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巨蜈蚣的饲养管理

中国红头巨蜈蚣是一种通过基因变异而培育成的一种体大、发育快、食量稳定、免疫力极强的优良蜈蚣品种,其药用价值高于野生蜈蚣十多倍。一般野生蜈蚣市价只能卖到0.5----1元/条,而中国红头巨蜈市场药价高达6----8元/条。其饲养技术简单,容易管理,饲养效益好。

----饲养工具。蜈舍:可在室内用立体箱养殖,箱大小1.2平方米以上,也可用地下池养殖,其墙壁用木制或水泥结构,壁高在0.5米以上,内壁周围均用光滑塑料膜或玻璃贴面,底部铺10厘米以上的松土(或沙),土上扣上三排瓦片,瓦片上再反放一层瓦片,反复放三四层。蜈蚣室外养殖围墙与室内养殖一样,但需要有上棚,以防晒、防雨、防虫害。食具:饲食盘用大瓷盘或干净长方形塑盘,在饲养箱里多放几个食盘,达到每个巨蜈都能有位置。饮用盘选择小碟子,每个箱需要5个以上,分布在箱内各处。用具要每天清洗一次,每星期用高锰酸钾消毒一次。同时,需要温度计、干湿计、喷壶、排气扇、小毛刷、捕捉筷等工具。为保持室内通风透气、空气新鲜干净,粪便要及时清理,要把排气扇安置在窗口或门上方。----饲养食物。定时定量饲喂,均匀分配,其食物有一定的讲究,少食鱼虾、多食粉虫,禁食瓜果杂虫、烂肉、隔夜肉类。主要选择黄粉虫为饲料,也可每15----20天喂一次新鲜熟鱼(煮熟、捣碎撒在盘上很薄一层),鲜熟泥鳅更佳。出生40天以上的幼蜈蚣可食煮熟的蛋黄,每天必须用一次新鲜的,幼蜈50天以上可与母体分离,这时要夹出大蜈蚣,留下小蜈蚣以利饲养。----饲养方法。中国红头巨蜈蚣活动期内每天下午5----6时投食,每天投食一次(每800条30天可食1.5千克左右)。首先,将洗净的食具、饮具擦干不留水珠,将其分散摆放在蜈蚣池内,保持每条蜈蚣都能接近,都能吃到食物,此时均匀投黄粉虫(或鱼),在饮水盘上加上凉开水,喂食前不要在室内喷水。每天要按时投食,喂鱼不要太多,适可而止,以免食物过量,消化不良,食物中毒。饮水应选平、浅的盘子(约1----1.5厘米深),每天要饮一次新鲜凉开水。应保持室内卫生,不要有苍蝇出现。室温平时保持20----25℃,如气温过高时,在室内蜈舍外洒水,对室内降温,不能使用电风扇,空调则可用;冬天冷时如提前生育,可采取无冬眠饲养技术,要加温。注意观察巨蜈蚣,看有无精神异常。红头巨蜈来回跑动不停的是因为受蜈蚣袭击、身上或头部稍有伤,应用红汞、蜈蚣酒、酒精抹擦全身。肚胀不食、走路缓慢的,应隔离饲养,喂食母生、土霉素、消胀片(平时食物可少量供应)。触角向后的应喂食土霉素、食母生、氯霉素,再用酒精或蜈蚣酒擦身。----病虫害的防治。黑斑病:红头巨蜈蚣身下和头部发现有大小不同的黑斑。可用食母生0.6克、土霉素0.25克、氯霉素0.25克,一起磨细拌饲料虫连喂7天可防治,对严重者可分离喂食。也可分别选用制菌素、两性霉素、放线菌酮和克念霉素等乳化剂防治。胃肠炎:用磺胺片0.5克拌饲料虫饲喂,也可用氯霉素0.25克拌300克饲料虫饲喂。脱壳病:红头巨蜈蚣生长快,脱壳时湿度过干难脱壳,过湿产生小螨虫、真菌寄生。这时要连续每10天喂土霉素0.5克、食母生0.6克、钙片1片,一起磨细,同400克饲养虫拌匀连喂。----繁殖与孵化。中国红头巨蜈蚣一般在3----6月份交配,5----8月份产卵,每次产卵50----60枚,产卵后巨蜈蚣将卵抱在怀内孵化。孵化20天左右出壳,45天后才能离开母体独立生活。孵化期间应保持安静的环境,适宜的干湿度,一般孵化温度应控制在12----15℃,平时25----3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一一70%。随着红头小巨蜈蚣不断脱皮成长,个体增长,巨蜈蚣当体长达80毫米左右时进食量增大,体重相应增加,应充分供应食物,一般饲喂熟蛋黄,发现脱皮,应隔离管理。要选择纯正中国红头巨蜈蚣作种苗,不要选野生及杂交品种。

延伸阅读

养殖蜈蚣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幼蜈蚣经过第一次冬眠期后,即已具备了大范围觅食、饮水、潜伏等活动的能力,此时便以进入了育成期。蜈蚣的育成期比较长,要经过至少3个冬季,完成67次蜕皮,这需要养殖者有坚定的、持久的耐心。此期间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1.放养密度

