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口蹄疫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

牛、羊在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市场需求量高而稳定,养殖效益客观。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牛、羊极易感染发病,危害相当之大,致死率较高,严重影响牛、羊的养殖效益,因此必须要在牛、羊养殖过程当中,做好对口蹄疫的防治工作。口蹄疫是一种主要危害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例如牛、羊等都非常容易受到感染,一旦发病,牛、羊就会出现明显的健康问题,甚至会大量死亡,给养殖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研究、探讨如何做好牛、羊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牛、羊口蹄疫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

1、基本流行情况

口蹄疫主要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偶蹄动物,在人和其他动物中发生相对较少。该病的传染性非常强,所以只要有疫情出现,便极有可能集体发病,发病率最高达100%,成年家畜发病后的死亡率较低,约为1%~2%,但羔羊和犊牛发病后,死亡率却会显著升高,可达50%~70%,而且发病期间家畜肉、奶均不可用,因此其带来的经济损失非常大。该病可以通过间接和直接接触传播,蔓延速度非常之快,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春、秋两季的发病率相对稍高,因为此时的气温暖和适中,病毒与家畜的活动量增加,养殖生产工作变得频繁,增加了病毒感染及传播的概率。

2、诊断

病毒致病力的强、弱和动物易感性的高、低都会对病情症状产生影响。从典型的症状表现上来看,家畜在发生口蹄疫之后,其口腔黏膜、乳房以及蹄部等地方会出现明显的水疱;母体发生口蹄疫,新生的幼畜便可能出现急性心肌炎,严重者会直接死亡。牛、羊的口蹄疫潜伏期一般为2~8天,有的可达半个月或更长时间。羊在发生口蹄疫之后,主要症状是口腔黏膜、蹄部、乳房以及阴道小水疱,也可能为烂斑,如病情进一步加重,烂斑会扩大,并出现溃疡,患病羊心肌松软,心包膜多数会存在散在的出血点,前胃以及大、小肠黏膜均能够观察到血性炎症。牛在口蹄疫的发病初期,食欲会明显减退,精神不佳日渐萎靡,体温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伴结膜潮红。发病后期水疱出现,水疱发生破裂后,会带来弥漫性损害,同时病牛心跳会明显加快、心律不齐、肌肉发抖,反刍停止直至食欲完全废绝,其他症状同羊基本相似。基于以上症状表现,便可对牛、羊口蹄疫做出初步诊断,如需进一步明确,就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3、预防

对于牛、羊口蹄疫,应当尽全力做好病情预防工作,防止口蹄疫发生。首先,要加强对牛、羊的护理及饲养管理,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和抵抗力;其次,要按要求进行疫苗接种,这是防止牛、羊口蹄疫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如高免血清、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以及康复血清等,均可起到预防口蹄疫的作用效果;最后,要做好牛、羊生活环境的管理工作,定时通风、清理粪便,控制好养殖密度,用1%~2%氢氧化钠或0.5%过氧乙酸溶液对圈舍及其他相关器物定期消毒,消毒过程要严格、细致、无死角。

4、治疗

发现患病牛、羊后,要立即隔离,并第一时间上报相关单位。同时,对患病牛、羊要加强饲养与护理,给予优质柔软的饲料,对其病情变化做好观察和记录。口腔部位出现水疱和糜烂面的,用0.1%高锰酸钾或是清水混合食醋进行口腔冲洗,然后再将1%~2%明矾或碘酊甘油涂抹在糜烂面上,或是直接用冰硼散撒布。对于蹄部出现病情症状的牛、羊,应该选择3%的克辽林洗涤,并涂抹松馏油后再通过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粉涂在蹄部的患部。乳房部位出现病情症状的,用2%~3%硼酸水或者肥皂水清洗患畜乳房,再涂青霉素软膏,同时还要注意定时将母牛、母羊的奶排净,预防乳房炎发生。如果阴道部位也出现了病情症状,同样应当先冲洗,然后再涂以刺激性较小的药膏。

对于病死的牛、羊要谨慎处理,严格做好填埋与消毒工作。不能因为患病牛、羊已经病死而放松警惕,更不能将尸体随便填埋。病死牛、羊及其污染物要及时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公害化处理,并对圈舍全面消毒。

口蹄疫对牛、羊健康的危害非常大,会给牛、羊的养殖生产带来严重经济效益损失,为此要重视该病的防治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切实保障牛、羊健康与养殖效益。

简介
家畜中牛、羊、猪都敏感,其中牛最易感,人也可患病。口蹄疫是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易感动物的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粘膜都可以是感染门户。动物产品如肉、奶、毛皮可带毒;病畜和带毒牛、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内脏,甚至呼出的气体都带毒,故运输车船、工具、水源、牧场、饲料、人员和非敏感动物都是重要的传染媒介。不同年龄的动物易感程度有差别,以年幼动物发病最严重,死亡率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易流行。另外,易感畜群的口蹄疫有周期性暴发流行的趋向。
症状和病变
病初发烧41℃,口流涎,1-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上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泡。很快,水泡破裂,形成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面,如继发细菌感染,即发生溃疡。在口腔发生水泡的同时,趾间和蹄冠皮肤红、肿,进而色苍白,形成水泡,水泡破溃后留下红色糜烂面,以后结痂。如有细菌感染,则发生化脓,蹄不能着地,甚至蹄壳脱落。乳头也常发生水泡,进而出现烂斑,有继发感染时,引起乳房炎,泌乳停止。犊牛因吮乳,体表症状不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很高。心肌质地松软,心肌变性、坏死,呈现淡黄色斑纹,或见不规则斑点,心内外膜出血,俗称虎斑心。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症状和病变可诊断。确诊应报告和请有关单位化验、处理。
预防
严禁自有病的国家和地区购入种畜及畜产品、饲料等。严格执行牲畜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引进种畜应严格检疫、隔离观察。疫点及其周围受威胁区的动物,应用A、O单苗或联苗紧急免疫注射。牛、羊口蹄疫病程只1-2周,随后自愈,故应加强护理,喂麦麸、稀粥等食物,保暖、铺软垫料,多饮水,多吃水果。

治疗
处方1
0.1%高锰酸钾溶液500ml碘甘油100ml用法:口腔患部冲洗后,涂碘甘油。
处方2
3%来苏儿溶液500ml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100ml或100g用法:来苏儿脚浴后,擦干,涂布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
处方3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天行健动物药业的天健牛毒清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天健牛毒清注射两次,同时防止心肌炎的继发。水泡破溃处可结痂。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
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尽早注射(天健牛毒清),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潜伏期,提高牛群免疫力.
2.已感染牛群(天健牛毒清)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
3.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天健牛毒清)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染
处方4
贯众散贯众20g山豆根20g甘草15g桔梗20g赤芍10g生地10g花粉10g大黄15g荆芥10g连翘15g用法:共为末,加蜂蜜150g,绿豆粉30g,开水冲服。
处方5
青黛3g雄黄6g冰片9g枯矾9g硼砂15g用法:共研细末,吹入口内,每日两次。
处方6
预防口蹄疫双价疫苗1-2ml用法:皮下或肌肉注射。牛1-2岁用1ml,2岁以上用2ml,羊4-12月龄用0.5ml,1岁以上用1ml。免疫期4-6个月。

