鳊、鲂的鱼苗培育

将仔鱼培育成2.5-3 cm的乌仔,通称火片(夏花)培育

1.鱼苗培育池

与团头鲂的鱼苗培育池相同,面积可略缩小至1-2亩,水深宜在1-1. 2m,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10 cm,排、注水方便即可。.需经过清整、彻底消毒,并确认无毒后方可使用。由于鳊、鲂仔鱼初期主食浮游动物,应在鱼苗下池前适量投施基肥,粪肥、绿肥均可,以促进天然饵料生长。但鳊、鲂鱼苗不耐肥,施肥量宜小于团头鲂,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 cm以上。如池水较肥,应在下苗的前一天加注新水10-15cm,以增加溶氧。

2.放养密度

为促使其较快生长,以稀养为宜,一般放养密度为每亩10- 15万尾,经过20-25天的饲养,可养成2. 5-3 cm的乌仔。如欲争取时间,可减少为每亩6-8万尾,1.5-20天即可育成。鳊、鲂鱼苗池中不宜混入家鱼水花。

饲养管理

饵料和肥料仔鱼下塘初期可泼洒黄豆浆,需全池均匀泼洒,1天3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熟蛋黄7天后每天喂2次,按三边二满塘的方法泼洒,使鱼苗能均匀吃食,投喂量应随鱼苗生长而增加。为保持池中天然饵料的存量,下塘7天后可施追肥,粪肥、绿肥、化肥均可,但应少施勤施。

管理和防病按苗种培育常规,坚持三巡四查,即早、中、晚巡池3次,查看水质变化、鱼苗摄食活动、有无浮头现象、有无病、虫、害发生等。鱼苗下池7天后可适当冲水,保持水质嫩爽。拉网操作动作必须轻柔,可按团头鲂拉网炼鱼的方式进行。此时鱼苗很少生病,主要是预防缺氧和敌害。

相关阅读

鳊、鲂的性腺发育


据研究,已达性成熟的鳊、鲂的卵巢发育可分为几个阶段: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中旬为冬季卵巢,处于第l期,卵巢中主要为第3时相的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大生长期,卵径0. 2-0.5 mm,其体积约占整个卵巢的80%以上;3月中旬至4月底为w期卵巢,此时发育迅速,成熟系数直线上升,初级卵母细胞大量积累卵黄,处于发育晚期,卵径已达0. 7-1. 0 mm,没有第3时相的初级卵母细胞,其所占体积可达整个卵巢的97%;5月初至6月底为产卵季节的卵巢.为IV期末卵巢,发育较一致,等待时机产卵。据此,可知鳊、鲂的自然繁殖期主要在每年,5--6月份。产前极短一段时间,卵巢处于第v期;产卵后,即转入IV -I期,7-10月份进入恢复期,再转入缓慢发育期。由此可见其为分批同步型,一年只产一次卵,但如经强化培育,仍可再次产卵。

以鳊鲂为配养鱼


1.以鲢、鳙为主,配养鳊、鲂

以鲢、编为主的池塘、均可配养鳊、鲂(只能养鳊、鲂中的任一种,不要两种都放),一般每亩水面中可配养规格为30-50 g的鳊、鲂鱼种100-120尾,只要投喂一些青料,经过一个生产季节,即可养成规格达400-500 g的鳊、鲂成鱼,与团头鲂相比,可谓毫不逊色。

浙江省富阳鱼种场曾在以鲢、鳙为主的池塘里,按同等条件分别配养三角鲂和团头鲂作对比,其放养量分别为102. 5尾/亩和 97.5尾/亩,成活率均达到98%,放养规格分别为33 g和32 g,起捕规格分别达到455 g和350 g,其产量为三角鲂46.6 kg/亩,团头鲂34. 1 kg/亩.

