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绵羊痘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绵羊痘病毒属痘病毒科山羊病毒属,具有亲上皮的特性,大量存在于绵羊的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疱以及痂皮内。特征性临床症状是在皮肤,尤其在无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痘疹(丘疹、水泡、脓疱和结痂),羔羊死亡率高(90%以上),可引起妊娠前期母羊流产。
一、诊断方法
1.流行病学
2013年3月至9月期间,我团有3个养羊户养殖的绵羊出现典型的发痘症状,此次发病历经春、夏、秋三个季节,这与大量文献报道的该病在冬、春季流行有变化;最初有个别羊只发病,随后发病羊只迅速增加,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全群感染。同一地区放牧和圈饲的山羊未见发病。细毛羊较杂交羊发病率高,病情也较严重。羔羊发病率更高(接近100%),死亡快(13天),死亡率高(90%以上)。部分妊娠前期母羊发生流产。
2.临床症状
成年羊:患羊体温升高为40.7~41.6℃,食欲降低,精神不振,眼结膜潮红,鼻流浆液、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次数37~42次/分,脉搏100~130次/分。在眼周围、唇、鼻镜、颊、大腿内侧和乳房等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出现痘疹,个别羊只全身出痘。发病初期为红斑,后形成突出于皮肤表面的丘疹,丘疹增大后变为灰白色结节,结节逐渐变为水泡,水泡破溃后继发感染化脓。绝大部分羊只可以耐过。耐过的羊只大部分被毛脱落,皮肤表面可见黄色结痂,揭开痂皮后可见边缘不整齐的凹陷红斑。
羔羊:患羊体温升高为41.0~42.2℃,食欲废绝,精神委靡,眼结膜潮红,鼻流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次数43~57次/分,脉搏120~140次/分。在眼周围、唇、鼻镜、颊和大腿内侧上出现大量痘疹,个别羔羊全身出痘。发病初期为大片红斑,4~9小时后形成突出于皮肤表面的丘疹。丘疹经过12小时左右变为晶莹剔透的较大水泡。90%以上羔羊死亡,并且大部分在发病初期(红斑期)死亡。
3.病理变化
成年羊:在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出现丘疹、疱疹,继发感染后化脓,()皮肤表面凹陷。咽和支气管黏膜有痘疹。皱胃黏膜上有较坚实的结节或黄豆大小溃疡。十二指肠黏膜上有少量结节。
羔羊:除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出现痘疹外,其他脏器未见眼观病理变化。
4.实验室诊断
①细菌分离鉴定。无菌采集病死成年羊和羔羊的心、肝、脾、淋巴等组织,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表面,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未见细菌生长,48小时也未见细菌生长。
②病料镜检。采集未化脓的丘疹组织,以其切面做涂片,姬姆萨染色后置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椭圆形或类圆形的原生小体。
③动物试验。将采集的丘疹和痂皮等病料在无菌条件下研磨,加入青霉素、链霉素作用4~6小时,取上清液,接种于未经预防免疫且健康的2只羔羊和2只家兔皮内。羔羊接种后2天,出现高热,在接种部位周围出现痘疹,随后全身出现典型的痘疹;家兔只出现一过性的体温升高。
④病毒分离。将采集的丘疹和痂皮等病料在无菌条件下研磨,加入青霉素、链霉素作用4~6小时,接种于长成单层的胎牛肾细胞(MDBK)内,40小时后出现多量细小的空斑。收集细胞培养物,再次接种于未经预防免疫且健康的2只羔羊皮内,也出现典型的发病经过和痘疹。
二、综合防治措施
1.平时的防治措施
①加强饲养管理。羊舍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干燥;定期或不定期严格消毒;在冬末春初,要适当补充精饲料、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增强羊只体质,提高羊群对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抵抗力。
②加强外购羊只的检疫。购入羊只时,应当强化检疫工作,隔离饲养21天以上,经观察和检疫后完全健康方可与羊群混饲,杜绝从疫区购入羊只。
③进行预防注射。每年春、秋两季定期预防注射,最好各注射羊痘弱毒苗1次。
2.发病后的防制
①做好封锁隔离、紧急预防接种和消毒工作。把患病、疑似患病羊只隔离饲养,由专人饲养,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羊舍;对假定健康的羊只和周边受威胁羊群使用弱毒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全场及周边地区加强消毒工作。
②无害化处理。对病羊尸体、分泌物、排泄物和各种废料等,全部进行深埋。
③发病后的治疗。目前绵羊痘还没有特效疗法,抗病毒、细菌的药物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在发病初期用绵羊痘高免血清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是治疗成本太高。因此,发病后应将患羊严密隔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通风干燥,在饲料中添加磺胺类药物、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以控制继发感染和增强羊只体质。
④解除封锁。在最后一只病羊痊愈或死亡后60天,不再出现新病例,羊舍、羊群停留场所和护理用具等彻底消毒后,方可宣布解除封锁。
三、小结
1.该地区从未发生过绵羊痘疫病,所有羊只多年未做过绵羊痘疫苗的预防性免疫接种,所以,此次发病来势凶猛,发病率高,羔羊死亡率也很高,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大量资料报道,该病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发生,而此次在夏季发病,发病季节有较大的变化,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联系地址:王志胜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143团畜牧兽医工作站邮编:832021;靳悦石河子大学病理教研室邮编:832000)

