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生产期的疾病症状和防冶

狐狸母兽瘫痪:

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母兽瘫痪极易发生。该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兽的利用价值,而且也影响小崽的质量,甚至引起死亡,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发病原因:

首先是母兽日粮中精料比例过高,其次是母兽日粮中钙磷不足,再其次是小海杂鱼、羊羔肉等高钙饲料比例过大。

防治措施:

合理搭配饲料,力求日粮营养均衡。根据母兽饲养标准,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尽量多喂蔬菜类饲料(不可一次喂得太多,以防母兽拉稀)或优质干草粉,并补喂矿物饲料及添加剂等,可有效提高母兽生产力和预防母兽瘫痪。对处于怀孕后期和哺rǔ期的母兽,每只狐狸每日可喂饲料级磷酸氢钙0.2克(水貂0.05克),对预防母兽瘫痪有良好效果。

对发病的狐狸应尽早进行对症治疗。可使用饲料级磷酸氢钙按照干饲料0.3%的比率,或者是鲜饲料0.06%的比例添加入饲料中喂母兽,狐狸每天每只可喂0.5克左右,水貂每只每天饲喂0.1克,直接加在食盘中,搅拌均匀后饲喂,效果比较显著。

在抓紧治疗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防寒保暖,产子较晚的要注意防暑降温。同时要喂给易消化的饲料,注意保持笼舍干净卫生,增加垫草厚度,经常帮助狐狸母兽翻身,以防发生褥疮;此外,还要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应激因素,以利狐狸康复。

狐狸流产:

多种原因都可引起母兽流产。临床可见早产、死产、木乃伊等症状,由于原因较多,并且突然发生,往往很难治疗。

治疗:预防为主。对于有病史的可以采用安胎、保胎的药物。

A、黄体酮狐貉8毫升,水貂4毫升,一次肌注,每天1次,连用3天~5天。

B.持续型孕酮制剂狐貉25毫克,水貂10毫克,一次肌注,每周1次,连用4周。

C.参芪保胎汤,党参15克,黄芪15克,黄芩15克,杜仲15克,白芍15克,菟丝子12克,桑寄生10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煎汤去渣,候温分两次灌服。

子宫内膜炎:

如果母兽产后2天~4天出现拒食,精神极度不振,鼻镜干燥,不安易惊,常从阴道排出浆液性或化脓性分泌物,有时混有血液,应考虑子宫内膜炎。这时需要经腹壁触摸检查子宫,如果感觉子宫扩大,敏感,收缩缓慢,可以确诊。

A.可以向子宫内灌注防腐药液,肌肉注射0.25%奴佛卡因溶解的链霉素,每次80万单位。

B.0.02%的呋喃西林或者0.1%的高锰酸钾液或0.05%的新洁尔灭溶液冲洗子宫,每天一次,连用2天~4天。

C.垂体后叶激素2微克~15微克,青霉素50万单位~120万单位,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5天。

D.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rǔ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狐貉每只2毫克~5毫克或2.5%的恩诺沙星1毫克~2毫克。或者使用rǔ酸诺氟沙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0毫升。

E.净宫液:当归10克,川芎10克,黄芩10克,赤芍5克,白术5克,白芍5克,用水煎成200毫升,5层纱布过滤,煮沸备用。

先用40℃3%硼砂溶液300毫升冲洗子宫和阴道,冲洗液导出后,再注入40℃备用的净宫液,每日一剂。

狐狸rǔ房炎:

rǔ房炎是rǔ房创伤感染或者是rǔ汁集滞引起。表现为rǔ房红肿热痛,触摸内有硬块,rǔ汁变质或有脓血。

A、0.25%普鲁卡因2毫升,青霉素30万单位混合,rǔ房周围分多点注射,连用3天~5天。

B、青霉素60万单位,0.25%奴氟卡因注射液30毫升,rǔ房周围分点封闭注射。

C、青霉素50万单位,链霉素80万单位,注射用水6毫升,一次肌注,每天1次~2次,连用3次。

D、蒲公英15克,金银花12克,连翘9克,丝瓜络15克,通草9克,穿山甲9克,芙蓉花9克,研磨成末,开水冲调,分2次灌服。

狐狸加德纳氏菌病:

狐加德纳氏菌病,目前在我国养狐场中广泛流行,危害极大。据统计,全国主要狐场对狐血清检验,阳性率为0.9%~21.9%,较重的场达75%以上。空怀率为3.2%~47.5%,流产率达1.5%~14.%。阴道加德纳氏菌能使妊娠20天~45天的母狐流产或妊娠中断,胎儿被吸收。

治疗本病用氯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使用氯霉素治疗时,每天3次,每次0.25毫克(1片)。连续12天用药,中间间隔5天停药一次。

相关知识

鲤鱼竖鳞病症状和防冶方法


竖鳞病是由点状假单孢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疾病。病之特征是鳞片基部水肿、腹水及肠炎。

病原:

本菌呈短杆状,近圆形,单个排列,革兰氏阴性。此病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能产生与原有病鱼相似的症状。此外,气单孢菌也能致竖鳞病。

病鱼症状:

病鱼体表用手摸去有粗糙感;鱼体后部部分鳞片向外张开像松球,鳞的基部水肿,以致鳞片竖起。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并常伴有鳍基充血,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腹腔积水等。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倒转,腹部向上,这样持续2~3天,即陆续死亡。

流行情况

竖鳞病主要危害鲤鱼。此病在我国东北、华中、华东等养殖区常出现,有两个流行季节:主要流行于4-7月鲤鱼产卵期,其次是鲤鱼越冬期。亲鱼因此病死亡率最高的可达85%。一龄以上的鲤鱼死亡率高达50%以上。此病的流行与鱼体受伤、池水污浊及鱼体抗病力降低有关。

防治方法:

(1)鲤鱼鱼体受伤是此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牵捕、搬运、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鱼体受伤。

(2)亲鲤产卵池在冬季要进行干池清整,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3)用链霉素或氯霉素进行腹腔注射,每尾用药3~6毫克。

(4)每100千克水加捣烂的大蒜0.5千克,搅匀给病鱼浸洗数次。

(5)用2%食盐与3%小苏打混合液给病鱼浸洗10分钟,或3%食盐水浸洗病鱼10~15分钟。

鱼白头白嘴病症状和防冶方法


病原

白头白嘴病主要是由粘球菌引起的。菌体细长,粗细几乎一致,而长短不一。菌体一般宽0.8毫米、长5~9微米,革兰氏阴性,柔软而易曲绕,无鞭毛,滑行运动。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5℃,pH6.0~8.5之间都能生长。菌落形似菊花。主要侵害草鱼、青鱼、链鱼、鲤鱼等鱼苗和夏花鱼种。鱼苗培养20天左右,若不及时分塘,就容易发生此病。车轮虫大量寄生于鱼的皮肤或鳃上也会引起白头白嘴病。

病症

病鱼自吻端到眼前的一段皮肤呈rǔ白色。唇似肿胀,嘴张闭不灵活,因而造成呼吸困难。口圈周围的皮肤腐烂,鳃上皮组织坏死,有絮状物粘附其上,故在池边观察水面游动的病鱼,可清楚地看到白头白嘴的症状。病鱼体瘦发黑。10天左右的病鱼苗在塘边狂游,俗称跑马病。以后反应迟钝,有气无力地浮动,常停留在下风处近岸边,不久就会出现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合理放养和及时分塘。

(2)用漂白粉(含30%有效氯)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水用药1克,每天1次,连续2天。

(3)或用生石灰全池遍洒,每平方米20-30克。

(4)用乌蔹莓(五爪龙)、硼砂合剂治疗,每立方米水用乌蔹莓5~7克、硼砂1.5~2克,每天洒药1次,连续3天,病情严重的应连续洒药6天。

(5)用五倍子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水用药2~4克。

(6)痢特灵。每1000公斤池水用25-50毫克,全池遍洒。

鹅日射病症状和防治


症状

日射病是鹅受阳光照射时间长,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

病因:鹅放牧或圈在受强烈阳光直射的地方,天气酷热而无风,活动范围又小,使头部发生充血,神经机能障碍而引起发病。

症状:步行蹒跚,闭目低头,意识不清,痉挛,体温升高,严重可突然倒地死亡。

治疗

(1)炎热的夏季应避免中午放牧,太阳过热时应将鹅赶到树荫下或凉棚下休息。
(2)本病发生较快,发现后应立即移于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对病鹅可喷洒些凉水以缓解病情,使其大量饮水,如有红糖水更好,也可赶人水中降温,非常严重的可肌注安钠加0.2ml/只。

