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光照时间

蛋鸡在出生的前两天需要整天有光照,18周前需要保持在15小时的光照。18周至20周的时候,每天13个小时的光照。20周至22周,光照时间可以在之前的基础上每一周延长一小时,然后增加饲料的喂养,这样可以促进性腺发育,有助于蛋鸡健康成长。

1、刚出生至18周

才出生的小鸡,前两天需要持续的光照,到了第三天开始,就可以减少了,每天差不多在15个小时就可以了,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十八周的样子。

2、18周至20周

到了十八周以后,光照的时间需要减少两小时,差不多在每天十三小时就可以了,如果没有达到体重的话,可以单独拿出来,延长光照时间。光照的时候,需要在一个固定的范围是最好的,这样会更利于它的生长。

3、20周至22周

这个时候的小鸡需要适当的延长一下补光的时间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它的性腺发育,每周以延长一小时的光照为宜。这个时期,除了补光之外,还需要适当的补充一些饲料,这样更加有利于它的生长。

蛋鸡光照的注意事项

1、原则

蛋鸡光照的时间会因不同的时间而有所不同,像产蛋期间的蛋鸡,光照一定要延长一些,差不多在16个小时左右。育成时期的蛋鸡,光照是不能延长的。

2、技巧

光照方面,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光照情况来做决定,当自然光照之后,剩余少了的光照时间,就需要用人工的方法将它补起来,这样会更好一些。在补光的时候,晚上补光是最好的效果了,不过晚上补光的时间也需要控制好,一定要留足八个小时的时间,来让鸡休息,以免出现体力透支的情况。补光的时候,还可以和补料一起来进行。

3、补光时间

在补光的时候,可以根据鸡的习性来选择具体的时间,因为有些鸡喜欢在晚上活动,有些鸡喜欢在早上活动。可以结合起来,早上各补光为最好。

4、遮黑法限制光照时间

遮黑法就是用一些帘子或者是布将鸡舍四周遮起来,让鸡舍看起来比较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更好的控制光照,将光照的时间确定的更好。

相关知识

正确把握养鸡的光照技术等


光照技术已被养鸡户接受并采用,为保证技术的实效性,应掌握1个原则,把好2个关口,抓住3个关键,注意4个环节,建立总体光照程序。
1原则。光照时间和强度必须与鸡的体成熟、性成熟以及生产阶段相一致。
2关口。鸡在生长期受光照时间不宜延长,在产蛋期光照时间不能缩短;照射的光线要均匀,反射要正常,强度(除光照时间外,灯泡功率大小、数量、距离、颜色等)要适宜。
3关键。光照时间,生长期一般为8小时/天,不宜超过11小时/天:产蛋期可达14~16小时/天。光照强度,生长期以5~10勒克斯(灯泡距地面2米高,鸡舍每15平方米安装1个有良好反射灯罩的40瓦灯泡,对鸡的光照强度即为10勒克斯)为佳,产蛋期以10勒克斯为妥,灯泡之间的距离应为灯泡离地面高度的1.5倍,灯与墙的距离应为灯泡间距的1/2。光照颜色,一般大鸡采用白光,小鸡可用红光。
4环节。根据鸡所需要的光照时间减去当地白天自然光照时间,差多少补多少,不差不补。补充光照最好在天亮前一次补足;缩短光照时间可通过用帘子遮住鸡舍来实现。光照强度的控制方法灵活多样,如增减灯泡数量、更换不同功率的灯泡、调整电压等。每次开灯、关灯时都要做到光线逐步由暗到亮,由亮变暗,让鸡慢慢适应,防止鸡受惊炸群,产生应激反应。鸡对光源颜色的反应比较敏感,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在红光下,鸡趋于安静,啄癖极少,成熟期略迟,产蛋量稍增,但受精率较低;黄光使鸡性成熟延迟,产蛋量减少(但蛋重增加),啄癖增加;绿光可使鸡性成熟提前,公鸡配种能力增强,增重较快;蓝光能提高公鸡繁殖力,但母鸡产蛋量下降。
5总体光照程序。蛋鸡自出壳之日至3日龄,光照时间为23小时,光照强度保持在10勒克斯;鸡在4-14日龄时,光照时间为18小时,光照强度为5勒克斯;之后每周光照时间缩短2小时,直至全部采用自然光照(育成期可适当缩短光照时间)。鸡在1821周龄时,每周需增加光照时间0.5小时,鸡到22周龄以后,每2周增加0.5小时,到产蛋高峰时每天光照时间总计15-16小时,产蛋期最后4用,可增加到17小时,光照强度以10勒克斯为宜。饲养肉用仔鸡的光照腺则以能保证其正常活动、采食和饮水为准,光线不要求太强,以暗弱光线为好,可用红光灯泡照明,每18~20平方米鸡舍用1个1525瓦的灯泡。仔鸡在4周龄以前采用通宵照明;超过4周龄,晚上喂料后就关灯,()白天采用自然光照。
董礼鸿
肉雏鸡三阶段的饲养管理
1第一阶段(0~14日龄)。雏鸡出壳后几天,应给予高质量的饮水,如5%葡萄糖+超强多维+高效低毒抗菌新药,并供给体积小、易消化的全价配合饲料。选用小颗粒料,做到少喂勤添,每次添饲料量只占食槽的1/2或1/3。在给光时,第1天可采用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每平方米4瓦。以后渐减光照时间,过渡到自然光照,通过控制光照,可促进鸡的生长。使疾病发生牢降低。
2第二阶段(15~35日龄)。根据肉仔鸡的生长情况,适当加大饲料的体积,降低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可降低10%左右,但维持饲料中的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要求或略高于饲养标准。饲喂方法:每天定时饲喂3次。管理方面,主要是注意运动,如晚上用竹竿轻轻驱赶仔鸡,增加活动量。适当提高光照强度,也有益于仔鸡的运动,减少疾病发生。
3第三阶段(36日龄至出栏),要供给优质的育肥饲料。配合饲料时应注意:①原料的多样化和低纤维化;②添加3%~5%的动植物油脂;③尽量采用颗粒料、饲喂次数南原来的每天3次增加到5次,或选用自由采食方法,要求料槽不断料。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密度过大会限制鸡的采食,致使鸡生长发育不均匀,造成环境卫生恶化,育肥效果差。饲养密度冬天12-15只/平方米,夏天8~10只/平方米。要注意通风,温度以18%、舍内空气相对湿度以55%为宦。
龚英衡