相关阅读

羊痘病综合防治技术


临夏县是甘肃省的草食畜牧业发展重点县,随着近两年牛、羊产业的快速发展,羊痘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种病容易造成羔羊死亡,不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因此,对羊痘病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治对临夏县的畜牧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羊痘病的病原、流行特点、发病原因、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提出预防、疫情处理和病畜治疗技术。

羊痘病也叫羊天花,主要指的是由痘病毒导致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表现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殊的丘疹和疱疹。羊痘病发病后,还会出现并发症,例如肺炎、肠胃炎等,很容易导致病羊死亡,尤其是那些刚出生的小羊更是容易死亡。不仅如此,羊痘病还会导致羊群失明、妊娠中的羊流产等严重的后果。羊痘病是羊群中比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对羊群的危害极大,建国以后连续流行多年,疫病覆盖全县,对临夏县的畜牧业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本文先是分析了临夏县羊痘病的发病原因和症状,进而提出了防治羊痘病的措施。

一、病原

羊痘病原为痘病毒科的羊痘病毒,属DNA型,一般为砖形或卵圆形,大小为170-250nm300-325nm,有囊膜。3%石炭酸、2%甲醛、0.1%升汞都有良好的消毒效果,直射阳光和紫外线也能迅速杀灭该病毒。

二、症状

羊痘病的潜伏期一般是4到8天,在此期间,病羊体温会逐渐升高到41到42℃,食欲明显下降,精神萎靡,结膜潮红,流眼泪,鼻孔流浆液等分泌物,脉搏和呼吸加快,之后大概经过1到4天以后会出现痘疹,疹多出现于皮肤没有毛或毛少之处,例如眼睛、鼻子、脸、四肢、尾巴内测的皮肤和会阴部,一开始的时候是红斑,1到2天后形成丘疹,在皮肤表面比较突出,之后丘疹慢慢扩大为淡红或者灰白色,半球状隆的结节,结节在几天内变成水疱,水疱后变成脓性,如果没有继续感染几天以后就会逐渐干燥变成棕色的痂块,痂块脱落以后会留下一个红斑,之后红斑的颜色会慢慢变淡。

三、流行特点

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只能使绵羊感染,山羊痘只能使山羊感染,绵羊和山羊不能相互传染。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发展蔓延全群。山羊痘通常侵害个别羊群,病势及损失比绵羊痘轻些。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水疱液和痂块易与飞尘或饲料相混而吸入呼吸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肌体。人、饲管用具、毛、皮、饲料、垫草等,都可成为间接传染的媒介。本病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季节、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也可促进发病和加重病情。

四、发病原因

1.饲养和管理问题

羊痘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或者已经痊愈的羊,这些羊身上携带的病毒会对周围的饲料、水、空气等造成污染,如果没有将病羊与健康的羊进行隔离,还是把它们同时放牧,让它们彼此接触,一起饮食,同时呆在受污染的空气中,那么健康的羊就很容易患病。同时,如果羊舍空间狭小,而羊比较多,就会造成通风不畅,再加上粪便没有按时清理,就会导致有害气体的升高。除此之外,饲料不够、营养不足会导致羊群的免疫力下降,进而给细菌的侵袭创造条件,提高发病率。

