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养殖与繁育技术

绒山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山西等地区有绒山羊的养殖基地。绒山羊顾名思义,主要以产绒为主,产肉为次,是山羊品种中价值较高的品种之一,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舍养的绒山羊显现出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养殖户的饲养管理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殖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绒山羊饲养和繁育管理方面的研究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及动态

在我国对生态保护的大前提下,绒山羊的天然饲养环境发生了改变,而圈养的个体在生长和繁殖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以占产量达到39.8%的内蒙古绒山羊为例,近几年出现了显著的产量下降情况,这意味着需要通过技术实现对放养范围的弥补和通过更加高产高效的饲养和繁殖方式,提供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就绒山羊日粮问题,国际上现在有很多种关于绒山羊日粮评价的指标,对绒山羊日粮中的能量、粗蛋白、钙、磷及精粗比等为指标,对其日粮的组成做了精细的规定。为了更好的提高其泌乳量、日增重、产绒量、绒的细度、繁殖率,为我国整体提高科学饲养绒山羊能力,提高养殖效益提供理论数据参考,为提高绒山羊对饲料的利用,促进各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绒山羊的饲养与繁育

1.绒山羊的饲养

1.1羊舍的构建

1.1.1羊舍的选址

考虑到绒山羊具有好动、喜欢攀爬、耐寒、不喜潮湿和高温等特性,喜欢干燥的环境,羊舍应该首先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段,而且同时需要保持干燥安静,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且需配备换气装置,尽可能达到坐北朝南,从而让其得到更好的生长繁殖。

1.1.2羊舍的建设

绒山羊天性好斗,需要讲种公羊分开饲养,且每只的圈养范围保持在3到5平米之间,以防止相互打斗造成损失。散养区域,保证每15平米有一只左右的公羊,3只左右的母羊,以维持其足够的活动空间。未成年的公羊,30只为一个群体,成年的则以20只为一群体。羊舍的高度在3米左右比较合适,如若地域较为寒冷,则可适当加高至3.5米左右。

1.1.3羊舍的配套设施

首先,饲养槽,根据羊群的高度确定其高度,普遍保持在30至50公分之间采食口应当在20公分左右,长度根据具体需要确定,宽20公分左右,槽深至多20公分,以兼顾不同个头的绒山羊;然后,运动场则要有必需的降温和保温设备,防止温度超过最适温度。

1.2饲养管理

1.2.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工作

1.2.1.1考虑到种公羊好斗,好动的习性,其性欲较为旺盛,脾气暴躁,喂养时需将多种饲料(尽可能的多样)混合均匀,一般选用优质的青贮多汁的饲料、青干草、精饲料等。最好将青贮的玉米秸秆作为辅料,保证有充足的矿物质元素供应。在适当的时候供应适量的精科,饲料的搭配需切忌偏重,以至科学合理。

1.2.1.2饲养的方法:种公羊需要与其他公羊及母羊分开圈养,交由经验丰富的饲养员进行饲养,为了防止其因意外而受伤和维持其高性欲,以助于繁殖。

1.2.1.3活动:必须注意种公羊的活动能力,这直接影响到其繁殖能力,需要对其进行每天至少2小时的强制驱赶活动,锻炼身体机能,保持健康。

1.2.1.4交配:绒山羊的交配应该在人为控制下符合其自然天性的自然交配,每天最多两次,每周休息两天。如完全采用人工授精,则每天一次,每周休息两天。

1.2.2种母羊的饲养

1.2.2.1妊娠期:母羊在妊娠期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供应,保持充足的维持母体和羔羊生长所需的营养,这要求饲料的绝对新鲜和合理搭配,在妊娠后两个月内,这些需要特别注意。冬季需要做好保温和保证饮水的工作,保证通风,在活动中最好不要使其收到惊吓。

1.2.2.2哺乳期:同样,饲料的配比和保温工作必不可少,同时要注意更换干燥的垫草,以免出现炎症;对于对于性情温顺、奶水充足的母羊要供应干净的温水,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和麦麸,保持三天左右,饲料要以干草为主,不能喂养青贮多汁的玉米秸秆,防止消化不良。

产乳的高峰期大致在10-50天之间,15天左右后,母羊可以自行采食。60天后,可以饲以青贮饲料。

1.2.3羔羊的饲养

1.2.3.1初乳时期:羔羊在出生10天之内,喂乳的频率为1次/小时,20天之后,次数可以逐步减少,但需保证正午时分喂食一次,傍晚一次。30天后,即可与其他成年羊一齐喂养。

1.2.3.2饲料:羔羊在需要90天左右的肠胃发育,这期间不可进行反刍,对于粗纤维的消化能力较弱,需以少量的草料诱导使其开饲。

2.绒山羊的繁育

2.1概况:绒山羊是季节性多次发情的家畜,当生殖器官完全成熟之后,约为3-6月龄时,开始出现性活动迹象,成为发情,此时生长发育迅速且强烈,因此不易配种。

一般在羊羔达到成年体重的60%-70%时,可以开始配种,即出生后第一个繁殖季节,否则,需要在之后的第二个季节开始。

小公羊在3个月左右出现爬跨射精,此时需要筛选有种用价值的公羔,其他的进行去势,与母羊和母羔分开,一岁半左右的种公羊开始控制配种,两岁以上的,大量使用。留作种羊的羊羔,母羊可繁殖至9岁左右终止,公羊则只可至7岁。

2.2发情周期:母羊的发情周期大约在21天左右。

2.3发情持续期:每次发情所持续的时间被称为发情持续期,一般为24-28小时,母羊的第一次排卵后4-8小时可在输卵管内存活。

2.4发情鉴定:①外部观察法,母羊发情后食欲减退,反应敏感,且停止反刍,相互爬跨,咩叫摇尾。以上为初步发情征兆。

②公羊试情法,将公羊带上试情布,放入母羊群中,使其闻嗅母羊外阴,发情的模样会与之亲近,摇尾,接受爬跨,比例以1:20-30为宜。

3.绒山羊的培育发展

中国绒山羊占世界首位,但是,较低的产绒量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大量且优良的绒山羊种羊,现在市场普遍看好种母羊,并已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良好的市场前景,势必引导更多的农牧民转向绒山羊的养殖,但我国现阶段绒山羊个产量仅有310g左右,改良的也不过500g,则急需通过更加普遍的高质量养殖,增加产能,同时也增加经济效能。