2.以草鱼、青鱼为主配养鳊、鲂

这类池塘以投喂青饲料为主,实际上喂了草鱼也就是喂了蝙、鲂,而少量鳊、鲂多在外围吃食,不会影响主养的草鱼。若每亩搭配 30-50 g的编、鲂鱼种50-60尾,到年底,鳊、鲂规格同样可达 400-500g

鲮鱼苗培育


鱼苗池长方形,面积1.5~3亩,水深1.2米左右为宜。土质壤土为好,塘堤牢固,不漏水;池底平坦,淤泥适量,无水草丛生;选择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水质清新,不含毒质,鱼池向阳,光照充足的地方。在放苗前5~10天,可用生石灰,茶粕和漂白粉等毒塘。毒塘的次日,投放大草(一般是营养丰富,叶汁多,纤维少、容易腐烂的常见菊科植物)400~500千克沤肥,施放大草时,可在池边堆成长条状,以150千克左右为一堆。几天后,将草堆翻洗,使分解出来的有机物质扩散到全池水中,约7~10天后,将草渣捞出。鲮鱼培育池水色切勿过浓,清淡些为宜,或放食水鳙视其浮头情况作为水质肥瘦的指标。一般在毒塘7~10天后可放鱼苗,每亩放养30万~40万尾。放苗后每3天投放大草1次,每次每亩投放150~200千克,并从第3天开始投放花生麸,米糠等商品饵料,每天每万尾投喂0.1~0.3千克。每天早、晚巡塘1次。观察水色变化和鱼苗的动态,以决定施肥、投饵的数量及是否加注水等。经1个月的培育,便可出塘。鱼苗出塘前1,2天拉网锻炼1次。

广东鲂鱼种培育


(1)池塘条件:广东鲂鱼苗培育塘(开花塘)面积 330~1330m2,水深1.2~1.5 m 较合适。要求向阳、排灌水方便。可随时更换新水。

(2)鱼塘消毒:放苗前鱼塘需经消毒。每100m2 可用生石灰15~18Kg或茶粕6~7.5 kg,同时用0.5 g/m3 敌百虫加 9 g/m3漂白粉全塘泼洒。经试水确保毒力消失才能放养幼苗。

(3)放苗密度:一般每 100 m2 放1.5万~ 6万尾都可以。广东鲂鱼苗的生长与密度关系密切,鱼苗通常都需培育至3~4 cm才出售。我们的实践体会是如果密度过大,比如每 100m2放 6万尾,当鱼苗长至 1.5~2 cm 之后,生长就很慢,很难达到3 cm,故要视生产需要及时分疏。

鳙的鱼苗培育


1.鱼苗池的清整

选择面积为1 000-2000m,水深0.5^1.3 m,堤基牢固,壤土为底质,保持6-10 cm的淤泥层,通风向阳长方形的鱼池作为苗种培育池。放鱼苗前应彻底清整、消毒后方可使用。灌水时要严格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先灌水40-50 cm,便于升高水温,也容易肥水,有利于水中浮游动物的繁殖。

2.培肥水质

鱼苗应肥水下塘,这样能保证鱼苗下塘后就有丰富的饵料.

在鱼苗下塘前3-7天,用大草堆肥作基肥,水深lm,每亩每次施用150-200 kg,共施2次,用来培养水质,使水中浮游动物大量繁殖,鱼苗下塘后有充分的饵料供食。鱼苗下塘时以中等肥度为好,水色以绿褐色为最好,透明度35-40cm。

3.鳙苗放养

经过清塘消毒、肥度适中、有丰富饵料池塘可放养鳙苗了。一般每立方米放养160-200尾苗。如池塘条件好,底质较肥沃,又是早水,鱼苗可放多些,条件相反可放得疏些,可在40-80尾浮动。

大口鲶的鱼苗培育


1.育苗设施

大口鲶鱼苗因具有底栖,避光,喜集群,游动能力差等特点,故不宜采用大塘肥水粗养法培育目前,1般都用小水泥池或网箱进行集约化培育。水泥池长方形或圆形,面积1一10m,池深1 m, 水深0.6-0.8m水泥池建在地面上、便于换水排污要求进、排水设备齐全,并设有溢水纱窗和溢水管.溢水纱窗由40目的的聚乙烯布制成。进、排水量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增氧用电磁充气泵.育苗网箱用40目的聚乙烯布制成,规格为(2-3)m1m1m, 水深保持0.5-0.6m。网箱置于清水池塘中.箱底应绷紧拉平。

