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孔雀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病原:本病病毒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即传染性法氏囊炎又叫甘保罗病、腔上囊炎。病原体是由双链RNA病毒科、双链RNA病毒属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毒的抵抗力很强,在60℃经90分钟仍不能灭活,在-20℃可生存3年之久,在pH值12的强碱环境中保持30℃以上1小时方能杀死。在紫外线及日光下有耐受力,从病鸟笼内清除的粪便、饲料、饮水等,经过52天仍保持传染力。首推的消毒药为甲醛,其次为人医用氯胺丁等,此外毒菌净、新洁尔灭等也有一定效力。

病理剖检:病死孔雀脱水明显,两条腿干枯,皮下干燥。胸肌、腿肌出现片状、条状大面积出血,腺胃与肌胃的交接处有出血点,有时腺胃乳头也出血。最主要的是出现法氏囊肿大、壁肥厚、皱褶明显,出血严重的呈紫葡萄状。肾脏肿大,出现浅黄色的花斑肾,继而引起死亡。流行病学:孔雀幼苗易感染此病。传播方式包括直接接触和通过饲料、饮水、粪便、笼具、人员衣物等间接传播。这种病毒不仅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还能通过种蛋进行传染,甚至昆虫也能带毒传播。预防:首先要搞好养殖场地环境卫生消毒工作,杀灭病原。其次做好孔雀幼苗的免疫接种工作,用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接种1-2次即可。另外对幼鸟加强护理,寒冷季节要保温,饲料中适当增加多种维生素。饮水中可加4%~5%的葡萄糖,以补充热能,改善体质。治疗:法氏囊散+(肾肿消或速效肾支净或肝肾宝贝)+维生素C可溶性粉+(禽感特灵或瘟疫速效或感康)。严重时可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孔雀养殖小编专家提醒:孔雀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程一般为1周,最初发现孔雀有啄肛现象,接着病鸟羽毛蓬松,采食量减少,畏寒,精神萎靡,缩头,闭眼,不愿走动,伏地昏睡,排泄白色和水样稀粪,个别粪便带血,眼窝凹陷,脱水,最后衰弱死亡。所以陶特别的小心!M.yz023.cOm

扩展阅读

养殖白羽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咯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剖检时可见喉部、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和糜烂,发病早期,患部细胞可形成核内包涵体。本病传播快,死亡率高,危害养鸡业的发展。我国的一些地区已有此病的发生和流行。

1.病原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气管组织及渗出物中。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弱,加热55C存活1015分钟,37C存活2224小时,水煮沸后立即死亡。用3%来苏尔或1%苛性钠消毒液消毒,1分钟可以杀死。

2.流行特点在自然条件下,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侵害鸡,而且各种年龄及品种均可感染,但以成年鸡症状最有特征。病鸡及康复后的带毒鸣是主要传染来源,一般经呼吸道及眼内传染。被呼吸器官及鼻腔分泌物污染的垫草、饲料、饮水及用具,可成为传染媒介。人及野生动物的活动,也可机械地传播。种蛋也可能传播。有少部分的康复鸡,带毒时间可长达两年。鸡群拥挤、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好、缺乏维生素和寄生虫感染等,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病一旦传人鸡群,则迅速传开,感染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因饲养条件和鸡群状况不同而异,低的5%左右,高的可达50%一70%。

3.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床症状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612天,人工气管接种24天。病白羽肉鸡初期有鼻液,呈半透明状,眼流泪,伴有结膜炎,其后表现为特征性的呼吸道症状,即呼吸时发出湿性罗音,咳嗽,有喘鸣音。病鸡蹲伏地面或栖架上。每次吸气时头和颈向前、向上、张口,呈尽力吸气的姿势,有喘呜叫声。严重病例,高度呼吸困难,痉挛咳嗽,可咯出带血的黏液。若分泌物不能咯出而堵住气管时,可窒息死亡。病鸡食欲减少或消失,迅速消瘦,鸡冠发紫,有时还排出绿色稀粪,最后多因衰竭死亡。产蛋鸡的产蛋量迅速减少或停止,康复后l一2个月才能恢复。病程510天或更长,不死者多经810天恢复,有的可成为带毒鸡。

4.病理变化主要病变在气管和喉部。病初黏膜充血、肿胀,有黏液。进而黏液发生变性、出血和坏死,管腔变窄。病程23天后,有黄白色纤维性干酪样伪膜。由于剧烈地咳嗽和痉挛性呼吸,咯出的分泌物中混有血凝块以及脱落的上皮组织。严重时炎症也可波及到支气管、肺和气囊等部位,甚至上行至眶下窦。

5.诊断本病常突然发生,传播快,成年鸡发生最多。发病率高,死亡率因条件不同差别较大。临床症状较为典型,张口呼吸,喘气有罗音,咳嗽时可咯出带血的黏液。气管呈现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病变。症状不典型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

6.防治措施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发病时,可对症治疗,并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饲养管理用具及鸡舍要进行消毒。病愈鸡不可与易感鸡混群饲养。在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流行地区,可通过点眼、滴鼻接种弱毒疫苗免疫鸡群。第一次免疫时间为4周龄左右,6周后进行第二次免疫。

养兔子之兔传染性水疮口炎防治


一、发病症状

病兔采食咀嚼困难,食欲减退或不食,进而发生消化不良、腹泻、脱水,体温升至4041℃,精神沉郁,逐渐消瘦,510天后衰竭死亡。

二、防治措施

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对兔舍、兔笼及用具用0.5%过氧乙酸或2%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定期消毒。若发现流涎水的病兔,应及时隔离观察治疗。健康兔可饲喂每公斤拌入5克磺胺二甲基嘧啶的精料进行预防。对症治疗及控制继发感染可选用下列药物。