2.季节因素

羊痘病在全年的各个季节都有可能发病,季节不同,发病率不同。羊痘病毒不怕寒冷、干燥,所以在冬末和春初比较寒冷的季节很容易发病。而羊痘病毒害怕热,夏季强烈的紫外线很容易将病毒杀死,所以在天气比较热的夏季很少发病。临夏县冬季和春季比较干旱,降水多集中在夏季,这种气候也是该地区羊痘病频发的一个原因。

3.疫苗因素

羊痘病的疫苗贮存要求是在0℃以下,若是温度超过了这个标准,就可能导致疫苗失效。而在运输疫苗的过程中,如果保护不当,也会造成疫苗失效。疫苗的失效就不能控制羊痘病的传染,导致羊痘病的扩散。

4.人员素质过低

防疫人员的素质不高也是疾病蔓延一个原因。防疫人员素质过低,就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来使用疫苗,导致疫苗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时,防疫人员素质过低,没有对旧针头进行消毒就给羊群注射疫苗,造成了疫病的传染。同时如果饲养人员素质不高,就很难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不能对羊舍进行消毒,导致疫病的扩大。

5.品种、年龄因素

即使品种和年龄不同的绵羊,也会发生羊痘病,相对来说,纯种和杂种的羊更容易感染疫病,一旦发病,病情也比较严重,羔羊与成年羊相比更容易死亡,妊娠的模样发病以后,容易出现流产的情况。

五、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日常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卫生条件,对羊舍和饲养场地及时清扫,搞好圈内卫生,冬春季节适量补饲,注意防寒保暖,不能将羊饲养在狭窄、拥挤、阴暗潮湿、卫生和通风不良的环境。加强检疫工作,严禁从疫区引进羊及其产品,从非疫区买羊也要进行检疫,并隔离观察20天左右,证实无病后再合群。在每年春季对存栏羊用羊痘弱毒冻干苗进行定期预防接种,哺乳羔羊免疫力低,可以在出生后6个月再接种1次,常年对新购进羊群进行补注。

2.疫情处理

一旦发现病畜,立即上报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采取紧急、防控性地强制措施,对发生疫情的地区实行封锁,禁止疫区和疫点内的羊及其产品运出和出售。病死羊只尸体深埋,对于与病羊接触的同群羊进行隔离,严禁到疫区放牧。对发病羊的圈舍,用具以及可能被污染的场地进行彻底清扫后,用来苏儿、菌清畏、消毒精品等进行彻底消毒,每周2次,连用4次(特别注意本病毒对氯制剂有抵抗力,不宜使用)。健康羊只紧急接种羊痘弱毒疫苗,对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地区的羊不论羊只大小均在腋下或尾根内侧或腹内侧皮内注射羊痘弱毒冻干苗0.5毫升。

3.治疗

治疗可用羊痘痊愈血清肌肉注射,羔羊15-20毫升,成羊30-50毫升,对皮肤上有水疱的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部皮肤,再用碘甘油或龙胆紫涂抹患部1天2次,当继发感染或并发症时,要根据情况进行消炎、补液、强心,可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或中草药制剂,如:用复方连翘注射液稀释青霉素或卡那米星治疗,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0.10-0.15毫升,每日2次,用病毒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或用黄芪多糖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千克体重0.15-0.2毫升,每日2次同时配合一些清毒去火消炎的中草药灌服效果更好,中药方剂选用栀子10g、半夏5g、生石膏12g、双花10g、连翘12g、苍术12g、紫苏5g、滑石10g、射干10g、荆芥10g、黄芩12g、元明粉12g,水煎灌服1剂/d,羔羊减半,连用3d。重者可选用病愈羊的血清治疗,大羊10-20ml、小羊5-10ml皮下注射。同时要每年抓好秋膘,可在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Vc、复合维生素B和微量元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结语

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临夏县,其羊痘病的防疫工作既关系着该县整个畜牧业的发展,也关系着整个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因此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对羊痘病进行防治,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县经济的发展。

