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技术及注意事项

当前有很多养殖户对于种猪的饲养管理存在一定的误解,因此养殖户首先要意识到管理上的这些不足。首先,有一部分养殖户平日里不注意打扫猪圈的卫生。导致猪圈中的卫生环境很差。在猪圈内随意撒青粗饲料,同时料槽不能定期清洗。猪圈通常蚊蝇较多,而冬季猪圈内则容易结冰。除此之外,养殖户不注意给种猪进行皮肤的打刷等也会造成种猪出现自淫的坏习惯,进而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猪的质量。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种猪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技术及注意事项。

1、选择合理的饲养技术

首先必须选择血统非常纯正的母猪与公猪来作为种用,同时要配备科学合理的饲养制度。种公猪对于营养要求比较高,每天的粮食消化要达到14MJ,而蛋白质的含量则应该达到总食量的16%,包括5%~8%动物蛋白,例如肉骨粉以及优质鱼粉。同时,种猪的日粮里矿物质的含量要充足,各种营养的比例要合理。否则会导致种猪精液的质量下降,另外精子的死亡率会大大提升。配种期时种公猪的负担比较大,体力的消耗也大,同时射精时消耗的能量多。因此,在配种时期要另外在日粮中添加2个鸡蛋左右。饲养方式可以选用每天三餐,每天的饲喂量应该在3kg左右。除此之外,每天的采食量还要依据季节、个体以及温度的变化对其做适当的调整。饲料的喂养需要做到多样化,保证营养互补。饲喂的时间要定时定量,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种公猪繁殖时的体况。

对于空怀期的母猪,其膘情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母猪排卵的质量与数量。因此,养殖户要保证空怀母猪拥有一个适度的膘情与精力。这个时期也不能忽略母猪的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的供应一定要充足。一旦蛋白质供应不足就会严重影响种猪的正常发育,而排卵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同时受胎率也会下降。应保证每天种母猪的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要达到17%,除了蛋白质的供应要充足以外,每天维生素A与维生素D的量也要达到要求,这对于提升卵子的质量以及排卵数有很好的帮助。另外,在配种前14天左右,要适度增加其母猪的饲喂量,特别是青绿多汁的饲料,最好选用自由采食的方式。

2、选用精细的管理技术

保证猪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猪舍的湿度应该保持在65%~75%,而温度的控制应该依据种猪所处的时期、季节、周围的温度进行控制。一般哺乳期仔猪的舍温应该控制在30℃左右。当仔猪达到50kg以上,猪舍中的温度控制在20℃左右,成年猪则在15℃左右即可。另外,猪舍要定期进行打扫,食槽最好每周清洗1次。种猪的饲料质量要有保障,一定要避免喂养发霉变质饲料。

种公猪需要进行单圈喂养,同时要对种公猪做定期的训练,包括吃食、睡觉与排泄。尽量保持种公猪拥有良好的作息习惯,若条件允许可以进行野外放牧,放牧时要避免严寒或烈日出现。经常给种公猪做体重的测量,检测其精液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要特别避免使公猪养成自淫的毛病。一旦形成自淫,就会导致种公猪的体质瘦弱,性欲也会降低,严重时甚至不能继续配种。

3、配种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配种的地点不能选在公猪圈内,避免留下配种的气味或者是母猪的气味。进而使得种公猪骚动不安。配种之后,不能允许公猪立刻趴卧在湿地中,因为很容易引起感冒进而影响其体质。与此同时,避免种公猪身上带着母猪的气味立刻回到公猪的圈内,不能立刻饮水和采食,否则可能会造成消化不良。配种结束后,要给种公猪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利于体力的恢复。

采用科学合理的配种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配种方式将决定其产仔的数量。通常情况下,两次配种都会比一次配种时产仔的数量要多,但是两次配种和三次配种没有太大的区别。若两次配种顺利,就没必要进行多次配种。这就需要养殖户能够根据其自己的条件与需求来选择最佳的配种方式,进而提高产仔数量。

配种的时间要合适,在母猪排卵的6h以内进行配种,其成活率是比较高的,而母猪通常是在发情的30h左右会进行排卵。因此,要选择最佳的配种时间,提高配种的效率。

种猪的饲养管理
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完善的饲料营养能促进种公猪健康和提高配种利用能力。
(1)日粮和饲喂技术
对于采用季节性产仔和配种的猪场,在配种季节到来之前45天,要逐渐提高种公日粮的营养水平,最终达到配种期饲养标准。配种季节过后,要逐渐降低营养水平,供给仅能维持种用膘情的营养即可,以防止种公猪过肥。
(2)运动
运动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公猪体质,提高精子活力和锻炼四肢等功能,从而提高配种能力。
(3)单圈饲养种公猪
以单圈饲养为宜。猪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阳光要充足,按时清扫猪舍。对猪体进行皮毛刷拭,不仅有利于皮肤健康,防止皮肤病,还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4)防暑降温
高温可使种公猪精子活力降低、采精量减少、畸形精子率增加,导致受胎率下降、产仔数减少或不育。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热应激是非常必要的。
(5)合理利用
根据公猪的品种特性和性成熟的早晚,决定初配年龄。地方猪种初配年龄为6-8月龄,培育品种则以8-10月龄为宜。后备公猪初配时的体重要达到该品种成年体重的50%-60%。配种频率要恰当,青年公猪配种每天2次,每周8次,每月25次;成年公猪配种每天3次,每周12次,每月40次。配种繁忙时,要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连续配种4~5天后,要休息1~2天,以恢复公猪体力。配种应在吃料前一小时或吃料后两小时进行。配种后不要立即饮水,要让其休闲十几分钟,然后关进圈内。
2.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根据种母猪不同的生理阶段,实行空怀、妊娠、哺乳分阶段的饲养。
(1)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好管理工作:
①控制膘情,促使及时发情配种:俗话说“空怀母猪七八成膘,容易怀胎产仔高”。因此,应根据断奶母猪的体况及时调整日粮的喂给量。采用并窝饲养、公猪诱情、药物催情的办法,都可以促使空怀母猪及时发情排卵。
②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工作:
发倩母猪的典型表现:一是外阴部从出现红肿现象到红肿开始消退并出现皱缩,同时分泌由稀变稠的阴道粘液;二是精神出现由弱到强的不安情况,来回走动,试图跳圈,以寻求配偶;三是食欲减退,甚至不吃;四是从开始时的爬跨其他母猪,但不接受其他母猪的爬跨,到能接受其他母猪的爬跨;五是开始时按压其背部还出现逃避的现象,但随后则会变得安稳不动,出现“呆立反射”现象。一般认为,母猪出现“呆立反射”现象,适于首配,隔8~10小时再配一次,这样能做到情期受胎率高且产仔数也较多。
(2)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受精是妊娠的开始,分娩是妊娠的结束。饲养妊娠母猪的任务:一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二是确保每窝都能生产大量健壮的、生活力强的、初生重大的仔猪。三是保持母猪中上等体况,为哺乳期储备泌乳所需的营养物质。我国群众养猪有“母猪怀孕抓两头”的经验,是很有道理的。母猪怀孕最初一个月有两个胚胎死亡高峰期,一个是在配种后的9~13天,是受精卵的着床期;另一个则是在受精后的第三周左右,为胚胎器官的形成分化期。所以妊娠后的第一个月,对于胎儿而言,营养水平并不一定要很高,但饲料的质量却要求很高。加强妊娠末期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胎儿生长发育,提高初生体重的关键环节。
①选择适当的饲养方式:对于体况较瘦的经产母猪,从断奶到配种前可增加喂食量,日粮中提高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以尽快恢复繁殖体况,使母猪正常发情配种。对于膘情已达七成的经产母猪,妊娠前、中期只给予相对低营养水平的日粮,到妊娠后期再给予营养丰富的日粮。
②掌握日粮体积:根据妊娠期胎儿发育的不同阶段,既要保持预定的日粮营养水平,又要适时调整精粗饲料比例,使日粮具有一定体积,让妊娠母猪不感到饥饿,又不压迫胎儿。
③注意饲料品质:妊娠期日粮中无论是精料还是粗料,都要特别注意品质优良,不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和带有毒性或有强烈刺激性的饲料,否则会引起流产,造成损失。饲料种类也不宜经常变换。
④精心管理:妊娠前期母猪可合群饲养,但不可拥挤,后期应单圈饲养。妊娠第一个月,使母猪吃好,休息好,少运动。以后让母猪有足够的运动,夏季注意防暑,冬季雨雪天和严寒天气停止运动。妊娠中、后期减少运动量,临产前应停止运动。
(3)分娩毋猪的饲养管理
①正确计算预产期:算出预产期并用红、黄、黑分别标记产前3天、5天、8天,作好产前准备。
②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其主要工作有:一是灭除体外寄生虫。二是母猪产前10~15天,逐渐改变日粮,防止产后突然变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三是调整喂料量。四是适当运动。五是母猪临产前3~7天要迁入产房,使它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避免剧烈折腾,造成胎儿窒息死亡等。六是分娩前1周即应注意观察母猪状态,加强护理,防止提前产仔无人接产等意外事故。
③接产准备和接产: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相对湿度小于70%),环境温度在15~20度,空气新鲜。二是产房与产笼应彻底刷洗、消毒。三是妊娠母猪临产前进入产房。四是接产用具(碘酒、毛巾、来苏尔水、脸盆、耳号钳、秤)准备好,安排有经验的饲养员轮流昼夜值班,并尽量避免外人进入产房。五是接产员应剪短挫平指甲,用肥皂水将手洗净,产前用温来苏尔水擦洗母猪乳房、下腹部及外阴部。六是仔猪产出后用消毒过的干毛巾(每窝一条以上)擦干口鼻及全身粘液,然后断脐,脐带断端涂抹碘酒,然后迅速将仔猪移入装有红外线保温灯的护仔箱内(箱内温度保持在25~32度)。七是若母猪产程超过四小时,则应肌注新斯的明2~4毫升或催产素,以促进产出。八是对假死的仔猪需要进行及时处理、急救。吃初乳前每头小猪口服1毫升庆大霉素或其他抗生素,并在产后尽早安排仔猪吃足初乳。九是冬季产仔为改善仔猪吃乳时的环境温度,可在保温箱之外母猪上方再单独吊一只红外线灯,3天之后去掉。十是仔猪全部产完后,将产仔日期、产仔总数、产活仔数等及时填写在圈卡上,胎衣及污物及时清除。
④产后饲喂管理:产后当天只喂2~3次麸皮盐水汤(麸皮250克、食盐25克、水2千克);产后2~3天,喂状料,喂料量为哺乳期日饲料量的1/3~1/2;产后4~6天的喂料量增加到1/2~2/3;产后7天喂给哺乳期日粮全部定量并尽可能让母猪多吃。
⑤母猪白天产仔法:在母猪临产前的2~3天(即妊娠后的111~112天)上午8时左右,给母猪肌注125微克氯前列烯醇注射液,母猪即可在注射后的第二天白天产仔。
(4)哺乳毋猪的饲养管理
①合理饲养:合理饲养哺乳母猪是提高母猪泌乳力,增加仔猪断奶窝重的重要措施之一。
②充分供应饮水:水对哺乳母猪特别重要,乳中含水约80%左右,此外,代谢活动亦需要水。
③乳房护理:母猪产后即可用40度左右的温水擦洗乳房,可连续进行数天,这样既清洁了乳房,对母猪也是一种良好的刺激。
④舍外活动:母猪在产后3~4天,如果天气良好,就可到舍外活动几十分钟。

