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鸡群三管理

鸡群发病会导致生理机能障碍,对其环境适应能力、营养物质需求,内分泌调节都有一定的影响。若此时通过特殊的管理措施,给予辅助治疗,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饲料调整

鸡群发病往往导致体温升高,代谢紊乱,因此,要改变饲料配方和饲喂方法。

1.能量水平调整。要提高能量水平,根据鸡群采食量降低程度,能量水平应提高到正常的1.1~1.2倍。

2.增加维生素含量。维生素A、维生素B族可增量2~3倍,维生素E可增量5~10倍,还可加入适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D3。

二、饮水

鸡群发病期间一定要保证饮水的正常供应,饮水器内的水要充足、清洁。若要在饮水中投药,首先,要投入易溶于水的药物,充分搅匀;其次,要根据鸡的实际饮水量计算投药量;最后,要注意药物在水中的有效时间,保证药品有效期内喂完水或饮用到治疗的剂量。

三、管理

鸡群发病期间一般要增加通风量,保持空气清新,但冬季要注意鸡舍保温,并尽量防止贼风和冷风对鸡群的直接侵袭。夏季则要设法降低鸡舍的温度,防止热应激,尤其是发生呼吸道疾病时,不要进行气雾免疫和带鸡消毒。●

洪学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畜牧组131300

相关推荐

交尾群的管理


交尾群的管理工作应围绕着保证处女王出台前后的继续发育和尽快地顺利交尾产卵进行,因此,交尾蜂群的饲养管理有自己的特点。

1.检查蜂群及蜂王情况

交尾群的诱台、出台、交尾、产卵,应做数次检查,并需制表记录。

(1)诱台前一天,检查交尾群有无王台或蜂王以及蜂、子、蜜、粉等情况是否正常。

(2)诱台后1~2d,检查诱入王台的接受情况。查明王台是否遭破坏,出台的处女王质量是否合格,并及时取出王台壳,以防蜂王钻人,自囚致死。

表交尾群检查记录表

(3)出台后5~10d,检查处女王交尾、产卵或损失等情况。检查的次数应结合气候和巢外观察而定。检查应避开处女王婚飞的时间,一般宜在午后5时左右进行。

(4)出台后12~13d,检查新蜂王产卵情况。如气候、蜜源和雄蜂等条件均正常,则此时尚未产卵或产卵不正常的蜂王均应剔除。

新王产卵后3~5d,或交尾群中巢脾已全部产满卵,应立即提用。小型或微型的交尾群,蜂王产卵后应立即提用。长期把新王留在小群内,就会因无产卵位置而导致其腹部收缩,影响新王卵巢的正常发育,同时增加诱王困难。

2.交尾群的管理特点

2.1巢门管理

交尾群守卫能力较弱,特别是小型或微型交尾群。为防盗,巢门的大小以能容1~2只蜜蜂同时出入为度,午后可略放大。新王产卵后,应在巢口加上隔王栅片,以阻止其他蜂王错投,并防止逃群。

2.2奖饲和补饲

新王交尾期或产卵期,如果外界蜜粉源欠缺,应在傍晚饲喂,促使蜂王提早交尾、产卵。每次饲喂量应与群势相适应,不宜过多。饲喂时严防盗蜂。

2.3严防盗蜂

小交尾群一经被盗,常致崩溃,甚至波及整个交尾场,因此一切可能引起盗蜂的因素都要严密控制。如果发现交尾场出现盗蜂,应立即采取防盗措施。

2.4保温遮荫

小交尾群调节巢温能力弱,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应注意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在高温季节应避免阳光直射,加强通风遮荫。

2.5扑灭敌害

夏季胡蜂和蚂蚁常危害交尾群,应采取措施,勤加扑灭。

2.6交尾群的拆除

育王汁划完成后,标准巢框交尾群采取合并或补强的方法处理。小型和微型交尾群应将所有的小交尾脾分类合并,连同附着的工蜂组成无王群,转移到大场补充到正常蜂群。加入交尾群的巢脾置于边脾外侧,等幼蜂完全出房后,妥善贮存。如果微型交尾群中子脾很少,可在交尾场放l~2个弱群,将交尾群蜂抖尽后撤除交尾箱,使蜜蜂集中于1~2个箱弱群中。

