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的诊断与防治

1 病原学

鸭瘟的致病原是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属,仅有1种血清型,无血凝性,有囊膜,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80~120 nm。病毒存在于病鸭各组织器官中,免疫器官脾脏、法氏囊、胸腺是病毒侵害的主要靶器官,肝、脾、脑、泄殖腔等组织含毒量比较高,在不同的发病期,各组织病毒的含量也不一样。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温度80 ℃环境下,5 min后就可凋亡;5%生石灰作用30 min亦可灭活;对常用的消毒剂敏感,病毒对低温的抵抗力比较强,低温对毒力的影响不大,阳光直射、干燥、高温等都不利于病毒的生长。

2 流行病学
(1)鸭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居多,在一般情况下,只有鸭能够感染鸭瘟,鹅在同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感染,但是发病率不高。
(2)鸭瘟的流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鸭均可感染,若成年鸭感染,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大流行年份,患病雏鸭的死亡率可达95%以上。
(3)病鸭、处于潜伏期的感染鸭、被两者排泄物污染的各种用具均可作为鸭瘟的传染源。
(4)鸭瘟的传播途径在自然情况下是消化道,同时眼结膜、吸血昆虫、交配、呼吸道等也可作为鸭瘟的传播途径。

3 临床症状
(1)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5 d,病初体温急剧升高,一般可到43 ℃以上且持续不退,病鸭翅膀下垂,羽毛松乱,精神萎靡,走动困难,食欲减退,渴欲增加,严重时,病鸭静卧地上。
(2)病鸭流泪、眼睑水肿,周围有脓性分泌物,角膜混浊,有时形成单侧性溃疡性角膜炎,病鸭从鼻腔流出稀薄或黏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流泪和眼睑水肿是鸭瘟的特征性症状。
(3)病鸭头和颈部肿胀,较健康鸭明显的出现肿大,故称大头瘟。
(4)病鸭排泄出灰白色或绿色稀便,有时便中带血,排泄物常粘附在泄殖腔周围,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严重者黏膜外翻,用手翻开肛门,可见到泄殖腔黏膜有黄绿色的假膜,不易剥离。

4 病理变化
(1)鼻孔、鼻腔内有分泌物,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出血。有灰白色假膜纵行覆盖于食道黏膜,或可见小出血斑点,假膜可剥离,同时留下溃疡瘢痕。
(2)头颈肿胀的病鸭,皮下组织有黄色胶样浸润,充满淡黄色透明液体,是大头瘟的典型症状。
(3)肠道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有时腺胃与食道膨大部的交界处有一条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肠黏膜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最为严重,全身皮肤有许多散在出血斑。
(4)法氏囊黏膜发红,有针尖状黄色小斑点,后期囊腔中充满红色的渗出物,心脏、心外膜内膜、冠状沟等处有出血点。
(5)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坏死点存在于肝脏表面及切面之上,有时甚至有出血带或淡灰色纤维物,肝脏一般不肿大,但质地较脆,容易破裂,胆囊中充满着黏稠的胆汁。
(6)卵巢滤泡增大,并有充血和出血,变形变色,有时卵泡破裂,引起腹膜炎,输卵管黏膜充血、出血。
(7)脑膜充血,胸腺有大量出血点和淡黄色坏死灶,周围液体呈淡黄色渗透。

5 诊断
鸭瘟的诊断可根据该病症状、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其典型症状为体温升高,流泪,走动困难,头颈肿胀。有诊断意义的病变为食道和泄殖腔黏膜溃疡和有假膜覆盖的特征性病变和肝脏坏死灶、出血点及出血带和纤维素状附着物。但在新发病地区,还需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及血清学试验。

6 鉴别诊断
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鉴别鸭瘟和鸭的巴氏杆菌病。鸭巴氏杆菌病一般发病急,病程短,一般几小时到2 d左右死亡。除鸭外,其他家禽也能感染发病;症状上无神经症状和头颈肿胀等现象。病理变化见肺脏有严重的充血、出血和水肿,心外膜有出血点。用病鸭或病死鸭的心血 或肝脏抹片染色镜检,可见两极染色的巴氏杆菌;巴氏杆菌病用抗生素治疗有效,而鸭瘟无效,但应注意,在鸭瘟流行时常继发巴氏杆菌病。