相关阅读

后备种猪选育方法 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对于规模化养猪场和种猪场来说后备种猪的数量关系到整个猪场的扩大与生产,因此要做好后备种猪选育工作。一般情况下,处于正常生产状态的猪场每年淘汰种公猪与种母猪的数量占种猪群的1/3左右,为了保证种猪群的稳定,要及时补充青年种猪的数量,因此,后备猪的选育就尤其重要。后备猪选育工作的好坏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与日后的发展。现介绍后备种猪选育方法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

1、种猪的淘汰原则

种公猪的淘汰。种公猪的淘汰分为自然淘汰与异常淘汰,其中自然淘汰主要是指对老龄公猪进行淘汰,当种公猪达到一定的年龄后或者使用年限较长后,其配种能力衰弱,精液质量下降,种用价值降低,此时则应进行淘汰。另一方面根据生产上的需要,如生产计划改变、种群结构调整、品种更新,净化疫病、育种的需要等对公猪群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的淘汰。种公猪的另一淘汰原则是异常淘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使用不合理、疾病因素,或者一些未能预见的因素而导致的青壮年公猪不能很好的被利用而被淘汰。在实际生产中异常淘汰一般包括公猪的体况不适宜,过肥或者过瘦,公猪过肥,体重过大,不利于爬跨,使得配种困难;过瘦则体质较差,配种效果不好,如果进行体重调整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则需要进行淘汰。公猪的性欲差、精液的质量不佳,主要是由于饲喂不合理,使用不当以及饲养管理不到位引起的,如果进行调整后精液的品质以及性欲都没有提高则应考虑淘汰。当种公猪患繁殖方面疾病后会表现为体质差,繁殖机能下降,如果不能治愈则要立即淘汰。另外,公猪患有肢蹄病无治疗价值以及形成恶癖的情况下也要及早的淘汰。

种母猪的淘汰。种母猪的淘汰同样也分为自然淘汰与异常淘汰。一般母猪的使用年限为7-8胎,有个别母猪可达到10胎,当母猪达到一定胎次后生殖器官的功能减退,繁殖性能下降,应及时的给予淘汰。另外,当后备母猪8月龄时还不发情或者发情症状不明显时要进行淘汰,经产母猪在断奶后30天仍不发情,即使进行催情也无效果时也要进行淘汰,对于配种后出现习惯性流产的母猪要进行淘汰。对于低产母猪,一般连产两胎,产活仔数均在7头以下的母猪要进行淘汰。连产两窝,仔猪成活率均低于70%的要进行淘汰。另外,当母猪发生肢蹄病、乳房炎、子宫炎等疾病后难以治愈时也要及时进行淘汰。

2、后备种猪的选择

窝选。在选择时要首先考虑其父母代的生产成绩,在生产性能优良的后代中选留,在选择时要注意保证同一窝中的仔猪中没有遗传缺陷。如果选择后备公猪,要保证同窝中母猪的数量不能太多,选择后备母猪时要注意公猪的数量不宜太多。

断奶时。在断奶时选择后备种猪要从产仔数多、哺乳率高、断奶窝重大,并且在同窝仔猪中要选择生长发育良好,整齐度高,长势好,体质健壮的仔猪,在初选时要尽量多留一些仔猪。

4月龄时。在选择后备公猪时要注意选择个体有典型的雄性特征,体型良好、体质结实、前胸发达、胸部紧凑、后躯的肌肉发达、肢蹄健康,肩部的宽度与后躯的宽度相似,并且要求要具有该品种的典型特征。选择的后备公猪要求性器官发育良好,睾丸大小适中,左右对称,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精液的品质好。另外,还要注意公猪无瞎奶头和翻转奶头,以防止这些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的母猪。在留种时还要注意观察公猪的行为动态,看其食欲、性欲以及有无恶癖。在选留后备母猪时要注意选择个体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健壮、骨骼均匀、四肢强健有力、站立及行走平稳、体况适宜、面目清秀的个体,其外貌体征要符合该品种的特征。在选择后备母猪时还要重点观察乳房的发育情况,要求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目要在7对以上,排列整齐、匀称、无瞎奶头和翻转奶头,另外,要注意观察是否有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的现象。

6月龄时。猪在6月龄时的生长发育已基本完成,体重也基本可以达到100kg左右,此时选留后备种猪可根据日增重、背膘厚等方面同时结合外貌、体型等性状进行选留。同时还要注意淘汰不合格的个体,如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患病、体况不适宜、背膘不理想等,以从后备猪群中选择出生产性能以及外貌特征都较为优良的个体留为种用。

配种前。在配前要对后备猪群进行淘汰、筛选的工作,将爬跨能力差、精液品质差以及因疾病因素而导致繁殖性能不良的后备公猪进行淘汰,选择体型好、健康、性欲旺盛的后备公猪。对于后备母猪则要将到了发情月龄仍不发情,或者发情症状不明显、发情不规律,患繁殖方面疾病或者其他传染病的个体母猪进行淘汰,留下那些发情症状明显,发情有规律,身体健康结实,抗应激能力强的个体。

如何做好对后备种猪的选育是获得更多效益的关键。

一、种猪的淘汰原则
很多养殖户舍不得将一些生产性能下降或者发病的种猪育肥淘汰,继续当作种用。其实,这种做法对猪场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不能获得最大的生产性能。一般情况下,有下列情况的种猪应考虑淘汰。
1、种公猪一是性欲低下,经调教和药物处理后仍无改善的公猪;二是睾丸发生器质性病变的公猪;三是精液品质低(精子活力在0.5以下,浓度为0.8亿以下,畸形率18%以上),配种受胎率低,与配母猪产仔数少的公猪;四是体质过瘦难以恢复,肢蹄疾病难以治愈或因其他疾患失去种用价值的公猪;五是老龄或连续使用3年以上的公猪。
2、种母猪母猪一般的利用期限是7—8胎。有下列情况的种母猪可以考虑淘汰:一是生殖性能过低,连续两产、产活仔数在8头以下的母猪;二是肢蹄病难以治愈或体质过瘦难以恢复的母猪;三是乳房炎、子宫炎、习惯性流产等其他疾患难以治愈,失去种用价值的母猪;四是连续几个情期不孕或不发情的母猪;五是子宫脱落或因难产做过剖腹手术的母猪。

二、后备种猪的具体选择
后备公猪选择时的重点突出个体生长快、背膘薄、饲料转化率高和肢蹄结实等特征;后备母猪选择时突出母性好、四肢结实、体态秀健的个体。
选择后备种猪时可分几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有各自选择的重点,根据猪只的生产性能、体型外貌和市场需求等信息,综合确定是否留种。
1、出生时后备种猪的选择(窝选):一是父母的生产成绩优良;二是同窝仔猪中无遗传缺陷。若选后备公猪,同窝中母猪所占比例过高不予选留;若选后备母猪则反之。
2、断奶时后备种猪的选择主要也是窝选。从产仔数多、哺育率高、断奶窝重大、同窝仔猪生长发育整齐的窝中选留长势好、身体健壮的仔猪,初选时尽量多留。

饲养管理
1、后备种猪的饲养后备种猪的饲养水平要与后备猪的培育结合起来,把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区别开来。后备种猪培育是选育具备蛋白质生长和沉积能力强、肉质优良且遗传性能稳定的种猪,这种遗传素质允许供给较高的饲养水平,因为随着蛋白质的大量沉积,同时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除控制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外,还应供给后备种猪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从而获得种用性能良好的后备种猪。
推荐饲养方案(供参考)。21-23周龄:日粮饲喂量每天每头1.8-2.5kg,体重控制在70-80kg;25~26周龄:日粮饲喂量每天每头2.2-2.5kg,体重控制在90-100kg;28~30周龄:日粮饲喂量每天每头2.5kg,体重控制在110~120kg;配种前l0-14天,其饲喂量应增加到每天每头3-3.5kg(促进后备种母猪发情排卵)。
2、后备种猪的管理
(1)定期测量体长和体重后备种猪应逐月测量体长和体重,不同品种类型在不同月龄有一个相应的体长和体重范围。通过后备种猪各月龄体重变化,可间接判断其生长发育的优劣状况,并及时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使后备种猪生长符合其品种类型要求。
(2)调教后备种猪从一开始就应加强调教管理,使猪容易与人接近,为以后的采精、配种和接产等工作打下基础。饲养人员要经常触摸猪只,可对猪耳根、腹侧和乳房等敏感部位进行抚摸,既可使人、畜亲和,又可促进乳房充分发育。
(3)分群后备种猪在体重60kg以前,可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分成小群(4-6头/群)进行饲养。60kg以后,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再分成2-3头为一小群饲养。群养密度适中,后各种猪生长发育均匀;密度过高,则影响后备种猪生长发育速度,还会出现咬尾现象。后备种猪达到性成熟时,常出现爬跨行为,可能造成阴茎损伤,对生长发育不利,最好单栏饲养。
(4)日常管理后备种猪在冬季同样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季要防暑降温,舍内通风换气良好,保持猪舍空气清新:猪舍地面及饲养设备和工具要定期消毒;经常刷拭猪体并定期驱虫;后备种公猪每天要有适当的运动,这样既可以使猪体格健壮,四肢灵活,并能接受日光浴和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防止自淫恶癖。后备种猪达到适配月龄和适配体重时,即可准备配种。
(5)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做好驱虫工作按照免疫程序及时进行口蹄疫、猪瘟、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等的预防接种补免工作。每隔1~2个月驱虫1次,每隔l5天用1%敌百虫水溶液喷洒猪体1次,预防体内外寄生虫病。
(6)环境适应后备种母猪要在猪场内适应不同的猪舍环境,与老母猪一起饲养,与公猪隔栏相望或者直接接触,这样有利于促进母猪发情。
后备种猪饲养到一定月龄后,就会达到性成熟,公猪出现了性行为,母猪有周期性的发情表现。公猪有爬跨行为并有精液射出,称为性成熟。但这时身体发育尚未达到成熟时期,生殖器官和其他组织器官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以及合理利用方法


种公猪是繁殖群遗传组成的一半,一个养猪场中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对猪群的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虽然目前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种公猪的饲养数量较少,但是仍在养猪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在养殖过程中应对种公猪进行精心管理,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遗传潜能。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以及合理利用方法。

1、合理饲养

对种公猪的饲喂要注意保持适宜的体况,这对于种公猪保持旺盛的性欲,提高精液的品质和配种能力非常的重要。给种公猪提供适宜营养水平的日粮,营养水平不可过高,否则会导致体况过肥,影响性欲和精液的质量,营养水平也不可过低,否则种公猪体质较差、体况较瘦,同样会使性欲下降,抵抗力下降,易患病。种公猪的日粮标准要稳定,要根据实际的养殖情况、生理状态以及季节的变化合理调整,一般冬季可提高饲喂量。夏季则要增加青绿多汁饲料的饲喂量,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