鸡群感染疾病易复发的原因 冬季鸡群易发疾病的防治


随着市场以及各方面的需要,我国鸡只的饲养量比较大,但是因为饲养水平的不同,鸡群的饲养管理情况也都不同,现在鸡感染疾病之后出现复发的情况非常多,导致鸡场遭受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感染疾病的鸡群生产性能比较低,产品质量不佳,及时进行疫苗免疫之后也收不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实际的临床生产工作中应该了解疾病复发的具体原因,并且根据原因展开针对性的用药治疗,减少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群感染疾病易复发的原因冬季鸡群易发疾病的防治。

1、原因分析

疾病控制的基础条件差:当前鸡的饲养者非常多而且饲养规模都不相同,饲养场中的实际管理水平和防疫技术具有非常大的差距,导致鸡群免疫水平的高低都不相同。在我国众多的饲养场中,中小的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占有比较大的比例,控制鸡群发生疾病能力都偏低,导致鸡群容易感染多种疫病并且在接受治疗之后很容易复发。

治疗水平偏低:大多的养殖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基层的养殖场都不具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再加上目前防疫体系仍然不太健全等问题的存在,这些都会导致临床生产中对于鸡群疾病诊断的水平不高。

疾病防治观念守旧:在我国大多的养鸡场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在鸡群疾病防治方面都非常的重视,但是大多的饲养者还不能够具备很专业的饲养知识,同时还没有比较先进的疾病防治观念,所以就很容易造成在实际生产中偏重鸡群的免疫接种和疾病防治措施,却往往忽视了环境条件对于鸡群抵抗力的提高和环境卫生、消毒的重要性。如果饲养者在临床生产过程中在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就会造成免疫失败、药物残留比较严重等其他情况,因此就要求饲养者必须在适当的时间采取正确并且有效的措施以控制疾病的发生与蔓延。

种鸡选育观念的滞后:目前有不少的养鸡场非常重视高产性能的选育,但是对于抗病性能的培育和筛选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鸡只抗病性减弱。结果导致不少经蛋进行传播的疾病在鸡场流行并且更大范围的加以传播,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损害鸡只饲养者的经济效益。

饲养环境条件偏差:实际的临床生产中如果鸡只饲养场的环境条件比较差,就算是选用饲养非常优良的鸡只品种配备全价的饲料供给,并且实施合理的免疫接种措施等,都不会保证鸡只发挥应有的生产水平,反而会导致鸡群中疾病的频发,造成相应的损失。

饲养管理水平低下:如果鸡场管理者给鸡群提供的饲养管理水平不高,就会对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产生直接而明显的负面影响,同时对于鸡群的抵抗力和抗病力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造成鸡群中有流行性疫病的传播。鸡群的饲养管理方面应该重视免疫接种和药物使用两个方面。首先要选用合适的疫苗并且采取正确的接种方式和时间,避免造成疫苗免疫的失败。此外避免抗生素滥用、正确的使用药物、同时要采用恰当的方法给鸡群用药,还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以在最合适的范围内及时控制疫病的出现和流行,还要避免在鸡群发生中毒性疾病。

2、正确合理用药

按规定程序用药:目前在临床生产中使用的大多药物疗程是3-5天,而且必须保证给药量充足,以确保鸡只体内的药物可以达到有效的浓度。切忌在对病鸡的诊疗过程中使用一种药物1-2天,发现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就立即更换其他种药物的做法。

按标准剂量给药:如果鸡群中有疫病流行,在对其进行治疗的时候应该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适量给药。如果不能按照要求用药,自然药物也就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如果盲目加大药物的使用量,在用药的时候可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会对机体造成比较大的危害,与此同时还会增加鸡群的用药成本。更会对鸡群造成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生产中必须加以重视。

重视药物的预防作用:在鸡只的饲养过程中,养殖户应该树立疾病的预防意识,始终坚持“防重于治”管理理念,并且要根据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预防用药程序。日常生产中重视疾病的预防,不仅能够缩短治疗期,还能够降低用药成本,能够减少鸡场的经济损失。