三、结语

良好且适当的环境,切实且有效的技术,优质且细心的工人,是高产能养殖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技术的高度综合革新,绒山羊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已经被人们所认知,但是如需要更加优厚的回报,我们就需要在这基础之上,根据具体情况,更加精细的对养殖的条件和配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关知识

陕北白绒山羊 陕北白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陕北白绒山羊是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采用杂交方式经过25年培育而成的以产绒为主、绒肉兼用型的山羊新品种。和国内其他绒山羊品种比较,陕北白绒山羊具有单位产绒量高和绒质优良的特点,在绒纤维细度、长度和产绒量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陕北白绒山羊陕北白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品种选育
1.种公羊的选择。选择体格大、绒细长和长绒量高的一级种公羊进行配种。建立健全种公羊登记制度,有计划地进行配种,以免过度近交。尽量采取现代化的选育技术,扩大和延长优秀种公羊的使用年限或冷冻精液的保存年限。
2.母羊的选择。选用产羔多、羔羊成活率高且体格发育良好的种羊组成多胎基础羊群,在此基础上再次选择多胎母羊进行配种,逐步提高羊群的多胎性能。
二、饲养管理
1.羊舍的选择。羊舍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和向阳的地方。羊舍地面要高出羊圈地面20厘米以上,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总的要求是坚固、保暖和通风良好。羊舍的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通常每只羊要保证1~2平方米的面积。
2.种公羊的饲养管理。非配种期要加强饲养,促其运动,有条件时要进行放牧。非配种期除放牧外,冬季每日补饲精料和胡萝卜各0.5公斤、干草3公斤、食盐5~10克、骨粉5克。夏季以放牧为主,适当补饲精料,每日饲喂3~4次、饮水1~2次。
配种期饲养可分为配种预备期(配种前1~1.5个月)和配种期两个阶段。配种预备期应增加饲料量,按配种喂量的60%~70%饲喂,逐渐增加到配种期的精料给量。配种期的公羊神经处于兴奋状态,经常心神不定,不安心采食,这个时期的管理要特别精心,要早起晚睡,少给勤添,多次饲喂。饲料品质要好,必要时可补饲一些鱼粉、鸡蛋和羊奶,以补充公羊配种时期大量的营养消耗。配种期如果蛋白质饲料数量不足或品质不良,会影响公羊的性能、精液品质和母羊的受胎率。配种期每日的饲料定额大致为混合精料1.2~1.4公斤、苜蓿干草或野干草2公斤、胡萝卜0.5~1.5公斤、食盐15~20克、骨粉5~10克、血粉或鱼粉5克,分2~3次投喂草料,饮水3~4次。每日放牧或运动时间约6小时。
3.母羊的饲养管理。配种前要做好母羊的抓膘复壮,为配种妊娠储备营养。日粮配给上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为基础,对断奶后较瘦弱的母羊还要适当增加营养,以使其复膘。母羊妊娠前3个月由于胎儿发育较慢,营养需要与空怀期基本相同。妊娠的后两个月由于胎儿发育很快,胎儿体重的80%在这两个月内生长,因此这两个月应供给母羊充足、全价的饲料,这一时期母羊的代谢水平提高了15%~20%,饲料中钙、磷含量应增加40%~50%,并应含有足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对怀孕母羊加强管理,防止拥挤、跳沟、惊群和滑倒,日常活动要以“慢、稳”为主,不能饲喂霉变和冰冻饲料,以防流产。
母羊从生产至产后3个月为哺乳期。产后两个月母乳是羔羊的重要营养来源,尤其是出生15~20天的羔羊,母乳几乎是其唯一的营养来源,应保证母羊全价饲料饲养。到哺乳后期,由于羔羊采食饲料增加,可以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对母羊的补料。哺乳母羊的饲养要注意控制精料喂量,产后1~3天内不能饲喂过多的精料,不能饮冷水和冰水。羔羊断奶前应逐渐减少多汁饲料和精料喂量,防止发生乳房疾病。对母羊舍要经常打扫、消毒,胎衣和毛团等污物要及时清除,以防羔羊吞食发病。在哺乳期除青干草自由采食外,每天补饲多汁饲料1~2公斤、混合精料0.6~1公斤。
三、疾病预防
1.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定期对羊舍进行清理,保持羊舍整洁。每年入冬前要对羊舍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药有新洁尔灭,10%~20%的石灰乳和10%的漂白粉溶液。可将消毒液盛于喷雾器内对地面、墙壁和天花板等进行消毒,在产羔前及产羔结束后对产房进行一次彻底清扫消毒。在病羊舍和隔离舍的出入口处,应放置浸有消毒液的麻袋片或草垫,消毒液可用2%~4%的氢氧化钠溶液(针对病毒性疾病)。
2.适时驱虫。每年应给羊驱虫两次,分别在2—4月份和9—11月份进行。对短期育肥的羊应在育肥开始时驱虫。用于驱虫的药物种类很多,其中搭配使用丙硫脒唑片和阿维菌素片效果显著,每隔15天轮换使用一次。驱虫应在早晨6—7时羊空腹时进行,剂量为每10公斤体重用药1片(两种药物药量相同)。喂药后6小时内禁食和禁水。
3.免疫接种。每年春、秋季接种四联苗(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羔羊痢疾)、破伤风类毒素和布鲁氏杆菌疫苗,对易感地区还要注射口蹄疫疫苗、羊痘和II号炭疽芽孢菌等。
4.药浴。药浴应选在晴朗、无风和温暖的天气进行,第1次药浴后,最好间隔7天再药浴1次,以确保效果。浴前8小时停止放牧和喂料,浴前两小时让羊饮足水,以免羊药浴时因口渴误饮药液。羊在药浴池中停留3~4分钟,浴中用压扶杆将羊头压入药液中2~3次,使其周身都浸泡到药液。对怀孕母羊不要进行药浴以防流产。

