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疥螨病的治疗方法

羊疥螨病又称羊癞,是由螨寄生于羊皮肤所引起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
1.诊断要点。开始发生于嘴唇、口角、耳根,瘙痒,皮肤发红,有丘疹、水疱,有渗出液,结黄痂,可延至四肢。在病健交界处刮至皮肤微出血,将皮屑放于培养皿内或黑纸上,在日光下曝晒或炉火上加温40~50℃,经30~40分钟后移去皮屑,肉眼可见白色虫体在黑色背景上移动。或将皮屑放在载玻片上,滴10%氢氧化钠、液体石蜡或50%甘油于病料上,镜检可见虫体活动。
要与蠕形螨病、虱病、锌缺乏症、伪狂犬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2.治疗方法。
①平时注意羊圈、用具的清洁卫生,注意通风,()羊群不要过密,定期进行消毒。
②用药前应先剪去周围的毛,可用温肥皂水、2%来苏尔或草木灰水洗去污垢痂皮,擦干后再涂药水,一次用药面积不得超过体表面积的1/3。因药能杀死螨虫不能杀死虫卵,隔5~7天后再用药一次。
③0.1%伊维菌素按0.2毫升/千克体重的用量,每隔7~10天后注一次,连用2~3次。
④用百草霜、大枫子、白芷各6克,苦楝树根皮、当归、苦参各9克,狼毒12克,黄蜡60克,棉籽油500克,将各药与棉籽油炸成红色,滤去药渣,趁热加进黄蜡做成药膏涂擦。
或用狼毒500克、硫磺9克(煅)、白胡椒(炒)45克,共为末,每30克加入烧开的植物油500克,混合均匀后涂用。隔3~5天1次,如面积大时分片涂药。
或用升华硫磺(或硫磺粉)30份、石膏粉30份、漂白粉30份混合均匀后放入罐中,罐盖钻许多小孔,逆毛洒,使粉与皮肤接触,3天1次,连用3次。

相关知识

牛、羊口蹄疫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


牛、羊在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市场需求量高而稳定,养殖效益客观。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牛、羊极易感染发病,危害相当之大,致死率较高,严重影响牛、羊的养殖效益,因此必须要在牛、羊养殖过程当中,做好对口蹄疫的防治工作。口蹄疫是一种主要危害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例如牛、羊等都非常容易受到感染,一旦发病,牛、羊就会出现明显的健康问题,甚至会大量死亡,给养殖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研究、探讨如何做好牛、羊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牛、羊口蹄疫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

1、基本流行情况

口蹄疫主要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偶蹄动物,在人和其他动物中发生相对较少。该病的传染性非常强,所以只要有疫情出现,便极有可能集体发病,发病率最高达100%,成年家畜发病后的死亡率较低,约为1%~2%,但羔羊和犊牛发病后,死亡率却会显著升高,可达50%~70%,而且发病期间家畜肉、奶均不可用,因此其带来的经济损失非常大。该病可以通过间接和直接接触传播,蔓延速度非常之快,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春、秋两季的发病率相对稍高,因为此时的气温暖和适中,病毒与家畜的活动量增加,养殖生产工作变得频繁,增加了病毒感染及传播的概率。

2、诊断

病毒致病力的强、弱和动物易感性的高、低都会对病情症状产生影响。从典型的症状表现上来看,家畜在发生口蹄疫之后,其口腔黏膜、乳房以及蹄部等地方会出现明显的水疱;母体发生口蹄疫,新生的幼畜便可能出现急性心肌炎,严重者会直接死亡。牛、羊的口蹄疫潜伏期一般为2~8天,有的可达半个月或更长时间。羊在发生口蹄疫之后,主要症状是口腔黏膜、蹄部、乳房以及阴道小水疱,也可能为烂斑,如病情进一步加重,烂斑会扩大,并出现溃疡,患病羊心肌松软,心包膜多数会存在散在的出血点,前胃以及大、小肠黏膜均能够观察到血性炎症。牛在口蹄疫的发病初期,食欲会明显减退,精神不佳日渐萎靡,体温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伴结膜潮红。发病后期水疱出现,水疱发生破裂后,会带来弥漫性损害,同时病牛心跳会明显加快、心律不齐、肌肉发抖,反刍停止直至食欲完全废绝,其他症状同羊基本相似。基于以上症状表现,便可对牛、羊口蹄疫做出初步诊断,如需进一步明确,就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3、预防