虑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患鸡进行治疗的时候,如果能够做到药物的合理搭配,就会发挥出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但是还要注意不同的药物之间也是会产生拮抗作用的,盲目的对药物进行搭配使用就会对鸡群造成危害,轻者会造成用药无效,严重的患鸡会发生中毒而出现死亡的情况。

注重药品的有效成分:鸡场饲养者购买药品的时候应该仔细查看药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和有效期。不能一味的追求价格优惠而忽视了治疗效果,耽误病鸡的最佳治疗时间,严重时会导致其他疾病的趁虚而入。但是也并不是价格高的药品效果就一定好,还要看有效成分及含量。所以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应该兼顾价格和效果,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冬季鸡群易发疾病的防治
1、禽流感
禽流感又称欧洲鸡瘟、真性鸡瘟或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全身出血性败血症。主要特征为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头颈水肿和腹泻。高致病力毒株可引起禽的急性大量死亡,低毒力毒株只引起少量死亡或不死亡,表现为生长障碍和产蛋下降。
防治:要从无禽流感的养禽场引进种鸡或种蛋,加强卫生和检疫工作,定期检测鸡群。坚持全进全出制的饲养方式。根据当地疫情选用相应亚型禽流感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冬季多发季节应加强免疫,蛋鸡开产前最少免疫两次,产蛋期每50~60天免疫一次。
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一旦爆发生,应划定疫区,扑杀并严格消毒防疫。低致病性禽流感(H9亚型)可采取隔离、消毒与治疗相结合的措施,一般可选用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中药(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等)和抗病毒药物(病毒唑、金刚乙胺)对症治疗,同时辅以免疫增强药物(黄芪多糖、淫羊藿等)和促进生殖系统恢复物质(维生素E等)。此外,还要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2、新城疫
新城疫也叫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各日龄鸡均可发生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蛋鸡产蛋下降、蛋壳颜色变浅。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杜绝传染源。定期消毒,加强检疫。根据本地、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做好鸡群的免疫接种。建立必要的免疫检测制度。
常用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肉仔鸡:5~7日龄,活疫苗滴鼻、点眼,同时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18~21日龄再次用活疫苗免疫。蛋鸡、种鸡:5~7日龄,活疫苗滴鼻、点眼,同时注射灭活疫苗;18~21日龄二次疫苗免疫;50~60日龄用活疫苗、灭活苗三免,开产前用活苗结合灭活疫苗进行四免,产蛋高峰过后,每2个月用活疫苗免疫一次。条件许可时应定期进行新城疫抗体测定,根据抗体水平进行免疫。
一旦发生疫情,应封锁疫区,隔离饲养。对周围鸡群进行紧急疫苗接种,必要时也可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紧急注射,待病情稳定后再用疫苗接种。同时要对鸡舍、用具以及环境进行消毒,消灭传染源。对病死鸡及其排泄物要焚烧或深埋。对发病鸡群选用适宜的抗病毒药物和广谱抗菌素拌料或饮水,以防止并发或继发感染,提高抵抗力。
3、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急性或亚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育成鸡和产蛋鸡群,使产蛋鸡产蛋量下降,育成鸡生长受阻,肉鸡的肉质变劣,淘汰率增加,公鸡的睾丸萎缩、精质变坏、受精率降低。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鸡舍要注意防寒防湿,注意通风,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不同日龄的鸡群混养,不要从外场购入带菌鸡。一旦发现病鸡,应及时隔离治疗。免疫接种,应用副鸡嗜血杆菌菌苗预防该病有一定效果。由于副鸡嗜血杆菌各血清型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保护,同一血清型的不同亚型之间只有部分保护,故最好选用包含A、B、C三个血清型的疫苗效果会更好。治疗鸡传染性鼻炎的药物很多,其中磺胺类药物治疗鼻炎最为有效,可使用磺胺二甲氧嘧啶以0.05%比例溶于加有小苏打的饮水中,连饮7天。磺胺类药物副作用较大,用药时要搅拌均匀,防止中毒。另外,由于鼻炎易复发,应在间隔3~5天后,重复一个疗程,巩固治疗。其他抗生素氟苯尼考、先锋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新霉素、红霉素等,一般按每公斤体重5~20毫克溶于水中饮水,严重者可肌肉注射链霉素,每只每日3万~5万单位,连用5天。
