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养鳜鱼的增产增效措施

鳜鱼单养需要有充足的饵料鱼相配套,技术要求较高,大面积养殖有一定的困难。可在其他养殖水体中套养鳜鱼。

一、套养方式

1、成鱼池套养。饲养吃食性鱼类的池塘,要求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面积5-10亩,水深2-2.5米。一般每亩套放一龄鳜鱼种或早繁鳜鱼夏花50-80尾。

2、新鱼池套养。在亲鱼人工繁殖结束后,每亩套放体长5-8厘米的鳜鱼夏花50-100尾,可增收商品鳜鱼15公斤左右。

3、成蟹池套养。蟹种放养后,每亩放4-5尾二冬龄鲫鱼,让其自然繁殖鱼苗,作为鳜鱼的开口饲料。每亩套放鳜鱼夏花15-20尾,每亩可增收商品鳜鱼5-8公斤。

4、大水面套养。一般每亩放鳜鱼鱼种或夏花25-30尾,既不影响常规品种鱼的产量,也不需另外投喂饵料。

5、小河沟套养。小河沟中野杂鱼较多,可套养鳜鱼。一般每亩放养50克以上的大规格鳜鱼种30尾左右。

二、注意事项

1、保持较高的溶氧量。鳜鱼对水的溶氧量要求较高,要求套养鳜鱼的水面水质清新、溶氧量充足,最好栽种一定量的水草,生长季节要经常加注新水,高温季节要勤换水,如能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2、保证充足的饵料。鳜鱼属凶猛性鱼类,且极贪食,在饵料不足或不适口时有同类相残食的现象。所以在鳜鱼苗种放养前,应对套养池中的饵料鱼数量进行调查,如饵料鱼数量较少,则应先在池中引进杂鱼或家鱼夏花。要求饵料鱼长度为鳜鱼长度的2/5-3/5之间。

3、谨慎使用药物。因鳜鱼对一些常用药物极为敏感,如敌百虫、孔雀石绿、福美砷、氯化铜、硝酸亚汞等,在鳜鱼养殖中应禁止使用。套养鳜鱼的水面防病治病可采取:苗种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定期泼洒低浓度的生石灰液;采用泼洒光合细菌、西菲利等生物制剂的生态防治措施。

扩展阅读

如何提高套养鳜鱼的成活率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只吃活鱼、活虾,单养鳜鱼需要配套养殖饲料鱼,技术要求高,若在成鱼池中套养鳜鱼,可充分利用水体,清除成鱼池中的野杂鱼。

近几年来,有养殖户反映,他们在成鱼池套养的鳜鱼成活率很低,有的几乎为0,对套养鳜鱼失去了信心。通过对套养鳜鱼池的调查分析,鳜鱼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放养规格小,体长大多在3厘米以下,鱼种下塘后摄食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比较弱;二是放养量大,有的每亩放养80~100尾,加之适口饲料不足,容易引起自相残杀;三是池塘水质环境较差,经常缺氧;四是鱼病防治不及时和不注意用药方式等。

在养殖生产中采取以下措施可切实提高成鱼池套养鳜鱼的成活率:(1)提高鳜鱼放养规格,保证鳜鱼下塘时体长达到5厘米以上。(2)根据池塘饲料来源和数量放养鳜鱼苗,一般每亩放养20~30尾,并在鳜鱼苗下塘前适量投放抱卵青虾、鲫鱼或罗非鱼,让其自然繁殖,保证鳜鱼在体长5~10厘米时有充足的仔虾等鲜活饲料,当鳜鱼体长达到10厘米以上时应适当投喂饲料鱼,保证有足够的饲料鱼供应。(3)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注换新水,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底改剂改良水质、底质,合理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二不开,并移栽少量水花生净化水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4)加强防病,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要做好鱼池的清整消毒工作,其次在其他鱼类用药时,应考虑鳜鱼对药物的敏感性,注意用药剂量。

总之,在成鱼池中套养鳜鱼时,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科学饲养,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鳜鱼怎么养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又叫桂鱼、桂花鱼,是一种非常鲜美味的鱼类,它的肉质鲜嫩,同时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属于比较名贵的淡水鱼类。随着消费者们对鳜鱼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养殖鳜鱼也成为比较热门的养殖项目。那么大家知道鳜鱼要如何养殖吗?