对于牛、羊口蹄疫,应当尽全力做好病情预防工作,防止口蹄疫发生。首先,要加强对牛、羊的护理及饲养管理,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和抵抗力;其次,要按要求进行疫苗接种,这是防止牛、羊口蹄疫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如高免血清、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以及康复血清等,均可起到预防口蹄疫的作用效果;最后,要做好牛、羊生活环境的管理工作,定时通风、清理粪便,控制好养殖密度,用1%~2%氢氧化钠或0.5%过氧乙酸溶液对圈舍及其他相关器物定期消毒,消毒过程要严格、细致、无死角。

4、治疗

发现患病牛、羊后,要立即隔离,并第一时间上报相关单位。同时,对患病牛、羊要加强饲养与护理,给予优质柔软的饲料,对其病情变化做好观察和记录。口腔部位出现水疱和糜烂面的,用0.1%高锰酸钾或是清水混合食醋进行口腔冲洗,然后再将1%~2%明矾或碘酊甘油涂抹在糜烂面上,或是直接用冰硼散撒布。对于蹄部出现病情症状的牛、羊,应该选择3%的克辽林洗涤,并涂抹松馏油后再通过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粉涂在蹄部的患部。乳房部位出现病情症状的,用2%~3%硼酸水或者肥皂水清洗患畜乳房,再涂青霉素软膏,同时还要注意定时将母牛、母羊的奶排净,预防乳房炎发生。如果阴道部位也出现了病情症状,同样应当先冲洗,然后再涂以刺激性较小的药膏。

对于病死的牛、羊要谨慎处理,严格做好填埋与消毒工作。不能因为患病牛、羊已经病死而放松警惕,更不能将尸体随便填埋。病死牛、羊及其污染物要及时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公害化处理,并对圈舍全面消毒。

口蹄疫对牛、羊健康的危害非常大,会给牛、羊的养殖生产带来严重经济效益损失,为此要重视该病的防治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切实保障牛、羊健康与养殖效益。

简介
家畜中牛、羊、猪都敏感,其中牛最易感,人也可患病。口蹄疫是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易感动物的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粘膜都可以是感染门户。动物产品如肉、奶、毛皮可带毒;病畜和带毒牛、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内脏,甚至呼出的气体都带毒,故运输车船、工具、水源、牧场、饲料、人员和非敏感动物都是重要的传染媒介。不同年龄的动物易感程度有差别,以年幼动物发病最严重,死亡率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易流行。另外,易感畜群的口蹄疫有周期性暴发流行的趋向。
症状和病变
病初发烧41℃,口流涎,1-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上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泡。很快,水泡破裂,形成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面,如继发细菌感染,即发生溃疡。在口腔发生水泡的同时,趾间和蹄冠皮肤红、肿,进而色苍白,形成水泡,水泡破溃后留下红色糜烂面,以后结痂。如有细菌感染,则发生化脓,蹄不能着地,甚至蹄壳脱落。乳头也常发生水泡,进而出现烂斑,有继发感染时,引起乳房炎,泌乳停止。犊牛因吮乳,体表症状不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很高。心肌质地松软,心肌变性、坏死,呈现淡黄色斑纹,或见不规则斑点,心内外膜出血,俗称虎斑心。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症状和病变可诊断。确诊应报告和请有关单位化验、处理。
预防
严禁自有病的国家和地区购入种畜及畜产品、饲料等。严格执行牲畜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引进种畜应严格检疫、隔离观察。疫点及其周围受威胁区的动物,应用A、O单苗或联苗紧急免疫注射。牛、羊口蹄疫病程只1-2周,随后自愈,故应加强护理,喂麦麸、稀粥等食物,保暖、铺软垫料,多饮水,多吃水果。

