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蛋鸡怎么养?抓好调理

蛋鸡经过长期的产蛋和炎热的夏天,鸡体已产生疲劳,入秋后应及时调理养殖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增加饲料营养

应多喂些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补助尚未换羽的鸡继续产蛋,促进已换羽的鸡迅速长成羽毛尽早恢复生产。由于秋季鸡的神经非常敏感,在增加较高营养的饲料时,必须慢慢地饲喂,以免鸡的神经受到刺激而换羽停产。

及时更新

一般蛋鸡只利用1~2年,最长也只宜喂养3年。先把老弱母鸡挑选出来分开饲养,并在换羽前突出饲养,按母鸡盛产期的饲养标准供给日粮,并把光照增加到14~16小时,使淘汰母鸡推迟换羽,其产蛋量降到60%以下时,即可出售处理。

促进同步换羽

将光照由原来的14~16小时减到8小时以下(或换成暗光),停喂配合饲料10天,改喂谷壳粉、秸秆粉等粗饲料,正常供给饮水,并在日粮中加入1%~1.5%的硫酸钙(生石膏)代替矿物质饲料,5~8天就会有大批蛋鸡相继换羽,10天后改喂谷粒、高粱等颗粒饲料,每只鸡每天加喂50~100克青菜或南瓜,3周后逐渐恢复配合饲料和光照,一般4周后新羽便可长齐,可逐步开始产蛋。

预防感冒和鸡痘

入秋后天气转凉,特别是早晚温差大,鸡容易感冒。鸡病的预防首先是防感冒,鸡患感冒就会降低抵抗力,很容易并发其它传染病。鸡痘多发生在开产时的晚秋,当年幼鸡易感染,应搞好预防,重点是防蚊、防潮湿等。(朱广凯)

相关推荐

秋季蛋鸡选优去劣七法


秋季老鸡开始换羽,新鸡开产,是调整鸡群,选择种鸡的季节,应有计划地对鸡群进行调整、鉴定等。为提高养鸡经济效益,应根据鸡的生理变化特征,将低产鸡及时淘汰,留养高产鸡。鉴定优劣鸡的方法如下:
1.冠和肉髯:正在产蛋的鸡鸡冠和肉髯鲜红,细致温暖,因为其血液循环旺盛。停产的鸡冠和肉髯逐淡萎缩,颜色苍白干燥,触之发凉。
2.泄殖腔:产蛋鸡的泄殖腔大,呈椭圆形,湿润松驰,呈白色。停产鸡萎缩有皱纹,干燥,多为黄色。
3.耻骨:产蛋鸡耻骨伸张柔软、开张有弹力,有三至四指宽(称开裆)。停产鸡耻骨端紧硬,距离近,一般只容一至二指,向内弯且硬。
4.耻骨与龙骨距离:这可表示腹腔的大小。产蛋鸡的距离远,()可放下四至五指。停产鸡距离近,仅容二至三指。
5.腹部:产蛋鸡腹部增大柔软,有弹力。停产鸡腹部紧而硬,皮肤粗糙。
6.色素:正在产蛋的鸡嘴、腿变为浅黄或白色。因为鸡体内集聚的黄色素供形成卵黄时所用,所以外部表现黄色素的部位变成浅黄色和白色,特别是嘴和腿更加明显。停产的鸡因为体内利用黄色素不多,嘴、腿仍然表现出黄色。
7.换羽:是鉴定鸡的生产性能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高产鸡羽毛无光泽,污暗干燥,残破不整齐,低产鸡羽毛整齐,有光泽。老鸡秋季换羽,因羽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一般在换羽时都停产。个别高产的鸡边换羽边产卵,而且新羽出齐的时间拖得较长。高产鸡换羽晚而长得快,新羽长齐后又继续产蛋。
付正芳