鳜鱼怎么养

鳜鱼属于淡水性鱼类,喜欢栖息在清洁的静水或有微流水的环境中,尤其是水草茂盛的湖泊中,适宜于在池塘中养殖。

养殖场应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供给,以无污染的江河水、湖水或大型水库水为好。成鳜养殖的池塘面积以6-8亩为宜。池塘太大,不易管理;池塘太小,水质容易恶化,严重时会引起缺氧,且常导致鳜鱼患病。水深应保持在1.5-1.8米。池底保持15-20厘米的壤质淤泥。新开挖鱼塘无淤泥或砂质淤泥的池塘可施用适量有机肥,以增强水体的缓冲能力,培育适宜的水质。过多淤泥的老塘放养前一定要清除过深的淤泥。池底有一定坡度,低处有30厘米集鱼坑,便于捕捞。池梗也要建成斜坡,以便于在池边种植水草或水生蔬菜。

鳜鱼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2、饵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可自己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种,也可在桂鱼未放养前20天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为40-60万尾。其饲养方法用黄豆浆或其它饲料投喂,中后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稀的方法,以保证饵料鱼与鳜鱼同步生长。

3、鳜鱼种放养:放养时间一般6月份,放养规格要求在6-10公分为宜,其好处是放养成活率高和生长速度快。一般每亩放养量500-800尾。

4、饵料鱼投喂:成鱼养殖期间,要做到每天都能吃饱为宜,如果饵料鱼过少出现饥饿状态,这样就会影响桂鱼生长或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5、水质调控:鳜鱼池塘要调控好水质,做到勤换水。6-9月份高温季节是摄食旺季,要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换水量0.4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公分以上。

饲料鱼的选择

1、早期饵料鱼:在准备放养桂花鱼的池塘每亩预先放养鲢、鳙、土鲮、麦鲮、泰鲮、鲫鱼等鱼苗(鱼花)100-200万尾,作为桂花鱼的早期饵料鱼。投喂花生麸、麦皮等粗饲料,经15-20天培育,饵料鱼长至1.5-2.5厘米体长时,使用0.7ppm硫酸铜和0.5ppm强氯精杀虫消毒后,可投放入2-3厘米规格的桂花鱼苗培育。

2、中期饵料鱼:在四大家鱼池塘每亩混养20-30万尾土鲮、麦鲮、泰鲮等鱼苗,也可专塘培育鲢、鳙、鲫鱼等鱼苗作为大规格桂花鱼的饵料鱼。

3、后期饵料鱼:除自产自给外,还可以外购。养殖后期一般进入冬季,鲮鱼类饵料鱼易冻死,应培育备足一些鲢、鳙、鲫鱼等受寒品种类饵料鱼越冬,用作冬春季节的桂花鱼的后备饵料鱼。

鳜鱼的生活环境

鳜鱼为底层鱼类,生活在静水和有一定流水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尤以水草丰盛的浅水湖泊为多。白天一般潜伏于水底,夜间四处活动觅食,有打穴作窝习性,不喜群居,生活适宜水温为15-32℃,在水温7℃以下时不大活动和摄食。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鳜鱼的养殖技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养殖鳜鱼看起来前景广阔,有极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大家可不要盲目跟风,毕竟创业都是有风险的。

长毛兔养殖增效措施


长毛兔:原译安哥拉兔,起源于小亚细亚一带,名字来自安哥拉城,即现在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安哥拉兔从1723年由英国海员带到法国,再传到世界。后来形成了法、英、德和中四个不同的品系,长毛兔有白、黑、粟、蓝、灰、黄等多种颜色,白色兔的眼为红色,有色兔的眼睛为黑色。白色兔毛有利染色,故饲养白色长毛兔最为普遍。下面我们来介绍下长毛兔养殖增效的措施吧。

一、品种优良化

1、选择良种我国的长毛兔良种主要有中系、德系、法系长毛兔。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又开展了长毛兔的选育工作,先后培育出了多个长毛兔新品系。像沂蒙长毛兔,1999年通过了山东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具有产毛量高(年产毛量1830克)、粗毛率高(平均粗毛含量18.2%)、繁殖率高(平均产仔7.86只)、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和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为公认的长毛兔新品系。引种时应注意选择这些优良品种。

2、选择可靠的引种场现在种兔场繁多,但有些种兔场种兔生产不规范,质量难以保证。为防止受骗,引到纯正的良种,应从建场历史较长,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一定生产规模,管理规范且具有当地市级以上畜牧主管部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种畜禽合格证》的种兔场引种。

