保证充足的新鲜饮水
哺乳母猪饮水量与采食量间呈线性相关。饮水量增加,则采食量也会有明显增加。若哺乳母猪饮水量减少,还会导致母猪便秘,便秘易导致母猪患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症的机率增加。
2.1.4环境温度
在高温季节应尽可能地保持产仔舍的凉爽,让母猪在一天中较凉快的时候或选择在早上和晚上饲喂。
2.1.5仔猪补饲
2.2管理技术
2.2.1创造安静的环境让母猪休息好,禁止大声喊叫或粗暴对待母猪。保持猪舍内清洁、干燥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开展规范化管理,根据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和饲养要求,制定日常的管理程序,作到管理工作有条不紊,以保持母猪正常的泌乳规律。
2.2.2运动母猪在哺乳期间,休息时间较多,一天中占70%-80%。所以,要定时驱赶,使母猪养成定时运动的习惯,促进体质健壮,提高泌乳力。
2.2.3饲喂次数定量饲喂哺乳母猪饲喂的次数应增加,坚持少喂勤添,一般日喂3~4次。泌乳高峰时应增加饲喂次数,每次间隔要均匀,饲料要多样化,以满足营养需要。禁止喂霉变饲料,或突然变换饲料。
2.2.4保护乳房和乳头按摩乳房,促进其发育:要经常检查,防止发生乳房炎。在带仔数少于乳头数时,要训练一头仔猪吮几个乳头,尤其要训练仔猪吮吸母猪乳房后面乳头,防止未利用的乳头萎缩。如果产仔数过少,可采取并窝的办法,使乳头得到充分利用。后备母猪在头胎时,更要充分利用乳头。
2.2.5采用群饲为了提高猪舍的利用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一些地区的种猪场对哺乳母猪开展群饲,并取得了成功。开展群饲必须根据哺乳期的特点进行合群管理,并注意以下几点:母猪分娩后5-7d,分别把3~5头母猪按个体大小、强弱、性情、产期、产仔数和仔猪大小相近的并为一圈,合群前带仔一起放牧或运动,使之熟悉,然后合群,合群后要加强管理,防止咬架。

泌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分娩后开始泌乳至干奶为止,为一个泌乳周期,一般为305天,在一个泌乳期内由于产奶量的变化以及怀孕分娩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泌乳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1.泌乳初期。指奶牛分娩到产后15天。分娩后半小时,要使母牛站立,以减少出血和预防子宫脱出,并尽快让其饮用温热水,最好加入食盐50~100克,麸皮1千克,红糖和益母草适量,以使母牛及早恢复体力和胎衣排出。产后第一天,每次挤2升左右初乳喂犊牛,第二、三天逐渐增加,第四天可完全挤净。每次挤奶后,要热敷乳房,按摩乳房。正常情况下,奶牛产后8小时左右胎衣排出,超过12小时胎衣仍未排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50~100国际单位或者催产素100国际单位。②土霉素2克,用10%生理盐水500毫升溶解,温热后注入子宫。③中药:当归60克、川芎30克、桃仁40克、枳壳70克、香附70克、益母草200克、黄芪100克、红花40克、共粉碎为末开水冲调加红糖250克、黄酒500克、候温一次灌服。④手术剥离。产后第一天给母牛喂优质干草和混合精料,以后逐步增加精料,一般母牛的基础精料约为2.5千克,每产3千克牛奶增加1千克精料,日粮中精饲料与粗饲料按干物质比为2:3较为合适。
2.泌乳盛期。指产后16~100天。此阶段产奶量约占整个泌乳期的40%左右,由于高产奶牛其干物质采食量高峰的出现比其泌乳高峰的出现迟6~8周,因此高产奶牛在泌乳盛期往往出现营养不足,体重减轻,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增加精料比例。具体做法是:从母牛分娩前二周开始,直到分娩后泌乳达到高峰期逐渐增加精料,到临产时其喂量不超过体重的1%为限,分娩后第三天起逐渐增加精料,每天按0.5千克左右增加,直到泌乳高峰,精料不超过日粮总干物质的65%为止,并注意钙、磷、优质干草等的补充,精料与粗料中干物质比为3:2。泌乳盛期采食干物质不足或饲料品质不好,容易发生酮病等代谢疾病,甚至引起卵巢机能不全,不发情,降低繁殖性能等。产后70天左右配种,一般不超过90天,对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的应及时检查,并从营养和管理方面找原因,如有病变,及时治疗。
3.泌乳中期。指产后101~200天。这一时期奶牛食欲最旺盛,干物质采食量达到高峰期,产奶量开始下降(8%~10%),因此要调整日粮结构,应增加粗料喂量,减少精料喂量,精料与粗料中干物质比为1:1较为合适。
4.泌乳后期。指产后201天至干奶前,此期如果牛体较瘦,还要增加营养,但也要防止牛体过肥,以免难产和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此期精料与粗料中干物质比为2:3。在干奶之前再进行一次妊娠检查,()注意保胎。
二、泌乳牛的一般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根据母牛不同泌乳阶段饲喂不同类型的日粮,以保证其营养需要。
2.饲喂顺序可以先粗料后精料或先精料后粗料,但不要随意变更。
3.饲料品种要多样化,如青贮类、干草类、块根类、糟粕类、精料类。
4.为了减少应激,每天饲喂的时间、饲喂的品种、饲喂量应保持相对恒定。
5.为了防止瘤胃酸中毒和产后酮病的发生,在精料中可加入0.8%的碳酸氢钠。
6.夏季要饮凉水、冬季饮温热水。
7.热应激的预防。奶牛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20℃左右,夏天温度较高时,给牛体吹风,冷水喷雾牛体,搭建遮阴设施。
8.挤奶技术。每次挤奶前要用40~50℃的温水清洗乳头及乳房,后用拧干了的毛巾擦干乳房,立即按摩乳房,待乳房膨胀后挤奶,挤奶的频率为80~90次/分钟,以后大量出奶时为100~120次/分钟。后期排奶较少,频率为80~90次/分钟,挤奶全过程每头牛不超过10分钟。
9.严格作息时间,每天挤奶的时间基本一致,患有乳房炎的牛放到最后挤奶,并且注入乳炎消对其进行治疗。
10.运动场内要设水槽,让其充分饮水,也可以设盐槽,里面放一些盐砖,让牛自由舔食。