2.鱼苗放养

刚孵出的大口鲶鱼苗卧于池底,十分嫩弱,不宜清理搬动。当温度高于20度,一日之内,低于20度,2日之内应将鱼苗从孵化设施中转出,在40目的网箱中过筛分离,剔除死苗和卵膜污物。然后分池或分箱培育和销售。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大口站鱼苗,每袋可装 1-2万尾,运输时间10-20h,水泥池和网箱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00 -3500尾和2000-2500尾。

3.喂养管理

鱼苗下池前后,当卵黄吸收一半时,可用熟蛋黄浆作开口饲鲜活饲料.每2日冲水工次.促进亲鱼性腺迅速再发育,必要时可打催熟针,并控制好水温至秋季8-9月份亲鱼性腺再次成熟,可开展秋繁华中地区一年可繁殖2次.广东南海,一年可繁殖3-4 次。

小体鲟鱼苗培育


苗种生产技术:
一、鱼苗运输
(一) 运输工具
鲟鱼的运输工具主要有尼龙袋、胶质袋;辅助工具有泡沫箱、纸箱等。由于鲟鱼外被5行硬骨板,易将袋刮破,因此用尼龙袋运鱼苗时一般双层,运商品鱼时中间夹一层报纸,可防止骨板将两层尼龙袋全部刮破。

(二) 运输前的准备
运输的准备工作做的好坏,对运输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运输前首先要检查要运鱼的状态,是否有伤;其次还要考虑运输需要的时间和方式等问题;在运输前应停食一天,防止运输途中因粪便过多而污染水质。运输前最好将要运的鱼放在小的暂养池中,以便于运输时的操作,节省包装所需时间。

二、鱼苗下塘
鱼苗运输之前,要把池塘准备好,在鱼苗运到前1-2天消好毒,然后进满水等待鱼苗的到来。

鱼苗运到后,先不要急着打开尼龙袋,首先将尼龙袋全部放在池塘水中,先打开一袋测量水温,如果袋中的水温和池塘中的水温相差不超过5℃,可将鱼苗直接放入池中,如果相差大于5℃,将尼龙袋放10-30分钟,待袋中水温与池中水温接近时再打开尼龙袋,这样可以减少温差过大造成鱼苗的死亡。

鱼苗的计数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来计算,即随机抽出几袋鱼苗进行计数,计算出每袋所装的平均数,再乘以袋数即为此次运输鱼苗的总数。运输的成活率为:死鱼数/鱼苗总数。

三、鱼苗培育
(一) 放养密度
鲟鱼苗种阶段的放养密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水质水量环境以及鱼苗的大小而有所不同。鲟鱼仔鱼阶段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必须及时进行分池,调整密度。放养密度过大时,鱼苗的自由活动空间相对减少,水中鱼苗代谢产物浓度增高,耗氧速度也增加,水环境也相对恶化,不仅抑制鱼苗的生长发育与新陈代谢,同时也极易引起水体缺氧,造成死鱼。鱼苗的放养密度一般是根据鱼苗的体重以及水环境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破膜仔鱼的放养密度为5-7千尾/米2,至开口时可调整到2-3千尾/米2,4-5厘米时调整到1千尾/米2,应根据鱼苗的生长,不断降低鱼苗的放养密度。

(二)饲养管理
1.水质
小体鲟的幼鱼对水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不经先期过渡可直接放入盐度为4-5的水中,5-10小时盐度可增加到6-7,24-48小时后即可适应盐度为9-10的盐水。鱼苗阶段由于是高密度养殖,对水质要求较高,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基本上是参考前苏联的鲟鱼养殖标准,参看表1。

2.饲料及投喂技术
破膜仔鱼在16-20℃时,一般经一周后开口,开口时可投喂水蚤或切成小段的水蚯蚓,也可同时投喂这两种饵料。如果没有上述两种饵料,也可培育卤虫幼体喂鱼苗。由于鲟鱼的游泳速度较慢,摄食能力弱,单独投喂水蚤时,投喂量要大,应达到10个/厘米3以上。水蚯蚓的投喂量在初期按鱼体重的100%,随着鱼苗体质的增强和体重的增大,投喂率可逐渐下降。有经验的养殖员工在鱼苗开口后,投喂水蚯蚓的量一般以投喂20分钟后,鱼池中还能剩有微量的饵料为准。投喂前应将水蚯蚓切碎成1毫米长短,隔3-4天添加一次土霉素。饵料的投喂次数一般3-4小时一次,鲟鱼夜晚摄食活动比白天强烈,投喂最好能持续到晚间12点左右。