治疗
处方1
0.1%高锰酸钾溶液500ml碘甘油100ml用法:口腔患部冲洗后,涂碘甘油。
处方2
3%来苏儿溶液500ml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100ml或100g用法:来苏儿脚浴后,擦干,涂布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
处方3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天健牛毒清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天健牛毒清注射两次,同时防止心肌炎的继发。水泡破溃处可结痂。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
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尽早注射(天健牛毒清),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潜伏期,提高牛群免疫力.
2.已感染牛群(天健牛毒清)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
3.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天健牛毒清)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染
处方4
贯众散贯众20g山豆根20g甘草15g桔梗20g赤芍10g生地10g花粉10g大黄15g荆芥10g连翘15g用法:共为末,加蜂蜜150g,绿豆粉30g,开水冲服。
处方5
青黛3g雄黄6g冰片9g枯矾9g硼砂15g用法:共研细末,吹入口内,每日两次。
处方6
预防口蹄疫双价疫苗1-2ml用法:皮下或肌肉注射。牛1-2岁用1ml,2岁以上用2ml,羊4-12月龄用0.5ml,1岁以上用1ml。免疫期4-6个月。

猪疥螨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螨虫病,主为疥螨,疥螨又叫疥癣,俗称癞病,是由疥螨寄生于猪皮肤内,引起皮肤发生红点、脓疱、结痂、龟裂等病变。该病以剧痒为特征,燥动不安、食欲降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下降,是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的疾病之一,在一些养殖场中普遍存在,很难根治。

临床症状:仔猪多发,病初从眼周、颊部和耳根开始,后蔓延到背部、后肢内侧;病猪常在墙壁、猪栏、圈槽等处磨擦病变部位,严重时造成出血,结缔组织增生和皮肤增厚,局部脱毛。由于发痒,影响病猪正常的采食和休息,并使消化、吸收机能降低;寒冷季节因脱毛裸露皮肤,体温大量发散,体内畜积脂肪被大量消耗,导致消瘦,有时继发感染严重时,引起死亡。剧痒、脱毛、结痂、皮肤皱褶或龟裂、湿疹性皮炎、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和具有高度传染性为本病特征。猪疥螨感染严重时,造成出血,结缔组织增生和皮肤增厚,造成猪皮肤的损坏,容易引起金色葡萄球菌综合感染,造成猪发生湿疹性渗出性皮炎,患部迅速向周围扩展到全身,并具有高度传染性,最终造成猪体质严重下降,衰竭而死亡。

其临床症状的轻重与猪的抵抗力有很大关系,气候条件适宜,饲养管理好时,猪的抵抗力强,一般无明显症状。夏天高温季节,经常冲洗猪栏和猪体,有利于减轻疥螨病症状;天气寒泠,猪体质消耗大,饲养管理差时,猪的抵抗力下降,临床症状加重。

疥螨病的防治措施:

1、饲养管理方面,应从卫生、光照、通风、干燥、密度、消毒和加强营养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善。每年在春夏、秋冬交季过程中,对猪场全场进行至少2次以上的体内、体外的彻底驱虫工作,每次驱虫时间必须是连续5-7天。

2、重视螨虫的杀灭工作。加强对环境的杀虫,可用2%液体敌百虫稀释溶液,彻底消毒猪舍、地面、墙壁、屋面、周围环境、栏舍周围杂草和用具,以彻底消灭散落的虫体。同时注意对粪便和排泄物等采用堆积高温发酵杀灭虫体。杀灭环境中的螨虫,这也是预防猪疥螨最有效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严格消毒后喷洒护舍安,使有益微生物大量增殖,保护整体环境健康。