1.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公斤体重0.2克口服,每日2次,连服4天。

2.病毒灵1片(0.2克),复方新诺明1/4片(0.125克),VB1和VB2各1片,混合研末口服,每日2次,连服3天。

3.中药大青叶10克、黄连5克、野菊花15克,煎汤供5只兔内服。

4.海王星注射液,肌注每公斤体重0.3毫升,每日2次,连注4天,或倍量口服。

唇、口腔黏膜溃疡面用2%硼酸液或2%明矾水和1%盐水冲洗,然后涂抹碘甘油或撒布青黛散;也可涂擦一扫光溶液、甲紫溶液或海王星注射液,局部去毒、消炎、收敛作用较好。

季节更迭,传染性猪病多发,看养殖达人如何诊断几种常见病!


春末夏初,季节更迭,气候变化无常,各种流行疫病高发,生猪容易感染流行疫病,特整理一组传染性猪病诊断诊治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1、在养猪生产中,经常会遇到以下痢等典型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猪病,引起发病的原因既有病毒性疾病,也有细菌性疾病,还有寄生虫疾病,这些猪病都有下痢的症状,容易造成误诊,因此科学鉴别及时确诊就显得尤为重要。

2、仔猪黄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病猪腹泻,排出黄色浆状稀粪,内含凝乳小片,很快消瘦、昏迷而死。胃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体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小肠壁变薄。最易发生于1~3日龄仔猪,个别仔猪在生后12小时发病,发病率与病死率较高。

3、仔猪白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病猪粪便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或糊状,腥臭、粘腻,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病变。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发病率中等,病死率低。

4、仔猪红痢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病猪排出血样稀粪,内含坏死组织碎片。空肠呈暗红色,肠系膜淋巴结鲜红色,脾边缘有小点出血,肾呈灰白色。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5、猪痢疾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病猪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纤维素坏死性炎症,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病猪食欲减少,粪便变软,表面附有条状粘液,以后粪便黄色柔软或水样,直至粪便充满血液和粘液。大肠黏膜肿胀,并覆盖有粘液和带血块的纤维素,内容物软至稀薄,并混有粘液、血液和组织碎片。各种年龄段和不同品种猪均易感,但7~12周龄的小猪发生较多。本病流行无季节性,持续时间长。

6、猪传染性胃肠炎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病猪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仔猪粪便为黄色、绿色或白色,可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成年猪有呕吐、灰色褐色水样腹泻。胃底黏膜充血、出血,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高,5周龄以上猪死亡率低,成年猪几乎不死。一般多发生于冬、春季,发病高峰为1~2月份。

7、猪流行性腹泻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病猪呕吐、腹泻和脱水。病猪水样腹泻,严重脱水,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小肠扩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缩短。各种年龄猪都感染,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肥育猪的发病率高。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以12月和翌年1月发生最多。

8、仔猪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出现败血症、肠炎、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等症状。病猪耳根、胸前、腹下及后躯部皮肤呈紫红色,粪便恶臭,呈淡黄色或黄绿色,并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絮片。脾肿大、质地较硬,呈暗紫红色,全身淋巴结充血、肿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索状。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仔猪,以1~4月龄者发生较多。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

另有:

1、具有皮肤红斑的热型疫病的鉴别

(1)咽部明显肿大,呈急性经过:猪肺疫。

(2)咽部明显肿大,呈慢性经过:猪炭疽。

(3)没有咽部肿大,各种年龄发病,红斑指压不褪色:猪瘟。

(4)没有咽部肿大,6月龄易发病,红斑指压不褪色,红斑不凸出皮肤,界限不清楚:猪弓形体病。

(5)没有咽部肿大,6月龄易发病,红斑指压褪色,红斑凸出皮肤,有菱型、方形等明显界线:猪丹毒。

(6)没有咽部肿胀,多发生于仔猪肢体末梢、跛行、神经症状:猪链球菌。

(7)没有咽部肿胀,多发生于仔猪肢体、末梢及皮肤湿疹、腹泻:猪副伤寒。

2、具有明显呼吸症状的疫病的鉴别

(1)体温正常,呼吸困难,鼻无病变:猪喘气病。

(2)体温正常,呼吸困难,鼻有病变:猪萎缩性鼻炎。

(3)体温升高,呈流行性经过,不良:猪瘟。

(4)体温升高,呈流行性经过,良性:猪流行性感冒。

(5)体温升高,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经过,不良:猪弓形体病。

(6)体温升高,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经过,良性:猪类流感型伪狂犬病。

(7)体温升高,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经过,不定:猪肺疫。

3、具有神经的疫病的鉴别

(1)神经症状明显,眼球震颤: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2)神经症状明显,呕吐,便秘,猪血疑不良:病毒性脑脊髓炎。