3、选择优秀个体不论是引种还是自家兔场留作种用的长毛兔个体,一定要具备典型的品种特征。要经过细心的选择,仔细观察长毛兔的外部形态特点,如体型、体格、被毛密度(特别是腹毛、腿毛密度)。凡不符合本品种外貌特征的一定不能选作种用,有生理缺陷或畸形的,无论是先天性的还是后天性的,同样不能选作种用。

4、严格选配种兔一定要控制一定的血缘关系,杜绝近亲交配。为了防止近交衰退现象的出现,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基础群,一般规模兔场,至少应有10只6个以上血统且血缘关系较远的种公兔,必要时可以从外地引进种公兔进行血缘更新,以减缓近交系数的上升,获得高品质的后代。

二、管理科学化

1、建好笼舍农户可采用笼舍合一的室外兔舍结构。兔笼正面朝南,为单坡式屋顶,前高后低,屋檐前长后短。屋顶采用水泥预制板或石棉瓦,兔笼用混凝土预制件拼装,尺寸为长70厘米、宽60厘米、高45厘米,笼门可用带眼铁皮、粗铁丝或铁丝网制成,笼底用竹片,滑面朝上,间距1厘米,片宽2厘米,竹片方向与笼门平行,笼底承粪板也要用水泥板制作,不能漏粪尿。为便于管理,一般以3层为宜。兔舍前后最好植树遮阳,冬季前后用塑料布罩起保暖。这样的兔舍优点是造价低、干净、通风好、光照充足。

其他兔舍还有室内单列式、室内双列式、室外双列式、室内多列式等多种形式,要视养殖规模、家庭条件而定。

2、养好种兔要定时定量饲喂种兔,以较好地控制种兔的体况,使种兔保持适宜的膘情。要适时配种,家兔虽属刺激排卵的动物,但在发情旺期,即阴唇黏膜大红,充血肿胀时配种,受胎率和产仔率较高。要按时摸胎,及时补配,母兔配种手9~11天为摸胎的最适时间,对未怀孕的及时补配,减少空怀母兔的数量,提高种兔的繁殖率。对妊娠前期(1~18天),母兔喂法与空怀母兔相同;妊娠后期(19~31天)应注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如体况良好,分娩前不必提高精料喂量,以免产后奶水过多,仔兔吃不完而诱发乳房炎;如母兔体况不佳,特别在血配过后,整个妊娠期内精料补充料的喂量应增加75~100克。产仔箱应提前3天放入,产仔箱要光滑清洁,垫草要干燥卫生。产后要及时清点仔兔数目,但需注意应在母兔产毕喂完初乳跳出产箱后。每只母兔带仔6~8只为宜,产仔过多可以调配寄养,无合适寄养母兔时应淘汰弱小仔兔。要供给哺乳母兔充足的营养,保证其健康体质和充足的乳汁。在以青绿饲料为基础饲料辅以精料补充料的饲养方式下,精料补充料的蛋白质含量应达20%以上,每只母兔每天精料补充料喂量为125~200克,青绿多汁饲料喂量在1000克以上。

3、养好仔兔仔兔出生后对饲养条件极为敏感,必须精心饲养,否则就会引发疾病,生长停滞,甚至死亡。为了确保仔兔成活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冬季要防冻害,夏季要防蒸窝,给仔兔创造适宜的环境。二是抓好补料关,一般产后19天开始补料,补料时先以优质鲜草诱食,随后添加精料,供水要充足。三是适时断奶。当仔兔28~42日龄,体重达到500~750克时,即可断奶。断奶过早,会对幼兔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但断奶过晚,也不利于母兔复膘,影响母兔下一个繁殖周期。断奶幼兔日喂4~6次,应定时定量,少喂勤添,防止消化道疾病发生。四是分笼饲养。根据生产目的、体重大小、体质强弱、性别、年龄的不同进行分群,一般每笼3~4只为好。

4、保证营养供给,提高产毛量高产长毛兔对饲料特别是蛋白质的数量要求很高。据测定,1公斤兔毛蛋白质的含量约相当于4.5千克的胴体或6~7千克体重的蛋白质含量。在规模化长毛兔场,应根据季节、生理状态、产毛量水平等影响产毛量的诸多因素配制相应的全价日粮,最好采用全价颗粒饲料,实行自由采食和自动饮水。理想的高产长毛兔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为16%~18%,含硫氨基酸07%~0.8%,并添加产毛、生长、繁殖的专用添加剂。在分散饲养户,可采取青绿多汁饲料自由采食,适当补充精料的方法,每天供给80~100克的精料补充料,切忌单喂青粗饲料。