种公猪日粮中的营养要全面,尤其是与繁殖相关的一些营养物质不可缺乏,并且要求配比合理。其中蛋白质对种公猪精液的形成和质量以及精子寿命的长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公猪的饲料中首先要满足蛋白质的需求;矿物质对精液的品质影响较明显,其中钙、磷不足易造成死精数量增加,使精子的活力下降,胚胎的发育功能不全,另外,日粮中的钙、磷比也非常的重要,要求比例为1.5:1。维生素在保证精液的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公猪的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会使公猪的性欲下降,精液的品质变差,甚至会导致睾丸发生病变而丧失繁殖能力,而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钙磷的比例失调,间接影响精液的品质;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对公猪的繁殖性能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中的硒缺乏会使公猪精液的品质下降,睾丸退化。

基于各营养物质对种公猪的影响,要合理的搭配种公猪的日粮,保证饲料的品质,同时要注意饲料的种类不可单一,搭配饲喂适量的精料,不可缺乏维生索、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种公猪在采精阶段为了满足精液形成的营养需求可每天喂1~2个鸡蛋,以保持种公猪旺盛的性欲,并可提高精液的品质。

2、加强管理

加强日常的管理,让种公猪生活在清洁、卫生、干燥、空气新鲜、舒适的环境下,这对于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意义重大。在设计和建造圈舍时要尽量的大一些,并且要设有运动场,种公猪要求采光和通风良好,地面干燥无边角。保持圈舍适宜的温度,尤其是要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避免高温对种公猪的不利影响,冬季则要注意防寒,以减少饲料的消耗和疾病的发生。

加强种公猪的运动,适量的运动不但可以保证种公猪拥有强健的体质,还可保持较为旺盛的性欲,对于提高种公猪新陈代谢的强度、促进食欲、提高繁殖性能、减少肢蹄病等方面都很有帮助。因此除了要让种公猪在运动场内运动外,还要进行驱赶运动,但是要注意在夏季要避免在高温时段运动,可在早上或者傍晚较为凉爽时进行,冬季则可在中午进行,每次的运动时间保持在1~2h。

在公猪6月龄时就要开始调教配种、采精的工作。配种栏的地面要求平坦,地面不可过于光滑,也不能过于粗糙。配种栏的面积要适宜,不能太小,以防止公猪在配种时造成外伤。刚转入配种舍的后备公猪在配种前将其饲养在习惯良好的成年公猪隔壁,让其学习经验。在调教时要选择发情稳定且与需调教公猪体型差不多的母猪。调教时工作人员要有耐心。

3、合理利用

种公猪是否合理的利用对于其在配种和人工授精中能否发挥最佳的效能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后备公猪的初配年龄和采精的频率对精液的品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精液品质的好坏又对母猪配种受胎率的高低、产仔数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合理的利用种公猪。

要选择好后备公猪的初配年龄,通常后备公猪的性成熟要早于体成熟,只有当体成熟和性成熟都完成时才可以进行配种和利用。后备公猪的初配年龄因品种不同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般我国地方品种的初配年龄为8~lO月龄,体重达到60kg左右时即可配种,而国外引进的品种一般选择在10~12月龄,体重达到90—100kg时才可配种。

对种公猪合理的利用可充分发挥种公猪的生产力,如果配种或者采精过于频繁,会减少射精量、降低精子的密度,从而影响受精率,还会缩短公猪的使用年限;而采精频率过低则会导致精子的活力下降,公猪的性欲减退,死精和畸形精子数增多。公猪的配种和采精频率要合理的安排,以保证种公猪睾丸持续不断的产生大量优质的精液。在配种季,对于后备公猪来说在最初可每周采精1次,1~2岁的公猪的配种不应超过1次,连续使用2~3天后要休息1~2天;对于2岁以上的成牛公猪,则每天不能超过2次,并且2次的时间间隔不能低于6h,每周休息2天。在配种淡季或者非配种季也要每10天采精1次,以保持种公猪旺盛的性欲和精液的品质。

种公猪的合理使用及饲养管理
1.精液品质和使用频率
精液品质要有射精量、色泽、气味、精子活力、精子密度、正常精子比例、精子存活时间等几个指标。杜洛克后备公猪的精液品质差,一般指数量少、密度小、无精子、活力差等。
对于外来品种,后备公猪一般从6-7月龄开始调教,8月龄才可以开始正式配种。公猪刚开始使用时,本交应该每星期不超过2次,人工授精采精每星期1次,应避免过早和过频使用。因为尽管这时后备公猪已经开始使用,但其还没有完全达到性成熟,主要表现在精液量和精液质量(畸形率高)两个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射出精液量和精液品质将会不断的得到提高。公猪完全达到性成熟要在1.5岁左右,这时的本交频率每星期在3-4次,人工授精采精每星期2次。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在公猪使用频率不高的时间段,对于配种使用公猪(包括后备公猪)都应该采取每星期使用1次的办法,来保持精液的质量和公猪的性欲,避免因公猪在地面、围栏上自淫导致的阴茎损伤。
过早开始使用后备公猪,或使用频率过高,往往会对后备公猪产生不可恢复性损害,使得其性欲减退,精液质量下降甚至无精的发生。
2.饲养管理
2.1后备公猪的选用
无性欲指后备公猪达到初配年龄后,不愿接近、不爬跨,甚至害怕、躲避发情母猪。无性欲的后备公猪,一般不要立即淘汰,争取找出无性欲的原因,如无性经验、与母猪体格相差悬殊而惧怕、先天性生理不全等,然后对症处理,如果均无效时再淘汰。
后备公猪购入后,至少应该经过适应性饲养管理,有条件的要进行严格的隔离饲养。所谓的适应性饲养管理就是使新购人(或自己选留)的后备公猪通过渐进性的接触现有公猪舍的细菌、病毒环境,并在这一阶段执行科学的免疫计划,之后才可以将该后备公猪纳入到公猪群中使用。
2.2后备公猪的分群
50~60千克以下的小公猪,不能与母猪同栏群养,这样容易使公猪被同化,性欲钝化,从而导致无性欲,要分栏或单栏饲养。
无论是本交使用还是人工授精使用,后备公猪都应该经过爬跨调教,因此在调教过程中注意调整与配或训练时用的母猪,尽量选择与后备公猪体格相近或略小的母猪,最好是发情稳定的后备小母猪,以消除外界障碍。
2.3后备公猪的调教
后备公猪从6、7月龄开始坚持调教。调教时,可用发情小母猪诱发其发情,每次调教时间,不要超过15~20分钟,时间太长容易引起公猪厌烦。调教人员要有耐心,态度要温和,切忌粗暴、随意打公猪,可每天或隔天的早晚训练直至成功,使后备公猪对爬跨产生愉快的条件反射至关重要。对于难调教的后备公猪在调教时,可以尝试使用观察栏饲养的方法,就是把待调教的后备公猪关在配种栏旁边,选择性欲好的公猪与发情稳定的经产母猪交配,让其观察学习。
2.4后备公猪的运动
加强种公猪的运动,可以促进食欲、增强体质、避免肥胖、提高性欲和精液品质。运动不足,会使公猪贪睡、肥胖、性欲低、四肢软弱且多肢蹄病,影响配种效果,所以,每天应坚持运动种公猪。种公猪除在运动场自由运动外,每天还应进行驱赶运动,上下午各运动一次,每次行程2千米。夏季可在早晚凉爽时进行,冬季可在中午运动一次,如果有条件可利用放牧代替运动。目前在一些工厂化猪场没有运动条件,不进行驱赶运动,所以淘汰率增加,缩短了种用年限,一般只利用2年左右。
2.5后备公猪的刷拭与修蹄
每天定时用刷子刷拭猪体,热天结合淋浴冲洗,可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促进血液循环,少患皮肤病和外寄生虫病。这也是饲养员调教公猪的机会。使种公猪温驯听从管教,便于采精和辅助配种。
要注意保护猪的肢蹄,对不良的蹄形进行修蹄,蹄不正常会影响活动和配种。
2.6定期检查精液品质和称量体重
实行人工授精的公猪每次采精都要检查精液品质。如果采用本交,每月也要检查1-2次精液品质,特别是后备公猪开始使用前和由非配种期转入配种期之前,都要检查精液2-3次,严防死精公猪配种。种公猪应定期称量体重,可检查其生长发育和体况。根据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和体重变化,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和饲料喂量。
2.7防止公猪咬架
公猪好斗,如偶尔相遇就会咬架。公猪咬架时应迅速放出发情母猪将公猪引走,或者用木板将公猪隔离开,也可用水猛冲公猪将其撵走。最主要的是应预防咬架,如不能及时平息,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
2.8防寒防暑
防暑降温是猪场必须要做好的工作,炎热的夏季,对于公猪来说是有很大的,虽然生产成绩的表现上是从8月份才开始受胎率降低,产仔数量减少,但根据公猪的特殊生殖生理条件来说,真正的原因是从7月高温开始时就产生了。实验显示,连续1星期30℃以上的高温就会对公猪的精液质量产生影响,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精子畸形率明显上升,而且一旦造成这种不良的影响,其完全恢复需要30-40天的时间。
3.营养需要
为了提高与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头数,对种公猪要进行良好的饲养管理。种公猪与其他家畜公畜比较,有精液量大、总精子数目多、交配时间长等特点。因此,要消耗较多的营养物质。猪精液中的大部分物质是蛋白质,所以,猪特别需要氨基酸平衡的动物性蛋白质。形成精液的必需氨酸有赖氨酸、色氨酸、胱氨酸、组氨酸、蛋氨酸等,其中赖氨酸更为重要。
种公猪的营养水平和饲料喂量,与其品种类型,体重大小,配种利用强度等因素有关。实行季节性产仔的地区或猪场,种公猪的饲料管理分为配种期和非配种期。配种期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饲料喂量均高于非配种期+在配种季节前一个月至配种结束,在原日粮的基础上,加喂鱼粉、鸡蛋、多种维生素和青饲料,使种公猪在配种期内保持旺盛的性欲和良好的精液品质,提高受胎率和产仔头数。在常年均衡产仔的猪场,种公猪常年配种使用,按配种期的营养水平和饲料给量饲养。例如,天津市河原种猪场的丹系长白公猪,非配种期的营养标准为:每千克配合饲料含可消化能12.55兆焦,粗蛋白质14%,日饲喂量为2.0~2.5千克。配种期的营养标准为:每千克配合饲料含可消化能12.97兆焦,含粗蛋白质15%,日饲喂量为2.5-3.0千克。
种公猪的饲料严禁有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混入;要求饲料要有良好的适口性,保持每天的进饲量,还要注意日粮和体积不能过大,防止公猪腹大,影响配种。饲喂方式,以潮拌料、日喂3次为宜。
4.种公猪的初配年龄
适宜的初配年龄视性成熟早、晚而定。一般规律是我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南方猪种又比北方猪种早;国外引进的培育品种和我国的培育品种性成熟较晚。地方猪种初配年龄为8~10月龄,培育品种则以10~12月龄为宜。后备公猪初配时的体重应达到该品种成年体重的50%-60%。过早配种会影响公猪的生长发育,缩短种用年限;过晚配种会降低性欲,影响正常配种。

短期育肥要点 短期育肥饲养管理技术及注意事项


肉羊短期育肥技术是目前肉羊养殖场使用较广泛的一种养殖技术,这种方法投入少、见效快、饲料报酬率高,可在短期内生产出优质的羊肉。采用此项技术对饲养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在养殖过程中需合理的搭配日粮,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下面一起来看看:短期育肥要点短期育肥饲养管理技术及注意事项。

