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猪让咱奔向致富路

去金山屯区乐园村时,正逢寒冬腊月,雪花飞舞。听说村民冯德亮在全民创业的热潮中,另辟蹊径,依托丰富的林地优势养殖森林猪,走上了发展林下经济的致富路,我们是被他吸引来的。

来到冯德亮家,他没在家,抬头一看,他家房后的山上,突然一群小猪从森林深处追逐而出,不时把嘴探进厚厚的积雪中寻找食物。从附近赶来的冯德亮告诉我们:“这就是咱养的猪,全部放养,吃的是林中树籽野果,喝的是山中甘泉净水,呼吸的是新鲜空气,一切纯天然,全部无污染。”

原来,冯德亮养殖森林猪已经有几个年头了,经过几年的实践,如今他养的森林猪已近于原始放牧,不仅活动量大,体形健壮,瘦肉率高,而且所产肉质紧凑,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极高。由于利用林下资源,人工投入不是很高,山上的野果、林下剩余物都是森林猪的美食。森林猪肉质好,没有任何添加剂,属于纯绿色食品,销路也很好。目前他家养殖的森林猪已经出栏,在村支部、区畜牧局等的帮助下,在区内一些知名大肉铺里挂上自己的牌子,帮他代售。

今年,他们夫妻又有新想法,就是想借着金山屯区旅游产业的火爆形势,在自家建个农家小院,让本区以及外来的游客可以先品尝猪肉的味道,好吃可以买一些带回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增加一些销量和收入,还可以为老冯家的猪肉打出一个品牌。

冯德亮说,开农家乐,我们家还有一个优越条件,那就是我母亲是山东人,母亲纺出的布堪称一绝。我们家中有一台纺车,如果游客来了,让他们品尝绿色森林猪的同时,也可以亲身感受一把纺布的感觉,那可真是原汁原味,返璞归真。

看着老冯笑容满面憧憬未来的样子,真心祝愿老冯两口子的梦想早日成真,在致富、创富的路上越走越远。

相关阅读

刘云山当上“鹅司令”奔向致富路


日前,莫旗蒙鹅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塔温敖宝镇养殖户刘云山的养殖场,按照春天签订的价格收购他养殖的大鹅。刘云山今年养殖的两万只大鹅已全部售完,40万元收入囊中。

刘云山带着记者参观了他家的养殖场,透过围挡的栅栏,只见一只只雪白的大鹅有的吃食、有的戏水。这时,饲养员将装有饲料的车开了过来。大门打开后,拖拉机开进了大鹅的“领地”,大鹅们看到了“美食”,高兴地上前享用。正在记者们赞叹大鹅数量多时,刘云山告诉记者,这只是一部分,现在看到的也就是六七千只。在刘云山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鹅舍,两三千只鹅与外边的鹅一样,个个都很有精神。刘云山介绍,今年他家共养殖了两万只大鹅,买鹅雏时就和蒙鹅公司签了订单,他们以每公斤16元的价格收购成品鹅,很省心。

参观完鹅舍,刘云山又带着记者参观了他家的鸡舍。刘云山告诉记者,2014年,他家共养了两万只鸡,在销售时留下5000只母鸡产蛋,每枚笨鸡蛋售价1.5—2元,主要销往哈尔滨市,每只鸡仅靠卖鸡蛋就能挣100元左右。

刘云山还组织成立了鸿润肉鸡养殖合作社,2013年,他仅靠养殖笨鸡当年收入就达15万元。在长期的摸爬滚打中,刘云山发现养鸡周期长,公鸡要养殖4个月能销售,母鸡要5个月才能产蛋,而养大鹅从抓鹅雏到出栏最多100天,周期短、见效快。今年,他尝试着饲养了两万只大鹅。大鹅投入70万元,销售收入110万元,稳赚了40万元,再加上养鸡的收入,这一年收入颇丰。

如今,在塔温敖宝镇提起刘云山,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都称赞他是一个敢干、能干、会干的人。

