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曲海猪

姜曲海猪(Jiangquhaipig)因主产于江苏省的姜堰、曲塘镇、海安一带而得名,包括大伦庄猪、曲塘猪和海安团猪三个类群。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中心产区位于江苏省的泰州、南通、扬州三市,多集中在姜堰、曲塘镇、海安、如皋、江都等市(县),兴化、高邮、通州等市(县)也有分布。20世纪90年代至今分布区逐渐北移至盐城的东台、大丰等市(县),还推广到连云港的部分市(县)。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姜曲海猪中心产区位于北纬32o0157~33o1059、东经119o3824~120o3220,地势以平原为主,海拔2.0~5.5m。年平均气温14.6℃,无霜期216天;年降水量1040mm,相对湿度81%;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2500h。土壤为砂质壤土,缺乏团粒结构,保水保肥性差,需要大量有机肥料;且该地区人多地少,故耕作精细,复种指数高,需肥量大,是江苏省传统的商品猪重点产区,养猪业占有重要的地位。作物以三麦、玉米等旱作为主,大豆、花生、高粱等次之,胡萝卜是当地大田轮作的必要组成作物,供作饲料用,播种面积大、产量高。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早在1818年金榜撰写的《海曲拾遗》一书中就有(本地猪)非若淮北苦脸猪的记载。说明那时已形成了一个与淮猪不同的新类型,但其与淮猪或大花脸猪比较,是一个较为年轻的猪种。

姜曲海猪产区处于华北型和华中型猪种的交错地带,基本上是由华北型猪种和华中型猪种杂交育成的,产地群众俗称姜曲海猪为沙夹本,表明它是通过华北型的本种和华中型的沙种长期轮回杂交而育成,兼有两者的特征和特性。所谓本种是指产区内体型不大、头长而狭、额部皱纹较浅、背较窄、腹较紧、四肢高、臀尖、生长不快、较耐粗饲的一种地方猪种。所谓沙种,是指骨架大、皮厚有皱褶、额部皱纹较深、颈粗背宽、臀长而方正、性情迟钝、易于沉积体脂的一种地方猪种,它与属华中型的大花脸猪的特征相符合。产区劳动人民习惯利用酿酒、榨油和制粉等副产品喂猪。饲养肉猪周转较快,形成了粮、油、酒、猪的生态系统。姜曲海猪是在当地自然条件下通过人工选择逐步演变形成的。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据江苏省2006年对全省调查,有姜曲海猪种公猪9头,母猪2400多头,其中泰州市约占42%,南通市约占52%,盐城市约占4%,常州、扬州有零星分布。20世纪70年代在中心产区有姜曲海猪约14万头;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发展瘦肉型猪,外种猪大量引入,使姜曲海猪的数量逐年下降,约12万头;90年代约10.3万头。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姜曲海猪头短,额部皱纹不深,嘴短,部分猪在鼻吻处偶有白斑,群众称花鼻子,耳中等大、不下垂。体型偏小。四肢较短,骨骼细致。背宽微凹,背腰较短,腹大下垂,臀部发育一般。乳头多为9~10对,排列整齐对称。尾长约32cm左右。肋骨13对。全身被毛、鬃毛及肤色均为黑色。

2.体重和体尺2006年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姜曲海种猪场对24月龄以上种公猪、三胎以上怀孕2个月左右母猪进行了体重和体尺测量,结果见表1。与1975年海安县种畜场测定,62头成年种母猪平均体重(141.403.34)kg比较,基本接近。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姜曲海猪性成熟较早。母猪70~80日龄出现发情征状。公猪90日龄左右能正常射精,100日龄性成熟。公、母猪161~210日龄可以配种。母猪发情周期18~22天,发情持续期3~4天,妊娠期111~113天。

据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姜曲海种猪场2006年调查,窝产活仔数,三胎以上(33窝)为(13.440.14)头,初生窝重(10.780.11)kg,45日龄断奶,母猪泌乳力(35.990.39)kg,断奶仔猪数(12.510.11)头。

《中国猪品种志》记载,对海安县种畜场19691980年12年间和泰县种猪场19761980年5年间的资料综合统计数据比较,窝产仔数略有增加,见表2。

2.育肥性能按照当地习惯,姜曲海猪公、母猪均于45日龄断奶时去势,一般养至180日龄、60~65kg屠宰上市。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姜曲海种猪场2006年对15头姜曲海猪进行了测定,6~7肋皮厚(5.70.4)mm,其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见表3。