1、短期育肥要点

选择适宜的品种和个体。用于短期育肥的肉羊品种要求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等优点,这样再结合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才可实现良好的短期育肥效果。目前生产上常使用的品种多为杂交品种,一般选择国外优良品种的公羊与本地羊进行改良。在选择肉羊时选择符合该品种特征的羊,一般选择当年的羔羊和青年羊。

良好的圈舍条件对育肥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羊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在建设羊舍时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排水、采光良好的地方。羊舍内的基础设施要健全,环境卫生保持良好,同时还要加强日强环境的控制工作。

肉羊短期育肥最佳的季节是在秋季,因秋季天气较为凉爽,并且牧草、农作物秸秆类的饲料丰富,营养价值较高,利于肉羊的快速生长发育和增重,并且秋季的市场价格也通常较高,养殖经济效益较好。

选择适宜的饲料。肉羊短期育肥饲料是关键。虽然羊以采食粗饲料为主,但是为了达到理想的育肥效果,还必须要补喂精料,精饲料的饲喂量一般要求占日粮的1/3左右,具体的饲喂量还要根据品种、育肥季节等条件来确定。日粮中的精粗比例要适宜,各营养成分要充足并且配比合理,为肉羊的生长、增重和健康提供营养所需。

肉羊短期育肥要掌握科学的饲喂方法和适宜的饲喂量。根据实际的育肥情况合理的调整每次的饲喂量,一般要求每天干草的采食量为2kg,青草为3.5kg,精料为0.5kg。饲喂时要先喂精料,再喂青草和粗饲料,或者将两类饲料用盐水混合饲喂,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强食欲,提高采食量。

2、短期育肥饲养管理技术

肉羊短期育肥要选择当年的羔羊和青年羊,羔羊在出生后要及时的让其吃上充足的初乳,并进行早期补饲的工作,以让羔羊尽快的熟悉饲料,在育肥羔羊时要尽量做到当年羔羊当年出栏;育肥青年羊则要采取快速育肥的方式,补喂充足的饲料,可以添加一些饲料添加剂来提高育肥的效果。

对羊群进行合理的分群,分群要按照品种、体重大小、体质强弱等进行分群,便于饲养管理。要确定最佳的饲养密度,密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一般以每只羊0.5m2即可,这样可以限制羊群的运动,减少体能的损耗,保证所摄入的营养尽可能多的转化为体重,从而达到短期育肥的目的。

因羊易患有寄生虫病,患病后不但健康会受到威胁,还会使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影响羊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增重,所以要对羊群定期进行预防性的驱虫工作。在选择驱虫药时要注意选择广谱、高效,且生产于正规厂家的驱虫药,严格按照说明使用,另外,还要定期检查羊的粪便,如果发现患有寄生虫病后要及时的驱虫治疗,并将粪便收集在指定地点进行堆积发酵,以消灭虫源。

用于育肥的公羊要去势处理,去势可提高公羊的食欲,并且性情变得温顺易于管理,增重速度也有所提高,羊肉的风味也有所改善。另外,还要对肉羊进行去角和修蹄的工作。去角可减少在育肥过程中羊发生打斗造成损伤,减少体能的消耗。修蹄可以预防羊患有肢蹄病,促进增重。

在育肥过程中要定期的进行称重,以了解育肥情况,并做好称重记录,这样可以根据称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时的调整饲料配方、饲喂方法和饲养管理方法等,以提高育肥的效果。另外,还要注意日常的卫生管理工作和定期的消毒工作。做好羊的观察工作,及时的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的进行处理。

3、短期育肥注意事项

在肉羊短期育肥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事项,可有效提高育肥的效果。首先当年的羔羊最好当年出栏,要结合饲喂精料促进增重,选择适宜的季节利用天然的饲料资源,这样可以节省饲料成本,另外,要科学的使用饲料添加剂,这样育肥效果更好。

选择羔羊育肥时因羔羊的体质较青年羊弱,对饲养管理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管理上要尤其精心,注意天气的变化,以给其提供适宜的育肥环境,达到最佳的育肥效果。育肥羊要根据性别、体重进行分群、分圈饲养。另外,要做好适时出栏,羔羊一般经过3个月的育肥即可出栏。要趁膘情较好时及时出栏,以免增加养殖成本。

选择青年羊育肥时要注意补饲的工作,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一般青牛羊的短期育肥时间为35天左右,当体重达到一定标准后增重会变得缓慢,此时要及时的出栏,以减少饲料浪费,降低成本。根据市场选择适宜的育肥时机,通常春节前的市场对羊肉的需求量较大,此时要抓住时机,可获得较好的短期育肥经济效益。

肉羊短期育肥技术
肉羊的秋季短期育肥是指商品羊在出售前3个月进行舍饲、添加优质牧草进行催肥,以提高商品羊的个体重、屠宰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现介绍如下。
一、做好育肥前的准备

肉羊的短期育肥是否取得明显效果,在育肥前的准备至关重要。至少要做好以下几种准备:
1、羊舍的准备。因为要舍饲,故必须要有羊舍,饲养密度每只羊占0.4—0.5平方米,以利于限制羊只运动,增加育肥效果。羊舍的地点应选在便于通风、排水、采光、避风向阳和接近牧地及饲料仓库的地方。2、饲草、饲料的准备。饲草、饲料是羊育肥的基础,在整个育肥期每只羊每天要准备干草2—2.5千克,或青贮料3—5千克,或3—5千克的氨化饲料等;精料则按每只羊每天0.3—0.4千克准备。
3、育肥季节的选择。因羊肉多用于做羊肉火锅,而“羊肉火锅”多吃在冬春两季,所以羊肉在冬春两季的市场需求量最大,商品羊在冬季出栏较为适宜,因此肉羊的育肥季节选在秋季最好,而且此季气温适宜,牧草、农作物秸秆丰富,利于肉羊的快速生长和销售。
4、育肥羊的选择。一般来讲,用于育肥的羊应选用当年的羊羔和青年羊,其次才是淘汰羊和老龄羊。选好育肥羊后,接着要做好以下工作:
(1)驱虫:因羊的体内外寄生虫很普遍,会严重影响山羊的正常生长。
(2)去势:对用于育肥的公羊未去势的一定要去势,因去势后的公羊性情温驯、肉质好、增重速度快。

(3)定时称重,作好记录:即对育肥羊进行育肥前后的称重,以便评价育肥效果,总结经验与教训。
二、掌握饲养管理原则
1、掌握粗精饲料比。羊虽然能充分利用粗饲料,但为了提高其育肥期的日增重,必须给予一定的高能饲料。适当的精粗比例,既能提供能量,又能满足蛋白质的需要,还能维持瘤胃的正常活动,保证羊的健康状况,因此精饲料以占日粮的1/3为宜。
2、蛋白质水平。蛋白质在羊日粮中的所占比例应在8%左右。
3、饲喂量和饲喂方法。羊的饲喂量要根据其采食量来定,吃多少喂多少。其采食量与羊的品种、年龄、性别、体格和饲料适口性、水分有关。羊采食量越大,其日增重越高。羊对干草的日采食量为2—2.5千克,对新鲜青草为3—4千克,精料为0.3—0.4千克,饲喂方法是先喂精料,然后喂干草或粗料,最后饮水。草料随时添加,以保持羊的旺盛食欲,提高其采食量。
4、日常管理方法。这主要是尽量减少羊运动,降低消耗,使羊吸收的营养物质全部用来增重。秋季育肥,中午可把羊放出来晒晒太阳或在近处进行短时间的放牧。
短期育肥必须要补喂精料,而合理的精料搭配可达到用料少、增重快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籽实类饲料不宜磨得过细,以免粉尘被羊吸入肺内影响健康。另外,精料与青干草搭配时,最好另加青贮料以补充维生素的需要,或适当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方法 奶牛干奶期的注意事项


干奶母牛是指在妊娠最后2个月停止泌乳的母牛。很多养牛户认为干奶期母牛不产奶,不重视其饲养管理。其实,母牛干奶期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胎儿正常发育和分娩,关系到产后母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奶牛生产中,为了保证母牛妊娠后期体内胎儿的正常发育,并使母牛在泌乳期后能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使其体况得以恢复,乳腺得以修补与更新,在母牛妊娠的最后2个月采用人为的方法使母牛停止产奶,称为干奶。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方法奶牛干奶期的注意事项。

1、干奶的意义

干奶期是指奶牛在妊娠后期停止挤奶至产犊的这一段时间。奶牛的泌乳期较长可达305天,母牛经历了长期的泌乳以及妊娠,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休息和恢复。另外,因奶牛在怀孕后,尤其是在妊娠后期,胎儿的生长发育迅速,尤其是胎儿体重的增加大部分都是在妊娠中、后期,并且母牛为了产犊后能分泌更多的乳汁以哺乳犊牛,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和产奶需求,因此母牛必须停止挤奶,进入干奶期。科学合理的干奶可以保证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还可以让乳腺组织得以休息和整顿,另外,奶牛在于奶期还可以累积更多的营养,不但可以减少产后一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如产后瘫痪等,还可为下一个泌乳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奶牛的干奶期一般为50~70天,干奶前期为45天左右,干奶后期为15天左右,但是实际的干奶时间要根据奶牛实际的体况来确定,对于一些配种过早、体质虚弱、胎龄较大、高产、停奶困难或者饲养条件不好的母牛可以适当延长干奶期;而对于膘情和体质较好,产奶量较低的奶牛则可适当缩短干奶期。

2、干奶的时间和方法

奶牛到了干奶期后并不会自动的停止泌乳,需要人为的干预使其停止泌乳。在于奶时必须采用适宜的方法。干奶时要根据奶牛泌乳的生理规律进行。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干奶的方法主要有逐渐干奶法、快速干奶法和骤然干奶法。要根据奶牛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一般对于高产奶牛可采用逐渐干奶法,中产和低产奶牛则可采用快速干奶法,而当奶牛到了干奶期前产奶量较低时则可采用骤然干奶法。

逐渐干奶法是指在饲喂方面可在预定干奶前10~20天改变日粮的配方,并且逐渐减少精料、青草、多汁类饲料的饲喂量,增加干草的饲料量,同时限制奶牛饮水。在管理方面则要增加奶牛的运动量,并停止按摩乳房,逐渐减少挤奶的次数,最后完全停止挤奶,迫使奶牛停奶,尽量用1~2周的时间成功干奶。

快速干奶法可分为两种,均是指在干奶前的4~6天开始,一种方法是快速的减料,以饲喂干草为主,减少精料的饲喂量,停喂多汁饲料,同时控制饮水,停止按摩乳房,减少挤奶的次数,尽可能在4~6天完成干奶;另一种方法是不减料,只减少挤奶的次数,并加强运动。使用此法时观察奶牛乳房的变化,防止发生乳房炎。在开始干奶的第1天,挤奶的次数由3次减为2次,第2天减为1次,当产奶量为2~3kg时,即可停止挤奶,在最后一次挤奶时要充分按摩,并将奶挤净,在每个乳区注入抗生素,再用抗生素油封闭乳头孑L。

