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流水养鱼池的结构怎么建造


流水养鱼是一种小水体、高密度、水体不断交换的养鱼方法。其优点是养殖周期短,占地少,管理方便,产量高。但要有一定的动力设备,充足的饵料和较高的技术水平。

由于罗非鱼具有适应性强、疾病少、耐氧能力强、生长快等特点,很适合流水养殖。近年来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北京、上海、湖北、四川等地都在养殖。一般亩产3~5万千克,最高产量达6.7万千克,是一种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具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流水鱼池是海水养鱼的主要部分之一,它包括:

1、鱼池面积和深度

一般为30~50平方米,最大不超过160平方米。水深1.2~2米。

2、形状与水的流动

形状不同,水的流向不同。原则上要求水能流遍整个池子,各部分都能水交换,并能集污排污。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八角形、圆形、椭圆形等,以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池较为普遍。

3、鱼池排列

一般有串联和并联两种,以并联方式好。

4、注水、排水、排污系统

注水方式多种多样,有溢水式、散射式、水帘式、喷雾式。排污口设在池底的中央,并设拦鱼栅。


相关知识

养鱼池塘的生态增氧方法


养鱼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高低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如果缺氧,轻者影响鱼类生长,重者则引起缺氧死亡,造成重大损失。
1.养鱼水体的溶解氧要求。据生产实践,一般养殖(育苗)池塘中的水体溶解氧应保持在5~8毫克/升,最低不能低于3毫克/升,否则就会引起鱼虾泛塘死亡。
在水产养殖中,水体轻度缺氧虽不致引起鱼虾死亡,但会严重影响其生长速度,使饵料系数提高,生产成本增加,养殖效益下降。以草鱼为例,生长期内要求水体溶氧量达到5毫克/升以上或饱和度大于70%为正常范围,最低为3毫克/升,0.4毫克/升即为致死点。2,毫克/升时草鱼开始浮头。据试验,草鱼在溶氧量为2.72毫克/升情况下的生长速度,比在5.56毫克/升情况下降低98%,饵料系数提高4倍。
2.引起溶解氧不足的主要原因。①气温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温由10℃上升到35℃时,空气中的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可以由11.27毫克/升降至6.93毫克/升,高温会引起溶解氧降低。而且鱼类在高温情况下因摄食、运动量加大耗氧增加,也是引起溶解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密度过大。一些养鱼户为追求高产,每亩放养常规鱼种4000~5000尾,甚至更多,超l出正常放养量的1倍多。导致鱼类和水中生物呼吸作用加大,耗氧量增加。
③有机物分解。大量有机物(如塘头配套饲养大量生猪、鸭、鸡、肉鸽等禽畜的排泄物)分解作用,消耗了水体中的大量氧气,造成缺氧。
④无机物氧化。养殖池塘水体和池塘淤泥中存在的硫化氢、亚硝酸盐等发生氧化作用,导致消耗大量溶解氧。
3.鱼类缺氧的反应和症状。(D轻度缺氧。()鱼虾出现烦躁,从水面可明显看到鱼虾游动的波浪,个别鱼虾头部浮出水面,呼吸加快。
②重度缺氧。大量鱼虾浮头,甚至引起死亡。例如鲢鱼在溶氧0.6毫克/升时就可能引起大批死亡。鱼类长期处于溶氧1~3毫克/升时,基本停止摄食,生长速度减慢,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疾病和引起死亡。
4.养殖水体的生态增氧方法。(D科学确定放养密度。根据池塘大小、深浅、水源灌排,饵料及养殖技术合理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池塘可亩放养常规鱼种1200~1500尾(亩产500~600千克)。配套精养高产塘,可亩放25003000尾。同时要合理搭配滤食性鱼类(一般亩放鲢250尾,鳙150尾),。通过滤食过量的浮游生物,保持合理的浮游生物种群进行光合作用,保证养殖水体的丰富溶氧量。
②合理配套禽畜养殖。据生产实践,基地化的高产精养塘,亩配套饲养生猪5~8头,或鸭150~200羽为宜,残饵和粪便基本可供鱼类采食净化,又可培育丰富的浮游生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以利健康养殖。
③适当种植水生植物。在配套养殖的精养肥水高产塘,最好每亩搭架囤养水浮莲等水生植物60_80平方米,以吸收水中过量的氨、氮和无机盐养分,进行光合作用,以调节净化水质。
④适时开动增氧机械。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增氧办法。此举措能将溶氧饱和的表层水翻滚到底层,而底层水滚动到表层,经光照淡化分解毒物,释放营养素,使池水溶氧量均匀平衡。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新,经常泼洒微生物水质改良剂,也是预防水质缺氧的好措施。
⑤及时搞好清淤消毒。放养前彻底清淤消毒,将硫化氢、氨气等有害物质转化为有益物质,改善水质和底质。据有关部门试验,水体中的溶解氧一般鱼类仅消耗12%~15%,而淤泥耗氧量约占40%以上。故清淤消毒工作很重要,不可等闲视之。
张海明