育成期蜈蚣的放养密度伸缩比较大,应根据蜈蚣的大小、饲养舍的生态条件、饵料来源的丰富等确定。一般情况下,刚度过一个冬眠期的小蜈蚣每平方米可放养4000条以上,以后随着蜈蚣的蜕皮长大,其密度相应降低,到5厘米长(完成第三次蜕皮)后,密度降为25003000条/平方米。如果采用多层立体池(槽)养殖,空间小,饲养室又阴暗、潮湿,通风性能差,则放养密度应小些。相反,饲养舍内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放养密度可适当大些,则放养密度可适当大些。随着小蜈蚣的长大,蜈蚣的不合群性也越来越明显。饲养环境不好,往往导致蜈蚣之间互相干扰,互相伤害。因此随着蜈蚣的长大,应经常性的调整密度,每蜕皮1次,应使单位面积上的饲养数量下降15%20%,经过34次的调整后,密度即可以相对稳定下来。

2.饵料投喂

育成期的蜈蚣饵料比较丰富,凡野生情况下蜈蚣能摄食的动物都可以作为此期饵料。常用的品种有:蚯蚓、蝇蛆、蝗虫、蚱蜢、蛙类、黄粉虫等等。应掌握好喂料量,既不能饲喂过多,浪费饲料,造成污染,也不能经常断档,以名蜈蚣因饥饿而相互残杀。

曾有资料介绍:可以采取在饲养土中添加一些动物碎杂肉骨来引诱一些小动物,供蜈蚣摄食。我们认为这不可取;因为这些下脚料不仅会引来饵料动物,更容易引来天敌与虫害,得不偿失。室内养殖时用此法,更不会有何收效。

3.大小分群

应结合饲养密度的调整进行经常性分群,同一池中应尽量饲养年龄相同、个体差异不大的蜈蚣。另外要注意,同龄期的几窝蜈蚣最好放入同池内饲养,不得无故将同一窝的蜈蚣随机分配到各个池中养殖,因为我们观察到蜈蚣间的相互干扰与残杀往往发生于不同窝的蜈蚣之间,而同窝内发生的较少。每次分群时,只将一些蜕皮迟缓、个体特小、体质较差的蜈蚣挑出分池饲养,而健康强壮、生长快的蜈蚣仍留在原池饲养。

4.悉心观察

观察生长期的未成年蜈蚣可以用短期开灯的方法进行。观察时间选择在晚上10点左右,此时大多数蜈蚣都从饲养土中爬出,在饲养土表面或活动场上觅食、饮水、游动。此时可以观察它们的活动能力、身体发育情况、健康状态,以及是否进入蜕皮期等。每次观察时间不可太长,灯光也不可太强,也不必每天观察,当察觉到蜈蚣群出现某些异常情况,或气温突然变化,或推测蜈蚣进入了蜕皮期,或实行了某些新措施之后,都应及时观察群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发现蜈蚣骚动不安,天亮后还有大量蜈蚣不回饲养土中,则应考虑饲养土是否出现了异常,是否需要更换。如发现蜈蚣受惊或残食处于蜕皮期的蜈蚣,则应考虑是否密度过大,或环境中是否存在不安静的因素。发现病蜈蚣时应及时处理是否下降过快、投喂时间与喂食量是否正确等。

5.注意调节温、湿度

二龄以上的未成年蜈蚣对温、湿度要求与种蜈蚣基本相似,由于本期时间特别长,此期间外部气候变化多,需要养殖者有足够的耐心与专心。

6.注意防逃、防止敌害侵入、搞好环境清洁卫生。

这几点在种蜈蚣的饲养管理中已经叙述,在此不再重复。

7.适时采收与留种

当蜈蚣生长到第五龄时,绝大多数蜈蚣都已达到了药用蜈蚣的体长标准而且都已进入了性成熟期。也有人认为:蜈蚣在第四年的夏秋季节,即已性成熟,并且大部分已经交配,雌蜈蚣体内已储备了足够的精液。但根据我们对200多条四龄雌蜈蚣的解剖,组织观察结果,并未发现此期间雌蜈蚣体内储有精液.所以我们认为蜈蚣的性成熟与交配季节应在第五年春夏出蛰之后,此时也正是商品蜈蚣的最佳采收期。此时,最好将整个饲养池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将所有的蜈蚣都清理出来,放于若干个容器中,从中挑选出个体肥大、健康强壮、体表色泽鲜艳、活动力强的蜈蚣,并将1:4的雌雄比例选好雄、雌蜈蚣作为种用,其余的蜈蚣可以作为商品采收,进行初加工等处理。

红头长尾山雀饲养,红头长尾山雀吃什么?


【鸟类问题】红头长尾山雀饲养,红头长尾山雀吃什么?