骤然干奶法是在预定干奶时突然停止挤奶,依靠乳房的内压减少泌乳,以达到干奶的目的,一般需3~5天,乳汁可逐渐被吸收。对于高产奶牛使用此法时要在停奶1周后再挤1次奶,挤完奶后要用注入抗生素或干奶剂封闭乳头孔。

3、干奶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干奶期的营养要求一般为产奶量为10N15kg时奶牛的营养要求,干物质的采食量为1.8%~2%,注意保证各营养物质充足,不可忽略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否则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还易引发流产。干奶期奶牛的饲料要求优质,不能饲喂发生腐败、变质、生霉的饲料。另外,在奶牛的妊娠后期要严禁饲喂酒糟、棉籽饼等,也不可以饮用冷水。注意保持牛体的卫生,每天都要刷拭牛体1~2次,保持适当的运动。在干奶后到产前的10天,要每天都对乳房进行按摩,以促进乳腺的发育。在干奶期要避免饲喂过肥而引起分娩困难、便秘等。只有加强对干奶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才能达到奶牛健康、高产、稳产的目的。

4、干奶期的注意事项

预防难产。奶牛在干奶期如果饲喂不合理易导致体重过大,膘情过肥,而导致难产,当奶牛发生难产后会对自身和犊牛的健康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预防难产,在饲喂时要控制好饲喂量,同时要控制好饲料中的能量水平,以控制好奶牛的膘情。另外,还要避免奶牛发生便秘。

做好乳房的护理工作。奶牛干奶的目的之一是促进乳腺的恢复,因此在干奶期要做好乳房的防护工作。在干奶期每天都要对乳房进行按摩,以促进乳腺的发育,还可以防止奶牛发生乳房炎。在干奶后要将每个乳头都注入抗生素或干奶剂,可有效避免乳房炎的发生。

预防产后瘫痪。奶牛在干奶期的消化机能减弱,因此对钙磷的消化能力降低,另外,如果对奶牛妊娠后期的饲喂不合理,导致饲料中的钙磷含量不足或者配比不当,会导致奶牛产后瘫痪。因此要在奶牛的干奶期注意钙、磷的饲喂量,并保证日粮中的钙磷比为1—1.5:1,防止母牛发生产后瘫痪。

干奶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1、干奶期的长短

干奶期长短可因奶牛的年龄、膘性、产奶量高低而有一定的伸缩性,一般50~70d。

干奶期过长影响本泌乳期的产奶量,使牛体过肥易引起某些疾病。干奶期过短,牛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调整,不仅影响到健康状况,而且严重影响下一泌乳期的产奶量。一般情况下,高产牛、老龄牛、体弱牛、初配牛可适当延长到70~75d左右。实验表明,不干奶的牛与干奶60d的相比,下一个泌乳期产奶量下降25%,在下一期下降38%以上。

2、干奶方法

干奶时,可在配合采取控制精料和青料多汁饲料的前提下,根据当时的产奶量实行1次干奶法或渐次干奶法。

2.11次干奶法在预定的干奶日期后不再挤奶,使其自此以后把乳汁干回去。1次干乳法适用于产奶日期过长,日产奶量极低,挤奶时泌乳反射不明显的个体。

2.2渐次干奶法需要数日过程,使产奶量逐渐减少,最后停止挤奶的干奶法。渐次干奶法适用到干奶日期产奶数量仍较多的(10kg/日以上)奶牛。采取渐次干奶时,除了控制精料和多汁饲料的供给外,还要打乱挤奶规律,减少挤奶次数,以破坏在正常挤奶过程中形成的泌乳反射。一般经3~5d的时间可完成干奶。

3、干奶过程的护理

3.1确定干奶日期泌乳后期由于乳汁中抗炎因子的减少或消失极易引起乳房炎症,可在最后1次挤奶后,向乳房内注入油剂抗菌素或专用的干奶剂。邮寄抗菌素的制备:利用食用花生油,经灭菌后冷却,再搅入青霉素320万U,链霉素200万U,犹如偷空乡,由乳头孔向每个乳区各注入10ml。

3.2注意观察乳房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停止挤奶后的7~10d内,泌乳功能基本停止,乳房逐渐发生萎缩,因而看到乳房基底部空虚松弛,残存在乳房内的少量乳汁被吸收,整个乳房进一步萎缩。当干奶后1周左右乳房不仅不萎缩反而肿胀发红,触诊有疼痛反映时应当引起注意。必要时将积存的乳汁重新挤出,对于伴有炎症的要及时治疗。

4、饲养技术要求

4.1促进乳房萎缩期开始干奶时,要有3~7d的精料和多汁饲料的控制期,以降低泌乳功能,促进乳房萎缩。

4.2膘情恢复期乳房萎缩后至预产期前20d应给予胎儿发育和母牛恢复膘情的日粮供应量,一般每天供应全价精料

1.5~2.0kg。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牛的膘情和粗饲草的优劣灵活调整。另外,这个阶段的矿物质供应要满足胎儿迅速发育要求,以补充骨粉为例,每天应补充120~160kg为宜。

4.3高精料适应期到预产期前20d,逐步增加精料,以每天增350~500kg为宜,一直加到预产期前1周。其目的在于促进乳腺发育和对产后高精料期的适应。在这个过程中,精料增加幅度不宜过大,以避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4.4产前精料与高钙料控制期经过上述高精料的饲喂,随着临产期的到来,产前7d左右绝大多牛的乳房已充分胀大,为了避免乳房肿胀过度,可以把精料降下来。一般中等体型的奶牛,每天供给精料3~4kg即可。在降低精料供给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或完全停止含钙饲料的供给,以避免分娩后生产瘫痪的发生。含钙饲料的控制是奶牛养殖中应特别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5、管理要求

干奶期除了饲养方面的注意事项外,还要加强此期的管理工作。全期重点是保胎、防止流产。孕畜要与公畜分开,要与大群产奶牛分养,禁喂霜冻霉变饲料。冬季饮用水不能低于10~20℃,酷热多湿的夏季将牛置于阴凉通风的环境里,必要时可提高日粮营养浓度.要加强牛体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对干奶牛要每天进行乳房按摩,促进乳腺发育,在干奶后10d到产前10d这一时间内进行.给予适当的运动,避免牛体过肥引起分娩困难、便泌等。另外,干奶期饲料品种不要突变,以免打乱和导致干奶牛采食量的降低。

羔羊的饲养管理方法技术


从出生到断奶,这个阶段的羊,称为羔羊。一般为3—4个月。羔羊饲养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成活率,减少发病率,提高整齐度,降低淘汰率,提高羔羊断奶标准达标率。羔羊时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此时羔羊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体质较弱,适应能力差,极易发病死亡。为了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羔羊的饲养管理方法技术。

1、接产

母羊产羔前,应先将产房打扫干净,然后进行彻底消毒,在产羔期间,对产房还要进行2-3次消毒,消毒剂可用2%-3%来苏尔,消毒效果较好。保持产房内温度恒定,温度控制在5-15℃之间,湿度在50%-55%。接产前做好准备工作,将母羊乳房及后肢内侧的毛清理干净,并用温水将母羊乳房、尾根、外阴部及肛门等处清洗干净,然后用1%的来苏尔进行消毒。母羊生产过程大约持续0.5-2h,产双羔时,先后间隔5-30min,胎儿产出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3h,如果时间过长,则可能出现难产,对难产母羊应及时进行助产,难产主要是由于母羊产道狭窄、阵缩及努责微弱、胎儿过大、胎位不正等因素引起,进行助产时,可用外力将胎儿的两前肢反复拉出来再送进去,注意用力不要过猛,拉拽的要与母羊的努责节奏一致,最后缓慢向后下方拉出羔羊。羔羊产出后,应及时将羔羊口、鼻、耳等处的黏液清理干净,以防黏液阻塞呼吸道,引起羔羊窒息死亡。有些羔羊会出现假死现象,对假死的羔羊,先进行人工呼吸,然后提起其两后肢,拍击背部、胸部,使呼吸道内的黏液流出,刺激肺部活动。

2、羔羊的饲养管理

早吃初乳,吃好常乳。母羊产后3-5天内排出的乳汁叫做初乳,初乳中的营养非常丰富,尤其是含有丰富的抗体和镁盐,可以增强羔羊的免疫力,促进胎粪的排出。因此应确保新生的羔羊在产后th内吃到初乳。母羊进行哺乳前,应先将其乳房用温水清洗干净,并弃去前几滴奶,然后再对羔羊进行哺乳。对出现母羊死亡或者母羊产羔较多的情况,可将羔羊寄养或进行人工哺乳,以保证羔羊能获得生长所需的乳汁。进行人工补乳要坚持定时、定量、定温、定质的四定原则,确保羔羊饲喂的乳汁清洁、新鲜,且经过加热消毒。用于喂奶的器具,每次使用过后要清洗和消毒。新生羔羊1周龄后,可随母羊自由哺乳,羔羊每日哺乳4-5次,每次间隔3h,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可适当减少哺乳次数,增加单次的哺乳量。

适时补饲,及时断奶。哺乳期的羔羊要及早补饲,可以刺激羔羊胃肠系统的发育,完善消化机能,以获得更加全面的营养补充,补饲可从羔羊15日龄开始,选喂优质的杂草和豆科牧草,到20日龄时,可给羔羊补饲混合精料,精料要磨碎,并按羔羊个体大小进行分群饲喂,初期饲喂量可按每日每头30-50g的标准,后期随日龄的增长,逐渐增加精料用量,同时在精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食盐和骨粉,或做成舔砖让其自由舔食,还要给羔羊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通常羔羊2-3月龄即可断奶,断奶具体时间还要考虑到羔羊个体生长发育情况以及采食青饲料的能力,如果羔羊的采食情况较差,生长发育不良,可考虑推迟断奶,但不能超过4月龄。断奶时应将母羊牵离原舍,将羔羊留下,断奶后的羔羊初期会出现食欲下降,此时要精心饲养,认真观察,防止异常情况的发生,羔羊断奶后仍要依照断奶前的饲喂习惯进行饲养,待状态稳定后再逐渐过渡到放牧饲养。

加强羔羊日常管理。由于新生羔羊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对低温的适应性很差,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春季节,羊群为取暖会相互拥挤在一起,容易将羔羊挤压踩死。因此要做好羊舍的防寒保暖工作,保持舍内温度在5℃左右。做好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合理通风,保持舍内空气良好,清洁干燥。及时清扫羊舍内的粪便及各种废弃物,及时更换垫草。定期对圈舍墙壁、地面、活动场以及器具进行彻底消毒,以杀灭环境内病原微生物,避免羔羊发生感染。羔羊生长发育较快,适当的运动可促进羔羊的生长发育,羔羊长至7日龄后,就可进行舍外运动,舍外运动应选择风和日丽的晴天,多晒太阳,利于其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3、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新生羔羊由于机体免疫水平较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抵抗能力较差,因此一旦感染发病,会严重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羔羊死亡。因此加强疫病监测很重要,日常注意观察羔羊的食欲、精神、粪便等状况,对有异常的羔羊要及时进行诊断,并进行隔离治疗。根据本地区疫病的流行和免疫抗体监测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方案,严格按照免疫操作规程实施,以达到良好免疫效果。对母羊羊痘、口蹄疫、羊梭菌性疾病以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常见疫病进行免疫,确保羔羊出生后可获得相应较强的母源抗体。15-30日龄以上的羔羊可皮下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灭活疫苗,免疫力可持续1年;对20日龄的羔羊,可用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灭活疫苗,皮下注射1mL;2月龄以上的羔羊可在尾根皮内注射绵、山羊痘弱毒冻干苗,免疫力可持续1年。

