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苗培育

鱼苗池长方形,面积1.5~3亩,水深1.2米左右为宜。土质壤土为好,塘堤牢固,不漏水;池底平坦,淤泥适量,无水草丛生;选择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水质清新,不含毒质,鱼池向阳,光照充足的地方。在放苗前5~10天,可用生石灰,茶粕和漂白粉等毒塘。毒塘的次日,投放大草(一般是营养丰富,叶汁多,纤维少、容易腐烂的常见菊科植物)400~500千克沤肥,施放大草时,可在池边堆成长条状,以150千克左右为一堆。几天后,将草堆翻洗,使分解出来的有机物质扩散到全池水中,约7~10天后,将草渣捞出。鲮鱼培育池水色切勿过浓,清淡些为宜,或放食水鳙视其浮头情况作为水质肥瘦的指标。一般在毒塘7~10天后可放鱼苗,每亩放养30万~40万尾。放苗后每3天投放大草1次,每次每亩投放150~200千克,并从第3天开始投放花生麸,米糠等商品饵料,每天每万尾投喂0.1~0.3千克。每天早、晚巡塘1次。观察水色变化和鱼苗的动态,以决定施肥、投饵的数量及是否加注水等。经1个月的培育,便可出塘。鱼苗出塘前1,2天拉网锻炼1次。

相关推荐

小体鲟鱼苗培育


苗种生产技术:
一、鱼苗运输
(一) 运输工具
鲟鱼的运输工具主要有尼龙袋、胶质袋;辅助工具有泡沫箱、纸箱等。由于鲟鱼外被5行硬骨板,易将袋刮破,因此用尼龙袋运鱼苗时一般双层,运商品鱼时中间夹一层报纸,可防止骨板将两层尼龙袋全部刮破。

(二) 运输前的准备
运输的准备工作做的好坏,对运输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运输前首先要检查要运鱼的状态,是否有伤;其次还要考虑运输需要的时间和方式等问题;在运输前应停食一天,防止运输途中因粪便过多而污染水质。运输前最好将要运的鱼放在小的暂养池中,以便于运输时的操作,节省包装所需时间。

二、鱼苗下塘
鱼苗运输之前,要把池塘准备好,在鱼苗运到前1-2天消好毒,然后进满水等待鱼苗的到来。

鱼苗运到后,先不要急着打开尼龙袋,首先将尼龙袋全部放在池塘水中,先打开一袋测量水温,如果袋中的水温和池塘中的水温相差不超过5℃,可将鱼苗直接放入池中,如果相差大于5℃,将尼龙袋放10-30分钟,待袋中水温与池中水温接近时再打开尼龙袋,这样可以减少温差过大造成鱼苗的死亡。

鱼苗的计数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来计算,即随机抽出几袋鱼苗进行计数,计算出每袋所装的平均数,再乘以袋数即为此次运输鱼苗的总数。运输的成活率为:死鱼数/鱼苗总数。

三、鱼苗培育
(一) 放养密度
鲟鱼苗种阶段的放养密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水质水量环境以及鱼苗的大小而有所不同。鲟鱼仔鱼阶段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必须及时进行分池,调整密度。放养密度过大时,鱼苗的自由活动空间相对减少,水中鱼苗代谢产物浓度增高,耗氧速度也增加,水环境也相对恶化,不仅抑制鱼苗的生长发育与新陈代谢,同时也极易引起水体缺氧,造成死鱼。鱼苗的放养密度一般是根据鱼苗的体重以及水环境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破膜仔鱼的放养密度为5-7千尾/米2,至开口时可调整到2-3千尾/米2,4-5厘米时调整到1千尾/米2,应根据鱼苗的生长,不断降低鱼苗的放养密度。

(二)饲养管理
1.水质
小体鲟的幼鱼对水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不经先期过渡可直接放入盐度为4-5的水中,5-10小时盐度可增加到6-7,24-48小时后即可适应盐度为9-10的盐水。鱼苗阶段由于是高密度养殖,对水质要求较高,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基本上是参考前苏联的鲟鱼养殖标准,参看表1。

