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的经济价值与养殖前景

一、竹鼠的营养价值

竹鼠的肉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竹鼠肉质细腻精瘦,肉味鲜美,属于低脂肪高蛋白质的肉类,富含钙、磷、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多吃竹鼠的肉.具有增强肝功能、抗衰老等作用。同时,竹鼠肉食品也是目前许多高级宾馆的时新佳肴,人们对此赞不绝口,戏称天上的斑鸠,地下的竹根猪(竹鼠),是国内外颇受青睐的新潮食品。

据屠宰试验和营养成分分析,竹鼠的屠宰率,公竹鼠为55%~60%,青年竹鼠为45%~50%。剥皮后去头、尾和内脏的胴体重,成年公竹鼠为0.7~1.5千克,母竹鼠为0.5~1.2千克,青年竹鼠为0.5~】千克。竹鼠的鲜肉中含水分、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物质分别为60%~70%,20%~25%,4%~6%和0.87%。竹鼠的皮下脂肪和体内脂肪极为丰富,可占整个体重的15%~18%,它是高级化妆用品的原料。

二、竹鼠的药用价值

竹鼠的各组织器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民间将竹鼠作为药用动物,用于治疗疾病,已有悠久历史。据《本草纲目》记载,竹鼠肉味甘.微温,无毒,滋养筋骨,固本生津,滋阴壮阳,消肿毒。此外,竹鼠的血、胆、油、牙均可人药。血对治疗哮喘有奇特功效;胆可明目、提神健脑;牙磨水能治蚊虫叮咬,消肿止痛;油能解毒排脓、生肌止痛,外治水火烫伤、无名肿毒,并能拔取异物等。鼠尾的主要成分是硬质蛋白质,经加工后可制成水解蛋白质、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等。常吃竹鼠肉能治小儿疳积、遗尿;竹鼠的胆可治眼疾和耳聋症;竹鼠的睾丸炒干后加冰片少许,冲开水吞服可治高烧不退、呕吐和风症;竹鼠的肾在瓦上焙干研粉,睡前用蛋花汤冲服,可治心慌、惊悸、失眠等症;服用1~4日龄的无毛仔竹鼠浸制的白酒可治贫血;以竹鼠骨为主药浸酒,可治风湿、类风湿病和关节痛。

现代研究表明,用竹鼠的脏器可提炼成多种生化药物制剂。例如,从竹鼠体内脂肪中提取的亚麻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降血压、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强免疫力和保护皮肤等多种功能;从竹鼠的胸腺提取的胸腺肽,具有治疗肿瘤和原发性与继发性免疫缺陷等多种疾病的作用;从竹鼠的脑髓中提取的脑磷脂,具有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等病症的作用,同时,脑磷脂又是功能性保健食品和皮肤化妆品的重要添加剂;从竹鼠肝脏中提取的促肝细胞生长素具有治疗重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从软骨组织中提取的软骨抗癌活性因子具有抑制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抗癌率达60%~70%。

三、竹鼠的皮毛加工利用价值

竹鼠的皮毛细软,毛绒细厚,光滑柔润,皮板厚薄适中,易于鞣制,是制裘的上等原料。用竹鼠的皮革制成皮鞋,每双售价2000~2500元。用竹鼠制成的皮大衣,每件高达4000、一5000元。竹鼠的须是制造高档毛笔的原料。竹鼠尾巴中的线状白筋,可制成高级外科手术缝合线。

四、竹鼠养殖的特点与发展前景

竹鼠容易饲养,农民一学就会。首先,竹鼠的食性广泛,饲料易得。竹鼠多采食植物的根茎和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以草类、竹类、树类、藤蔓类和瓜果类等为主要粗饲料,每只每天需粗饲料200~250克,精料20~25克。精料用量仅为肉鸡的1/4,鸭的1/5,猪的1/20。即使完全不用稻谷、玉米等粮食,也能饲养。