为防止猪圈、用具上的疥螨虫感染健康猪,在治疗病猪的同时,应彻底清除粪便,堆积发酵。对墙壁地面食槽、水槽等所有可能接触猪的地方全面消毒,并定期坚持进行,保持猪圈干燥。

3、对于感染的猪群(场)可肌注长效伊维菌素注射液,同时配合定期驱虫工作。,

4、病畜应及时隔离,使用化学治疗药物进行药物治疗。伊维菌素针剂皮下注射0.2毫克-0.3毫克/公斤体重,10天-14天后重复注射一次(因大多数治螨药物当时只能杀死虫体,而不能杀灭虫卵,必须治疗2次-3次,间隔时间为7天-10天,以杀死新孵出的幼虫)。同时母猪上产床前,体表擦洗干净,尤其耳朵要清洗。

羊口炎的防冶方法


羊口炎是羊口腔黏膜表层和深层炎症的总称。临床上以流涎及口腔黏膜潮红、肿胀为特征。患羊表现单纯局部炎症或继发性全身反应。

【病因】

1.卡他性口炎nbsp;卡他性口炎是一种单纯性口炎,为口腔黏膜表层的轻度的炎症。由机械性、物理化学性或有毒物质以及以及传染性因素的刺激、侵害和影响所致。

其中有采食粗硬、有芒刺或刚毛的饲料或者饲料中混有玻璃、铁丝等各种尖锐异物的直接损伤(致富经:/),或因灌服过热的药液,或采食冰冻饲料或霉败饲料。此外还常继发于咽炎、唾液腺炎、前胃疾病、胃炎、肝炎以及某些维生素缺乏症。

2.水疱性口炎nbsp;口腔黏膜上生成充满透明浆液水疱为特征的炎症。由于饲养不当,羊采食了带有锈病菌、黑穗病菌的饲料,发芽的马铃薯,以及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3.溃疡性口炎nbsp;是一种口气黏膜溃疡、坏死为特征的炎症。主要是口腔不洁,被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4.继发性口炎多发生于羊患口疮、口蹄疫、羊痘、霉菌性口炎、过敏反应和羔羊营养不良等疾病。

【羊口炎临床症状】

1.病羊采食、咀嚼缓慢甚至不敢咀嚼;只采食柔软饲料,拒绝粗硬饲料;流涎,口角附白色泡沫;口腔黏膜潮红、红肿、疼痛、口温增高等共同症状。细菌感染时有口臭。

2.卡他性口炎,表现口腔黏膜发红、充血、肿胀、疼痛,特别是唇、齿龈、颊部、腭部黏膜肿胀明显;

3.水疱性口炎,黏膜上出现溃疡性病灶,口内恶臭,体温升高。

4.上述各类型可相继和交错出现。

【羊口炎诊断要点】

原发性口炎,根据病史及口腔黏膜炎症变化,可做出诊断。

【羊口炎鉴别诊断】

1.口蹄疫

2.羊痘

【羊口炎防治措施】

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化学、机械及尖锐的异物对口腔的损伤。

2.提高羔羊饲料品质,饲喂富含维生素的柔软饲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饲槽应经常使用2%的碱水进行消毒

3.服用带有刺激性或腐蚀性的药物时,一定按要求使用。

羊口炎治疗

1.轻度口炎可用0.1%的雷佛奴尔或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口腔,亦可以用2%的明矾冲洗;发生糜烂和渗出时,用2%的明矾冲洗;口腔黏膜有溃疡时,可用碘甘油、5%碘酊、龙胆紫溶液、磺胺软膏、四环素软膏等涂擦患部;如继发细菌感染,病羊体温升高时,可用青霉素40~8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也可服用或注射磺胺类药物。

2.中药可用青黛散(青黛9g,薄荷3g,黄连,黄柏、橘梗、儿茶各6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内,衔于口内,給食时取下,吃完后再噙上,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也可在蜂蜜内加冰片复方新诺明(SMZ+TMP)各5g衔于口内;也可用桂林西瓜霜喷涂口腔。

