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人工育苗繁殖技术

1.娃娃鱼雌雄鉴别

娃娃鱼雌性泄殖孔略大,周围外凸,并形成椭圆形的隆起圈,泄殖孔内周边缘分布有一圈突出的乳白色小点,泄殖孔周围皮下有两片黄色桔办状物,孔外周桔办状肌肉隆起,繁殖季节孔内缘似红肿状。

娃娃鱼雄性泄殖孔较小,周围向内凹入;泄殖孔周围无突出乳白色小点,泄殖孔周围皮下无桔办状物,孔外无突出隆起。

2.成熟亲本选择

用于人工授精的雌娃娃鱼,必须腹部膨大而柔软,用手轻摸时,饱满松软并富有弹性;雄娃娃鱼则要求上述雄性特征明显。有条件还可进行精液晶质显微镜检查,活力较高时才可作种用。

3、催产娃娃鱼的人工催产激素可用LRH-A(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类似物)和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两种激素混合注射。LRH-A一般每公斤体重50微克,HCG每公斤体重为8001000国际单位。注射部位以娃娃鱼背侧肋沟间进针较好。注射催产激素后,如水温在1421℃范围内,产卵在49天之间,其中以45天卵质量最好。

4.授精

娃娃鱼常用的授精方法称干湿法。具体操作是:待雌娃娃鱼在池中产出一小段卵带后,随即从水中将母体捉住轻轻放人布担架上,用黑布蒙住头部,然后一人用手将尾部稍稍向上提起,另一人左手端无水的接卵盆,右手抓住卵带一端向下轻托,让卵带慢慢自然地进入盆中。当盆中的卵带有一定数量时,要抓紧时间,轻压雄娃娃鱼的腹部,挤出精液盖于卵块上,加上35毫升水,再两手托盆轻轻摇动,使精子卵子充分混合。约510分钟后,加人少量清水,以后30分钟内,要换水两次,便可分盆进行孵化。

5、孵化

娃娃鱼人工孵化方法是采用静水孵化。每天定时换水56次,换水时要使胚胎能缓慢地翻动,以免长期不动而发生胚体贴壳现象。孵化用水要求含沙质少,溶氧量高,水温以1418℃为宜。孵化过程中要防止直射的光线,最好在弱光暗处进行,如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生水霉病,可用1/151/30万的孔雀石绿水溶液将胚胎浸泡35分钟。M.Yz023.Com

相关知识

娃娃鱼吃什么食物 娃娃鱼咬人吗 娃娃鱼会叫吗


其实娃娃鱼也叫做大鲵,因为娃娃鱼的叫声非常像婴儿哭的声音,所以我们才把它叫做娃娃鱼。那么娃娃鱼一般吃什么食物呢。娃娃鱼具有攻击性吗?它会咬人吗?娃娃鱼会叫吗?那么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一一来为大家解答。

娃娃鱼吃什么食物

1、娃娃鱼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

2、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

3、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4、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娃娃鱼咬人吗

娃娃鱼会咬人,娃娃鱼生性凶猛,牙齿尖而密,上颚两排下颚一排,平时趴着显得懒懒的,其实很凶猛。而且它是食肉动物。。但是娃娃鱼没有毒,咬了就马上用水洗,包扎伤口就好。

娃娃鱼会叫吗

会叫,实时上很多养殖场都没听过几次娃娃鱼叫,不用担心它的叫声影响睡眠,因为实在是少见,但是娃娃鱼的生境需要营造一些流水的声音,这些声音可能会影响睡眠。

娃娃鱼需要作用的环境

1、养殖水温要适宜。据多年观察,最适合娃娃鱼生长的水温为16~22℃。在低山夏季温度较高,如果水温超过26℃,娃娃鱼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有时会出现夏眠现象,温度过高还会导致娃娃鱼死亡;但若海拔过高,环境温度与水温过低,娃娃鱼有效生长时间短,生长速度较慢,养殖也不合算。因此,养殖娃娃鱼,场址最好选择在海拔500~8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地区。

