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黄粉虫的条件和饲养场所和设备

黄粉甲的幼虫称黄粉虫,成虫称黄粉甲,因用其幼虫做饲料,常称黄粉虫。黄粉虫俗称面包虫,为软体多汁昆虫幼虫,营养价值较高。据分析,黄粉虫,蛹和黄粉甲干品所含租蛋白质分别为51%、57%、64%,粗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体内还含有脂肪和糖。

黄粉虫是蜈蚣的优质饲料虫。它营养丰富,鲜的小黄粉虫体内水分吉量62.8%、灰分含量I6%、粗蛋白质含量25.4%、脂肪含量6.5%。用它做娱蚣的饲料,可以促进蜈蚣的生长发育,提高繁殖能力,增强蜈蚣的抗病能力。

黄粉虫生长周期短,生命力强,耐粗饲,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食物利用率高。生产实践证明,用3千克麦麸就能养成l千克黄粉虫,而黄粉虫3个月就可以完成1个生命周期。

人工饲养黄粉虫设备简单,管理方便,技术要求不高,不受地区条件限制,专业、业余都可以饲养。现在已有专业生产商品黄粉虫出售者,随着蝎子、蜈蚣饲养量的增加,以后很可能出现一批黄粉虫饲养专业户。

(l)黄粉虫生物学特征

黄粉虫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个生命周期(即所谓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完成一个生命周期需要3个月左右。

1)卵黄粉甲所产卵较小,长约l毫米,直径约0.5毫米,呈椭圆形,乳白色,卵壳很薄。在室温28℃左右.经7天左右可以孵化出幼虫。

2)幼虫即黄粉虫,刚孵出时身体细小,长约2毫米,身体乳白色。l天后体色逐渐变黄。幼虫全身呈黄色有13体节,柔软光亮,头尾两端呈棕黄色,中间为金黄色。周身呈圆柱形,中间较粗。第1节为头部,较扁小,嘴扁平。有咀嚼口器,由上颚、下颚、下唇和舌构成。下颚左右各有两根短须,第2-4节为胸部,长3对足,每节各l对;第5-12节为腹部:第13节下部为排泄孔,称肛门,形状凸起,尖部为2根锥形短尾。

幼虫生长发育是经过蜕皮进行的,7-10天蜕皮1次。

幼虫蜕皮时呈半休眠状态,不食不动,先从头部裂开一条缝,头从缝中钻出,逐渐蜕至尾部,经过30分左右完全蜕出。刚蜕出的幼虫全身乳白,皮白体嫩,不活动或活动迟缓。髓后体色变黄,活动不断加强。

幼虫喜群居。经过7次蜕皮,长到60天左右,长约2.5厘米时便开始变蛹。

3)蛹蛹长1.2厘米,头大尾细,全身呈扁锥体。胸部生两只薄薄的羽翅,羽翅紧贴胸脯。头部已基本形成成虫模样。蛹初时全身乳白色,体柔软.后逐渐变黄,开始发硬。身体两侧有锯齿状的棱角。蛹不吃不动,但进行正常呼吸,比较脆弱,无防御能力,是生命周期中生命力最弱的一段时期。

幼虫有食蛹习性,所以幼虫化成蛹后,要及时把蛹挑出。

4)成虫蛹经过7天左右便羽化为成虫。成虫称甲虫,初期为乳白色,头部浅黄色,两个鞘翅薄而柔软,全身细嫩、活动能力较弱,不进食。2天后变为浅红色,再过5天变为黑褐色,鞘翅也变得厚而硬,开始吃食。成虫虽有翅但不会飞,主要是爬行。此时成虫完全成熟,雌雄成虫开始交配产卵,进入繁殖期。每只雌成虫每天约产卵20枚,产卵期长达5个月,产卵高峰100天左右,雌成虫一生可产卵2000-3000枚卵。

成虫性好动,不停地来回爬行,有集群性,喜阴暗环境。成虫的雌雄特征分别是:雄虫个体细长;雌虫个体较胖大,尾部尖细,产卵器下垂,并能伸出甲壳外。

(1)饲养黄粉虫的条件

黄粉虫的趋性幼虫及成虫都喜阴暗环境。成虫常常潜伏在黑暗的角落,或菜叶及其他物体以下;幼虫多潜伏在麸皮下面,或其他谷物下面0.5-1.0厘米深处。所以黄粉虫饲养室必须光线弱或造成黑暗环境。

1)密度要求

幼虫的饲养密度要适宜。适宜的密度可以提高群体内部温度,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生长发育;密度小时,群体内温度偏低,幼虫新陈代谢水平降低,生长缓慢。如果饲养密度过大,群体内温度提高很快,超过38℃时,幼虫就会死亡。

成虫的密度宜小不宜人。过大时影响成虫的交配和产卵,还会出现成虫吃卵的现象。

2)温度要求

黄粉虫整个生命周期都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活。生长发育和交配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温度低于6℃,黄粉虫就进人体眠状态,不吃不动,新胨代谢处于最低状态。10℃以上,才恢复活动;温度高于32℃易发生疾病;高于35℃,黄粉虫生长发育受阻;当温度达到38℃便可以致死.

3)湿度要求

黄粉虫对龃度的要求比较灵敏。虽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非常干燥的环境中也能生存,但是,生长发育较为缓慢。适宜的湿度为:饲料含水率10%-15%.空气湿度要求60%左右。

4)饲料要求

黄粉虫的饲料以麦麸、玉米皮、米糠为主,兼吃一些杂食,如豆粕、蔬菜叶、瓜果皮、野草等。各种饲料要进行搭配,以全价的混合饲料最弹想,这种饲料能促进黄粉虫生长发育,且发育较健壮,提高其成活率和产卵量,缩短生长发育周期。

(3)饲养场所和设备

1)饲养场所

饲养黄粉虫以室内为宜,室内饲养能调节空间的温度和温度,便于管理,特别是可以防止老鼠和飞鸟的侵害。房舍的选择可根据饲养规模和自有条件,一般要求能保温,且能通风换气,光线不要求很强,黑暗的较理想。防护条件要好,防止老鼠人室。

2)饲养设备

黄粉虫饲养设备较简单,可用柜、池、盆、盒等用具,以木盘最为理想:优越性有3个方面:一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二盘体轻巧,便于搬动;三盘子可以层层摞起,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

饲养盘的大小没有明确规定,以方便搬动为宜。规格一般情况下长60厘米、宽50厘米、高10厘米。盘框用l.5厘米厚的术板做成,底部用纤维板或胶合板。有的也用镀锌铁皮做成铁盘,这种盘耐用,防逃效果好。

3)筛子

1号筛,筛孔内径05毫米,用于筛小幼虫的粪便;2号筛,筛孔内径4毫米,用于分离幼虫和蛹;3号筛,筛孔内径2毫米,用于筛除大幼虫的粪便。3号筛规格长60厘米、宽45厘米、高8厘米的木框,为产卵筛。

相关知识

家兔饲养管理的基本养殖条件和要求


家兔的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和生产方向,在不同季节、不同生活环境条件下,在饲养管理上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现代养兔科学已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出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大量的事实证明,要养好兔,实现优质高产、效益好,任何兔场的生产管理者、饲养员,都必须掌握并认真实行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家兔饲养管理的基本方法