相关知识

牛口蹄疫的病理诊断及防治措施


1引言
口蹄疫的主要致病因子是口蹄疫病毒,牛、猪、羊等是最易感染口蹄疫的动物。属于偶蹄动物共患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中,牛是最易感动物。该病毒具有0、A、C等多种血清型和80多种亚型,并且具有极强的变异性。每个亚型所引起的临床症状都基本相同,但是致病机理和免疫原性不同,因此无法产生交叉免疫。口蹄疫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一旦是动物发生感染就会导致高度的致病性,症状的发生也十分迅速。可以通过接触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不同的动物间可以进行相互感染,潜伏期较短,一般病毒一旦感染机体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且大多数的动物对口蹄疫病毒的免疫应答程度很低,是一个危害性极高的疾病。
2牛口蹄疫的症状
经口蹄疫病毒感染的牛,一般在经过两到四天就会发病,最长的潜伏期不超过一周。发病时,牛最显著的症状是体温的上升,可达40-41℃,进食量变少,精神也萎靡不振。在发病的初期会不知觉地发出吸吮声,在口腔黏膜上会出现水疱,口腔内的温度极高,在这个阶段中,牛流出来的涎水多呈白色泡沫状,且比平时流的多,一直挂在嘴边,基本不摄食,反刍行为基本停止。
在发病一段时间以后,口腔内的水疱会发生破裂,形成糜烂,体温恢复正常,糜烂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愈合。如果发生的是细菌感染,糜烂不会很快愈合,反而会出现加深的状况,发生溃疡。在牛发病期间,牛的趾间以及蹄冠上的皮肤会发生红肿,疼痛感不断加重,水疱发生明显,但很快破裂,糜烂,随后干燥结成硬痂,随之缓慢愈合。另外,乳房皮肤也会出现水疱,泌乳量明显减少,甚者停止泌乳。该疾病一般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方可愈合,但是当蹄部出现病变时意味着病情加深,痊愈时间会延长。该疾病虽然发生突然,潜伏期很短,临床症状也很严重,但致死率很低。发生死亡的病牛一般为突然致死,在死亡之前会突然心跳加快,心率失调。犊牛的致死率较高,一般不是水疱致死,而是由各类症状所引起的心肌麻痹和肠炎导致病牛死亡。
3牛口蹄疫的病理变化
对于牛口蹄疫的病理进行分析对于病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牛口蹄疫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在口腔和蹄部出现水疱和溃烂,有些也会在咽喉、气管和胃黏膜上出现溃疡或圆形烂斑,肠黏膜有可见性的血性炎症发生。另一方面心脏的病变也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指心包膜的弥散性以及点状出血,心肌松软等。
4牛口蹄疫的诊断
牛口蹄疫的诊断有其自身的特点,其要点主要是水疱疹的症状,在诊断的过程中要注意与水疱型口膜炎进行重点区分。根据牛口蹄疫的基本临床症状可以进行初步确诊,通过对其流行性学特征进行分析,确诊需要在实验室检查致病病毒的病原性特征。实验室的诊断手段包括病毒的分离鉴定与其抗原检测,()最后通过血清学实验进行确诊是否为口蹄疫病毒。
5牛口蹄疫的预防措施
在进行牛口蹄疫的确诊之后要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封锁,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展。在隔离封锁的时候,要注意对疫点和疫区的划定范围,做到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地方,并及时将感染的牛及其同群进行宰杀,对牛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包括感染病毒的牛的活动场所和使用器具,对可能遭到传染的畜群进行紧急预防措施,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后,确保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解除隔离和封锁。
5.1日常预防措施
要想使牛群远离口蹄疫病毒的困扰,关键是要做好日常预防工作。日常预防工作主要是指要加强牛群的免疫工作。严禁从有病区进行活畜及其相关产品的购买,严格把控进入牛群饲养区的产品检验及检疫力度。其次就是要做好疫苗注射工作,要选择与当前流行病毒同型的疫苗进行注射免疫,选择弱病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进行注射。其中弱病毒疫苗的效果相比其他疫苗要好一些,具有较长的免疫期,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带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普遍采用灭活疫苗。
5.2发病期的预防
当牛群已经发病时,此时的主要工作就是控制疫情的蔓延,以防带来更大的损失,保证没有感染的牛不被传染。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疫情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一出现疑似病例就迅速进行确诊,做到及时隔离和封锁。确诊之后要对已经感染的牛群进行宰杀,其尸体也要进行深埋或焚烧火化,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病牛的牛舍及其活动范围进行严格的消毒,还包括其日常使用的器具,以免传染其他畜群或动物产品。
6流行病学特征
牛口蹄疫的发生没有季节性特征,但一般春冬季较易发生大范围的流行,夏季的发生几率较低。但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周期大概为三到五年。牛口蹄疫的传播媒介也是多种多样的,属于高接触性流行病。饲料、水源等与牛进行过密切接触过的东西都能成为传播的媒介,甚至空气也能作为口蹄疫的重要传播媒介。当大气比较稳定、气温较低且湿度较高时口蹄疫病毒的生存力较强,可发生远距离的气源性传播。
7结语
口蹄疫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感染途径具有多样性,容易发生大范围的爆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我们要将重点放在传染疾病的预防工作上,加强日常的免疫工作,完善疫情控制工作,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系统,避免大规模疫情的爆发。
参考文献
周倩.浅谈牛场口蹄疫综合防治措施.《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3年5期
廖声级.牛口蹄疫的诊断要点与防治措施.《畜禽业》.2013年10期
作者:赵俊.豚鼠模型评价牛口蹄疫Asia-1型灭活疫苗效力的研究.预防兽医学.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学位年度)
王欢,张润祥,李迪.4种ELISA方法检测牛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的ROC评价.《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年2期

猪场口蹄疫的预防


猪口蹄疫病毒是以引起猪群高热,口腔粘膜、鼻镜、蹄部、母猪乳房发生水泡,仔猪心肌炎为主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前以秋冬为主要发病季节,随着病毒压力的加大,病毒变异,现在一年四季多有发生,以多血清型混合感染为主,在我国主要以O型、A型为主要传播形式,病毒主要通过鼠类、鸟类及空气传播,病猪为主要传染源。

猪场圆环病毒、蓝耳病毒会明显影响口蹄疫疫苗的临床效果,加强病毒的传播和加重病猪的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以蹄部、口腔黏膜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不振,减食或废绝,行走时呈明显的跛行,继而在蹄冠、蹄叉、趾间、鼻镜、口腔黏膜、乳房皮肤等处发红,出现数量不等的米粒大小的水疱,水疱内的液体初期呈淡黄色、透明,后呈粉红色,自行破裂后形成鲜红色烂斑,病猪行走时表现极端痛苦,如不及时治疗常发生化脓、坏死,形成溃疡,如继发感染,蹄壳脱落,病猪不能行走,卧地不起,最后形成僵猪。

仔猪常以急性心肌炎,急性胃肠炎而引起死亡,病程很短,仔猪致死率常达60%以上,成年猪如无继发感染,常经过一至两周恢复正常。

临床解剖:

可见胃、小肠、大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包膜呈弥漫性或点状出血,心肌松软似煮熟样,切面有淡黄色或灰白色斑点或条纹,称为虎斑心。

预防:

1、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降低密度,增强猪群的抗病能力,饲料中添加参芪粉300g+黄芩解毒散400g拌料1000kg,每个月连用两周。

2、每年种猪免疫4次,生长猪根据母猪母源抗体确定初免时间或45日龄初免,一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140日龄再免疫一次。

3、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减少病原传入机会,尽量减少外购猪源,猪场场内道路、外部道路生石灰泼洒,大门消毒池火碱消毒,猪舍内定期戊二醛与聚维酮碘交换使用消毒。

治疗:

1、蹄部等破溃处用聚维酮碘涂抹,口腔破溃可用0.1%高锰酸钾水冲洗或直接喷洒枯矾粉末效果很好。

2、参芪粉1kg+西米杆特1kg拌料1000kg,或饮水2000kg,连续使用两周。

参芪粉含70%的多糖对提升猪机体特异性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效果显着,其中的黄芪甲苷可以显着地改善因病毒引起的心肌炎病理变化,减少仔猪死亡,西米杆特对预防皮肤、粘膜组织细菌性继发感染具有强大的阻断力,两者合用可以显着缩短发病猪群的病程,减少因心肌炎引起的仔猪死亡,减少猪场损失。

母牛难产的诊断、正确助产及预防方法


1、诊断方法

1.1胎儿正生或倒生

如果母牛腹中胎儿呈正生姿势,对其进行产道检查的时候能够触摸到胎儿的嘴唇和两前肢;如果将手伸到胎儿的口腔中,可感知胎儿有吸吮动作,触动胎儿的眼睛或者是肢体,如果有生理反应则能够确定为活胎。如果用手进行产道检查可触摸到胎儿的脐带或肛门、尾巴和后肢,则诊断胎儿为倒生状态,触摸到胎儿的脐部、肛门和后肢如果有生理反应,则可确定为活胎。但是,如果对母牛进行产道检查时,触摸胎儿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没有任何生理反应,则确定母牛腹中为死胎。