羔羊的饲养管理
(一)新生期羔羊的护理
新生期羔羊,是指出生15天以内的羔羊。新生期羔羊的护理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
1.脐带消毒新生羔羊出生后,无论是自然断脐带,还是人工断脐带,都必须将羔羊的断端,浸入碘酒中消毒。在干化脱落前,注意观察脐带变化,如有滴血,及时结扎消毒。脐带在出生后1周左右可干缩脱落。2.保温绵羊一般都是在冬季和春季产羔。因此,要注意新生羔羊的保温,绵羊分娩后,有舔食羔羊身体表面黏液的本性。新生羔羊出生后,要及时让母羊舔干羔羊身上的黏液,或用干草、布块擦干黏液,防止感冒。
3.早喂初乳哺喂羊乳羔羊出生后,就有吮乳的本能要求。应在羔羊出生后1小时之内,必须吃到初乳,这一点非常关键。羔羊吃奶之前,用温水洗净母羊乳头及周围,挤去“奶塞”和前几滴奶。母羊产后3~5天之内排出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内含有丰富17%~23%的蛋白质、9%~16%的脂肪等营养物质和抗体,能增强羔羊的免疫力,促进胎粪的排出,是不可替代的羔羊食品。对无奶、缺奶、多羔或孤羔,要尽早找“奶妈”配奶,使母子确认,代哺羔羊。否则,要及时人工哺乳,保证羔羊吃奶,正常生长。
4.做好日常护理日常护理是实现羔羊饲养管理目标的主要管理措施。这里把日常护理内容简要概括为“二勤”“三防”“四定”。具体来说,
“二勤”即勤观查羔羊脐带、排便拉稀、精神状态、吃奶欲望、是否咩叫等以及母羊产羔排出的胎衣、羊水、恶露等;勤扫圈舍、饲槽饮水槽、粪便、羊毛
“三防”即防止冻伤羔羊蹄、耳、嘴及冻感冒;防止由于母羊奶水不足使羔羊挨饿;防止羔羊受凉、吃多等引起拉稀,感冒、不吃等病;
“四定”即定时配奶、定时断尾、定时称重、定期消毒。
定时断尾是在羔羊3—4日龄时,用橡皮筋或专用橡皮圈套在离尾根3—4厘米(约第三至第四尾椎之间)处进行结扎,阻断血液循环,使羊尾自然萎缩、干枯脱落。操作时,先在断尾处涂碘酊消毒,然后结扎至橡皮筋拉不动为止。结扎后要勤检查,涂抹碘酊以防感染。
定时称重是在羔羊出生吃奶前,进行称重,并做好记录。编号与称重同时进行。
编号的方法,根据用途、规模自行编排。为便于区分、编排、记忆,这里介绍一种编号方法。如有多个品种,可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品种。公羊打在左耳,以单数编序号;母羊打在右耳,以双数编序号。习惯上,前面的数字代表示出生年、月,后面的数字代表个体序号。打耳标时,先用碘酊或酒精对打标部位、耳标消毒,然后按序号打上耳标。
(二)哺乳期羔羊的饲养管理
1、哺乳前期的饲养管理
羔羊从出生到2月龄为哺乳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羔羊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于母乳和补饲草料。此阶段,羔羊消化器官生长发育的可塑性很大。挖掘潜力,精心培育是此阶段饲养管理的中心。在饲养技术上,量化补饲,添加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平衡的颗粒饲料,补饲柔软、优质的苜蓿、青干草,提供盐砖舔补,卫生饮水;在管理措施上,定时、定量、定点补喂,适时增料增草,防止吃多拉稀,按月称重,掌握日增重,保持稳步增重。同时做好程序化防疫。
羔羊出生10天后可以进行诱饲,给以专用颗粒补饲料;15—20天开始采食饲料饲草。补饲在补饲栏中进行,让羔羊自由采食。1月龄以后,羔羊采食量开始增加。颗粒料补饲量应达到每日每只羔羊0.1千克以上,胡萝卜饲喂量0.1—0.2千克,分3次饲喂。并补饲优质易消化的苜蓿等青干草。
2、哺乳后期的饲养管理
哺乳后期是指羔羊出生后2个月到断奶这一阶段。产后49天母羊的泌乳量逐步下降,而羔羊在这个阶段的增重却最大,饲草饲料开始成为羔羊增重的主要营养来源。瘤胃的发育及机能的逐渐完善,饲草料采食量增长很快。2—3月龄每日每只羊可补饲精料0.3—0.5千克,胡萝卜0.2—0.3千克,青干草自由采食。管理上,要根据羔羊的体格、强弱、大小及时与母羊一同调整、分圈。后期要使羔羊随母羊的饲养日程,一同上槽采食,为断奶后转入新的饲养日程做准备。
3.羔羊的断奶羔羊的断奶一般在3~4月龄。断奶的标准应该以羔羊采食能力、采食量和体质状况来决定,而不单纯以月龄来进行。采食能力差、采食量低和体质弱的羔羊,可推迟断奶。
羔羊的断奶采用一次性断奶。具体做法是:先行减奶,即对哺乳母羊断奶前7~10天减少精饲料,从而减少产奶,继而一次性将母、仔分开,不再合群。
断奶后为了减少羔羊的应激,一是采取“母走仔留”,即断奶时赶走母羊,将羔羊仍然留在原来羊舍。使母仔之间“不见其身、不闻其音”,弱化母子“之情”。二是公、母分群,逐步适应新的群体环境、活动环境、饲养程序和饲喂手法的变化。三是刚断奶头几天,羔羊恋奶、恋母,咩咩直叫,食欲减退,要多加注意。

蜈蚣室外饲养池建造方法及注意事项


蜈蚣室外饲养池建造没有固定的要求,以适用、便于管理为原则。最好的方式是建成半地下式的。宽1.5~1.8米,深度0.6米,长度根据地形和需要而定。池子地上部分要坐北向南,北墙高出地平面1.2米,南墙高出地平面0.5米,两侧墙砌成斜坡,冬季加盖塑料薄膜和草帘子,晴天揭开草帘子,靠塑料薄膜透光增加池内温度,使池内温度维持在5~9℃。晚上把草帘子放下来盖在薄膜上保温。

池底用砖砌,并用水泥砂浆抹缝,砖渗水性能好,比水泥抹地面实用。池底处理好了以后,底上铺一层饲养土。饲养土应为菜园土,无污染,然后在饲养土上摆垛体。过去为蜈蚣造隐蔽的环境的做法是在池内堆些石块、砖块、瓦片,造成一些空隙让蜈蚣栖息。近些年将石块、瓦片堆改成用整砖砌成较正规的垛体,这样的垛体不仅缝隙多,还便于管理。

用红砖摆蜈蚣的隐居垛体,可以是卧砖的,也可以是立砖的,但观察统计结果表明,蜈蚣夜里离巢外出的数量卧砖的垛体比立砖的垛体多。据分析这可能是两种形式垛体的适用性不同而造成的,卧砖形式的垛体比立砖形式适用。因为卧砖垛体有效利用面积大,且平卧爬行省力,安全,故栖息的个体多。所以,目前多用卧砖垛体。做法是在砖的四个角垫四小块泥,把平缝做成1.5~2.0厘米。砖与砖之间还留立缝,宽度也在1.5~2.0厘米,这样砖缝四通八达。蜈蚣饲养池的四壁上部内侧,镶嵌一面周宽20厘米的玻璃,这是防逃带,防止蜈蚣从池子顶部逃跑,因为池顶部夏季不是加盖薄膜而是加盖尼龙网防止敌害,如不修防逃带蜈蚣就容易逃跑。

半地下池的前面再修一个地上池,地上池宽2.5~3.0米,长度与半地下池相同。高度在40~50厘米,池壁内侧上部做一周防逃带防止逃跑。地上靠近半地下池前墙的80厘米宽的一部分留作活动场用,地面拍平,用来投放饲料虫。另一部分种些绿色植物,如麦冬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蜈蚣夜晚可到有绿色植物的场地去活动,捕捉绿色植物地里的昆虫、饮植物上的露水。

半地下池前壁地上部分的底部留一些砖缝,让蜈蚣自由出入半地下池。半地下池有调节温度的作用,夏季底层温度低、上层温度高,白天温度升高,蜈蚣可以到垛体下部乘凉,晚上温度下降时它们又都出池寻找食物,与野生状的环境基本相同。地上池上面用尼龙网盖严,防止敌害进入场地危害蜈蚣;场地上空根据需要吊几盏黑光灯,诱捕野生昆虫供蜈蚣捕食。

半地下池上空还应搭一个半坡形的石棉瓦或玻璃钢瓦的凉棚,夏天遮阳并防止下雨时雨水浇到池子里面淹没蜈蚣。冬季不影响太阳射入半地下池内。

绵羊药浴方法及注意事项


药浴是绵羊饲养管理上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确保绵羊只机体健康的有效方法。绵羊的药浴应在每年的6月份绵羊剪毛后7~10天进行比较适宜。过早毛短或皮肤有伤口,药液沾到伤口易中毒,过迟则毛长皮肤不易沾到药液起不到药浴功效,对消灭寄生虫不利。第一次药浴后9~15天应进行第二次药浴。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绵羊药浴方法及注意事项。

1.药浴时间和药浴液选择
每年两次药浴:第一次在剪毛后10天左右进行,这时皮肤伤口基本愈合;第二次药浴在第一次药浴后10天进行。药浴用药:0.1%~0.2%杀虫脒溶液,1%敌百虫溶液,80~200毫升/升速灭菊酯溶液,50~80毫升/升溴氰菊酯溶液。还可选用石硫合剂,其配方为石灰7.5公斤、硫黄粉末12.5公斤,加水拌成糊状后,再加水150公斤,煮沸,边煮边搅拌,直至煮成浓茶色为止,弃去沉渣,上清液即為母液。向母液中加500公斤温水即成药浴液。
2.注意事项
羊群应在药浴前8~10小时内停止放牧、采食,药浴前应给羊群充足饮水。先药浴健康羊,后药浴病羊。药液配好后,应进行实验性药浴。药浴应选择在晴天、无风天气进行,以免绵羊感冒。药浴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0℃左右。绵羊在药浴池中停留3~4分钟,药浴过程中用压扶杆将羊头压入药液中2~3次,使其周身都受到药液浸泡。浴后赶羊在晾晒台晾晒10~15分钟,使绵羊毛丛中残留的药液滴落在晾晒台上,再回流至池内。最好间隔10天再药浴一次,以确保效果。

