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猪”私人订制 羌乡养猪致富

养猪 如何养猪

2020-10-05

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四坪村的老百姓利用山区的自然条件优势,专门为城里的人养年猪,这种私人订制的养殖模式让这里的百姓走上致富路。近日,记者走进这个羌乡山寨,从绵阳、江油等地来预订年猪的人络绎不绝。

又是年关到

山寨家家户户猪满圈

当天,采访车载着记者过都坝河,绕过云遮雾绕的层层群山,来到了四坪村2组村民苟义伦的家。在他养猪场里白猪、黑猪,共有200多头,耳朵上都打有记号。给猪打上记号,便于认养者通过视频,或亲自到现场察看猪的成长情况。苟义伦说,我们用粮食喂猪,最快也得10个月才能肥,但这样喂出来的猪肉特别香,又很健康。

踏过泥泞的土路,记者冒雨走进四坪村4组杨进良家里,主人正在用小农机搅拌玉米、红苕、猪草。新建的100多平方米的猪圈里,80多头白毛猪儿,边嚼着主人喂的猪草,边快乐地哼哼。

生态无公害

城里人举家前来看年猪

在山寨里记者看见,很多来自绵阳、江油城区的市民来到这里订购年猪,在杨进良家,从绵阳城里来的陈晓涛一家正指着猪圈里一头耳朵上有记号的肥猪儿说:看嘛,那头猪就是我和亲友认养的年猪。再过一个月,我们小区里的3家人就来把这头猪杀了,灌香肠、腌腊肉,过年吃。同时,来这里认领年猪,相当于近郊游,瞧这羌山空气多新鲜,景色多优美。

据当地老百姓讲,早在今年上半年,该村就有绵阳、江油等地40多户城里人的找到他们私人订制,让这里的老百姓帮他们养年猪。在这里,记者遇见了北川一家食品公司负责人王华祁,他说:这里的猪喝的是山泉,吃的是高山玉米,没有一点污染,十分生态。今年初,公司就提前与这里的百姓签订合同,将这里的年猪作为该公司的今年春节前主推的年货产品。上个月,我们用这批生态土猪,熏了一点香肠腊肉,味道就是不一般。

喂认养年猪

山寨百姓走上致富路

今年40岁的杨进良的家在512地震中损失惨重,地震后,他一直在新疆的建筑工地上做水电工,年收入约3万元。今年,听说村里在号召养生态猪,于是回乡,从信用社贷款6万元,建起了养猪场。想不到刚开始养,猪就被城里人私人订制了,他今年收入就可能超过5万元。

苟义伦今年初则租地4亩建起生态养猪场,还请了一个养猪能手来伺候这批喝山泉水、吃玉米的猪宝贝,今年纯收入预计有10万元。他告诉记者,今年5月,四坪村村成立了生态养殖合作社,10多户人家今年共养了400多头猪,都是认养年猪,不愁销路,售价也高。明年,全村计划养3000头猪。

相关知识

马云生态养猪养出年猪“老味道”


虽然年越来越近,可是农村传统“宰年猪”的却越来越少,随之消失的不仅是那热闹的场面,更是那记忆中传统猪肉香的味道。春节前夕,北京延庆县生猪养殖大户马云粗饲慢养的100多头“年猪”陆续出栏,供应节日市场,让很多市民找回那久违的老口味。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缙阳山下的延庆县旧县镇大柏老村的北京金睿龙腾养殖基地,发现这里与其它养猪场有所不同。这里远离城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猪的生活空间比较大、也比较舒适。正值冬日中午,我们看到有的猪正在“运动场”里悠闲地散步、有的则卧在墙角懒懒地晒着太阳。马云说,之所以称这批猪为“年猪”,一是它们生长周期长,正好一年,在春节前“宰年猪”时节出栏;二是这些猪是按照以前农村的“年猪”传统的饲养方式喂养的,不吃精饲料,主要食物是玉米和蔬菜等,饲料中不含有任何添加剂。这些猪还有很多特别的优待,比如它们有专有的运动场,每天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到了夏季,它们还有游泳池,用于防暑降温。马云说,他养的这些猪与那些精饲快养的催肥猪有着天壤之别。