【专家解答】红头长尾山雀饲养准备工作:

1.了解它以前的吃食,因为这个鸟换料一般不吃;

2.如果吃,可以喂粉料或小颗粒食料,再加点黄粉虫。

3.这种鸟主要以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为食,常10余只或数十只成群活动。

4.红头长尾山雀,属小型鸟类,体长9.5-11cm。头顶栗红色,背蓝灰色,尾长呈凸状,外侧尾羽具楔形白斑。颏、喉白色、喉中部具黑色块斑,胸、腹白色或淡棕黄色,胸腹白色者具栗色胸带和两胁栗色。是一种山林留鸟,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种群数量较丰富,又主要以昆虫为食。

【同属鸟类】

红头长尾山雀的同属鸟类主要有北长尾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白颊长尾山雀、红头长尾山雀、白喉长尾山雀、棕额长尾山雀、黑眉长尾山雀、缅甸长尾山雀、银脸长尾山雀等。

【小编结语】红头长尾山又叫黑喉山雀,俗名小老虎、红宝宝儿、红顶山雀、红白面只等,是一种很漂亮很可爱的鸟类,以昆虫为食,想养殖这种鸟类就要对它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蜈蚣养殖:大棚养殖蜈蚣的管理技术


蜈蚣具有很高的要用价值,现在越来越多养殖蜈蚣的养殖户,蜈蚣是冷血动物,低于10℃时便停止进食,-5℃左右进入冬眠,最适宜生长温度为6℃~20℃。要维持适合蜈蚣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可利用改造的蔬菜大棚进行蜈蚣无冬眠养殖。近年来,由于对药用蜈蚣的不断开发与利用,野生蜈蚣不断减少,货源紧缺,价格上涨,人工养殖蜈蚣效益较好。那么在养殖蜈蚣的时候在管理上有什么方法技术吗?

搭建大棚

人工养殖蜈蚣应选择在远离市区及人口聚居区,找土质较好、周围有树的70~80平方米的空地,用来搭建温室模式的蔬菜大棚。蔬菜大棚室内面积一般为70平方米左右,与一般温室大棚不同的是在大棚顶部塑料膜上,除了每间隔0.5米要加一个草苫子外,还要在草苫子上多铺一层塑料膜,并将双层塑料膜分别压紧固定好,可使大棚温度一直保持在高温恒温状态以达到保温效果,冬天可采取煤火炉加热方式供热。

另外要在大棚两边墙上开几个通风用的窗口,以便在温度过高或者湿度过大时进行通风排湿。建好大棚后在周围栽种一些南瓜、佛手瓜等,待瓜蔓长成以后,可与周边树木一同为大棚遮荫。

在建好蔬菜大棚后,一般在大棚内壁贴50多厘米高光滑的塑料膜来防止蜈蚣逃跑。

一般用瓦片或砖块码成栖息床,瓦片最少得用2个叠放在一起,叠放时使俩瓦片的突起部分相互支撑,瓦片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供蜈蚣栖息。栖息床的间距为10~15厘米,行距为30~40厘米;砖块则按一定的规则来码,砖与砖之间保留一定的缝隙作为蜈蚣的居所与钻爬通道。栖息床建成以后,饲养人员应用0.1%高锰酸钾溶液为栖息床及大棚内蜈蚣活动场所进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引种投放

大棚及配套设施建好后即可引种,种蜈蚣不仅要符合国家药用标准,还需要生长速度快、周期短等优点。种蜈蚣最好已达4龄的成虫,体长在11厘米左右。引种时间原则上一年四季都可以,但以立夏前后(5月上旬)引种最合适,这时候的雌蜈蚣已经进入繁殖期,即将产卵。雌蜈蚣是否怀卵很容易看出,怀卵后的雌蜈蚣腹部明显膨大。雄蜈蚣体形较瘦长,活动灵敏,爬行速度快。投放时,雌雄蜈蚣应按4∶1的比例投放,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500条,7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一般投放蜈蚣35000条左右。

孕育期管理

饵料:种蜈蚣以鲜活的黄粉虫大幼虫为主,人工养殖黄粉虫质优价廉,很适合饲喂蜈蚣。

饲喂:蜈蚣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觅食。晚上8~12时是蜈蚣出来活动的高峰期,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所以一般在晚上8点左右喂食最为合适。刚引进大棚的种蜈蚣属4龄成虫,雌蜈蚣正处于孕育期(30~40天),在这期间雌蜈蚣有大量进食和积蓄营养的习性,应投喂足够量的黄粉虫,使蜈蚣吃饱吃好,便于多产卵。喂食时不要翻动蜈蚣的栖息地,以免其受惊影响产卵及孵化。

蜈蚣并非每天都摄食,而是每饱餐一顿后2~3天内不再进食,且不可能所有蜈蚣都在同一天取食,因此每天的投饵量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如头一天投喂的饵料全被吃光,那么第二天可略增加一些;如发现有剩余饵料,第二天则可略减一些。蜈蚣能常年吃上大棚内新鲜蔬菜,也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供水:每天应换水一次,注意换水时要清洗干净饮水盘,以免蜈蚣在取食时将食物残渣带入水中污染饮用水。