养殖藏香猪走上致富路


听说信丰县万隆乡龙头村有一名靠养殖藏香猪致富的能人。近日,笔者来到龙头村的藏香猪养殖场,见到养殖场的主人刘章福正赶着一群黑黑的藏香猪到田园里吃草。

据了解,今年55岁的刘章福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1990年他和朋友一起南下广东务工,在外辗转奔波了4年后,他回到了家乡,除了种地干农活,还在家乡做过多种工作,由于勤劳肯吃苦,攒了一些积蓄。为此,他想自己创业大干一场。

除了能吃苦,刘章福还非常善于捕捉商机。他通过看电视等途径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他拿出多年来的积蓄,从浙江引进了12头藏香猪,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猪舍,开始了藏香猪特色养殖。

刘章福介绍说,他引进的这批藏香猪生长能力很强,适应山区生长,喜欢吃野生植物,所以成活率高,肉质很好,并且猪在外面生长抗病力强,基本上不发病,属于一种绿色产品。为了提高养殖水平,他订阅了《农村百事通》《致富快报》等报纸、杂志,认真学习藏香猪养殖技术。同时,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刘章福建起了39亩的李子园,让猪在果园里觅食,栽种了四五亩黑麦草和番薯藤,用青草、米糠等配料进行喂养。

经过4年的摸索和努力,刘章福的藏香猪养殖场已经形成规模,现在猪场有母猪40多头、公猪2头,存栏商品猪300多头、仔猪300多头,年出栏商品猪600多头,总收入200多万元,生猪畅销广东、深圳、福建等地。

谈到今后的打算,刘章福说,一人富不是富,最大的梦想是让大家一起致富。他准备继续扩大规模,成立合作社,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大白鹅养殖让村民走上幸福致富路


玄滩镇扶贫基金会于2014年3月份组织了38名农民前往自贡市富顺县参观学习养鹅技术,而如今已过去半年多时间,玄滩镇的多家养鹅农户已经见到成效,目前全镇有近20家规模以上养殖户,已出栏66000余只,利润达80余万元。

在参观过程中,代表们认真向当地农户请教,回来后,玄滩镇扶贫基金会多次组织动员,鼓励农户们参与养殖,增强他们的信心。当月就有7位农户参与投入养殖,首批出栏就达6000余只。镇扶贫基金会负责人告诉笔者:“玄滩镇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适合大白鹅养殖,同时离收购地荣昌县较近,运输成本低,我相信大白鹅养殖产业一定能发展起来。”

在参观富顺养鹅场后,农户们都十分兴奋,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又让他们犹豫不决,如何引进鹅苗、养殖技术、市场销路、资金投入等。面对这样的情况,玄滩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扶贫基金会牵头的大白鹅养殖协会,对大白鹅养殖户给予每只鹅5元的首批养殖扶助金;养殖协会还定期聘请养殖专家作大白鹅养殖培训,指导养殖户搭建鹅棚,科学建设养殖基地;统一为各养殖户订购优质鹅苗,统一聘请兽医专家为鹅苗打疫苗;养殖协会还为各养殖户打通销售渠道,统一上门收购,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大白鹅养殖协会还积极向市、县扶贫基金会争取资金,鼓励养殖户扩大规模。

此外,养殖协会还积极动员养殖户们互相交流经验,在养殖期间的每个繁忙时节互相帮助,保障养殖达到最佳效果。哪家要引进鹅苗了,要进行打针免疫了,要出栏装车了,附近的几户养殖户都会聚集在一起,借众人之手,快速完成。金龙寺村养殖户唐克平告诉笔者:“我每次出栏大白鹅1000多只,如果仅靠自己一只一只地栓捆,再装车,可能要一天的时间,这样,可能由于空气流通、挤压等造成死亡,遭受损失,现在大家互相帮忙,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

玄滩镇是农业大镇,广大村民的经济主要来源是靠外出打工挣钱,所以存在不少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家庭,因此解决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广大群众的愿望。大白鹅养殖是正是解决了部分群众的迫切需求,不仅让他们能够致富,而且让家庭更加和谐,子女能够健康成长。