5、适当调整剪毛时间随着养毛期的延长,兔毛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见表2),缩短采毛间隔,可较明显地提高年产毛量。在夏季,为减少高温对产毛性能的不利影响,更应适当缩短剪毛间隔。目前国际市场对中低档毛需求增加,可将传统的91天养毛期缩短为73天(夏天可再短一些),以提高年产毛量。

三、防疫程序化

1、坚持自繁自养,新购兔隔离观察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侵入,最好是自繁自养,确需引种时,要从非疫区购买。购入后隔离饲养2周以上,确认无病后方可放入兔场饲养。

2、搞好卫生消毒卫生消毒是防病的重要一环,通过消毒以减少和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饲养人员要求在更衣、换鞋、洗手后进入兔舍,进入场区的大门口应设消毒池。外来工具、物品要经消毒后再使用,常用工具及时清洗消毒和曝晒。兔舍、兔笼要坚持每天清扫一次,每周带兔消毒一次。

3、搞好免疫免疫是控制传染病发生的一种重要手段,免疫搞好了,疫病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由于各地区、各兔场的疫病流行情况不同,因此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可供各地统一使用的免疫程序,这就需要各养兔场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制定符合具体情况的最佳免疫程序。下面是几种常见病的免疫方法:

兔瘟。仔兔40~45日龄皮下注射兔瘟蜂胶疫苗1毫升或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2毫升,在6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接种一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注射一次。若本病发生流行,在流行地区需加倍剂量免疫接种。

兔巴氏杆菌病。仔兔断奶后每只注射兔禽巴氏杆菌苗1毫升或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2毫升,以后每4个月注射一次。

魏氏梭菌病。断奶仔兔皮下注射魏氏梭菌苗2毫升,以后每5~6个月免疫注射一次。

大肠杆菌病。仔兔20日龄开始注射大肠杆菌多价菌,每次皮下注射1毫升,待仔兔断奶后再免疫一次,皮下注射2毫升,以后每4个月免疫一次。

波氏杆菌病。仔兔18日龄皮下注射波氏杆菌病菌苗1毫升,一周后强化免疫,皮下注射2毫升,以后每4个月注射一次。

葡萄球菌病。在母兔配种前皮下注射葡萄球菌病菌苗2毫升,保护期为4个月。

池塘养鳜鱼技术的关键


(1)养殖条件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优良,鱼池面积一般为2~3亩,池水深1.5~2米的池塘为宜。

(2)放养前准备:①对池塘进行消毒。②主养池塘清塘后,施用腐熟基肥或用生物鱼肥,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3~5天后,投放大于鳜鱼苗20~30倍数量的廉价的饵料鱼苗。

(3)投放规格及苗种投放:①池塘主养。每亩放养体长5~6厘米鳜鱼苗种800~1200尾。②成鱼池套养时。每亩放养鳜鱼夏花(3.3厘米)50~100尾左右。③亲鱼池套养。亩套养50克左右鳜鱼种15尾~25尾。

(4)设置配套饵料池:每亩养鳜池应搭配饵料鱼培育池3~4亩,可放入鲤鱼、鲫鱼、草、鲢、鲮鱼等或一些繁殖时间较早、繁殖量较大的野杂鱼类,繁殖大批鱼苗供鳜鱼摄食。

(5)饲养管理。饵料鱼投喂把体重0.5克(体长约3厘米)的鳜鱼苗养至500克的商品鱼,需消耗饵料鱼约5000尾(约2~3千克)。要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及天气情况及时投放饵料鱼,最好是3~5天投放1次,使池塘中的饵料鱼保持一定的密度。在饵料来源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多投饵料鱼,让鳜鱼有充足的食料。

鲶鱼要怎么增产?让鲶鱼增产的方法


鲶鱼是常见的食用鱼之一,它属于肉食性鱼类。鲶鱼的肉质细嫩,刺很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具有很强的滋补功效。随着人们对鲶鱼的需求不断加大,因此养殖鲶鱼成了不少农户的选择。鲶鱼的生长繁殖快,是一种高度密集的养殖行业。那么鲶鱼要怎么养才能增产呢?让鲶鱼增产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1、两级放苗。刚运来的鱼苗,抵抗力弱,且规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饲养,则因鱼苗活动范围大,体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饵料一时很难吃到,造成白白浪费,还会污染水质。但如实行两级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内精养,然后放入大塘饲养。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鱼苗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小塘内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长。当小塘内培育的鱼苗达到10~15厘米左右,便可从塘内筛选个头大的鱼种放入大塘饲养,个头小的鱼种仍留在小塘内进行强化培育,使鱼种生长平衡,规格一致。这就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

