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鱼塘管理技术要点

秋季雨水增多,气温适宜,是鱼类生长最快、催肥长膘的季节,也是取得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时期。因此,抓好秋季鱼塘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搞好了,要比一般管理增产30%以上;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渔民收入关系重大。若是热水鱼类,还可赶在冬前提早上市、减少过冬冻伤死亡的损失;即使不能上市的,育肥后能增强鱼体的御寒体能,为鱼类安全过冬打下良好的基础。秋季鱼塘育肥的技术措施有:
1.加强水质管理。养殖成鱼的池塘,由于鱼种放养多、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质较多,容易引起水质恶化,所以每天要把鱼吃剩的残饵及杂物捞起,并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水源方便的池塘,要保持微流水或10天左右冲一次跑马水。缺乏水源的池塘,每1530天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米,将生石灰1520千克堆放在池塘四周的水域内;也可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0千克,加水溶化后,全塘泼洒,以澄清塘水。安放了增氧机的池塘,要抓住每一个晴天,开动增氧机把上层溶氧较高的水层送到下层去,减少夜间缺氧。
2.追肥培饵。秋季应看水施肥,培育水中丰富的生物饵料,满足鲢、鳙滤食生长需要。秋初气温较高,施肥坚持量少次多。如果是肥水塘,则施少量化肥,既避免水质恶化,又保持肥、活、嫩、爽的良好水质。一般亩施尿素2.5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使池水保持油绿或茶绿色;如果是清水半瘦塘,则以施发过酵的禽畜人粪为主,亩施400~500千克,7-10天施一次,能迅速培育浮游生物,满足鱼类摄食的需要。秋末水温逐渐下降,应以施有机肥料为主,使池水变肥转浓,促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越冬提供充足的饵料。
3.投饵。9-10月份仍是鱼类摄食生长旺季,在主养草食性鱼类或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饲料或其他粗饲料,这些饲料被鱼基本吃光后,再投喂配合颗粒饵料或其他精饲料,每日投2次,投饵量占鱼体重的3%-6%。()10月后根据不同主养鱼类营养需要科学配制饵料,每日投饵一次,投饵量一般占鱼体重的1%-3%,投饵可持续到11月上中旬。
4.防止浮头。精养密度大、产量高的池塘,由于投饲施肥量大、有机质含量多,鱼类活动频繁,极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每天早晚,尤其下半夜,要加强巡塘。投喂时,若发现鱼群吃食减少、吃食时间延长、塘中残饵增多,特别是草鱼衔草满塘游动而无吃草迹象,说明水中开始缺氧。白天鱼群受惊后,在水面可见明显的波浪,说明已经出现暗浮头。一旦发现鱼群出现浮头预兆时,即开动增氧机,或注新水进塘,增加溶氧量,并适当排放一部分老水。若又无新水灌注、又无增氧机增氧,则每亩用明矾5千克或20千克食盐化水溶解泼洒,或按说明使用增氧剂。捞净水中杂质残草,减少污染、净化水质,对于防止浮头也有作用。
5.控防病源。秋天温度比较适中,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也是鱼病的多发季节。每天要把池塘中的残饵和杂物捞出,并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加新水。平时每半个月用漂白粉250克溶解于水,在食场周围泼洒,连续泼洒3天,也可在饲料中加入大蒜籽(每百千克饲料加0.5千克)、食盐(每百千克饲料加1千克)防治细菌性鱼病。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溶于水后,进行全池泼洒海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防治寄生虫病。同时要注意防治烂鳃、肠炎、赤皮、白头白嘴、车轮虫病。如果鱼池青泥苔过多,可全池泼洒硫酸铜,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克,加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或每亩用草木灰50千克,撒在青泥苔上,使青泥苔不见阳光而死亡。
6.准备过冬。通过秋季育肥仍达不到上市要求的塘鱼,则要准备过冬。越冬鱼塘要进行清塘消毒,使转塘的鱼类有一个良好的水环境;塘水深23米,水越深越能保暖;甲鱼、鳜鱼、革胡子鲶等凶猛肉食性鱼类,不能大小混杂过冬,以免发生大吃小、强食弱的残杀现象。对热带、亚热带鱼类过冬的池塘每亩应搭建80100平方米的防霜棚,用禾草或编织薄膜、搭在背风向阳的池塘最深处、离水面20厘米左右。