马云经过对市场分析和调研后,从2013年就开始逐渐转变为以这种生态养殖的方式养殖生猪。最初,猪肉上市由于价格略高于普通猪肉,很多人不认可,马云就采取送猪肉免费尝的方式,去打开市场。吃了后大家一致评价猪肉口感好、吃着香,有的老人甚至说这就是他们寻找的那种老味道。有了顾客的肯定,马云的信心更足了,去年,他在延庆县城开了一家肉店,取名“好肉道”,店面不大,每周只供应两三头猪。随着市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这种生态猪肉逐渐被消费者所认可。马云利用延庆优良的生态环境,采取生态养殖的方式,不仅为市民找回了记忆中的老味道,也为自己增收开辟了一片天空。

李琼别样养猪 同样致富


在名山区廖场乡观音村,一个标准化养殖基地坐落在绿树林荫下。基地里饲养了120头猪,但这里却没有猪肉及猪肉产品销售。

这里,是廖场乡村民李琼开办的正吉泰种猪场,只有猪精液一种产品销售。

好特别养猪不卖猪

开办正吉泰种猪场前,李琼在廖场乡场镇上经营一家饲料门市,专售饲料产品。

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是名山区农村除茶叶外的又一大支柱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然而,名山区生猪存栏量虽大,猪种品种多年未更新,已不符合生猪产业发展需求。

2011年,成都正大农牧食品有限公司在名山区启动生猪换种计划,鼓励对生猪产业发展有想法的人士一同合作开办种猪场,饲养优质种猪,通过人工授精生产销售优质猪精液,升级改良现有生猪品种。

与养猪场相比,种猪场所承受的市场风险相对较少;与大公司合作,对方提供技术指导,不担心技术难题;所产猪精液由公司统一回购,销售市场有保证。获悉生猪换种计划后,李琼对开办种猪场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细细思量,李琼认为这种发展方式值得一试。

随后,李琼与正大集团达成合作关系。她的种猪场很快建好并投入使用,成为雅安唯一一家专业种猪场。第一年,李琼买回40头种猪,购进10余万元的专业检测及实验器材,开始了种猪精液销售之路。

好效益月收益5万

在公司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下,很快,李琼的种猪场就取得了收益。坚持两年下来,李琼也积累了一笔资金。对种猪场前景看好的她决定,继续扩大养殖面积,增加收入。

现在,在李琼的种猪场里,一共饲养了120头优质种猪,品种以约克、皮杜、杜洛克、长白猪为主。每天早上5点,种猪场开始采集精液,每头种猪每天可采集精液约200克。每月下来,除去成本,能净赚近5万元。

最多3-4年,种猪场的成本就能收回来。有专业技术支撑,有公司回购保障,李琼坦言,虽然前期投入大笔资金,但后期回本及盈利将十分可观。

养猪专业户蒋小兵的养猪致富经


时下的农村,很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养猪的农民少了,不过,养猪专业户却渐渐多了起来。上饶县煌固镇丁宅村的养猪专业户蒋小兵,以养两头猪起家,现在已发展到养殖400多头猪的规模。

养猪是辛苦事,不仅要按时喂食,及时清理猪粪,还要提防猪生病,时刻关注市场动向。蒋小兵说。记者看到蒋小兵的家是一栋占地100多平方米的三层小楼。室内均装修一新,跟城里人住的房子没有两样。家门前停着一辆小车。这栋楼是4年前建的,花了30多万元。小轿车是2年前买的,花了10万元。蒋小兵说,他靠养猪致富,日子越过越好。

10多年前,蒋小兵家里很穷。父亲患病几乎不能劳动,兄妹5人读书,欠了不少债。18岁那年,他外出打工。2007年,29岁的蒋小兵回家过年,获悉村里大米加工坊要转手,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花1万多元钱买下了加工坊。大米加工后有很多米糠,是养猪的好食料。于是蒋小兵养了两头猪。当年底,便盈利3千余元。尝到甜头的他干脆当起了养猪专业户。