3.对于口炎并发肺炎时可用下列中药方以清肺热:花粉、黄芩、栀子、连翘各30g,黄柏、牛蒡子、木通各15g,大黄24g,芒硝60g,将前八种药物共研为末,加入芒硝,开水冲,10只羔羊分灌。

羊同期发情方法的综述


同期发情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周期的进程,使之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该技术可以使母羊群定时、集中和成批地科学化饲养管理,节省人物力的消耗,缩短生产间隔,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阿勒泰羊的生产效益。本文主要讲述羊同期发情的药物及方法。

同期发情技术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和药物,对羊生产母羊发情周期进行同期化处理,使母羊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发情的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此项技术可以使母羊群定时、集中和成批地科学化饲养管理,使配种、妊娠、分娩和培育等生产过程同期化,节省人物力的消耗,缩短生产间隔,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阿勒泰羊的生产效益。

一、同期发情原理

羊同期发情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种延长黄体期,另一种是缩短黄体期。

二、同期发情的药物及方法

1.同期发情的药物

1.1孕激素:孕酮、甲孕酮(MPA)、氯地孕酮(CAP)、甲地孕酮(MA)、氟孕酮(FGA)。

1.2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前列腺素(PGF2)、氯前列烯醇。

1.3促性腺素类: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L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抗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APMSG)。

1.4中药:催情促孕散:由菟丝子、淫羊藿、当归、补骨脂、枳壳、益母草等组成。

1.5其他方法:甲硅环(MSVR)、三合激素、复合激素制剂(三种制剂均含PMSG)。

2.同期发情方法根据羊的同期发情原理分析,对羊的同期发情处理可采用孕激素或前列腺素来实现发情同期化。在生产实践中,也可采用孕激素和前列腺素相结合进行处理的方法。在同期发情处理的同时,为了提高处理效果可配合使用促性腺激素。如配合使用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等,能提高同期发情率,使同期发情的时间更趋于一致。除了采用激素处理方法,也有非激素处理方法,如采用公羊试情诱导而达到羊群同期发情和营养调控技术。以下只介绍同期发情激素处理方法。

2.1孕激素处理使用外源性孕激素让母羊体内的孕激素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当外源孕激素取掉时,体内孕激素迅速下降,卵泡开始生长发育并成熟,母羊表现同期发情,在停止使用孕激素药物的同时,使用促进卵泡生长发育的药物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目前孕激素的给药方式主要有皮下埋植、阴道栓塞和口服等,以皮下埋植和阴道栓塞较为常用。皮下埋植法是将成形的孕激素埋植剂或装有药物的有孔细管埋植于母羊皮下组织,经过若干天的处理后取出。阴道栓塞法是将含有孕酮的阴道海绵栓借助开膣器置入母羊阴道深处,让其缓慢释放药物的方法。将孕激素均匀拌入饲料中饲喂,直到药物处理结束为止是口服法。下面介绍在绵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孕激素阴道栓+PMSG法。

2.1.1孕激素阴道栓+PMSG法在生产母羊发情周期的任意一天,将孕激素阴道栓放置在被处理羊的阴道深部,14天取出,在取栓同时肌肉注射PMSG,1-3天后羊集中发情。平均同期发情率可达95%左右。由于操作较为简单、实效性高,因此在实际中多用此方法。

2.1.2前列腺素处理法目前,PGF2处理可分为一次处理法和二次处理法。在母羊发情后,数日向子宫内灌注活肌肉注射PGF2或氯前列烯醇,可以使发情高度同期化。但注射1次,约使60%-70%的母羊同期发情。一般采取2次注射法,第2次注射相隔8-9天,可提高同期发情率在90%以上。由于PGF2药物可引起妊娠母羊流产,所以在使用前认真对母羊进行妊娠检查,以避免流产。