相关阅读

黄沙鳖养殖之秋季管理技术要点



秋季是黄沙鳖产卵高峰期,也是成鳖生长旺季,要加强管理工作。
1、亲鳖
秋季前中期,黄沙鳖逐渐进入产卵后期及末期,要加强营养管理,以动物性鲜活料为主,辅以配合饲料,注意在配合饲料中添加蔬菜汁、钙、磷和复合维生素,并强化配给维生素E和维生素C,保持亲鳖体内营养平衡,让其多产卵、产大卵。要注意调节产卵沙床和孵化沙床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为了亲鳖的产后恢复,要强化动物鲜活料的投喂,配合饲料中要添加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
秋末选择风和日暖的天气进行清池,详细测定个体重量,清点雌鳖和雄鳖只数,以便制定下年种苗生产计划。每2~3年调整1次雌鳖和雄鳖的比例,以防比例失调。清除特大雄鳖,以减少互咬和残杀的现象。亲鳖起捕完后,进行池底消毒,每平方米撒施漂白粉20~30克,4~5天后放入亲鳖,让其进入自然冬眠。水泥池则要换底泥(沙)或用上述方法处理池底。
2、稚幼鳖
初秋是黄沙鳖孵化的高峰期。经过多天培养的稚鳖已日见长大,当能自如地游动和摄食后,即可移到稚鳖池饲养。全部投喂稚鳖料,开始宜浅水培养(水深20厘米),随着个体长大逐渐加深水位,经常吸除池底污物,调理水质和预防疾病。开始出售稚鳖。
进入秋季中期,稚鳖孵化越来越多,出售也较多,全部投喂稚鳖料,随着个体长大逐渐加深水位,经常吸除池底污物,调理水质和预防疾病。
秋末对稚鳖按大、中、小规格进行第一次分选放养,根据不同体重调整放养密度和投喂量。
3、成鳖
初秋鳖仍处于摄食和生长的旺季,配合饲料的投喂量为鳖体重的3%,但最好以投喂动物性鲜活料为主,投喂量为鳖体重的7%~8%。注意水质调理和疾病防治。
在南方,9月份黄沙鳖仍处在适温生长期,摄食依然旺盛,生长迅速。为了保持黄沙鳖的野生风味,全月投喂动物性鲜活料特别是鱼、虾、螺、蚌等水生动物,投喂量为鳖体重的7%~8%。
秋末水温随气温逐渐降低,鳖的摄食量明显减少,此时鳖已长成肥壮的商品鳖。继续以投喂动物鲜活料为主,投喂量为鳖体重的2%~3%。

黄鳝养殖之秋季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秋季气温适中,黄鳝食欲猛增,长势也大幅度加快,故秋季是黄鳝养殖的黄金季节。这里所指的秋季是指8~11月份28~30℃的气温范围。这一阶段的气候状况很接近春季,但气温趋向与春季相反,而且还有春温秋燥之别;故春季的管理是越管越顺利;秋季的管理是越管越紧张。试验表明,八、九月份的长势,平均每尾黄鳝增重量可达88.3克。秋季管理的重点有以下两项。

1、饵料的投喂。当气温下降到28℃左右时,黄鳝表现极为活跃,吞食量也大为增加。当气温降到20℃左右时,食量更大,饵料系数也有所增大。当继续降至18℃左右时,食量就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且饵料系数也较大。

2、鳝池的保温增温措施。所谓保温,一方面是利用了地温上升特性,将散失于空气中的热量相对稳定下来;一方面是将太阳能进行吸收,并相对稳定下来。该措施是采用一种新型无滴塑料薄膜做成的双层大棚严密罩住鳝池而实现的。大棚在自然状态下,棚内湿度比棚外一般可提高5℃。