猪瘟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是危害养猪业的最重要的一种传染病。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猪瘟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可以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木乃伊胎等。
1临床症状
1.1急性型
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败血症为临床特征;常突然发病,体温上升至40.5~41.5℃,常不表现其他症状,而在1~2天死亡。病猪表现高热稽留不退,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喜卧嗜睡,恶寒拱背,步态不稳。病猪有眼结膜炎,两眼有多量脓性分泌物。嘴唇内面、齿龈、口角、眼结膜、肛门和阴门,常有出血斑点。病初便秘、随后下痢,粪便内常混有黏液和血液。有的病猪出现神经症状如磨牙、全身痉挛等。病程约1~3周,后期常并发肺炎、坏死性肠炎或继发其他传染病,使病情恶化而死亡。
1.2慢性型
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临床症状;症状似急性型,但较和缓,病情时好时坏。主要表现消瘦、贫血、行走摇摆无力、食欲不振、异嗜、便秘与腹泻交替,()皮肤有紫斑或坏死痂,生长发育迟缓,病程常在一个月以上,一些病猪可因体质恶化或继发感染而死亡,一些耐过的可康复。
2实验室检查
常采用的方法有:血清学检查、猪瘟兔化弱毒免体交互免疫试验、生物学试验(非免疫猪种)、荧光抗体试验等。
近些年来,急性猪瘟少发,常有非典型性猪瘟(温和型)病猪出现,其特点是病情温和,病热缓慢,病变局限,呈散发等不典型表现,这就须经实验室检验方可做出可靠的诊断和鉴别。
3防治
目前还没有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在病的早期,可采用注射高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来抢救。
3.1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
做好猪瘟的预防注射工作,是防止猪瘟发生的关键措施。每年采取定期注射和适时补针相结合的办法,用猪瘟活疫苗进行免疫。选择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3.2实行自繁自养的办法
若需要从外地购买猪种,运回后还须隔离饲养半个月左右,并进行疫苗注射,进行实验室猪瘟抗原检测阴性,方可混群饲养。
3.3加强集市管理和运输检疫
杜绝病猪在集市出售和收购、运输,以防传播疫病。生猪交易市场、猪库、屠宰场等猪只集中场所,特别应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及检疫措施。
4免疫预防
(1)对一般猪场,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仔猪出生20日龄初次免疫接种猪瘟脾淋苗1头份,在6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2~3头份。公猪一年免疫两次,母猪于断奶前2~3天进行免疫注射。
(2)对曾经严重发生猪瘟的猪场(也适用于散发性猪瘟的发病场),可超前免疫,即在仔猪出生后立即肌注1头份猪瘟疫苗,间隔1小时后再让初生仔猪哺乳,至60日龄时再免疫一次,剂量为4~5头份。
(3)对于正在发生猪瘟的猪场,要采取超剂量免疫,每头猪一次接种8~10头份猪瘟疫苗,先注射无临床症状的猪,再注射发病猪,一猪一针头,使猪群迅速建立坚强确实的免疫力。
为确保免疫效果,疫苗注射前后10天内,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鸭瘟的诊断与防治


1 病原学

鸭瘟的致病原是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属,仅有1种血清型,无血凝性,有囊膜,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80~120 nm。病毒存在于病鸭各组织器官中,免疫器官脾脏、法氏囊、胸腺是病毒侵害的主要靶器官,肝、脾、脑、泄殖腔等组织含毒量比较高,在不同的发病期,各组织病毒的含量也不一样。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温度80 ℃环境下,5 min后就可凋亡;5%生石灰作用30 min亦可灭活;对常用的消毒剂敏感,病毒对低温的抵抗力比较强,低温对毒力的影响不大,阳光直射、干燥、高温等都不利于病毒的生长。

2 流行病学
(1)鸭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居多,在一般情况下,只有鸭能够感染鸭瘟,鹅在同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感染,但是发病率不高。
(2)鸭瘟的流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鸭均可感染,若成年鸭感染,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大流行年份,患病雏鸭的死亡率可达95%以上。
(3)病鸭、处于潜伏期的感染鸭、被两者排泄物污染的各种用具均可作为鸭瘟的传染源。
(4)鸭瘟的传播途径在自然情况下是消化道,同时眼结膜、吸血昆虫、交配、呼吸道等也可作为鸭瘟的传播途径。