根据家兔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如胆小怕惊、昼伏夜行、喜清洁干燥环境,怕脏、怕潮湿;啃食磨牙,同性好斗等生活习性及其特有的消化生理、繁殖生理特点,提出以下饲养管理的原则要求:

(一)大兔必须实行单笼饲养

大兔是指4月龄以上的青年后备种兔,能繁种公、母兔和喂养时间较长的长毛兔、獭兔以及要取皮制裘的肉兔商品兔。大兔必须实行单笼饲养,是因为兔子在达到性成熟的年龄,即4-4.5月龄后,在群养的条件下,常出现公兔与公兔、母兔与母兔打架斗咬致严重伤残的现象。这不仅会直接损伤家兔的毛皮,使产品质量降级,还会导致种兔失去种用价值。同时,性成熟的公母兔混养,常发生早配和乱配的现象,严重影响种兔繁殖质量。所以,种用兔、安哥拉长毛兔和皮用兔,到4月龄后必须实行单笼饲养。

(二)种草养兔

家兔具有一个较大的胃和发达的盲肠、结肠。不仅能充分利用青、粗饲料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尤其是植物蛋白质,还必须从青、粗饲料中获得足够的粗纤维,才能减少肠炎的发生。所以,无论从降低养兔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或减少兔子消化道疾病来讲,切不可忘记喂兔离不开草。当然,这草应包括青草、干草、树叶和部分农副产物--秸杆和秕壳。青草可单独饲喂,干草和农副产物最好粉粹后加到配合饲料、颗粒饲料中喂兔。

(三)重视环境因素对兔子的影响

保持家兔的健康是提高其生产性能(生长发育、饲料报酬、繁殖产仔、产肉、产毛、产皮等性能)的前题和保证。所谓健康就是兔子的机体与所在环境达到平衡的状态。

影响家兔生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舍内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的大小,有害气体含量、粉尘、光照及噪音、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等。

由于兔子与猪、牛不同,全身被毛浓密,又不能依靠出汗来维持正常体温。为此有人说兔子怕热不怕冷,这话也不完全对。因为兔子的生长和繁殖最适合的温度是15-25℃。当舍内温度超过30℃,仔兔成活率降低,胎儿的死亡率增高,公兔精液质量下降,配怀率下降;兔子食欲减退,生长缓慢,产毛和皮质均受不良影响。如果室温持续在35℃以上,就易出现兔子中暑甚至死亡。但当室温降低到5℃以下,对家兔繁殖,尤其是仔、幼兔的生长也会带来不利、甚至被冻死;成年兔的饲料消耗会增加,养兔效益下降。

舍内环境潮湿污浊,不仅容易诱发多种疾病,还会加大高温和低温对大小兔的危害性。不过,湿度太小,过于干燥,对獭兔和毛兔的毛被品质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以保持60-70%的舍内空气湿度为宜。

实践证明,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白天与黑夜的温差稍大,可增强兔子的生活力,有利于兔子健康和提高生产力。

在管理上应做好防暑、防寒、防潮工作,保持兔舍和笼具的清洁卫生和安静,加设防害(狗、猫、鼠、蛇)措施。饲管人员操作要轻,观察要细致用心。

(四)科学利用青绿饲料

青绿饲料包括天然野生牧草、人工牧草、蔬菜类饲料、水生饲料和幼嫩的树叶等含水量一般在75-90%左右的无毒青绿植物。

青饲料有三大优点:一是营养价值全面,不仅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和能量,还含有丰富的家兔所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微量元素;二是适口性好,各类兔子都爱吃;三是消化利用率高。是家兔,尤其是处在繁殖期的种兔的一种基础饲料。

但是,由于青绿饲料含水分太高,营养物的绝对含量较少,体积大,被污染的可能性较多,只喂青饲料不能满足各类兔子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如喂量过多,不仅会影响家兔的生长,还可能引起拉稀等疾病,使家兔生产力下降,死亡率增高。

因此,科学利用青绿饲料喂兔,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少喂勤添,限量饲喂。如果一次添加过多,兔只吃嫩尖嫩叶,造成浪费不说,若将吃不完的草拉入笼内,使青饲料受到污染后再吃便可能导致疾病发生;每日投喂青饲料量根据兔子大小参见下表:

体重(克)喂青料量(克)体重(克)喂青料量(克)50015020003001000200300035015002504000以上500-800

2、应与精饲料或优质干草搭配使用,不宜长时间连续单独使用青饲料喂兔,尤其不宜长时间喂一种青饲料,但更换品种要逐步过渡。以减少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在冬、春季;

3、要保证青饲料卫生、无毒无害,作到五不喂:有毒有害的植物不喂。受农药或化工厂有毒有害的废水、粉尘污染的青饲料更不能喂兔;发霉变质的草不喂;含沙石泥土多的草不喂;含有露水或受霜冻、冰冻的草不喂;堆沤发热、有腐烂现象的草不喂。

4.为保证青饲料的质量、减少浪费,最好先用清洁的水进行淘洗,切短后(或与粉状配合饲料拌合)再喂兔。

(五)、科学利用精料喂兔

精饲料包括玉米、大麦、小麦、高粱、麸皮、细米糠等以能量为主的粮食类和豆粕、菜子饼、鱼粉、蚕蛹、血粉等蛋白质含量高的动、植物蛋白补充饲料。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含粗纤维低,水分少,营养浓度高。

家兔虽然是草食小家畜,但要提高肉兔的增重和繁殖成绩,要毛兔多产毛,獭兔多出高等级皮,都离不开精料。但喂过多的精料提高养兔成本,影响经济效益,也影响家兔健康。消化不完的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进入大肠、盲肠,易引起微生物的异常发酵,会闹出病来。如精料,尤其是玉米喂量过多,容易出现拉稀或便秘、涨气,引起幼兔死亡。

怎样科学利用精饲料呢?总的原则是,要按不同种类兔子的营养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兔场的饲料来源及条件,因地制宜地实行精、粗、青料合理配搭喂兔。科学利用精饲料最好是购买兔子专用颗粒料(或粉料配合料)喂兔。本场有青料保障的,可买兔精料补充料,青饲料无保证的,就买全价兔饲料。如果要自己加工配合料,缺青料的场,其精、粗料比例一般为7:3;青料较丰富的场或季节,则精、粗料比例可改为8:2。每天喂量,应是全价料多,精料补充料少。若自行配制饲料,要尽量少用或不用鱼粉。

如果要用必须保证质量;用豆类给兔子补充营养,不能生喂,最好炒熟或煮熟后喂兔;玉米在日量中不宜超过35%。此外,无论是籽实饲料、加工副产物和动、植物蛋白补充料,都应先粉粹,再按科学配比加工成颗粒料。发霉精料禁用。

(六)、胡萝卜、南瓜及地瓜(红薯)、甜菜、土豆等多汁饲料的科学利用

胡萝卜、白萝卜、南瓜等多汁饲料是家兔重要的补充饲料,尤其在缺青季节和地方。但由于其含水量高,营养不全,用这类饲料喂兔,日喂量不可太多,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与精、粗料搭配喂兔,不能单独当作兔的主要饲粮较长时间使用,否则会影响兔子的生长发育和产毛、产皮,甚至引起拉稀、死亡;