其次,饲养管理简便。家庭少量饲养,不需专人看管。一般每天投放粗料1次,精料1次,农忙时也可3天投料1次。夏日每天清扫1次笼舍,冬天可3天清扫1次。1个劳动力可养200~300只,饲养一组(对)竹鼠,只相当于养1头猪的工作量的1/10。

第三,笼舍设施简单,可就地取材改造。竹鼠营穴居生活,既可用农村中闲置房舍改建,也可在地下室建造窝室;当然也可以建造规模化的设施养殖场,进行立体化饲养。

第四,繁殖快、周期短、效益高。竹鼠一般饲养到4~5个月或5~6个月即可进行配种繁殖,1只母鼠一般每年产3~5胎,每胎产仔3~4只或5~6只,多的可达8~10只,仔鼠饲养到30~35日龄即可断奶。一对成年竹鼠,每年可产仔30~40只。如果一个农户利用房舍饲养6~10对竹鼠,当年可收入6000~8000元,多的可达万元,相当于饲养50~6O头猪的收入。据饲养试验证明(/),竹鼠每增重1千克,耗粗料15~19千克,精料2~2.7千克。每千克增重需成本7.18元,产投比为13.46:1,即每投入1元,可收入13.5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第五,竹鼠抗病力强,风险小。竹鼠尿少粪干,笼舍清洁卫生,很少患病,极少发生大群死亡现象。同时,竹鼠的粪便和垫草还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由此可知,饲养竹鼠是一种占地少、设备简单、投入少、经济效益高、周期短、养殖前景好的特种养殖业,也是一条新兴起来的有很好前景的快速致富奔小康的门路。

相关推荐

獭兔的经济价值与养殖前景


獭兔又称力克斯兔,起源于法国,是世界著名的短毛皮用兔,最早是由一种灰色普通毛皮兔中产生的短毛突变种培育而成的。獭兔全身密生光亮如丝的短绒毛,平整美观,富有弹性,不易脱落,可与水獭媲美,故称之为獭兔和天鹅绒兔。主要品种有:獭兔、银狐兔、玄狐兔及哈瓦那兔。具有下列特点。

1.毛质好

其被毛特点是短、细、密、平、美、牢,全身密生光亮如丝的短绒毛,平均每平方厘米为1.4万一1.8万根,毛长仅1.21.3cm,绒毛平均细度为1618mm,直立而软,弹性好,不易脱落,保温力强。

2.色彩多

现已育成20多种天然色彩美丽的獭兔,如:白色獭兔、黑色獭兔、巧克力獭兔、蓝色獭兔等。

3.肉质好

45月龄,体重在2.5kg左右时宰剥,产肉率较高,肉质好。獭兔既可提供优质兔皮,又可提供高质量的兔肉。具有以皮为主,肉用为辅,兼作观赏的多用途特点,经济价值较高。

4.繁殖力强

獭兔繁殖能力较强,每年4胎,每胎67只。

5.投资少

獭兔为草食动物,饲料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饲养成本较低。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从前苏联引进大批獭兔。1979年港商包起昌为支援家乡建设,从美国引进种兔200只,1980年和1986年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先后又从美国分两批引进种兔2300余只。至此,全国已引进獭兔4000余只,普及推广到全国各地。

目前,全国獭兔存栏约为100万只。0.0890.133m2的獭兔皮每张市价在3540元,且供不应求。一只商品獭兔的产值在60元左右,其养殖成本不足25元。养殖10组獭兔(10公、30母)一年能繁殖700多只,一般养殖到6个月,体重在2.5kg时即可宰杀取皮,年净收益在2万元以上,是发展前景较好的脱贫致富项目。

獭兔皮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看好。目前,韩国、日本、欧美市场及我国香港地区年需獭兔皮百万张之多,而且在逐年递增。加上我国一些省、市也正开发研制新的兔皮产品,这就使獭兔皮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其潜力很大。