3 临床症状
(1)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5 d,病初体温急剧升高,一般可到43 ℃以上且持续不退,病鸭翅膀下垂,羽毛松乱,精神萎靡,走动困难,食欲减退,渴欲增加,严重时,病鸭静卧地上。
(2)病鸭流泪、眼睑水肿,周围有脓性分泌物,角膜混浊,有时形成单侧性溃疡性角膜炎,病鸭从鼻腔流出稀薄或黏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流泪和眼睑水肿是鸭瘟的特征性症状。
(3)病鸭头和颈部肿胀,较健康鸭明显的出现肿大,故称大头瘟。
(4)病鸭排泄出灰白色或绿色稀便,有时便中带血,排泄物常粘附在泄殖腔周围,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严重者黏膜外翻,用手翻开肛门,可见到泄殖腔黏膜有黄绿色的假膜,不易剥离。

4 病理变化
(1)鼻孔、鼻腔内有分泌物,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出血。有灰白色假膜纵行覆盖于食道黏膜,或可见小出血斑点,假膜可剥离,同时留下溃疡瘢痕。
(2)头颈肿胀的病鸭,皮下组织有黄色胶样浸润,充满淡黄色透明液体,是大头瘟的典型症状。
(3)肠道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有时腺胃与食道膨大部的交界处有一条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肠黏膜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最为严重,全身皮肤有许多散在出血斑。
(4)法氏囊黏膜发红,有针尖状黄色小斑点,后期囊腔中充满红色的渗出物,心脏、心外膜内膜、冠状沟等处有出血点。
(5)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坏死点存在于肝脏表面及切面之上,有时甚至有出血带或淡灰色纤维物,肝脏一般不肿大,但质地较脆,容易破裂,胆囊中充满着黏稠的胆汁。
(6)卵巢滤泡增大,并有充血和出血,变形变色,有时卵泡破裂,引起腹膜炎,输卵管黏膜充血、出血。
(7)脑膜充血,胸腺有大量出血点和淡黄色坏死灶,周围液体呈淡黄色渗透。

5 诊断
鸭瘟的诊断可根据该病症状、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其典型症状为体温升高,流泪,走动困难,头颈肿胀。有诊断意义的病变为食道和泄殖腔黏膜溃疡和有假膜覆盖的特征性病变和肝脏坏死灶、出血点及出血带和纤维素状附着物。但在新发病地区,还需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及血清学试验。

6 鉴别诊断
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鉴别鸭瘟和鸭的巴氏杆菌病。鸭巴氏杆菌病一般发病急,病程短,一般几小时到2 d左右死亡。除鸭外,其他家禽也能感染发病;症状上无神经症状和头颈肿胀等现象。病理变化见肺脏有严重的充血、出血和水肿,心外膜有出血点。用病鸭或病死鸭的心血 或肝脏抹片染色镜检,可见两极染色的巴氏杆菌;巴氏杆菌病用抗生素治疗有效,而鸭瘟无效,但应注意,在鸭瘟流行时常继发巴氏杆菌病。

7 预防措施
(1)进鸭前,鸭舍和场地用5%火碱水或10%漂白粉喷洒消毒,并且要定时消毒。
(2)必须从外地购进种鸭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检查,看看当地是否有疫情,如果安全,方可移入。
(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群健康水平,增强其机体抵抗力。
(4)定期注射疫苗,目前使用的鸭胚弱毒疫苗安全有效,在未发生鸭瘟的地区和饲养场应进行预防接种,疫苗对20日龄的仔鸭安全有效,免疫期可达6个月,成年鸭接种弱毒疫苗后,免疫期可达1年。
(5)坚持自繁自养,减少外引,同时种蛋也必须来在非疫区[10-11]。

8 治疗措施
(1)一旦发生鸭瘟,必须迅速报告疫情,划定疫区范围,并采取严格封锁、隔离、病死鸡深埋和消毒等工作。
(2)对假定健康鸭进行紧急预防接种等措施,在紧急预防接种时,必须及早进行,一旦发现鸭瘟,必须立即用弱毒苗进行注射,必要时应使剂量加倍,可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3)用免疫鸭血清和高免血清治疗,每只鸭肌注0.5~1.0 mL,按2~4 mL/kg体重注射更佳,也可以采取中药治疗。

总之,鸭瘟目前没有好的治疗措施,主要是加强鸭舍、场地消毒和鸭群的免疫接种,提高雏鸭母源抗体。加强饲养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使养鸭者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治