2、养殖水质要好。娃娃鱼喜洁怕脏,对所处环境水质要求非常严格。野生娃娃鱼一般在栖息在自然植被好、环境无污染,人类较少涉足的深山峡谷溪河中。山区人工养殖娃娃鱼,水源最好选择有常年流水的小溪沟、泉水,也可利用水质清新的大中型水库的底层水,总之水质要清新、鲜活、无污染,溶氧量高,PH值呈中性。从山区农田、矿山流出来的水以及城市自来水,部分化学物质可能超标,不能作为娃娃鱼的养殖用水。

3、养殖环境要安静。娃娃鱼有喜静怕惊、喜阴怕凤习性,因此环境安静对养好娃娃鱼非常重要。山区建娃娃鱼养殖场,最好选择在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安静、阴凉的地方,并做适当遮掩。有的农户利用天然岩洞,或者在有水源的地方人工开凿隧洞养殖,既能保持恒温、避光、安静,又能防逃、防盗,养殖效果很好。要达到以上条件,最好在娃娃鱼原产地选择适宜环境建场。另外,山区夏季容易突发洪水,建场选址时还应做好防冲毁、防逃逸工作。

在上文中我们也知道,其实娃娃鱼性情比较凶猛,娃娃鱼一般食用鱼,虾,蟹或者是老鼠等一些活物。娃娃鱼是会叫的!娃娃鱼的叫声非常像婴儿的哭声,所以这也是他的名字的由来。经过我的介绍,大家娃娃鱼有没有更深的认识了解呢?

人工养殖娃娃鱼养殖基本条件


人工养殖娃娃鱼养殖基本条件:

1.充足冷水性水源

人工养殖娃娃鱼的水域,必须具有冷、清、流的特点,水温变化范围1018℃,最高水温不宜超出20℃。

2.建造饲养池

建池地点可选在娃娃鱼产地,依山傍水,就山开洞,洞前依地形砌一长方形活动场地,溪水从中穿越而过。在非产地建池,如能建在鱼池边尤为理想。从池底向下挖深,中部挖一沟渠,沟渠两侧为相对的两道窑洞式的卧室,沟渠底部注水端向排水端稍有倾斜。边坡为台阶式,使娃娃鱼能在不同深度的水域中栖息和活动。卧室的顶部和地下装接水管,分别按上洒水和冒水喷头。室内堆垒一些卵圆形石块,所留缝隙略大于娃娃鱼体。在整个饲养池上方,搭置瓜棚或葡萄架。这样上有植物遮荫,室顶有淋水,地下有冒水,周围有鱼池的渗水,给娃娃鱼建立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3.充足且适口的动物饲料

娃娃鱼的饲料调配,必须符合其食性。成体可以蛙类、蚯蚓等为主食,冬季活饵料难以满足时,可辅之以肉类;幼体以大型昆虫、小虾为主食,冬季可适量投喂蚯蚓。

(二)采集运输

为了保护资源,应掌握好采集时间、采集方法及采集的个体大小。

一般59月为娃娃鱼繁殖季节,采集应安排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夜间采集效果最佳。可两人配合,一人持手电或火把照明,一人用手紧紧卡住娃娃鱼腋下,迅速放入容器。娃娃鱼性凶猛,齿锐利,如不慎被咬,应迅速将其放回水中。为减少伤亡,严禁用钩、叉等渔具捕捉。

山区交通不便,娃娃鱼运输一般采用挑运。运输时应避高温。容器内可加入少量的水,放人数量以不相互叠压为原则,为避免成体吞吃幼苗,不要将两者混放一起。

刚采集运回的娃娃鱼,由于不适应运输中的密集和新的生活环境,不仅不食投喂的食物,反将体内食物吐出来。如遇这种情形,需在清水中静养数日后方可进食。

人工养殖大鲵(娃娃鱼)的病害防治方法


野生状态下大鲵的病害很少,但是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扩大,放养密度不断增大,以及饵料都是来自人工高密度饲养的鱼类,大鲵病害也随之加剧,特别是自2006年来关于大鲵(娃娃鱼)患病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目前,人工养殖大鲵发病呈现以下特点:①鱼病种类推陈出新;②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③发病范围更广,以前苗种阶段发病较为常见,现在许多疾病对成鲵也产生影响。通过长期的大鲵养殖工作,现将其分类及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一、非生物性病害