7 预防措施
(1)进鸭前,鸭舍和场地用5%火碱水或10%漂白粉喷洒消毒,并且要定时消毒。
(2)必须从外地购进种鸭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检查,看看当地是否有疫情,如果安全,方可移入。
(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群健康水平,增强其机体抵抗力。
(4)定期注射疫苗,目前使用的鸭胚弱毒疫苗安全有效,在未发生鸭瘟的地区和饲养场应进行预防接种,疫苗对20日龄的仔鸭安全有效,免疫期可达6个月,成年鸭接种弱毒疫苗后,免疫期可达1年。
(5)坚持自繁自养,减少外引,同时种蛋也必须来在非疫区[10-11]。

8 治疗措施
(1)一旦发生鸭瘟,必须迅速报告疫情,划定疫区范围,并采取严格封锁、隔离、病死鸡深埋和消毒等工作。
(2)对假定健康鸭进行紧急预防接种等措施,在紧急预防接种时,必须及早进行,一旦发现鸭瘟,必须立即用弱毒苗进行注射,必要时应使剂量加倍,可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3)用免疫鸭血清和高免血清治疗,每只鸭肌注0.5~1.0 mL,按2~4 mL/kg体重注射更佳,也可以采取中药治疗。

总之,鸭瘟目前没有好的治疗措施,主要是加强鸭舍、场地消毒和鸭群的免疫接种,提高雏鸭母源抗体。加强饲养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使养鸭者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相关知识