2.幼兔至各类成年兔,每日最大日给量为50-250克,泌乳母兔最多日喂350克。

3.为便于家兔采食,胡萝卜、萝卜、甜菜及地瓜类块根块茎饲料,应先洗净泥土,后切粹或刨成丝,定量喂兔。

4.红薯,尤其是土豆(马铃薯),以熟喂为宜,发芽土豆、红薯黑斑,还必须除去青变部分和黑斑后慎用。

(七)、努力提高兔的日采食量

兔子采食具有多餐性。每日采食的次数、间隔时间、采食的数量,受饲料种类的适口性、物理形态(颗粒或粉料粒度大小)、日粮营养水平、给料方法及环境温度和饲养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如以青料、干草为主的日粮,用自由采食的方法比一天给一次料的限食法,日总采食量可提高90%。

科学养兔,多采用自由采食(任吃)和多餐限量两种饲喂方法。任吃,可提高日采食量和日增重,节省劳力,适用于规模化兔场和颗粒饲料,其缺点是饲料消耗较多,成本较高;实行多餐限量饲喂法,有利于提高饲料报酬////,节约饲料,适用于各类饲料。但耗费劳力较多,还必须坚持定时定量的原则,即定饲料种类、定次数、定时间、定喂料顺序和定数量。改变饲料种类和数量,应循序渐进,更不宜突然改限食法为自由采食,否则会引起兔子的消化紊乱。采用多餐限量的方法,一般要求日喂3-5次。仔、幼兔以多餐少吃为宜。精、青、粗料可单独交叉投喂,也可同时拌合喂给。在条件许可的前题下,配合料或兔日粮宜用多种饲料配搭,有利于提高兔的采食积极性和采食量。

(八)、充分保证兔子供水

水,对成年兔、青年兔、幼兔,甚至仔兔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缺水,不仅会严重影响兔子的日进食量,尤其在用颗粒料自由采食的情况下;还会严重影响家兔的生长发育,产肉、繁殖和哺乳等生产性能,甚至引起产仔母兔食仔和仔、幼兔死亡。

四川省畜科院曾用仔兔作过试验,在仔兔补饲期间(21-35日龄),给水组平均日采食颗粒料量为30.5克,平均日增重达31.1克;对照组(补料不给水),平均日采食量为9.2克,日增重平均仅为9.9克;保证供给饮水对吃奶的仔兔影响如此之大,对生长兔、成年兔的影响便可想而知。

每天的喂水量,可根据兔的年龄、生理、不同的季节和日粮的构成而定,最好是保证24小时不断水。饮水必须保证清洁卫生;使用颗粒饲料喂兔的规模化兔场,应装备自动或半自动供水系统,以保证兔有充分的饮水;在农村,可就地取材制作饮水器,如瓦罐、石碗、竹槽、瓷盅等,随时供给清洁的饮水。

怎样控制蚯蚓饲养条件和养殖环境


1)饲养密度

饲养蚯蚓希望获得高产,即要在单位面积上尽可能多养蚯蚓,但不能无限制地增加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反而会使个体生长发育速度降低,影响产量。所以要掌握适宜的饲养密度,才能获得高产。

2)温度控制

蚯蚓为变温动物,温度对其新陈代谢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影响着生长发育和繁殖。因为蚯蚓产卵的最适宜温度为21-25℃。温度过低,产卵数量明显减少。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则产卵数量增加,但在超过25℃时,产卵数量又逐渐降低。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蚯蚓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

3)湿度控制

蚯蚓喜欢潮湿,但由于种或品种不同对湿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如环毛蚓、异唇蚓等要求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赤子爱胜蚓、大平二号,主要养在有机饲料中,对水分的要求较高,一般饵料含水量为60%-70%。如果饵料含水量再高,饵料中的空隙被水分占据,空气缺乏,蚯蝴在其中无法生活。水分过多,还可导致蚯蚓产卵率降低,所产的卵也会发生腐烂。过湿的环境,还容易引发疾病,造成减产。

但是,水分过低、饵料太干,又不利蚯蚓采食,同时蚯蚓皮肤过量分泌黏液,造成体内失水,导致新陈代谢失调或停止。

卵孵化时的湿度,一般要求水分含量在56%-66%.湿度过大或通风不良,卵茧易变质发黑。在生产中,夏天为了降温可以增加用水量,要特别注意掌握湿度,不要顾此失彼。

4)pH值的控制

蚯蚓生长和繁殖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蚯蚓生活的基料或饵料pH值一般应掌握在6.8-7.6为宜。过高或过低往往出现不良反应。如引起蚯蚓身体变于、脱水萎缩,体色变为黑紫,感觉迟钝,以致逃逸。

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饵料,在发酵时产生一定量的氨,使饵料的pH值升高;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饵料,发酵时最后产生二氧化碳,使饵料pH值降低,因此饵料发酵腐熟时,要求氮、碳饲料搭配合理。投喂饲料前一定要测定饵料的pH值,如果偏高或偏低,都要及时调整。

蜈蚣饲养场配套设施的建设


(1)饲料昆虫饲养区(室)

养蜈蚣和养蝎子一样,首先要解决饲料昆虫。饲料昆虫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灯诱捕,另一方面是饲养,两方面都不可偏废。夏季晴天的晚上,可以在田野架起灯光诱捕昆虫,方法简单实用,诱捕的昆虫多种多样,给蜈蚣作饲料,营养全价,有利于蜈蚣从饲料中获得丰富的营养。更主要的还是靠饲养场自己饲养饲料昆虫。这样,饲料来源比较稳定,不管刮风下雨或昆虫少的季节,都保证有饲料供应。所咀,正规的饲养场都应该有自己的饲料虫饲养区(室)。

为了饲养方便,饲料虫培育区(室)应建在饲养区附近,根据各种饲料昆虫的生活习性,建设培育室.进行大量培养。关于不同昆虫的饲养方法,在饲料开发部分介绍。

(2)管理人员生活区

一个上规模的蜈蚣饲养场要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饲养工人,必须要建办公室、技术室、防疫室、工具室、仓库等,还要有工人宿舍、职工食堂等附属用房,组成工作、生活区。

(3)蜈蚣加工室

大型饲养场都要有自己的加工室,以便对大量的成体蜈蚣进行加工,形成商品。加工室应建有水池、配有灶、煮锅及各种必备的容器、机械等。还要有相应的干燥室、包装室、仓库等。

(4)其他设施

大型饲养场必须配备供水系统、供电系统及其他必备的设施。

黄粉虫养殖需要哪些设备呢?