3、日常管理
育苗期的日常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鲟鱼养殖有三个主要死亡高峰,破膜、开口、饵料转换,其中二个在鱼苗培育阶段,如不认真对待,极易造成大批量的死亡。此阶段的特点是养殖密度高、水质要求高、鱼苗生长速度快、鱼池环境条件变化快,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观察鱼的状态,如发现鱼苗有异常行为,必须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适当的措施。再需强调的一点就是,基础设备必须配备齐全,如水泵,气泵等辅助设备,必须有备用,一旦出现损坏,应在半个小时之内换上新的,防止因设备故障问题造成鱼苗损失。

四、 鱼苗食性转换
(一) 转换时间
鲟鱼类为肉食性鱼类,仔鱼开口时,以水蚤或水蚯蚓等为食,长大后以底栖生物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必须将鱼苗培育成能吃颗粒饲料,俄罗斯曾有专家计算过,如果全用生物饲料来培育鱼苗,每百万尾鱼苗到10厘米需寡毛类3百吨,如此大量的生物饲料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培养的。

鱼苗食性的转换时间一般在开口后10-15天进行,但这个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人将转换时间往后拖延的,即将鱼苗用生物性饵料培育到较大规格,然后再进行人工驯化,这样做虽然驯化成活率有所提高,但成本也随着提高。每个养殖户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鱼苗的配合饲料转换时间。

(二) 转换方法
1.配合饲料直接投喂法:鱼苗开口后,先喂10-15天的生物饲料,然后直接改为颗粒饲料,全部使用颗粒饲料投喂。这种方法要求投喂量要大于鱼苗的需要量,一般在开始时按鱼苗体重的100%投喂,然后再逐渐下降,前苏联主要使用这种方法来培育鲟鱼苗。

2.交替投喂法:在鱼苗饲料转换时,逐渐增加颗粒饲料的投喂次数,减少活饵的投喂次数,最后全部改为颗粒饲料。使用这种方法驯化鱼苗,大概需10-20天的时间就能将大部分鱼的食性转变过来,然后再继续驯化至30天后,将不吃颗粒饲料的鱼挑选出来,继续驯化。

(三) 转换成活率
前苏联使用直接投喂法驯化鲟鱼苗的最高成活率达到78%,但这个结果是在实验室中得到的,大规模生产中的驯化率一般在50%左右。北京房山鲟鱼繁育中心使用交替法驯化鲟鱼苗,1999年和2000年两年平均成活率在65%左右,驯化的品种有:小体鲟、俄罗斯鲟、俄罗斯杂交鲟、黑龙江杂交鲟、小体鲟、西伯利亚鲟。

团头鲂冬片培育


将火片培育成大夏花或不同规格的冬片鱼种。

1.鱼种培育池

面积不限,2-5亩均可,水深最好达到1. 5 m以上,其余要求与鱼苗池相同。

2.火片投放

按培育目的而定。每亩放养团头鲂火片10 000尾.搭配鲢、鳙火片4 000尾,经5个多月饲养,可育成规格为20^-30 g的团头纺鱼种和规格为50 g左右的鲢、鳙鱼种。如减少为6 000 尾,仍搭配鲢、鳙4 000尾,则5-6个月后,规格亦可达到 50 g左右。

3.饲养管理

饲料初期投喂豆浆、豆饼浆、逐渐加喂或改喂菜籽饼浆、豆饼浆,当团头鲂体长达4 cm后,可开日吃草,应加喂芜萍、三叉萍、紫萍等,随着鱼体的生长,可喂给鲜嫩的苦卖菜、水草等植物性饵料,活动等情况,特别要加强水质管理,经常冲注新水,不断扩大水体补充溶氧,并不可使池水太肥,以防止严重浮头,同时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796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