(3)神经症状,败血症:猪类流感型伪狂犬病。

(4)神经症状,攻击人、畜:猪伪狂犬。

(5)神经症状,败血,进行性消瘦:猪李氏杆菌。

(6)神经症状,肌肉强直:猪破伤风。

(7)神经症状,仔猪断奶后有头部水肿:猪水肿病。

(8)神经症状,败血症,跛行:猪脑炎型链球菌病。

(9)神经症状明显,少数病猪有神经症状,妊娠母猪流产及种公猪睾丸炎:猪布氏杆菌病。

4、口蹄部有水疱的疫病的鉴别

(1)各种家畜均匀感染:猪水疱性口炎。

(2)偶蹄兽均可感染:口蹄疫。

(3)仔猪感染:猪水疱病。

5、具有腹泻症状的仔猪疫病鉴别。

(1)粪便中含有坏死组织或纤维蛋白样物:仔猪副伤寒。

(2)血性黏液性下痢:猪痢疾。

(3)黄白色或暗黑色水样或糊状稀便:猪轮状病毒病。

(4)灰色或黄色水样稀便,传播快,呕吐,仔猪死亡率高:猪传染性胃肠炎。

(5)灰色或黄色水样稀便,传播较慢,死亡率低:猪流行性腹泻。

(6)白色糊状稀便:仔猪白痢(10~30日龄)。

(7)黄白糊状稀便:仔猪黄痢(7日龄以内)。

(8)血色糊状稀便:仔猪血痢(3日龄)。

(9)仔猪红痢:空肠、回肠有节段状出血性坏死。

(10)仔猪黄痢:主要在十二指肠有卡他性炎症。

(11)轮状病毒性肠炎:胃内有乳凝块,大、小肠黏膜呈弥漫性出血,肠管菲薄。

(12)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呈现充血、出血,并含有未消化的小凝乳块,肠壁变薄。

(13)流行性腹泻:病变在小肠,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胃内空虚。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是什么样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是什么样?怎么治?用什么药好?

1.由于气候和各方面的原因,蛋鸡极易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此病可引起鸡的增重和饲料报酬价降低,混合感染引发气囊炎使肉鸡在加工过程中被淘汰,引起产蛋数量和品质下降。

2.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急性、高接触性传染病、病毒性呼吸性疾病,其特征是气管啰音、咳嗽和打喷嚏。此外该病还可能侵害肾脏以及造成产蛋鸡产蛋数量和蛋的品质下降。雏鸡由于呼吸道或肾脏感染可引起死亡。

3.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能够在呼吸道、肠道、肾脏和输卵管中复制,此病毒能在鸡群中迅速传播,与感染鸡同处一圈舍的易感鸡通常在48h内出现症状。气雾接种后从24h到第7天,可从气管、肺脏、肾脏和法氏囊中分离到病毒,病毒的分离率随时间推移而降低,并且因毒株不同而不同。

4.虽然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的持续性尚未确定,但是长时间及间歇性排毒证明人员和设备污染是鸡群间传播的潜在危险。

5.传染性支气管炎无特异性疗法,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如防止冷应激、避免过度拥挤及保证采食量防止鸡体消瘦等可降低传染性支气管炎造成的损失。应用合适的抗菌素进行治疗可减少气囊炎所造成的损失。在澳大利亚,推荐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替代物,以补充丢失的钠和钾来降低肾炎而造成的损失。钠和钾(或)推荐的浓度为72(毫摩尔每升)mmol/l,其中至少三分之一为柠檬酸盐或碳酸氢盐成分。

此病最好的办法是预防和控制,也就是管理和预防接种。

孔雀养殖:孔雀养殖的技术要点


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向前,如今,孔雀的养殖业也是锋芒毕露,孔雀的浑身上下都是宝,肉可以食用,并且具有高蛋白和高营养,胆可以治病,羽毛可以制作标本,所以孔雀的养殖业也在越来越快的发展,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孔雀的养殖技术要点有那些。

环境消毒

人工养殖孔雀应确保环境卫生,做好消毒预防。清扫、冲洗、消毒要细致认真,一般先顶棚、后墙壁再地面。从孔雀舍远离门口的一边到靠近门口的一边、先室内后室外逐步进行,不允许留死角或空白。清扫出来的粪便、灰尘要集中处理,冲出的污水,使用过的消毒液要排放到下水道。

第一次消毒,要选择碱性消毒剂,如1%~2%烧碱、10%石灰乳。第二次消毒,选择常规浓度的氯制剂、表面活性剂、酚类消毒剂、氧化剂等用压喷雾器按顺序喷洒,第三次消毒用甲醛熏蒸,熏蒸时要求湿度70%以上,消毒剂量为每立方米体积用福尔马林42毫升加42毫升水,再加入21克高锰酸钾,1~2天后打开门窗,通风晾干孔雀舍。各次消毒的间隔应在前一次清洗、消毒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次消毒。

发情期管理

孔雀繁殖季节性很强,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期往往可提前和延长,从而延长产蛋季节。其性成熟龄期是22~24月龄,利用年限5年,每只年产蛋30枚左右,每年产蛋季节为3~8月份,每天产蛋时间在下午5:00~9:00,隔天产一枚蛋,有时隔几天才产一枚蛋。

孔雀进入繁殖季节前,做好种群组合。选种应挑选羽色好、脚有力、趾不弯的健康鸟,同时注意避免近亲交配。公母比为1∶5,不要1∶1进行配比,否则,雌雀会因交配过度而伤残,对栏舍和公雀利用率都不合算。但也不能超过1:5配比,否则受精率会降低。每一个组合为一个产蛋群,每产蛋群只能一个栏舍饲养。进入产蛋季节,孔雀开始发情,公雀会发出求偶信号,一般都在早上10:00前和下午5:00后。公雀求偶,首先开屏,头向雌雀逼近,并绕着雌雀转。如果雌雀发情时,则蹲下,让雄鸟爬跨。雌雀没有发情,则没有反应,不理不睬或者避开公雀。如果孔雀受到外界干扰刺激,孔雀也会开屏,并发出叫声,这是因为受到外界干扰刺激,而引起戒备。孔雀求偶交配后半个月,雌雀开产。产蛋临近,雌雀总是在周围走动,并发出咯咯叫声,表现不安、烦躁,双爪爬地做窝,然后在窝内产蛋。