9年来,蒋小兵的养猪规模不断扩大,如今,他已养了400多头猪。养殖规模大了,就请了村民帮忙,自己主要负责进饲料和买猪卖猪。蒋小兵说。走进猪场,记者看到,在呈长条形的猪圈里,分隔了数个大约8平方米的小间,每间养着数量不等的猪。记者见一名工人正在清理猪粪。只见这名工人用铁锹把猪圈里的污物铲起,从猪圈左下角的方孔倒出去。沿着猪圈,外面有一条水泥小沟,猪粪便沿着小沟流向鱼塘。猪粪是喂鲫鱼的好食料,可要利用起来。这是变废为宝,资源再生,循环利用。蒋小兵笑着说,山下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水塘,养猪的次年他便把这个水塘承包下来,养了数万条的鲫鱼和鲤鱼等,当年便赚了4万余元。

说起创业的辛苦,蒋小兵微微一笑:累是肯定的,但这些年比较顺利,猪价稳定。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低价租田30多亩,种植红薯和玉米喂猪,一年只需3万多元钱。一头猪养半年就重达100公斤左右。去年赚了10来万,今年翻一倍没问题。蒋小兵说。

在蒋小兵的影响下,丁宅村养猪专业户达到20多户。蒋小兵说:养猪户们经常到我家来取经,哪里有小猪要卖,什么时候卖猪划算。我告诉他们低买高卖,就像炒股票一样。前些日子,小猪价格20多元一公斤,我们都没有买,这个月单价跌了10来元,应该可以出手了。

科学养猪走上致富路


现年48岁的胡玲,是驻马店市泌阳县花园街道张庄居委王岗组村民。她钟情于养猪事业,率先走上了致富路子。

2006年以前,胡玲家庭并不富裕,一家4口人,住在4间平房里,仅靠种地维持生活,一年收入1000多元。当时,两个孩子都在县城读书,家庭开支入不敷出,不知不觉间,竟欠下几万元的外债。

穷则思变。胡玲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但又如何能摆脱困境呢?经过调查和思考,胡玲与丈夫商议决定—养殖生猪。

目标一定,胡玲就带头苦干。没有资金,她向信用社争取贷款,还向亲友借贷,共筹资6万元。为了节省费用,胡玲和丈夫自己动手砌砖垒墙,修建起200平方米的养猪房,购买了猪崽,很快发展43头猪。当胡玲回顾创业历程时,不禁感慨万千:“那些日子,我和丈夫真是累坏了,可我们用心血创造出了自己的基业,心里感到无比甜美!”

2009年初秋,胡玲又投资扩建厂房,扩大了养殖规模,生猪存栏发展到300多头。正当她和丈夫高兴地走向实现年收入20万元的目标时,突然一场“灾难”把她打得晕头转向,她养殖的生猪生病了,相继死去40多头,造成近10万元的损失!母猪也被迫卖光,圈里几乎连一根“猪毛”都看不到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胡玲冷静思考,与丈夫一起总结失败的原因,发现主要是自己单纯依靠传统经验来养猪,而忽视了科学知识的学习,不懂得常见病处置。

原因找到了,胡玲决心勤学技术,稳步发展,寻机再次大干。

要致富发展,首先要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于是,每天夫妻俩忙碌完农活,就坐在一起读书看报,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探讨,总结经验和教训。与此同时,胡玲和丈夫还多次到县畜牧局拜访专家,学习科学养殖技术。

2010年5月,胡玲从外地引进良种猪,科学喂养,当年就获利9万余元。如今,胡玲扩大养殖场地760平方米,喂养母猪300多头,生猪存栏达1000多头,年收入30多万元,成为村里的致富能人。

王世美:养猪致富女能手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关县寿山镇柑子村山王坳村民小组的王世美,靠着夫妻俩外出务工收入作垫本资金,回到家乡自主创业,自2010年开始尝试养猪,经过不断学习和摸索,成功闯出一条致富路,成为当地的致富女能手。

今年32岁的王世美,只有小学文化,丈夫常年外出务工,她用丈夫打工挣来的钱作垫本资金养猪。第一年,养了20头,经过精心的饲养,赚了3000多元;第二年增加到50头,又养殖了300只乌骨鸡,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当年就出栏肥猪40头,收入达2万元,养殖获得初步成功。