奶牛生产瘫痪(乳热症)的症状和防冶方法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它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3~6胎次的高产奶牛。该病多呈散发,但个别养殖场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其病程发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50%~60%的病牛可在1~2天内死亡。

1发病原因

奶牛生产瘫痪(乳热症)的发病原因与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下降和大脑皮质缺氧有极大的关系。患病奶牛的血钙含量通常比正常下降30%,甚至更多。

1.1低血钙

虽然所有母牛产犊之后血钙水平都会普遍降低,但患病母牛下降得更为明显。据测定,产后健康牛的血钙浓度为0.08~0.12毫克/毫升,平均为0.1毫克/毫升,病牛则下降至0.03~0.07毫克/毫升;同时,血磷及血镁含量也会降低。目前认为,促使血钙降低的因素有下列几种,生产瘫痪的发生可能是其中一种或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1.1分娩前后大量血钙进入初乳,母牛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是引起血钙浓度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1.1.2在分娩过程中,奶牛大脑皮质过度兴奋,随后即转为抑制状态,可引起暂时性的脑部贫血,从而影响甲状旁腺的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减少,不能维持体内钙的平衡;另外,妊娠后期由于胎儿发育的消耗和骨骼吸收能力增强,母体贮存的钙量减少,不能补偿产后钙的大量流失。

1.1.3分娩前后从肠道吸收的钙减少也是引起血钙降低的原因之一。妊娠末期胎儿迅速增大,挤压胃肠等器官,影响其活动,降低消化功能,致使从肠道吸收的钙量显著减少。

1.1.4镁在钙代谢途径的许多环节中均具有调节作用,血液中镁含量低时,机体从骨骼中动用钙的能力降低,从而可能诱发生产瘫痪。

1.2脑皮质缺氧

奶牛分娩后为适应产乳需要,乳房迅速增大,机体血量的20%以上流经乳房;泌乳期肝的新陈代谢能力增强,贮血量增多,以保证来自于消化道的物质转化为乳汁原料;胎儿产出后腹压突然下降,腹腔器官被动性充血。血流量的重新分配造成了脑贫血和缺氧。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极为敏感,一旦脑皮质缺氧,即表现出暂时的兴奋和功能丧失。

2乳热症临床症状

在临床上该病可分为典型与非典型两种。典型的生产瘫痪多数发生在顺产后的头3天,奶牛发病突然,迅速瘫痪;非典型生产瘫痪一般病程缓慢,症状不太明显。

2.1典型症状

典型的生产瘫痪常在分娩后12~72小时内突然发生。病初奶牛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及排粪、排尿停止,泌乳量减少。随后出现惊慌不安,站立不稳,后躯摇晃,肌肉震颤,目光凝视等兴奋症状。

初期症状发生后数小时(多数在1~2小时),病牛即瘫痪卧地,头颈失去平衡,出现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的特征症状。病牛眼睑反射微弱或消失,瞳孔散大,对光线照射和疼痛刺激无反应;后期病牛昏睡,体表及四肢发凉,呼吸深而缓慢,心音减弱,速度增快,体温下降至35℃~36℃;有的病牛喉头和舌麻痹,舌伸出口外不能自行缩回,出现吞咽障碍。病牛死前大多处于昏迷状态,少数病例死前会出现痉挛性挣扎。

奶牛的生产瘫痪病程短,如不及时治疗,50%~60%的病牛可在12~48小时内死亡;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不久(6~8小时以内)发病的母牛,病程更短,病情也较严重,个别牛可在发病后数小时内死亡。