环境:应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种蜈蚣生长温度应保持在25℃~3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之间。种蜈蚣投放大棚时正值春末夏初时节,早午晚的温差相对比较大,早晨和晚上应堵严通风口,关好门窗,使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恒温状态,中午应通过洒冷水进行降温,并打开通风窗口进行降温排湿,以免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影响种蜈蚣的生长发育。

孵化期管理

蜈蚣为卵生,寿命在6~10年。产卵期温度应保持在20℃~28℃,湿度不宜太大,控制在50%左右即可。蜈蚣在产卵时最怕惊扰,若受惊扰,它就会停止产卵或将卵粒全部吃掉,这是蜈蚣的保护性反应。在蜈蚣产卵时,一定要保持环境安静,不要有大噪声,不要去翻窝观看。蜈蚣在不受外界惊扰的情况下,顺利产卵过程需2~3小时。蜈蚣产完卵后,会侧转身体用腹足把卵粒托聚成团,悬空抱在怀中进行孵化。蜈蚣产卵、抱卵孵化时间为40~50天。在这期间,雌蜈蚣一直不吃不喝,不离开卵或幼体,可以不投食,但必须按时加水,将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温度控制在20℃~36℃之间。

共育期管理

共育期是指成虫与幼虫在一起混养的时期,此期应维护好大棚内的温湿度。温度应保持在25℃~30℃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如果温度过高,达到38℃以上时,蜈蚣体内的水分就会散失,一切活动都将停止;如果温度升至39℃以上时,其身体会干枯死亡。在多雨的季节,饲养人员应多注意大棚内的温湿度,及时进行升温排湿,防止低温高湿,防止蜈蚣患上腹胀病。当大棚内温度低于20℃时,饲养人员应及时点燃供暖炉升温,并不定时洒水增加湿度。共育期应尽量使幼蜈蚣居于瓦片最底层,以利于吸收水分,快速生长。

饵料:小蜈蚣的饵料应以多汁、柔软的动物饵料为主,如黄粉虫的小幼虫、精肉等,投喂时精肉应剁成肉泥。而雌蜈蚣和成雄蜈蚣还是应以饲喂黄粉虫大幼虫为主。

供水:在共育期,除了放置饮水盘外,还要放置吸水海绵。每天应不定时在吸水海绵上洒水,使它一直保持蓄水状态,以保证小蜈蚣正常饮水供给。

以上就是养殖蜈蚣的管理技术了,在养殖蜈蚣的时候还要预防疾病的发生,科学的养殖是养殖蜈蚣的前提,只要能够科学的养殖就必定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养殖蜈蚣冬眠期的管理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11月份蜈蚣即已进入冬眠期,此时蜈蚣外出活动逐渐减少,摄食量也逐渐减少,并逐渐向饲养土的深层进发,在适当的土层中建造自己的冬眠窝。温度进一步下降时,蜈蚣则完全进入冬眠状态,不食不动。此期间的饲养管理如下。

1.喂食

根据其摄食情况逐渐减少喂料食,并最好在饲料中掺拌具有助消化功能的酶制剂、酵母片等,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2.防止饲养的温度大起大落

进入冬眠初期,最好每天夜晚关闭门窗,在温暖的中午短时间开启门窗。气温变化过猛时,可采用采用适当加温的方式以抵消影响。蜈蚣完全进入冬眠后,也应防止饲养舍降温太多。在雪天冰冻季节,应绝对避免饲养土结冰,可在饲养,土上铺盖稻草,加盖泡沫板等保暖物体。

3.保持湿度

尽管冬眠期间的蜈蚣生理代谢功能低,但由于冬季空气干燥,尤其加热的饲养舍内空气更为干燥,饲养土的水份容易挥发,容易造成冬眠蜈蚣周边小环境过于干燥而使体内水份散失,从而造成冬眠蜈蚣的枯竭,因此冬眠期间应密切注意饲养土湿度的调整,应维持饲养土的湿度在15%20%。

4.防止鼠害入侵

因冬眠蜈蚣无任何抵抗与逃避能力,容易遭受鼠害袭击,因此,饲养舍应密闭门窗,并在老鼠可能通过的出入口设置防鼠器具,严防老鼠钻入饲养土。

5.冬眠结束时的管理

当蜈蚣即将从冬眠中苏醒时应及时拉掉饲养土表层的铺盖物,以免蜈蚣醒后钻入其中。同时做好饲养舍的清洁卫生,对运动场、投饲器具、饮水设施等统统进行彻底消毒,作好下一年的饲养准备。

巨嘴柳莺的资料


【常见问题】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巨嘴柳莺吗?

