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孵化期的管理和养殖要点

蜈蚣的产卵、抱卵孵化期间应保持安静的环境,有利于顺利繁殖、幼蜈蚣的成活。

1.隔离怀卵雌蜈蚣

抱卵蜈蚣如受惊扰会吃掉卵粒,甚至吃掉幼体。因此,在孵化期间要保持环境安静,尽量避免各种因素的干扰。在同一个养殖坑内,雌蜈蚣不会在同一时间里产卵,产卵有先有后。尚未产卵的雌蜈蚣和雄蜈蚣的活动常常干扰正在产卵或抱孵的雌蜈蚣,有的甚至抢食卵粒。

因此,最好把雌蜈蚣在产卵前移至另池单独饲养,以使蜈蚣能安全产卵和孵化。

2.增加喂食量和营养

蜈蚣在孵化期间,不吃食,也不喝水,全靠消耗贮存在体内的营养维持活动。同时,雌蜈蚣在产卵前,有大量摄食积累营养物质的习性。因此,在产卵前要增加投喂量和投喂营养丰富的食料,特别应注意增加含脂肪、蛋白质较多的食料,以保证蜈蚣在孵化期间基本能量的需要。

3.注意夏季降温

蜈蚣孵化的适宜温度为2328℃,相对湿度约为95%。蜈蚣抱卵孵化正值夏季,气温高。如不采取降温措施,孵化池、缸、巢内的热气难以散失,造成温度过高,易使卵粒烧死,蜈蚣体内水分丢失而被灼伤,甚至死亡。

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以降低孵化池的温度,如通风、遮阴、洒水等。一般每天用壶洒水一次,以保持湿润。但应注意,洒水时应顺着池、缸的壁慢慢洒,不要把水直接洒在巢内,以避免卵粒发霉腐烂。

4.保持安静的环境

蜈蚣在抱卵孵化期间,对惊扰、震动、强光、噪声等刺激会有反应,因此,孵化场所应安静、阴暗。可用布或竹帘遮挡窗户,以防强光照射。孵化缸、池等不要轻易移动,不要随便观看孵化情况,不能用手电筒照射。最好安装红灯。

幼蜈蚣出壳后可单独活动和觅食,雌蜈蚣也离开孵化巢自行活动。蜈蚣有争食和大吃小的习性,故应将雌蜈蚣及时移出,或将幼蜈蚣分缸、池饲养。

相关推荐

鳖卵孵化期间的日常管理技术



1.做好记录:每天收集的受精卵应该放在同一盘内,做好标记,注明产卵日期和卵的数量,也可将1~3天内的卵作为一批放在一起,便于计算积温和使其孵出时间相对集中。
鳖卵从开始孵化之日起,要加强孵化期间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孵化的三项基本条件(温度、湿度及通气条件)必须经常检查,一旦发现条件不适,要及时采取应变措施,改善孵化条件,及时剔除死亡的卵。
2.检查温度:包括气温和沙温,可用两支温度计,一支挂在空气中,一支插在沙中,早中晚各检查1次,最好使沙温稳定在30℃左右。如孵化气温超过38℃,孵化沙床温度超过36℃,则应采取通风、遮荫降温等措施。温度过低时,应采取保温、升温措施。室内可烧煤炉或加电灯泡等升温。如为室外,可用塑料薄膜覆盖,或关闭孵化场、孵化房的小窗等措施以升温、保湿。
3.检查湿度:包括室内的湿度和沙子的湿度,室内相对湿度由湿度计监测,沙子的湿度可用土壤湿度计监测。在检查温度的同时可监测湿度,从表面看,若沙子表面发白,但靠近卵的沙层尚保持湿润,沙子温度又未超过33℃,可以不洒水;若靠近卵的沙子也开始干燥,可用喷雾器少量洒水,洒水时只上层沙略带湿润即可,切不可在高温下大量洒水,洒水后约0.5小时,可用手将表层沙稍微松动,但不要拨动下面的卵,防止沙子板结影响通气,因氧气不足鳖死胚胎,影响孵化率。一般情况下,可于每天傍晚放入新收集的卵时,完成以上工作。
4.适时通风:一般每天中午根据情况通风1~4小时,雨天要及时关窗保温和防雨。
5.防止敌害:蛇、鼠和蚂蚁是孵化的大敌,特别是室外常温孵化时更要特别注意。
6.稚鳖的收集:在适宜的孵化温度范围内,鳖卵的孵化时间长短取决于温度积温,鳖卵的孵化积温一般为36000℃左右。孵化平均温度高时,积温略低于此值,温度低时略高于此值。
7.做好稚鳖出壳后的采集:稚鳖出壳一般顺其自然,即自然出壳,当胚胎在壳内完成发育后,出壳时先用吻部顶破卵壳,伸出头部,接着用前肢支撑整个身体,脱壳而出,从壳中出来即能爬行,并立即寻找水源。如果是用孵化池孵化,可在平沙平面下埋盛水的容器,稚鳖会自动进入容器;如果是用孵化盘孵化,则在盘的出口处下方接一脸盆,或将整个孵化盘架在一大盆上方,盆中盛水,稚鳖出壳后爬行时会落入盆中。利用稚鳖出壳后的趋水性诱使出壳的稚鳖爬入盛水的容器或水池中,便于采集。
稚鳖出壳的时间,多在3~9时,稚鳖出壳后,有的脐带已被摩擦掉,有的仍未脱落,但卵黄囊需13天左右才能被吸收完毕。