横山县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1℃。干旱缺雨(年降水382毫米)、无霜期短(150天),是制约农业生产的瓶颈。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9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畜牧业总产值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养羊总产值3.5亿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和畜牧业总产值的38.7%和78%。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15元,是2000年的2.5倍。
1978年开始,我县引进辽宁盖县白绒山羊,以其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采取简单杂交育成方法,历经25年的艰辛培育,经验收后,2003年被农业部公布为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种。陕北白绒山羊具有产绒量高、绒质优良、遗传稳定、群体中选育群间存在着多绒型和频密产羔个体等特征,在绒纤维细度、长度和产绒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我县陕北白绒山羊成年公羊平均绒长10.75±1.06厘米,产绒量996.76±157.83克,成年母羊分别为8.15±1.68厘米、703.16±36.8克,成年公羊抓绒后体重53.46±10.5千克,成年母羊47.36±3.68千克,绒细度15微米以下,净绒率60%以上,母羊产羔率120%以上,屠宰率45%以上。以陕北白绒山羊为主的羊产业已成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今后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大力发展羊产业的指导思想,从饲草基地建设入手,制定了封山禁牧舍饲养羊政策。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加强舍饲棚圈等设施建设,改善饲养管理技术,强化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和注重疫病防治等措施,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了全县羊产业的快速发展。陕西省农业厅命名横山县为陕北白绒山羊育种基地县、种羊场为陕西省陕北白绒山羊原种场;陕西省科技厅确定为陕北白绒山羊高效设施养羊科技示范县。2007年,全县羊子饲养量达到104万只,其中存栏58.2万只,出栏45.8万只,较2000年增长了1倍,年生产羊毛480吨,羊绒225吨,羊绒增长123.5%;羊肉4524吨,增长50.8%。全县农民人均养羊收入1000元以上。建成了以横山、塔湾、赵石畔、雷龙湾、波罗、双城等6个乡镇,马家梁、曹阳湾、水掌、芦河等160个行政村为主的陕北白绒山羊良种扩繁基地,饲养陕北白绒山羊65万只以上,户均40只以上。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格局,规模效益显著。专业户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人均4000元以上。随着羊产业的进一步开发,横山县必将成为陕北白绒山羊主产区,成为面向全国的绒山羊供种基地。

河西绒山羊


河西绒山羊主产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分布于酒泉、张掖和武威地区,属荒漠、半荒漠干旱草原。体格中等,体形结构紧凑呈四方型,四肢粗壮,公母羊有角、有髯,被毛以白色为主,次为黑、青、棕色。成年公羊平均体重38.5千克,母羊26.5千克。公羊平均产绒量323.5克,母羊279.9克。6月龄左右性成熟,1.5岁开始配种,1年1胎,多产单羔,繁殖率低。

品种:河西绒山羊

地理分布:河西绒山羊分布在酒泉、武威、张掖三地区的各县。

显著特点:河西绒山羊体质结实、紧凑。公、母羊均有弓形的扁角,分黑色和白色两种,公羊角较粗长,向上并略向外伸展。

品种概况:

一、产地和分布

河西绒山羊产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北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分布在洒泉、武威、张掖三地区的各县。据1980年统计,有羊23万只。

二、品种形成

产区地形复杂,南部高山纵横,奇峰层峦,山顶终年积雪;中部山峰与谷地、戈壁、沙漠、丘陵、山岗穿插交错;北部地势较平,整个地势呈南高北低的倾斜状态。山地多呈东西向排列,为典型的干燥剥山地。东南部有高峻的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山高坡陡。海拔为1400-5564m。

产区为荒漠、半荒漠地带,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8度左右,1月份平均为-26度,7月份平均为27度,全年日照为2500h以上,个降水量为150mm,雨季集中在7-8月份,无霜期为130d左右。

三、特征和特性

1、体型外貌

河西绒山羊体质结实、紧凑。公、母羊均有弓形的扁角,分黑色和白色两种,公羊角较粗长,向上并略向外伸展。四肢粗壮,前肢端正,后肢多呈X形。毛被以白色为主,也有黑色、青色、棕色和杂色等。毛被由粗毛和绒毛组成。

2、体重

河西绒山羊周岁公羊体重平均为20.0kg,周岁母羊平均为18.2kg;成年公羊平均38.5kg,成年母羊平均为26.0kg。

3、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河西绒山羊羔羊生长发育快,5月龄的羔羊体重可达20.0kg。产区一般对不留种的公羔阉割肥育,待成年后屠宰,故老龄母羊淘汰后供肉食,每年10月初集中宰杀。成年母羊的屠宰率为43.6-44.3%。

(2)繁殖性能河西绒山羊羔羊6月龄左右性成熟,18-20月龄配种。通常公、母羊分群管理,秋季(9月份)开始合群,实行自然交配。

丹东地区绒山羊饲养方式 绒山羊增绒技术的发展思路


辽宁绒山羊是我国珍贵的产绒山羊品种,所产山羊绒因其优秀的品质被专家称作“纤维宝石”,是纺织工业最上乘的动物纤维纺织原料。辽宁绒山羊在绒毛品质、产绒量等方面,居世界同类品先进,被誉为“中华国宝”。绒山羊是以摄取营养物质用于维持生命和生产的。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丹东地区绒山羊饲养方式绒山羊增绒技术的发展思路。

1、建立畜牧小区方式

从2009年开始,辽宁省畜牧局提出在全省建立畜牧小区,其中绒山羊小区在丹东地区最多达百余处。小区的标准是绒山羊存栏500只以上,有标准羊舍,有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等。由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20万元。这是丹东地区一种新的饲养方式,实现畜牧向规范化、集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具有现代畜牧业的雏形。如宽甸县大川头乡新生村某养殖小区饲养绒山羊达500余只,种30余亩饲草,全年舍饲。绒山羊平均产绒量达700g/只,一年纯收入达30余万元,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生态效益。这种饲养方式虽然代表了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但它需要大量的资金,丹东地区仅绒山羊小区,省财政补贴达千万元,这是其一,其二需要有一定的场地,受地域的限制。其三是受到有一定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限制。经过三年的运作,现在绒山羊小区仅剩70处,规模也不足500只,降至300只左有,同时绒山羊小区绒山羊的存栏数量有限,仅占全地区存栏总数的5%。这种饲养方式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它不是饲养方式的主体。