肉狗的经济价值与肉狗养殖前景


犬肉是高级的滋补食品,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钙、磷等矿物质含量丰富,还含有肌肽和嘌呤类。《本草纲目》中说,犬肉可以安五脏、轻身、益气、宜肾、补肾、暖腰膝、壮气力、补五疲七伤、补血脉。俗有犬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之说。因此,狗肉是人们喜食的一种肉食品,肉狗的副产品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犬皮可缝制皮袄、皮裤、背心、褥子,还可制作皮帽、皮坐垫等,是国内外市场极受欢迎的商品。

此外,犬骨、犬蹄、犬鞭、犬宝及犬血等,都是重要的医药原料。可制成各种药物,有祛湿除风、活血止痛的功效,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病、四肢麻木等病。作为实验动物,犬早就参与了多种科学实验。作为观赏动物,犬比任何其他动物都要受到人们的宠爱。似乎被看做家庭中的特殊成员。在国际上,有许多国家都酷爱饲养玩赏犬,如在法国,每100人中就有18人养犬。我国的北京犬、沙皮犬、拉萨犬、熊狮犬等玩赏犬,驰名中外,深受欢迎。

饲养肉狗是一项周期短、技术简单、效益高的养殖业。与饲养其他家畜相比,养犬需劳力少、收益快。肉用犬从出生到出栏,只需45个月;科学用药物进行催眠饲养,只需3个月,周期更短。一只母犬一年可产两胎,共可繁殖10多只小犬,繁殖率较高。肉狗的食性杂,屠宰场的下脚料,饭店的残汤剩汁,各种谷物类、糖麸、薯类都可作为犬的饲料。

据资料显示:养一只肉犬可获纯利130一250元;若作种犬出售,效益更佳。饲养肉狗不愁销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狗肉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广州、深圳、上海、南宁、北京、东北三省等地,有加工狗肉的高级餐馆。综上所述,发展肉狗的饲养业是一项很有养殖前景的经济动物养殖业。

水蛭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我国人民利用水蛭的历史比西方要早近千年。水蛭作为中药始记于《神农本草经》中,历代的本草也均有记载。梁代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一书中称水蛭为蚑,又将其个体较大者称马蜞。此外还有称水蛭为山妓的。唐代之后的本第一章概述草中还有草蛭、石蛭、泥蛭、马蛭、马蟥、马鳖、红蛭、蚂蟥蛭、黄蜞等别名。所有这些名字,都是水蛭的俗称,我们在养殖或使用药用水蛭时应提倡使用其学名或中文名,以免发生错误。

关于其药用功能,《本经》中谓之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消积聚。医圣张仲景取其祛邪扶正,治疗瘀血等证,显示了其独特疗效。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水蛭主要用来治疗女子月闭、跌打损伤、漏血不止以及产后血晕等症。现代中药药典中则记载水蛭的功能是破血通经、消积散瘀、消肿解毒和堕胎。1986年召开的全国活血化瘀学术会议上,水蛭被确定为35种活血化瘀的中药材之一。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水蛭对治疗肿瘤、肝炎和心血管疾病都有重要疗效,因此,水蛭中药用量急增。

欧洲人利用水蛭始于100多年以前,当时的西方人认为人体失调和发热的症状是由于血液过多而引起的,因此就使用医蛭放血。1884年威尔士国家医学院J.B.海克拉夫特(J.B.Hagcraft)首先发现了医蛭咽部具有的水溶性抗凝血物质。1904年C.雅各比(C.Jacoby)将这种物质命名为水蛭素。直至1955年德国的F.马克沃德特(P.Markwardt)首次从医蛭体内分离出较纯的水蛭素。