纯种姜曲海猪的育肥性能不太理想,据1980年试验达到90kg体重大约245日龄,从28.69kg增至88.12kg,需158天,平均日增重376g,每头用精料283.42kg,青料318.09kg。

四、饲养管理

姜曲海猪产区多产杂粮,饲料来源丰富而优质,日粮以青绿多汁饲料为主,精、青饲料比多为1:7~14,且以胡萝卜为主。当地群众很重视猪的饲料调制,普遍使用发酵饲料,甚至胡萝卜也发酵保存。因此,形成了姜曲海猪腹大下垂、体短腿矮、早熟易肥、肉质鲜美等特点。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种场保护。20世纪60年代初,姜堰市(原泰县)就有大伦种猪场,1974年又重新组建了姜堰市种猪场,承担姜曲海猪的保种和选育工作。1974年3月以姜曲海猪主产区扬州、南通、盐城三地区行政畜牧主管部门和养猪生产单位为主,有关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参加的姜曲海猪育种协作小组成立,并在姜堰市种猪场内进行姜曲海猪的品种登记,建立了品种登记制度,对姜曲海猪的选育做了大量工作。1995年出版了《中国姜曲海猪》。

2007年江苏畜牧兽医技术学院将姜堰市种猪场的姜曲海猪的主要群体收购至泰州,建立江苏畜牧兽医技术学院姜曲海种猪场,2008年该场列入国家级保种场,有纯种姜曲海成年公猪5头、成年母猪150头。姜曲海猪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姜堰市种猪场自1974年建场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来良种公猪与当地地方品种猪杂交,以发展瘦肉型猪,姜曲海猪以繁殖力强、肉质好等特性保持其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大部分采用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等外来品种公猪与姜曲海猪母猪进行杂交,杂交利用母猪占95%左右。

六、品种评价

姜曲海猪是江苏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优良地方猪种,具有耐粗饲、性成熟早、繁殖力高、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皮骨比例较低、早熟易肥等特点。但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是其弱点。今后应加强国家级保种场的建设,设立保护区,加强保种工作,并抓好开发利用,以利用促保种。

相关知识

缘边海猪鱼


中文名称缘边海猪鱼

拉丁名称Halichoeres marginatus Ruppell

英文名称Beribboned wrasse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隆头鱼科

拉丁科名Labridae

中文属名海猪鱼属

拉丁属名Halichoer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背鳍鳍棘9。头部裸露无鳞。侧线完全。体色雌雄各异,雄鱼体侧前部深蓝色纵条,后部每个鳞片上具黄绿色边缘,组成网状花纹。背鳍与臀鳍蓝黑色,有波浪状纹,具蓝、绿色边缘,尾鳍黄绿色和蓝黑色,并具蓝与棕色斑纹。雌鱼体灰黑色,背、臀鳍具黄绿色条纹,尾鳍淡灰黄色。

生活习性
为热带美丽的珊瑚礁鱼类。体长100毫米左右。

海(洋)生。

斑点海猪鱼


中文名称斑点海猪鱼

拉丁名称Halichoeres margaritaceus (Valenciennes)

英文名称Pearl-spotted wrasse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隆头鱼科

拉丁科名Labridae

中文属名海猪鱼属

拉丁属名Halichoer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中部诸岛。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背鳍鳍棘9。头部裸露无鳞。侧线完全。体色雌雄各异,雄鱼头部具红色纵条纹,体侧有云纹状斑块,鳃盖后上方及背鳍2-3鳍条间各有1黑色斑。雌鱼头上无纵纹。

生活习性
为色彩鲜艳的珊瑚礁鱼类之一。体长在100毫米左右。海洋生。

曲海龙


中文名称曲海龙

拉丁名称Choeroichthys sculptus (Gunther)

英文名称stumpy pipefish, sculptured pipe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龙目