1.肢体伤残

主要由于咬伤或机械致伤。肢体伤残是规模化群体养殖中非生物性病害最为多发的一种,尤其是在移池或争抢饲料时大鲵的相互咬斗致残;同时,在清洗池子过程中由于人为不小心也会造成鱼体碰伤致残。大鲵的四肢有明显的咬痕或已残缺,初期会离群独游,很容易着生水霉引起继发性感染。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保证饵料充足,彻底改善大鲵(娃娃鱼)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人为的机械损伤。发现病鲵立即隔离,把病鲵置于没有水的脸盆或其它容器中,用棉球蘸取4%的食盐水清洗伤口,然后涂阿莫西林、诺氟沙星、土霉素等消炎粉剂,30分钟以后放入池水中,每天1次,约2周即可慢慢愈合。

2.肺气肿

由于水位过深或者大鲵本身畸形导致大鲵不能正常呼吸,而使其肺中的废气长期滞留所致。病鲵整个躯干部尤其是肺部肿胀,前肢离地漂浮于水面上,用手挤压其背腹部,有气体从口中排出,随后整个腹部塌瘪,短时间内仍会漂游于水面,不久会下沉,然后恢复正常。此病在短时间内不会导致大鲵死亡,但是患病大鲵(娃娃鱼)不能正常摄食,影响其生长,时间长了之后会因饥饿而死。

防治方法:①保持一定的水位,水的深度刚好淹没大鲵的背部为好,使其毫不费力地自由呼吸。②可以在池的非投食区放置少量的鹅卵石,使其借此将头伸出水面呼吸。③一旦发现病鲵,马上隔离,用挤压法使其排出肺中的废气,然后放入浅水池中饲养观察。直至正常摄食为止,一般1~2周即可治愈。④如果发现并发其他病症,还要在隔离池进行针对性治疗。

3.肠胃胀气

大鲵(娃娃鱼)摄食不均匀而引起肠胃消化功能紊乱,产生大量气体停滞于胃肠中所致。不管大鲵的规格大小,都有可能发生。病鲵整个躯干部尤其是肺部肿胀,四肢离地漂浮于水面上,用手挤压其背腹部,有气体从口或肛门排出,随后整个腹部塌瘪,短时间内仍会漂游于水面,不久会下沉,然后恢复正常。主要危害0.5千克以下的幼鲵,特别是在变换饵料时最容易发生,使大鲵不能正常摄食进而影响生长。

防治方法:①保证饵料新鲜充足,定时、定量投喂。②在饵料变换时,要逐渐过渡,让大鲵有适应过程。③一旦发现病鲵,立即隔离,并用挤压法使其排出肠胃中的废气,然后放入浅水池中饲养观察,直至正常摄食为止。一般1~2周即可治愈。④如果发现并发其他病症,还要在隔离池进行针对性治疗。

二、生物性病害

1.线虫病

线虫病是由某种线虫寄生于大鲵(娃娃鱼)的皮下引起的疾病。大鲵的皮下明显可见寄生有线虫。线虫的长度由几厘米到2米不等,寄生的数量由一到数十条不等。

发病季节:春末夏初、秋季。春末夏初,当水温逐渐升高,线虫感到不适应,会从皮下窜出,去寻找新的寄主;入秋以后,水温逐渐降低,大鲵皮下原有的线虫卵会发育成成虫。

感染种群:成鲵阶段尤为常见,苗种阶段偶有发生。危害性:大鲵一旦被线虫寄生,摄食量减少,甚至停食,结果是大鲵逐渐消瘦。如果没有继发性病害,一般不会致死。

处置方法:当虫的头部从皮下窜出时,用镊子夹住其头部缓慢拉出,然后用1∶2500的聚维酮碘或食盐水清洗创口,防止感染。

注意事项:防止创口发炎感染。

2.水霉病

水霉病是由霉菌着生在大鲵的创伤部位所引起的。当大鲵受伤时受损部位均易着生水霉。在大鲵体表可见一团似绒毛状的东西。较轻的,一碰即掉;严重者,很难拔掉,且病鲵离群独处,还易感染继发性鱼病。