春、夏季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方法技术


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是母猪整个繁殖周期中最重要的环节。保证母猪在哺乳期采食量的极大化又是重中之重,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母猪后续的繁殖性能以及使用年限。夏季高温高湿对产房哺乳母猪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加强夏季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春、夏季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方法技术。

1、控制饲养环境温度

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变化幅度大,日照时间短,尤其近几年风沙天气较多,空气中尘埃物质较多,给饲养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做好防风、保暖工作。应注意,仔猪和哺乳母猪所处环境要求温度不同,新生仔猪最适温度在32℃左右,母猪最适温度在17℃左右。因此,在控制产后母猪舍温度时要考虑两者的需求不同。如果单纯提高舍内温度,易影响母猪泌乳、采食,增加了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猪只体温高,汗腺不发达,降温大部分靠呼吸,影响采食和活动。母猪舍应尽可能选择坐北向南、采光性好、背风向阳的地方建造。在舍内较干燥的一角设置保育箱,箱内面积1.6m2左右为宜,箱内用250~500W远红外线灯泡放置于仔猪温箱上方,其优点是方便移动、产热速度快,可以通过距地面的高度而调节。衡量仔猪温度适宜度的方法:温度过低时,仔猪重叠在远红外线灯泡下,争夺温度较高的位置。温度过高时,仔猪头伸出保育箱外或拥挤在出口处温度较低的地方;温度适宜时,仔猪吃完奶后自动回到保育箱内,不扎堆,分散睡卧。

2、合理的饲喂方式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目标是以高泌乳量来保持仔猪的生长和成活,保持种用体况来降低断奶至配种间隔,保持和提高未来的繁殖性能。对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因哺乳期消耗较大,配种后需加强营养。在产后阶段除喂优质青粗饲料外,还应加喂部分精料。哺乳母猪采食量不足将导致产奶量减少、仔猪断奶重下降,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增大,产胎率下降以及母猪使用年限缩短。但是母猪哺育仔猪消耗较大,产后器官正处于恢复时期,消化机能弱,不宜给料太多。因此,哺乳母猪产后7天,每天采食量应达到4.5~5.0kg;产后14~18天,哺乳母猪采食量达到6.0~8.0kg。