种鸡的饲养密度和光照影响


种鸡的饲养密度:

提供适宜的生活空间和饮饲具是满足鸡个体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和必需的条件,否则将影响鸡体的生长发育和种鸡育成期间的整齐度以及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目前种鸡以笼养为主,但根据当地条件也可进行平养。平养种鸡每年比笼养鸡多产约12个蛋,为此对平养的兴趣又重新上升。

平养肉用种鸡,其适宜的生活空间和饮饲具见下表:

类别材料或器具育雏期
(1-4周)育成期
(5-22周)产蛋期
(23-64周)地面全垫草10-11只/每平
方米3.6-5.4只/每平方米3.0-3.6只/每平方米1/3垫草
2/3垫草4.8-6.1只/每平方米4.3-5.4只/每平方米饲具饲槽5厘米/只15厘米/只15厘米/只饲料盘个/100只(1-10日)直径30-35
厘米吊桶3个/100只7个/100只7个/100只引水器水槽2.5厘米/只2.5厘米/只2.5厘米/只圆形引水器2个/100只2个/100只2个/100只产蛋箱1个/100只母鸡

光照对种鸡生长的影响:

光照可以调节种鸡性成熟的快慢。在产蛋期正确使用光照可提高产蛋量。因此,实施光照控制,严格执行光照制度是保证肉用种鸡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光照从两个方面对鸡发生影响。一是光照强度,二是光照时间。

光照强度是光照作用质的方面。光照过强不仅对种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且会引发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过低的光照则达不到刺激性成熟、增加产蛋量的目的。一般来说,在2.7勒克司光照强度下鸡能找到食槽并吃食,5~10勒克司能刺激脑垂体分泌,增加产蛋量。白天的光照强度一般为3000勒。人工补充光照强度应在白天光照强度的1%以上即30勒克司以上为宜。

光照时间是光照作用量的方面。产蛋母鸡在一天中对光照刺激的时间有一个临界值,一般为11~12小时。光照时间达到11小时以上即能激活鸡的脑垂体分泌激素,所以在育成期的光照必须少于11~12小时,而产蛋鸡连续光照时间应在14~16小时之间。人工补充光照最好在早晚进行。产蛋期间的光照不能忽明忽暗,补补停停,更不能减少时间,时间的变化应以每周逐步延长20~40分钟为宜,突然变化会引发产蛋母鸡脱肛等疾病。

水蛭的最佳引种时间


水蛭是一种广泛生活于我国湖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湖区,以及长江流域以北各省河滩与各类淡水水域里,民间俗称蚂蟥,中药材市场统称为水蛭。近年人工养殖水蛭,应运而生。