随着对水蛭素纯化技术的日趋完善,迄今已有10多个国家公布了研究专利,并有数家公司出售不同纯度的天然水蛭素制剂。研究结果表明,水蛭素是最有效的天然凝血酶抑制剂,是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量多肽,其中谷氨酰胺和天门冬酰胺的含量较高,并含有3个二硫键,在70~C以下可保持活性。水蛭素能有效地抑制凝血酶诱发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静脉血栓的形成,在处理诸如败血性休克和遗传疾病等缺少抗凝血酶Ⅲ的病例方面也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林克尔(/)等在1960年发现医蛭的唾液腺分泌物中还含有一种透明质酸酶。之后,尤基(Yuki)和菲什曼(Fishman)证明,这种酶只降解透明质酸而不降解其他粘多糖,不被肝素抑制,能促进药物的渗透、传递和扩散,又具有抗菌作用,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巴格达萨罗夫(Bagdasarova)在1969年首先发现水蛭在治疗青光眼和白内障方面的独特效果,英国人用其治疗心血管病也取得了良好疗效。以色列科学家从医蛭唾液腺中分离出4种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而血小板聚集正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美国费城的生化学家还从一种墨西哥水蛭的唾液腺中分离出一种119个氨基酸的多肽,取名Antistasin(ATS),它能通过抑制fxa因子的血清酶来阻止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并能减少实验动物肿瘤的扩散,十分有利于肿瘤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将癌细胞击破。

国内外的整形外科和显微外科医生还利用水蛭清除手术后血管闭塞区的瘀血,使静脉血管畅通,减少坏死发生,为静脉血形成侧枝循环赢得时间,从而提高了再植或移植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的成功率。1987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湖北医学院附属二院骨科合作,成功地用饥饿的日本医蛭为5名断指病人治疗术后瘀血。俄罗斯的医生用吸血的医蛭治疗耳鸣和口咽缺损再造手术后的瘀血,均获得成功。

由于水蛭在中医和西医上具有多种医疗效果,而使其身价倍增。欧洲每年饲养100多万条医蛭用于外科手术治疗,现已有多家养殖医蛭的专门公司。从1988年开始,日本每年从我国进口水蛭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近年来,我国已批准生产的以水蛭为主要原料的中药有十几种,由于其在心血管病、肿瘤、肝病及外伤上的特殊疗效,中药配伍中水蛭的用量越来越大,每年达数百吨,价格也居高不下。1998-1999年我国中草药市场上,水蛭干品的售价在每千克70180元之间。随着第一章概述环境的污染,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和干旱缺水的影响,加之人们的乱捕乱捉,药用野生水蛭的数量将越来越少,售价也将越来越高,因此,养殖药用水蛭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人工养殖水蛭,投资少,效益高,每667平方米养殖水面,可收获干品200千克以上,价值一万多元,是农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

蚯蚓的经济价值和生活习性


蚯蚓为巨蚓科动物参状环毛蚓、正蚓科背暗异唇蚓的干燥体。前者习称广地龙,后者习称土地龙。别名地龙、曲蟮等。广地龙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上地龙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蚯蚓原系野生,因其不仅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而且是轻化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同时也是人类食物及家畜、家禽、鱼类的饲料蛋白质新的来源。因而,近年来,蚯蚓的养殖业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经济价值

蚯蚓在医学上药用历史悠久,药材名地龙。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之功效。主治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近来药理和临床报道,地龙有降血压、抗组织胺、抗惊厥和抗菌的作用,并用以治疗高血压、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腮腺炎、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另据记载,欧洲在14世纪曾用蚯蚓烤干与面包同食,可使胆结石缩小而排出,并用于治疗黄疽病;又可作助产药,使产妇易于生产;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可治秃发;又可作壮阳药。古代阿拉伯也曾有用蚯蚓治疗痔疮的记载。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

参状环毛蚓,体圆柱形,长1138厘米,宽512毫米,全体由多数环节组成。头部包括口前叶和围口节2部,围口节腹侧有口,上覆肉质的叶,即口前叶;眼及触手等感觉器全部退化。自第2节起每节有刚毛,成环状排列,沿背中线,从1112节始,节间有一背孔。背部紫灰色,后部稍淡,刚毛圈稍白,1416节为生殖带,其上无背孔和刚毛,此环节以前各节刚毛较为粗硬。