2.1.3孕激素与前列腺素结合处理方法用孕激素制剂处理7-9天,在结束处理前1天,肌肉注射1次PGF2。该方法的同期发情和受胎率均较理想。

三、影响同期发情的主要因素

1.体况在生产实践中,母羊的膘情直接影响同期发情效果。高建明等在试验中发现体况较好的母羊同期发情率明显高于体况差的母羊。

2.季节绵羊属季节发情动物,季节是影响同期发情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费繁殖季节卵巢处于静止状态,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水平很低。绵羊的发情一般集中在秋季,在9-10月进行集中配种。冯克明对处于发情期阿勒泰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低于繁殖季节受胎率,其受胎率达到75.4%。赵永聚等实验表明,同期发情处理的羊发情率以秋季最高,为97.74%。

3.处理方法在生产中,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很多,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各处理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简便性、经济实用性、应用效果等各不相同,效果不一。在注重同期发情效果的同时考虑成本,氯前列烯醇(PGF2)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只能在羊的繁殖季节使用,非繁殖季节使用效果不佳。孕激素阴道栓在繁殖和非繁殖季节均可使用,在使用时,配合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效果很好,但成本较高。

4.种公羊利用在用于人工授精的同期发情处理时,要考虑种公羊的多少及配种能力。在公羊不足的情况下,不能同一天将母羊全部处理,否则会出现母羊发情时,公羊不够用的情况。应根据公羊的配种能力,每天处理一定数量的母羊,控制当天发情的母羊数,做到发情就配。

牛、羊口蹄疫的诊断 牛、羊口蹄疫的有效防治方法


牛、羊在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市场需求量高而稳定,养殖效益客观。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牛、羊极易感染发病,危害相当之大,致死率较高,严重影响牛、羊的养殖效益,因此必须要在牛、羊养殖过程当中,做好对口蹄疫的防治工作。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和学习经验,主要就牛、羊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以期能为养殖实践提供参考、指导,保障牛、羊健康与养殖效益。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牛、羊口蹄疫的诊断和牛、羊口蹄疫的有效防治方法。

1、症状

口蹄疫疾病主要是受口蹄疫病毒的影响,而对偶蹄类动物带来严重的危害,属于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常年容易发生,秋季和冬季是高发季节。口蹄疫最明显的临床表现就是受病毒致病力与动物的易感性而发生改变,患病的家畜在口腔黏膜以及蹄部会形成水疱。对于羊口蹄疫而言,这种临床症状并不是很严重,只是存在小型的水疱,如果病情严重,还会发生烂斑和溃疡等情况,进而导致羊的前胃和大小肠黏膜出现血性炎症,引起心肌炎。但是,对于新初生幼羊因心肌炎影响而死亡。如果养殖场卫生清洁工作不完善,很容易出现继发性感染,使其患有败血症或是局部坏死。对于牛口蹄疫,在其患病以后,临床症状十分严重。

一般来讲,牛口蹄疫的潜伏期在7~30天,而在患病初期,其体温会随之提高,结膜潮红。在感染时间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口腔病变而形成水疱。在牛感染口蹄疫以后,接近90%都患有典型的蹄部真皮炎。

2、诊断

第一,常规诊断。通常,绝大部分口蹄疫家畜都是偶蹄,这样就不必进行试验诊断可以直接确诊。然而,由于口蹄疫病毒种类很多,要想确定病毒类型,必须要将牛羊蹄部位置的水疱放置于甘油生理盐水内部,并及时将实验样本送至部门鉴定,最终确定病毒的类型。

第二,鉴别诊断。以往在诊治口蹄疫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过口蹄疫、口炎相混淆的误诊情况。与口蹄疫相比,牛羊口炎只会出现短时间的微热,伴有小丘疹的产生。而小丘疹的具体位置就是牛羊鼻镜与鼻孔黏膜位置,具体的颜色就是深红一红一灰褐色,随后会由坏死组织覆盖。另外,还有病灶会表现成疤状。针对普通病理而言,牛羊脏器损伤并不明显,而是表现出口炎疤变。