秋季池养黄鳝的管理措施



秋天来临,气温适宜,是黄鳝的生长旺季。要使池养黄鳝获得高产高效,秋季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1、控制水温 黄鳝养殖最佳适温为24~28℃。初秋气温较高,阳光直射水面水温会快速上升,影响黄鳝食欲而抑制其生长速度,甚至染病死亡。此时期应把水温控制在28℃以下,方法是:①加水。当气温升至35℃左右时,放掉表层1/3的水,加注新水,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小流量的常流水。加注新水应缓缓冲入,经一段时间,细流入池,温差不大于2℃。②遮阳。池上方搭遮阳棚,面积占池面的1/3~2/3。池旁栽种葡萄、丝瓜、扁豆等经济作物,让池水既保持一定光照,又避免较高水温。③种草。池水中种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草,水草面积控制在水面的一半以下。池内置少量瓦块、树桩等,供黄鳝栖息、隐藏和避暑。

2、改善水质 养鳝池水深控制在30厘米左右,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及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水色清爽,呈淡褐色或嫩蓝色,且经常有变化,使池水肥而不老。每隔1~2天换水1次,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控制池水PH值在7~7.8之间。

3、加强饲喂 秋季黄鳝摄食旺盛,应保证质优量足的饲料供应,促进黄鳝快速生长。鳝饵以蚯蚓、蝇蛆、螺蚌肉及畜禽内脏等新鲜饵料为主,同时辅喂适量的麦麸、饼粕、瓜果等植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一般洗净后,用每公斤水加200毫克高锰酸钾的溶液浸泡3分钟,再用清水漂净后投放在沉于水面下3厘米左右的饵料台上。一般每天鲜饵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左右,干饵量为鲜饵的一半,严禁投喂被污染或腐败变质的饵料。投饵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特别应注意投饵量,若遇到恶劣天气鳝鱼摄食量减少时,应适当减少投食。 

4、注意防逃若遇天气突变会使鳝鱼感到不适、焦躁不安而伺机逃走,特别是在雷阵雨或夜间暴雨时其外逃可能性最大。因此,应经常检查池壁、池底有无裂缝,排水口网是否完好,水深是否接近溢流水位。

5、防病治病秋季是鳝鱼的生长旺季,也是鳝病高发期,其常见病及防治方法如下:①感冒病。主要原因是气温变化大,引起水温剧变而导致黄鳝感冒。应严格控制温度,掌握换水量,防止鳝池注换水前后温差过大。②发烧病。因池水过浅、水温过高引发,病鳝焦躁不安,常浮出水面或躺在水草上频频摆头,饥而不食,最后死亡。预防措施是遮阳降温、加注新水。黄鳝患病后,每立方米水体用5毫升0.07%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全池均匀泼洒。也可每立方米水体用大葱100克、食盐50克、桑叶15克捣碎成汁全池泼洒,每天2次,连用2~3天。③水霉病。霉菌孢子吸取黄鳝皮肤营养,向外长出棉毛状的菌丝,继而在体表蔓延扩展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毛”。每立方米水体用甲基蓝3克对水全池泼洒;也可按池水量用0.04%的食盐和0.04%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④出血病。病鳝在水中上下窜动或不停绕圈翻动,久之则无力游动,横卧于水草上呈假死状态,体表有血斑,斑块形状不定,大小不一,斑块周边出血较中间区域严重,整个体表以腹部为重,两侧不多,死亡率高。可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红霉素对水全池泼洒,同时每50公斤黄鳝用磺胺噻唑5克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3~6天,或在饲料中加入1%~3%的大黄片投喂,有较好疗效。⑤腐皮病。病鳝初期体表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腹部两侧有点状充血发炎,游动无力,病情严重时表皮点状溃烂,体表有形状不规则小洞,并感染内脏而死亡。防治该病,可每立方米水体用5~10毫升鳝病灵,全池泼洒,连用3天;也可每立方米水体用2克五倍子煎水全池泼洒,连用2~3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71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