小鹅瘟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鹅的,传播迅速且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3~ 20日龄的雏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出血性、纤维性、渗出性、坏死性肠炎,是危害养鹅业最严重的传染病。

l 症状

2012年7月下旬,长春市双阳区某养殖户主述:购进2日龄雏鹅200只,在3日龄时开始发病, 4口龄死亡17只,5日龄时发病的有70%,共死亡了50多只,临床表现为有的病鹅精神沉郁,衰弱倒地两腿划动然后突然死亡;有的病鹅流泪、流 U水,少食或废食,呆立一边,拉黄绿色稀便,病程为l2~24 h。应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均无效。

2 剖检

剖检5只病死雏鹅。消化道病变较严重,可见小肠前段粘膜肿胀有出血点,肠道内有淡黄色粘液,呈凝固性栓子。肝脏呈黄红色或暗红色,稍肿大,胆囊膨胀,充满稀薄胆汁,脾脏、胰脏充血发红。盲肠和直肠早期可见充血、发红、肿胀、出血,后期有较多的黏液附着,泄殖腔扩张,发红,肿胀,有黄褐色稀薄的内容物。

3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采取感染雏鹅的肝、脾、肾、脑等脏器用灭菌的PBS制成10%~20%的悬液,经过无菌处理后,在尿囊腔或绒毛尿囊膜接种12~ l4日龄易感鹅胚分离病毒,或者用病料或鹅胚尿囊液接种感染易感雏鹅,观察雏鹅的病变情况。分离到病毒后可用于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免疫荧光技术、 PCR等进行鉴定。

小鹅瘟荧光抗体(GPFA)试验进行诊断。无菌采取病鹅肝、脾、肾、脑进行冻干、切片,用小鹅瘟荧光抗体染色30 min后取}{J。先用0.01 M, pH8.0的PBS水洗20 min,冉用蒸馏水水洗3次,每次10 min,干燥后镜检。在200倍荧光显微镜下,视野可见肝、脾、肾、脑等组织切片上未被 GPFA着染的发黑色的胞核中或其边缘, 有1个或数个针尖大小的清晰明亮黄绿色特异荧光,这些荧光颗粒在肝、脾中呈散在状态,在肾组织中呈条状荧光灶,在脑组织中呈散在或灶状分布。据此,可确诊为小鹅瘟病。

4 治疗
4.1 紧急分群
将剩余的雏鹅状态呈疑似患雏和健康雏紧急分群,圈舍用消毒液彻底杀毒,尸体和粪便做无害化处理。


4.2 紧急接种
对现活着的l10只雏鹅进行肌注小鹅瘟高免血清,0.5 mL/只,隔2 d重复肌注1次,第3天死亡18只,以后未见死亡。经观察剩余的92只雏鹅全部恢复健康,治愈率达84%。

5 防控
5.1 做好孵化房及其用具、种蛋彻底消毒,新出壳的雏鹅避免与种蛋和成鹅接触,以免感染。

5.2 实行免疫注射,雏鹅1曰龄时肌注小鹅瘟疫苗,7~ 10日龄的雏鹅需肌肉或者皮下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0.5~ 1.0mL/只,发病时隔2~ 3 d重复注射1次;用鸡新城疫Ⅳ 弱毒疫苗拌饮水,可防止雏鹅诱发慢性呼吸道疫病。

5.3 一经发病及时诊断,及时分群、消毒,尸体和粪便做无害化处理;适时用葡萄糖拌饮水,以补充营养,尽早恢复体能。

绵羊地方性流产的流行病学 绵羊地方性流产的诊断与治疗


绵羊地方流行性流产是由绵羊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亚急性接触性传染疾病。临床症状以发热,流产、死产或产下弱羔为典型特征,病理学特征为坏死性胎盘炎、急性乳腺炎、溃疡性子宫内膜炎。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绵羊地方性流产的流行病学绵羊地方性流产的诊断与治疗。