1.2胎儿头颈侧弯

如果母牛腹中的胎儿将两前蹄伸入产道,而头却弯向躯干的一侧、下方、后方的情况,可以诊断胎儿为头颈侧弯性难产。发生这种情况的难产占母牛难产的一半。如果母牛腹中的胎儿头颈位于骨盆的一侧,并没有进入产道,在母牛阴门口仅仅可见胎儿的蹄部,而头和唇部却不可见,胎儿头颈侧弯的方向为胎儿蹄部伸出阴门较短的一侧,对母牛进行产道检查的时候,可以在其自身胸部的侧面摸到胎儿的头部。

1.3胎儿腕关节、肘关节屈

腕关节、肘关节屈曲难产包括一侧性或两侧性屈曲2种,主要是因为胎儿的1条或2条前腿屈曲没有伸直,而腕关节屈曲伴发肘关节屈曲,导致整个前腿呈屈曲的状态,导致肩胛部的体积增大而出现难产的情况。如果胎儿的两侧腕关节发生屈曲,在母牛的阴门仅可见胎儿的嘴唇部;一侧性腕关节错位,在母牛阴门处可见胎儿的一个前蹄和嘴唇,对母牛进行产道检查的时候,伸入产道的手可以触摸到胎儿的1条或者是2条前腿,而在母牛的耻骨前沿附近有屈曲的腕关节。

2、助产方法

如果母牛处于无力分娩的状态时,术者应该将手伸入母牛的产道,然后将胎儿强行拉出。也可以给难产母牛注射催产素或垂体后叶素8~10mL,如果有必要可以间隔20~30min之后进行1次重复注射。

如果母牛腹中的胎儿姿势不正,头颈侧弯、胎畜两腿已伸出产道,而头颈弯向一侧,不能产出,术者将手伸入产道检查即可摸到。如胎头后仰或扭转严重,先将胎畜推进子宫,并进行矫正后,再以正位拉入产道前肢以腕关节屈曲伸向产道引起难产时,将胎畜推回子宫,术者手伸入产道,握住不正〖JP2〗前肢蹄部,尽力向上抬,再将蹄拉入骨盆腔内,便可拉直前肢。

3、助产注意事项

对难产母牛腹中的胎儿进行矫正的时候,应该先把胎儿送回母牛产道或者是子宫腔内,然后对胎儿的方向、位置、姿势进行矫正措施。对母牛腹中的胎儿进行强行的牵拉时,术者应该配合母牛努责的节律,指导助手牵拉胎的力量、方向和时间,以免损伤母牛的产道。滑润产道并保护黏膜,可采取石蜡油注入难产母畜的产道内。矫正胎位没有希望以及子宫颈狭窄、骨盆狭窄,应该及时采取剖腹取胎手术,如果腹中的胎儿已经死亡的而且拉出确实很困难的,可以采用隐刃刀或纹胎器肢解分块取出。

胎衣滞留时,应按胎衣不下治疗。产后多喂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精料。难产母牛生产后,由于体力消耗较大,尤应加强护理,使机体迅速恢复正常,并防止产后疾病的发生。

4、难产的预防

怀孕母牛在生产之前要进行必要的检查,确定是否为初产母牛,了解母牛的健康程度、子宫收缩努责及产道的情况;检查后如果发现母牛难产,要确定掌握胎儿进入产道的程度,正产或倒产及姿势、胎位、胎向变化,确定胎儿的状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助产方法。

母牛配种应该选择合适的种公牛,同时要求母牛的体重应该达到相应的标准;通常母牛进行初配的年龄是1.5~2.0岁,体重超过350kg,符合条件的母牛基本达到体成熟。如果母牛已经达到了初配的月龄,但是体重并没有达到要求的标准,就要将其配种的时间相应的延迟。总之,给母牛配种,必须综合考虑品种以及实际的饲养管理情况,然后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配种。

平时的临床生产中,要相应的对母牛的营养水平进行控制,母牛如果采食低蛋白质的日粮可以使其产出的犊牛初生重相应的减小,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保证母牛的膘情适中,降低其难产率。在母牛生产前的5~6天给其注射激素,可以降低难产的发生概率。

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措施,供给母牛营养全面的饲料,保证摄入的营养充足,而且不能给母牛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平时应该促进母牛进行适量的运动,保持体况良好。确保母牛接受足够的阳光照射。圈舍注意清扫卫生,给母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作者简介:关萌(198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关萌,丰刚

甲鱼氨气中毒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介绍



甲鱼氨气中毒是伴随着甲鱼控温高密度养殖而出现的一种由非生物病因引起的甲鱼病。甲鱼氨气中毒在温室的发生率很小,且症状和甲鱼红底板相似,养殖者一般很难辨认此病,一旦发生,如果诊断错误,用药不当,将造成甲鱼大量死亡。
一、诊断方法
1、症状:甲鱼一旦发生氨气中毒,甲鱼底板呈点状充血,身体萎瘪、瘦弱,病情严重时,脖子、四肢及全部底板起水泡,裙边呈锯齿状断裂。
2、流行特点:甲鱼氨气中毒常发生于温室水质变质的池子,时间为每年的2~4月,甲鱼平均体重超过150克。
3、甲鱼氨气中毒和红底板症状的区别:甲鱼氨气中毒为点状充血;体表会出现大量水泡;裙边常会呈锯齿断裂。而红底板病,板底为斑块状淤血没有水泡,裙边完好。
二、治疗方法
1、将池水全部放掉,放水时不要搅动池水。水放完后用清水将池底的沙和池壁冲洗干净,放水深至10厘米,用1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浸泡30分钟。放掉水,将水加至水深50~60厘米,再用10克/立方米的土霉素全池泼撒,同时泼撒0.5克/立方米的依诺星。
2、甲鱼采食后,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60万单位青霉素加2克红霉素加2克维生素C加2克VK。一般内服3~5天,就可痊愈。
三、注意事项
1、换水后不要泼撒刺激性很大的含氯制剂,如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等。
2、换水后升温要缓慢,每天升温不超过2℃。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在产后普遍发生的炎症,该病是导致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引起不孕,子宫内膜炎的危害还体现在延长母牛产犊间隔,增加人力、饲料及用药成本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淘汰率增加等,这些都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我们就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介绍给大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主要仪器及设备:高压灭菌锅、冰箱、DHU9246A型电热恒温培养箱、SW-CJ-JBu型单人单面无菌操作台等。

培养基与试剂:微量生化鉴定管,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常用药敏试纸,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责任公司;药敏试纸自制。

1.2方法

病料采取:选择临床诊断疑似子宫内膜炎病牛,用温水清洗阴户,0.2%新洁尔灭消毒灭菌后,按直肠把握法将事先已装有输精管的输精枪插入子宫内,黏取子宫分泌物放人无菌试管中,密封后尽快送回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

细菌培养鉴定:采取病牛的子宫内分泌物,进行涂片或触片用革兰氏染色法镜检,观察细菌形态,同时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血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48h,对细菌生长情况及菌落特征进行观察,并染色镜检。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普通肉汤中37℃恒温培养24-48h,再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另取已纯化的试验菌种,分别接种于葡萄糖半固体培养基、麦芽糖、蔗糖、尿素硝酸盐,甘露醇等微量管中以及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药敏试验:将上述分离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涂布棒均匀接种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将自制药敏试纸片(头孢呋辛、先锋霉素V、氧氟沙星、泰乐菌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新生霉素、环丙沙星)以及公司生产的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新霉素等药敏试纸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置于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24-48h,根据其抑菌圈直径的大小判定其结果。抑菌圈直径小于10mm为耐药,10-15mm为中度敏感,15mm以上为高度敏感。

2、结果

2..1细菌鉴定结果

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及生化试验鉴定,判断该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2药敏试验结果

本试验应用常用的12种药敏试纸测定,结果见表1。

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新霉素及氟苯尼考最敏感,先锋霉素V、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对该菌高度敏感,而该菌对庆大霉素、新生霉素中度敏感,对其他耐药或不敏感。因此,新霉素及氟苯尼考可作为此次治疗的选择参考。

3讨论

正常奶牛子宫是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自净能力很强,只有受到强烈机械刺激、抵抗力下降和微生物感染时才会有大量微生物滋生,引起子宫内膜炎。据报道,产后2周子宫受细菌污染极为常见,随后多数自动清除。本实验中,子宫受单一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比例较高,这可能是由于笔者的采样期大部分集中在产后2~3周的缘故。此期子宫菌由多种混合菌感染变成单一菌感染,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了其他菌的生长。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新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对几种试验菌均高度敏感,可作为此次治疗的首选药物。庆大霉素等的抑菌效果较差,青霉素类亦产生耐药或根本无效。笔者所得的结论与其他研究者有一定的差别,这可能是由于临床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降低了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如长期不合理使用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性,同时对新生霉素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用药时需要合理配伍.不随意加大剂量,以免产生耐药菌株,使药物失去治疗效果。为了减少细菌的抗药性,提高治疗效果,建议避免使用上述药敏试验中对致病菌株耐药或效果较差的抗生素。