适宜水温:14~18℃。主要在春、秋季节。危害性:如果大鲵仅患此病,不会立即死亡;但很容易继发感染其他鱼病,死亡率较高。

常用药物:酊碘溶液(兽用含碘制剂),食盐,消炎粉(诺氟沙星、阿莫西林)。

治疗方法:①捞出病鲵单独饲养,彻底清洗原饲养池。②查看病灶部位,确定是咬伤还是体表腺体遭到破坏。如果是咬伤,伤在四肢且残废,首先截肢。③彻底清除病灶部位的水霉,然后用药棉蘸取1∶2500的酊碘溶液或食盐水(4%)清洗创面。④用消炎粉涂撒在创面上,静置30分钟后放入水中。⑤严重的病鲵(已感染其他病害),在放入水中之前还要注射消炎针剂,比如硫酸庆大霉素等,一般两周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控制好水体环境,比如换水温差不要超过5℃、严禁有毒、有害、有污染的水进入水源,水体pH值控制在6.4~7.8,等等。②同规格的大鲵群养,在摄食旺季,如无特殊需要,不要进行规格调整,防止咬伤。③保证饵料充足,防止因争食而误伤。④水位不要太低,防止蚊虫叮咬。⑤经常巡视饲养池,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红斑病(暂定名)

病因不详,有报道为迟缓爱德华氏菌引起。在病鲵的四肢以及腹部出现出血性红色斑块,后逐渐溃烂,离群独居,活动能力降低,严重者全身分泌粘液,不久死亡。

发病季节:摄食季节均可流行,以4~10月水温在18~22℃最常发生。

危害性:可导致四肢溃烂,腹部烂穿,且易发生继发性感染,导致死亡。不同年龄段的大鲵均会感染,传染快,死亡率高。

治疗方法:①一经发现,捞出病鲵,全池用聚维酮碘浸泡后彻底更换池水。②病鲵单独饲养,每天用抗生素浸泡。⑧如果病鲵已出现溃烂,用先锋霉素浸泡的同时,再腹腔注射硫酸阿米卡星或硫酸庆大霉素,1~2周可基本治愈。

4.疖疮病

病因不详。患病初期病鲵(娃娃鱼)离群独游,体表出现一个甚至多个红色斑块,粘液增多,严重时有可能池水也被粘液污染,继而斑块红肿、溃烂。初期与红斑病相似,但是危害性更大。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发病季节:当水温大于12℃时,大鲵一经感染此病,不论规格,很容易传染,特别在群养池的发病率更高。

治疗方法:①一旦发现病鲵,马上隔离,并且进行全池消毒。②对病鲵进行药物注射治疗,采用药物为硫酸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混合液,比例1∶1,或诺氟沙星注射液,剂量参照白点病。⑧对还没有患病的大鲵,可以在饵料中添加阿莫西林或诺氟沙星片剂,用量0.4毫克/千克鱼,一周内用药两次进行预防。治疗一般为一周(注射三次),严重的要治疗两周。

5.腹水病

发生在室温和水温都较高的5~10月份。各种年龄的大鲵(娃娃鱼)都可感染,但以一龄左右发病率最高;患病大鲵初期食量迅速下降、反应迟钝;随后在背部出现出血点,腹部、头部手摸有积水感(/),不吃不动漂浮在水中,身体失去平衡;病情严重者腹部上翻,眼球外凸,眼睛周围有白膜覆盖;剖检后发现腹腔大量积水,胃肠内无食物,肠壁充血有炎症,肝肿大且有出血点。病鲵发现不及时很难治疗,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病因初步认为是嗜水气单胞菌。病鲵离群,腹部肿胀并且较硬,漂浮于水面上。不论规格大小都有可能被感染,根据患病的轻重程度,腹水量达到几毫升至几百毫升不等,死亡率比较高。