背暗异唇蚓,体长1027厘米,宽36毫米,背孔白89节间开始,灰褐色。每节刚毛4对,生殖带在2634节之间,呈马鞍形。

(二)生活习性

蚯蚓以生活在土壤上层1520厘米深度以内者居多,越到下层越少,这是因为蚯蚓的食性所决定的。土壤的上层,常有大量落叶、枯草和植物根茎、碎木屑等,有机质丰富,同时又有多种细菌分解这些植物体,这些植物体都是蚯蚓的最好的食物。

蚯蚓喜欢温暖、湿润和安静的环境。一般在1525℃都可以很好地生长和繁殖;在05℃时,蚯蚓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容易冻死,超过40℃,蚯蚓会死亡。自然界中的蚯蚓对温度很敏感,为了避暑或避寒保全生命,它们会根据气温调节在土壤中的深度,蚯蚓要求的相对湿度为60%一80%,在干燥的环境便集抱成团,不吃不动,以减少消耗,并从背孔中喷出体腔液维持体表的湿度。干燥时间过长将造成蚯蚓体内水分大量散失,严重威胁生命。湿度过大,土壤中水分过多,对蚯蚓的呼吸不利。

蚯蚓对光线非常敏感,喜暗怕光怕震动。活动几乎是昼伏夜出,经常在月夜、清晨和黄昏时爬上地面觅食,交尾,呼吸新鲜空气。

蚯蚓在土壤中是纵向栖息的,口朝下,肛门朝上,有规律地把粪便排积在地面。

(三)繁殖

蚯蚓虽属雌雄同体动物,但绝大多数种都需行异体受精,也就是要进行交配。在自然条件下,除了干旱之外一般春初到秋末都可能繁殖,如参状环毛蚓的生殖季节在810月,但有时46月也可见到。

蚯蚓的交配多在夜间进行。交配可以在土内,也可以在地表,交配时两条蚯蚓进行倒抱,即两条蚯蚓头部迎面互相接近,副性腺分泌粘液,使双方的腹面相互粘着,头端分向两方。然后各自从雄生殖孔排出精液,经受精囊孔而进入对方的受精囊中,并且逐孔向前移动,使每个精囊中都能得到精子。交配时间15小时,因种而异。交换精液后,两条蚯蚓便自动分开。一般认为,交配时间越长,交流的精液量越多,每次产卵的数量亦多,繁殖率也越高。

蚯蚓在交尾1周后开始产卵,成熟的卵落入茧中。当蚯蚓作波浪式后退运动时,蚓茧相应地逐渐向前运动,当移至精囊孔处精子逸出,在茧内受精。蚯蚓身体继续后退,最后蚓茧离开身体,两端封闭而留在土中。每个茧含有13个胚胎,约23周孵出幼蚓。幼蚓发育成熟约需3850天,蚯蚓的寿命一般为13年。

贻贝的生活习性和经济价值


贻贝是软体动物门贻贝科动物。在我国沿海有30多种贻贝,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约有10多种。目前已经人工养殖的主要是贻贝(又名紫贻贝、厚壳贻贝、翡翠贻贝)3种。贻贝是世界性养殖贝类,它在我国的贝类养殖生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对象。

一、贻贝的经济价值

贻贝又名壳菜,我国北方称海红,可鲜食或加工成干制品淡菜。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驰名中外的海产品,雅号东海夫人。据测定,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59.1克、脂肪7.6克、碳水化合物13.4克、钙277毫克、磷864毫克、铁245毫克、维生素马0.46毫克、碘1.2毫克。贻贝除食用外,还可药用,具有滋阴、补肝肾、益精血、调经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眩晕、盗汗、高血压、阳痿、腰痛、吐血、崩漏、带下等病症。