蜜蜂的秋季管理要点


进入秋季,已没有大宗蜜源,但辅助蜜源仍很多,应抓住这些辅助蜜源繁殖培养越冬适龄蜂。

1.治螨防危害。秋季是大、小蜂螨高繁殖期,一旦受到危害,会造成蜂体发育不良、个小、没有翅膀。通常采用药物防治,药物有杀螨气雾剂、挂片。如特别严重才考虑使用升华硫,但对幼虫有伤害,不提倡使用。使用杀螨气雾剂,每7天喷1次,连喷3次。

2.追花采蜜。秋季比较大的蜜源是臭荆,分布于冀晋交界处的邢台县、沙河市以及山西省左权县、和顺县一带的河道、坡根。寒露前后开花半个月时间,一般年份每箱(10框蜂)产蜜4~5千克,最低限度也能让脾子装蜜发白,培养大批越冬蜂。其次是荞麦,白露以后开花,产地是山西省昔阳县、寿阳县一带,一般年份每箱可取蜜5千克以上。有条件的可以选择两条线路,既能多养蜂,()又能有收益。

3.合并弱群防盗蜂。所谓弱群是指5框以下的群,到冬季最多能落到3框,并且还常被强群侵入,重者整群迁逃。秋管就是要培养强群,不要光论王头数。霜降前,每箱标准以6框以上为宜,多则更好,达不到这个标准就要早合并,群势越弱,消耗越大。合并方法是隔纸合并法,将其中一箱蜂王处理掉或带一框正在出房的子脾搬走,傍晚时,将本箱内蜂提到一个继箱内,然后在选择好的一个群上盖一张扎上小孔的报纸,盖上去后,上下箱内都喷少许烟,并同时喂一些蜜汁。次日早上观察未见到死蜂就不要开箱,随着相互咬破报纸,气味同化而合并成一个群。

4.治虫害。秋季蜜蜂的天敌有胡蜂、小黄蜂、蟾蜍。特别是小黄蜂,在邢台县山区叫做骚蜂,有土穴和筑纸窝两种,每群有千只以上,经常到蜂箱巢门口捕抓蜜蜂,甚至还钻到箱内抢食蜜蜂。防治方法是经常向附近人打听哪有小黄蜂巢穴,一旦发现可用药物喷射穴内将其毒死,或是堵住穴口,也可在傍晚时用锨铲下蜂窝烧掉。

浅析秋季河蟹养殖育肥管理技术要点



目前是河蟹长膘育肥的关键季节,也是河蟹养殖的最后阶段,为了提高河蟹的品质、产量和效益,根据多年来科技指导实践经验,现浅析秋季河蟹育肥管理要点。
1、水质调控。保持水深1.2米,调节好水质,保持透明度在35—40厘米。透明度小于25厘米,换水20厘米,排出底部老水,注入新水,注水后施放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使池塘水质肥、活、嫩、爽;透明度大于40厘米,适量施放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制剂,培育水质,一般每10天使用微生物制剂1次,至10月底结束。
2、科学投饲。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育肥河蟹,提高上市规格。新鲜小杂鱼或冰鲜鱼等动物性饲料投喂量占60%,煮熟玉米、黄豆,南瓜等植物性饲料投喂量占40%。10月上旬日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8%(以投喂后2小时吃完为准),10月中旬—11月中旬日投喂量为河蟹体重4—5%。
3、水草护养。保持水草覆盖率60%左右。水草过密,覆盖率超过60%,在过密的水草中打条水道,水草宽5米,水道宽2米。水草过稀,覆盖率低于30%,移植水花生,空心菜、浮萍等,使河蟹有一个良好的生长栖息场所。
4、病害预防。以防为主,采用内服与外用药物相结合的预防方法,要用好1次杀纤毛虫药和1次杀菌消毒药,同时每月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等拌饲投喂,连喂3—5天,使河蟹健康生长。
昆山市周市镇农业服务中心:赵金龙