罗非鱼的流水养殖


利用温泉水或工业温排水进行罗非鱼的高密度养殖,近年来方兴未艾。

1.池塘建设

池塘面积一般为30-50m,水流应保持全池均可交换,池塘排污应彻底干净,池底具有一定坡度,深度为80-150cm.

2.鱼种放养

流水养殖要保证水质良好、溶氧充足,水体交换量是决定生产能力高低的关键。若池水交换量为每15 min 1次,鱼种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100-200尾。养殖后期及时捕大留小,抑制生长.

3.水质管理

在以循环水为主的鱼场. 必须注意水的净化,防止鱼类排泄物和残饵的积累,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可采用沉淀净化法(使大部分未分解物质沉淀后排出)、吸附净化法(沸石)、生物净化法(种植水生生物)、化学净化法(用漂白粉杀死过量浮游动物)。除了净化水质外,还应有排污系统,每4h排污一次,排污时加大水量,打开排污阀门,同时擦洗池壁粘附污物,排污后要恢复原有注水量。

对池塘中溶氧量的变化要特别重视,绝不应等鱼浮头时再采取措施,因此,流水养殖的单位,应具备初级水质分析设备。当水中溶氧低于5 mg/I时,应加大水量采取补救措施。水温必须保证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最好在28度左右。

4.饲料投喂

流水池塘养殖,放养密度高,池水又不断的流动,鱼类需要摄入大量饵料,饲料是鱼类生长的物质基础〔饲料配方可参考表 15-2。日投饲4-6次,投饵量应根据鱼摄食情况兄而定人工饲料放入池中的饲料台上,草类投在浮于水面的框架内,注意加强鱼类的驯化摄食,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5.鱼病防治

流水养鱼是高密度养殖,一旦发生鱼病.传播扩散较快,所以,应以预防为主。鱼种放养前应消毒,饲养过程中每半个月投一次药饵,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种造成鱼病的不利因素:

①低温;
②水体温度急剧变化;
③水体溶氧不足;
④水质不良;
⑤水中有大量有害气体;
⑥变质和不合理的饲料;

成品黄鳝土池和流水无土池的建造



1、土池的建造

土池应建在土质坚硬的地方。建造土池时,应根据挖方与填方大体相当的原则,以节约投资。建造时,从地面向下挖30~40厘米深,挖出的土在四周做埂。埂的高度为40~60厘米,宽60~80厘米。池埂一定要分层充分夯实,池底也要夯实。有条件的养殖户,最好在池底先铺一层油毡,再在池底及池壁四周铺一层塑料薄膜。在池底薄膜上堆放20~30厘米厚的淤泥层或有机质土层。

鳝池建成后,池埂上可种植一些瓜、豆类藤本经济作物,并在池的四周搭设棚架,让这些瓜、豆类的茎蔓在棚架上,在夏天便起到遮挡阳光、降低水温的作用,有利于黄鳝的生长。池内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水浮莲等,供黄鳝隐藏休息之用。池底色可放一些乱砖、石块等物,让黄鳝安居其中。

2、流水无土养殖池的建造

在有常年流水的地方,采用微流水养殖,可获得更高的效益。流水无土池是用水泥砖砌成的,每个池2~3平方米,池壁高40厘米左右,在池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直径3~4厘米的进水孔1个和排水孔2个。进水孔与池水水面等高,出水孔一个与池底等高,另一个高出池底4~5厘米,进出水孔均用金属网纱罩住,以防黄鳝逃走。


罗非鱼池塘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




1、施肥

罗非鱼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在池塘中,它能摄食有机碎屑及其它植物性饲料,还能摄取浮游动植物。肥水养殖可节省部分人工饲料。施肥的作用主要是繁殖浮游生物、附生藻类、底栖动物等。施肥后微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碎屑大量增加,为罗非鱼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施肥一般采用有机肥料如各种粪肥、绿肥、混合堆肥等,粪肥中以牛粪最佳。目前,为满足出口加工对罗非鱼品质的要求,一般在成鱼养殖中可采取前期畜禽粪肥水结合投放颗粒饲料、后期则完全投放颗粒饲料的方法,这样既避免了产品品质的下降,减少了人工饲料的残留,又保持了养殖水域环境质量。当然,随着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养殖期全部采用投喂配合饲料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2、投饲