2、传统的饲养方式

传统饲养方式的特点是成本低,所需资金少,经济效益好。缺点是科技含量低,害处是破坏山林和生态。这种饲养方式应该加以改进,采取绒山羊“分段饲养法”和严禁幼林地放牧的措施。具体是5月15日~11月15日为放牧阶段;11月15日~12月15日、4月15日~5月15日为半牧半舍饲阶段,12月15日~第二年4月15日为舍饲阶段。采取分段饲养法既解决了充分利用山林资源,又防止了羊冬季啃食树木,从而保护了山林生态环境。而且由于冬季舍饲,补草补料,有利于绒山羊的健康,提高了产羔率和羔羊成活率,也提高了产绒量。传统的绒山羊饲养方式所饲养的绒山羊数量占绒山羊存栏总数的90%以上。绒山羊“分段饲养法”执行的较好,仍是现阶段饲养方式的主体。

3、“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方式

在林权制度改革实施后,宽甸县镇江乡大青村开始了绒山羊饲养方式的改革,采取每户饲养绒山羊10只左有,全村发展养羊户212户,共养殖绒山羊2292只,比林权制度改革前的饲养数量翻一番还多,总结出了“小规模,大群体”的常年舍饲经验,为我市开展绒山羊的舍饲圈养开创了新的养殖方式。“小规模,大群体”常年舍饲的养殖模式,既拓展了养殖空间,增加了单位面积的养殖数量,又提高了羊品质,为小区农民提供了一条快捷的致富门路。

普及发展绒山羊舍饲圈养,一是能缓解林牧矛盾,杜绝了羊上山啃食树木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农民的生态意识,做到养羊植树两不误。“小规模,大群体”养羊,养殖户与养殖数量同步增加,在饲草资源许可范围内,最大程度地普及绒山羊的发展。二是有利于绒山羊的科学化管理,推广应用新技术。三是能够提高产绒量和增重,常年舍饲管理到位,防疫及时,羊增重较快,不仅冬季不掉膘,全年还有40g左有的日增重。营养全面,毛束发育好,促进了羊绒的生产,且不上山放牧,避免了树丛的刮拽,羊腹部两肋绒毛不受损伤,羊绒产量增加,平均每只舍饲羊可多产绒90~110g。四是提高“三率”。舍饲方便观察发情羊,及时配种,母羊受胎率和产羔率得到提高,为羔羊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发育环境,提高成活率。五是减少了矛盾,促进了和谐,过去经常发生养羊户与非养羊户之间的矛盾,而现在户户都养羊,矛盾自然减少,促进了和谐。

“小规模,大群体”常年舍饲养羊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解决和不断完善:一是集中配种环节有隐患。一户养10只左右母羊1只种公羊在经济上不划算,需要统一配种,这就需要开展人工授精技术,统一配种。二是养羊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低,同养殖牛、猪、禽比较,养羊生产中的技术含量最低,养殖绒山羊还在用着原始的管理方式,与现代的养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方式还仅是开始,但它是绒山羊饲养方式的变革,应加大宣传、扶持力度,更大面积地推广,使绒山羊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4、小结

笔者认为:畜牧小区饲养方式是现代畜牧业的雏形,是畜牧产业发展的方向,但凶受到资金的限制,这种饲养方式不是现阶段的主要方式,今后除了增加财政投入以外,还要鼓励有能力有志向的企业投办畜牧小区,发展绒山羊产业。传统的饲养方式虽然比较原始落后,但如能加以改进,实行“三段饲养法”,仍可缓解林牧矛盾,做到充分利用和保护山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失为饲养方式的主体。“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方式,虽仅仅是开始,但它是绒山羊饲养方式的变革,既增加了广大农户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山林资源,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同时增强农户的和谐,应该加大宣传、扶持力度,大面积的推广,使绒山羊产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适应社会发展,顺应市场变化,巩固提高绒山羊生产流通体制按照不同的生态条件和品种羊的分布,有计划的建立绒山羊生产基地和组织绒山羊饲养者协会,形成行业力量,推行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协调农、商和毛纺、外贸等部门的关系,搞好绒毛市场管理和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加强绒山羊生产科技信息交流,并尽快与国际市场质量监督工作接轨。产、加、销三方要建立起互惠互利的信息关系,促进重点地区绒山羊生产的发展。
特点
是目前世界上绒毛品质优良、产绒量最高的白绒山羊品种,属绒肉兼用品种,产绒量高,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改良各地土种山羊效果显著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绒山羊增绒技术的发展思路:

一是在政策的引导下,加大推广力度,通过合作组织将增绒技术推广到户,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二是积极开展新品系选育工作,采取群选群育的办法,逐步淘汰产绒量低于500克、细度大于15微米的绒山羊,通过选优汰劣,进一步提高绒山羊群体生产性能及品质,创造新的育种材料;
三是开展绒山羊增绒技术原理研究。与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国内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增绒技术原理研究,为在绒山羊主产区进一步选育四季长绒型绒山羊新品系和推广示范增绒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辽宁绒山羊配种环节要点 辽宁绒山羊冻精配种技术要点


随着辽宁绒山羊饲养业的进一步开展,应用优秀种公羊冻精配种,改良低产群体的地区和农户逐渐增多。但是从近年来应用的效果来看,各地区冻精配种的受胎率变化幅度较大,一般为25.6%~86.8%。笔者根据冻精生产、解冻及冻配的一些经验,整理出辽宁绒山羊冻精配种时的技术要点。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辽宁绒山羊配种环节要点辽宁绒山羊冻精配种技术要点。