孵化管理

孔雀蛋每枚重约108克,必须及时收集放冷库保存,5天入孵一次,孵化期为26~28天。在孵化前要做好选蛋、消毒、湿度、温度等调节准备,在孵化时要注意翻蛋、晾蛋。孵化温度为37.5℃,湿度65%~70%。孵化至25天时,胚蛋转入出雏机,温度为37℃,湿度75%,刚出壳雏雀每只重约80克。

选蛋孔雀蛋重约120克左右,种蛋存放一般不要超过2周,蛋型正常,大小适中,蛋壳厚薄均匀,颜色协调一致,色泽鲜艳,时间越短,孵化率越高。

消毒入孵前种蛋消毒一般采用熏蒸法,即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在25℃~30℃的温度下熏蒸20分钟,可杀死种蛋表皮上的病毒,消毒一般在消毒柜内进行。

温度孔雀孵化期为26~27天,温度是孵化的首要条件,孵化温度要根据胚胎发育情况采取前期高,中间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的方法,温度分别为入孵前种蛋预热6~8小时蛋温36℃~38℃,1~8天38.5℃~38.8℃,9~15天38℃~38.5℃,16~21天37.8℃~38.2℃,22~26天(即出壳)38.5℃~39℃。

湿度湿度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湿度过低则会引起胚胎粘壳,出雏困难;湿度过高易造成雏鸟蛋黄吸收不良,体质差,易死亡。适宜的湿度应掌握在两头高中间低的原则,即前期相对湿度为60%~65%,中期为55%~60%,后期65%~70%。

翻蛋为使种蛋受热均匀,使胚胎发育正常必须通过人工或自然翻蛋,从入孵的第二天起,一般2~4小时翻一次,翻蛋的角度为90度,第22天停止翻蛋。

晾蛋在孵化中后期蛋温达38.8℃时为防止内烧应晾蛋,一般孵化18天时每天晾1次。22~26天每一天晾2次,晾蛋的时间长短不等,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喷水喷水是提高出雏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喷水能使蛋壳松脆,孔雀的蛋壳上膜厚,蛋壳坚硬,为此在孵化22~26天时每天喷水一次,水温35℃左右,待干后继续孵化,在反复晾蛋喷水的作用下,蛋壳由坚硬变松脆,有利雏鸟破壳而出。

照蛋第一次照蛋为6~8天,主要检查种蛋受精情况。正常蛋能看到黑色眼点,蛋内颜色发红并带有血丝,无精蛋任何变化也没有,蛋黄完整,蛋清透明,要及时取出无精蛋。照蛋的次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主要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并及时查出死胎蛋。

人工育雏

雏孔雀由于其体弱而娇嫩,需要供给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较高的营养需求,同时要求管理精心细致。育雏前应先彻底消毒笼舍及设备,刚出壳的幼孔雀要加强保温,温度可根据雏鸟的日龄和表现来掌握。一般情况下1~10日龄34℃~30℃,11~20日龄30℃~26℃,21~30日龄26℃~24℃,以后每周降10℃,直至18℃~20℃。一般温度过低,孔雀苗堆在一起,靠近热源;温度过高则远离热源,并张嘴呼吸。脱温后一周左右,可让雏孔雀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适应外界环境温度,促进发育。

雏鸟养殖密度为30~50只,雏孔雀出壳后24小时先用0.02%高锰酸钾水饮水,有利于胎粪排出,然后喂料(要求含粗蛋白22.5%以上),并保持料、水不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15日龄内在饲料中加入熟鸡蛋黄、青饲料、黄粉虫、添加剂。平时要仔细观察雏孔雀的采食、粪便及精神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饲喂管理

孔雀饲料基本与蛋鸡相似,饲料调配主要以粒料、动物性饲料和青绿饲料配搭。粒料如高粱、玉米、水稻、麻籽、苏籽等混合喂给;动物性饲料由肉末同蛋混合饲料掺在一起喂给;青绿饲料切碎在动物性饲料中喂或单独饲喂。

育成期是孔雀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饲料要保持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使其养成一定的生活规律。采用栏舍饲养,并适当喂些新鲜多汁青饲料,此期饲料有颗粒料(如玉米、小麦等)、混合料(如蛋白质饲料及骨粉、钙粉、微量元素、及各种维生素)、青饲料三部分组成。晚间及清晨略给少量谷、粟、玉米等杂粮及青菜;或可略加动物性食物,如昆虫、蛹、鱼、虾等。

以上就是孔雀养殖的技术要点了,在养殖孔雀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科学的养殖一步一步完善养殖计划,会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的。

孔雀鱼的疾病的防治


饲养孔雀鱼的朋友一直有一个很大的困惑,那就是自己的爱鱼总是经常出现病变,通常情况下,得病的孔雀鱼可救治且痊愈的很少,就算治好了观赏性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就必须在这方面做好防御工作,孔雀鱼疾病常见的有:1)针尾、2)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3)烂尾烂鳍、4)水霉病也称白毛病、5)细菌性肠炎、6)白头白嘴病、7)竖鳞病、8)皮肤充血及溃烂。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几种疾病吧。