为了扩大规模养殖,2014年她投资2万余元新修简易畜圈16间300多平方米,养殖能繁母猪7头,生猪100余头,乌骨鸡1500只,去年出栏肥猪90头,出售乌骨鸡1200只,总收入达20万元左右。2015年年初,王世美又向寿山信用社贷了2万元的贷款,用于购买种猪和仔猪扩大养殖规模。为支持她的养殖业发展,镇党委政府帮助解决了2万元贴息贷款。

今年计划养殖生猪240头,出栏肥猪200头,养殖能繁母猪15头,乌骨鸡1000只,计划年收入达35万元。目前,王世美的养猪场已是一个小有规模的养猪场,养殖生猪存栏72头,出栏58头,年初卖掉肥猪14头,收入2万余元。

王世美养猪一直坚持自繁自育,由小到大,滚动发展的原则,并克服养殖中的各种困难。2012年,由于防疫措施未到位,加之猪价下跌,造成仔猪死亡15头,经济损失近1万元,她为此心疼了好长时间。经过这次教训后,她更加注重对科学养猪技术的学习,还经常邀请镇畜牧兽医站的技术人员上门现场指导。她虚心学习,认真请教,掌握了不同生育期生猪的饲养技术,通过生猪饲养方法和防疫的学习,王世美不但学会了自己打防疫,还节约饲养成本,获得了较丰厚的经济效益。

王世美发展养猪致富不忘众乡亲,先后帮助和带动本村10余名妇女走上了养猪致富道路,并在技术、资金、销售、信息等方面提供帮助,使她们每户靠养猪增收1万元左右。王世美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猪女能手,并带动周围的妇女姐妹共同致富,成为妇女致富的领头雁。

山村养猪致富能手王忠惠


在山高地陡的册亨,搞养殖致富已成为众多农民群众的首选产业。在册亨县,地少人多矛盾尤为突出,农民收入主要以粗放的第三产业为主,农业发展陷入不平衡状态,产业结构极不合理。从2012年开始,册亨县委、政府把养殖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大力支持、扶持,促进了养殖业由零散经营向规模科学养殖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发展产业的好把式,册亨县者楼镇的王忠惠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年已46岁的王忠惠,衣着简朴,双手老茧,皱纹满面,却是一脸笑容。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是一位颇有经济头脑的农民。短短2年多的时间,就成为年出栏200头肥猪的养猪大户。还积极带动了周围十几户乡邻,一起走上了养猪致富道路,成为者楼镇人人称道的“养殖状元”。

十多年的打工生涯,让王忠惠尝尽了人间冷暖,也让她长了不少见识,长期在外闯荡的她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每到年终,她总会想:为什么有人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而自己一年干到头却什么也看不见?她开始一有空就去市场里逛逛,看看有什么适合自己做的、研究市场动态。经过长时期的观察准备,她发现市场的猪肉卖到最高价时15元/斤;由于生猪养殖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王忠惠一直看准国家推行的帮农、扶农好政策,认为这正是自己创业的最佳门路。于是,2012年底,王忠惠毅然和爱人回到了老家者楼镇落晚坡脚发展生猪养殖业。2012年12月,王忠惠正式动工新建养猪场。可当时她一家人多年外出打工的积蓄只有2万元,光靠这么一点钱,这养猪场怎么建啊?正当她一筹莫展时,正赶上信用社发放最后一批妇女创业贷款,信用社给她解决了15万元的妇女创业贷款。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王忠惠感激地说:“要不是没有信用社贷款扶持,光凭我一个人,只怕再过十年也办不起这么大的养猪场来。”

从事生猪养殖,王忠惠可不外行。打小就养猪的王忠惠,面对8头繁殖母猪和80多头猪仔,她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她找到了政府,向相关领导汇报了情况。很快,镇里便指派专人到她蹲点作技术指导。半年后,在者楼镇政府的协调下,王忠惠的养殖技术上了一个台阶。从此,她更加得心应手,由于积极防疫,猪也不那么老是生病了,她的成本一下子降了不少。同时她还帮助乡邻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