鹅孵化期内的操作


(1)上蛋。将消毒后的种蛋装人蛋盘内,顺序放进蛋车,蛋盘一定要装到位置。全车装好后,必须有两人将蛋车缓缓推人孵化器内,注意导向轮要在后边,经底板导轨人机,让蛋架车的转轴销和摆杆销分别插入翻蛋机构的大、小横梁长圆孔中,则盘架平衡锁紧销将自动退出,压下蛋架车后轮的两个刹车块或用斜木垫在每台蛋车的后轮下,防止蛋车自动退出,并拨出每台蛋车的销轴。用手左右摆动任何1台蛋车的活动蛋架,其余各台也会随之有小的摆动,说明吻合良好。

(2)开机。将翻蛋选择旋钮转到手动位置,左右翻蛋1次,如果没有任何阻碍或异常情况,即可将翻蛋旋钮转动自动翻蛋位置。此时蛋架一定要翻到左侧或右侧,然后将翻蛋计数器拨到0,以记下24 h的翻蛋次数。如果手动翻蛋,翻蛋速度不要过快,不要超过规定的限度。开机前将热选择旋钮转到加热。的位置,关闭机门,开机升温,等机内温度达到设定孵化温度时,可将热选择旋钮转到加热I的位置。如果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的孵化器,则要拨动温度设定的齿片,将其定在100F即37.8度;拨动湿度设定的齿片,将其定在相对湿度65%-70%处,开机后就会自动操作。有的型号孵化机没有自动翻蛋装置.则要每隔2h 左右机械翻蛋1次。

(3)入孵后的管理。现代的立体孵化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机器正常运行,做好孵化记录。一般实行定期观察的制度,检查机器运行状况,观察温度变化和调节控制系统的灵敏程度,遇有不正常时则予以调整。有的型号孵化机降温能力差,在孵化后期代谢热过剩,机温比定温高时绿灯仍亮着,这时不需调节控温装置只要加大通风量或采取其他降温措施即可。

(4)照蛋。按照规定,孵化期内应照蛋3次,以便及时验出无精蛋和死胚蛋,并了解鹅胚胎生长发育情况。具体详见第六节 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

(5)移盘(或称转盘、落盘)。如果是机摊结合孵化,二照以后可将蛋盘从机中取出,把胚蛋转到摊床上继续孵化。如果是全程机内孵化,到28天时将蛋架上的蛋盘抽出,移至出雏机(器)内继续孵化,停止翻蛋,提高湿度,准备出雏。在育种场内,则应将每个种蛋套上出雏袋,以便出雏后进行编号。移盘的具体时间,主要还是看胚胎发育情况,在气室已很弯曲、内见喙的阴影时即可。如发育偏迟,移盘时间可推迟一些。

(6)出雏。出壳前将清洁的装雏盒或雏筐准备好,雏筐内的垫草或垫纸要干燥,铺平。一般每隔4h拣1次。为了节省劳力,可以在出雏30%-40%时拣第1次雏,出雏60%-70%时拣第2 次雏,最后再拣第3次雏。拣雏动作要求轻、快,可将绒毛已干的雏迅速拣出,再将空蛋壳拣出,以防蛋壳套在其他蛋上使胚免出雏机或器内温度、湿度下降过快,影响出雏。出雏结束后.对出雏机(器)进行清扫、冲洗、消毒。