拉丁目名Syngnathiformes

中文亚目名海龙亚目

拉丁亚目名Syngnathoidei

中文科名海龙科

拉丁科名Syngnathidae

中文属名曲海龙属

拉丁属名Choeroichth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

形态特征
体延长,头背面的轮廓在眼前方较隆起,吻部无中侧嵴,躯干部体环少于25,肛门在体长的中点之后,育儿囊在躯干部腹面,但其皮褶不十分发达,大部分受精卵暴露在外,躯干部上背棱与尾部上背棱相连,背鳍位于躯干部和尾部上,背鳍鳍条23-36。臀鳍很小胸鳍12-18,尾鳍明显。体环数目较少,躯干部体环数18-21,尾部体环21-25,背鳍下体环(7.25-4.0)+(0.5-2.5)=6.25-8.25。雄鱼育儿囊由囊板与腹褶组成,背鳍鳍条27-34,大部分位于躯干部上,臀鳍很小,仅4鳍条,胸鳍18-23,尾鳍明显,由10鳍条组成,体侧有3-4行小斑点。

生活习性
海(洋)生。

花鳍海猪鱼


中文名称 花鳍海猪鱼
拉丁名称 Halichoeres poecilopterus
英文名称 Multicolorfin rainbowfish、Speckledfin wrasse
地方名称 Parajulis poecilepteru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隆头鱼科
拉丁科名 Labridae
中文属名 海猪鱼属
拉丁属名 Halichoere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IX-14;臀鳍III-14;胸鳍12;腹鳍I-5;尾鳍14。侧线鳞28~30。
体较延长,侧扁;体长为体高4.1~4.6倍,为头长2.9~3.2倍;体背腹缘皆钝圆,弓状弯曲均不大;尾柄侧扁,尾柄高大于其长。头较小,头长为吻长3.1~3.5倍,为眼径4.2~4.6倍。吻部略呈圆锥状。眼较小,侧位而高。眼间隔凸起,其宽较眼径为大。鼻孔2,小圆孔状,相距甚近,皆位于眼前上方,前鼻孔具瓣膜。口中大,口裂约近水平状,前颌骨稍能向前伸出,上颌骨短,为眶前骨所盖,其后端达前鼻孔的下方。上下颌两侧皆为一行细小圆锥牙,前端各具犬牙2对;上颌前端犬牙及两侧小圆锥牙,均较下颌为大,在口角处有向前伸犬牙一个。唇发达,上唇内侧具有绒皮褶,最内一行皮褶边缘呈锯齿状,下唇两侧具一皮瓣。前鳃盖骨边缘平滑。鳃盖骨无棘,边缘呈膜状。左右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且横过峡部形成一皮褶。鳃耙短小,5~8+7~9,结节状,末端有刺突。

体被圆鳞,体侧鳞片大小略相同,只胸部与背鳍前方鳞片较小,背鳍起点前到后头部约有10行小鳞。头部完全裸露无鳞。侧綫完全,与背缘平行,在最后背鳍鳍条下方折向尾柄中央,伸达尾鳍基底。

背鳍具9鳍棘,14鳍条,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完全,中间无缺刻;背鳍鳍棘细而尖,以最后鳍棘为最长,鳍条部较高,最长鳍条长子最长鳍棘。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臀鳍鳍条较背鳍条为短。胸鳍位低而短,仅为头长3/5。腹鳍位于胸鳍下方,其末端不达肛门。尾鳍圆形。

雌雄鱼颜色有变异:雄鱼体呈淡褐色,背部色较晴,在胸鳍基底后方上具一大黑斑;体侧有一暗色纵带,自眼后沿体侧中央达尾鳍基底,此带常不明显;头部自口角向后达鳃盖边缘有一淡色纵带,此纵条在鳃盖部略斜向下方;另一淡色纵带自吻部经眼径达鳃盖后消失;背鳍鳍膜间具暗色网状纹,在网纹间形成淡色点;臀鳍灰褐色,边缘有一淡色横纵条,各鳍膜间具淡色斑点;尾鳍晴灰色,具有不规则浅色斑点和条纹;胸鳍与腹鳍暗灰色,无斑点。雌鱼体色较雄鱼为浅,体侧中央有一较眼径为细的明显褐色纵带,自吻端经眼径直达尾鳍基,此纵纸带在胸鳍上方及尾鳍基处黑色加深,另一褐色纵带沿背鳍基底;此外,各鳞片均有一黑色小点,各小点相连形成一细纵綫,共约6条,在中央纵带背方为2条,腹部为4条,腹部下方2条多不明显;各鳍色浅,无斑点与条纹。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303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