【专家解答】巨嘴柳莺,是在中国大陆的一种食虫鸟,分布于内蒙古、东北、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甘肃、湖北、湖南、贵州、云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广西、广东等地。中等体型(12.5厘米)的橄榄褐色而无斑纹的柳莺。尾较大而略分叉,嘴形厚而似山雀。眉纹前端皮黄色至眼后成奶油白色;眼纹深褐,脸侧及耳羽具散布的深色斑点。下体污白,胸及两胁沾皮黄,尾下覆羽黄褐。背有些驼。较烟柳莺体大而壮,眉纹长而宽且多橄榄色。与棕眉柳莺的区别为喉无细纹。繁殖于东北亚;越冬于中国南方、缅甸及印度支那。

巨嘴柳莺常隐匿并取食于地面,看似笨拙沉重。尾及两翼常神经质地抽动。

【小编解答】小编汤姆为探索巨嘴柳莺的你整理了《巨嘴柳莺的资料》,巨嘴柳莺,有一些个体上体会呈现较多的绿色,乍一看会认为是极北柳莺一类的。眉纹前面部分是棕黄色跟后面部分有明显的对比,这是巨嘴柳莺和棕眉柳莺的特征。褐柳莺一般体色较暗,上体有明显绿色的个体比较罕见,眉纹一般是前白后面是棕褐色或者整个都是棕褐色,跟巨嘴/棕眉图案很不一样。嘴型也太粗壮,褐柳莺的是比较纤细跟其他柳莺类似。

蜈蚣养殖 蜈蚣的养殖技术


蜈蚣是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的,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由于蜈蚣的经济效益笔比较好,现在很多养殖户都开始养殖蜈蚣,那么蜈蚣应该怎么养呢?

养殖环境

蜈蚣的生长环境以29℃~32℃最为适宜,如超过40℃,摄食活动能力降低,甚至寻找洞穴躲藏起来;如低于15℃,活动也趋缓慢,迟迟不产卵,刚出生的幼蜈蚣也因温度低而不能蜕皮容易死亡;降至10℃左右时会停食,进入休眠状态。

夏季温度较高时,要注意防暑降温,在养殖场栽种草、木,最好架设凉棚,或洒水降温。室内养殖的,要把门窗打开,每天早晚洒水一次,以保持泥土的湿度。饮水器内要保持充足的水。如遇高温,最好移至地下室暂养。

蜈蚣喜湿,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泥土湿度为15%~20%。如饲养环境过于干燥,饲料水分又不足时,不但影响蜈蚣的呼吸和体温的调节,也影响产卵和孵化率,可能发生互相残杀,甚至发生失水性死亡。但过分潮湿也不好,如栖息场所的泥土湿度超过40%,容易受微生物危害,给蜕皮造成一定的困难,甚至产生生理性病变。

饲喂管理

蜈蚣食量在适宜温度(25℃~32℃)下,1条成年蜈蚣每次食量约1克,幼体蜈蚣食量约0.1克。一年中吃食时间只有7个月,即从每年的4月初至10月中旬,也就是清明到霜降的这一段时间。4月、10月天气稍凉,温度虽然高于10℃,但还很不稳定,白天气温可能较高,但晚上温度较低,东北、西北和华北温度会更低,所以这2个月蜈蚣吃食量很小,活动量也很小,人工饲养时3天投1次饲料即可。5~9月气温较高,蜈蚣进入正常的活动和吃食状态,特别是6~8月份气温最高时,蜈蚣最活跃,吃食量较大,这时每天应该投喂1次。喂食时问应在傍晚7~9点。第二天清晨,要及时把吃剩下的饲料清理出来,以免高温时有些饲料腐败变质,但活体饲料虫不必清出。

为了掌握投饲量,避免多余的饲料在槽内腐败变质,可根据蜈蚣的放养密度和蜈蚣个体大小投喂,一般放养密度大的要多投、产卵前的成年蜈蚣食量大,也要多投;幼龄蜈蚣食量小,应该少投一些。

总结:在养殖蜈蚣的时候,应该要注意观察,要按照科学的养殖,投食要有方法,才能够更好的养好蜈蚣,以上就是蜈蚣的养殖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红头扁龟吃什么


红头扁龟吃什么?红扁龟的食物

【常见问题】红头扁龟吃什么?

【专家解答】(译文)在人工饲养环境下,这些红头扁龟非常喜欢爬虫食物(龟饲料),植物,昆虫和鱼。红扁龟常常栖息在浅浅的池子里,也喜欢待在干燥的地区很长一段时间。一些个体在经历旱季的休眠期期间,身上布满了水蛭。科研人员慎重在一只红头扁龟身上发现81只水蛭 (原文)Incaptivity,specimenscanflourishonreptilefood,vegetables,insects,worms,andevenfish.P.platycephalaislikelytobefoundinshallowpoolsandcaninhabitdryareasforlongperiodsoftime.Severalindividualscanevenbecomeheavilyparasitizedbyleeches(81suckersfoundononeturtle)duringthedormantdryseasonandsufferaccordingly.

【小编点评】小编汤姆为探索红扁龟的食物的你整理了《红头扁龟吃什么?红扁龟的食物》一文,红头扁龟的食性比较复杂,幼龟时期一般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小鱼、虾类、昆虫类、肉类等等,随着个体的成长会慢慢偏向于水果蔬菜等素食类食物。建议荤素搭配,比例为70%素+30%荤,用红色肉蚯蚓(就是常在钓鱼的渔具店看到的那种做鱼饵用的红颜色蚯蚓)加上燕麦粉,以及半水饲料与香蕉均匀掺合在一起来投喂龟龟。

尼罗河巨蜥简介


【常见问题】可以为我们介绍下尼罗河巨蜥吗?