蜂群秋季饲养管理技术


蜂群秋季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蜂群是否能够安全越冬,从而关系到第二年春天蜂群的发展。秋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更换蜂王、培育大量越冬蜂、储备越冬饲料、防治蜂螨,为蜂群越冬和来年早春繁殖作准备。
1.培育壮蜂好越冬。培育秋王,以9月初到10月底为最佳时间。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蜂王的婚飞和交配,同时外界粉蜜源也较丰富,育王的蜂王素质好、成功率高。要选择王浆产量高,繁殖力强,抗病、抗逆性能好的蜂王作母本,同时杀灭低产群的雄蜂,以提高父本的品质。在育王框播入的当晚起,每晚补喂糖液。糖液中加入适量维生素B、维生素C和蛋白质(如酵母片等)一直喂到王台封口为止,保证蜂王发育健壮。
中蜂要在立冬前的45天起,根据蜜源和气候条件,每天或隔天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养。意蜂也要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植物的初花期和蜂王停止产卵前,培育一批适龄的越冬蜂,让这批蜂乘外界气温不太低时,进行排泄飞行,对翌年春季蜂群发展十分有利。
2.备足饲料强群势。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期选留蜜脾,每群选45个巢脾平整、无雄蜂房、且哺育过几代蜂子的优质巢脾,放到继箱里,让蜜蜂贮满蜂蜜、封盖。天气暖和时,可将蜜脾脱去蜜蜂,集中放在继箱内,加在强群上让蜜蜂保护。气温下降时在室内保存。在北方越冬的蜂群,每框蜂需有1.52个蜜脾;南方的蜂群每框蜂需留1一1.5个蜜脾。此外,还要保留一些半蜜脾和蜂蜜,以备急需。在秋季粉源充足的地方,每群选留2框花粉脾。如果因气温、环境等原因造成最后一个主要采蜜期未能留足冬贮饲料,在蜂王接近停止产卵前,突击用2份糖、l份水或10份蜜、1份水对成浓糖浆,在34天内把蜂群喂足,待蜜脾封盖后抽出或直接留在巢内作越冬饲料。
3.分步进行防蜂螨。秋季是蜂螨的高发期,必须进行防治。()防治蜂螨应分步进行,9月专治蜂体上的蜂螨,10月续治巢房内的蜂螨。使用药物因群制宜,大、小螨一起治。比较好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烟叶石灰合剂:500克烟叶粉加250克生石灰,100克洗衣粉,2000克水。随配随用,将药直接撒在蜂框梁上和蜂路中,不必关巢门。50克干烟叶能够治3个平箱。撒药前,可在箱底铺一张纸,便于清扫残药。
杀虫脒熏烟剂:用25%杀虫脒水剂1000毫升,细木屑1500点,硝酸钾750克,先将硝酸钾用热水1500毫升化开,然后将3种混合拌匀,摊开晒干,装入塑料袋内备用。平箱每次用2克,点燃后投入蜂箱内空隙处,密闭半分钟后放烟5分钟。
高温灭螨:将蜂抖入铁纱笼内,再将笼放入46℃恒温箱内,过10分钟后将蜂抖回原箱内。蜂群进入越冬期的界限,要因蜂、因地、因时而异。一般意蜂在外界气温降至7℃时停止活动,进入越冬状态。中蜂在外界有蜜源情况下,即使6℃的气温,也能出勤。这时不仅要注重箱内保温,而且要加强中蜂自身的抗寒能力。
邓凯林