2.2非典型症状

临床上非典型性生产瘫痪的病例较多,多在分娩前及分娩后很久才发生,瘫痪症状不明显。主要特征是奶牛俯卧时头颈部呈S状弯曲;病牛体温正常或稍低,食欲废绝,精神极度沉郁,但不嗜睡,各种反射减弱,但不完全消失;病牛有时能勉强站立,但站立不稳,且行动困难,步态摇摆。

3诊断

诊断生产瘫痪的主要依据是患病奶牛为3~6胎的高产母牛,刚刚分娩不久(大多数在产后3天之内),并出现特征性的瘫痪姿势及血钙降低。如果通过乳房送风有良好效果,便可做出诊断。

非典型的生产瘫痪必须与酮病相区别。酮病虽然也发生在产后数天,但在泌乳期间的任何时间都可发生;患酮病奶牛的奶、尿及血液中的丙酮数量增多,呼出的气体有丙酮气味。另外,酮病患牛对钙疗法、乳房送风疗法几乎没有反应。

奶牛如果同时发生酮病和生产瘫痪时,诊断比较困难。如果用上述方法治疗生产瘫痪有效,但患牛仍不能很好采食,此时应检查有无酮病。伴有早期生产瘫痪的神经型酮病患牛,主要表现为肌肉震颤,步态蹒跚,随后倒地,并可能出现惊厥。产后截瘫除后肢不能站立外,病牛的精神、食欲、体温、各种反射、粪尿等均无异常,也应与生产瘫痪相区别。

4治疗措施

实践证明,采用静脉注射钙剂、乳房送风或乳房内注入鲜牛奶疗法,可迅速提高血钙水平,消除脑缺血和缺氧状态,恢复血钙平衡的调节功能,是治疗奶牛生产瘫痪最有效的方法,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4.1静脉注射钙剂法

常用的钙剂是20%~30%的硼葡萄糖酸钙溶液,牛一次注射剂量为300~500毫升。由于葡萄糖酸钙的副作用及对组织的刺激性较其他钙剂小,所以在治疗该病时,一般将硼葡萄糖酸钙溶液总注射量的1/2皮下注射,其余静脉注射;也可使用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但应加大剂量,一次静脉注射剂量应在500毫升左右;或者用10%~25%的葡萄糖溶液1000~2000毫升,加10%氧化钙注射液100~200毫升,静脉注射。

注射钙剂时速度宜缓慢(一般注射500毫升溶液至少需要10分钟的时间),同时应密切注意心脏情况。如果一次注射后不能显著好转,6小时后可重复注射,但最多不得超过3次。如果3次注射后病情仍不见好转,即可证明钙剂疗法对该病例无效,可能是误诊或有其他并发症。

4.2乳房送风疗法

乳房送风疗法是治疗奶牛生产瘫痪最有效和最简便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使用静脉注射钙剂反应不佳或复发的病例更有益。空气进入乳房内后,刺激乳腺内的神经末梢,提高大脑兴奋性,消除抑制状态;其次可增加乳房内压力,压迫乳房血管,减少乳房的血流量,抑制泌乳,从而增加全身血容量,使血钙的含量不再减少。

向乳房内打入空气需要乳房送风器。使用前应将送风器的金属筒消毒并在其中放置干燥消毒棉花,以便过滤空气,防止感染。打入空气前,使奶牛侧卧,挤净乳房中的乳汁并消毒乳头,然后将乳导管(尖端涂少许润滑剂)插入乳头管内,注入含青霉素1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0.25克的生理盐水20~40毫升。

4个乳区均应打满空气。打入的空气量以乳房皮肤紧张、乳腺基部的边缘清楚并且变厚,同时轻敲乳房呈现鼓响音时为宜。如打入的空气不够,不会产生效果;打入空气过量,可使腺泡破裂,发生皮下气肿。打气之后,用宽纱布条将乳头轻轻扎住,防止空气逸出,待病牛起立后1小时,将纱布条解除。

绝大多数病牛在打入空气后10分钟左右鼻镜开始湿润,15~30分钟眼睛张开,意识清醒,头颈姿势恢复自然状态,反射及感觉逐渐恢复,体表温度也随之升高。驱之起立后,立刻采食,除全身肌肉尚有颤抖及精神稍差外,其他均恢复正常。