金龙寺村胡伯容是个年轻妇女,以前和丈夫一起在外地打工,为了照顾孩子便回家务农,成为留守妇女。自从到自贡参观了大白鹅养殖,她便大胆养殖,现已经形成规模。胡伯容兴奋地告诉笔者,她已养殖大白鹅近7000只,最近出栏了1000只,每只纯利润12-15元,照这样计算,一年养殖1万只鹅收入可达12万元以上。看到养殖利润可观,她把在外打工的老公也叫了回来,一起养鹅,既解决了经济收入问题,又解决了夫妻两地分居和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问题。大白鹅养殖让胡伯容一家的收入增加了,让她的家庭更加幸福了。

白占国:“养狐让我走上致富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内蒙古森工集团金河森工公司金寒北极狐养殖基地,家家户户挂起了火红的灯笼,门上贴着喜庆的春联。年味儿仍浓,2月17日一早,养殖户白占国和胡丽艳夫妇俩开始了紧张忙碌的一天。

白占国曾在山场一线做了20余年的采伐工,1997年从金森公司防火办内退,妻子胡丽艳是金森公司大集体职工,当时家中有2个孩子上学,生活压力大、负担重。2001年,金森公司结合“冷”资源优势鼓励职工发展以北极狐为龙头的特色养殖业,于是白占国夫妇开始尝试养狐狸,从8只种狐到几百只种狐和皮狐,养狐14年的辛勤的付出,使他们先后荣获“十佳文明户”、“家庭经济能手”、“再就业带头人”、“全国绿色小康户”等称号。

“养狐让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如今咱林区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给北极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坚定了咱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白占国说道。

白占国的妻子胡丽艳粗略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2年种狐12只,由于起初没经验,基本没挣钱;2003年种狐达25只,存栏165只;2004年种狐达到43只,存栏360只;2005年种狐达到55只,存栏420只……截至目前,销售狐皮2800张,种狐600余只,狐皮最高达到每张2000元,种狐达到每只3200元,现已实现纯利润160余万元。

一家致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几年来,白占国夫妇俩先后扶持3户困难户脱贫致富,不仅在种狐上给予帮助和扶持,饲料、笼具、疫苗上都是以个人名义为他们提供贷款担保,同时在养殖技术上也大力支持。

在白占国家的院内,一条笔直的小路两旁高架起一排排铁艺饲养笼,毛茸茸的狐狸大小、颜色不一,有的发出阵阵的叫声、有的在笼中走动、有的眯着眼享受着暖阳。

走进操作间,墙角处整齐地码着狐狸专用饲料,旁边摆放着白占国自己用大油桶改装的上料推车,炉子上偌大的铁锅内是狐狸们最爱吃的肉和鱼干,里屋挂着待出售的狐狸皮。据胡丽艳介绍,金河镇气温低、饲养的狐狸品种好,该基地的狐皮大、毛针长、皮质厚,是衣服装饰和羽绒服毛领的优质选材,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由于裘皮市场不稳定,今年狐皮价格不佳,近400张狐皮未急于出售。

胡丽艳说:“目前在金河镇从事狐狸养殖的共有200余户,为了缓解市场价格持续下跌,该地部分养殖户们成立了微信群,采取多种方法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养鸡开辟致富路


春雨后路面有些滑,记者跟着一辆运鸡的卡车来到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春的家里,一探他的养鸡致富经。

陈春家住湖滨区磁钟乡寺庄村,有16年的养鸡经验。谈起往事,陈春打开了话匣子:“刚开始养鸡时没有经验,风险大、成本高。为了把自己家的鸡卖出去,养鸡户都拼命压价出售,结果谁都不挣钱。”

几年后,陈春开始思考新的致富路子。2007年,陈春联合村里的养鸡大户,成立了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把分散的养鸡户组织起来,并从陕西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选鸡苗、养殖、防疫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很快,合作社的鸡打开了市场销路,客商纷纷上门收购,合作社也在价格上有了话语权,养鸡户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经过8年发展,如今该合作社拥有50多家养鸡大户,带动了周边村以及陕县、平陆的200多家养鸡户。目前,洛阳、陕西、山西等地客商也慕名而来收购该合作社的鸡。

“凡是从我们合作社卖出去的鸡,品质绝对有保证。”陈春坚定地说。

说起政府扶持,陈春心怀感激:“合作社成立之初,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帮我们协调问题、办理手续,出了很多力。我们合作社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帮助。这不,前几天乡里又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让我们享受便宜电价,一年能省几千块呢!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49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