1、流行病学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购入的各年龄阶段的感染母羊,清洁群中80%以上的新发病是由此种方式引起的。野生动物也可传播本病,如狐狸、海鸥和乌鸦等。绵羊绵羊之间的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产羔期间感染母羊将大量传染物排出到周围环境中,因此是最危险的发病期。易感母羊通过吸入或食入含流产亲衣原体的流产母羊的胎盘或胎水而感染本病。胎盘和胎水由于被严重污染,是易感母羊主要的传染源;死羔和被污染的垫料也与此病的传播有关。在环境温度较低时,亲衣原体感染颗粒可以存活数星期。妊娠早期被感染的母羊通常发生流产,或者病原体会处于休眠阶段直至下次妊娠。流产亲衣原体不会通过感染母羊的乳汁传播,但羔羊可通过接触乳头上沾染的子宫分泌物而被感染。

在妊娠期以外时间感染的亲衣原体一直处于休眠状态,但在妊娠期这些亲衣原体可从潜伏状态被重新激活,但关于潜伏的部位和重新被激活的精确的启动因子目前还不清楚。隐性感染的羊群无法通过免疫方法确诊。研究表明,母羊从妊娠早期开始对本病易感。咽部的扁桃体和淋巴组织是最早的感染部位,随后随血液扩展到主要器官和淋巴结。此后一直到妊娠的第60~90天之前衣原体存在的部位还不确定,但在妊娠第60天可见到胎盘和胎儿已发生感染,而一直要到妊娠第90天才可观察到病理变化。流产亲衣原体的快速复制可引起子叶、子叶间胎盘及对应的子宫内膜发生局部坏死和感染的接触性扩散,从而可通常在妊娠的最后两星期发生流产。肉眼观察,胎盘炎的病变特征和牛感染流产布鲁氏菌时的特征相似。子叶间的尿膜绒毛膜水肿、增厚,外观似皮革状;胎儿子叶变性、坏死,并且在绒毛膜上出现深黄色沉着物。

在妊娠后期感染的母羊直到下次妊娠时才会发生流产。在断续产羔羊群,产羔晚的母羊可从产羔早的感染母羊获得感染,并在同一季节发生流产。购进的感染母羊可在第一年就发生流产,并在产羔时将感染扩散到易感母羊和羔羊,在第二年会引起流产的暴发。流产产出的羔羊大部分发育良好、新鲜、无自溶性变化,说明是在子宫内新近死亡;有些感染的母羊会同时产下死亡的和活的羔羊,但活产的羔羊可能瘦弱,不能生存,虽然精心护理,但仍在发生母羊地方性流产时造成严重的损失。少数可发生流产后子宫炎。流产率一般为5%~30%,较高的流产率一般出现在引入传染后的第一或第二年,之后的流产率一般在5%~10%左右。但是这些数据并未将新生羔羊的损失计算在内,这一阶段新生羔羊的损失可高达25%。

2、临床症状

母羊在流产前没有预兆性症状,体况正常。但是,有些母羊流产前几天会出现阴道分泌物,行为也可发生改变。发生本病时可发生流产、羔羊早产,或者产下很虚弱的羔羊,也可能产下正常胎儿,但胎衣发生感染。母羊可能出现胎衣不下而导致子宫炎。

3、诊断

胎盘损伤和染色:胎盘一般发生急性炎症,增厚、坏死,表现出典型的胎盘炎特征。用感染的子叶区和胎儿湿的皮肤涂片,通过改良的ZiehlNeelsen法染色,检查细胞内包涵体,可发现其类似小的耐酸球菌;这种包涵体在细胞内呈簇状或单个分布于整个涂片,容易与博纳特立克次氏体相混淆。

血清学诊断:通过荧光抗体试验,从胎水中或者哺乳前新生羔羊的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亲衣原体抗体的存在,是亲衣原体抗体的存在,是亲衣原体感染的特异性证据。补体结合试验是常规采用的诊断方法,抗体滴度至少达4/32时可确定为阳性。应在流产时和流产后3~4星期采取双份样本进行比较,阳性羊样品抗体滴度显著升高。接种过疫苗的羊抗体滴度较低,没有升高的迹象。也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进行检测。

4、治疗

抗生素可减少但不能消除流产的发生,可用于产羔季节延长的羊群。应尽可能在妊娠95~100天后进行治疗,因为这时可能已经发生了胎盘感染。长效土霉素可按20mg/kg的剂量每10~14天重复用药1次,直至产羔。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减少病原体排出的数量,但不能消除感染,也不能彻底改变已经出现的严重的胎盘的病理变化,因此即使进行治疗,仍然会有一些流产发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72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