秋季山羊饲养管理技术


金秋时节,气候适宜,饲草资源非常丰富,山羊的体况和膘情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增加,此时母羊性欲旺盛,发情率和受胎率比其他季节普遍提高;公羊性欲强,精子存活率高,品质好。另外,秋配母羊在春季产羔,羔羊不但体质好,而且当年育肥即可出售,正好能满足中秋、元旦和春节三大节日的消费需求,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搞好山羊的秋季管理和繁育扩群要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一、组建品种结构合理的羊群
羊群的组建要考虑品种选择、羊群结构和规模数量等因素。品种选择要结合当地的品种资源和生产实际,选养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生长快、个体大的品种及其杂交后代。从饲养效果看,专门培育的肉用山羊品种优于本地品种,如波尔山羊、莎能奶山羊等,杂交山羊又优于纯种羊。羊群结构是保持较高生产效率、繁殖率和持续发展后劲的关键,养殖户在生产中一定要重视。较理想的羊群公、母比例是1∶36,繁殖母羊、育成羊、羔羊比例应为5∶3∶2,但在实际生产中养殖户要根据所饲养品种和生产方向而略有调整。饲养规模要根据农户的投资能力、市场价格、草料来源和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决定。
二、掌握生产管理要点
一是放牧管理。秋季早晚凉爽,放牧应坚持早出晚归,延长放牧时间,羊群中午可在树荫下休息1~2小时,傍晚吃饱后再赶回圈内,每天饮水两次。二是分群管理。秋季是山羊的配种旺季,公羊常追逐、爬跨母羊,若公、母羊同群放牧、同栏饲养,常会因性活动的干扰而影响吃草、休息,还易造成怀孕母羊流产等,故宜将公、母羊分群管理。三是修蹄、去角和去势。种用公、母羊使用年限长,羊蹄畸形易造成行走不便、影响采食,特别是以放牧为主的羊会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故要定期对羊蹄进行修整。对于好斗种公羊应适时用火烙法去角,避免争斗消耗体能。此外,为获得理想育肥效果,常将公羔进行去势。去势后的公羔易于管理,生长快,肉质细嫩而膻味轻。
三、提高种公羊营养水平
种公羊的数量虽少,但种用价值高,对秋繁扩群影响大,在饲养管理上要求很高。种公羊应常年保持健壮的种用体况,膘情好而不过肥,以保证其性欲旺盛、精液品质良好。饲喂种公羊的草料,应力求多样化,科学搭配。配种期体重80~90千克种公羊的推荐日粮为:精饲料1千克,苜蓿干草或野干草2千克,胡萝卜1~1.5千克,食盐15~20克,骨粉5~10克。精饲料和粗饲料每天可分2~3次供给,晚上可再喂一些草料。配种期种公羊应经常进行运动,每天至少驱赶运动30分钟。在配种繁忙期,每隔两天应给公羊灌服鲜鸡蛋1~2个。在配种后期,精饲料的喂量不能马上减少,要饲喂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减少,缓慢过渡到非配种期的营养水平。
四、抓住母羊发情配种时机
要掌握好母羊的发情期,做到适时配种。母羊发情后表现为食欲减退、鸣叫不安、外阴部潮红肿胀、阴道流出分泌物和频频摇尾。母羊发情后30~40小时开始排卵,此时配种较顺利、最易受胎,尤其在发情末期配种1次即可受胎。但在生产实践中,通常采用两次配种的方法,即第一次配种后间隔12小时再进行第二次配种,这样可提高母羊的受胎率,甚至可以增加产羔数量。
五、做好妊娠母羊保胎管理
母羊配种受胎后,如饲养管理不当,易引起早产和流产。严禁饲喂发霉变质或有毒的饲草,严禁让羊空腹饮水,避免在放牧过程中受到惊吓或有急跑、跳沟等剧烈动作,特别是在出入圈门或补饲时要防止其互相挤压。对有习惯性或先天性流产的母羊,宜在一定时间内注射兽用保胎药物预防。母羊妊娠前期,胎儿发育较慢,所需营养并无明显增加,但要求母羊能继续保持良好膘情,日粮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由50%苜蓿、30%干草、15%青贮玉米秸秆和5%精饲料组成。母羊临产前5~6周,可将精饲料的比例提高到18%左右。此外,母羊妊娠后期要有适量的运动,且注意添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D。