3、防治方法

上报要及时。一旦养殖场内部出现感染病例,一定要及时上报,并且按照具体规定要求隔离患病的牛羊,进行诊治或者是消毒,或是捕杀,以保证有效减小疫情蔓延的范围。与此同时,需要尽快将病畜隔离,通过隔离治疗的方式控制疫情并划分病源区。另外.要将已经划定的疫区封锁并隔离,使用消毒试剂完成消毒工作。

日常预防工作。针对牛羊口蹄疫多发的地区,在夏季与秋季期间,一定要针对养殖场内部牛羊进行免疫注射,但是要保证牛羊分离接种。一般情况下,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是口蹄疫疫苗常见的品种。在牛1~2岁的时候,注射1mL口蹄疫疫苗,注射的方式是皮下肌肉注射。超过2岁的牛可以注射2mL口蹄疫疫苗,同样采取皮下肌肉注射的方式。对4~12月龄的羔羊,疫苗注射量应选择在0.5mL。超过1岁的成年羊应注射1mL疫苗。疫苗免疫的周期是半年。

仔细清洗患部。首先,对于口腔病变,需要使用清水、盐水以及质量分数为0.1%的高锰酸钾的稀释溶液清洗。而后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明矾溶液涂抹,也可以使用冰硼散,将其涂撒在口腔的病变位置。其次,对于蹄部病变,应使用质量分数为3%的煤酚皂溶液,或是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铜溶液,浸泡患有口蹄疫疾病的牛羊蹄部。另外,可以使用消毒软膏,或是质量分数为10%的碘酒涂抹牛羊蹄部,利用绷带进行包裹。最好不要反复清洗牛羊的蹄部,如果蹄部处于潮湿的状态,会严重影响病变的区域。最后,对于乳房病变,则应当对挤奶工作加以注意。其中,主要使用质量分数为2%的硼酸水清洗乳头,随后要将消毒药膏涂抹于乳头之上。

注射治疗。如果牛羊口蹄疫的病情十分严重,必须要使用消毒唑。其中,应当充分考虑牛羊的体重,每千克使用10mL消毒唑,以皮下肌肉注射方式为主。对于继发性感染状况严重的牛羊,需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其中,使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并添加安钠咖溶液,同时,需要加入适量的抗生素,进而对其他细菌感染予以严格控制。如果牛羊出现严重的酸中毒问题,使用质量分数是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

后续的处理。在诊治口蹄疫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处理病死牛羊,可以焚烧,也可以深埋。与此同时,应当全面消毒并处理被污染的养殖圈舍。另外,要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及时上报,在疫情被控制以后,要针对整个区域消毒15天,而后开展正常养殖工作。

几种牛病的治疗方法


1、常见牛病

1.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牛在冬春两季最容易患染的流行性疾病,该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快,对牛的身体损害十分严重。患病牛表现出鼻镜干燥,咳嗽流泪,身体发热等症状。而且病牛往往四肢乏力,卧地不起,嗜睡,懒惰,食欲不振。患病的奶牛牛奶产量会大大下降,而且牛奶很稀,品质较差。

1.2牛肺疫

患染牛肺疫的病牛分为三种:急性败血型病牛、肺炎型病牛及水肿型病牛。急性败血型病牛发病后体温上升至40~42℃,呼吸困难,食欲骤减,死亡率极高,死亡速度极快;肺炎型病牛体温上升,呼吸急促,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身体虚弱;水肿型病牛小腹明显变大,是水肿所致,呼吸困难,有急促的喘气声音,最终患病牛往往是死于窒息。