人工饲养要首选宽体金钱蛭或速生水蛭。因该品种药用成分高,其特点为:体型大、繁殖快、生长快、易饲养、抗病力强、产量高。体略呈纺锥形。扁平且较肥状。体长8--18厘米,背部通常暗绿色,有6条黑色和淡黄色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其中一条较为粗长。纹的前端色泽较淡,身体的两侧面是一条淡色的纵带,胶两侧各有一条较粗而明显的黄褐色和黑褐色纵纹。水蛭放养要首选体质健壮、无伤残、无污染,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的体重达10克以上的做为种蛭。种蛭投放前要进行消毒处理,取一大塑料盆,调配一定数量的0.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置盆中,将作种用的水蛭依次放入盆中10分钟消毒处理,而后投入准备好的饲养池即可。

而许多水蛭养殖户由于缺乏必要的养殖知识和经验,随意引种,不择时机,蒙受了无谓的损失。按一般的说法,总是建议在早春时引种,更有甚者,宣称全年随时均可引种,误导了许多水蛭养殖者的操作。

按研究实践表明,秋季才是水蛭引种的最佳时机。理由有三:

其一,大家都知道水蛭必须要蛰伏冬眠,这是客观规律,而水蛭在早春出土的时间不甚确切,每年春季的气温更是变化莫测,因不知道水蛭是否已交配完毕乃至产过茧。这让引种户无所适从,心存不安。

其二,早春刚出蛰的水蛭,本身应激反应较强,体质欠佳,抵抗力弱,初至新的环境后,水土不服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成活率及产茧量。

其三,秋季引种的启运时间可灵活掌握,选择雨天或气温在25℃左右时较好,种蛭下水后成活率可在98%以上,更让引种户心里踏实的是,所引的种蛭,经过充分适应新环境并顺利保种越冬后,第二年春天每一条均可交配产茧,切实保证了养殖金线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工厂化养殖甲鱼的水温、光照与水质调控



1.水温调控:研究表明,水温30℃时,鳖摄食最旺盛,生长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因此,无论是工厂余热,温泉,还是锅炉加温,用自动化控温系统调节,池水水温均应保持在28~30℃,温度变化幅度不能超过3℃。王高学等多年实验研究表明,晚上将水温调节在28℃,白天再提高到30℃左右,长期交替,鳖摄食量更大,增重更快。另外,在调节水温的同时,室内气温也应控制在28℃以上为好,避免鳖爬上饲料台摄食时或爬上晒背台晒背时,因气温过低和水、气温差过大而“感冒”。
2.光照与水质调控:光照能杀死鳖体表的寄生虫、霉菌等病原体、能增强鳖的抗病力。光照强度与长度是影响中华鳖生长和繁殖的关键因素。如果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在自然采光的基础上,最好在日落后和日出前再延长1~2小时的灯光照射,延长全天光照时间为14~15小时,使水面照度保持在3000勒克斯以上。若是全封闭温室,每天灯光照射时间也应在14~15小时,池内的晒背台照度最好达8000勒克斯,红外线灯光照射温度在30~34℃。这样,亲鳖可延长产卵期,增加产卵数量,幼鳖可促进性腺发育,稚鳖可加快生长速度。
养殖池内水质的优劣是养殖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池水中溶解氧、pH值、硬度都是工厂化养鳖中水体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主要水化学因素。研究证明,pH值7.5~8,碱度和硬度稳定在3.0~3.2毫摩/升之间,溶解氧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时,是中华鳖适宜的生长环境。另外,中华鳖是怕盐的动物,水中含盐量不得超过5%。
特别强调的是,工厂化养鳖密度大,排泄物多,水温高,水质易恶化,特别是氨氮含量易升高。如果管理不善,易引起中华鳖的氨中毒,继而引起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应及时检测氨氮含量,随时控制其不得超过100毫克/升。
对于工厂化水质调节,通常采用综合调节来实现。一是定时加注新水,定期打开排污阀排污;二是实现微流水循环(锅炉加温、工厂余热)或微流水养殖(温泉水);三是用罗茨鼓风机充气,不但增氧,而且可曝气,使水中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逸出;四是采用生物方法净化水质,即向水中定期泼洒沸石粉或光合细菌,在微流水循环养鳖流程中安装生物膜净化装置。

太湖蟹上市时间


太湖蟹是种生长于太湖水域的螃蟹,是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的特色产业,因蟹黄肥厚、肉质鲜嫩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那太湖蟹上市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太湖蟹上市时间是什么时候?

太湖蟹上市时间是从寒露到立冬,一般农历九月吃雌蟹,农历十月吃雄蟹。传统的吃法有清蒸、水煮、面拖、酒醉、腌制等。取出蟹肉后,还可制成蟹肉狮子头、孔雀虾蟹、蟹油水晶球、炒蟹粉、蟹粉小笼包等名菜。

二、太湖蟹个头有多大?