应实行“四定”的方法。定质:饲料新鲜适口、营养价值高,不喂霉烂变质料;定位:固定食场,浮料可投在浮框内;定时:一般日投喂2次,上午8:00~10:00,下午2:00~4:00各喂1次;定量:每次要求均匀投喂,不可忽多忽少。天晴多喂,阴雨天少投,天气闷热欲下雷雨则停止投喂。在实际养殖生产中,还要进行投饵驯化。

3、日常管理

经常巡塘,黎明时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及浮头程度;日间结合投饲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池鱼活动和吃食情况;近黄昏时检查全天吃食情况和观察有无浮头预兆。随时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池塘水质既要肥又要清新,溶氧量高,有利于罗非鱼摄食和生长。适时注入和排放池水,以保持适当的水量和水质满足鱼体生长的要求。


罗非鱼池塘养殖的鱼种放养



1、放养苗种规格的选择

成鱼养殖一般都是当年放养当年收获,所以鱼种放养规格一般在3~10厘米,鱼种成活率高,商品鱼规格大,经济效益高。目前我国养殖罗非鱼的鱼种规格主要有三种:早繁苗种、当年夏花种、越冬鱼种。

(1)早繁苗种是指亲鱼在越冬池内于3月底至4月初繁殖,4月中、5月初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鱼种。它比正常繁殖的鱼种提早1~1.5个月放养,从5月中旬饲养到10月底收获,平均体重可达400~500克。

(2)当年夏花种是指越冬亲鱼于5月初放入繁殖池后,经20天左右繁殖的鱼苗,6月中、下旬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鱼种。这种鱼种生产数量多、成本低,当年放养,当年可养成商品鱼,适合大规模饲养成鱼的要求。

(3)越冬鱼种是上年繁殖中、晚期的鱼苗,在越冬前集中培育至5~10厘米后,移入越冬池过冬,到当年的4月底或5月初,作为成鱼养殖的鱼种。其规格相对较大,体质好、成活率高,如果放养合理,在当年8月底9月初就可达到400克/尾以上的商品规格。养殖越冬鱼种,养成的商品鱼规格大,还可根据市场要求,在罗非鱼大量上市前,甚至夏季,其它鱼产品上市淡季上市,商品鱼价格高。越冬鱼种由于经过越冬保种,鱼种成本相对较高。目前,为满足向出口加工企业提供批量成鱼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了这一方式。另外,各地气候条件不尽相同,放养时间早晚相差较大,没有统一的放养模式,应结合当地条件和市场需求而选择苗种规格。2、苗种放养时间

要求自然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就可选择晴天放养。一般来说华南地区在3月底4月初即可放养鱼种。

3、放养密度

一般采用池塘主养罗非鱼方式,苗种放养密度一般在每亩1000~1500尾,另外搭养100尾以下的鲢、鳙鱼等。


乌鳢成鱼罗非鱼池套养技术



罗非鱼和乌鳢鱼有共同的特点,对水质要求比较低,耐低氧、耐肥力强、抗病力强、生长快、产量高。但是,罗非鱼繁殖能力强,在南方每年可以繁殖6~10次,长江流域各地在自然条件下每年可繁殖4~5次,每次产卵数百至数千粒,这一习性成为罗非鱼养殖受阻的难题。由于年繁殖次数多,池塘养殖密度不断增加。而且7月之后繁殖的仔鱼,当年根本长不成商品鱼,相反还与大规格的罗非鱼争食、争空间、争氧,影响大规格罗非鱼的生长发育,严重影响了商品鱼的产量和质量。乌鳢贪食小杂鱼的习性,可以捕食小罗非鱼,保证大鱼生长,两者互为有利,既解决了乌鳢的饵料问题,保证了乌鳢的生长速度,又控制了罗非鱼的数量,加快了罗非鱼的生长速度。不仅可保证罗非鱼的产量,而且提高了池塘水面的总养殖产量。所以这种养殖模式是最理想的养殖方法。主养罗非鱼的池中搭养的具体方法如下:

1.在罗非鱼成鱼池搭养乌鳢:罗非鱼的品种很多,有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红色罗非鱼,以及杂交一代福寿鱼、吴郭鱼等。除了雄性化的罗非鱼之外,其他各品种成鱼池中都可以搭养乌鳢。

⑴放养乌鳢鱼种的时间:在温度达到18℃以上就可放养罗非鱼,长江流域一般在4月下旬,南方稍早,在4月初,北方相应较迟。此模式所用罗非鱼种—般选用隔年鱼种,再饲养3~4个月便性成熟,大约在8月份开始繁殖第一代。因此套养乌鳢种的放养时间应在8月底。必须强调的是不同品种的罗非鱼性成熟的时间有差异,因此放养的时间应作灵活调整。总之,要在罗非鱼繁殖后,池中有小罗非鱼时才开始放乌鳢。
⑵乌鳢放养时的规格与放养量:为了适合搭养乌鳢,罗非鱼的鱼种规格应偏大一点,一般为40~60克。这样罗非鱼繁殖时间应相应提早一些,乌鳢种的放养时间亦可相应提早,延长了乌鳢的生长时间,乌鳢出池时的规格可以到300~500克。同样罗非鱼出池时的规格亦可大一些,搭养池商品鱼的总产量明显提高。
每亩最初可以放养8~12厘米左右的乌鳢鱼种400尾,经一定时间生长后,可以将乌鳢种规格大小进行筛选,一般一个养殖周期要进行2~3次筛选分养,以保持同池养殖的乌鳢规格整齐。分选后留大去小,使搭养密度降低,最终乌鳢搭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00~120尾。
⑶饲养管理要点:主养罗非鱼搭养乌鳢的鱼池采用小型的水泥池或土池比较适宜,池水深1~1.5米。水面种植适量的漂浮性水草,要有固定的位置,营造乌鳢隐蔽、捕食的环境。在池壁或塘埂上要安装防逃的竹篱笆或尼龙网网围,防止乌鳢跳出养殖池而逃跑。
⑷养殖效果:如果在每亩罗非鱼成鱼池中,放养10~13厘米的乌鳢鱼种40~50尾,到11月底与罗非鱼一起捕捞,乌鳢的体重可达到250~400克。一般亩产乌鳢18千克。

2.在罗非鱼的繁殖池搭养乌鳢:在广东、广西,用于繁殖的罗非鱼亲本,于4月底投放鱼池。7月底投放乌鳢种,规格为10厘米左右,每亩投放60~70尾,到11月底起捕,一般亩产乌鳢20~25千克。


罗非鱼池塘养殖的鱼种放养技术



1、放养苗种规格的选择

成鱼养殖一般都是当年放养当年收获,所以鱼种放养规格一般在3~10厘米,鱼种成活率高,商品鱼规格大,经济效益高。目前我国养殖罗非鱼的鱼种规格主要有三种:早繁苗种、当年夏花种、越冬鱼种。

(1)早繁苗种是指亲鱼在越冬池内于3月底至4月初繁殖,4月中、5月初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鱼种。它比正常繁殖的鱼种提早1~1.5个月放养,从5月中旬饲养到10月底收获,平均体重可达400~500克。

(2)当年夏花种是指越冬亲鱼于5月初放入繁殖池后,经20天左右繁殖的鱼苗,6月中、下旬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鱼种。这种鱼种生产数量多、成本低,当年放养,当年可养成商品鱼,适合大规模饲养成鱼的要求。

(3)越冬鱼种是上年繁殖中、晚期的鱼苗,在越冬前集中培育至5~10厘米后,移入越冬池过冬,到当年的4月底或5月初,作为成鱼养殖的鱼种。其规格相对较大,体质好、成活率高,如果放养合理,在当年8月底9月初就可达到400克/尾以上的商品规格。养殖越冬鱼种,养成的商品鱼规格大,还可根据市场要求,在罗非鱼大量上市前,甚至夏季,其它鱼产品上市淡季上市,商品鱼价格高。越冬鱼种由于经过越冬保种,鱼种成本相对较高。目前,为满足向出口加工企业提供批量成鱼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了这一方式。另外,各地气候条件不尽相同,放养时间早晚相差较大,没有统一的放养模式,应结合当地条件和市场需求而选择苗种规格。

2、苗种放养时间

要求自然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就可选择晴天放养。一般来说华南地区在3月底4月初即可放养鱼种。

3、放养密度

一般采用池塘主养罗非鱼方式,苗种放养密度一般在每亩1000~1500尾,另外搭养100尾以下的鲢、鳙鱼等。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83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