2.合理投喂饵料。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饱,防止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在鱼苗培育初期,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个月须调整1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

3.实行轮捕分养。因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而小鱼吃不到食物,造成鱼体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在捕捞鲶鱼前应进行一次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鲶鱼越冬。秋季捕鱼时,除大鱼出售外,可将部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龙大棚),卖早春鱼;这样既可解决旺季鲶鱼销售难的问题,又可延长鲜鱼供应时间,且鱼价可成倍提高,真是一举两得。

以上就是有关鲶鱼增产的养殖技术介绍。鲶鱼对生存的水质要求并不高,耐低氧。鲶鱼苗要挑选一些无伤、无病且体健活泼的鱼苗来进行养殖。要坚持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来进行养殖,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喂养不同的营养饲料,这样才能提高鲶鱼的生长速度,缩短它的养殖周期,也能够使鲶鱼得到高产。

养貂增效有七招


一、选好种貂。要选养皮毛光亮,背腹毛色一致,针毛较短,毛峰、绒毛齐平,密度大、分布匀、毛柔软、强性好、针毛略长于绒毛,紫貂无白针毛、白斑。这样的貂皮毛质量好,商品价值高。

二、搞好配种期的饲养管理。水貂每年繁殖一次,每年2月至3月发情、配种。因此,种公貂1月下旬就要进入配种预备期饲养。配种期种公貂要保证供给优质精饲料,新鲜血、蛋、奶、肝、鱼等动物性饲料占80%以上,同时增加滋阴壮阳药物-六味地黄丸、淫羊藿和维生素e、b、c等。要杜绝近亲交配,防止水貂退化。种母貂在妊娠后期,要保证供给优质饲料,宰杀动物喂养时,要摘除肾上腺、脑垂体等含有性激素的器官,以免母貂食后造成死胎或流产。

三、注意保温,提高仔貂成活率。仔貂出生后要在产仔箱上下和两侧放上热水袋保温,以提高仔貂成活率。

四、预防疾病。一般在幼貂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7、8月份),气温高,空气湿度大,饲料易变质,水貂极易感染消化道疾病。应采挖新鲜的马齿苋、败浆草、车前子、紫花地丁、蒲公英等中草药加入饲料中。这样,既可降低饲料成本,又可防暑和预防肠炎、痢疾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在6、7月份就要接种犬瘟热、副伤寒和巴氏杆菌等疫苗,防止发生传染。接种疫苗注射部位在后大腿内侧。

五、采用代食品。为了降低成本,可采用大豆粉、花生饼代替部分肉食,用地瓜秧代替部分蔬菜,搭配新鲜猪血、蛋、奶拌和,以增强适口性。

六、换毛期加强营养。秋分时节,水貂进入换毛期,这时是提高毛皮质量的关键时期,除应喂优质精饲料外,还要在饲料中加入植物油(豆油或花生油等)和维生素b2,每只貂每日10毫克。

七、成熟取皮。水貂换毛后即可宰杀取皮。取皮时成熟一只取一只,决不可成批一次性取皮。宰杀时要注意皮毛的完整,切不可把毛皮割破,否则就会降低毛皮等级。

自育活饵养鳜鱼的经验


去年,吴江市鳜鱼养殖面积已突破万亩。东太湖水产养殖总场六分场养鳜能手张其芳,1999年养殖鳜鱼20亩,配套池83.5亩(其中44亩搞青虾复养),鳜鱼亩产613公斤,亩效益达3163元,单纯鳜鱼亩效益超万元;2000年养鳜鱼17亩,鳜鱼亩产超过700公斤,亩均效益超过3500元。

池塘条件每口池塘7--10亩,水深1.5米,水质清新,鱼种放养前曝晒半个月,底质较硬。放养前7-10天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干法清塘。

鱼种培育与分养

去年5月初购进鳜鱼夏花35000尾,规格2--2.5厘米,放入5.6亩的池中地进行鱼种培育,平均每亩放养6250尾。在鳜鱼夏花入池前,鱼种池内培育充足的适口饲料鱼。6月初,出塘7厘米左右的鳜鱼31500尾,成活率达90%。其中22300尾放入17亩池中自养(亩放1310尾),9200尾出售。耗用饲料鱼600万尾(含鱼苗、夏花、鱼种等)。