【专家解答】尼罗河巨蜥非常漂亮,而且体型也很标准。国外有两米多的记录,一般的话一米五应该不成问题,尼巨是世界第四大巨(科摩多龙、水巨、眼斑、尼巨)而且尼巨脾气火暴,你得费点心驯化它。饲养尼罗河巨蜥需要大型的饲养箱一只,大水盆一只,最好使用厚实不易翻倒的。垫材的话,可以使用树皮块,也可以使用塑胶的地垫儿,容易清理。温度要保证不能低于28℃,晒点要保证在35℃左右。巨蜥同样需要UVB,只不过时间上可以稍微短一些。幼体的食物可以是乳鼠,成体的食物一般是老鼠、鱼。个人认为,幼体喂食,乳鼠和昆虫搭配会更好,更有利于生长。幼体可以隔一天喂一次,亚成到成体可以3~5天喂一次,一次喂饱。

这种巨蜥的天敌很少,它属于肉食动物,吃腐食为主,有强健的灵活的四肢,爪子很锐利,方便撕咬食物,它的尾巴是争夺领地和保护自己的利器。还有最要的一点,由于它吃腐食,寄生虫多,它的分泌液主要是口腔分泌液有剧毒。

【小编点评】如果是新手最好养平原巨蜥,起码温顺一点,攻击意识低,但一样需要防患于未然。如果按霸气还是养尼巨好了。游泳的话尼巨比较适合,毕竟是尼罗河边长大的,会偷鳄鱼蛋的好手。平原出生在草原或沙漠,对水接触较少,不太会游泳,但给它泡水它还是乐意接受的。比价格的话,平原在300至500之间,尼巨在500至700之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看你是想被咬还是想要霸气了。小编汤姆为探索尼罗河巨蜥的你整理了《尼罗河巨蜥简介》一文。

巨蜥有哪些?


【常见问题】巨蜥有哪些?

【专家解答】巨蜥科的有树巨蜥和地巨蜥,主要分布在非洲,其他地区也有很多。像被饲养的:阿根廷黑白泰加、白喉巨蜥、蓝树巨蜥、绿树巨蜥、泽巨蜥、平原巨蜥都分布在世界各地。水巨蜥,和平原一样有着恐怖的适应力;砂巨蜥,生命力强,耐饿;绿树巨,比较胆小;还有黑白喉;刚刚养还是养平原吧,泰加也不错,也要用UVB。 科莫多巨蜥是已知存在种类中最大的蜥蜴平均体长2至3米。雄性重量90公斤以上,雌性重量少于50公斤。科莫多巨蜥凶猛,成体吃同类的幼体,有时吃其他的成体。能迅速运动,偶尔攻击人类;但主要以腐肉为食,每天出洞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觅食。

常见的宠物蜥蜴大致有以下种类:

星背飞蜥中国水龙日本树蜥短肢树蜥

牧氏树蜥斯文豪氏树蜥琴头蜥印尼帆蜥

埃及刺尾蜥蝴蝶蜥绿鬣蜥犀鬣蜥

飞鼬蜥蓝岩蜥环颈蜥头盔鬣蜥

绿色水上飞孔雀刺蜥秘鲁熔岩蜥面具卷尾蜥

绿安禄蜥古巴安禄蜥牙买加安禄蜥高冠变色龙

豹纹变色龙三角变色龙喷点变色龙柏臣变色龙

奥力士变色龙盔甲变色龙豹纹壁虎肥尾壁虎

四脚蛇托凯壁虎绿眼壁虎白线壁虎

巨型日间壁虎四眼日间壁虎腰纹日间壁虎希拉毒蜥

科莫多龙莫顿水巨蜥水巨蜥平原巨蜥

孟加拉巨蜥杜氏巨蜥粗颈巨蜥帝汶巨蜥

绿树巨蜥黄树巨蜥红树林巨蜥蓝尾巨蜥

红泰加猴尾石龙子印尼蓝舌石龙子西部蓝舌石龙子

粉红舌石龙子刺尾石龙子犰狳蜥巨型环尾蜥

翠绿草蜥宝石草蜥日本草蜥瑶山鳄蜥

【小编点评】蜥蜴属于爬行纲动物,其种类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约有3000种左右,我国已知的有150余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其生活环境多样,主要是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多数以昆虫为食,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蜥蜴是卵生,少数卵胎生.目前,我们知道和能见到的蜥蜴大多是变色龙、鬣蜥、龙蜥、草蜥、石龙子等种类.能从市场买到饲养的蜥蜴主要有长尾鬣蜥、丽纹龙蜥、北草蜥、大渡石龙子这几种.为此小编汤姆为探索巨蜥的你整理了《巨蜥有哪些?》一文。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是指0-60日龄的小鸡。雏鸡出壳后身体小,绒毛稀短,散热快,体温调节差,要求在饲养管理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一)育雏准备