几种鸭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鸭病毒性肝炎
该病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具有病程短、传染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仅发生于雏鸭,主要发生于1周龄~3周龄,育成鸭一般不发病,也不影响产蛋。本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更易发生,潜伏期为1~4天,病程进展迅速,短时间就波及整个鸭群。
1.1临床诊断
感染初期精神萎靡,呆立,身体虚弱,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眼半闭,有的排灰白色或绿色水样粪便,发病12~24小时后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脚痉挛,头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出现抽搐后,约20分钟左右双腿伸直死亡。病理解剖特点是:肝脏肿大,质脆,表面有大小不等血斑。
1.2防治措施
(1)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引进健康雏鸭苗,1月龄以内的雏鸭要隔离饲养,供给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饮用自来水或深井水,不得饮用野生水禽栖息的水,用具要清洗、消毒。
(2)给1日龄雏鸭接种弱毒疫苗,在肌肉或鼻腔接种,4天后即产生免疫。
(3)给刚出壳的雏鸭肌内注射血清,每只肌注康复鸭血清0.5~1毫升,即可预防。
(4)给1日龄雏鸭皮下注射鸭肝炎灵0.5毫升,可防此病发生。
2鸭瘟
鸭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传播迅速,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本病的流行与气温、湿度、鸭群的繁殖季节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通常在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严重。该病潜伏期为3~7天,发病的持续时间为数天至1个月左右,整个流行过程为2~6周。
2.1临床诊断
发病初期为精神不佳,食欲减少或停食,口干,喜卧不愿走动,体温达43℃以上,流泪、眼周围羽毛粘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部分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之后食欲完全消失,或口渴增加,两脚发软,翅膀下垂,最后完全不能站立。病理解剖特点是:以食道、泄殖腔和眼睑黏膜呈出血性溃疡和假膜为主要特征性病变。
2.2防治措施
(1)不从疫区引进种鸭,禁止健康鸭群到鸭瘟流行区放牧,定期对鸭舍及用具进行消毒。
(2)定期用鸭瘟疫苗作预防接种,雏鸭在20日龄注射,即可免疫一个多月,60日龄(成鸭)以上注射可免疫8~9个月,使用时疫苗加生理盐水稀释200倍,每只鸭胸肌注射1毫升。
(3)发生鸭瘟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对鸭群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必要时剂量加倍,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3鸭霍乱
鸭霍乱病是一种由巴氏杆菌引起的常见多发、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菌能长时间存活在周围的空气、水源、土壤中,遇到高温、潮湿、多雨天气或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应激反应等环境变化时能迅速感染鸭群。也可通过其他禽类传染给鸭群。鸭霍乱病程短促,一般在数小时至两天致死,雏鸭常呈流行性发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育成鸭多为散发性、间歇性流行。
3.1临床诊断
急性,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死后嗉囊充实,倒提从口鼻流出浆液性分泌物;慢性,精神委顿,尾翅下垂,羽毛蓬乱粘水,行走无力,常离群掉队,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饮水增加,嗉囊松软空虚,病程较长的,不停摇头甩颈,呼吸困难,口鼻流黏液,不时发出咕咕的响声,排出灰白色或青绿色稀粪,有难闻的腥臭味,在1~3天内死亡。病理解剖特点是:胸膜腔的浆膜,尤其是心冠沟和心外膜有大量出血点,脾脏常呈樱桃红色,最具特征的是整个肝脏表面散布着灰白色针头大、较规则的坏死点,肺脏常呈现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
3.2防治措施
(1)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使鸭群保持较强的抵抗力,圈舍保持宽敞干燥,通风良好,净化水源,建立健全卫生消毒制度。
(2)对50日龄以上的鸭注射禽霍乱菌苗,每只鸭肌内注射2毫升,
一般能免疫5~6个月。
(3)当鸭病发时,即给每只鸭肌内注射青霉素100毫升,连用2天,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
(4)用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嘧啶按0.4%~0.5%的比例拌入饲料中连续喂4~6天,或口服0.2~0.5克(按每千克体重算),连续喂4~5次即可。
(5)给每只鸭口服土霉素0.2~0.3克,或按0.05%~0.1%的比例混合饲料连续喂6~8天。
4鸭产蛋量下降综合征
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一些传染性因素、某些营养缺乏因素及某些应激反应引起育成鸭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疾病。疫情多见于深秋与冬季,发病急,传播快,容易造成大区域性流行。主要侵害产蛋阶段的蛋鸭、种鸭,初产鸭更易感染,疫情发生时,鸭场区域内其他禽类,如,鸡、鸭、鹅也有相关病原的感染。
4.1临床诊断
食欲大幅度下降,肿头,流泪,眼眶周围羽毛潮湿。下痢,粪便稀薄,呈白色或淡黄色。产蛋急剧下降,产蛋率在2~3天内比原来下降70%~80%,并且持续2~3周,所产蛋软壳、无壳、壳粗糙,易破裂,或产小蛋等。病理解剖特点是:眼结膜充血,肠道可能有一定程度充血和不明显的出血,卵巢萎缩,卵子充血变形等。另外,诊断时应注意鉴别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败血支原体等感染所致的产蛋下降疾病,及由其他营养缺乏因素和环境应激因素所致的产蛋下降疾病。
4.2防治措施
(1)补充营养,鸭子喜欢吃荤,饲料中应增加动物性蛋白原料,并添加多种维生素,以补充营养。
(2)合理饲喂,秋鸭饲喂精料的用量应视产蛋率而定,产蛋率在50%以上,可多添加精料,反之,可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或增加精料中的糠麸类的用量,鸭子不能喂得过肥或过瘦,过肥不产蛋,过瘦产蛋能力下降,要一直使鸭子保持良好体况。
(3)保持适宜的环境,鸭子生活环境既要有嬉戏的水池,又要有干燥的活动场所,且水质卫生,秋季蛋鸭代谢旺盛,对环境很敏感,因而不要轻易改变饲料成分,气温过高时可延长鸭群洗浴次数,另外,鸭怕吵,容易惊吓,所以鸭舍要保持安静,减少噪音的刺激。
(4)增加光照,秋季光照不足,影响产蛋,可在鸭舍内设置两套照明设备,以补充光照。
(5)制定严格的疫苗防疫程序,蛋鸭开产前要注射鸭瘟、禽霍乱、大肠杆菌、鸭疫里氏杆菌等多种疫苗。
(6)定期对鸭群投喂保健性预防药物,用以中药制剂和广谱抗菌素为主,当蛋鸭群出现发病,要及时查明病因,采取隔离、消毒、治疗的办法。
作者简介
邱淑萍、刘艳梅,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农副业生产教研室教员。

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鸭大肠杆菌病—左:正常;中:轻度心包炎;右:心包增厚

1、鸭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

目前,大多的饲养场都属于集约化养鸭场,所以病鸭是大肠杆菌病的主要传染群体。病鸭临床表现与健康鸭没有差异,但是肠道内存在有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会随着病鸭排泄的粪便一同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的饲料、饮水、地面以及用具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呼吸道与消化道对其他的鸭群进行疾病的扩散。鸭是大肠杆菌病的易感动物,发病感染率最高的是鸭胚,对死亡的鸭胚采取分离措施,可见更多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被分离出来。鸭场中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在很大程度上与饲养管理、气候环境、鸭舍卫生和温湿度、饲料营养等应激因素有关。鸭群发生大肠杆菌的概率通常是10%,最高的达50%,发病不具有季节流行性,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流行,冬末春初是大肠杆菌病的高发时期。