投喂饲料鱼

饲养鱼用配套池塘培育,规格一般为鳜鱼体长的三分之一。饲料鱼3--4天喂一次。8月至9月上旬高温期间,控制饲料鱼投喂量,减缓鳜鱼生长速度,减少发病。整个养殖期间,共耗用饲料鱼46700公斤(其中自育38000公斤),饵料系数为3.9。

水质管理

要求水质清新,pH值7-7.5,透明度35-40厘米,溶氧充足。每半个月加水30厘米。加水前先将外河水注入囤水池中。经囤水池中的水草、浮游生物等生物净化5-7天后再注入鳜鱼池中。同时对鳜鱼池施用杀菌药物和杀虫药物各一次。每口塘配置3千瓦增氧机2台和8英寸水泵1台,在7月中旬到9月中旬根据鳜鱼吃食、活动及天气情况适时开机,一般每天开6-8小时。

鱼病防治。

⑴饲料鱼在拉网前半个月内不能打水入池,放入鳜鱼池前用5毫克/升高锰酸钾药浴15公斤。

⑵鱼种培育期间,鳜鱼规格为2.5--5厘米时以防治寄生虫(车轮虫、斜管虫)为主,5厘米以上以防治细菌性病害为主。

⑶6月至9月中旬定期用药防病,先用百毒净(或强氯精、万消灵等)进行水体消毒,隔天用硫酸铜加鱼双灵(或敌鱼虫)杀灭寄生虫。每隔7天一次。

养殖鲶鱼增产的技巧


鲶鱼属热带性鱼类,个体大,肉多刺少,味似河鳗,故有八须鲶鳗之称,并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病害少等优良性状,是淡水鱼的优良品种,但它的缺点是耐寒性差,当水温降至7℃以下时容易冻死,因此生长期很短,全年仅5~6个月时间,由于在自然水域不能过冬(两广除外),故在捕鱼旺季鲜鱼上市量高度集中,造成鱼货积压,售价低廉,效益不高。另外,鲶鱼在养殖过程中相互残杀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放养密度和产量的提高。但如果利用一些生产小窍门,运用科学的方法养殖鲶鱼,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两级放苗。刚运来的鱼苗,抵抗力弱,且规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饲养,则因鱼苗活动范围大,体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饵料一时很难吃到,造成白白浪费,还会污染水质。但如实行两级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内精养,然后放入大塘饲养。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鱼苗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小塘内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长。当小塘内培育的鱼苗达到10~15厘米左右,便可从塘内筛选个头大的鱼种放入大塘饲养,个头小的鱼种仍留在小塘内进行强化培育,使鱼种生长平衡,规格一致。这就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

2.合理投喂饵料。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饱,防止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在鱼苗培育初期,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个月须调整1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

3.实行轮捕分养。因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而小鱼吃不到食物,造成鱼体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在捕捞鲶鱼前应进行一次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鲶鱼越冬。秋季捕鱼时,除大鱼出售外,可将部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龙大棚),卖早春鱼;这样既可解决旺季鲶鱼销售难的问题,又可延长鲜鱼供应时间,且鱼价可成倍提高,真是一举两得。

秋养鳜鱼的注意事项


秋季临近,鳜鱼养殖户要注意了,那么秋季养鳜鱼有哪些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下。

改善池塘水质进入秋季,鳜鱼采食量增大,每天产生废物较多,容易导致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因此应常换水,每7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量20厘米左右。

每5亩~6亩鳜鱼池面积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做到晴天中午开2小时~3小时增氧机,能够起到上下水层的混合,消除氧债,增大鱼池的溶氧贮备。晚上12点左右开增氧机到天亮。遇到阵雨或闷热天气,夜里提前开启增氧机,同时配备粒粒氧全池泼洒。

增强鱼体质掌握合理的养殖密度和科学混养,放养密度每亩850尾左右。

要求每次饵料鱼的投喂量是鳜鱼日采食量2倍~3倍,每2天~3天添加1次,不让鳜鱼暴食暴长。

疾病防治对计划捕捞的饵料鱼,提前3天~5天进行消毒打虫,有必要的结合投喂药饵3天~5天,在确保饵料鱼健康后,再捕捞投入鳜鱼池。

秋季随着水温的下降,达到车轮虫和斜管虫的最适繁殖温度,是鳜鱼车轮虫和斜管虫高发季节,斜管虫和车轮虫常常是同时寄生。对鳃丝,鳍条、体表刺激与破坏,引起病鱼分泌大量黏液,使皮肤及鳃的表面呈苍白色或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浅灰的薄膜,严重时病鱼漂浮水面,呼吸困难,鳃盖泛金红色,不久便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为此,要做到预防与治疗并举,应注意以下几点:1、用药时,应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2、鳜鱼池每天用2%食盐水或用硫酸铜及高锰酸钾合剂(5:2),泼洒一次,使池水呈0.3~0.4克/立方米浓度。