1、药浴液的使用
1.1敌百虫
纯敌百虫粉1kg加水200kg,配制成0.5%的敌百虫药浴液使用。
1.230%烯虫磷乳油
药浴时按1∶1500倍稀释,即lkg药液加水1500kg。
1.320%速灭杀丁乳油
药浴时按1∶1000倍稀释,即1mL的速灭杀丁乳油加水1kg。
1.450%辛硫磷乳油
是一种低毒高效药浴药剂,配制方法是,100kg水加50g辛硫磷乳油有效浓度为0.05%。
1.5石硫合剂
药剂安全有效而且价廉。其配方为:生石灰7.5kg,硫黄粉末12.5kg。这两种原料用水拌成糊状,再加水150kg煮沸,边煮边用木棒搅拌,待呈浓茶色时为止。煮沸过程中蒸发掉的水分要补足,然后倒入木桶或水缸中,待其沉淀澄清后,弃去下面的沉渣,保留上面的清液作母液,加入500kg温水即可。
2、药浴的方法
2.1盆浴
盆浴的器具可用木桶或水缸等,先按要求配制好浴液。药浴时,最好由两人操作,一人抓住羊的两前肢,另一人抓住羊的两后肢,让羊腹部向上。除头部外,将羊体在药液中浸泡2~3min;然后,将头部急速浸2~3次,每次1~2s即可。
2.2池浴
此方法需在特设的药浴池里进行。最常用的药浴池为水泥建筑的沟形池,入口处设贮羊圈,羊群药浴前集中在这里等候。由贮羊圈通过一狭道至浴池,使羊缓缓进入。浴池入口做成斜坡,羊由此滑入,慢慢通过浴池。池深1m,长10~15m,池底宽30~50cm,上宽60~80cm,以1羊只能通过而不能转身为宜。药浴时,人站在浴池两边,用压扶杆控制羊,勿使其漂浮或沉没。出口设为台阶,以备羊出药浴池安全。羊群浴后应在滴流台(滴流台为倾向浴池的斜面)稍作停留,使羊身上流下的药液可回流到池中。
2.3淋浴
在特设的淋浴场进行,优点是容浴量大、速度快、比较安全。淋浴前先清洗好淋浴场,并检查确保机械运转正常即可试淋。淋浴时,把羊群赶入淋浴场,开动水泵喷淋。经3min,全部羊只都淋透全身后关闭水泵。将淋过的羊赶入滤液栏中,经8~10min后放出。
池浴和淋浴适用于有条件的羊场和大的专业户;盆浴则适于养羊少,羊群不大的养羊户使用。

3、药浴的要点
3.1药浴时间选择
羊一般在剪毛后7~10d进行药浴,药浴过早会因羊毛太短,致使药在羊体上停留时间短而影响药浴效果;药浴过迟,则会因羊毛太长,使药液浸不到皮肤上,同样起不到预期效果。药浴应在晴朗、暖和、无风的中午进行,以便药浴后羊毛很快干躁,预防羊受凉感冒。如突遇风雨,应将羊赶入羊舍以保安全。药浴后7d要再浴1次,以确保效果。
3.2药浴药剂选择与使用。购买正规兽药厂家的药剂,并且严格按照药浴药物使用说明进行稀释,用药剂量和药液浓度要准确,过浓则导致羊只中毒,浓度过低则达不到防止效果。配制时应用软水(如敌百虫在碱性水中转化成敌敌畏,毒性增强),药浴温度为20~30℃,药浴时所需的药浴液量,每只羊所须药液不低于2.5L。药浴池内灌注药液量以保证羊只通过时,能使头露出而身体充分浸泡在药液中即可,以防呛入羊的口鼻而中毒。
3.3药浴操作
如果羊只高大,后背没有浸透,要将羊压入水中浸湿。药浴时先浴健康羊,后浴患羊。2月龄以内的羔羊、妊娠两个月以上的母羊不能药浴。
3.4药浴防护
工作人员要穿防水服,戴口罩和橡皮手套,以免药液腐蚀人手或发生中毒现象。药浴结束后,药液不能乱倒,要及时清出后深埋地下,以防残药引起人畜中毒。
4、注意事项
4.1药浴前对羊进行检查,病羊、身上有伤口的羊不能药浴。
4.2药浴前8h应停止放牧和饲喂,入浴前2~3h让羊饮足水,以防羊口渴误饮药液。
4.3为防止羊中毒,大群羊药浴时,先用体质较差的2~3只羊进行试浴,确定药液安全后,再按计划组织药浴。对出现中毒症状的羊只,应及时解毒抢救。
4.4公羊、母羊和大羔羊要分别入浴,以免相互碰撞而发生意外。羊在药浴池中停留3~4分钟,浴中用压扶杆将羊头压入药液中2~3次,使其周身都受到药液浸泡。工作人员应随时捞除池内粪便污物,保持药液清洁。
4.5羊只药浴后,应在滴流台上停台上停留10~15min,使羊身上多余药液从滴台上流回药浴池,以节省药液。而后把羊赶入棚舍或蔽荫之处休息荫干,严防日光直射引起中毒及冷风吹袭感冒。同时,也禁止在密集高温、不通风的场所停留,以免吸入药物中毒。应待羊全身干燥后再出牧或喂饲,以免羊只吃入混有药液的草料发生中毒。
4.6浴后要注意观察,羔羊因毛较长,药液在毛丛中存留时间长,药浴后2~3d仍可发生中毒现象,发现中毒、要立即抢救。

莱茵鹅的饲养管理方法 莱茵鹅饲养管理技术


莱茵鹅原产于德国莱茵河流域的莱茵州,经法国克里莫公司选育,成为世界著名肉毛兼用型品种,对各国养鹅业影响很大。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莱茵鹅的饲养管理方法莱茵鹅饲养管理技术。


1、场址选择

鹅舍要选择距草场近,靠近清洁水源,地势较高且坡度平缓的场地。鹅舍宽5~6m,高1.6~1.8m。养殖场最好分别建有育雏舍、育成舍或荫棚、育肥舍,以利于不同阶段鹅的饲养管理。鹅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冬暖夏凉,通风换气良好,充足光照,方便消毒。具体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可就地取材,既要因地制宜,还要节约成本。

2、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

雏鹅(1~4周龄)初期要进行舍饲,逐步过渡到放牧。雏鹅出壳后大约16~18h可站立走动,并出现张嘴、伸颈和啄食欲望时给予饮水,1~2h后开食,开食最好在36h内进行。前3天的饮水中应添加适量的葡萄糖或红糖、维生素、电解质,水温适宜,经过几次调教后则可自由饮水。3d后改为饮用清洁的凉水即可,保证饮水充足。开食料应是营养丰富、易消化的优质饲料,可用全价小颗粒饲料或浸泡、稍蒸煮过的碎米、小米等拌入少量的青菜,在塑料布上撒匀,引诱和训练雏鹅进行采食,七八分饱后则可收起塑料布,2~3d后逐渐改用饲槽饲喂。饲料必须清洁、新鲜,饲喂要定时定量,做到少给勤添,现喂现拌。青绿饲料的喂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雏鹅增重。雏鹅体质弱,绒毛稀少,调节体温能力尚未健全,要保证舍内温度、湿度均衡适度,通风良好。育雏期所需温度可根据雏鹅的日龄、体质状况进行相应调整。通常第一周的温度为27~29℃,第二周为25~27℃,第三周为22~25℃,第四周为19~22℃。0~10日龄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0%~65%,11~21日龄是65%~70%。育雏第一天进行24h光照,以后每两天减少1h光照,3~4周龄后采用自然光照。饲养过程中要根据雏鹅的体质强弱及时进行分栏饲养,并随日龄的增加不断调整饲养密度,防止密度过大。雏鹅不能过早放水,约3周龄以后,软羽毛长齐,大羽毛也长出,才可以开始放水。初次游水应在晴朗暖和的天气进行,下午1~4时之间下水10~15min,然后赶出水面休息,逐渐延长放水时间,逐步过渡到自由嬉水。放水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水温以25℃为宜。晚放牧归来后,应补喂精、青饲料,以利长膘。

中鹅(5周龄至出栏)阶段是鹅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最快的时期,且觅食能力增强,消化道容积增大,采食量日益增加,可采用放牧、全舍饲和放牧结合补饲的饲养方式。目前大多采用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方式,以促进鹅的快速生长,使其适时达到上市体重。放牧结合补饲饲养要求,放牧场地有丰富、优质的青绿饲料,并要及时了解附近的农田是否使用过化肥、农药,若使用过化肥、农药,一般要经过1星期才可在附近放牧。牧地附近要有湖泊、小河或池塘,保证有充足的清洁饮水和洗浴水源。放牧时,一般100~200只鹅为一群,若利用田边、沟渠及林间小块草地进行放牧,则以30~50只为一群较为适宜。一般每天放牧9h,早晨6时将鹅赶出,中午11时赶回休息,下午4时再赶出放牧,晚上8时赶回鹅舍。收牧时要清点鹅只,进舍前下水清洗污泥,毛干后赶入舍内。补饲的次数和补饲量应根据鹅的日龄、采食量、生长速度和牧草质量进行调整,饲料以青粗饲料为主,适量补饲精饲料,精青料比在1∶5左右,白天补饲2~3次,晚上收牧后补饲1次。

3、卫生防疫

鹅场应订立各种规章制度,并有专门机构及专人管理。鹅场周围不能饲养其他家畜、家禽,防止各种潜在的传播疾病媒介。鹅舍要经常消毒,用10%~20%生石灰水,也可用30%新鲜草木灰的澄清液消毒。鹅舍用具要每天清洗1次,7天消毒1次。清扫鹅舍和运动场,将鹅粪堆放在远离鹅舍的地方进行发酵。鹅场门口设有消毒池,并定期更换消毒液。饮水或饲料中添加一些安全可靠的药物,

防止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生。

根据我省鹅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按照免疫程序严格进行免疫接种,增强鹅只的特异性免疫力。预防接种是控制和消灭某些急性传染病较好的方法。1日龄肌肉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多价兔血清,4~8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大肠杆菌苗,7~10日龄肌肉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多价兔血清以及皮下注射禽流感、副粘病毒和病毒性肠炎灭活油乳苗,20~30日龄肌肉注射鹅的鸭瘟病毒苗和皮下注射禽出败灭活苗。

莱茵鹅适宜大群饲养,引入我国后进行了系统的纯种选育、改良和推广工作,作为父本与国内鹅种杂交生产肉用杂交仔鹅,杂交仔鹅8周龄体重可达3-3.5千克,是理想的肉用杂交父本。

利用莱茵鹅与本地白鹅、豁鹅进行杂交改良生产的改良雏鹅,其生长速度和抗病力明显优于本地雏鹅,改良雏鹅两个月即可出栏,体重可达3.6-4.0千克,3月龄平均体重达5千克以上。

杂交莱茵鹅体形中等,全身羽毛为白色,初生雏绒毛为黄褐色,随着生长周龄的增加而逐渐变白,至6周龄时变为白色羽毛。颈粗短而直,头无额包,颌下无皮褶,喙、蹼皆为橘黄色,额扁平无肉瘤,前躯与地面呈水平状态,腿略高,成年母鹅腹部下垂。

成年母鹅产蛋量为45-58枚,蛋重125-160克。母鹅的开产日龄为200-230天,公母比为1:3-4,种蛋受精率为78%,受精蛋孵化率为78-83%,莱茵鹅能在陆上配种,也能在水中配种。

杂交莱茵鹅仔鹅9周龄体重可达3.8-4.5千克,肉料比为1:2.6,活体重为5.29千克,胴体重为4.05千克。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本地鹅雏体重达到3-4千克需5个月以上。