2.饲料及投喂技术
破膜仔鱼在16-20℃时,一般经一周后开口,开口时可投喂水蚤或切成小段的水蚯蚓,也可同时投喂这两种饵料。如果没有上述两种饵料,也可培育卤虫幼体喂鱼苗。由于鲟鱼的游泳速度较慢,摄食能力弱,单独投喂水蚤时,投喂量要大,应达到10个/厘米3以上。水蚯蚓的投喂量在初期按鱼体重的100%,随着鱼苗体质的增强和体重的增大,投喂率可逐渐下降。有经验的养殖员工在鱼苗开口后,投喂水蚯蚓的量一般以投喂20分钟后,鱼池中还能剩有微量的饵料为准。投喂前应将水蚯蚓切碎成1毫米长短,隔3-4天添加一次土霉素。饵料的投喂次数一般3-4小时一次,鲟鱼夜晚摄食活动比白天强烈,投喂最好能持续到晚间12点左右。

3、日常管理
育苗期的日常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鲟鱼养殖有三个主要死亡高峰,破膜、开口、饵料转换,其中二个在鱼苗培育阶段,如不认真对待,极易造成大批量的死亡。此阶段的特点是养殖密度高、水质要求高、鱼苗生长速度快、鱼池环境条件变化快,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观察鱼的状态,如发现鱼苗有异常行为,必须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适当的措施。再需强调的一点就是,基础设备必须配备齐全,如水泵,气泵等辅助设备,必须有备用,一旦出现损坏,应在半个小时之内换上新的,防止因设备故障问题造成鱼苗损失。

四、 鱼苗食性转换
(一) 转换时间
鲟鱼类为肉食性鱼类,仔鱼开口时,以水蚤或水蚯蚓等为食,长大后以底栖生物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必须将鱼苗培育成能吃颗粒饲料,俄罗斯曾有专家计算过,如果全用生物饲料来培育鱼苗,每百万尾鱼苗到10厘米需寡毛类3百吨,如此大量的生物饲料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培养的。

鱼苗食性的转换时间一般在开口后10-15天进行,但这个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人将转换时间往后拖延的,即将鱼苗用生物性饵料培育到较大规格,然后再进行人工驯化,这样做虽然驯化成活率有所提高,但成本也随着提高。每个养殖户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鱼苗的配合饲料转换时间。

(二) 转换方法
1.配合饲料直接投喂法:鱼苗开口后,先喂10-15天的生物饲料,然后直接改为颗粒饲料,全部使用颗粒饲料投喂。这种方法要求投喂量要大于鱼苗的需要量,一般在开始时按鱼苗体重的100%投喂,然后再逐渐下降,前苏联主要使用这种方法来培育鲟鱼苗。

2.交替投喂法:在鱼苗饲料转换时,逐渐增加颗粒饲料的投喂次数,减少活饵的投喂次数,最后全部改为颗粒饲料。使用这种方法驯化鱼苗,大概需10-20天的时间就能将大部分鱼的食性转变过来,然后再继续驯化至30天后,将不吃颗粒饲料的鱼挑选出来,继续驯化。

(三) 转换成活率
前苏联使用直接投喂法驯化鲟鱼苗的最高成活率达到78%,但这个结果是在实验室中得到的,大规模生产中的驯化率一般在50%左右。北京房山鲟鱼繁育中心使用交替法驯化鲟鱼苗,1999年和2000年两年平均成活率在65%左右,驯化的品种有:小体鲟、俄罗斯鲟、俄罗斯杂交鲟、黑龙江杂交鲟、小体鲟、西伯利亚鲟。

鳙的鱼苗培育


1.鱼苗池的清整

选择面积为1 000-2000m,水深0.5^1.3 m,堤基牢固,壤土为底质,保持6-10 cm的淤泥层,通风向阳长方形的鱼池作为苗种培育池。放鱼苗前应彻底清整、消毒后方可使用。灌水时要严格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先灌水40-50 cm,便于升高水温,也容易肥水,有利于水中浮游动物的繁殖。

2.培肥水质

鱼苗应肥水下塘,这样能保证鱼苗下塘后就有丰富的饵料.