1、备好饲料、疫苗、防(治)药物。

2、备齐饲养管理器具,如料槽、水槽、饮水器、天平、温度计、注射器等。

3、如在市场购买,要选好健康无病的鸡苗。

(二)育雏方式

母鸡带育数量小,不作专门介绍,这里仅介绍常用的地面平养育雏技术。地面平养指的是在地面上铺垫15-20公分厚的锯末、谷壳等,雏鸡养于垫料上的育雏方式,期间可逐步加厚垫料或清除更新垫料。地面平养育雏应把握好以下饲养管理要点:

1、分群:把健康无病的雏鸡选出后,按体重和体质相近的分在同一群。

2、饲养密度:每平方米放养的适宜密度为1-2周龄40-50只,3-5周龄30-40只,6-9周龄20-30只。

3、采食饮水设备:料槽2.5-5公分/只;料桶30-40只/个。水槽1.5-2公分/只,饮水器80-100只/个;乳头饮水器10-15只/个。

4、温度:1-2日龄33-34℃,3-4龄32℃,5-7日31℃,第2周30℃,第3周26℃,第4周22℃,第5周20℃,第6周18℃。通常采用白炽灯提供光照和取暖,灯泡离鸡约10cm高,夜间尤其应注意开灯,供暖的同时还可防蚊虫叮咬和传染病。

5、湿度:适宜的湿度使雏鸡感到舒适,休息和食欲正常,不易得病,室内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

6、光照:前3-4天连续光照,每平方米4-6瓦;5-14天每天18小时光照,每平方米3瓦,2周以后可夜间持续照明,每平方米1.3瓦。通常第4天起光照14小时,以后每天减少15分钟至每天8小时恒定光照,雏鸡2周龄后可以放在背风处晒晒太阳、每天运动30分钟。

7、通风换气:养鸡后往往从第二周开始鸡舍氨气浓度上升较快,遇有刺鼻、眼情况应在气温较高的午后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可以装小型排风扇换气。

8、断喙:断喙优点在于节约饲料和防止啄癖,提高育成率。

9、饲料:推荐使用专用雏鸡料。如自配,推荐配方:玉米49%,碎米10%,细米糠5%,麸皮5%,豆饼18%,棉仁饼或芝麻饼5.5%,鱼粉5%,骨粉2%,食盐0.3%。微量元素适量,每公斤料加多维生素15克。自由采食,少喂勤添,保持料槽和饲料清洁,7天后可喂给青饲料,喂量占鸡料的20%左右。雏鸡开食后即可加喂占日粮1%的砂砾。一般于2周后开始饲喂,每周每次100只鸡饲喂450克,砂砾直径大小为2毫米为宜,砂砾颗粒随时间推移逐渐加大,可撒在饲料上面或另用槽让其自由采食。舍饲小鸡,更应注意补充砂砾。40天后逐步以农家粮替代配方料,逐步添加碎玉米、稻谷等原粮和增大青绿饲料用量,新换原粮按10%-20%-30%-50%-70%-100%逐渐增加,并在晴天开始放养训练。

10、饮水和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2-4小时后开始喂料。最初1-3天的饮水中,宜加入8%葡萄糖,每公斤水加入1克维生素C,饮水温度18-25℃。开食料可用仔鸡前期全价饲料和碎米等。应少喂勤添,保持料槽和饲料清洁。

11、在整个育雏期可在饲料中交替用0.2-0.3%的土霉素,0.02%氟哌酸,万分之二的痢特灵防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一周龄后至80日龄,饲料中拌入0.03%氯苯胍或三字球虫粉、克球粉等交替用药。抗球虫药用药4-5天,停药3-4天,然后更换用药种类。除此之外,生产中要对饲料营养、饲养密度、垫料管理等恰当处置。

12、饲养人员必须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鸡粪,定期消毒,器具保持清洁;供给清洁干净的饮水,天冷时供给温水;更换饲料要循序渐进;及时将病、弱鸡挑出治疗和处理,避免疫病传播和减少损失。

13、免疫:常规病以防治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和球虫病为主。用药原则为交替用药,兑入水中和拌入饲料给药。从15-20日龄起就要注意鸡球虫病的防治,此阶段应主要针对球虫病驱虫1-2次。抗球虫药用药4-5天,停药3-4天,然后更换用药种类。

养殖画眉的饲养管理


(一)保持清静环境

新捕获的画眉野性较强,不适应笼中生活,显得急躁不安,拼命想往外逃,亦怕见人,所以要1鸟1笼,单独饲养,防止相互扑腾啄斗造成伤亡。为尽可能使它保持安静,对初人笼的画眉要在笼外罩上布制笼套,笼套下端露出三分之一鸟笼,以保持透光和空气流通;并将笼鸟放在能见到人但又不接触人的地方,保持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它情绪的稳定,有利于与人的逐步接近。