1)针尾

论坛上有很多治疗针尾的好帖子,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只介绍个人的一些预防小鱼针尾的经验。我的做法是把下鱼的种鱼放到小缸里用原缸水漂到养种鱼的原缸中,等鱼生完小鱼后把大鱼捞出放回原缸,小鱼在这里生活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每天抽底两次,抽完底补足水,补水切记用原缸水小缸漂在哪缸用哪缸水但养种鱼的水不能过老,必需是干净透明无病害的水,这样温度会保持一致,水质也是一致的,水质也是养过鱼的水对小鱼刺激性很小,每天给小鱼补完水后别忘了把原缸水水位也用晾好的新水补够。等到小鱼在这里生长到一定时间就可以考滤给它们换一个更大的空间环境了倒缸,这时的小鱼也有一定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了,首先准备一个适合它们的缸,然后把原缸水养种鱼的抽出一半放入,再把小缸的小鱼带水缓慢倒入,完成后用滴流法把同温度的新水导入直至达到水位线,这样基本上就完成了,效果很棒。大家可以一适。

2)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

鱼只全身长满了直径1mm以下的小白点,当病情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鳃组织被大量寄生时,粘液增多,鳃小片破坏,影响呼吸,鱼只缓游于水面,不久就会死亡。此病一般在水质混浊温度低的缸中容易暴发。由于小瓜虫有不耐高温的生理特性,所以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就是升温至28度小瓜虫即可脱落而死亡。还有一种就是一些高温产生的白点病,此类只能靠药物治疗了,通常我是用甲基兰或硝酸亚汞来治疗。一般情况下水放至淡蓝色。切记白点病千万不能用硫酸铜否则会使鱼病越重。

3)烂尾烂鳍

也就是病鱼的背、尾等鳍的开裂、腐烂。一般情况下黄粉效果不错毎百公升水用纯粉2克。再有一些是水质引起的,比如新水引起的烧尾,这类的不用放任何药物自己就会好。水酸引起的烧尾,换水后自然也会好转。

4)水霉病也称白毛病

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水霉菌为条件致病菌,多是腐生性的,因此,鱼体受伤是发病的诱因,当霉菌从鱼体伤口侵入时,肉眼看不出异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深入肌肉,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绵毛状菌丝,似灰白色绵毛。一般情况下没有体表受伤的鱼只不容易被感染。水温过低也是引发此病的一个原因。孔雀石绿是治疗此病的最好药物,但我不支持用此药,因为毒性太大不好撑控,用不好会造成悲剧收场,建议病轻时升温下盐加黄粉,严重时用甲酫容液分析纯每百公升水放入5毫升。

5)细菌性肠炎

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主要是喂食过多,鱼只贪食是诱发因素之一,再加上养殖环境因素太差,水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所引起。发病早期鱼只食欲减退,体色发暗没有光泽度,外表没有明显表现症状,后期则表现为病鱼腹部膨大、鳞片松弛、肛门红肿、剖开腹部有黄色腹水流岀,味恶臭。早期肠炎采用老三样连续三天有很好效果(必须停食),中期用痢特灵加盐有一定效果,后期入厕。

6)白头白嘴病

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病鱼从吻端至眼球处的一段皮肤色素消退,变成乳白色,唇似肿胀,张闭失灵,因此造成呼吸困难,,口周围皮肤糜烂,有絮状物黏附其上,不久后死亡。此病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现尽快治疗,,据本人经验早期黄粉加盐加痢特灵有一定效果,特效药为甲酫溶液每百公升水5-8毫升,连续使用3天,切记每天必须换水三分之二再补水加药,増大充氧量。最近听说二氧化氯效果也不错,,不过本人沒用过,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可以适一适。

7)竖鳞病

病原为水型点状假单胞菌,病鱼身体前部或腹部鳞片向外张开,鳞片基部水肿,形成炸鳞,用手轻压有液体渗出,鳞片也随之脱落。严重时体表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呼吸困难,身体失去平衡,不久后死亡。不过此病不会传染。引起此病原因很多,经常见就是新鱼刚到时水质不适应,水质不稳定,新陈代谢紊乱后不合理喂食导致。建议放弃治疗,此病沒什么好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就算治好也失去观赏效果,曾经我有一条金鱼用红霉素加大蒜素治疗半月渐好(只这一次治好),可鳞片下长了新肉再也沒下去,实在是太难看了。

8)皮肤充血及溃烂

此病一般是交叉感染所致,死亡率高达60%以上。一般情况下是操做失误导致的,比如说新进的鱼沒有做好检疫工作,甲缸倒入乙缸等等。什么是交叉感染?那就是甲鱼把自身带的菌传播给乙鱼,同时乙鱼也把自身带的菌传播给甲鱼的一种形为。即使购买的鱼只再健康也要做好检疫后再合缸,因为再健康的鱼自身也会带着或多或少的菌,它自身所带的菌对它来讲以经有了抗体不会发病但会传播给别的鱼,别的鱼会因此而发病,相同的道理别的鱼也会把菌传播回来致使它也发病,形成这种互相感染的症状。治疗难度较大,建议使用1甲酫+黄粉+土霉素。2乐彩的洁肤爽+伴侣。3台湾慧宏的防交叉感染的药。

蓝孔雀养殖的密度 孔雀舍孔雀栏建造


【常见问题】蓝孔雀养殖的密度多大为宜?