4.3乳房内注入鲜牛奶疗法

本法可获得与乳房送风法相同的效果。方法是用注射器通过导乳管向乳房内注入健康的鲜牛奶。前乳区各注入200毫升,后乳区各注入250毫升左右,以见到乳头管口溢出乳汁为宜。

4.4其他对症疗法

用以上三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时,也可应用胰岛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配合应用高糖和2%~5%碳酸氢钠注射液治疗。一般地塞米松用量为10毫克/次;氢化可的松用量为25毫克/次(加入2000毫升葡萄糖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天2次,用药1~2天;对血磷及血镁降低的病例,在补钙的同时应静脉注射40%葡萄糖溶液、15%磷酸钠溶液各200毫升及25%硫酸镁溶液50~100毫升。

4.5加强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

在治疗过程中,对病牛要加强护理。如多铺垫草,勤按摩体表,经常改变体位,天冷时要注意保暖。病牛侧卧时间过长,要设法使其转为俯卧,防止发生褥疮。病牛起立仍有困难或站立不稳者,必须注意扶持,避免跌倒引起骨骼及乳腺损伤。同时,应根据机体变化情况,进行对症治疗。病情严重时可注射强心剂;瘤胃臌气时要穿刺排气;直肠蓄粪患牛应进行灌肠。但应注意不要经口投药,因咽部麻痹易引起异物性肺炎。

5预防措施

产前2周起,给奶牛饲喂低钙高磷饲料,减少从日粮中摄取的钙量是预防生产瘫痪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激活甲状旁腺的功能,促进甲状旁腺素的分泌,从而提高机体吸收钙及动用骨钙的能力。为此,在干奶期间,可将奶牛每天摄入的钙量限制在60克以下,增加谷物精料的数量,减少豆科植物及豆饼的饲喂等,使摄入的钙、磷比例保持在1.0∶1~1.5∶1。分娩前后,立即将摄入的钙量增加到每天每头125克以上。产后应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溶液。

应用维生素D制剂也可有效地预防生产瘫痪。可在分娩后立即肌肉注射10毫克双氢速变固醇;分娩前2~8天,一次性肌肉注射维生素D2,1000万国际单位,产前24小时还可肌肉注射维生素D3,1毫克,如未按时分娩,则每隔48小时重复应用1次;产前3天静脉注射25~羟基胆骨化醇200毫克,可降低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率。但采用上述方法时,如果不能精确预计分娩的时间,用药时机把握不准,反而会增加发病率,生产中必须加以注意。

蛤蚧敌害和疾病防冶


蛤蚧敌害的防止:

蛤蚧的敌害主要是猫和黄蚂蚁。人工饲养尤其是野外饲养的,要防止它们的危害。猫不仅干扰饲养环境,还要捉蛤蚧吃。黄蚂蚁咬伤蛤蚧,影响蜕皮,甚至因咬伤部位被感染而死亡。同时要防止蛇和老鼠窜人饲养场。

蛤蚧的疾病防治:

野生条件下蛤蚧一般不会患病,但如人工饲养时管理不当,也会发生疾病。

1.夜盲症

患有夜盲症的蛤蚧,眼球红肿、突出,日趋消瘦。患病后1520天死亡。

防治方法:

饲料中补充鱼肝油,平时经常喂些维生素A和维生素B等。

2.软骨症

患病蛤蚧软弱无力,食欲不振,活动减少,日渐消瘦。3040天后死亡。

防治方法:

饵料中增加钙的含量,如用动物骨头汤拌饵料,或在饲料中拌些骨粉。也可把蛋壳炒黑后磨成粉与饲料混和饲喂。

3.口腔(口角)炎病蛤蚧厌食,不愿活动。患病严重会死亡。

防治方法:

(1)隔离患病蛤蚧,以免传染。

(2)用0.5%呋喃西林溶液洗患处,也可用o.1%高锰酸钾溶液洗,同时喂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次2.5毫克,每日3次。

(3)或用青霉素20万国际单位、0.25%奴佛卡因50毫升洗患处,并喂维生素C。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68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