黄粉虫个子比较小,它们拉的粑粑像沙一样,是没有异味的。所以它们的养殖地方都会比较干净卫生。黄粉虫箱养是黄粉虫常用的养殖方法,适合中大型黄粉虫规模养殖。黄粉虫箱养技术,黄粉虫的繁殖量与产量都相当大。黄粉虫箱养设备主要有养虫箱、集卵箱和筛子等。具体来了解一下:

黄粉虫养殖设备有哪些?
1、养殖黄粉虫必须有饲养房,饲养房要透光、通风,冬季要有取暖保温设施。饲养房的大小,可视其养殖黄粉虫的多少而定。一般情况下每20平方的一间房能养300-500盘
2、饲养黄粉虫的木盘,制作抽屉状木盘,一般是长方形,规格是50厘米×40厘米×6-8厘米,板厚1.5厘米。底部用纤维板钉好。筛盘:也是长方形,它要放在木盘中,规格是45厘米×35厘米×6厘米,板厚为1.5厘米,底部用12目的铁丝网做底,用三合板条钉好。制作饲养盘的木料最好是软杂木,而且是没有异味的,为了防止虫往外爬,要在饲养盘的四框上边帖好塑料胶条。
3、摆放饲养盘用的木架,根据饲养量和饲养盘数的多少,制作木架,用方木将木架连起来固定好,防止歪斜或倾倒,然生就可以按顺序把饲养盘排放上架。
4、筛盘、筛子。用粗细几种铁筛网做底,12目大孔的可以筛虫卵做筛盘。30目中孔的可以做1-2个筛子,用来筛大龄虫的虫粪,60目小孔的也可做1-2个筛子,用米筛小龄虫的虫粪。
5、饲养房内部要求。温度冬夏都要保持在15℃-25℃之间,低于10℃以下虫不食也不生长,超过38℃以上,虫体发热会烧死。湿度要保持在60-70%之间,地面不宜过湿,冬季要取暖,如冬季不养可以采收取措施越冬,夏季要通风,室内要备有温度计和湿度计。

黄粉虫吃什么
一、乳、油、蛋类饲料
动物的油、乳、蛋,在组合配制植物性饲料时,是不可缺少的添加料,不但增加组合饲料的营养成分,而且还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1、动物乳汁类。通常使用的有营养全面、适口性较好的牛乳和羊乳两种。这类饲料可作为一龄蝎与体质较弱蝎的滋补性饲料,一般均采用拌合肉粉或馒头花、馍屑的方法饲喂。
2、动物油类。一般使用的动物油有牛油、羊油、猪油和鸡油等。在组合植物性饲料时,这类饲料是配组的重要成分之一,多用于二龄蝎或进行食性驯化时配合使用。通常采用烤化后拌合其他饲料的方法饲喂。
3、蛋类饲料。家禽蛋和鸟类蛋,不但来源丰实,而且营养价值很高,适口性亦佳。可以用鲜蛋打汁合肉粉或其他植物性饲料。还可以将鲜蛋煮熟后取出蛋黄使之干燥,然后加工为纯蛋黄粉贮备,以便配合其他饲料时使用。以上确是各龄蝎的上等食物。东亚钳蝎的植物性饲料主要有谷物类、糠麸。

二、植物性饲料
类、油粕类等饲料。这些饲料如不经处理,单一投放时,在一般情况下人工养殖的蝎均表现为拒食。所以在使用这类饲料之前,必须进行蒸、炒或其他处理方法。
经过处理的植物性饲料,还应配合适量的肉粉或油、乳、蛋类饲料(称组合饲料)拌合均匀分置在食盘上饲喂。根据较通用的植物性饲料处理方法,主要有:
1、蒸。适用于谷物类饲料。先将谷物磨粉,经发酵后蒸熟,再捏碎以供组合其他饲料。
2、炒。适用于糠麸类饲料。先将料放在铁锅内,用小火炒熟,然后组合其他饲料。
3、制粉综合处理。适用于饲草类饲料。先将苜蓿叶或槐叶晒干制成粉,经发酵后用蒸法处理,然后组合其它饲料。组合性饲料的适口性虽然有所改善。
三、辅助性饲料添加剂
但毕竟不及肉食类饲料的适口性好,故采食量均不大。因此,必须在组合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调节剂,来增进组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和改善适口性。
1、维生素添加剂。按每公斤组合饲料加入维生素B11克,B22克,D33克,多维葡萄糖3克即可。
2、矿物质调节剂。按每千克组合饲料加入硫酸锌0.5克、硫酸钠(又叫芒硝)0.5克、磷酸二氢钙1克,磷酸二氢钾0.5克、碳酸氢铵1克、食盐0.5~1克即可。

黄粉虫常见的病虫害的防治
1、干枯病症状:
幼虫的头部和尾部干枯,发展到全身干枯而死亡。病因:空气干燥,温度偏高而失水,或饲料水分含量偏低,造成黄粉虫体内严重缺水。
防治:干燥或高温季节,要注意降温、增湿。增湿措施可向地面洒水或墙壁喷水;在饲料中拌水;及时投喂充足的青饲料;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减少饲养密度,以降低群体内的热量。
2、螨虫病危害:
螨虫对黄粉虫危害很大,特别是对幼虫的危害更为严重。螨虫侵害幼虫后,可造成体质减弱、生长缓慢,成虫繁殖力降低,可影响到卵的孵化率。病因:在气温高、湿度大的情况下,螨虫极易对黄粉虫造成危害。
防治:调节室内温度,夏季气温高的时候,要保证饲养室空气流通、相对干燥;饲料密封贮存,防止螨虫污染;夏秋多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时,投喂的饲料含水量要小。

黄粉虫的粪便有什么用
可直接作为肥料施用。施用后不仅能增肥地力,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还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市场上真正的高效生物有机肥产品供应量不大,而且存在不稳定的问题,不能满足高效农业生产的需求,因此,以虫粪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高效生物有机肥,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此外,虫粪因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还可作为猪、鱼等的饲料。
养殖黄粉虫的设备比较少,只要有个透光通风饲养房、木盘、木架、筛子、温度计、湿度计就可以了。黄粉虫吃的东西有乳、油、蛋类饲料和植物类饲料。常见病有干枯病,螨虫病,可以多预防。

黄粉虫养殖需要哪些设备
1、养殖黄粉虫必须有饲养房,饲养房要透光、通风,冬季要有取暖保温设施。饲养房的大小,可视其养殖黄粉虫的多少而定。一般情况下每20平方的一间房能养300-500盘
2、饲养黄粉虫的木盘,制作抽屉状木盘,一般是长方形,规格是50厘米×40厘米×6-8厘米,板厚1.5厘米。底部用纤维板钉好。筛盘:也是长方形,它要放在木盘中,规格是45厘米×35厘米×6厘米,板厚为1.5厘米,底部用12目的铁丝网做底,用三合板条钉好。制作饲养盘的木料最好是软杂木,而且是没有异味的,为了防止虫往外爬,要在饲养盘的四框上边帖好塑料胶条。
3、摆放饲养盘用的木架,根据饲养量和饲养盘数的多少,制作木架,用方木将木架连起来固定好,防止歪斜或倾倒,然生就可以按顺序把饲养盘排放上架。
4、筛盘、筛子。用粗细几种铁筛网做底,12目大孔的可以筛虫卵做筛盘。30目中孔的可以做1-2个筛子,用来筛大龄虫的虫粪,60目小孔的也可做1-2个筛子,用米筛小龄虫的虫粪。
5、饲养房内部要求。温度冬夏都要保持在15℃-25℃之间,低于10℃以下虫不食也不生长,超过38℃以上,虫体发热会烧死。湿度要保持在60-70%之间,地面不宜过湿,冬季要取暖,如冬季不养可以采收取措施越冬,夏季要通风,室内要备有温度计和湿度计