使用母猪颗粒料可以提高母猪采食量,湿料也有提高母猪采食量的效果。尽量避免中午饲喂,禁用霉变饲料、发酵饲料以及带毒和强刺激性饲料,否则容易引起中毒性疾病。不宜随意更换饲料品种。喂青粗饲料应做到少喂、勤添、定时、定量,并能保证母猪饮到清洁的饮水。

有试验表明,体况不佳的初产母猪每天饲喂3.5~4.0kg饲料,同时适量添加维生素B12、维生素A、胆碱等有助于提高受孕率和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对于经产母猪,高采食量对提高受孕率和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无太大影响。在高温季节,在日粮中有助于提高母猪受孕率。

3、做好卫生管理与消毒防病工作

母猪产前1星期要将圈舍打扫干净,铺上垫草,保持干燥并对圈舍周围环境消毒,做好待产准备工作。打扫时先将病猪的剩料、粪便、垫草及猪舍墙壁、圈栏上的污物清除干净,再用20%的石灰乳、3%的热烧碱水、20%的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消毒次序为墙壁、圈栏、门窗、食槽、地面、用具及门口地面。在母猪出现起卧不安、有阵痛表现、阴户流出粘液等分娩前兆时,要准备好接产用具。母猪分娩过程中要有专人守护。如果发生难产(40min不产仔)可注射催产素,并用手按摩或用热毛巾敷母猪乳房,有利于胎儿排除。分娩结束后应清扫圈舍,更换干净卫生的垫草,可人工辅助仔猪吃到初乳,注意胎衣排除。

4、做好产后护理

仔猪断乳过早,易造成仔猪死亡率增高及生长发育缓慢等;断乳过迟,缩短了母猪繁殖周期,所以适宜的断乳时间能有效提高生产效能。一般来说,每个养殖场断乳日龄最好根据出生时间与仔猪体质量来确定,最早不低于18日龄、最迟不高于35日龄。断乳时应保证个体质量不小于8kg。断乳要进行过渡,可提前1周给仔猪添加仔猪饲料,防止突然断乳给仔猪带来的应激反应。

产仔后为防止乳房炎而影响母猪泌乳,每天应用0.1%高锰酸钾清洗乳房和乳头2次。母猪在哺乳初期,严禁冲洗圈舍,但应确保猪舍干净卫生。产后给母猪肌肉注射10mL亚硒酸钠注射液和维生素E注射液,提高母猪抗病力。泌乳不足和无乳症的母猪,在日粮中增加优质蛋白质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并注射催乳灵。

具体操作管理要点:
1.哺乳母猪每天喂2~3次,产前3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产后3天恢复正常,自由采食直至断奶前3天。
喂料时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应赶起。产前产后日粮中加0.75~1.5%的电解质、轻泻剂(维力康、小苏打或芒硝)以预防产后便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夏季日粮中添加1.2%的NaHCO3可提高采食量。
2、产前7天母猪进入分娩舍,保持产房干燥、清洁卫生,并逐渐减少饲喂量,对膘情较差的可少减料或不减料;临产前将母猪乳房、阴部清洗,再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消毒;产后注射一针青、链霉素,防止产期疾病;在高温季节,产前一周要给母猪肌注鱼肝油--抗生素合剂,以防止高温综合症
3.母猪在分娩过程中,要有专人细心照顾,接产时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干燥、冬暖夏凉,严防产房高温,若有难产,通常用催产素肌肉注射,使用剂量每次为10-20单位,若30分钟后还未产出,则要进行人工助产;母猪产后最好做子宫清洗及注射前列腺素(在最后产仔36-48小时一次性肌肉注射PGF2α2毫升),以帮助恶露排出和子宫复位,也有力于母猪断奶后再发情;
4.母猪产仔当天不喂饲料,仅喂麸皮食盐水或麸皮电解质水,1周内喂量逐渐增加,待喂量正常时要最大限度增加母猪采食量;饲喂遵循“少给勤添”的原则,要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在泌乳期还要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防止母猪便秘,影响采食量;
5.要及时检查母猪的乳房,对发生乳房炎的母猪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6.母猪断奶前2-3天减少饲喂量,断奶当天少喂或不喂,并适当减少饮水量,待断奶后2-3天乳房出现皱纹,方能增大饲料喂量,开始催情饲养,这样可避免断奶后母猪发生乳房炎。
7、哺乳期因失重过多而瘦弱的母猪要适当提前断奶,断奶前3天需适当限料。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89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