奶牛子宫内膜炎
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1、病因
产房卫生条件差,临产母牛的外阴、尾根部污染粪便而未彻底洗净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术者的手臂、器械消毒不严,胎衣不下腐败分解,恶露停滞等,均可引起产后子宫内膜感染。产后早期能引起子宫炎的细菌有:化脓性放线菌、坏死梭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梭状芽孢杆菌。产后治疗不及时或久治不愈常转为慢性子宫炎,子宫内由多种混合菌变成单一的化脓性放线菌感染。此外,子宫积水、双胎子宫严重扩张、产道损伤、低血钙、分娩环境脏等都能引起子宫感染。在极冷极热时,身体抵抗力降低和饲养管理不当都会使子宫炎的发病率升高。另外,一些传染病如滴虫病、钩端螺旋体、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性腹泻等都能引起子宫发炎。慢性子宫炎多由急性炎症转化而来,有的因配种消毒不严而引起的,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2、症状
根据病理过程和炎症性质可分为急性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通常在产后一周内发病,轻者无全身症状,发情正常,但不能受孕;严重的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减少等表现。患牛拱腰、举尾,有时努责,不时从阴道流出大量污浊或棕黄色黏液脓性分泌物,有腥臭味,内含絮状物或胎衣碎片,常附着尾根,形成干痂。直肠检查,子宫角变粗,子宫壁增厚。若子宫内蓄积渗出物时,触之有波动感。
3、诊断
当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如果病变轻微,一般很难确诊,尤其在患隐性子宫内膜炎时更是如此。一般情况下,产后子宫内膜炎,根据临床症状及阴门排出的分泌物即可做出临床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发情时分泌物的性状、阴道检查、直肠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1)发情分泌物形状的检查:正常发情时分泌物的量较多,清亮透明,可拉成丝状。子宫内膜炎的病畜的分泌物量多,但较稀薄,不能拉成丝状,或量少且粘稠,浑浊,呈灰白色或灰黄色。
(2)阴道检查:阴道内可见子宫颈口不同程度的肿胀和充血。在子宫颈封闭不全时,有不同形状的炎性分泌物经子宫颈排出。如子宫颈封闭时则无分泌物排出。
(3)直肠检查:母牛患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时直肠检查子宫角变粗子宫壁增厚弹性减弱收缩反应减弱,有的查不出明显的变化。
(4)实验室诊断
子宫分泌物的镜检检查:将分泌物涂片可见脱落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白细胞或脓球。
发情时的分泌物的化学检查:4%氢氧化钠2毫升加等量分泌物煮沸冷却后无色为正常呈微黄或柠檬黄为阳性。
细菌学检查:无菌采取子宫分泌物分离培养确定病原物是一种科学的确定方法。
鉴别诊断:
阴道炎:类似炎性阴道炎,触诊疼痛。
慢性子宫颈炎:类似处是有些有脓性分泌物流出。不同处是患慢性子宫颈炎,可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子宫颈粘液皱襞肥大,呈菜花样。直肠检查子宫颈变粗,而且坚实。
4、防治
产房要彻底打扫消毒,对于临产母牛的后躯要清洗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要无菌操作。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是控制感染、消除炎症和促进子宫腔内病理分泌物的排出,对有全身症状的进行对症治疗。如果子宫颈未开张,可肌注雌激素制剂促进开张,开张后肌注催产素或静注10%氯化钙溶液100~200毫升,促进子宫收缩而排出炎性产物。然后用0.1%高锰酸钾液或0.02%新洁尔灭液冲洗子宫,20~30分钟后向子宫腔内灌注青霉素链霉素合剂,每天或隔天一次,连续3~4次,但是,对于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禁止冲洗,以防炎症扩散,应向子宫腔内注入抗生素,同时进行全身治疗。对于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可选用中药当归活血止痛排脓散,组方为当归60g、川芎45g、桃仁30g、红花20g、元胡30g、香附45g、丹参60g、益母90g、三菱30g、甘草20g,黄酒250ml为引,隔日1剂,连服3剂。

奶牛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收稿日期:2016-03-10

作者简介:季淑妍(1981-),女,本科,辽宁彰武人,兽医师,研究方向:家畜疫病防治。

季淑妍

(黑龙江省九三管理局七星泡农场畜牧科,黑龙江黑河161435)

口蹄疫是奶牛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广泛的流行于世界各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给奶牛养殖产业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

1、病原

口蹄疫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病毒中心为一条单链的正链RNA。该病毒共有7个血清型,每种血清型还包括多种亚型,目前已鉴定的有65个亚型,不同血清型之间不产生交叉免疫性,同一血清型内不同亚型之间产生部分交叉免疫性。该病毒不耐受高温,不耐酸碱,一般消毒剂都能将其杀死。

2、流行病学

口蹄疫病毒对三十多种动物易感,绝大多数为牛、羊、猪等偶蹄动物,尤其是奶牛的发病率较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和发生,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患病牛和耐过康复牛为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和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进行感染,健康牛可通过直接接触病牛而被感染,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圈舍、水源、器械、饲料及其他非易感的动物、人员等媒介被感染。空气传播是病毒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病毒能随风散播到50~100km以外的区域,病毒在风、沉降或大雨等作用下污染到传播媒介物上,继而引起奶牛感染。

3、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部分病例数周后出现症状,患牛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萎顿,食欲下降,脉搏和呼吸加快,大量流涎呈泡沫状,采食和咀嚼困难。病牛的口腔黏膜、鼻、蹄部、乳房等处皮肤上出现水疱和溃烂,随着病程发展,水疱破溃形成糜烂面,如果没有发生继发感染,糜烂面会很快恢复,长出新皮。蹄部发生病变的患牛,蹄壳边缘溃裂,严重者蹄壳脱落,病牛跛行,不愿站立行走,最终卧地不起衰弱而死;乳房发生病变的患牛,病初皮肤发红肿胀,后出现水疱,最终破溃,形成溃烂面,挤乳时奶牛疼痛不安,挤出乳汁异常,泌乳量急剧下降,甚至停乳,最终失去饲养价值;哺乳犊牛患病时,一般见不到明显水疱,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最后因心肌麻痹死亡,病死率很高,可达90%以上。剖检可见心肌发生病变,心包膜弥漫性出血或点状出血,心肌松弛,心肌切面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条纹,似如虎皮,因此故称“虎斑心”。

4、预防措施

外来的车辆和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场区,必须进入时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定期用2%的苛性钠对牛舍、围栏、场地、器具及生产设施等进行消毒,消毒要彻底,不能留死角。保持牛舍、运动场、挤奶厅等区域的清洁卫生,通风干燥,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及污染的垫草。科学合理配制日粮,满足奶牛生长的营养需求,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每年春秋季对全群进行集中免疫,接种前要制定详细的免疫计划,严格按照免疫规程操作。通过牛群整体免疫水平的提高预防口蹄疫的感染和流行,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70%判定为合格,抗体水平≥1∶64为合格。附近地区发生口蹄疫时,可根据疫情发展情况,更改免疫计划,进行加强免疫,同时给牛口服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具有增强抗病毒的能力。

做到不从疫区引购牛只,新购进牛只必须经隔离观察后,经检疫合格方可入场饲养;定期对全群进行检疫,对检疫结果为阳性的牛,进行隔离治疗,治愈后经检疫合格,可混群饲养。

5、治疗

口蹄疫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细菌的继发感染,如果未发生继发感染,经过治疗,一般经过2~3周即可痊愈,如果出现心肌炎症状,一般死亡率较高,应放弃治疗。口腔病变可用清水、食盐水或0.1%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1%~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于口腔病变处。蹄部病变可先用3%来苏儿进行清洗,在患处涂擦鱼石脂软膏、碘甘油、青霉素软膏等,并用绷带进行包扎。乳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进行清洗,然后涂以抗生素软膏,乳房内的乳汁要挤干净,防止乳房炎的发生。病情较重的恶性口蹄疫患牛,在局部用药治疗的同时,还要配合抗生素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参考文献:

张润祥,高明春,刘慧环等.规模化奶牛场口蹄疫O-Asia1型二价灭活苗不同免疫程序免疫抗体水平分析.中国兽医杂志,2011,(7):37-38.