在鱼苗下塘前3-7天,用大草堆肥作基肥,水深lm,每亩每次施用150-200 kg,共施2次,用来培养水质,使水中浮游动物大量繁殖,鱼苗下塘后有充分的饵料供食。鱼苗下塘时以中等肥度为好,水色以绿褐色为最好,透明度35-40cm。

3.鳙苗放养

经过清塘消毒、肥度适中、有丰富饵料池塘可放养鳙苗了。一般每立方米放养160-200尾苗。如池塘条件好,底质较肥沃,又是早水,鱼苗可放多些,条件相反可放得疏些,可在40-80尾浮动。

鳊、鲂的鱼苗培育


将仔鱼培育成2.5-3 cm的乌仔,通称火片(夏花)培育

1.鱼苗培育池

与团头鲂的鱼苗培育池相同,面积可略缩小至1-2亩,水深宜在1-1. 2m,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10 cm,排、注水方便即可。.需经过清整、彻底消毒,并确认无毒后方可使用。由于鳊、鲂仔鱼初期主食浮游动物,应在鱼苗下池前适量投施基肥,粪肥、绿肥均可,以促进天然饵料生长。但鳊、鲂鱼苗不耐肥,施肥量宜小于团头鲂,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 cm以上。如池水较肥,应在下苗的前一天加注新水10-15cm,以增加溶氧。

2.放养密度

为促使其较快生长,以稀养为宜,一般放养密度为每亩10- 15万尾,经过20-25天的饲养,可养成2. 5-3 cm的乌仔。如欲争取时间,可减少为每亩6-8万尾,1.5-20天即可育成。鳊、鲂鱼苗池中不宜混入家鱼水花。

饲养管理

饵料和肥料仔鱼下塘初期可泼洒黄豆浆,需全池均匀泼洒,1天3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熟蛋黄7天后每天喂2次,按三边二满塘的方法泼洒,使鱼苗能均匀吃食,投喂量应随鱼苗生长而增加。为保持池中天然饵料的存量,下塘7天后可施追肥,粪肥、绿肥、化肥均可,但应少施勤施。

管理和防病按苗种培育常规,坚持三巡四查,即早、中、晚巡池3次,查看水质变化、鱼苗摄食活动、有无浮头现象、有无病、虫、害发生等。鱼苗下池7天后可适当冲水,保持水质嫩爽。拉网操作动作必须轻柔,可按团头鲂拉网炼鱼的方式进行。此时鱼苗很少生病,主要是预防缺氧和敌害。

大口鲶的鱼苗培育


1.育苗设施

大口鲶鱼苗因具有底栖,避光,喜集群,游动能力差等特点,故不宜采用大塘肥水粗养法培育目前,1般都用小水泥池或网箱进行集约化培育。水泥池长方形或圆形,面积1一10m,池深1 m, 水深0.6-0.8m水泥池建在地面上、便于换水排污要求进、排水设备齐全,并设有溢水纱窗和溢水管.溢水纱窗由40目的的聚乙烯布制成。进、排水量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增氧用电磁充气泵.育苗网箱用40目的聚乙烯布制成,规格为(2-3)m1m1m, 水深保持0.5-0.6m。网箱置于清水池塘中.箱底应绷紧拉平。

2.鱼苗放养

刚孵出的大口鲶鱼苗卧于池底,十分嫩弱,不宜清理搬动。当温度高于20度,一日之内,低于20度,2日之内应将鱼苗从孵化设施中转出,在40目的网箱中过筛分离,剔除死苗和卵膜污物。然后分池或分箱培育和销售。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大口站鱼苗,每袋可装 1-2万尾,运输时间10-20h,水泥池和网箱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00 -3500尾和2000-2500尾。