(二)喂食只能半饱

初期应选它最喜欢的食物饲喂,让它有亲近感和认同感。但不能喂得太饱,随时保持半饥饿状态。如喂得过饱,它就不愿留在笼中,只想往外逃,不利于它逐步安下心来适应新环境。

(三)坚持天天遣鸟

每天清晨,将笼鸟带至安静空旷的园林公园或树林里,让它接触自然环境,接受新鲜空气,创造与其他鸟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有益其健康和鸣叫。

(四)保持经常洗澡

画眉喜欢水浴,因此要经常给它洗澡,特别是炎热的夏天,每天应让它洗一次。洗澡一般安排在晴天中午进行,水温35℃左右,尤其是换羽期间,羽毛容易湿透,一定用温水洗,防止着凉感冒,特别是寒冷季节,一定选在风和日暖时候水浴,并且洗后让其及时烘干。水浴方法:将鸟笼放人水盆内,盆中水不能装满,其深度以鸟站立时不超过跄踉部为宜。画眉见水会很兴奋,自己会用嘴理羽洗澡,切勿握住鸟体强行给它洗澡,这样由于受J凉,以后反而不会自己洗浴。

(五)搞好保温防暑

冬季气温低,可将鸟笼放在室内,室温白天保持在10-15T,夜间保持在6-8cC。冬天尽量让鸟多晒太阳,既暖和了身子,又增加钙质的吸收。夏天应将鸟笼放在阴凉通风处,注意防暑降温,防止中暑。

(六)加强换羽护理

画眉在换羽和发情期间,处于特殊生理变化阶段,除适当增加主饲料外,还要加大动物饲料的饲喂量,促进新羽成长,如营养跟不上,会使换羽期延长,影响下一阶段的发育。同时,换羽期间不要遇鸟,也不要让鸟离鸟群太近,防止斗叫,尽量使鸟处于安静环境并适当减少其鸣叫时间,以免过分消耗体力。但又不能让它完全不叫,否则容易忘口。画眉发情期兴奋爱叫,如听到叫声嘶哑的,应放下笼衣让其休息;另外,在这段时间里,不要让雄鸟听到雌鸟的叫声,否则有的雄鸟会因此兴奋鸣叫不停,最后因精力衰竭而死。

(七)及时修剪嘴峰

画眉嘴峰过长会影响啄食,甚至会被撞断。因此,应注意观察,发现过长时要立即进行修剪。修剪时可将画眉轻轻抓在手中,使鸟仰卧,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抓住鸟的嘴和爪,利用光照,剪去透明部分,并用指甲锉锉平。

贵妃鸡的饲养管理


贵妃鸡体型娇小玲珑,因为母鸡头部的羽毛茂盛像欧洲贵妇的羽毛帽,因此得名贵妃鸡,贵妃鸡经济价值丰厚。那么,贵妃鸡应该怎么饲养管理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饲喂管理

贵妃鸡的饲喂管理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雏鸡来说,当雏鸡破壳出生后,要立即送进育雏舍,在进入育雏舍之后,要先进行清洁消毒,饮水消毒等一系列工作,然后调整好饲料,因为雏鸡的消化系统不完善,所以饲料应该是半干半湿的状态,持续饲喂时间不得低于两天,然后再使用鸡花料饲喂12-15天左右,再使用市场上专门的小鸡料饲喂至中鸡阶段,到达中鸡后便可使用肉鸡饲料了。

2、温度光照

贵妃鸡在每个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都会有一定的变化,例如在雏鸡时期的时候,破壳两天内的温度应该保持在30度左右,7天内的温度也不得低于30度,然后跟随雏鸡的生长时间每周逐渐减低2度左右温度,直到温度下降到常温,另外雏鸡在半个月内的温度变化是决定成活率及后期生长能力的关键,除了温度之外,我们还要加强鸡舍的通风与光照,光照充足可以提高贵妃鸡的活力,促进贵妃鸡的生长,降低发病率,还有利于贵妃鸡的产蛋。

3、孵化管理

贵妃鸡的产蛋没有规律,也没有家鸡的就巢性,一般贵妃鸡在5天内就能会孵化种蛋,一般孵化期不会超过3周,其孵化方法与家鸡类似,但是贵妃鸡每年的产蛋率不多,最多不会超过170枚,外形与家鸡蛋相似,贵妃鸡的抗逆性强,所以孵化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在冬季的受精率不高,因为温度较低,因此在冬季的时候要做好温度调控,保证贵妃鸡的受精孵化,提高产蛋量。

4、疾病防治

贵妃鸡的抗病性虽强,但是也需要定期做好防疫工作,定时观察贵妃鸡的活动与进食情况,如果发生了并且或者是出现了异常情况,要及时做出处理,隔离病鸡,及时消毒,加强鸡舍的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消灭病菌,降低发病率,遇到流行传染病的高发期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降低经济损失,家中要备好治疗所有疾病的药物,避免发病措手不及。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贵妃鸡的饲养管理,希望可以帮到您!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红头巨蜈蚣的饲养管理》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土鸡的饲养和管理”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304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