1.3牛疥癣

牛疥癣是牛比较容易患染的一种传染病,是牛身体上的一种皮肤病。该病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危害较大。患染牛疥癣的病牛起初是身体上局部被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蔓延至全身。疥癣处真菌繁殖迅速,侵蚀牛的皮肤,导致牛奇痒难耐,用身体到处摩擦从而止痒,所以发病处的皮有比较严重的蜕皮、血丝渗透现象。病情严重时,病牛疥癣的中间会出现水泡以及脓疱。

2、牛病的治疗方法

对于上述三种常见牛病,养殖户们应该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对疾病的病理、症状有所掌握。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做好牛病的预防工作,将可能发生的牛病扼杀在摇篮里,防止牛病发生后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牛出现生病的情况后,首先应该冷静下来,然后采取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办法进行治疗,治愈牛的疾病,同时采取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严防疾病扩散。对于常见牛病的治疗方法,笔者认为应从疫苗注射,坚持食疗为主,药疗为辅,正确使用药物,建立定期体检机制等方面入手,供读者参考和学习。

2.1及时注射免疫疫苗

养殖户需要及时为牛场的牛注射相关的免疫疫苗,对牛的一些常见病症,做好尽早预防的工作。目前我国疫苗的使用现实效果十分良好,可以有效地减少常见牛病的发生,大大降低发病率。

2.2食疗为主,药疗为辅

在治疗牛病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要坚持“食疗为主,药疗为辅”的原则。在饲料上注重营养结构的搭配,提高牛的免疫能力。对于一般小病,可以通过一些具有微弱药性的食材进行调理,效果可能不如药物治疗来得快,但从长远角度看,食疗更有利于提高养殖场的养殖质量。

2.3药物的正确使用

当牛病比较严重,属于传染性疾病或者急性病的时候,养殖户需要及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在使用药物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①对症下药。首先根据症状判断牛病的种类,然后根据牛病的种类准确下药;②合理用药。用药要注意剂量以及用药的方式;③购买正规厂家出品的正规药物。

2.4建立定期体检机制

养殖户们需要建立对牛定期体检的机制,通过比较简单,科学的体检方法,及时发现牛的各种疾病,做到尽早治疗,对于传染性疾病,还能够做到及时隔离,防止疾病传播,肆虐,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结语

牛病在养殖过程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如果养殖户对牛病的病理特点没有深入有效地研究、认识,就不能够对牛病进行有效地治疗、控制,最终将导致牛病愈加严重,造成大量牛的死亡,大量减产,使养殖地区、养殖户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所以,认识常见的牛病,掌握牛病的一般治疗方法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牛病以及若干治疗牛病的方法,以供广大的读者从中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陈毅华(1980-),男,贵州铜仁人,大专,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陈毅华,饶再德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茶店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贵州铜仁554300)

参考文献:

李忠国.引起牛腹绞痛的四类肠病.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9):7.

廖昌德.牛支气管肺炎的诊治.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9):55.

游朝贵.牛副结核病的诊治.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9):9.

猪腹泻的治疗方法介绍!


猪腹泻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症,有传染性病原和非传染性病因。那猪腹泻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猪腹泻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不同原因造成的腹泻,治疗方案都是不一样的。例如:

1.季节性腹泻

由于保温措施没做好,秋冬季节天气转凉,会引起猪腹泻的情况发生。此时,可以适当减少饲料,补充葡萄糖,做好保暖工作。

2.病毒性

这主要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所有阶段的猪群都能被感染。此时,可以在饮水中加入补液盐和维力康,在饲料中加入利诺、阿莫西林、丰强蓝芪搅拌均匀,连续使用7-10天。

3.细菌性

生猪细菌性腹泻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感染群体主要是新生猪仔。所以在猪仔出生后需要即刻注射长效抗生素。

4.消化不良

一般在仔猪中出现,由于仔猪的消化系统不完善,消化不完全的饲料导致肠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此时,可以给以生理盐水溶液。为促进消化,也可内服人工胃液。

另外,日粮抗原过敏、营养因子缺乏和应激都是会造成猪腹泻的原因,大家一定要仔细甄别原因,好对症下药。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21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