3.喂养管理

鱼苗下池前后,当卵黄吸收一半时,可用熟蛋黄浆作开口饲鲜活饲料.每2日冲水工次.促进亲鱼性腺迅速再发育,必要时可打催熟针,并控制好水温至秋季8-9月份亲鱼性腺再次成熟,可开展秋繁华中地区一年可繁殖2次.广东南海,一年可繁殖3-4 次。

荷包红鲤鱼苗培育


(1)培育池条件
面积2~5亩,池底平坦,淤泥适中,注排水方使,鱼苗下塘前7~10天,每亩用75Kg生石灰全池泼洒清塘。鱼苗下塘前5~7天亩施有机粪500Kg作基肥培养适口生物饵料。

(2)鱼苗放养
鱼苗孵化后4~5天已能摄食浮游动物,可下塘。下塘时要注意孵化池(溶器)水崐与池塘水温不超过4℃,并选择池塘背风处下塘,遇上刮大风天在背风处放置人工鱼巢或草帘等物,一是降低风浪,二可使鱼苗附着避风浪。放养密度:亩放8万尾可在20天左右育成规格整齐夏花。

(3)饲养管理
鱼苗下塘4~5天后要适时追肥,或泼洒豆浆,10天后随鱼体长大,适量喂微粒饵料,同时要分期注水。鱼苗下塘时池水一般在70cm左右,以后每隔5天注水一次,每崐次注水15~20cm,改善水质,促进生物饵料的繁殖和促进鱼苗生长,注水时要在注水口按密网以防野杂鱼和其它敌害随水混入。鱼苗入塘后,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色变化,鱼苗活动情况,以决定施肥和投饵量。要随时清除池边的杂草,杂物及蛙卵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

(4)出池
鱼苗经20天饲养,全长达2.5~3cm即可出池,为提高出塘的成活率,要进鱼体锻炼。方法是:选晴天上午10:00左右拉网密集锻炼1~2次后,自放或出售。

日本黄姑鱼苗种培育


(一)培育条件
育苗用水经沉淀沙滤,再用250目筛绢套过滤。适宜的育苗水温22~28℃,盐度25左右,不宜太低,pH值8.0~8.25,DO5mg/ml以上。充气以小且均匀为佳,一般4平方米左右布1个气石为宜。用布帘调节光照,柔和,避免阳光直射。仔稚鱼的培育密度随着各生长发育阶段而改变。前期水质良好,采用较高密度培育,节约人力物力及饵料,减轻劳动强度;后期摄食强度增,新陈代谢产物增多,另一方面为避免相互残食,应降低培育密度,及时分池疏苗,以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

(二)日常管理
育苗前期即往培育池中接入小球藻液,形成微绿水环境,改善水质,并保持轮虫的营养。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仔鱼期1/5,稚鱼期1/3,幼鱼期1/2以上。隔天吸污一次,及时清除池底残饵,死苗等杂物。

黄鳍鲷鱼苗后期的培育


后期培育是指从长度10mm左右开始至40mm阶段的培育管理。后期培育可在室内大水泥池或海上网箱中进行。

1. 培育容器:
陆上采用60-100立方米水泥池;海上使用网箱,网目大小随鱼苗生长而依次增大。见表2。

2.水环境管理:
陆上大型水泥池,为防止水质恶化,必须配备大型水泵和清底器以便充分换水和清底。海上网箱要考虑到对风浪潮流的抵抗力及时对饵料急剧变化后的适应性。1)放养密度与1400-1500尾每立方米为宜;海上网箱放养规格一般为10-12mm,放养密度4000尾每立方米为宜。2)饵料:最初10天投喂桡足类并辅以轮虫、卤虫、初孵仔鱼等,尽可能提早搭配喂鱼肉糜和配合饵料。3)苗种越冬:目前多利用对虾或扇贝育苗设施冬季空闲的条件,将苗种放育苗池内(40-60平方米),把水温调到10℃左右。容解氧不要低于3mg/L。放养50尾/立方米左右。日换水量在10℃以上时可控制在1/3-1/2,10℃以下1/4-1/3。换水前清除池内的残饵和脏物,每天投饵1-2次,食则投,不食则不投,依摄食情况及时修订投饵量。