适龄配种。羔羊出生后4~5月龄即达到性成熟,出现发情征候;6~7月龄母羊可怀孕,但此时正是羔羊体躯、骨骼和内脏等器官的发育高峰期,切不可只顾眼前利益而提前配种,否则将影响到母羊一生的产绒量及繁殖性能。提前配种,母羊成年后体格较小,体重过低,通常只有25公斤左右,产双羔率、哺乳能力和羔羊成活率显著降低,同时提高了羔羊难产死亡率,缩短了母羊利用年限,羊群质量也会一代代地下降,所以说超前配种得不偿失。适宜的配种年龄是在羔羊出生后14个月左右,此时羔羊已基本达到体成熟,各器官、系统也已发育成熟,具备了今后毛、绒生产和繁殖所需的身体素质。利用年限可达8~10年。
尽早淘汰不孕及老弱病残羊。第一年交配未孕的母羊,以后的不孕率也较高;上一年难产或产死羔的母羊,以后难产或产死羔的概率也较高。母羊第一年不孕应尽早进行检查,找出原因,加以治疗,如果第二年仍然不孕就应该立即淘汰。母羊8周岁以后繁殖能力下降,不孕率增高;体弱多病、身有残疾的母羊繁殖和哺育能力相对较差。为了提高整个羊群的生产能力,降低饲养成本,应尽早淘汰劣质羊,保证整个羊群具备较强的繁殖能力。
配种季节的选择。在严寒和酷暑季节产羔,不仅增加了管理难度和管理费用,也提升了羔羊死亡率。夏、秋季节牧草好,如果母羊妊娠、产羔或哺乳,势必不能尽情采食、尽快增膘复壮。清明以后天气渐暖,培育羔羊简单易行,成活率较高。另外清明以后出生的羔羊生长速度快,在第一个冬季到来前已基本发育成熟,具备了抗御严寒的能力。因此,应选择小雪配种,清明产羔。
适时配种。配种时间是否适当是决定能否受胎、怀双羔及胎儿健康的关键。母羊一个发情期约排卵1~4个,精子和卵子只有在输卵管上三分之一处相遇才能受精;若两者不能如期相遇,卵子运行到输卵管下半部后已经衰老,并受输卵管分泌物的影响,卵子外围包裹上一层蛋白质膜,阻碍精子进入,不再容易受精。母羊排卵后5小时,卵子即可通过输卵管的上三分之一处。母羊一般在发情后20~40小时排卵;精子在母羊生殖道内一般可存活36~48小时。只有当母羊排卵时已有大量健康充满活力的精子等候在母羊输卵管上三分之一处,才能保证精、卵都处于活力最强时结合,形成充满活力的胚胎。因此配种的适宜时间应在母羊排卵前2~3小时或母羊发情旺盛期。交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降低受胎率和怀双羔率,即使受胎,也因受精卵活力不强而易中途死亡、早产或生后体弱多病而夭折。

1、根据母羊的年龄选择适当的输精方法
冻精配种时,壮龄母羊的受胎率高于幼龄母羊,子宫颈内输精的效果好于阴道输精。壮龄母羊在发情状态下,子宫颈口开张良好,子宫颈内输精可取得满意的受胎效果,一般输精深度为子宫颈口内0.5cm~1.0cm;幼龄母羊在发情状态下,子宫颈口呈半闭状态或微开状态,无法进行子宫颈内输精,可进行阴道底部输精,即母羊在倒立状态下,将精液输入到子宫颈外口缝隙间,靠重力作用流入子宫颈口内,输精完毕,用手突然拍打母羊后躯一下,促进母羊腹肌收缩,以利精子运行。
2、掌握发情火候,适时配种
人工授精配种,特别是冻精配种掌握好母羊发情火候对提高母羊受胎率至关重要。母羊发情火候可从性行为、生殖道的生理变化以及发情时间等情况来推断。母羊的适宜发情征状为:频频摆尾、主动接近公羊并接受公羊爬跨、不断鸣叫、爬跨其它母羊或被其它母羊爬跨、食欲下降、角斗加剧。借助开膣器和手电观察阴道:可见粘液呈稍粘稠状、子宫颈口开张良好、阴道粘膜色泽为粉红色,发白的粘膜及老红色的粘膜分别表示发情不到火候或已过火。母羊的发情持续时间因母羊年龄、膘情不同而不同。壮龄羊一般为24h~36h,幼龄羊一般为5h~12h,且很不规则,老龄羊一般为12h~24h。最适宜的配种时间时母羊发情的中后期。因此,壮龄母羊应在发情后12h进行配种,幼龄羊因发情无规律可依,应该发情即配,而老龄母羊应在发情8h~10h后进行配种。
3、配种母羊的保定
人工授精操作时,母羊的保定应有利于精液流向输精部位。一般有两种姿势,如果用配种架来保定发情母羊,应呈现前低后高的35°角,利于精液运行;如果不用保定架保定,可由1个人倒提母羊两后腿,腹部向前,两腿夹住羊的体躯,这样也有利于精子向受精部位运行。保定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粗暴,尽量保持母羊有舒适状态,避免母羊挣扎,使输精人员受伤或输精枪碰伤母羊阴道造成出血而不孕。
4、冷冻精液的解冻
冷冻精液的解冻方法很多,科学的解冻方法可以保持解冻精液获得最好的解冻后活力及顶体完整率,相对较长的存活时间。高温快速解冻效果好,但不易掌握。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注意解冻后的精液温度不超过室温。

绒山羊管理的若干方法 秋冬季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


绒山羊是山羊的一个品种,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基本上与山羊相似,但与之不同的是身上长有绒毛,冬季可以保温御寒,所以它比山羊更具有耐寒特性,适应于寒冷的地区生长。下面就把:绒山羊管理的若干方法秋冬季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介绍给大家!一起来看看:


1、去势

去势可以防止劣质公羊在群内杂交乱配。去势后的公羊性情温驯,易育肥,不仅提高了产肉性能、绒毛产量和羊毛品质,也便于管理。

去势时间:羔羊去势时间依采用方法而不同,一般在生后l~2周内进行。天气寒冷或羔羊体弱,可适当延后去势时间。成年羊要在春季放牧前,蚊、蝇没有出现的时候进行。去势时要选择晴朗、无风、凉爽的天气。