经试验测得,杂交莱茵鹅含绒率量比本地鹅高,达27-30%,且绒朵大,羽绒轻柔,质量好,保暖性强,是制作高档衣被的良好原料。本地鹅的含绒率量仅为20%左右。杂交莱茵鹅在抗寒性、耐粗饲和肉品质等方面均比本地品种有显著的提高。

杂交莱茵鹅生产鹅肥肝的性能较好,在填饲情况下,肥肝可达330-490克,鹅肉鲜嫩,营养丰富,可加工成风味各异的五香鹅、烤鹅和酱鹅等产品。


羔羊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羔羊的饲养

1.羔羊的哺乳

羔羊出生后,1个月内以吃母乳为主、饲喂为辅,及早开食,训练吃草料,促进胃的发育,扩大营养来源。1月龄后过渡到以采食为主、哺乳为辅,适当运动,母仔分群,抓膘,驱虫。对弱羔、双羔以及母羊产后死亡所留下的羔羊,应采取代哺、换哺或人工哺乳的方式喂养。

①初乳期。母羊产后5天以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它是羔羊生后唯一的营养物质,要尽快让羔羊吃上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7%~23%)、脂肪(9%~16%)等营养物质和免疫物质,具有营养、增强体质、抵抗疾病和促进胎粪排出等作用。因此,应让初生羔羊尽量早吃、多吃初乳,吃得越早,吃得越多,增重越快,体质越强。一般情况下,初生羔羊会自己寻找乳头,吮吸乳汁。对体质较差的羔羊或初产及恋羔性差的母羊,需要人工辅助哺乳。一般单羔交替吮吸母羊两乳头,若是双羔则固定乳头。生后20天内,羔羊每隔1小时左右哺乳1次,20天以后羔羊每隔4小时左右哺乳1次,随着日龄的增加,哺乳的次数减少,时间间隔拉长。产3羔、多羔的要找保姆羊或人工喂养,人工喂养前3天要吃母乳,否则成活率低,即使成活,抗病力也弱,易患各种疾病。

②常乳期(6~60天)。这一阶段,乳汁是羔羊的主要食物,辅以少量草料。从出生到75日龄是羔羊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此时母羊的泌乳量高,营养也很好,但羔羊要早开食,训练吃草料,以促进前胃发育,扩大营养的来源。一般10日龄后开始给草,可将幼嫩青干草捆成把吊在空中,让小羊自由采食。20日龄开始训练吃料,在饲槽里放上用开水烫后的半湿料,引导小羊采食。水的温度不可过高,应与奶温相同,以免烫伤羊嘴。

③代哺与换哺。产双羔的母羊若泌乳量不足,应让其哺育较弱的羔羊,把相对强壮的羔羊让产单羔的母羊哺育或代哺;孤羔及产后缺乳母羊所产的羔羊也应如此。采用代哺、换哺的羔羊与保姆羊所产的羔羊体格大小要相仿,以便收到较好的效果。生产实践中为提高多胎羔羊、弱羔和孤羔等缺乳羔羊的繁育成活率,多采用人工哺乳、饲养保姆奶山羊,以及在羊群中选择单产、健康、泌乳量大的母羊实行寄养等方法。寄养具有成活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需寄养的羔羊要先彻底清除原胎气味,再涂保姆羊的胎液、乳汁、粪尿在其身上,使保姆羊认羔接受哺乳。具体方法如下:a.按临产羊体况,往年产羔记录,事先收集好单胎、膘壮、泌乳量大母羊的胎液、胎衣,装入塑料袋,注明羊号、产期备用。b.将准备代哺的羔羊(最好先给羔羊吃到初乳)放在40℃左右的温水盆中,涂以肥皂擦洗掉周身原有的气味,特别要注意洗净头顶、耳根和尾根部,再用温清水洗净,迅速擦干,用手涂以备用的保姆羊的胎液,尤其要着重涂好母羊爱嗅的羔羊的头顶、耳根和尾根部,待稍稍烤干后送给指定保姆羊即能顺利代哺。此法用于稍大些日龄的羔羊,也有较好效果。

④人工哺乳。一般用新鲜牛奶和羔羊代乳料。用牛奶哺乳时,要加温消毒,而且要定温、定量、定时、定质。温度一般为38~39℃,喂量一般为1周龄0.6千克、2周龄0.9千克、3~4周龄1.2千克、5周龄1.5千克,14周龄以上减为0.5千克;时间一般为1~4周龄每间隔4小时喂1次、5~7周龄每间隔6小时喂1次、8周龄以上每间隔12小时喂1次。羔羊代乳料是将玉米、豆饼等主要原料加工成粉状,加上乳酸菌和酶制剂调制而成。其营养成分类似天然母乳,易于消化吸收,羔羊食后一般无腹泻现象。羔羊20日龄前,代乳料用5倍量的开水冲熟,候温到37~38℃时用奶瓶供羔羊吸吮;羔羊21日龄后可干喂,也可拌在块茎饲料中饲喂。

2.羔羊早期补饲

提早补饲有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利于羔羊提早反刍,使瘤胃机能尽早得到锻炼,促使肠胃容积增大、前胃和咀嚼肌发达。青粗饲料还能使羔羊唾液腺、肠腺和胰腺的分泌增加,提高消化能力。羔羊喜食幼嫩的豆科干草或嫩枝叶,可在羊圈内吊草把任羔羊采食或在羊圈内安装羔羊补饲栏,将切碎的幼嫩干草、胡萝卜放在食槽里任其采食。20日龄后开始训练吃混合精料,一般要求混合精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在15%以上,并注意供给优质易消化、适口性好的蛋白质饲料,粗纤维含量不超过6%,同时还要补钙和磷。精料的组成可为粉碎的玉米、小麦、麸皮、豆饼、食盐等。初喂的饲料应质地疏松,易于消化,可先炒熟后粉碎,以提高适口性;不可喂饲豆类以及脂肪含量高的饲料,以免引起消化不良。为使羔羊更好地利用淀粉,可在混合精料中加人少量麦芽,以促进淀粉糖化。待全部羔羊都会吃料后,定时、定量饲喂,喂料量由少到多,少给勤添。在补料的同时用小盆盛些清洁饮水放在运动场上让羔羊自由饮用。从1月龄起,每只每天补饲精料25~50克、食盐1~2克、骨粉3~5克,青干草自由采食。羔羊50日龄后,随着母羊泌乳量下降,羔羊逐渐以采食为主、哺乳为辅,此时在日粮中应注意补加豆饼、鱼粉等优质蛋白质饲料,以利羔羊快生长、多增重。

二、羔羊的饲养管理

1.保温护羔

由于初生羔羊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因此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对初生羔羊尤其是冬羔和早春羔至关重要。有条件的羊场母羊临产前要移入产房,产房要求保温效果好,没有产房的要把羊舍门窗封好,在地面上铺上柔软干净的干草,必要时可增设取暖设备。羊舍的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为宜。羔羊出生后,立即让母山羊舔干其身上的黏液,这样既有利于羔羊体温调节/,又有利于母仔认同。当羊舍温度适宜时,母羊和羔羊安静地卧在一起;当羊舍温度过高时,母羊则与羔羊的卧地距离较远。可根据母羊和羔羊的上述行为动态,判断舍温是否适宜,并及时加以调整。在日常管护中,还要注意勤换垫草,保持栏舍清洁干燥。

2.注意防病

在母山羊进入产房前,要对产房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羔羊出生后7~10天最易发生痢疾,应注意哺乳、饮水和圈舍卫生,观察羔羊食欲、精神、粪便状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如出现病羔要及时隔离,死羔及其污染物要及时处理,消毒灭菌。羊舍要勤打扫,保持清洁卫生。要注意羔羊脐带消毒,防止污染。

3.去角防斗

山羊因为好斗,有角时不易管理。为防止造成伤亡和流产,可将羊角去掉。去角时间宜在7~10日龄。去角时,先保定好羔羊,将角基处的毛剪掉呈凹形,周围涂上凡士林,然后用氢氧化钠棒轮换摩擦两个角基,开始时稍加用力,待出现微血管时要轻擦,直到角基上微出血时止;也可用烧红的烙铁烙角基。去角处理后的羔羊应单独管理,防止角基部被擦破而感染疾病,待伤口干好后即可归群。

4.适当运动和放牧

1周龄以后的羔羊可利用晴天中午放到舍外自由运动,晒一会儿太阳,最初晒半个小时,以后逐渐延长时间。为促进羔羊发育,减少母羊负担,增加合群性,到1月龄时可将羔羊编群进行放牧。放牧地点由近到远,时间由短到长。

5.适时断乳

羔羊一般在3月龄左右断乳,早熟品种以及采取频密繁殖时羔羊在1.5~2月龄断乳。羔羊50日龄后对母乳的依赖性大为降低,已转入采食植物性饲料为主的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饲养,至3月龄时可顺利断乳。一般采用一次性断乳的方法,即将母仔分开,不再合群,原羊圈留羔不留母,将母羊移走,以减少羔羊应激反应。断乳后的羔羊应加强放牧和补饲。也可采用逐渐断乳法,即从2月龄起,逐渐延长母仔分隔时间,直至最后断乳。如果羔羊断乳较早以及少数母羊泌乳力旺盛,发现乳房充盈时,可人工挤去乳汁,对其他断乳母羊也应定时检查,防止胀奶引发乳房炎。

6.补饲管理

羔羊刚开始补饲时,每天都要将剩料清扫干净,换上新鲜饲料,待全部羔羊都会吃料后,转为按日定量饲喂。补饲隔栏面积按0.15米2/只计算,进出口宽20厘米,高度38~46厘米,以使羔羊能自由进出,母羊进不去为宜。应经常对隔栏进行消毒,保持卫生。

7.羔羊的去势

不留做种用的公羔,应在断乳前后去势。去势时间以在出生后2~3周进行为宜,一般选择晴天的上午进行,以便全天对去势的羔羊进行护理。体弱羔羊,可以推迟去势时间。常用的去势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刀切法。通常将羔羊前后肢同时握住,把羔羊半蹲半仰置于凳上,羔羊背部贴在术者胸前,用碘酊消毒羔羊阴囊外部,一只手握住阴囊上方,另一只手用消毒过的手术刀在靠近阴囊侧下方1/3处切口,然后将睾丸和精索一并挤出扯断,刀口涂碘酊并撒上消炎粉。②结扎法。小公羊1周龄左右时,将睾丸挤到阴囊的外缘,在精索部将阴囊用橡皮筋紧紧结扎,经过20~30天,阴囊和睾丸萎缩并自然脱落,不出血,可以防止感染。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③药物去势法。如刀切法对羔羊进行保定。手术人员一只手握住阴囊顶部,将睾丸轻轻挤压到阴囊底部,使其固定而不滑动,在阴囊顶部与睾丸对应处用碘酊消毒;另一只手拿吸有消睾注射液的注射器,从睾丸顶部顺睾丸长径平行进针扎入睾丸实质,针尖应抵达睾丸下1/3处,慢慢注射,边注射边退针,使药液停留于睾丸1/3处。依同法做另一侧睾丸注射。注射量为0.5~1.0毫升。注射后的睾丸呈膨胀状态,不要挤压睾丸,以防药液外溢。

作者简介:李苏新副教授,从事畜牧兽医、动物营养、饲料加工等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南方肉用山羊养殖技术》等。联系地址: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邮编:530226。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31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