王力.奶牛口蹄疫的预防措施.中国乳业,2011,(5):50-51.

郭日东,宋丽华,韩吉雨等.奶牛口蹄疫免疫程序的研究.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5):100-102.

羊疥螨病的治疗方法


羊疥螨病又称羊癞,是由螨寄生于羊皮肤所引起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
1.诊断要点。开始发生于嘴唇、口角、耳根,瘙痒,皮肤发红,有丘疹、水疱,有渗出液,结黄痂,可延至四肢。在病健交界处刮至皮肤微出血,将皮屑放于培养皿内或黑纸上,在日光下曝晒或炉火上加温40~50℃,经30~40分钟后移去皮屑,肉眼可见白色虫体在黑色背景上移动。或将皮屑放在载玻片上,滴10%氢氧化钠、液体石蜡或50%甘油于病料上,镜检可见虫体活动。
要与蠕形螨病、虱病、锌缺乏症、伪狂犬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2.治疗方法。
①平时注意羊圈、用具的清洁卫生,注意通风,()羊群不要过密,定期进行消毒。
②用药前应先剪去周围的毛,可用温肥皂水、2%来苏尔或草木灰水洗去污垢痂皮,擦干后再涂药水,一次用药面积不得超过体表面积的1/3。因药能杀死螨虫不能杀死虫卵,隔5~7天后再用药一次。
③0.1%伊维菌素按0.2毫升/千克体重的用量,每隔7~10天后注一次,连用2~3次。
④用百草霜、大枫子、白芷各6克,苦楝树根皮、当归、苦参各9克,狼毒12克,黄蜡60克,棉籽油500克,将各药与棉籽油炸成红色,滤去药渣,趁热加进黄蜡做成药膏涂擦。
或用狼毒500克、硫磺9克(煅)、白胡椒(炒)45克,共为末,每30克加入烧开的植物油500克,混合均匀后涂用。隔3~5天1次,如面积大时分片涂药。
或用升华硫磺(或硫磺粉)30份、石膏粉30份、漂白粉30份混合均匀后放入罐中,罐盖钻许多小孔,逆毛洒,使粉与皮肤接触,3天1次,连用3次。

母猪瘫痪的饲料因素 母猪瘫痪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母猪瘫痪多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母猪瘫痪严重影V向了母猪的生产性能以及仔猪的育成率。引起母猪瘫痪的主要原因有多种,其中饲料因素是其中之一,主要包括饲料质量差、营养成分不足、各营养物质比例不适宜等,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现介绍母猪瘫痪的饲料因素母猪瘫痪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引起母猪瘫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饲料因素是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饲料的条件差,包括饲料质量不佳,营养成分不充足,比例不适宜等而引起的。母猪发生瘫痪多在分娩前的几天以及分娩后的30天左右。个别的母猪在生产后的几天内就会出现腿瘸、腰部麻痹,或者直接瘫痪。在瘫痪发生之前,母猪会出现食欲下降,或者不食,渴欲增强,喜饮清水,行动迟缓,排便不畅,粪便干硬,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常行为出现。母猪在发生瘫痪后,起立困难,扶起后表现为呆立、不能久站、行走时后躯左右摇摆无力,驱赶运动时后肢拖地行走,并伴有尖叫声,最后会瘫卧不起。

1、母猪瘫痪的饲料因素

饲料因素是引超母猪瘫痪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是由于饲料的质量差、营养成分缺乏或不足、各营养物质的比例不适宜等,尤其是钙、磷的含量不足或者比例不当造成的。母猪因繁殖的需求,并且妊娠母猪的特殊生理特点,对饲料的质量要求较为严格,如果饲喂母猪的饲料质量差,不但会影响母猪的健康,还会导致胎儿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加上母猪在产后会流失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而使得体质较差,如不及时的补充营养,易出现瘫痪。在饲料配比过程中并不是精料的比例越高越好,如果精料中谷类、豆类的比例过大,会相应的导致粗饲料的比例下降,而母猪发生瘫痪的几率与日粮中粗饲料所占比例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主要是由于过高的精饲料使得母猪日粮中钙磷的比例不当,另外,豆类和谷类饲料中的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不易被吸收,还会妨碍钙的吸收,使母猪体内的钙磷严重不足而导致母猪瘫痪。母猪的饲料过于单一而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时,如矿物质、维生素等会引起母猪发生软骨症而无法站立。

对于妊娠母猪,胎儿由于快速的生长发育会从母体内摄取大量的营养物质,而使母猪血钙的浓度大幅度下降,如果未能及时的补充营养物质,特别是钙、磷元素,就会诱发瘫痪的发生。日粮中的维生素A缺乏或者含量不足会造成母猪神经系统发生病变,使骨骼肌麻痹而出现运动失调,最初表现在后肢,然后是前肢,最终会导致母猪瘫痪。钙磷的缺乏和不足是导致母猪发生瘫痪的主要饲料因素,当粗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过高,或者日粮中的钙磷的含量不足,饲料中的钙磷比例失调,会造成母猪产后出现瘫痪,一般母猪在生产前不易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在生产时由于日粮中钙磷缺乏、不足或比便不适宜,母猪会动用骨骼中的钙和磷,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母猪体内严重缺乏钙磷,而导致母猪瘫痪,这对于高产母猪尤其严重。另外,母猪在产后的20天左右泌乳量会达到高峰,此时钙会随着乳汁流出体外,如果此时不及时补钙,母猪也会发生瘫痪。

2、母猪饲料致瘫的防控措施

对于预防和控制母猪瘫痪,除了要加强饲养管理外,还要从饲料方面人手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控。首先要确保饲喂母猪的质量。饲喂母猪专用的饲料,不同阶段的母猪要饲喂特定的饲料,以避免出现营养物质不足或缺乏的现象。饲料的质量要过关,不可贪图便宜购买劣质饲料,劣质饲料通常存在营养不够全面,变质等问题,母猪采食后会引发一系列不良的反应。要合理的搭配日粮,根据各阶段母猪的营养需求制定饲料配方,力求日粮中的营养全面且均衡。可充分的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多饲喂一些青绿饲料,或者优质的干草粉,但是在饲喂青绿饲料时要注意不可饲喂过量,否则易引起母猪腹泻。在配比饲料时一定要注意日粮中钙磷的比例,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矿物质饲料添加剂来确保钙磷的含量,可有效的预防母猪发生瘫痪,并且还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对于处于妊娠期母猪,尤其是妊娠后期,胎儿的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多,此时要注意营养的供给,尤其是钙、磷以及维生素A的补充,防止发生产后瘫痪。母猪在分娩过程中不但体力会大量的损耗,还会流失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母猪生产完食欲恢复后就要加强营养,以增强体质。哺乳期的母猪,由于泌乳会造成钙随乳汁大量流出,特别是在泌乳高峰期,因此,为了预防母猪瘫痪,可给每头母猪每天饲喂优质的骨粉、食盐各209,还可以适当的增加日粮中麦麸、米糠等含磷元素较多的饲料。另外,多饲喂一些含钙较多的青粗饲料,对于预防母猪瘫痪也有良好的效果。

对于有瘫痪表现的母猪要及时的治疗,加以控制,除了要加强营养,饲料中增加骨粉、钙粉的饲喂量外,还可肌肉注射一些钙制剂,隔天使用1次,一般连用3~5次母猪即可好转。对于瘫痪较为严重的母猪尤其是那些卧地不起,体质较差,不食的母猪,可要进行人工翻身,同时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150ml_,或5%的氯化钙40-80ml_,每天1次,连用3~5天。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冬天防寒,夏天防暑的工作。