去势方法:去势的方法包括无血去势法、睾丸摘除法和结扎法三种。①无血去势法:用特制去势器在睾丸上部精索处左右各夹一下,将精索组织夹断,然后涂碘酒消毒,日久睾丸萎缩。但要求操作者一定要部位准确、夹实,否则睾丸组织仍能发挥作用,1个月后要检查,以防去势不彻底。②睾丸摘除法:将羊半蹲半仰地保定在凳子上,羔羊背部靠在保定人员胸前,另一人将阴囊下部羊毛剪掉,局部洗净,用3%来苏儿溶液消毒,擦干并涂碘酒。操作人员一只手握住阴囊上方,不让睾丸缩回,另一只手用手术刀在阴囊下方切一长口把睾丸挤出,捻断精索,再用同样方法切出另一侧睾丸,伤口涂碘酒,撒上消炎粉防止发炎。术后的羔羊要圈在干燥、清洁的垫草上,去势的同时要注射破伤风类的疫苗,避免感染。③结扎法:适用于初生后1~2周内的公羔,先将睾丸挤入阴囊底部,然后用橡皮筋紧紧扎住阴囊基部,越紧越好,以断绝血液循环。20~30天后阴囊和睾丸会因长期血液循环受阻而干枯,最后自然脱落。此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较好,是比较实用的去势方法。

2、修蹄

绒毛用羊是以放牧为主的家畜,保护好肢蹄很重要。在梳绒前、剪毛后、入冬前常要修蹄。雨后修蹄,蹄壳软,易修理。修蹄时,用蹄剪或剪枝剪将蹄壳后面突长部削平,再把蹄尖过长的部分削去,应修剪成正规蹄形,严重者需修剪2~3次方能矫正。修蹄时手法要轻,不能修得过深,防止伤及蹄心、血管和神经,造成跛行。

3、整群

选择体质好、品质优的育成羊补充羊群,淘汰年龄大、生产性能下降的低质羊。整群原则:第一,选留羊的体型外貌必须符合本品种标准和特点;第二,羊群结构比例分布合理,注意种公羊饲养数量应占群体数量的2%~3%(保留多种品系和血缘关系的除外),育成公羊占8%~10%,试情羊占2%,成年母羊占65%~70%,育成母羊占20%~25%;第二,成年母羊群的年龄一般在3~5岁,尽管有些老龄羊某项生产性能突出,但会延长世代间隔,影响群体选育遗传进展;第四,各项主要生产指标保持在较高水平,在个体鉴定基础上进行严格的等级评定,对某项性状指标过低或不符合等级标准的羊予以淘汰,母羊群的年淘汰率应该在20%左右。

4、抓羊

抓羊是养羊生产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抓羊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否则会把羊毛扯掉或造成创伤。正确的抓羊方法不仅操作人员省工省力,还能减少羊体力消耗,不会给羊带来伤害。抓羊时,要先静静地走到羊后面,用一只手迅速抓住羊的后腿或肷部。为了避免满圈追羊,可先把羊群哄到一个角落或利用栅栏圈住羊群,然后趁羊群密集拥挤时迅速抓羊。

5、导羊

绵羊正确的导羊方法是:导羊人要站在羊的左侧,左手抓住羊的下颌,右手轻轻搔动尾根,羊即自动前进;另一种方法是导羊人站在羊的左侧,右手抓住羊的右后肢高举,使羊右后肢不着地并用力向前推,左手扶住颈上部掌握方向,这样羊无力反抗,即可自然前进。绒山羊有角,导羊人用左手抓住羊角,右手抓住羊的尾根,当右手搔动和刺激尾根时羊自然向前。

6、抱羊

抱羔羊时先用左手由两前腿中间伸进握住两前腿,并托住羔羊胸部及外肋部,右手先抓住右侧后腿飞节,把羊抱起紧贴胸前,这样抱羊既省力,羊又不会乱动。

7、倒羊

倒羊时人站在羊左侧,左手由颈下伸过抓住右侧颈部,右手抓住右侧腹下肷部,右手用力向一侧拉,同时左手高擎羊的颈部向后侧压,要让羊股部先着地,羊即自动坐下侧卧。这种操作方法不会对羊有任何伤害,而且对操作者安全,适于绵羊使用。由于绒山羊有角,操作者左手必须握住羊右角,右手的操作与上法相同,这样避免羊角对人的伤害。

秋冬季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适时配种和保羔

8-11月份做好冬羔和春羔的配种工作。选择年龄3-5岁,体质健壮,产绒量在750-1000克以上的种公羊进行配种。成年公羊每天配种2-3次,每次配种间隔1-2小时。冬羔死亡率高,要降低绒山羊冬羔死亡率主要从环境、妊娠母羊及羔羊的管理等方面着手。在产羔前应对圈舍、用具进行全面彻底地清理和消毒,对产羔圈舍垫草、铺撒草木灰、安装取暖设备,要求产房地面干燥、防寒保暖,只有适宜的温度(保持在10℃左右为宜)、湿度才能保证羔羊的成活率。

母羊产后要人工帮助羔羊及早吃到初乳。对初产母羊和恋羔性差的母羊,可以将胎儿黏液涂抹在母羊嘴头上,或者将麦麸撒在羔羊身上,让母羊舔食,以促进母子感情,使羔羊尽快吃到初乳。由于新生羔羊一次吸乳量有限,所以每隔2~3h应哺乳1次,生双羔的母羊应同时让两羔羊近前吸乳。

羔羊10日龄就可以开始训练吃草料,以刺激消化器官的发育,促进心肺功能健全。羔羊20日龄后可随母羊一起放牧。1月龄以后,羔羊逐渐转变为以采食为主,

除哺乳、放牧采食外,应补给一定量的饲草、饲料。另外,应注意加强运动,羔羊7日龄后应让其慢慢地适应外界环境,这样可以提高羔羊的抗病能力和补充维生素。

二、抓圈舍建设

在建设羊舍时要遵循坚固耐用、因地制宜原则,因陋就简、逐步向标准化发展。圈舍要建在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交通方便有利于防疫的地方。舍内地面要干燥,光线要充足,通风良好,清洁卫生。一般羊舍建筑宜采用双坡式房舍,坐北朝南,跨度6米-8米,檐高2.5米-3.0米,舍内地面坡度1%-2%为宜,一间羊舍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左右。北部后墙留通风窗,南部敞开与运动场相连,运动场面积为羊舍面积2-3倍。冬季寒冷时可在运动场上搭玉米秸或盖塑料布等防寒。