【专家解答】以本场情况作说明,蓝孔雀苗在一月龄以内每10个平方养殖30只是没有问题的,二月龄以内每10个平方15只以内,三月龄以内每10个平方10只以内,四月龄及以上转为每10个平方5只。以上是指室内面积,室外面积当然越大越好。这是本场的养殖状况,算是比较理想的场地,如场地较小也可适当的密度再大一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密度大了要加强管理。

小编汤姆为探索蓝孔雀养殖的密度的你整理了《蓝孔雀养殖的密度孔雀舍孔雀栏建造》。 【雏孔雀密度的控制】20日龄以内的雏雀,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左右为宜。20日龄至60日龄的雏雀,应从室内移到室外饲养,每平方米养5只~8只为宜,同时还要根据气温变化灵活掌握,防止高温挤堆雏雀闷热而死

【蓝孔雀栏/蓝孔雀舍密度】育雏间育雏箱为1.2米0.8米0.7米的木质箱,上盖可透气的窗纱,底板垫上4厘米厚的锯末。热源为灯泡,控制灯泡的高度可以调节箱内的温度。室内育雏在蓝孔雀20日龄内,搭架,每个架250厘米200厘米、底高70厘米,内高2厘米,底及四周50厘米,用1.5厘米1.5厘米的电焊网,其余用胶网,室外育雏2060日龄,栏舍面积为510米,室内外各一半,室内高4米,上盖石棉瓦,室内外均匀搭上竹架,供蓝孔雀栖息。在育雏期间,可用育雏伞或灯泡加热。

成年蓝孔雀栏由于蓝孔雀体躯较长,夜间有在高树上过夜的习惯,需要较宽敞的笼舍,一般一雄多雌同笼饲养。笼舍内要装结实的树干做栖木,供夜间休息,笼舍底面要比地面高出40厘米。运动场周围及上方围起铁丝网,网高5米,孔径不应超过2厘米。室内约占全部面积的1/3,地面铺上黄土或沙子。每100平方米可养蓝孔雀20只。

孔雀养殖:孔雀养殖的成鸟管理技术要点


【常见问题】孔雀养殖成鸟管理该注意哪些要点?

【专家解答】孔雀除了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外,也是一种高档的美味佳肴,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肉食禽类。但要想成功养殖孔雀,做好成鸟管理十分重要。现将孔雀养殖的成鸟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春季管理

在繁殖季节,活动量大,采食量也大,应及时调整饲粮,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在角落处设产蛋箱(铺垫沙子或软草)。

二、夏季管理

气温高、多雨、湿度大,采食量顿减,产蛋量下降,并逐渐停产。应多喂精料量,增加青绿饲料,防止霉变。做好清洁卫生和防暑降温工作。

三、秋季管理

虽秋高气爽,但气温下降,光照缩短,又值孔雀正常生理换羽期,饲粮中要减少或停止油料饲料。应在换羽期间采取强制性换羽,可以有效地缩短自然换羽天数,另外可以获得优质价高的羽翎,可通过对水、饲料和光照的适当控制,并突然改变其生活环境条件,以达到整齐换羽的目的。

四、冬季管理

天气寒冷,除做好御寒保暖工作外,在饲粮中增加谷粒和油料种子量。地面可铺些垫料,保暖的同时注意通风。在休产季节进行防疫与防治寄生虫病工作。

五、疾病防治

孔雀有相当强的适应性与抗病力,但在环境条件与饲养管理欠理想时,也容易患白痢病、禽霍乱、球虫病、蛲虫病。有些地区还发生过鸡新城疫、禽痘、马立克氏病等。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免疫程序,很多是套用鸡的免疫程序,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平时要定期搞好清洁卫生,投喂驱虫药物,有条件测定孔雀体内抗体后再进行免疫工作。

【小编结语】做好孔雀养殖的成鸟管理,是保证孔雀养殖效益的关键。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孔雀养殖的成鸟管理技术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殖孔雀之孔雀产蛋期的管理


5-6月份,开产的孔雀陆续进入产蛋高峰期,而如何保证孔雀在这期间,能最大限度地多产蛋、产好蛋的问题,就摆在每个孔雀养殖场的面前,本人为答复许多同行的来信来电,与同行一道切磋这一问题,写此短文,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一、饲料方面。孔雀在产蛋期间,需要消耗很大数量的养料(包括多维素及矿物质),因此蛋白质、多维素及钙磷的数量在饲料中必须有足够的保证,但蛋白质含量也不可过高,无论动物性蛋白还是植物性蛋白,在消化过程中,过多会产生尿酸盐在肾脏中的沉积,造成肾花白肿大,轻则引起减产停产,重则引发痛风死亡的后果。蛋白质在饲料中的适宜含量为20%。而对青饲料的数量,投放也要适中,这样会帮助孔雀消化,补充维生素及其他营养成分,但如果青饲料过多,会降低孔雀的血钙浓度,引起钙的流失而造成对钙质的吸收不足,产薄壳蛋与软壳蛋,增加破损蛋的比例。

二、环境方面。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会越来越高,这样对孔雀的产蛋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产蛋的数量,而且还会影响其受精率与出壳率,甚至影响出壳后苗雏的成活率。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必须做好降温工作,在其活动场地,安置遮阳网;在中午时分,可根据不同场地、设施喷水降温;同时,在饮水中可适当添加小苏打或绿茶水,消暑降温;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绿豆等清热解毒的饲料,可获得比较显著的功效。

三、防病方面。由于孔雀在产蛋过程中体能消耗较大,体质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病的概率会相应增加,因此,必须注意环境卫生,定期用刺激性小,高效的消毒剂进行灭菌消毒,减少病菌与病毒感染的机率,同时,适当添加一些安全低毒的药物进行防治(如土霉素),对个别已患病的孔雀必须隔离对症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孔雀好养吗 孔雀怎么养殖


孔雀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一种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并存的动物。目前在我国很多动物园里面都有饲养,并且现在国家也能让私人来饲养孔雀了,不过这里面除了国家保护动物绿孔雀之外。不过关于孔雀的养殖技巧,大家都了解了吗?