母猪瘫痪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母猪瘫痪的发病原因
1、母猪日粮中精料比例过高。据观察,在饲喂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母猪产仔前后很少发生瘫痪,这说明母猪发生瘫痪与日粮中粗饲料所占比例大小有密切关系。据专家分析,可能是因为粗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较高或猪的生产力较低,使母猪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得到了调整。
2、母猪日粮中钙磷不足。当日粮中钙磷不足时,母猪产仔前后就会挪用骨骼中的钙和磷,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母猪体内钙磷缺乏,特别是高产母猪,更容易发生该病。产仔20天后,母猪泌乳量达到高峰时,病情大多趋于严重。
3、精料中谷类、豆类等比例过大。谷类、豆类中所含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这种磷不仅不易被猪利用,而且还会妨碍钙的吸收,使猪体组织中钙磷严重不足,导致瘫痪。
母猪瘫痪的发病症状
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喜欢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
母猪瘫痪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
1、合理搭配饲料,力求日粮营养均衡。根据母猪饲养标准,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尽量多喂青绿饲料(不可一次喂得太多,以防母猪拉稀)或优质干草粉,并补喂矿物饲料及添加剂等,可有效提高母猪生产力和预防母猪瘫痪。
2、对处于怀孕期和哺乳期的母猪,每头每日可喂优质骨粉、食盐各20克。如果没有骨粉,可适当加大日粮中麦麸、米糠等含磷较多的饲料的比例,加喂地瓜蔓等含钙较多的青粗饲料,对防治母猪瘫痪也有良好效果。
3、对发病的猪,应尽早进行对症治疗。可使用猪骨或其它新鲜畜禽骨经过类似金宝贝微生物发酵剂的处理以后,烘干粉碎后,拌入饲料中喂猪,每天每头可喂30克左右。
4、对重症病猪,可用5-10%的氯化钙注射40-8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严禁肌肉注射或将药液渗漏于血管之外,并用高度白酒或10%樟脑酒精涂抹皮肤并进行人工按摩,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恢复神经机能。在抓紧治疗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温。
5、喂易消化的饲料,使用金宝贝生态发酵床养猪,干净卫生,大大增加了抗病率。此外,还要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应激因素,以利母猪康复。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奶牛乳房炎症状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浸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隐性乳房炎又称亚临床型乳房炎,是无临床症状表现的乳房炎。奶牛隐性乳房炎是指在临床上无法导致机体出现任何症状,必须经由细菌检查或者生化化验才能够发现异常。该病会对奶牛的产奶量以及奶品质造成严重影响,还容易变成临床型乳房炎,缩短其利用年限,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概述奶牛乳房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1、危害

奶牛患有隐性乳房炎时,会导致其生产牛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以及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使乳汁中存在病原体及其产生的毒素,或者残留有过多的抗生素,影响消费者的的健康。另外,奶牛患有隐性乳房炎时,还会导致乳腺分泌细胞功能减弱,产奶量下降。据报道,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在一个泌乳期泌乳量大约可减少110~550kg。这是由于乳腺的分泌细胞发生损伤或者被破坏后,乳腺血管会明显扩张,且渗透压发生变化,还会导致乳成分发生多种变化,如酪蛋白水平降低,乳清蛋白水平升高,干酪产量显著减少;乳脂肪、非脂乳固体以及乳糖含量都发生程度不同的减少,比重降低,pH值增大,电导率增强;钾、钙、磷含量略微下降,而钠和氯的含量显著增加。在奶牛养殖过程中,隐性乳房炎在由乳房炎引起的损失中占70%左右。

2、病因分析

奶牛饲养过程中,引发隐性乳房炎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饲养管理水平较差,主要是指运动场地面凹凸不平,长时间存在积水而导致地面过于泥泞,舍内过于潮湿,排尿沟和地面堆积大量的粪便以及其他污物,容易严重污染奶牛乳房;乳房使用不卫生的水清洗,挤奶时没有严格按照挤奶规程操作,如手工挤奶方法错误,挤奶前没有清洗乳房或者使用没有添加消毒剂的水直接清洗乳房,每次挤奶时没有彻底挤净乳汁,挤奶后没有将乳头置于消毒液浸浴,多只奶牛同时使用一块抹布擦洗,尤其是使用擦洗挤奶员手臂上粪便的抹布等;使用机器挤奶时,没有提前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以及没有按照挤奶规程操作,如电压不稳定、负压过高、空吸、抽吸频率不稳定以及挤奶持续过长时间等。以上情况都会导致乳头、乳池黏膜上皮发生破裂,从而容易感染病原微生物。

3、实验室诊断

奶牛患有隐性乳房炎时,尽管病原菌已经侵入到乳房,但没有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且肉眼无法发现乳汁发生异常变化,但此时乳腺内已经发生炎症反应,此时则需要使用试剂或者其他方法才能够检出。可使用0.5%溴麝香酚蓝(由100mL10%酒精、0.5g溴麝香酚蓝组成)作为指示剂,将一滴指示剂滴加在白纸上,呈黄色,但如果遇到碱性液体就会变成绿色。接着将被检乳叶的乳汁滴加在该处,如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有没有发生乳房炎;如果变成绿色,并结合机体产奶量已经有所下降,就能够初步诊断发生隐性乳房炎。但对于在泌乳末期的奶牛,其乳汁碱性正常情况下就会增强,从而容易出现假阳性,此时要加以鉴别。

4、防治措施

西药治疗。可采取将药物注入病牛乳房内的方式进行治疗,如在100mL蒸馏水中添加100mg三氮唑核苷、5mg地塞米松磷酸钠、2g环丙沙星粉,混合均匀后进行过滤,经过30min高压灭菌后注入到患病乳区;也可在每100mL蒸馏水中添加2mL5%新洁尔灭,开始向每个患病乳区注入40~50mL,经过3~5min按摩后将其完全挤出,接着再注入50mL,每天上、下午各进行1次,经过3~4天即可治愈;也可使用金乳康(溶菌酶制剂)进行治疗,每天早晚各向挤净乳汁的每个乳区内注入由20mL生理盐水和8万IU金乳康(1支)组成的药液。需要注意的是,病牛使用一般抗生素治疗后,前3天以内分泌的牛奶不允许饮用。

中药疗法。取双花、瓜蒌、红花、甲珠、乳香、公英、当归、连翘各16g,全部研成细末,加水冲调后给病牛服用1次;也取30g生甘草,90g蒲公英,60g连翘,40g陈皮,80g紫花地丁,80g双花,40g青皮,以适量白酒为引,加水煎煮后给病牛服用。也可使用大瓜蒌散,即取30g炒麦芽、15g青皮、15g牛蒡子、30g蒲公英、30g白芷、15g王不留行、30g银花、18g赤芍、15g甲珠、18g柴胡、30g瓜蒌、30g生石膏,加水煎煮后给病牛内服,间隔1天使用1剂,连续使用5剂。病牛还可配合使用外治方剂,如雄黄散,即取30g大黄、30g白芨、30g龙骨、30g白蔹、5g雄黄,全部研成细末,添加适量醋调合,在患处涂擦。

乳头药浴。奶牛乳头长时间坚持使用0.5%的碘伏进行药浴,用于避免乳头口感染病原菌,并防止乳头发生外伤而引起感染。对于干奶期奶牛,乳头每天进行1次药浴即可;对于临产奶牛,要在预产期前10天开始每天进行1~2次药浴;对于泌乳期奶牛,在每次挤奶后都要进行1次药浴。