2、鸭大肠杆菌病的患病表现

实际生产中,有的患鸭在2~3h的发病阶段没有表现出患病症状就开始死亡。病鸭精神沉郁,食欲差或者干脆停止采食,饮水量增加,腿部柔软的羽毛蓬乱,失去行走能力,不喜欢水上活动,下水后腿没有上岸的力量,淹没在水中。一般严重的病鸭会腹泻,排淡黄色或绿色粪便,病鸭排泄粪便带血,大便将肛门周围的羽毛污染,关节外围会出现肿胀,有下垂的现象。晚发性病鸭腹胀,出现下垂现象的病鸭似企鹅,双手触摸都会有波动感,拿针刺穿会有淡黄色腹水流出,然后慢慢死去。

3、鸭大肠杆菌病的剖检变化

对临床生产中的一些病死鸭进行病理剖检,常见的表现有心包炎、肝周炎及气囊炎病理变化,心包浑浊,呈现淡黄白色,表面粗糙、暗淡,一些与胸壁黏连,心包液增多,有干酪样渗出物,纤维素的含量增加,某些心包中的液体减少,心包和心脏黏连不容易分离。气囊发生灶性或弥漫性增厚,浑浊,灰白色,上面有灰白色或黄色奶酪。一些气囊有更多纤维蛋白渗出物黏着。肺水肿,充血,肺浆膜增厚,浑浊和粗糙。肝肿大,表面有白色坏死,肝表面有一层纤维素膜色素沉着,易剥落。脾、肾充血和淤血,有的肾脏苍白肿大,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在腹部和内脏器官方面。

4、鸭大肠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感染比较严重的病鸭肝脏病料采集:在肝脏表面有红热的铁烫伤,用接种环自烫烙部位插入肝组织慢慢地插旋转,用几分钟时间进行涂片,然后采取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小杆菌的钝端,革兰氏阴性,大部分都是单分散的,个别会配对出现,但并不是孢子。

动物试验:采取24h肉汤为0.5mL的给10日龄雏鸭进行皮下接种,雏鸭死亡24h不见明显的症状,但是可以在肝脏中分离出大肠杆菌。72h以后,同样可以在死亡雏鸭的肝脏中分离到大肠杆菌,同时伴有心包炎、肝周炎,但是感染程度不同。

5预防方式

按时按量给鸭群进行饲喂,不可以随意的将饲料进行更换,保证鸭群采食质量可靠的饲料,坚决不可以投喂变质发霉的饲料,每天的日粮中要供给充足的矿物质与维生素,保证饲料的营养成分均衡,以满足其生长的基本需求,保证体质。

鸭舍经常采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全面熏蒸,并且对封闭门窗的鸭舍进行彻底消毒。舍外可以采用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洒。每周要多次采用百毒杀对鸭舍进行喷雾式的消毒。鸭舍内的工具也要用百毒杀进行消毒除菌,还得给饮用水用威岛消毒水进行多次的消毒。

给鸭舍创造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如果舍内的温度较低,鸭抵抗大肠杆菌病毒的能力变低,但是如果温度与湿度都较高时,会加快大肠杆菌的繁殖速度,还会引发其他球虫病,因此饲养者应严格把控鸭舍内的温度与湿度,这样有利于鸭健康的成长。

避免鸭群受到应激刺激,生产中,人工饲养鸭的数量多,生长周期短,接种疫苗时容易发生应激反应,引发大肠杆菌病。所以,在给鸭群进行疫苗免疫前后,可以给其适量投服预防大肠杆菌的敏感药物,及时补充维生素和血糖。

6治疗措施

把含有黄连、穿心莲、板蓝根、黄柏等药物成分100g的大肠杆菌净,与饲料混拌100g,连用4天。在每100L的饮用水中添加10%的氟苯尼考50g,连续使用5天。容易感染的病鸭采用100mL灭败灵、5瓶胺苄青霉素、8支丁胺卡那霉素,10mL维生素C混合液,每只病鸭肌肉注射1.5mL,每天1次,连续2个星期。

作者简介:张君(1985-),女,山东武城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兽药饲料监督、执法工作。