三、抓饲草料贮备

要及早贮备饲草料,晒制青干草、秸秆,调制青贮饲料。在全年全舍饲的情况下,养一只成年绒山羊,需要贮备粗饲料572公斤(青干草242公斤,秸秆180公斤,青贮150公斤),精饲料50公斤。

四、抓饲养管理

公羊、母羊、羔羊要分群饲养,及时剔劣保优,淘汰老残羊,确保群内羊只体质均匀一致,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日粮水平。种公羊要单圈饲养,除配种外,其它时间不要和母羊饲养放在一起,具体要求是:保证饲料的多样性,经常补喂矿物质、维生素,配合饲料中豆饼不低于30-35%、玉米50-55%,以保证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配种期,每天喂给配合精料0.5-1.0公斤。每天应有足够的运动,时间不少于6小时,防止过肥。

空怀母羊在配种前应实行短期优饲,促进发情,提高受胎率,提高双羔率,每天每只补饲混合精料0.4公斤左右。母羊妊娠后2个月,每天每只应补饲混合精料0.6-0.8公斤,补饲骨粉3-5克,产前10天左右还应多喂多汁饲料。母羊产后1-3天内不能喂过多的精料,不能喂冷、冰水。哺乳期饲喂优质干草,每只母羊每天补饲多汁饲料1-2公斤,产单羔的羊,每天补配合精料0.3-0.4公斤,产双羔的羊,每天应补配合精料0.5-0.6公斤。

育成羊生长发育快,日粮应以精料为主。冬春时期补喂优质干草、豆皮和多汁饲料;在育成后期,羊生长强度逐渐下降,瘤胃消化机能基本完善,可采食大量牧草和其他粗料,适当补少量精料。

五、抓疫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入冬前进行一次羊舍的常规消毒工作。药品可选用新洁尔灭、生石灰水、火碱、草木灰水、碘伏等;其次是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羔羊7-10日龄时,应注射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20-30

日龄和7月龄的各注射一次预防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症的四联菌苗,其它羊的疫苗如脑炎疫苗、传染性胸膜肺炎苗、羊口疮苗等,要有选择地进行免疫注射;在11

月份进行一次体内寄生虫驱治。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丙硫咪唑、左旋咪唑、依维菌素、阿维菌素等;及时治疗普通疾病。



绒山羊管理的四项方法 绒山羊圈养管理方法


进入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冷,绒山羊的日常管理也要进行相应调整.总体来看,在秋冬两季,绒山羊的饲养管理各有侧重.秋季需做好配种前的准备,管理重点是做到“短期优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绒山羊管理的四项方法绒山羊圈养管理方法。

1、编号和标记

编号工作应在羔羊出生后3天内进行,编号的方法是第一个字代表出生年度,后四位数代表羊号,公羔编单号,母羔编双号,按出生顺序编排。如:2015年出生的第5只公羔的编号为50009,第5只出生的母羔为50010。每年可以编制9999只羔羊号。标记的方法很多,如耳标法、刻耳法、刺墨法和烙角法等,一般常用耳标法标记。

耳标法:耳标法是目前养羊生产中最实用的一种标记方法。随着现代养羊管理技术的发展,新型塑料耳标已经替代了铝制耳标,有圆形、长方形两种,可事先将羊号打在耳标上,安装时在耳部无血管部位,经碘酒消毒后用耳标钳打一个小孑L,将耳标扣上即可。塑料耳标的优点是号码清楚、不易损坏,不足之处是长期使用易松动脱落、号码褪色,要经常检查、及时填补。

刻耳法:刻耳法是用刻耳钳在羊耳的边缘刻出缺口,以缺口为代码。缺点是羊数过多时不适用,容易看错号,到成年羊时往往模糊不清,有时羊只互相咬耳,造成缺口不全,也很难辨认。

刺墨法:刺墨法是用一种特制的刺字钳,内含10个字针,将耳内部无毛处刺号并抹进黑炭,随着黑炭渗入针孔将字号固定在皮肤上。这种方法终生不掉,经济方便。缺点是刺在耳上的字有时不清楚、不好辨认,近年很少使用。

烙角法:烙角法是用钢字头制成的烙铁,烧热后在羊角上烙上编号。此法适用于有角的羊,很适合绒山羊。该种方法字迹清楚、易看,永不脱落,经济实用。但这种方法适于2岁以上、角基长成的羊,否则,随着角基的生长,字迹不清,角小时也无法烙号。最好的方法是,幼龄时戴耳标,成年时烙角号。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掉耳标带来的麻烦。

2、断尾

断尾时期:绒山羊属于短瘦尾羊种,不需要断尾。细毛羊及半细毛羊尾巴细长,造成排粪尿不便,污染臀部毛被,易被灌术刺破而化脓生蛆,妨碍配种等,给生产管理造成麻烦。断尾一般在生后2~7天进行,这时羔羊尾巴细,伤口易愈合。对体弱的羔羊应适当延后时间,待身体健壮后进行。

断尾方法:断尾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结扎法,一种是烧烙法。①结扎法:是用弹力较强的橡皮筋或自行车内胎横切成0.2~0.3cm宽的胶皮圈,一人将羔羊贴身抱住,并用手拉起尾巴平行伸直,另一人用胶皮圈紧紧缠在羊的4-5尾椎关节处。由于胶皮圈的弹性收缩,断绝尾部血液循环,经10余天,尾部逐渐萎缩后自然脱落。此法简单易行,不流血,不造成新的创伤面,不会感染化脓,对羔羊的损伤小,愈合快,效果好。②烧烙法:是用特制的断尾钳或断尾铲在火上烧红,一人保定羔羊,将尾巴放在断尾板的圆孔里,另一人持烧红的钳子紧靠断尾板在羔羊尾上边压边烙,将尾切断。此法,速度快、简便,还有消毒止血的作用,但给羔羊造成巨大的疼痛。根据国际动物福利保护组织提出,反对任何导致动物遭受痛苦和折磨的管理行为,如用热铁烙断尾、耳部切除的个体标识。澳大利亚RSPCA组织支持利用建立微芯片或者其他电子和冷冻烙印法的方式做标识。