3、患病较重时,可用10毫克/升甲醛或20毫克/升新洁尔灭消毒液浸洗鱼体10分钟,或用3-5%食盐水浸洗鱼体5-10分钟,每天一次。

4、全池泼洒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使池水呈0.7克/立方米浓度。流水施药1.2-1.4克/米3浓度(具体视鳜鱼承受程度调节),每天l次。连用二次

5、用20毫克/升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比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效果更好。

龙虾塘套养白鲢


龙虾和白鲢套养能够使水体空间利用得到最大化,龙虾是底栖动物,主要在水底活动,而鲢鳙主要在水体中上层活动。鲢鱼不需要投喂饲料,它主要以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为食,这样既能净化虾池的水质,又能减少浮游生物对龙虾造成的危害,利于龙虾的生长的同时又能增加额外的收入。

将龙虾和白鲢混养是一举多得的措施,既能净化水质又能帮助龙虾健康的成长,还能节约饲料增加收入,还可以让水体的空间充分的利用起来,但是两者套养需要做好池塘的建设工作,选择优质的龙虾苗和白鲢苗进行适时的放养,根据小龙虾的食性投放饵料,及时的调节水质,保证水质肥、活、嫩、爽。做好小龙虾轮捕轮放的工作。

1、池塘的建造。池塘的面积为20亩,水深1.5m左右,池埂要压实,并且要有一定坡度,用石棉瓦或塑料板在池梗的四周围成0.5米高的防逃墙。选择周边没有污染、离水源近,注排水方便,淤泥较少的池塘。

2、整理池塘。3月初每亩用150-200千克的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消毒10天之后,在池塘中种植苦草和轮叶黑藻。苦草的种植方法是每亩播种0.1千克的苦草种子,轮叶黑藻是无性繁殖植物,则采用切茎分段扦插的方式,每亩插25-30千克。而且水草的面积不能够大,应控制在养殖面积的20-30%范围内,这样在为龙虾提供栖息、脱壳的隐蔽场所的同时又能够净化水质,增加水中的溶氧含量,还可以减少龙虾之间的厮杀,也能给龙虾提供非常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饵料。

3、虾苗放种。龙虾种源主要是前一年的9月底从自然水域中捕捉过来的。主要是当年没有达到上市规格或者是前一年在池塘里越冬的小虾。一般放种的时间是3月底到4月初,放养密度大概为每亩7000只,规格为200-250只/千克。要选择体质健壮,行动敏捷、规格一致,附肢齐全,没有疾病的虾种。

4、放养鱼种。一般为控制水质,使水中的浮游生物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在3月份白鲢鱼种,每亩投放白鲢25尾,花鲢5尾,鱼种的规格为150克/尾。

5、螺蛳的移殖。为了给龙虾提供新鲜优质的蛋白饵料,需要在4月初投放活螺蛳,投放的密度为每亩300千克左右,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在7月底至8月初进行补投,每亩大概投放150千克。

6、投饵及施肥。小龙虾是食量较大的杂食性动物,喜欢吃动物性的饵料,但是也可以吃植物性的饵料。可以喂食杂鱼、鸡鸭猪等畜禽的内脏和小麦玉米豆粕,也可以投喂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

饲料投喂量要根据虾种的重量、数量和饲料种类来确定年投放的总需求量。龙虾在3-7月的时候生长较快,这个期间需要的饵量较多,是整年投饵量的40%。高温期间龙虾的生长速度则十分缓慢,饵量仅占6-8%,8月中下旬至10月底需要的饵量占全年的50%左右。采取四定、四看的方式进行投饵。从6月起,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主要是以傍晚的投喂为主,可占全天投喂量的60%,每日的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5%。

池塘里的螺蛳和水草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吸走水中的肥料,让水质变得比较瘦。为了使水中的生物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在6-7月的时候在池塘的四个角堆放发酵了的肥料,并且每隔1周的时间就用耙搅拌1次,让水质具有肥、活、嫩、爽的特征。

7、调节水质。4-6月期间每次注水时要控制在20-30cm左右,每隔10-15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1/3。一般换水时间为上午11时左右,此时换水的话,河水与池水的水温相差不大,还能提高溶氧量。在龙虾的生长高峰期则可以每15天施肥1次,每亩每米水深施用10千克的生石灰,以增加水中的钙质含量。每1个月用1次光合细菌液,用以调节水质平衡。