六、加强羔羊断奶管理
羔羊1.5月龄断奶,断奶前15天实行隔栏补饲,或在早、晚将母羊与羔羊分开一段时间,让羔羊在设有精料槽和饮水器的圈内活动,其余时间仍母子同处。补饲的饲料应与断奶后的饲料相同。谷物在刚开始补饲时可以稍加破碎,待习惯后则以整粒饲喂为宜,不要加工成粉状。羔羊活动场地应干燥、防雨、通风良好,可铺少许垫草。要特别注意羔羊的疾病防治,具体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及时注射羊痘和四联疫苗(炭疽、快疫、羊痘、羊肠毒血症)。二是做好羔羊痢疾的预防,用磺胺脒0.5克、碳酸氢钠0.2克,一次性口服,连服3次;或用青霉素5万~10万单位,每天肌内注射2次。三是做好羔羊肺炎的预防,静脉注射10%磺胺嘧啶钠5~10毫升和25%葡萄糖液20~30毫升。四是在羔羊出生后36小时内喂土霉素10毫克,每天2次,连服3天,可预防疾病的发生。羔羊育肥常见传染病有肠毒血症和出血性败血症。肠毒血症可在母羊产羔前或羔羊断奶前注射肠毒血症疫苗进行预防。()出血性败血症可注射相应的血清和进行对症治疗。
七、注重秋季驱虫
秋季是寄生虫病多发和流行的季节,除使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对羊群进行常规驱虫外,秋季还应对羊群进行一次全面驱虫。危害山羊的体内寄生虫主要有线虫、吸虫和绦虫,且常混合感染,可用丙硫苯咪唑驱除,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5毫克,一次性内服。危害山羊的体外寄生虫有螨、虱等,可用松针粉或1%敌百虫溶液涂擦患部,也可用虫克星针剂(主要成分为阿维菌素)进行皮下注射。寄生虫污染高发区应在母羊产后3~4周进行驱虫。羔羊断奶后易受寄生虫侵害,应进行保护性驱虫。药浴是防治体外寄生虫病,特别是防治羊螨病的有效措施,药浴液可用0.025%~0.05%双甲脒乳液、5~15毫克/升溴氰菊酯溶液等。药浴须选择晴朗天气,浴前8小时停止采食,浴前2~3小时让羊饮足水,以防羊进入浴池后误饮药液造成中毒。药浴时,先浴健康羊,再浴寄生虫感染羊;药液要淹没羊的全身,并把羊头压入药液中1~2次;浴后滴留20分钟。怀孕两个月以上的母羊不能药浴。
八、搞好羊舍的环境卫生
保持羊舍和运动场的干燥清洁,要经常打扫羊舍内的粪便和饲槽里的污物(如泥土、石子和吃剩的草根等)。水槽和料槽每15天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次,圈舍每30天消毒1次。消毒程序:彻底清扫清水冲洗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次日冲洗,空圈5~7天。常用的消毒药有10%~20%石灰乳和20%漂白粉溶液,用喷雾器喷洒羊舍内地面、墙和舍顶,每平方米面积用量约为1升。有疫病发生时要按防疫规定进行彻底消毒。另外,晚秋天气逐渐变冷,要做好过冬准备工作,维修好羊舍门窗,堵塞北面的通风口,尽量使羊舍温度保持在2℃以上。
九、抓住机遇适时出栏育肥羊
羔羊45天断奶,育肥期一般为60天,体重30千克以上即可出栏,但育肥终重与品种、管理和饲养水平有关。出栏时机决定效益,确定出栏时机要掌握几个规律:一是生长规律。育肥羔羊的增重呈前高后低特点,要合理确定育肥期的长短,过短则育肥效果不明显,过长则饲料报酬低,经济上不合算。二是成本规律。要根据育肥期间的草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的价格来确定出栏,成本高时达到育肥标准的应及早出栏,成本低时可酌情延迟出栏。三是市场规律。春产的羔羊经过3~4个月育肥后,一般都在秋季出栏,而中国人有饮食秋补首选羊肉的习惯,且随着中秋、圣诞、元旦、春节的来临,羊肉需求和消费达到高峰,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将达到育肥体重的肉羊出栏,将会获得最大效益。切记,过分追求羊只个体的最大体重才肯出栏,要付出饲养费用和人工成本代价,经济上不划算。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邮编:266100)