采取正确的挤奶方式。奶牛挤奶前,要打扫走道和牛床,并刷擦牛体后部。固定挤奶员,保持双手卫生良好,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挤奶时,要先安排健康奶牛或者头胎奶牛进行挤奶,后对患有乳房炎的奶牛进行挤奶。对于患有乳房炎奶牛挤出的牛奶,必须装在专用的容器内,并采取集中处理,禁止随意乱倒。每次挤奶前,奶牛乳房及乳头要用40~50℃清洁温水进行洗净,并进行适当按摩。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1、奶牛乳房炎的分类
奶牛乳房炎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肉眼看不见其乳汁变化,不显任何乳临床症状,但用细菌学检查和生物化学检查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奶中体细胞计数在20—50万个/ml之间。这类乳房炎发病率远高于临床型,危害最大;临床型乳房炎,乳房和乳汁均用肉眼可见其异常症状。乳房间质、实质或两者都发炎,临床上表现为乳汁变性、乳汁内混有凝块、血液或脓液,乳房肿大、质硬、温热、疼痛等现象。
根据其炎症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浆液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纤维蛋白性乳房炎、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蜂窝织炎性乳房炎等。
2、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
(1)微生物因素: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多种非特定的微生物,各种微生物的感染程度因地区不同而异,其中有多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病原微生物浸入乳头管引起乳房炎是人们公认的主要途径。
(2)环境因素:奶牛乳房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接触感染。如牛舍尘埃多、不清洁、不消毒;牛粪堆积门外或堆积在排尿沟内;牛床潮湿,挤奶时随意将头几把奶挤在牛床上,又不及时冲洗、消毒;没有运动场或运动场泥泞,排水不良,浊水积聚;一块毛巾擦洗很多牛,或用于擦洗手臂上的牛粪,牛棚真;真空泵调节器不清洁,或挤奶器上的橡皮管未经常更换,或清洗挤奶器不加任何消毒剂等。
(3)挤奶技术:若挤奶员挤奶技术不熟练或技术不当,会使乳头粘膜上皮受损伤;机器挤奶时间过长,负压过高或抽动过速,也会损伤乳头皮肤和粘膜;挤奶前手不干净、未挤净乳汁等都给细菌侵入乳房创造条件。
(4)饲养管理:对于高产奶牛,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日粮有利于保护和提高产奶量,同时也增加了乳房的负荷,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而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抗感染中能起重要作用。如补充亚硒酸钠、VE、VA会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
3、奶牛乳房炎的发生规律
乳房炎发病率存在季节性差异,不同季节和月份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极显著。9月份最高而以2月份最低,且气温的变化与阳性牛检出率和阳性乳区检出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不同乳区乳房炎发病率存在差异,前乳区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显著高于后乳区,左乳区发病率高于右乳区;不同年龄的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存在差异,随奶牛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胎次的增加,奶牛的乳房炎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4、奶牛乳房炎的检测与诊断
4.1临床型乳房炎的诊断
临床型乳房炎症状明显,根据乳汁和乳房的变化,就可以作出诊断。临床型乳房炎的患病乳区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拒绝人工挤奶。乳汁出现絮状物,乳汁分泌不畅并且明显减少,严重者肿胀疼痛明显,食欲减退,产奶量大减或产奶停止,乳汁中出现血液、絮状凝块。
4.2隐性乳房炎的诊断
隐性乳房炎由于不表现任何症状往往难以诊断。具体诊断方法有以下几种:
4.2.1乳汁细胞检查
4.2.1.1乳汁体细胞直接计数(SCC)检验的方法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刻度管检验法、直接显微镜细胞计数(DMSCC)法、荧光电子细胞计数法、DHI计数法。
4.2.1.2乳汁体细胞间接计数(SCC)法、兰州乳房炎检验(LMT)法、杭州乳房炎检测(HMT)法、JMT(吉林乳房炎试验)、BMT(北京乳房炎试验)。若混合物呈兰紫色,说明被检乳呈弱碱性,若混合物呈橙黄色,说明检乳呈酸性反应。混合物液状,杯底无沉淀物可见为(-);混合物液状,杯底出现微量沉淀为(±);杯底出现少量沉淀,但不呈现胶状,流动性大,沉淀物散布于杯底,并有一定粘附性为(+);杯底出现较多粘稠胶状沉淀,并粘附于杯底,旋转检验盘,胶状物有聚中倾向为(++);混合物几乎完全形成胶状物,并粘附于杯底,旋转检验盘时,难以散开为(+++);混合物立即形成胶状物,凸起,出现夹心奶为(++++)。
(2)4﹪氢氧化钠凝乳法
在有黑色背景的载玻片上,滴入被检乳(鲜乳或冷存2天内的乳)5滴,加入4﹪氢氧溶液2滴,搅拌均匀,判定。若形成微灰色不透明沉淀物为(-),沉淀物极微细为(±),反应物略透明,有凝块形成为(++),反应物完全透明,全呈凝块状为(+++)。
4.2.2乳汁PH的检查
乳房炎乳汁的PH呈碱性,碱性的高低,决定于炎症的程度。因此可以通过检测乳汁PH的方法来检测乳房炎。
4.2.2.1溴麝香草酚蓝(BTB)法
(BTB)法是根据乳房炎时,乳汁的PH上升,测定乳汁PH可判定是否为隐性乳房炎。
4.2.2.2乳房炎试纸法
试纸法最早由JOSHIS等(1976)报道使用,现在美、德、法等许多国家作为监测隐性乳房炎的主要措施。国内,王安林等于1985年研制出奶牛乳房炎试纸并在我国养牛业中应用。日本还研制了BPB滤纸片诊断乳房炎的方法,张蔓茹等于1988年对此法进行改进,获得了全乳诊断准确、快速、灵敏的结果。
4.2.3其它方法
4.2.3.1乳汁电导率法
隐性乳房炎的乳汁的电导率均高于正常值,但不同的个体及不同的饲养管理状况,乳汁电导率变化较大,因此判断隐性乳房炎的关键是确定不同牛群正常乳汁的阀值。日本率先生产出便携式袖珍电子诊断仪。1983年山西农大郝庆铭推出(1)SX-1型乳房炎诊断仪:这种仪器不但能区分健康乳、可疑乳、隐性轻度乳、中度乳、重度乳等五类乳汁,还可初步测定乳汁的成分。(2)CN乳房炎诊断仪:除了能区别上述五类乳外,对健康乳还能区分最佳健康乳、一般健康乳和次健康乳,它体积小,重量轻,可在牛旁进行测定。西北农大根据正常奶和异常奶的主要理化性状和生物液体的特征研制而成的XND-A型奶检仪,是以电导电极为传感器的便携式奶检仪,它体积小,能快速、准确、综合的检出掺假加水奶,酸败奶和乳房炎奶。
4.2.3.2酶检验法
不同的乳房炎病原微生物感染乳腺时呈现不同的酶象变化,与阴性感染的乳腺相比,LDH、ACP、GOT、和GPT的活性均增加。这些都为间接诊断隐乳,判断有关的乳腺损害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作为诊断隐乳和乳腺损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另外N-乙酰B-D-氨葡萄糖苷酶(NAGASE)的检验在检验奶牛乳房炎时也常使用。认为NA-GASE检验可作为一种快速的检查方法。
4.2.3.3乳清电泳诊断法
根据健康、可疑和隐乳的乳清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电泳图谱的直观结果相一致,可直接根据乳清电泳图谱变化而判断奶牛是否患隐乳。

5奶牛乳房炎的诊断
在生产中,应以预防为主,实行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遵循正确的挤奶程序,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减少乳房炎的重要措施。
5.1良好的环境卫生
卫生较差的环境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场所,也是隐性乳房炎感染的重要途径,因此,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防止细菌的繁殖是预防的关键。具体应该做到:牛舍、运动场要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积水、泥泞。垫草应干、软、清洁、新鲜,并且要经常更换。要定期对牛舍和运动场进行消毒(可每隔15天用消毒液喷雾消毒一次),乳房炎高发季节应加强消毒。保证有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使畜舍通风良好、向阳性好。经常刷拭牛体,保持乳房清洁。对较大的乳房,特别是下垂的乳房,要注意保护,免受外伤。注意产后护理,排出的恶露尽量减少污染畜体的后躯。做好夏防暑冬保暧的工作,减少应激反应,使奶牛生活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
5.2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
根据奶牛的营养需要,注意规范化饲养,给予全价日粮,各生产阶段精粗饲料搭配要合理,全面供应,建立青绿饲料轮供体系,增加青绿、青贮料的饲喂量,以奶定料,按奶给料。禁用变质饲料。维持机体最佳生理机能。
停乳后要注意乳房的充盈及收缩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处理;在停乳后期和分娩前,应适当减少多汁和精料的饲喂量,以减轻乳房的膨胀,在分娩后乳房过度膨胀时,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酌情增加挤奶1-2次,控制饮水与增加放牧次数。
在干奶期开始,7周添加VE0.1MG/KG的硒,在干奶期的后2周日粮中添加高含量VE,对乳房健康有实质性的改善作用。都可以提高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
5.3规范的挤奶操作
良好的挤乳操作规程是预防隐性乳房炎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挤奶之前应将牛床及走道打扫干净,并将牛体后部刷擦干净。挤奶员要固定,注意手的卫生,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先挤头胎牛或健康牛的奶,后挤有乳房炎的奶。对患临床型的乳房炎的乳区停止机器挤奶。有乳房炎牛的奶,一定要挤入专用的容器内,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乱倒,以免交叉感染。头几把奶应挤在准备好的专用桶内,禁止挤在牛床上。整个过程要轻柔、快速,一般在15-20秒内完成。挤奶前的乳头药浴,挤奶前用消毒药浸泡乳头(或喷雾消毒),然后停留30秒,然后用单独的消毒毛巾或纸巾擦干。消毒药液可选用3%次氯酸钠,0.5%洗必泰,0.1%雷夫奴尔,0.1%新洁尔灭等。现用现配。应注意经常更换消毒液,以免菌株产生耐药性而影响消毒效果。
挤奶工人要经过训练,穿干净的工作服,挤奶前双手洗净消毒,手工挤奶应采取规范的拳握式,严禁使用滑榨法,避免用3个手指粗暴地捋乳头。人牛配合、保持安防止乳头损伤,减少应激反应。手工挤奶应尽量缩短挤奶时间,以免造成乳头损伤,挤奶前要严格做好挤奶机的管道、乳杯及其内鞘的清洗消毒。操作时要维持机器的正常功能,挤奶器应保持43.9-50.6KPA负压,频率每分钟60-70次。不要跑空机,挤奶后要严格进行乳头药浴。
挤奶后乳头药浴是控制乳房炎的有效办法,挤完奶15秒后乳头括约肌才能恢复收缩功能,关闭乳头。在这15秒内张开的乳头孔极易受到环境性病原菌的侵袭,故挤奶后乳头应立即进行消毒,使消毒液附着在乳头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可大大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所以,每次挤奶后应进行药浴。药浴常用药物与挤奶前用药物一样。药浴时将乳头在药液中浸泡0.5分钟,并长期坚持对防治乳房炎是行之有效的。