河蟹养殖高温期的管理要点



夏天天气炎热,水温较高,河蟹养殖一定要加强管理,精心饲养,保证河蟹安全渡夏,提高成活率,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有足量的水草供应:夏季蟹池内应放养些水花生、浮萍之类的水生植物,或者预先种植一些芦苇、茭白等挺水植物。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砖、瓦等堆叠人工蟹巢,为河蟹提供阴凉的栖息环境。另外,蟹池中要保持有大量的轮叶黑藻、节节草等幼嫩的水草,以便河蟹摄食和躲避敌害。用于遮荫的水草不能将整个池面都覆盖起来,应留有池面2/3左右的活动空间。应及时捞除污烂的水草,以免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2.保证水质洁净:养蟹池应经常检查水质,勤换新水,及时捞除剩食和污物,保持池水清洁。水体的深度一定要保持1m以上,以防热水灼伤蟹体,影响生长。换水一般选择在傍晚进行,每次换水至少应留有1/3的原池水。气温高时一般以3—5天换水1次较为适宜。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毒,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类,如钙、钾、钠,磷等离子都能被河蟹直接吸收,以促进河蟹的生长和蜕壳,因此,换水后可根据情况补充水中的无机盐类。在河蟹蜕壳期间,尤其要增加钙离子的含量,一般每667m2水面用生石灰5—l0kg,化水后全池泼洒。
3.注意投喂饵料:河蟹属杂食性的动物,偏爱动物性饲料,如蚌、螺、小鱼虾。河蟹在天然水域中摄食植物性饵料占有很大的比重。高温阶段应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的比例。小麦、南瓜、菜饼等都是河蟹爱吃的植物性饲料。投饵时,应将这些饲料设法制成团块状,投入食台让河蟹摄食。投饵量应根据当天的水温和先天投饵后河蟹的摄食情况作相应的增减,一般以占池蟹总重的10K左右、投喂后两小时略有剩余为宜。每天下午4—5时投饵,以适应河蟹昼伏夜出的习性。
4.抓好防逃、防害和防病工作:高温期间必须每天巡查养蟹池。通过巡塘,了解河蟹的摄食活动情况,检查防逃设施,察看有无病害和敌害。若有河蟹逃走的痕迹,要及时堵塞堤埂的漏洞,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和进出水口的网罩。大风暴雨天气,更要注意防逃。要注意防止敌害的侵袭,及时捕杀养蟹池中的青蛙、水老鼠等敌害生物。人工养殖的河蟹病害较自然界的多,要切实做好防病工作,可以不定期施用漂白粉等药物。出现病蟹、死蟹应立即查明病因,及时治疗,排除致病致死因素,保证池蟹安全生长。

河蟹高温期的管理要点



防治蓝藻
高温期,很多蟹塘缺乏水草或菌藻失衡,水体自净能力差,池塘溶氧偏低,池底积累大量的残饵、粪便、死亡藻类等引起氮磷比失调,水色逐渐由淡绿色向蓝绿色或蓝色转变,水体中微囊藻、颤藻等蓝藻种类占据优势。爆发蓝藻的池塘,水质条件较差,溶氧不足,水草萎缩腐烂,底部发黑发臭,河蟹容易发生肠炎、黑鳃以及肝脏坏死等疾病。
1、水草较好的池塘,且蓝藻发生早期,可使用浓浊净2亩/袋杀灭蓝藻,然后使用解毒绿水王3亩/瓶全池泼洒解毒增氧,池底清道夫5亩/袋或底倍爽8亩/袋改善底质。每天在私聊中添加丰虾多肽1斤/亩拌料,连用5-7天,可有效控制蓝藻大量爆发。
2、大量爆发蓝藻,且没有水草或水草较少时,不宜使用蓝藻药物杀灭,否则极易引起河蟹中毒、应激反应,严重时出现大量死亡。这种情况可以定期换水,待蓝藻漂浮于水面时,将上层的蓝藻排掉,然后加注新水,连续2—3天后,使用解毒绿水王3亩/瓶解毒,然后使用池底清道夫5亩/袋或底倍爽8亩/袋改底。每天在饲料中添加丰虾多肽1斤/亩拌料,连用5-7天,可有效控制蓝藻大量爆发。
控制水质
1、高温期,水位较深,底部容易出现缺氧,伊乐藻容易出现发黄萎缩,下沉腐烂等情况。高温季节,水草较厚的池塘,捞出一部分水草,避免水草封塘缺氧。水位不易过深,控制在1.2-1.5米,若水草出现下沉,加强底改力度,使用池底清道夫5亩/袋或底倍爽8亩/袋,三天一次,连用三次,同时使用根力健3亩/袋在有水草的地方干撒,泼洒活力源8亩/瓶,促进水草生长,保持水草活力。
2、高温期改底以增氧、除臭类底改为主,定期使用池底清道夫、底倍爽等改底,能有效控制底部黑臭。
河蟹高温应激综合症
鉴于河蟹具有“怕热不怕冷”的明显特点,当水温超过28度时,河蟹的生理机能紊乱,抵抗力急剧下降,严重时神经系统被破坏,往往与肠炎、黑鳃病、水肿病、脱壳不遂病等病并发,发病死亡率高,且水温越高,死亡率也越高。往往在入秋水温降低以后可自动痊愈,但这时往往已经死伤大半或全军覆没,所以如何安全度过高温季节显得尤为重要
防治措施
1、减少消毒剂的使用,一旦河蟹发生“高温应激综合症”,若用消毒剂,可能刺激河蟹大量死亡。
2、处于发病期的河蟹池塘,大可大量换水,如果外源水质好,可适当向池塘中添加水。
3、如果没有水草的蟹池,向蟹池中拉些水花生奶个,然后再使用药物治疗,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4、高温前10—15天使用一次池底清道夫或底倍爽改底,高温期7—10天使用一次池底清道夫或底倍爽改底。
5、有蓝藻发生的池塘,定期使用解毒绿水王3亩/瓶解毒,饲料中添加丰虾多肽1亩/斤,连用5—7天,控制蓝藻,消除毒素。
6、高温期来临前,在饲料中加强营养,每天添加免疫多维+开胃保肝灵+生物免疫多糖保肝护肠,提高河蟹体质,增强抵抗力。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06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