秋季扣蟹培育池管理的四个技术要点



秋季既是幼蟹生长旺季,也是病源生物和有害物质容易形成危害的时候。秋季扣蟹培育管理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者一年的养殖效益。因此要做好幼蟹培育工作,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生产管理。
一、强化投饲管理,培育规格扣蟹。从九月开始适当提高饲料蛋白含量,以小颗粒或粗破碎饲料为最佳,这有利于个体小、体质相对较弱的幼蟹正常觅食。并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和护肝类药物可有效提高幼蟹体质及抗应激能力。投喂量及投喂次数视天气、水质及幼蟹实际觅食量而灵活掌握。一般日投喂1~2次,日投喂量以投喂后3小时左右饲料无剩余为佳。
二、改良水质,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水质要求鲜、活、嫩、爽,透明度40厘米以上,采用生石灰调节PH值,每隔15天1次,每亩施用10公斤-20公斤。按照“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调节水位。
三、加强疾病预防,提高幼蟹成活率。进入秋季以后,由于投喂量较大导致残饵、排泄物增多,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使蟹池底质恶化,幼蟹易被纤毛虫寄生或附着藻类,这对幼蟹的生长和健康都是不利的。在晴好天气杀虫1—2次,并做好杀菌消毒工作,杀虫、消毒应避开幼蟹蜕壳期。
四、做好防护工作,减少损失。一要防止幼蟹自相残杀。在饲料不足或饲料品质较差的情况下,幼蟹相互残杀异常惨烈。特别是已经性成熟的幼蟹对软壳幼蟹更具攻击性。因而秋季投足优质饲料,捕捉性早熟幼蟹,对提高幼蟹产量,减少残肢幼蟹和维护幼蟹体质均有很好的作用。二要防止敌害。进入秋季应及时清除池埂杂草,加强巡塘的次数,及时驱赶飞鸟,一旦发现鼠、蛇应立即采取药饵诱杀或器械捕杀。三要防止逃逸。严密关注进出水口和防逃设施,一旦发现幼蟹逃逸,应立即采取措施,特别是雨天夜里,要防止幼蟹集群掘洞而逃。

秋季蜂群的养蜂技术管理


秋季有向日葵花、荞麦花以及各种野生山花,利用好这些蜜源,做好越冬准备,应对蜂群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1.勤摇蜜。盛花时,每2~4天摇一次蜜,天气好进蜜多,要把巢中的蜜大部分摇出来。天气不佳,要少摇蜜,保留一些饲料蜜。

2.育新王。秋季盛花期是育王的大好时节,定地饲养的蜂群和小转地的蜂群要有计划地培育一批蜂王,淘汰老劣蜂王,为繁殖越冬蜂备好优良蜂王。

3.治螨虫。秋季可采用杀螨剂1号,以1∶4000倍的药液喷雾蜂体;用杀螨2号纸片烟剂,一小群用半片,平箱群用1片,继箱群用2片,放在蜂箱内点燃,密封巢门15分钟,即可达到熏杀螨虫目的;还可把卫生球粉撒在一张纸板上,上面用纱布盖好,当气温18℃左右时,8~10框蜂每次用量2~3克。傍晚把撒药纸板放入箱底,第二天早晨取出纸板,清理死螨烧掉,每3~5天熏1次,每4次为一个疗程。

4.繁殖冬蜂。秋花后期是繁殖越冬蜂的最后阶段,也是养蜂生产不可忽视的关键时间之一,要在前段储存蜜脾、摇蜜、繁殖以及治螨的基础上,抓紧蜂群的繁殖。把蜂巢内的全封盖蜜脾和空脾及时提出来,或者储放在继箱内,逐渐把子脾集中在巢箱中,面积小的放在两侧,面积大的放在中间。每张子脾上应保持500克左右的边角蜜.蜂巢内不加空脾,不造新脾,不采取扩大蜂巢的措施。保持蜂路9~10毫米,使蜂箱密集护脾,在现有子脾的基础上继续繁殖冬蜂。

5.适时断子。当最后一个蜜源终止后,蜂王即使再继续产卵也不能发育为越冬蜂,而白消耗蜂王体力,使其过早衰老死亡,削弱群势,同时还要消耗蜜粉料。为此,要适当断子。适当断子要在无脾时进行,以免损伤蜂儿,还可利用带有蜂王隔离棚的王笼,蜂王幽闭在王笼里,工蜂通过隔离棚自由进出.同蜂王直接接触.可避免出笼蜂王被围,蜂巢温度升高。

6.补冬料。一般以成熟蜜或纯净白糖作冬料,4~5框蜂补蜜10~13公斤。弱群多补,以增群势。以蜜作冬料时,50公斤蜜要加3~4公斤水,放入锅内加温至70℃,持续半小时,溶解结晶核。冬料蜜要保持干净,严防油类等物质混入。以白糖作冬料时,每50公斤白糖加水28~30公斤,先将水加热到100%再放糖,待糖全部溶化,再加热到100℃,取出冷却后再补喂。补喂时要在短时间内接连喂完,不可延长喂蜜时间,以防蜂王产卵。