二、贻贝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贻贝:贝壳楔形,中等大,一般长6080毫米。壳薄而短,前端尖细,后端宽广。壳顶位于壳之最前端,前方具有淡褐色菱形小月团。壳腹缘较直,背缘与腹缘构成30。角自壳顶向后背方延伸,约延伸至背缘中部时又形成一钝角向腹缘延伸,故整个背缘为弧形。壳后缘宽而圆。壳表面呈黑褐色,具光泽,有时壳顶及腹缘处呈淡褐色,贝壳内面灰色或淡蓝色,具珍珠光泽。

厚壳贻贝:壳形近似贻贝,壳重而厚。壳面为棕黑色,较粗糙,壳长为壳高的2倍。壳顶部常磨损呈白色,壳内面为紫色。

翡翠贻贝:贝壳大,楔形,较贻贝长,壳质中等厚。壳前端尖细,后端宽广。壳顶呈啄状,位于壳的最前端,腹缘直或略弯,背缘与腹缘成30。角向后方或抛射状延伸,但至壳后半部时则较直。壳后缘圆,壳表呈翠绿色,前半部常呈绿褐色,光滑具光泽,内面呈白瓷色,具光泽。

(二)贻贝的生活习性

贻贝喜群栖在潮流急速、盐度稍高、水质澄清的海区。用足丝附着在固形物上,营附着生活。贻贝有缓慢的移动能力,这种现象常见于幼小个体。成体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不移动,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对其不利时,会折断足丝移往别处,重新分泌新足丝附着。贻贝对温度适应能力随种而异。紫贻贝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潮间带的种群可忍受lOC的低温;对高温适应能力较差,夏季水温达到30C时,可造成大批死亡。紫贻贝生长最适温度是1423C,5C以下或2312以上几乎停止生长/。紫贻贝可以在盐度为18%o一32%o的海水中生存,最适盐度是30%o。对低盐度海水的适应能力较差,低于16~时,会出现不正常现象;低于135oo时,能引起部分死亡;下降到10%o时,3天内就全部死亡。

贻贝是滤食性动物,滤食方法是较被动的,对食物的选择性较差。贻贝主要摄取海水中微小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常见的有:圆筛藻、硅鞭藻、舟形藻、盒形藻、双尾藻、直链藻、角毛藻、菱形藻等。此外还有少量的原生动物、贝类幼体、细菌和有机碎屑等。贻贝的食物组成有地区性和季节性,随着海区浮游生物组成的变化而不同,大小在1030微米的浮游生物都是贻贝的良好饵料。

(三)繁殖

贻贝一般为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从性腺颜色能区别性别。雌贝性腺呈橘红色或橙黄色,雄贝性腺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成熟的性腺分布在内脏团、腹嵴、外套膜上。贻贝的繁殖季节随种类和地区而异。在辽宁,紫贻贝的繁殖期为46月,56月是繁殖盛期,1年繁殖1次;在青岛、烟台,繁殖期从10月至翌年5月,繁殖盛期是45月和1011月,1年繁殖2次。

贻贝为多次成熟多次排卵。雌贝一是产卵量可达2500万粒。紫贻贝繁殖最适水温,春季61812;秋季水温下降到20C时,性腺成熟,1812时开始产卵。精子全长约47微米,分头、尾两部分。

成熟的卵子为圆球形,直径约70微米。在161712的水温条件下,卵受精后经9小时左右,囊胚体细胞逐渐分化成一圆管状的原肠,进人原肠胚期。以后胚体逐渐变为梨形,顶端膨大,细胞加厚,长有一丛纤毛,其中有一或二根鞭毛,胚体背部下隘,胚孔闭合区内陷,形成凹口,进入担轮幼体期。担轮幼体继续发育,胚体两侧覆盖两层透明的半圆形幼虫壳体并在背部绞合,发育成面盘幼体。半个月后幼体壳顶隆起,壳的后缘生长快,贝壳变成前后不对称,逐渐呈扁平状,形成足丝腺,足神经节和眼点。幼虫经过一段时间的浮游和匍匐阶段,附着变态为稚贝。此时幼体壳的边缘长出成体壳,并分泌足丝营附着生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798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模棘蜈蚣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