鱼苗至夏花 培育有技巧


鱼苗培育是指水花下池经25天左右饲养成体长3cm左右的夏花鱼种。由于鱼苗小,体质娇嫩,活动能力差,摄食范围狭,摄食能力低,群体色素不一,且略带白色或深黑色,鱼体拖泥为差苗。
2、看体型。大小整齐,游动活泼,身体肥满光滑为好苗;体形瘦小,大小不一,畸形多为差苗。
3、看运动。搅动水体,好苗能逆水游动,差苗则卷入被涡,无力挣扎;用手或小棒插入苗碗中,好苗受惊迅速奔游、散开,差苗则反应迟钝;倒掉苗盘中的水,好苗附在苗盘上剧烈挣扎且头尾弯曲,差苗仅头尾扭动,无力挣扎。
四、合理放养过高,培育过程中易造成鱼苗浮头或因饵料不足,抑制鱼苗生长。一般每后期,放鲢、鳙鱼苗8万-10万尾,草、青鱼苗8万尾。
3、下池要饱食。鱼苗下池之前,每10万尾鱼苗需投喂熟蛋黄1个-2个,把蛋黄捣碎,稀释后均匀洒人鱼苗盆内,让鱼苗摄食后再下池。
4、放时要缓苗。鱼苗运达后,放时应将装运鱼苗的塑料袋放入池水中30分钟左右,进行缓苗,待袋内温度与池水温度基本一致时放苗,注意温差不超过±2℃。如遇特大寒潮,可用水缸等在室内暂养,等温度回升,再下池。
5、投放要得法。鱼苗投放应细心操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并在上风处下池。若晚上运回,可将鱼苗放人室内鱼缸中,专人值班换水,次日再下池。
五、精心喂养此外,要用密眼网过滤,以防敌害生物随水流人池内危害鱼苗,并注意保持池水清洁,水质肥、活、嫩、爽,透明度30cm。水华及大型校角类等病害。培育期内每5天-7天,每667m2水深1m用生石灰25kg-3Okg化水全池泼洒,澄清水质,预防鱼病。当发生白皮病、白头白嘴病时,可用漂白粉lg/m3或强氯精03g/m3兑水全池泼洒。当发生车轮虫病时,用硫酸铜0.5/m3,或每667m2水深lm用苦楝树叶35kg加适量石灰煮沸后兑水全池泼洒。施药后要加注新水,并及时掌握池鱼的各种状况。
鱼苗阶段常见的虫害有水蜈蚣、红娘华、水斧虫、蜻蜓幼虫等,水蜈蚣是危害最严重的虫害,可用晶体敌百虫0.4g/m3兑水全池泼洒杀灭。
八、坚持巡塘
巡塘是夏花培育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内容之一,应坚持在黎明、午后和傍晚各巡塘1次。早上巡塘主要观察鱼类活动、浮头情况,若鱼苗早上浮头,日出后恢复正常,说明水质适中,如晴天8时后仍浮头,是供氧不足的表现,应及时加注新水,适当控制施肥投饵。同时捞出蛙卵、杂草和水膜,清除水边滋生的青泥苔等。午后巡塘检查鱼苗生长、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并保持池塘清洁。傍晚巡塘检查鱼苗吃食情况,考虑次日投饵、施肥、注水等工作。通过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九、及时分池
鱼苗养成夏花,身体长大,活动能力增强,食性开始分化,需要的食物及活动空间增大,因此必须及时出塘分养,转人鱼种饲养阶段。分池一般在鱼体长达3cm左右时进行,出塘前要经过2次-3次拉网锻炼,以增强幼鱼体质,提高在出塘和运输过程中的成活率。拉网前要停食1天,选择晴天上午拉网,操作时运作要轻,速度要慢,防止损伤鱼体。
本文来自《渔业致富指南》20xx第9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97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淡水鱼溃疡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