张君

小鹅瘟的流行特点 小鹅瘟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养殖业也开始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各种新型疫情也逐渐多样化。小鹅瘟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小鹅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染病鹅群年龄为4~20日龄的雏鹅。在我国,该种病毒发病范围大、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是危害鹅类养殖业的几种重大疾病之一。本文就有关此类病毒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为广大养殖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1、流行特点

小鹅瘟是一种球形病毒,属细小病毒。疫情发生后,我国科研人员对该种病毒进行了分离纯化。经研究,该病毒在56℃高温下仍可将鹅胚在30min内处死,且在这种温度中可存活3h而仍然保持感染性,是一种高适应温度的病毒。经过多项感染实验得知,此种病毒对其他家禽,如鸡、鸭以及其他家畜等都没有明显的侵染作用,即对鹅类有明显的特异致病性。病毒侵入雏鹅体内后,主要存在于肝、脾、脑、血液等重要器官和循环系统中,且雏鹅自身免疫系统不具有自动清除此类病毒的免疫功能。

本病多发于4~20日龄的雏鹅,另有研究发现,本病发病率与死亡率与母体是否有此类病毒免疫性密切相关。另外,本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又有不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5日龄以内的雏鹅染病后死亡率高达95%以上,给当地养殖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其中,成年鹅也可感染此病毒,但因其通常短期内不会表现出发病症状,所以难以及时发现,这就导致成年鹅将病毒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给其他雏鹅。疫情一旦发生容易引起鹅类大面积死亡,难以控制。

2、临床症状

病鹅发病初期并无显著症状,染病雏鹅通常表现出精神萎靡,双腿无力,食欲不振,眼皮沉重,呜叫声虚弱等症状,通常排便会呈青绿色或白色稀水状。一旦出现白色粪便排除增多现象,则鹅群内大部分雏鹅开始大范围的发病死亡,疫情暴发。本病有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三种类型。最急性病毒一般存在于7日龄内的雏鹅,鹅只极易染病,发病时间短,一般感染后突然发病死亡。患病雏鹅鼻孔内有少量浆性分泌物,且喙断发绀,蹼色明显变暗。急性病毒,常发病于7~14日龄的雏鹅。患鹅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双腿无力,有站立困难,粪便为稀水状,肛周常挂有异物。另外,患鹅出现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双眼眼睑缺水干燥,嗉囊内有气泡,造成呼吸不畅,在死亡前还可能出现抽搐、麻痹现象。临床数据显示一般染病后2h内即可造成死亡。亚急性病毒,通常存在于鹅群大量发病后期,14日龄以上的雏鹅。此时雏鹅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发病症状同急性相似,但病程较长,一般3~7d。

3、剖检变化

经过对患鹅的解剖实验发现,患小鹅瘟的雏鹅通常在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上都有感染表现,特别是肠道。雏鹅小肠的中下段通常表现出极度膨大且一般为灰白色,质地坚实。进一步解剖后可发现小肠内部充斥着大量淡黄色栓状物,以至于堵塞肠道,造成肠道壁多有出血斑点,有部分淤血。另外,其他器官,如心脏、肺、胆囊等结构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淤血以及出血点。

4、疫苗预防

自1961年从我国发现此类病毒后,研究人员通过对染病的不同日龄的雏鹅进行病毒分离与处理,研究纯化出治疗此病的疫苗并大量投入使用。在成年鹅体内定期注射,保证出生后的雏鹅都获得对于小鹅瘟的免疫能力。

病毒疫苗种类大概有小鹅瘟鹅胚全毒疫苗、小鹅瘟鸭胚化弱毒疫苗,以及某些从患鹅体内分离出的免疫血清,可用于母鹅的注射免疫。以上几种方法都可以保证95%以上的雏鹅获得免疫力,减少疫情发病率。另外,对于鹅舍要定期及时消毒处理,增加通风,及时清扫排泄物,避免细菌滋生。

5、治疗方法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针对于此类病毒的有效治疗药物,可以使用染病雏鹅血清或卵黄抗体治疗.搭配电解多维以及炎炎通泰等药物在雏鹅的饮水中,可以提高治愈率,避免病情恶化。