当水温大于18℃时,大鲵一经感染此病,不论规格,很容易传染,特别在群养池的发病率更高。

治疗方法:早发现、早治疗。患病较轻者,立即隔离,首先抽尽腹水,然后采用硫酸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混合液进行腹腔注射,或者直接注射先锋霉素,5~8千克大鲵剂量一般为1毫升,每天一次,3个疗程可治愈。对于病情较重者,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

总之,目前人工养殖大鲵疾病种类很多,流行性强、危害大,几乎每年都有新的疾病种类发生,尤其在每年的四五月份,一方面由于季节交替、温度变化比较大,另一方面也因为三四月份是幼鲵交易比较频繁的时候,新进大鲵(娃娃鱼)产生应激并且对新的环境不适应,所以很容易发病,造成大量死亡。在突破了大鲵人工繁育技术之后,大鲵的病害问题已成为制约大鲵养殖的瓶颈。但是,目前各方面对大鲵病害研究却远远滞后,更不用说有针对性的疫苗产生,尽管有些疾病可以治愈,但是都来源于实践中的经验之谈,缺乏理论基础,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病害防治仍是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

娃娃鱼的生活习性


娃娃鱼,因其叫声似婴儿的哭声而得名。学名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大鲵科动物,我国特产,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北、湖南等省。因其数量日趋减少,现在已被国家列为二类保护动物。因其种苗较易采集,适应能力强,因此便于饲养。

一、经济价值

娃娃鱼肉质细嫩肥腴,滋味鲜美,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素为筵上奇珍异品。在港澳和海外市场上视为珍稀名贵补晶。它的药用价值更高,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主治贫血、神经衰弱、血虚脾弱、关节炎等症。

二、生物学特性

(一)娃娃鱼的形态特征

体大扁乎,最大的个体,全长可长到2米左右,一般在50厘米左右。躯干粗壮。头部宽阔扁平,吻端圆。鼻孔很小,在吻端接近唇的地方。眼非常小,在头的背方,没有眼睑。口很大,口内有齿,齿细小尖利。四肢和指、趾都很短,前肢四指,后肢五趾。指、趾末端钝圆,无爪。尾短,约等于全体的1/3,尾的后端很侧扁,有鳍状物。皮肤较光滑,头部的背腹面有疣粒。白颈侧到体侧有显著的皮肤褶。生活时体为棕褐色,背面有深色大黑斑,腹面色较浅,指、趾端棕黄色。

(二)娃娃鱼的生活习性

娃娃鱼一般生活在潮湿阴暗的河边石洞及冷水性小溪沟中,以冒水泉洞中最多。喜栖息于有洄流水的洞穴中。洞口稍比躯体大一点,洞内较平坦或有细沙。娃娃鱼一般头向洞外,等待食物和防御敌害,故有娃娃鱼喜食自来食之说。

娃娃鱼怕光,白天行动呆滞,夜间非常活跃,往往爬出洞外寻找食物。冬天不完全冬眠。只是深居洞穴和深水中,较少活动。一般4月份开始外出觅食,以傍晚出来较多;在异常炎热的气温下,白天也偶尔出洞活动。

娃娃鱼生命力强,耐饥饿,几个月不喂食也不致饿死。被捕捉后,如管理不善,往往不吃东西,甚至反吐,但如环境适宜,身体没有受伤,静养几天后,即可恢复采食。

(三)娃娃鱼的食性

娃娃鱼属肉食性动物,常见的天然食物有螃蟹、鱼类、蛙类、蛇类、小甲鱼、水鸟、水生昆虫等。在饥饿时,也会残食体小的同类。人工养殖时,可以鸡肠、羊肠、肉、蚯蚓、鸡蛋等为主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86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