建场初期,为了解决80头仔猪的饲料供给及降低成本,王忠惠夫妇每天到10多公里县城收餐馆和早餐店的泔水,再加上自己种的一片菜地,以此作为饲料,用学到的知识,她采取夏季喷雾排风降温,冬季采取暖墙增温,并且应用了快速饲养综合配套技术。2013年年底,第一批80头猪全部售出,并且一下子获纯收入10万余元,一举成为镇里有名的养猪至富带头人。

依靠科学、遵循市场规律是王忠惠投身生猪养殖事业的原则。她购买了生猪养殖专业的科技报刊、图书和光盘刻苦钻研,不断总结书本上的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吸收她人的长处,改进管理方法、应用新科技,先后到昆明、安顺等地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参观学习。她还想方设法找一些技术资料,并与相关技术人员建立长期联系,每当遇到技术难题,都可以通过电话及时向专家求教。此外,她还积极自学家畜病防治知识,掌握了脑包病、猪肉绦虫等病情的防疫技术,在科学管理和喂养下,王忠惠的猪成活率高达99%、出栏率达98%。

在销路上,王忠惠逐步摸索出了一条产供销有序运转的模式,她应用的饲料全部是厂家直销,减少了经销商环节,降低了成本。她还有一个把握市场机遇、高价位出售的秘诀:避开旺季找销路。她一方面查证去年的“生猪养殖档案”,一方面与七八个生猪收购商联系。这使得她在市场上连战连捷,赢得市场高回报、从无亏损。

在王忠惠的辛勤付出、科学管理下,生猪养殖事业快速地发展起来,现已形成年出栏肥猪200头的规模。走进场区,消毒设施齐备,占地约1.5亩地、装饰一新的4间钢架房干净整洁,养殖场内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养殖区后建有化粪池,对猪粪进行有效利用。

王忠惠致富不忘当年信用社贷款支持,每次我们去好养殖场做贷后检查时,她总是说信用社的政策真好,没有信用社资金的大力支持,我的养殖场哪会发展的那么快,太感谢你们了。从建场至今,她每周都要接待几批前来咨询的镇内外同行。有的请她传授技术,有的请她帮助联系销路,她总是热情地接待,做到有求必应。

谈及今后的发展,王忠惠兴奋地说,为了联合更多的生猪养殖同行,共同交流养殖技术,统一提供产供销服务,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她正在组建一个生猪养殖合作社,相信不久的将来者楼镇的养殖产业在王忠惠的带领下,一定会越办越红火。

吕善明的养猪致富经


“老吕,你这的高山黑猪肉口感好,味道纯,我再来挑几头,拉回去分给朋友和亲戚。”11月30日,市城区一位私营企业负责人盛爱明,在今年第三次买老吕的高山黑猪时说。

养高山黑猪的老吕名叫吕善明,家住茅箭区茅塔乡岩屋村。岩屋村是茅箭区南部山区偏远村之一,南与房县接壤,海拔580多米,山高人稀。吕善明既是岩屋村的党支部书记,还是该村的养猪致富带头人。

当初返乡支援家乡建设时,吕善明认为养高山黑猪前景广阔,便筹资建起养猪场。由于一段时间养猪业不景气,一些养猪户转为发展其它行业,但吕善明坚信黑猪市场有潜力,自己又有经验和技术,只要坚持,一定能出成绩。经过仔细研究和反复实践,他摸索出了饲料配比、防疫等一整套养猪方法。可是在圈养过程中,他发现猪总生病不长膘。而散养后,猪长得快多了,也不生病了。于是吕善明决定到山上放养猪,致力把无公害的生态黑猪肉送上餐桌。目前,他存栏生猪80多头,能繁母猪达16头。今年上半年,他出栏生猪200多头,获得纯利润5万元。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吕善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毫无保留地把养猪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村民,支持村民养猪。去年,岩屋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目前,岩屋村养猪户由原来的几户发展到20多户。下一步,吕善明打算带领村里的养猪户成立养殖合作社,拓宽销售渠道,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78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乌龟怎么养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