诊断与防治该病,应做到提前防治,早发现,早治疗。由于此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难以有效控制,所以要本着防治大于控制的原则,加强监管,及时采取措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小鹅瘟基本介绍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所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以精神委顿,离群独偶,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患鹅频频摇头,拉灰黄色或黄绿色稀粪,神经紊乱,小肠中后段黏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形如腊肠状为特征。常呈败血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对养鹅业生产危害极大。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兽医临床实践经验,将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主要病变、临床诊疗方法作一总结,为养鹅业主防治本病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希望本文对养鹅业主有所帮助。
发病情况
1.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末春初,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鹅。
2.鹅群发病呈暴发流行,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
3.饲养管理水平低,育雏温度低,鹅舍地面潮湿,卫生环境差,鹅只日龄小,其发病率较高。
4.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缺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发病的存在等均能诱发和加剧本病的发生和死亡。
5.患病的鹅群,若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本病的单一感染。
6若发现有个别鹅场的患病鹅群发病日龄最迟的持续至33天龄,但死亡率极低。40日龄以上的鹅只,未见发生本病。
临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3-5天,以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扰乱为主要表现。根据病程的长短不同,可将其临诊类型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三种。
最急性型最急性型多发生于3-10日龄的雏鹅,通常是不见有任何前驱症状,发生败血症而突然死亡,或在发生精神呆滞后数小时即呈现衰弱,倒地划腿,挣扎几下就死亡,病势传播迅速,数日内即可传播会群。
急性型急性型多发生于15日龄左右的雏鹅,患病雏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松乱,头颈缩起,闭眼呆立,离群独处,不愿走动,行动缓慢;虽能随群采食,但所采得的草并不吞下,随采随丢;病雏鹅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沾污鼻孔周围,病鹅频频摇头;进而饮水量增加,逐渐出现拉稀,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常为米浆样浑浊且带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肛门周围绒毛被沾污;喙端和蹼色变暗(发绀);有个别患病雏鹅临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据临床所见,大多数雏鹅发生于急性型,病程一般为2-3天,随患病雏鹅日龄增大,病程渐而转为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亚急性型通常发生于流行的末期或20日龄以上的雏鹅,其症状轻微,主要以行动迟缓,走动摇摆,拉稀,采食量减少,精神状态略差为特征。病程一般4-7天,间或有更长,有极少数病鹅可以自愈,但雏鹅吃料不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成为“僵鹅”。
病理变化最急性型最急性型病例,剖检时仅见十二指肠黏膜肿胀充血,有时可见出血,在其上面覆盖有大量的淡黄色黏液;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质脆易碎;胆囊胀大、充满胆汁,其他脏器的病变不明显。
急性型急性型病例,解剖时可见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质脆;胆囊胀大,充满暗绿色胆汁;脾脏肿大,呈暗红色;肾脏稍为肿大,呈暗红色,质脆易碎。肠道有明显的特征性病理变化;病程稍长的病例,小肠的中段和后段,尤其是在卵黄囊柄与回盲部的肠段,外观膨大,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发炎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长短不一(2-5厘米)的栓子,体积增大,形如腊肠状,手触腊肠状处质地坚实,剪开肠道后可见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满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栓子状物(以上俗称为腊肠粪的变化,是小鹅瘟的一个特征性病理变化)。也有部分病鹅小肠中后段未见明显膨大,但可见到肠黏膜充血出血,肠腔内有大量的纤维素性凝块和碎片,未形成坚实栓子。
临床症状
发病鹅普遍出现下痢、口吐粘液、采食量减少等症状,个别鹅出现转脖、抽搐的情况。日龄较大一般没有出现神经症状,发病鹅表现为下痢、采食量减少。
病理剖检
可见肠道的血管怒张,十二指肠的粘液增多,粘膜呈现橘黄色,小肠中后段膨大增粗,肠壁变薄,里面有容易剥离的凝固性栓子。肝脏肿大,呈棕黄色,胆囊明显膨大,充满蓝绿色胆汁。胰腺颜色变暗,个别的胰腺出现小白点。心肌颜色变淡,肾脏肿胀。法氏囊质地坚硬,内部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有神经症状的鹅剖检时,可见脑膜下血管充血。
区别诊断
区别鹅副粘病毒病、与小鹅瘟,本病1-3周龄的雏鹅易发,前者所有龄期的鹅都可发生。
防治措施
预防
1、加强消毒:全场定期(建议每周一次)消毒,针对垫草、料槽、场地,应用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对病死鹅要作深埋,加入消毒粉(如三氯异氰尿酸钠、生石灰等)处理
2、把好引种关,引进健康鹅。防止带回疫病,已引进的要隔离饲养观察。
防治
孵出的雏鹅自身就有免疫力。如母鹅没有进行防疫,雏鹅要在1日龄内皮下注射疫苗,或皮下注射可起到预防作用;发病时用鹅瘟康肽皮下注射可治愈
加强管理,增强鹅体的抗病力,注意鹅舍通风干燥,定期消毒,冬天防寒保暖,平时可用土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饮水,注意每种药使用后必须换另一种药。