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病鸡咳嗽、打喷嚏和气管发生罗音,产蛋鸡产蛋减少、蛋畸形、沙壳,质量变劣,气管、支气管卡它性炎症,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康复鸡经常出现大腹鸡。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严格防疫和免疫接种。预防接种的常用疫苗包括弱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要根据当地疫情制定合适的呼吸型或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程序,按疫苗说明书进行接种免疫。通常在雏鸡7~10日龄时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弱毒株首免,1月龄左右时用毒力强的传染性支气管炎H52弱毒株进行二免,120~140日龄要再用H52弱毒株加强免疫。在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生严重的地域,选用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制备的活疫苗或灭活疫苗疫进行接种可以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对于已发病的鸡场要将病鸡隔离,病死鸡及时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减少应激因素,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病毒和抗菌药物,增添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减少该病的死亡率。可选用复方口服补液盐、或含有柠檬酸盐或碳酸氢盐的复配制剂以消除肾脏炎症,用利尿药物促进尿酸盐的排出,使病鸡尽快恢复。
5、鸡慢性呼吸道病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毒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病程长,病理变化发展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罗音、咳嗽、流鼻液及气囊炎等。
防治:做好引种检验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日粮营养均衡;禽群饲养密度适当,防止过度拥挤;保持禽舍卫生清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保持禽舍适度干燥,防止阴湿受冷;同时定期驱除寄生虫。疫苗接种:弱毒活疫苗:目前国际上和国内常使用的活疫苗是F株疫苗。灭活疫苗:基本都是油佐剂灭活疫苗,效果较好,能防止本病的发生并减少其他疾病的感染。链霉毒、土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壮观霉素、林可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治疗本病都有一定疗效。链霉素的剂量在成年鸡为每只肌肉注射20万单位;5~6周龄幼鸡为5万~8万单位。土霉素和四环素一般为每公斤体重肌肉注射10万单位;大群治疗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0.4%(每公斤饲料添加2~4克),连喂1个周;泰乐菌素每升水中500毫克,连用5天;恩诺沙星每升水中加入50毫克,连用3~5天。环丙沙星每升水中加入70毫克,连用3~5天。
6、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鸡舍及育雏舍烧煤取暖,若煤炉装置不当(如烟道漏气、堵塞、倒烟),舍内门窗紧闭、通风不良,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1%~0.2%,即使吸入少量,就会发生中毒。雏鸡在含0.2%的一氧化碳环境中2~3小时可中毒死亡,而成鸡在0.3%以上的一氧化碳环境中可发生中毒死亡。
防治:经常检查育雏室及鸡舍的取暖设备,防止漏烟、倒烟。舍内要设有风机或通风孔及其它通风换气设备,并定期检查,确保室内通风换气良好。发现鸡群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或将病鸡移入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鸡舍。饮水中可添加水溶性多维素和葡萄糖。可选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或25%~30%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快速腹腔注射。也可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用抗生素治疗继发感染,强心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兴奋呼吸药物治疗呼吸麻痹,还可补充电解质等。
7、肉鸡腹水综合症
肉鸡腹水综合症是肉鸡生产中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肉鸡20~28日龄快速生长的阶段,发病率一般为5%~10%,是冬季肉鸡最严重的疾病。主要症状是病鸡腹部膨大,头面部发紫,呼吸困难,生长缓慢,逐渐衰弱死亡。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在保温的同时,每日定时对鸡舍进行通风换气;并且管理好热源,严防煤气泄漏,及时清理粪便,控制好鸡群密度和鸡舍的湿度,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以减少腹水的发生。适度限食饲养,以限制1~30日龄的肉鸡每日采食量的10%~20%为度,限食5~19天后恢复正常。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78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