孔雀好养吗

孔雀是否好养,主要是看个人的养殖技巧,一般技巧掌握的好,孔雀还是很好养殖的,如果技巧掌握的不好,那么在养殖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麻烦,会觉得不好养。

孔雀怎么养殖

1、育雏设备:育雏期为2个月,初生蓝孔雀为黄褐色绒羽,头顶及背部略深,腹部色浅,飞羽为黑褐色。一般都采用人工育雏法,1~20日龄采用网养或笼养。每个网架长250厘米,宽200厘米,底网高60厘米,室内外均设栖架,应提倡笼育,可利用雏鸡用笼。

2、温度湿度:1~10日龄34~38℃,11~20日龄28~26℃,21~30日龄26~24℃。以后羽毛增多,可以与室温相同。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3、饲料饲喂:1~10月,每天4次熟鸡蛋、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补充饲料。11~30月,每天3次熟鸡蛋、肉沫、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补充饲料,31~60月,每天2~3与上同。再加玉米渣、高粱等。

4、养殖密度:每群饲养量以40~50只为宜,随日龄增加而降低饲养密度。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并建立信号条件反射以便于管理。定期消毒、驱虫和防疫、灭鼠、防兽工作,及时隔检病雏。

孔雀的四季管理法

1、春季管理:在繁殖季节,活动量大,采食量也大,应及时调整饲粮,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在角落处设产蛋箱(铺垫沙子或软草)。

2、夏季管理:气温高、多雨、湿度大,采食量顿减,产蛋量下降,并逐渐停产。应多喂精料量,增加青绿饲料,防止霉变。做好清洁卫生和防暑降温工作。

3、秋季管理:虽秋高气爽,但气温下降,光照缩短,又值蓝孔雀正常生理换羽期,饲粮中要减少或停止油料饲料,应在换羽期间采取强制性换羽,可以有效地缩短自然换羽天数,另外可以获得优质价高的羽翎,可通过对水、饲料和光照的适当控制,并突然改变其生活环境条件,以达到整齐换羽的目的。在饲粮中要增加动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促进羽毛生长。做好越冬准备工作。

4、冬季管理:天气寒冷,除做好御寒保暖工作外,在饲粮中增加谷粒和油料种子量。地面可铺些垫料,保暖的同时注意通风。在休产季节进行防疫与防治寄生虫病工作。

孔雀养殖的消毒工作

1、孔雀舍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污物及灰尘。以免降低消毒质量。

2、喷雾消毒时,喷口不可直射蓝孔雀,药液浓度和剂量要掌握准确,喷雾程度以地面、墙壁、屋顶均匀湿润和蓝孔雀体表稍湿为宜。水温要适当,防止孔雀受冻感冒。

3、消毒前应关闭所有门窗,喷雾15分钟后要开窗通气,使其尽快干燥。进行育雏室消毒时,事先把室温提高3~4℃,免得因喷雾降温而使雏蓝孔雀挤压致死。种类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轮换一次。

4、孔雀群接种弱毒苗前后3天内停止喷雾消毒,以免降低免疫效果。

孔雀其实掌握了养殖技术是很好养的,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的控制,然后还需要加强湿度的控制。在养殖的时候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不然可能会影响孔雀的生长。

如何养殖孔雀


孔雀养殖是近年来颇受养殖户欢迎的肉食禽类养殖项目,其肉有着野味浓、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养殖项目。同时,孔雀还是非常好的观赏禽类,可实现多元化养殖。那么,如何养殖孔雀?现将孔雀的养殖方法与管理介绍如下。

一、孔雀的养殖条件

1.场地选择:孔雀场的选择要求基本同于家鸡,最好选择在在树多荫大、地势稍倾斜、半沙半土的半山坡上,环境要僻静,种灌木,植牧草,尽量模拟野生环境以利孔雀的驯化及饲养。

2.饲料准备:孔雀的饲料基本与家鸡相似,粒料如高粱、玉米、水稻、麻籽、苏籽等,动物性饲料如肉末、蛋类等,青绿饲料如牧草、蔬菜等。

3.引种选种:孔雀引种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供种货源,掌握选择孔雀的基本知识,选羽毛光滑整齐、精神好、脚有力、趾不弯、食欲好、反应灵敏、眼睛明亮的孔雀。

二、孔雀的养殖方法

1.育雏设备:孔雀的育雏期为2个月,一般都采用人工育雏法,1-20日龄采用网养或笼养,每个网架长250厘米、宽200厘米、底网高60厘米,室内外均设栖架,可利用雏鸡用笼。

2.温度湿度:孔雀1-10日龄的适温为34-38℃、11-20日龄28-26℃、21-30日龄26-24℃,以后羽毛增多可以与室温相同,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3.饲料饲喂:孔雀1-10月每天4次熟鸡蛋、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等,11-30月每天3次熟鸡蛋、肉沫、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等,31-60月每天2-3与上同,再加玉米渣、高粱等。

4.养殖密度:孔雀每群饲养量以40-50只为宜,随日龄增加而降低饲养密度,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定期消毒、驱虫和防疫、灭鼠、防兽工作,及时隔检病雏。