不同阶段黄粉虫的饲养方法


1)成虫的饲养管理

一是不同生长期成虫对饲料要求不一样,不能混养。二是剐羽化的成虫非常娇嫩,抵抗力不强,不能食含水量过大的饲料,可适当多喂麦麸、玉米面等精饲料。三是为了提高产卵率和卵的孵化率,应供给成虫足够的营养,投喂优质配合饲料。饲料配方为:麦麸70%、玉米面20%、芝麻饼9%、骨粉1%。并投给数量足够的精饲料。这样可延缓成虫衰老,延长产卵期,提高产卵率。四是投饲时要做到少量多次,每天投饲2-3次,每天投饲量要适当,以在下一次投饲时无剩食为原则。不能缺乏食物,否则会造成成虫吃卵现象,还会出现成虫互相咬斗致伤现象。由于剩余的饲料易发霉变质,影响产卵,故饲料不能投放过多。五是雄成虫交配后往往很快就会死亡,要及时清理死亡的成虫,防止腐烂变质而引发传染病。六是产卵筛下垫一层接卵纸,一般4天换1次。在产卵筛下的接卵纸上均匀地撒一层2厘米厚的麦麸,所产的卵就会埋在麦麸内,否则成虫就会吃卵。七是为了提高成虫产卵率和卵的孵化率,一般4个月对成虫进行1次换代,即把老化的成虫淘汰。

2)卵的管理

接卵纸取下后,连同纸上麦麸一起放在饲养盘内,在适宜的条件下,卵就孵化出幼虫。这时的管理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①温度对卵的孵化起重要作用,在30C的温度下,卵5天就孵出幼虫;在25℃的温度下,要在15天左右才能孵出幼虫。所以,要把卵放在较高的温度下孵化,以缩短孵化期。

②孵化时也要求室内相对湿度适中,卵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能顺利地孵化出幼虫;在干燥的环境中,孵化较缓慢,且有一定死亡率。孵化盘内不能喷水加湿,应通过加大环境的湿度来增加孵化盘中的湿度。环境的相对湿度应增加到70%左右。加大室内湿度的办法就是向地面洒水或放一些水盆。

3)幼虫的管理

在黄粉虫生命周期中,幼虫期历时2个月左右。幼虫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所以幼虫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卵全部孵化出小幼虫后,要加温、加湿促进迅速生长发育。可以通过加大饲养密度来提高幼虫群体内温度;加湿的方法是向饲养盘内喷雾加湿,喷雾的次数每天要达到7-8次,每次喷量要小,不能看到盘中有明显的水分。也可通过饲料多拌一点水来提高湿度。

②为使黄粉虫幼虫摄取全面营养,可以喂给配合饲料,饲料含水量要达到lO%左右,并经常投喂一些干净的青菜叶。阴雨连绵季节,饲料可不拌水,还要减少青饲料的投喂量。

③饲料投喂量要适当,以不缺食.且还有少量剩食为原则,每天投喂2-3次。

④大小幼虫要分开饲养,避免大吃小,降低产量。⑤幼虫逃跑能力很强,应做好防进工作,经常检查防逃胶带有无破损。

4)蛹的管理蛹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蛹不料;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减少饲养密度,以降低群体内的热量。

2)螨虫病

危害:螨虫对黄粉虫危害很大,特别是对幼虫的危害更为严重。螨虫侵害幼虫后,可造成体质减弱、生长缓慢.成虫繁殖力降低,可影响到卵的孵化率。病因:在气温高、湿度大的情况下,螨虫极易对黄粉虫造成危害。

防治:调节室内温度,夏季气温高的时候,要保证饲养室空气流通、相对干燥;饲料密封贮存,防止螨虫污染;夏秋多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时,投喂的饲料含水重要小。

育成鸭的特点和饲养


1 育成鸭的特点
蛋用鸭自5周龄起至16周龄,称为育成鸭,俗称青年鸭阶段。育成鸭生长发育迅速,活动能力较强,会吃会睡,食性广,需要给予较丰富的营养物质;神经敏感,合群性较强,可塑性较大,适于调教和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

2 育成鸭的放牧饲养
放牧饲养可促使鸭体健壮,降低饲养成本,节约饲料;而且对农作物也起到中耕、除草、除虫和施肥作用。放牧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防止鸭农药中毒,确实调查清楚牧地近期有没有施用过农药;二是在天热时,只能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放牧,牧地不能过远,防止鸭疲劳中暑;三是在有风天气应逆风放牧,以防止鸭毛被风吹开使鸭受凉;四是在水中要逆风放牧,以便于鸭觅食,较快吃饱;五是在夏季中午水温较高时放牧,不要使鸭在水中停留;六是要选择好放牧路线和牧地,保证动植物饲料丰富,使鸭在每次放牧时都能吃饱。

3 育成鸭的舍饲
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发展,养鸭专业户不断增多,而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鸭群放牧受到一定限制,不少鸭农将放牧改为舍饲。但是,要把舍饲蛋鸭养好,必须在饲养条件、技术和饲料搭配等方面创造条件,以满足鸭群的需要。

3.1饲养
育成鸭的饲养特点主要是进行限饲,即有计划地控制饲料喂量或限制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以防止育成鸭在育成期体重过大、过肥或成熟过早(提前产蛋),影响将来产蛋量。同时限饲也可以
节约饲料。我国多数鸭场多采用日粮中的代谢能10 460 11297kJ/kg,粗蛋白质13%~14%,粗纤维含量10%的营养水平,限饲饲料中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约占1%,并减少能量饲料,如玉米、高粱、大麦和碎米等;增加糠麸、叶粉和草粉等饲料。减少饲喂次数或饲喂量,饲料的营养水平不能太低,日粮中含代谢能1 1 715kJ/kg,粗蛋白质15%左右,每天只给鸭采食80%的饲料。让其自由采食,或将饲喂次数由每天的4次,改为2次。在限饲期间,鸭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喂料时争抢激烈,如饲槽的位置不够,必然造成个体鸭之间饥、饱不均,影响鸭的正常体重和群体的整齐度。因此,要为每只鸭提供10~12cm长饲槽位置,保证全群鸭中每只鸭都能同时吃到饲料。饲料尽可能多样化,特别注意添加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等,以满足育成鸭生长骨骼和羽毛所需之营养。饲喂前向}昆合粉料中加入适量清水,拌成湿料,鸭的生长效果更好。

3.2管理
要建立一套稳定的作息制度,不要经常变更。多与鸭群接触,增加鸭的胆量,防止惊群。适当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防止过肥。此期鸭羽毛生长快,尤其在羽轴刚出头时,稍挤碰则疼痛,甚至使皮肤受伤出血,要防止互相挤压。一般按大小、强弱和公母进行分群。群的大小可根据饲养条件和管理水平而定,通常以不超过1 000只为宜。鸭群入舍还要分成许多小隔,每小隔关鸭200只左右。每天应定时赶鸭在舍内作转圈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活动2 4次。如有条件的,应在鸭舍旁建人工水池,分群分批地让鸭水浴,每天应让鸭洗浴2~3次,每次1小时以上。饲养人员应多与鸭群接触,以提高其适应性,防止惊群。舍内通宵点灯,但灯光要暗。每天光照时间稳定在8~10小时,1盏15W 电灯泡光照30m 即可。

种鸡的饲养密度和光照影响


种鸡的饲养密度:

提供适宜的生活空间和饮饲具是满足鸡个体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和必需的条件,否则将影响鸡体的生长发育和种鸡育成期间的整齐度以及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目前种鸡以笼养为主,但根据当地条件也可进行平养。平养种鸡每年比笼养鸡多产约12个蛋,为此对平养的兴趣又重新上升。