3、称重

称体重是为了了解羊只不同月龄、不同时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是育种和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称重的时间可根据生产需要安排。细毛羊或半细毛羊要测剪毛前体重,绒山羊应该有配种前和分娩后体重。种公羊最好每月测1次体重,母羊到妊娠后期时停止测重,避免由于机械损伤而造成流产,待产羔后再继续测重。也可随机从每群中抽取部分羊只,每月固定测重,以检查羊群营养状况和羊只增重情况。每月测需固定时间,在清晨空腹时进行。测重的方法,用铁管或木方制作一个测重箱,长120cm,宽80cm.高100cm,放在磅秤上称量即可。

4、药浴

无论是绒山羊还是绵羊每年至少进行2次药浴,以预防外寄生虫(虱、螨)、疥癣病的发生。药浴时间一般在梳完绒和剪毛后的6-7月份和9-10月份进行,必要时可根据羊只患病情况,随时增加药浴次数。药浴必须选择晴朗有风的天气,这样可将浸在身上的药液快速晾干,羊只不容易中毒。药浴前要充足饮水,避免羊喝药液。药浴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有条件的可建造药浴池,目前利用机械喷雾是比较实用的方法。目前,使用的药物有除癞灵、丙硫苯咪唑、溴氢菊酯等,任何药物的使用都要按厂家说明书执行。药浴后,不要在日光下暴晒,更不能放在闷热的羊舍里,最好方法是将羊赶放在有风的树荫下休息。

绒山羊圈养管理方法
一、饲料贮备

饲料的贮备是保证绒山羊圈养的物质基础,养羊户全年都应把饲料贮备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1、晒制青干草。青干草的营养价值高于玉米秸和稻草,有条件的地区夏季应晒制青干草。

2、收集优质农作物秸秆。许多农作物秸秆,如花生秧、甘薯蔓、云豆秧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被羊消化吸收,是羊枯草期的优质饲料,特别是训练羔羊开食和羔羊培育的优质粗饲料。

3、种植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0.067公顷(亩)产鲜草5000公斤左右,而且单位面积的总养分、蛋白质、钙、磷、胡萝卜素都远远高于玉米。

4、种植瓜、菜类、萝卜、胡萝卜等青绿多汁饲料。以保证羊枯草期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需求。

5、玉米秸和稻草的加工调制。干玉米秸木质化程度高,粗纤维消化率低,营养价值低,因此应抓住时机,搞好秸秆的青黄贮、半干贮、氨化和微贮处理,以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适口性和消化率。

二、羊群调整

入冬前要对羊群进行一次调整,坚决淘汰不孕、老、弱、病、残羊,根据自身的饲养管理条件确定适度的规模。搞好药浴、驱虫和健胃工作,为进入圈养期做好准备。

三、羊舍与运动场地的要求

羊舍要求背风向阳、地势高燥、阳光充足、无贼风侵袭、通风良好、舍内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卫生。秋末撤下羊床后,羊舍应彻底清扫消毒。运动场要求地面平整、大小适中、场内搭草架或放置料槽、水槽和盐槽。

四、配种期饲养管理

北方采用小雪季节集中配种。

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种公羊的配种能力取决于健壮的体质、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性欲,因此应保证其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供给,使种羊保持适度的膘情。在配种季节到来前一个月开始补饲玉米、麦麸、豆饼、骨粉、矿物质添加剂等组成的混合精料。每日0.5~0.7公斤,同时日喂1.5公斤左右的萝卜、胡萝卜等瓜菜类青绿多汁饲料,日喂鸡蛋2枚,满足供应清洁适温的饮水,以保证种羊精力充沛、提供质优量足的精液。非配种季节,种羊应单独放牧,以杜绝羊群四季产羔。

2、母羊的饲养管理。应保证供给全面的必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的供给。

同时,还要满足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特别是钙、磷、维生素A和D的需要。在配种前20天要实行短期优饲,每日供给混合精料0.2公斤,瓜菜类多汁料0.5公斤。以促使母羊卵子的健康发育,达到多排卵、排壮卵,提高母羊受胎率和产双羔率。

五、妊娠期饲养管理

母羊妊娠期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的发育,防止流产,保持中上等体况。前3周要补喂适当的精料,多喂瓜、菜类饲料。妊娠中后期,胎儿发育迅速,需要大量的营养,此时也是北方冬、春枯草季节,母羊自身需产毛、产绒与抵御严寒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每日除供给大量的优质青干草、豆秸、青贮料、经铡短或揉碎的玉米秸秆等粗饲料外,应补喂玉米面、豆饼、麦麸。要特别注意保证钙和维生素A和D的供给。每日补饲精料量可视羊群膘情而定。每天供给清洁适温的饮水,切忌让羊饮冰冻水。不可喂冰冻、发霉变质等劣质饲料,要严禁鞭打、惊吓、跨沟越栏,以防流产,羊舍边放置盐槽,供羊随时舔食。

六、产前准备与羔羊护理

母羊临产前一周进入产房,产房要提前一周彻底清扫消毒,铺上垫草,舍内温度保持在8℃以上。临产前对母羊乳房与后躯部用3%~5%的来苏儿溶液消毒,再用适温清水洗净擦干。羔羊出生后24小时内要保证其吃上初乳。对初生羔羊假死应紧急实施救治。羊舍要保持干燥清洁卫生、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防止羔羊缺铁和缺钙,可补饮红糖水和鸡汤、小鱼虾汤等。如果母羊乳量不足,可给母羊补饮豆浆、鸡汤、米汤、鱼虾汤和青绿多汁饲料。对母羊产后无乳、乳量不足或产后死去,羔羊应与时实施寄养或人工哺乳。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42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