5.疾病防治:孔雀的适应性与抗病力很强,但在环境条件与饲养管理欠理想时也易患白痢病、禽霍乱、球虫病、蛲虫病,有些地区还发生过鸡新城疫、禽痘、马立克氏病等,应注意防治。

三、孔雀的四季管理

1.春季管理:春季是孔雀的繁殖季节,活动量大,采食量也大,应及时调整饲粮,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同时在角落处设产蛋箱(铺垫沙子或软草)。

2.夏季管理:夏季气温高、多雨、湿度大,孔雀采食量顿减,产蛋量下降并逐渐停产,应多喂精料量,增加青绿饲料,防止霉变,做好清洁卫生和防暑降温工作。

3.秋季管理:秋季气温下降,光照缩短,又值孔雀正常生理换羽期,饲粮中要减少或停止油料饲料,应采取强制性换羽,可通过对水、饲料和光照的适当控制以达到整齐换羽的目的。

4.冬季管理:冬季天气寒冷,除做好御寒保暖工作外,在饲粮中增加谷粒和油料种子量,地面可铺些垫料,保暖的同时注意通风,在休产季节进行防疫与防治寄生虫病工作。

【小编结语】孔雀喜欢在靠近溪流的地方生活,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孔雀的养殖方法与管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雀养殖:蓝孔雀高效繁殖技术


【常见问题】如何高效繁殖蓝孔雀?

【专家解答】蓝孔雀是一种既具观赏性,又具食用性的一种禽类,在人工养殖蓝孔雀时,需要熟悉蓝孔雀的繁殖习性,这样才能做出相应的管理,现将蓝孔雀繁殖习性提供如下:

蓝孔雀22个月达到性成熟,雄孔雀的性成熟期早些。野生蓝孔雀,每年末开始繁殖,繁殖期多为山脊和阴坡草丛灌木之间的低凹处筑巢。进入繁殖期时,雄孔雀会频频开屏,不断地向雌孔雀求爱,表示亲热。雄蓝孔雀从早上六点即可开屏,雄蓝孔雀对雌蓝孔雀展开华丽的覆尾羽,并步步靠近雌蓝孔雀,当雌蓝孔雀已进入产蛋期即进行交配。雌孔雀处于发情期,就赂下蹲去,雄孔雀就跳到雌孔雀的背上进行交配。交配时,雌蓝孔雀在雄蓝孔雀前蹲下,雄蓝骑上雌蓝背上,嘴啄住雌蓝孔雀颈部羽毛,放下尾羽,两脚不断地蹬踩雌孔雀的背部,身体后有较大幅度拌动,雌孔雀的尾部羽毛散开,主要接受雄孔雀的交配,雄雌生殖器对接达到成功交配,整个配种时间持续约5-10秒,交配后各自离去。

从三月份中旬雌蓝孔雀开始产卵,产卵时间一般为下午5:00-7:00,八月份结束产卵。产卵前二小时内,雌蓝孔雀很不安静,来回走动,一般每隔一日产一个卵,多在早晚产卵。每窝产卵4-8枚,一般为5-6枚,一年可产20-30枚。卵为椭圆形,颜色为淡褐色、黄色或白色,平均卵重90克,大小为55毫米*67毫米。

蓝孔雀有抱窝性。雌蓝孔雀孵卵,孵卵期为27*30。

绿孔雀2月下旬-3月初开始进入繁殖期。多筑巢于密林中的沟谷地及山区耕地附近的次生林,巢在自然下凹的地面。每窝产卵2-5枚,偶见六枚,孵期21天。

【小编点评】小编汤姆为探索猞猁狲是什么东西的你整理了《猞猁狲是什么?》,孔雀繁殖的季节性很强,每年产蛋季节为3~8月份。孔雀性成熟龄期是22~24月龄,利用年限5年,年产蛋30枚/只左右。每天产蛋时间是在下午5:00~9:00,隔天产一枚蛋,有时隔几天才产一枚蛋,不会出现连续每天产蛋。

孔雀进入繁殖季节前,做好种群组合。选种应挑选羽色好、脚有力、趾不弯的健康鸟,同时注意避免近亲交配。公母比为1∶5,不要1∶1进行配比,否则,雌雀会因交配过度而伤残,对栏舍和公雀利用率都不合算。但也不能超过1∶5配比,否则,受精率会降低。每一个组合为一个产蛋群,每产蛋群只能一个栏舍饲养。进入产蛋季节,孔雀开始发情,公雀会发出求偶信号,一般都在早上10:00前和下午5:00后。公雀求偶,首先开屏,头向雌雀逼近,并绕着雌雀转。如果雌雀发情时,则蹲下,让雄鸟爬跨。雌雀没有发情,则没有反应,不理不睬或者避开公雀。如果孔雀受到外界干扰刺激,孔雀也会开屏,并发出叫声,这是因为受到外界干扰刺激,而引起戒备。孔雀求偶交配后半个月,雌雀开产。产蛋临近,雌雀总是在周围走动,并发出咯咯叫声,表现不安、烦躁,双爪爬地作窝,然后在窝内产蛋。

孔雀蛋重约108克/枚,孵化期为26~28天。孔雀蛋必须及时收集放冷库保存,5天入孵一次。孵化温度37。5℃,湿度65%~70%。孵化至25天时,胚蛋转入出雏机,温度为37℃,湿度75%。刚出壳雏雀重为80克/只。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养殖孔雀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土鸡养殖常见病的防治”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339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