一般太湖大闸蟹母蟹的重量在2-4两左右,二两以下的基本上不会在大闸蟹零售市场上销售。大闸蟹收获季节2两以下的是老头蟹,一般只送酒楼做些毛蟹的菜。四两以上的母蟹很少,100只中阿挑得出一只来。所以4两以上的太湖大闸蟹价格也是高的吓人。

而太湖大闸蟹公蟹的重量一般则在3-5两左右。3两以下的公蟹是没什么肉的,一般不在市场上零售。五两以上的公蟹也是和四两以上的母蟹一样很少的,这是由于太湖大闸蟹基本上都是在野生环境中生长的,无激素,无污染,具有上市相比其它几个地方的大闸蟹要晚一些,但大小要稍微小一点点,所以五两以上的太湖大闸蟹价格自然也是很高的,一般4两的母蟹和5两的公蟹一对要卖到250元以上。超过这个规格的价格还要更高。

当然每年在所有的太湖大闸蟹中会有那么价格特殊的蟹王,重量都达到8量至1斤多的都有过,这些有可能是隔年遗漏的老蟹,而且其生命力是极强的。综上所诉太湖大闸蟹的个头一般是在母蟹2-4两,公蟹3至5两。而低于这些重量的螃蟹建议不要购买,高于这个规格的如果低价格的那你要打个问号了,一般吃蟹吃公四母三的大闸蟹最为实惠。

土元养殖对温度、湿度、密度、光照的环境要求


1.品种

以中华土元、冀土元、苏土元、金边土元的复杂一代杂交种为宜。

2.温度

温度是决定土元生长速度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土元在15~35℃温度下都可以成活,最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为25~35℃,生长最快的温度为28~33℃。在适温条件下,每13~18天蜕一次皮,蜕皮时间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温度在10℃以下时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和38℃以上则为死亡临界温度。

3.湿度

土元对湿度的要求不像温度那样严格,但饲养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疏松。一般幼虫期土壤湿度应掌握在15%左右,中龄虫20%,产卵虫30%(即手握成团,落地散开)。当表层土约占2/3,显干时,可在上午用喷雾器喷水进行改善,但应注意做到量少勤喷。如果养殖土过湿则易得大肚病,过干则不利蜕皮。池土厚度一般以8~15cm为宜,1~4龄的饲养土,土厚一般不超过7cm;5龄以上若虫及成虫土厚度10cm足够,空间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5%左右。

4.密度

饲养密度可随虫龄增长进行调整,每平方米极限可养9kg。土元有吃卵的习性,故种虫密度不能过高。群体饲养土元,发育进程会有1~4龄之差,因此,待饲养密度接近一定数量时进行分档。1~6龄若虫可养在一起,密度大时可分群;7~8龄若虫养在一起时可结合去雄;9~10龄雌若虫养在一起。密度过大时,将相互残杀,噬食卵鞘。//致富经//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的密度宜放养1龄若虫40万只左右;3龄若虫20万只;5龄若虫7万只;7龄虫3万只,成虫0.8万只。

5.光照

土元多生活在草根、草堆、腐烂杂物、枯枝落叶及石块瓦片底下,有怕光、怕热、怕冷等特性。但增加一定的光照,可使土元抗病力增强,杀死细菌,减少疾病。

母猪产仔时间过长综合症的防冶


母猪饲养管理者很少注意母猪产仔时间的长短,更不注意通过统计母猪产仔时间,了解母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营养健康状况、母猪是否贫血、分娩室的气候环境、母猪是否有疾病等等。从而防止母猪难产,促使母猪多产活仔数,提高养猪效益。

(一)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

我们将母猪分娩无力,产仔(从产出第一胎至最后一胎胎衣全部产出)时间超过3小时(有些国家则规定超过2.6小时),每头仔猪产出时间平均超过15分钟,产出死胎(非木乃伊或黑胎)现象称为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母猪因个体不同、年龄、胎次、产仔数量、母猪品种不同,母猪产仔时间有很大差异。

(二)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的原因:

1、母猪便秘和厌食。

2、母猪贫血。

3、母猪过肥和过瘦。

4、母猪体弱无力。

5、分娩室缺氧。

6、使用不合格饲料添加剂。

7、胎儿畸形或胎位异常。

8、年老体弱。

9、感染传染性疾病。

(三)母猪产程过长对母猪和仔猪的影响:

1、母猪分娩应激大,易得产期病如子宫炎、阴道炎、阴道外翻,严重的造成死亡。

2、引起仔猪死亡。

(四)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的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的精华是保证畜舍最适温度下的最大通风量。

2、人工助产:助产人员剪去指甲,洗干净并消毒好手或带好薄手套,有耐心地配合子宫收缩力进行人工助产,助产后给母猪注射抗菌素,防止产道感染。人工助产须特别慎重进行。

3、使用催产素。催产素能起到加强子宫收缩,缩短母猪产仔时间的作用,但如果催产素使用时间不当或使用剂量不准确反而会因为子宫痉挛造成母猪难产,严重的还会影响母猪的泌rǔ和今后的发情配种,所以须慎用催产素。

4、使用泌rǔ进。:泌rǔ进能促使母猪健康强壮;能有效消除母猪的rǔ房水肿;消除母猪的便秘;明显缩短母猪的分娩时间,提高母猪的产活仔数,减少母猪分娩应激特别是仔猪出生应激。

泌rǔ进在上海一大型种猪场试用,试验母猪共160头,其中试验组80头用泌rǔ进,对照组80头不用泌rǔ进,其余条件相同。结果证实用泌rǔ进的,母猪平均产仔时间缩短了30分钟以上,产活仔数和母猪断奶窝重明显提高,不但投资全部收回,而且利润可观,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草鱼疫苗接种时间和工具的选择


草鱼以肉质细嫩、个体大、肌间刺少而备受消费者喜爱,但草鱼“四病”制约着养殖效益。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接种疫苗是目前解决草鱼“四病”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低温情况下,草鱼的新陈代谢能力较弱,通过接种途径可使二龄草鱼获得新的免疫抗原剂量,经过5~30天的低温诱导,接种过疫苗的草鱼鱼种完成初次免疫,待水温在20℃以上时草鱼的免疫抗病水平得到迅速加强,从而达到减少二龄草鱼发病机会的目的。

时间选择

接种疫苗宜选择在水温8℃~22℃的春季进行,以利于水霉病的预防。患病的草鱼不宜接种疫苗。

鱼种准备

规格在8.3厘米以上的各种健壮无病的草鱼鱼种均可实行免疫接种,接种前用0.5%的食盐水对鱼种进行消毒处理,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为了便于生产操作,可用敌百虫水溶液对鱼种进行麻醉处理。

工具选择

接种器、针头以及稀释器皿须用75%的酒精消毒或用开水煮沸消毒。规格在10厘米以下的鱼种一般选用4.5号或5号接种针头,规格在10~16.7厘米的鱼种一般选用5.5号或6号接种针头,规格在16.7厘米以上的鱼种一般选用7号接种针头。为了防止接种时入针太深伤及鱼体内脏,可在接种针头上套一小截塑料管,使暴露出的针尖长度略长于鱼体腹肌厚度。

疫苗稀释

在使用前需先用0.65%的生理盐水将浓缩液稀释10倍,一瓶稀释好的疫苗尽可能一次用完,如一次用不完,可用接种器抽取需要量使用,抽取后用医用胶布封住瓶口针眼。

接种部位及剂量

在草鱼的腹鳍基部接种,将针头与鱼体以45度角刺入鱼体。规格在10厘米以下的鱼种每尾接种0.5毫升稀释后的疫苗,规格在10~16.7厘米的鱼种每尾接种0.5~1毫升稀释后的疫苗,规格在16.7厘米以上的鱼种每尾接种1毫升稀释后的疫苗。

草鱼以肉质细嫩、个体大、肌间刺少而备受消费者喜爱,但草鱼“四病”制约着养殖效益。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接种疫苗是目前解决草鱼“四病”的一条有效途径。

选择鹅填肥时间


填肥时间与肥肝重量有关,也影响到胴体质量和生产肥肝的成本。用年龄小的鹅填肥,肥育效果差,胴体产肉量少,肉质也差;年龄过大,必然要提高饲养成本。影响肥肝生产的经济效益。鉴于我国鹅一般养到10周龄时生长明显减慢,从11周借起开始强创坟觅比较适宜。另外,不同季节、不同气温环境条件下填肥,肥肝生产效果也不同。填肥的最适温度为10- 15℃,可允许至20-25℃,但不能超过25℃,因为填肥鹅皮下沉积大量脂肪,不利于热量的散发,高温时填肥效果不但不佳,甚至引起死亡。因此气候较热时要注意防暑降温。填肥鹅对低温的适应性较强,在4℃的条件下受影响也不大。当然,温度过低仍需做好防寒工作、一般来说,除盛夏和严寒外,其他季节填饲效果一般都较好,但以春秋两季为最佳。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994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