平养肉用种鸡,其适宜的生活空间和饮饲具见下表:

类别材料或器具育雏期
(1-4周)育成期
(5-22周)产蛋期
(23-64周)地面全垫草10-11只/每平
方米3.6-5.4只/每平方米3.0-3.6只/每平方米1/3垫草
2/3垫草4.8-6.1只/每平方米4.3-5.4只/每平方米饲具饲槽5厘米/只15厘米/只15厘米/只饲料盘个/100只(1-10日)直径30-35
厘米吊桶3个/100只7个/100只7个/100只引水器水槽2.5厘米/只2.5厘米/只2.5厘米/只圆形引水器2个/100只2个/100只2个/100只产蛋箱1个/100只母鸡

光照对种鸡生长的影响:

光照可以调节种鸡性成熟的快慢。在产蛋期正确使用光照可提高产蛋量。因此,实施光照控制,严格执行光照制度是保证肉用种鸡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光照从两个方面对鸡发生影响。一是光照强度,二是光照时间。

光照强度是光照作用质的方面。光照过强不仅对种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且会引发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过低的光照则达不到刺激性成熟、增加产蛋量的目的。一般来说,在2.7勒克司光照强度下鸡能找到食槽并吃食,5~10勒克司能刺激脑垂体分泌,增加产蛋量。白天的光照强度一般为3000勒。人工补充光照强度应在白天光照强度的1%以上即30勒克司以上为宜。

光照时间是光照作用量的方面。产蛋母鸡在一天中对光照刺激的时间有一个临界值,一般为11~12小时。光照时间达到11小时以上即能激活鸡的脑垂体分泌激素,所以在育成期的光照必须少于11~12小时,而产蛋鸡连续光照时间应在14~16小时之间。人工补充光照最好在早晚进行。产蛋期间的光照不能忽明忽暗,补补停停,更不能减少时间,时间的变化应以每周逐步延长20~40分钟为宜,突然变化会引发产蛋母鸡脱肛等疾病。

鹅场的建筑和设备有哪些


育雏舍要求舍内保温良好,空气流通,干燥而无贼风:.窗的采光面积与地面积之比为1:(10-15)。育雏舍以每平方米育20 日龄以下的雏鹅5-15只为宜。

育肥舍舍内设栩架,分单列式和双列式两种。分小栏,每栏10-12平方米.可容纳中等体划的育肥鹅(中成鹅)15-80只。

种鹅舍舍内窗的采光面积之比为1:(8-12),姆平方米可容纳种鹅2.5-4只。舍内一角设产蛋间。舍外设陆上和水上运动场。井有遮荫棚询料间用来进行饲料的加工、调制等。防疫室备有常用防治药品以及化验诊断鹅病的有关设备孵化房为利于孵化工作协调一致,通常按下列顺序建造:

孵化房内各室间---种蛋接收间---种蛋消毒间

种蛋贮存间----孵化间(安装孵化器的地方)---出雏房----存雏和外运间

鹅场设备无论是舍饲或放牧都必须备有生产用具。如各种饲具:盛水缸、饲料捅、饲料槽、饮水器具;育雏用的各种保谧器;母鹅用的产蛋巢或产蛋箱等;运愉用的各种盛蛋盆、雏盒和笼;以及口常清洁卫生用的清扫用具等。

鸡的营养和饲养管理技术


1肉仔鸡

从出雏到6~8周龄,或到上市,对于肉仔鸡采用的是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饲料可以是粉料、颗粒料或破碎料。随着日龄的变化,肉仔鸡蛋白质的需要量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通常采用多阶段饲粮进行饲喂。一般将饲粮按饲喂阶段分为三个阶段:O~3周为23%的蛋白质,每千克饲料代谢能为13389kj;3~6周为20%的蛋白质,每千克饲料代谢能为13389kJ;6~8周为18%的蛋白质,每千克饲料代谢能为13389kJ。每日的饲料可用槽状、管状或桶状的喂料器手工喂料,或用机械电控的槽状、管状自动喂料设备供应。饮水则是用水斗或乳头饮水器来提供。肉仔鸡饲粮中可能含有抗生素和抗球虫剂,以促进动物生长和控制球虫。

肉仔鸡多阶段饲养和单阶段饲养的对比:肉仔鸡的多阶段饲养所用饲粮在很多地方同产蛋母鸡的阶段饲养情况相类似。与单阶段饲养方案相比较,在多阶段饲养方案中,饲粮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是根据肉仔鸡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饲粮蛋白质水平可能包含2~3个阶段,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4个阶段。第1个阶段称为育雏前期,饲粮蛋白质水平可能为24%。通常根据年龄不同,家禽分别在3~4周和5~6周时转换至不同的饲养阶段。随着饲粮蛋白质含量的减少,能量保持不变,或者略有增加。当肉仔鸡全期采用单阶段饲养时,饲粮蛋白质水平通常比育雏前期或幼雏阶段饲粮低,但比育肥后期要高。究竟采用何种方案饲养,取决于原料的价格情况和生产最终产品的经济回报。对火鸡的蛋白质和能量需要的实验表明,在生长期也同样需要多阶段饲粮。

分次饲喂和连续饲喂的比较:据报道,分次饲喂能够提高肉仔鸡的饲料转化效率。肉仔鸡通常以自由采食的方式饲喂3周,到第4周时改为每日饲喂4次,即每6h饲喂1次。根据家禽年龄的不同,饲喂的时间间隔不同。分次饲喂的目的是使家禽在下一次饲喂之前有1~2h的空槽时间。

2.后备母鸡群

鸡育雏和生长阶段的能量水平为11924—12134kj/kg,但根据所饲喂饲料原料的不同和家禽所处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有相应的调整。对于商品化产蛋青年母鸡,每天所需饲料和饮水都采用自由采食方式供应。对于肉仔鸡的后备鸡群,育肥颗粒料适用于限饲计划。虽然在幼雏饲粮中使用低水平的抗生素效果很理想,但其在成年鸡饲粮中的效果不显著。饲粮中应当添加抗球虫剂,以便使家禽对球虫有一定的免疫力,使其在生产年限内获得保护作用。

对生长后备母鸡进行限饲有如下原因,即推迟性成熟,使得母鸡的最终体型更大,在产蛋期能较早的获得较大的蛋重,减少死亡率,并增加后期的产蛋量。

3产蛋母鸡

阶段饲养:阶段饲养是一种根据家禽生产阶段确定营养需要量从而增加经济回报的体系。阶段饲养通常与蛋白质的采食量有关,同时能量在这个过程中起调节作用。阶段饲养要求生产者对生产阶段、产蛋率、体重和饲料消耗量的信息作详细记录。饲粮中能量和蛋白质含量、环境温度和管理类型等其他数据也必须记录。一个生产周期通常包括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40周龄,这一时期母鸡仍处于生长阶段,并且达到产蛋高峰;第2阶段为40周龄到产蛋率达到65%;第3阶段是从6506产蛋率到80周龄。这三个阶段的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每天17g/只、16g/只和15g/只。当然,能量需要量受环境温度和饲粮能量水平的影响。这一饲养体系要求配制的饲粮必须满足非常具体的需要。