绵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绵羊痘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绵羊痘病毒属痘病毒科山羊病毒属,具有亲上皮的特性,大量存在于绵羊的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疱以及痂皮内。特征性临床症状是在皮肤,尤其在无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痘疹(丘疹、水泡、脓疱和结痂),羔羊死亡率高(90%以上),可引起妊娠前期母羊流产。
一、诊断方法
1.流行病学
2013年3月至9月期间,我团有3个养羊户养殖的绵羊出现典型的发痘症状,此次发病历经春、夏、秋三个季节,这与大量文献报道的该病在冬、春季流行有变化;最初有个别羊只发病,随后发病羊只迅速增加,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全群感染。同一地区放牧和圈饲的山羊未见发病。细毛羊较杂交羊发病率高,病情也较严重。羔羊发病率更高(接近100%),死亡快(13天),死亡率高(90%以上)。部分妊娠前期母羊发生流产。
2.临床症状
成年羊:患羊体温升高为40.7~41.6℃,食欲降低,精神不振,眼结膜潮红,鼻流浆液、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次数37~42次/分,脉搏100~130次/分。在眼周围、唇、鼻镜、颊、大腿内侧和乳房等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出现痘疹,个别羊只全身出痘。发病初期为红斑,后形成突出于皮肤表面的丘疹,丘疹增大后变为灰白色结节,结节逐渐变为水泡,水泡破溃后继发感染化脓。绝大部分羊只可以耐过。耐过的羊只大部分被毛脱落,皮肤表面可见黄色结痂,揭开痂皮后可见边缘不整齐的凹陷红斑。
羔羊:患羊体温升高为41.0~42.2℃,食欲废绝,精神委靡,眼结膜潮红,鼻流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次数43~57次/分,脉搏120~140次/分。在眼周围、唇、鼻镜、颊和大腿内侧上出现大量痘疹,个别羔羊全身出痘。发病初期为大片红斑,4~9小时后形成突出于皮肤表面的丘疹。丘疹经过12小时左右变为晶莹剔透的较大水泡。90%以上羔羊死亡,并且大部分在发病初期(红斑期)死亡。
3.病理变化
成年羊:在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出现丘疹、疱疹,继发感染后化脓,()皮肤表面凹陷。咽和支气管黏膜有痘疹。皱胃黏膜上有较坚实的结节或黄豆大小溃疡。十二指肠黏膜上有少量结节。
羔羊:除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出现痘疹外,其他脏器未见眼观病理变化。
4.实验室诊断
①细菌分离鉴定。无菌采集病死成年羊和羔羊的心、肝、脾、淋巴等组织,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表面,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未见细菌生长,48小时也未见细菌生长。
②病料镜检。采集未化脓的丘疹组织,以其切面做涂片,姬姆萨染色后置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椭圆形或类圆形的原生小体。
③动物试验。将采集的丘疹和痂皮等病料在无菌条件下研磨,加入青霉素、链霉素作用4~6小时,取上清液,接种于未经预防免疫且健康的2只羔羊和2只家兔皮内。羔羊接种后2天,出现高热,在接种部位周围出现痘疹,随后全身出现典型的痘疹;家兔只出现一过性的体温升高。
④病毒分离。将采集的丘疹和痂皮等病料在无菌条件下研磨,加入青霉素、链霉素作用4~6小时,接种于长成单层的胎牛肾细胞(MDBK)内,40小时后出现多量细小的空斑。收集细胞培养物,再次接种于未经预防免疫且健康的2只羔羊皮内,也出现典型的发病经过和痘疹。
二、综合防治措施
1.平时的防治措施
①加强饲养管理。羊舍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干燥;定期或不定期严格消毒;在冬末春初,要适当补充精饲料、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增强羊只体质,提高羊群对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抵抗力。
②加强外购羊只的检疫。购入羊只时,应当强化检疫工作,隔离饲养21天以上,经观察和检疫后完全健康方可与羊群混饲,杜绝从疫区购入羊只。
③进行预防注射。每年春、秋两季定期预防注射,最好各注射羊痘弱毒苗1次。
2.发病后的防制
①做好封锁隔离、紧急预防接种和消毒工作。把患病、疑似患病羊只隔离饲养,由专人饲养,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羊舍;对假定健康的羊只和周边受威胁羊群使用弱毒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全场及周边地区加强消毒工作。
②无害化处理。对病羊尸体、分泌物、排泄物和各种废料等,全部进行深埋。
③发病后的治疗。目前绵羊痘还没有特效疗法,抗病毒、细菌的药物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在发病初期用绵羊痘高免血清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是治疗成本太高。因此,发病后应将患羊严密隔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通风干燥,在饲料中添加磺胺类药物、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以控制继发感染和增强羊只体质。
④解除封锁。在最后一只病羊痊愈或死亡后60天,不再出现新病例,羊舍、羊群停留场所和护理用具等彻底消毒后,方可宣布解除封锁。
三、小结
1.该地区从未发生过绵羊痘疫病,所有羊只多年未做过绵羊痘疫苗的预防性免疫接种,所以,此次发病来势凶猛,发病率高,羔羊死亡率也很高,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大量资料报道,该病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发生,而此次在夏季发病,发病季节有较大的变化,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联系地址:王志胜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143团畜牧兽医工作站邮编:832021;靳悦石河子大学病理教研室邮编:832000)