秋季河蟹养殖的五个技术要点



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此话说明秋天到了,螃蟹就开始上岸了,螃蟹上岸一般是性成熟标志。因此,此时是一年螃蟹养殖的关键的时期,一个小的细节就决定养殖成败。个人认为此时应该从以下几个细节入手,确保大半年来的辛劳付出得以丰收。
一是加强巡塘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认真检查防逃设施,加大夜间巡塘力度,密切关注天气,关注河蟹上岸情况,适时抓捕暂养、适时出售;
二是水草养护:秋季,很多水草会腐烂,应及时捞除,避免因腐烂水草败坏水质,滋生病菌;可以移栽一些水葫芦、水浮莲等,用绳或竹竿围起来,覆盖池面不小于1/3,提供给蟹好的栖息环境。
三是做好水质改良:入秋后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大,水质易恶化,应做到每7-10天换一次水,每次不少于10cm,水深保持在1.2m,透明度控制在35cm,调节好水的PH值,可每10-15天用10-15ppm生石灰全池泼洒,促进河蟹的生长。
四是合理投喂:入秋后正式河蟹育肥上市的关键时期,应适当增加高蛋白饵料的投喂,如豆饼、黄豆、小杂鱼、螺蛳等,以利用螃蟹聚积体能,每日2次,日投喂量是蟹的5%-8%。
五是抓好病害防治:入秋后,昼夜温差大,易引发河蟹感冒和消化不良,平时要注意加深水位,换水水温差不能大于3℃,水面浮游植物面积不能大于1/2;给予优质的蛋白饲料和营养素,以增强蟹的体质。

鱼种管理技术要点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的旺季,做好秋季鱼种的管理十分重要,它能促进生长,增强体质,提高抗病抗寒能力,保障鱼种安全过冬,为明春提供规格大、体格健壮的优良鱼种放养,从而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因此,笔者根据多年养殖经验,对如何抓好秋季的鱼种管理提出四点:

1.转池清塘优化环境。鱼种在池塘经过夏秋季高温养殖期,池内底质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的沉积,池内酸性偏高,晚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以便鱼种安全越冬。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消毒,待药性消失后,按常规方法将水质培肥,5~7天后再将鱼种转回原塘。

2.认真筛选大小分类。结合鱼种的转池,将鱼种做好大小分选,尽量做到同池同品种鱼种规格一致。规格大的鱼种食量大,抢食力强,如同时放有小规格鱼种,则小规格鱼种因得不到足够的饲料,吃食不均,造成体质下降。超过一两以上的鱼种,可投入成鱼池套养,规格特别偏小的鱼种,要进行专池培育,加强投喂,快速复壮。

3.合理养殖密度。为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应根据水面大小,水体深浅等条件合理放养密度。水深1.5米的池塘,亩放7~8厘米长的鱼种4500~6000尾。()水深1.5~2.5米的池塘,且水面宽阔,亩放6000~10000尾。

4.加强管理科学投喂。以养草鱼为主,搭配鲢、鳙的鱼种池,应以投青饲料为主,适当投喂精料。每天每万尾草鱼投放小浮萍或水草70~90千克,精饲料1.5~2.5千克,先投青饲料,然后投精料,以免草鱼与其他鱼类争食。混养鲢、鳙鱼的池塘还须定期施肥,每10~15天施肥一次,每亩施发酵人畜粪100~150千克。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35厘米。以鲢、鳙鱼种为主搭配草鱼的鱼种池,则应以施肥为主,投饵为辅。除施基肥外,每隔10天左右追施肥1次,每亩施腐熟人畜粪80~100千克,同时每天每万尾鱼种投精饲料2~4千克。对搭配的草鱼,以投精饲料前每万尾草鱼投青饲料60~90千克为宜。同时要坚持早中晚巡塘,发现情况及时解决,对食场应经常清扫消毒,及时捞除残渣剩饵,每半月在食场周围用漂白粉0.5~1千克化水泼洒或挂篓,定期投喂饵药,最好每月2次,每次连续喂3天,确保鱼种体质健壮。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97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