蛋重的管理:根据鸡蛋市场情况,蛋重过大可能对鸡蛋经营企业的效益产生负面影响。蛋重受蛋白质的摄入量、某些氨基酸(如蛋氨酸和半胱氨酸)、能量、总脂肪和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影响。增加这些营养物质的含量可以增加产蛋早期的蛋重,而通过降低这些营养物质的含量可以控制产蛋末期的蛋重。管理者应该认真监测鸡群蛋重的变化,因为蛋重对产蛋数可能具有潜在的影响。

4种鸡

对于留作种用的鸡,至少在采集受精蛋4周前,将公鸡引入到母鸡群中。同时,在配制的饲料中应增加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E和维生素K)的含量及水溶性维生素(核黄素、泛酸和钴胺素)、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表明,每天提供19g可消化粗蛋白,基本上可以满足肉用种母鸡的蛋大小、蛋重和产蛋率的需要‘2]。

用于限饲的饲料:为了防止留作种用的大型肉种鸡产蛋阶段过量采食而变成肉仔鸡,人们已经尝试控制其能量采食量的技术,观察特定肉种鸡的体重状况,并限制其饲料采食量,以防止其过于肥胖。采用限饲方案时,应该考虑家禽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家禽的品种。减缓生长速度除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外,还可以减少肉用家禽腹水症和腿病的发生。限饲技术包括在生长阶段限制家禽的采食量,这一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使用高度强化的饲粮,这种饲粮能满足强制限饲情况下鸡的营养需要。种鸡饲粮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硫胺素、生物素、维生素B12、锰和锌等。另外,饲粮中的核黄素、泛酸、吡哆醇和叶酸的含量也应有所增加。

公鸡的饲养管理:对公鸡的饲养和管理已经逐渐受到重视。公母比例一般以1:(8~lO)较为合适。从收集受精蛋前的4~6周起,公鸡在交配前应接受12~14h的光照。应该定期对公鸡体重进行检查,已经证明,公鸡体重较理想体重减少10%~15%会降低种蛋的受精能力。

繁殖母羊的饲养和管理技术


为充分发挥繁殖母羊的生产力,应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以提高母羊的受胎率、多胎多羔率和产羔成活率。繁殖母羊饲养管理的好坏与母羊的繁殖性能、羔羊的成活率、肉羊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在饲养与管理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饲喂,科学管理。确保母羊的健康,加强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增强体质,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繁殖母羊的饲养和管理技术。

母羊的繁殖性能对于通过自繁自养饲养方式下的规模化肉羊养殖来说非常重要,而繁殖母羊包括妊娠期母羊和哺乳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增加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要针对处于不同生理阶段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给予科学的饲养管理。从增强母羊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出发,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从而保证妊娠母羊的健康,进而促进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提高羔羊的成活率。

1、妊娠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妊娠期母羊的营养需求不但要满足自身的维持需要,还要给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以及为哺乳期泌乳功能的发挥做好充足的营养储备,因此,在营养的供应上要注意保证饲料优质,且营养全面,配比均衡。在青绿饲料丰富的夏秋季节应以饲喂新鲜的青饲料为主,配合饲喂一定量的精饲料,在冬春青饲料短缺时则可以饲喂青贮饲料、氨化饲料或者微贮饲料等,无论是饲喂何种饲料都要保证其质量,严禁饲喂发霉、变质、掺有杂质的饲料。

母羊在妊娠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不同,其饲养管理要点也不同。在妊娠前期,为母羊怀孕后的前3个月,这一阶段胎儿的生长发育速度较为缓慢,营养的供应能够维持母羊基本需求即可,一般要求维持配种时的体况,不宜过肥,也不宜过瘦。这一阶段可以饲喂优质的秸秆饲料来替代青干草,同时还可补饲一部分的优质干草或者青贮料等。精料的饲喂量则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提供,注意保证优质饲料中各营养物质均衡,不可忽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母羊在妊娠后期,胎儿的生长发育速度迅速,初生重的90%是在这一阶段生长的,因此,此时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多,这一阶段的营养供给除了要满足母羊自身的维持需要外,还要考虑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及泌乳的需求,如果这一期间的营养供应不足,会带来一系列较为严重的后果,如胎儿的生长发育受阻,发育不良,胚胎出现早期死亡,母羊在产后无乳或少乳,羔羊的成活率低等。因此,这一阶段要在妊娠前期的基础上提高营养的浓度和饲喂量。除了要让母羊采食充足的粗饲料外,还要增加日粮中精料的比例。但是要注意在产前1周左右要减少精料的用量,防止胎儿的体重过大,引起难产。

妊娠期要做好母羊的保胎工作,在养殖方面要注意细心周到。对于放牧的羊群,要避免驱打和让母羊滑到,以免让母羊受到惊吓而发生流产,另外,还要避免羊群间过于拥挤、发生打斗,防止出现机械性流产。适当增加母羊的户外运动量,以增强体质,减少难产的发生几率,阳光的照射对母羊的健康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都十分有利。在分娩前1个月要对母羊进行单圈饲养,产前1周让母羊转入待产圈饲养,并加强护理。合理饲喂,保持饲料的干净,不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并且每次喂完料后要及时的清理料槽中的剩料,以免母羊吃到受污染的饲料而发生腹泻甚至流产。

2、哺乳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分娩成功产下羔羊后即进入哺乳期。母羊在分娩过程中要做好羔羊的接产,以及母羊和羔羊的护理工作,以确保母羊和羔羊的健康。母羊在分娩后不可立即喂料,可让其先饮用一定量的麸皮汤,利于体质的恢复,还可促进胎衣排出。初乳对于初生羔羊来说非常的重要,可让羔羊获得被动免疫,对于提高羔羊的成活率意义重大,因此,在羔羊顺利产出后要让其尽快的吃上初乳。在母羊哺乳期前2个月,羔羊生长发育的营养来源主要来自于母乳,因此,母前的乳汁是否充足对羔羊的生长发育、健康、抗病能力、成活率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提高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工作,使母羊分泌充足的乳汁。除此之外,母羊经历了分娩的过程,体质会大量的消耗,生殖系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复原,因此,哺乳期饲养管理的目的还包括促进母羊体质、生殖系统的恢复。这期间要注意母羊营养的供应,实际营养的提供量要根据母羊的身体恢复情况和羔羊的数量来确定,如对于产双羔的母羊每天的精料量为0.6kg,而对于产单羔的母羊精料的饲喂量则为0.4kg。

通常母羊在产羔后1个月左右泌乳量达到高峰期,随后则开始逐渐下降,而此时羔羊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求量也开始不断的增加,并且羔羊此时的胃肠功能已经基本发育完全,单纯的依靠母乳所摄入的营养不够维持生长发育,所以需提供大量的粗饲料和精饲料。虽然母羊的泌乳量下降,但是也不可忽视对其的饲养管理,因此如果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的供应不足会导致母羊在泌乳期的失重严重而导致繁殖性能下降,使母羊不能正常的排卵发情,严重时还可能会影响到终身的繁殖力。另外,还要加强哺乳母羊的管理工作,保持圈舍的环境卫生,防止母羊发生乳房炎等生殖系统疾病。