8、及时捕捞。加强池塘的管理,除了正常的巡塘,以及防病、防浮头之外,还要做好龙虾的轮捕轮放工作。一般情况下龙虾放养1个月就可以上市售卖了,可以用虾笼、地笼等捕捉工具。从5月底6月初开始,把已经达到上市规格的成虾及时捕捞出来上市销售,通常是捕捉大的,留下小的,还可补放一定数的4-5cm的幼虾,使水体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提高龙虾的产量。

经验总结分析

龙虾和白鲢鱼混养将水体空间充分的利用起来。养虾池中套养滤食性鱼类,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又可以维持生态平衡,保持良好的生存环境,还能降低成本,每亩还可以增加大概267.5元的收益。

在投饵的时候一定要均匀,避免龙虾摄食的时候相互打斗厮杀,应该将畜禽内脏切碎之后投喂。而且要坚持精青饲料结合喂养,如果有大量龙虾爬到岸边或水草上,就代表要换水了尤其是在养殖中后期阶段,每周要换1-2次水,使水中含有充足溶氧含量。高密度的养殖需要注意疾病的预防,主要指防治为主,严谨使用敌杀死、敌百虫等农药。

冬春季节养鸡咋增效


冬春季节交替时,天气寒冷,青绿饲料匮乏,此时养鸡要想获得高效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保暖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闭门窗、加挂草帘、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使鸡舍温度最低维持在3-5℃。通风由于气温较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鸡排出的废气和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积聚在鸡舍中,易诱发鸡的呼吸道等疾病。要处理好鸡舍通风和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粪便和杂物。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使空气清新、氧气充足,防患于未然。但千万注意,不要让冷风直吹,以防鸡患感冒。消毒冬春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下降,但鸡群的抵抗力普遍减弱,如果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暴发流行,必须做好鸡舍的消毒工作。补照冬春季节昼短夜长,蛋鸡常因光照不足而引起产蛋率下降。可采用人工补充光照,每天光照的总时间不应低于14小时,但不能超过17小时,光照时间过长,会造成鸡生理机能紊乱。

罗非鱼与鳜鱼双养技术


罗非鱼不耐低温,秋末冬初,当水温降至15℃时,就不能继续生长。实际上罗非鱼养殖池只能利用半年(5-10月)。鳜鱼则不同,到了冬季并不完全停食,仍能持续生长,只是摄食减少,生长速度减慢。利用罗非鱼养殖池空闲期养鳜鱼,此阶段苗种便宜,饵料鱼丰富,鳜鱼养至翌年5月份上市,价格相对较高。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利用罗非鱼池轮养鳜鱼的实用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池塘产出率,每亩效益比单一养殖罗非鱼或鳜鱼增加3%以上。其具体技术如下:

1、鳜鱼种放养

罗非鱼养至8-9月份,大部分已达到上市规格(每尾400克左右),可以捕捞上市。至10月下旬干塘,用生石灰常规清塘后10天放养鳜鱼种,规格为每尾300-400克,每亩水面放养量300尾。鱼种下塘前用食盐合剂等进行消毒。

2、投喂饵料

11月上旬,鳜鱼下塘时同时投放饵料鱼,规模为每尾25-50克廉价的鲢、鳙等鱼,开始每亩水面投放150公斤,以后逐渐增加投喂量。

投喂量为:2月底前晴时每7-10天投喂1次;3月份起每星期投喂2次,每次每亩水面投喂15-20公斤;4月份根据天气的情况酌情增加投喂量。保证鳜鱼和饵料鱼尾数之比为1∶5-10。饵料鱼密度过稀,鳜鱼一方面吃不饱,另一方面会因掠食饵料鱼而消耗过多的体力,从而影响生长,饵料鱼密度过高,容易引起缺氧浮头。为保证未吃完的饵料鱼的同比增长,同时应投喂适量的菜饼。

3、施肥与水质控制

养殖商品鳜鱼,水体要求溶氧丰富、水质清新。冬季15-2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注10-15厘米深,春季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20-30厘米深,确保水体溶氧保持每升4毫克以上,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

4、病害防治

鳜鱼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基本上无病害发生。鳜鱼进塘前进行药浴消毒,可避免带病入池。饲养过程中还应坚持投放饵料鱼,确保饲料充足。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套养鳜鱼的增产增效措施》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套养鸭嘴鱼”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47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