猪瘟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是危害养猪业的最重要的一种传染病。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猪瘟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可以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木乃伊胎等。
1临床症状
1.1急性型
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败血症为临床特征;常突然发病,体温上升至40.5~41.5℃,常不表现其他症状,而在1~2天死亡。病猪表现高热稽留不退,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喜卧嗜睡,恶寒拱背,步态不稳。病猪有眼结膜炎,两眼有多量脓性分泌物。嘴唇内面、齿龈、口角、眼结膜、肛门和阴门,常有出血斑点。病初便秘、随后下痢,粪便内常混有黏液和血液。有的病猪出现神经症状如磨牙、全身痉挛等。病程约1~3周,后期常并发肺炎、坏死性肠炎或继发其他传染病,使病情恶化而死亡。
1.2慢性型
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临床症状;症状似急性型,但较和缓,病情时好时坏。主要表现消瘦、贫血、行走摇摆无力、食欲不振、异嗜、便秘与腹泻交替,()皮肤有紫斑或坏死痂,生长发育迟缓,病程常在一个月以上,一些病猪可因体质恶化或继发感染而死亡,一些耐过的可康复。
2实验室检查
常采用的方法有:血清学检查、猪瘟兔化弱毒免体交互免疫试验、生物学试验(非免疫猪种)、荧光抗体试验等。
近些年来,急性猪瘟少发,常有非典型性猪瘟(温和型)病猪出现,其特点是病情温和,病热缓慢,病变局限,呈散发等不典型表现,这就须经实验室检验方可做出可靠的诊断和鉴别。
3防治
目前还没有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在病的早期,可采用注射高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来抢救。
3.1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
做好猪瘟的预防注射工作,是防止猪瘟发生的关键措施。每年采取定期注射和适时补针相结合的办法,用猪瘟活疫苗进行免疫。选择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3.2实行自繁自养的办法
若需要从外地购买猪种,运回后还须隔离饲养半个月左右,并进行疫苗注射,进行实验室猪瘟抗原检测阴性,方可混群饲养。
3.3加强集市管理和运输检疫
杜绝病猪在集市出售和收购、运输,以防传播疫病。生猪交易市场、猪库、屠宰场等猪只集中场所,特别应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及检疫措施。
4免疫预防
(1)对一般猪场,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仔猪出生20日龄初次免疫接种猪瘟脾淋苗1头份,在6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2~3头份。公猪一年免疫两次,母猪于断奶前2~3天进行免疫注射。
(2)对曾经严重发生猪瘟的猪场(也适用于散发性猪瘟的发病场),可超前免疫,即在仔猪出生后立即肌注1头份猪瘟疫苗,间隔1小时后再让初生仔猪哺乳,至60日龄时再免疫一次,剂量为4~5头份。
(3)对于正在发生猪瘟的猪场,要采取超剂量免疫,每头猪一次接种8~10头份猪瘟疫苗,先注射无临床症状的猪,再注射发病猪,一猪一针头,使猪群迅速建立坚强确实的免疫力。
为确保免疫效果,疫苗注射前后10天内,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04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科学布局鸭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