一、空怀期空怀期是指母羊在羔羊断奶到配种前的恢复阶段,这一阶段的营养状况对母羊的发情、配种、受胎以及以后的胎儿发育都有很大关系。在配种前1-1.5个月要给予优质青草,根据母羊群及个体的营养情况,补饲精料每天每只0.2-0.3千克,以保证母羊的营养水平。
二、妊娠期妊娠期是指母羊怀孕到分娩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保好胎,并使胎儿发育良好。胎儿最初的3个月对母体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并不太大,以后随着胎儿的不断发育,对营养的需要量越来越大。怀孕后期是羔羊获得初生体重大、毛密、体形良好以及健康的重要时期,因此应当对母羊精心喂养。补饲精料的标准要根据母羊的生产性能、膘情和饲草的质量而定。
(一)妊娠前期是指妊娠的前3个月,胎儿发育较慢,需要的营养物质少,除饲喂青贮草外,每天每只补饲0.3-0.4千克精料即可满足需要。
(二)妊娠后期是指妊娠的后2个月,胎儿生长迅速,羔羊初生重90%是在这一时期增加的,此时应加强饲养,每只母羊每天应饲喂精料0.4-0.5千克,干草1-1.5千克,青贮料1.5千克。
三、哺乳期哺乳期是指母羊分娩到断奶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保证母羊有充足的奶水供给羔羊。母乳是羔羊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特别是产后头20-30天,母羊奶多,羔羊发育良好,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如果母羊养的不好,不但母羊消瘦,产奶量少,而且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因此,对哺乳期的母羊应做到以下六点:
(一)哺乳母羊的圈舍必须经常打扫,应保持清洁干燥,对胎衣、毛团、石块、烂草等要及时扫除,以免羔羊舔食引起疫病。冬季,母羊圈舍要勤换垫草,搞好保暖防风。
(二)要经常检查母羊乳房,如发现奶孔闭塞、乳房发炎、化脓或乳汁过多等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三)刚产后的母羊腹部空虚,体质衰弱,体力和水分消耗很大,消化机能减弱,这几天要给易消化的优质干草,饮盐水、麸皮汤。青贮饲料和多汁饲料有催奶作用,但不要喂的过早、太多。产羔后的1-3天内,如果膘情好,可少喂精料,以喂优质干草为主,以防消化不良和乳房炎的发生。

(四)合理补饲。一般哺乳母羊每天需补精料0.6-0.8千克左右,多喂优质青干草和多汁饲料。补饲标准为前多后少,确保奶汁充足。
(五)防止羔羊将奶吃偏。羔羊吃奶次数多的乳头,以
后奶胞小;吃的次数少的乳头,以后奶胞大。乳房过大或过小,乳房下垂,都影响羔羊吃奶。要人为控制羔羊,使羔羊将两侧乳房的奶吃的均匀,保持母羊乳房及奶头的大小、高低适中。
(六)断奶前要减少多汁饲料、青贮和精料的喂量,控制营养防止发生乳房炎。
四、产期管理及护理
(一)产前准备
1、产房及用具、乳品的准备。接产用的房舍,应因地制宜,不强求一致。有条件的场户在建场时应根据规模大小、母羊多少、设计建设固定的产房,单位面积可适当宽松一些。没有条件修建产房者,应在羊舍内临时搭建接羔棚;要求产羔母羊每只应有产位面积2平方米左右,产羔栏位约为待产母羊数的20-30%。接产用具及乳品包括镊子、产科器械、长臂手套、结扎绳、5%碘酊消毒液、缩宫素、擦械布、温水等。产前3-5天,必须对产房,运动场、饲草架、饲槽、分娩栏等进行修理和清扫,并用3-5%的火碱水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后的产房,应当做到地面干燥,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挡风御寒。
2、接羔人员的准备接羔是一项繁重而细致的工作,因此,每群产羔母羊除主管牧工以外还应根据羊群品种、质量、
产。其方法是:人在母羊体躯后侧,用膝盖轻压其肷部,等羔羊前肢端露出后,用一手向前推动母羊会阴部,羔羊头部露出后,再用一手握住头部,一手握住前肢,随母羊的努劲向后下方拉出胎儿。若属胎势异常或其他原因的难产时,应及时请有经验的兽医技术人员协助解决。羔羊产出后,首先把其口腔,鼻腔里的黏液掏出擦净,以免阻碍呼吸、吞咽羊水而引起窒息或异物性肺炎。羔羊身上的黏液,最好让母羊舐净,这样对母羊认羔有好处。如母羊恋羔性弱时,可将胎儿身上的黏液涂在母羊嘴上,引诱它舐净羔羊身上的黏液,也可以在羔羊身上撒些麦麸,引导母羊甜食羔羊,如果母羊不舐或冬天寒冷时,可用软布或毛巾或柔软干草迅速把羔体擦干或点火烤干,以免受凉。如遇到分娩时间过长,羔羊出现休克情况,可采用两种方法施救:一种是提起羔羊两后肢,使羔羊倒悬,同时拍打其背胸部,刺激羔羊呼吸。另一种是使羔羊卧平,两手有节律地按压羔羊胸部两侧,暂时假死的羔羊,经过这种处理后,可以复苏。羔羊出生后,一般情况下都是由自己扯断脐带,在人工助产下娩出的羔羊,可由助产者剪断或扯断脐带,断前可用手把脐带中的血向羔羊脐部推捋几下,然后在离羔羊肚皮3—4厘米处结扎、剪断并用碘酒涂抹消毒。母羊分娩后,非常疲倦、口喝,应给母羊喝温水,最好加入少量的麦麸和红糖,母羊一次饮水量不要过大,以300
毫升为宜,饮水量过大,容易造成真胃移位等疾病,影响以后采食。
五、产后护理
(一)母羊产后整个机体,特别是生殖器官发生了剧烈变化,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为使母羊复原,应给予适当的护理。在产后一小时左右给母羊饮300—500毫升的温水,并注意母羊胎衣及恶露排出的情况,一般在4-6小时排出、排净恶露。三天之内喂饲质量好、易消化的饲料,减少精料喂量,以后逐渐转为正常饲喂。
(二)检查母羊的乳房有无肿胀或硬块,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三)羔羊产出后,迅速将口、鼻、耳中的粘液抠出,让母羊舔净羔羊身上的粘液,如果羔羊发生窒息,可将两后肢提起,使头向下,轻拍胸壁,刺激呼吸。在寒冷季节出生的羔羊,应迅速擦干羔羊身体,注意羔羊的保温,并尽快帮助羔羊吃上初乳。母羊产后1-7天左右为初乳分泌期。第一天内的初乳中脂肪及蛋白质含量最高,次日急速下降。初乳维生素含量较高,特别是维生素A,并含有高于常乳的镁、钾、钠等盐类,羔羊吃后有缓泻通便的作用。初乳中球蛋白含有较高的免疫物质,营养价值完善,容易被羔羊吸收利用,能增强羔羊抵病力。如果新生羔羊体弱找不到乳头或母羊不认羔羊时,要设法帮助母子相认,人工辅助配奶,直到羔羊能够自己吃上奶。对缺奶羔羊和双羔要另找保姆羊。对有病羔羊要尽早发现,及时治疗,给予特别护理。
对于母羊和生后三天以内的羔羊,母子不认的羊,应延长在室内母子栏内的饲养时间,直到羔羊健壮时再转群。为便于管理,母子同群的羊可在母子同一体侧编上相同的临时号码。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94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