5.4定期检查
加强对乳房炎的监控,每日对每头成年牛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发现后及时进行治疗,患牛与健康牛分开饲养。对那些长期CMT阳性、乳汁表现异常、产奶量低、反复发作、长时间医治无效的病牛,要坚决淘汰。以免从乳中不断排出病原微生物,成为感染源。干乳前十天进行隐性乳房炎监测,对阳性反应在“++”以上的牛及时治疗,干乳前三天再监测一次,阴性反应才能停乳。
5.5接种乳房炎疫苗
乳房炎疫苗是一种特效疫苗,能有效预防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
5.6干奶期预防
母牛干奶期是乳房炎控制中最有效的时期。干奶期预防,是目前乳房炎控制中消除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在干奶前最后挤乳后,向每个乳区注入适量的抗生素,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疗泌乳期间遗留下的感染,而且还可干乳期间新的感染。目前主要是向乳房内注入长效抗菌药物,可杀灭病原菌和预防感染。国际上常用长效抗生素软膏。药液注入前要清洁乳头,乳头末端不能有感染。
5.7药物预防
每头奶牛日粮中补硒2MG或0.74MGVE,都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生产能力,降低乳房炎发病率。对奶牛饲喂适量的几丁聚糖,不但能控制隐性乳房炎的感染,而且能提高产量。在泌乳期,按每千克体重7.5mg盐酸左旋咪唑内服一次,分娩前一个月内服效果较好。同时,盐酸左旋咪唑为驱虫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帮助牛恢复正常的免疫功能。同时可以促进乳腺的复原。
5.8避免应激
引起奶牛应激的因素很多,如妊娠、分娩、不良气候(包括严寒、酷暑等),、惊吓、饲料发霉变质等,它们都可使奶牛发生应激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机能。致使隐性乳房炎发病增多,为此,要尽量避免这些不良因素的发生,使奶牛生活在最佳的生活环境中。
5.9其它
加强对其相关病的治疗,如奶牛结核病、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等,这些疾病有时可继发乳房炎。对新调入的奶牛要隔离观察,确定为无任何疾病的才能并群。防止因自身压迫而产生乳房炎;外出放牧应带乳罩,防止刺伤乳房;控制奶牛互相顶架,杜绝各种致病因素。
6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乳房炎的种类繁多,致病因素各异,对奶牛乳房炎要早期诊断查明发病原因和类型,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方法。以杀灭病原菌,控制感染,减轻和消除炎症,改善奶牛全身状况,防治败血症为原则。
6.1抗菌药疗法
抗菌药物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一种有效手段,特别是在急性、多发性和亚急性乳房炎治疗,控制奶产品质量上或作为综合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随着抗菌药大量广泛使用,耐药菌株也越来越多,使得常用药物疗效下降,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治愈率较低。氟诺酮类是新型的化学合成药物,具有抗药谱广、抗菌活性强、体内分布广泛、副作用小,与其它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半合成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和舒巴钠合剂的生物利用度高,尤其耐酸耐酶、抗菌谱广、对耐药金黄葡萄球菌作用强。注入药物时必须在对乳导管、乳头、术者手均消毒的情况下,先挤净患乳区乳汁,然后经乳头管注入药物。
6.2封闭疗法
一是全身封闭,如0.25-0.5%普鲁卡因200-300ml静脉注射,以减轻患乳区疼痛,加速炎灶的新陈代谢。二是局部封闭。会阴部封闭将牛尾拽向一侧,在阴唇下连合处消毒。以左手推送下连合,并触到坐骨切迹;以右手持针,沿坐骨切迹中央刺入,深度15-20cm,注射3%普鲁卡因15-20ml。乳房基底部封闭,若封闭前1/4乳区,先向前下方推压乳叶,针在乳叶前侧方(乳叶侧方与前方交界处),乳房与腹壁形成的沟中,沿腹壁向对侧膝关节方向刺入8-10cm,每叶注入0.25-0.50%奴夫卡因150-200ml。若封闭在后1/4乳区,针在距乳房中线与乳房基部后缘相交点侧方2cm入,沿腹壁向前下方,对着同侧腕关节刺入,深度8-10cm,药量同前叶。

6.3中草药疗法
乳制品中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草药作为天然药物,比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相对要小,且许多中草药还是很好的免疫调节剂。中草药在治疗乳房炎上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祛瘀、通经下乳的疗效。
6.4物理疗法
目的是减少炎性渗出和促进渗出物吸收,消炎止痛。(1)热敷法,30分钟一次,每天2-3次,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2)红外线或紫外线疗法,用“维康灯”照射患部(分4-5个点照射,每点照射5分钟左右,照射时距患处30cm左右),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配合中草药。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7天治愈。(3)激光疗法:用氦氖激光照射,小功率氦-氖激光对动物机体有扩张血管、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及增强机体抵抗力等功能。(4)乳房按摩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浆液性乳房炎自下而上,卡他性乳性与化脓性乳房炎自上而下,但纤维素性、出血性、蜂窝炎性乳房炎禁忌按摩。(5)增加挤奶次数,以排除变质奶,病原菌和细菌毒素。减少对乳腺的刺激及病原的扩散。
6.5外科疗法
对化脓性乳房炎,如脓肿浅时宜切开排脓,对深在性脓肿,应先抽出脓液,然后再注入抗生素治疗。
6.6乳头药浴
乳头药浴可以杀灭乳头端及乳头管内病原菌,是防治乳房炎行之有效的办法。浸泡乳头的药液,要求杀菌性强、刺激性小、性能稳定、价廉,常用药物为冼必泰、新洁尔灭等。其中以0.3-05%洗必泰效果最好。每次挤完后,将乳头浸浴在药液中,但在寒冷干燥的冬季要停止使用,以防乳头皲裂或冻伤。
6.7抗寄生虫药的试用
盐酸左旋咪唑是驱虫药,具有免疫活性。用其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效果较好,隐性乳房炎阳性比例由42%降至8%,治愈率达80%。试验结果证明,盐酸左旋咪唑对奶牛隐性乳房炎不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6.8局部外用药物疗法
炎症初期用2%硼酸溶液,1%--3%醋酸铅溶液,5%----10%胆矾溶液,布劳氏液(醋酸铅2份,明矾1份、水40份)等在患部冷敷。
6.9鲜乳疗法
将新鲜的牛奶100-200ml灌注入病区乳腺,1-2小时后挤出,再重复一次,一天两次,一般的不是很严重的临床性乳房炎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6.10拉津------新碘制剂
俄罗斯国家学者从1991~1996年成功研制并应用了新型碘制剂-拉津。其中拉津水溶剂,是一种含不同电荷粒子的活性碘形式之复杂体系。有效治愈乳房炎94-99%。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83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