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瘤荔枝螺

[学名]: Thais tuberosa
[资源名称]: 角瘤荔枝螺
[形态特征]:
 
壳呈纺锤形,螺层约6层。缝合线浅。螺旋部较低。螺旋部各螺层的中部有1横列发达的角状突起。体螺层的角状突起有3列,上方的1列最发达,突起约8个。壳面灰白色,具细的螺肋。壳口卵圆形。外唇内方有许多细的桔黄色螺肋;内唇具有2块红褐色斑块。前沟短。厣角质。
 
[原产地区]:我国的广东、海南、西沙群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菲律宾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低潮线附近的岩石间<m.YZ023.CoM/p>

相关推荐

刺荔枝螺


[学名]: Thais echinata
[资源名称]: 刺荔枝螺
[外文名]: Prickly rock-shell
[形态特征]:
 
壳呈纺锤形,螺层约6层,螺旋部近壳高的1/2,缝合线浅。螺旋部每层中下方有1环列的角刺状突起,这种突起在体螺层有列,突起间有细螺肋,肋上有细微的鳞片。壳面呈黄白色。壳口卵圆形。外唇缘具缺刻;内唇光滑。前沟短。具假脐。厣角质。
 
 
[原产国家]:中国、日本、新加坡  [原产地区]:我国的广东、海南、台湾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新加坡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潮间带中、下区的岩礁间。

 
[性别类型]: [品种特性]:其它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中下层
[生活方式]:其它匍匐 [生活区域]:匍匐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药用与保健,研究教学,其它
[资源状况]:未评估

红痘荔枝螺


[学名]: Thais alouina
[资源名称]: 红痘荔枝螺
[形态特征]:
 
壳呈卵圆形,螺层约6层,缝合线浅,螺旋部低,约为壳高的1/3,螺旋部每层有2环列红紫色的疱状突起,体螺层有疱状突起5列。壳面黄白色,有细螺肋。壳口卵圆形。外唇有缺刻;内唇光滑。前沟呈深沟状,后沟浅。绷带发达。厣角质。
 
[原产地区]:我国的广东、海南、台湾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区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低潮线附近的岩礁间。

 
[性别类型]: [品种特性]:其它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匍匐 [生活区域]:匍匐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药用与保健,研究教学,其它

疣荔枝螺


[学名]: Thais clavigera
[资源名称]: 疣荔枝螺
 
[形态特征]:
 
壳质坚厚,壳较小,呈椭圆形,螺层约6层。缝合线浅。螺旋部高,约为壳高的1/3。壳面略膨胀,具黑灰色疣状突起,突起在螺旋部每层中部有1环列,体螺层有5环列。壳面密布细螺肋和生长线。壳口卵圆形。外唇缘具肋纹;内唇直而光滑。前沟短。厣角质。
 
 
[原产国家]:我国的沿海 [原产地区]:中国、日本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海水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中、低潮区的岩礁间。侵食贝类

 
[性别类型]: [品种特性]:其它
[食性]:自养型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底栖匍匐 [生活区域]:匍匐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药用与保健,研究教学,其它

桃荔枝螺


中文名称 桃荔枝螺
拉丁名称 Purpura persica(Linnaeus)
生物代码 580050030030020003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狭舌目
拉丁目名 Stenoglossa
中文科名 荔螺科
拉丁科名 Thaididae
中文属名 荔枝螺属
拉丁属名 Purpura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体螺层膨大。螺旋部较矮。壳高52.0mm,壳宽41.9mm。壳表呈浅黑褐色。壳面具有很多细小的螺肋,夹杂有白色斑点。螺肋间刻有许多细小的螺肋脉。壳口宽大。内唇内缘有细的齿突;外唇光滑。
生活习性 生活在低潮线下至10米水深的海底。

瘤结马蹄螺


中文名称瘤结马蹄螺


拉丁名称Trochus noduliferus Lamarck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腹足纲

拉丁纲名Gastroroda

中文亚纲名前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Prosobranchi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马蹄螺科

拉丁科名Trochidae

中文属名马蹄螺属

拉丁属名Troc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见于我国西沙群岛,菲律宾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贝壳锥形,壳高24.0毫米,壳宽28.8毫米。螺层约9层。壳面具有瘤结,螺层沟具4-5列近方形的小粒,壳底具有颗粒状环肋并具有棕色条斑。壳口外唇厚,内缘具3-4个齿突,内唇厚,具4-5个齿突,假脐。

生活习性
生活于潮下区岩礁间。产于海南岛琼海、万宁沿海。海(水)生。

芦氏荔枝螺


[学名]: Purpura rudolphi
[资源名称]: 芦氏荔枝螺
[别名]: 白斑荔枝螺
 
[形态特征]:
 
螺层约6层。螺旋部每一螺层的中下部具有1横列乳头状突起。在体螺层上这种突起有5列,其中上方的2列比较发达,每列约有10个突起,下方3列突起不明显。壳面有许多排列整齐的细螺纹。壳表紫褐色,布有大的不规则分布的白色方斑。壳口内面淡青色,间有白色宽带。外唇外缘有黑褐色镶边和细齿状缺刻;内唇光滑。厣角质。
 
[原产地区]:我国的广东、海南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菲律宾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低潮线附近的岩礁间。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匍匐 [生活区域]:匍匐低潮区
[资源类型]:低潮区 [主要用途]:药用与保健,研究教学,其它
[资源状况]:未评估

管角螺


[学名]: Hemifusus tuba
[资源名称]: 管角螺
[外文名]:
[别名]: 角螺、响螺、海螺
 
[形态特征]:
  贝壳较大,呈纺锤形或梨形,两端较尖,壳质坚厚。螺层约8.5层,每层的高度和宽度增加很快,缝合线深,呈不整齐的沟状。螺旋部较短,不及壳高1/3,呈圆锥形,体螺层相当膨大,前端尖长,无脐。每一螺层的壳面中部扩张形成肩角,肩角的上半部壳面倾斜,下半部相当直。在肩角上通常有10个发达的角状突起。整个壳面有不发达的螺肋,生长线明显,较粗糙,略呈皱褶。壳表肉色,被有带绒毛的褐色外皮。壳口长大,上方扩张,下方收窄,有相当长的水管沟。内面肉色,有光泽。外唇较厚,边缘有与壳面刻纹相应的缺刻。内唇很薄,紧贴于壳轴上,略扭曲。前沟较长。厣角质,梨形,棕色,核位于前端外侧。%73%%74%头小,触角基部粗,眼位于触角外侧,足大。齿3列,中央齿具有3个齿尖,,侧齿通常具2个长短不等的齿尖。
 
[原产国家]:中国和日本  [原产省份]:我国的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  [原产地区]:我国的东海、南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日本和我国的东海、南海,浙江省主要分布在舟山、渔山,福建的连江,广东的南澳、汕尾、广海,广西北海,海南岛的北港。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分布在我国东海、南海,日本也有分布,属暖水性种类。它栖息于浅海水深10m至数10m砂泥质或泥质底质的海底。 管角螺为肉食性贝类,喜食双壳类,尤其是薄壳无足丝种类,如缢蛏、蓝蛤、杂色蛤等,以发达的足缠裹住贝壳,口吻伸入体内摄食。刚出膜的稚螺有摄食底栖硅藻的习性,对贝肉、虾鱼肉糜具明显的趋食性,并当饵料不足时会自相残食。繁殖季节、交配产卵期间,摄食率明显下降。 水温在20~28℃生长最快,幼螺生长快,随着个体变大,生长速度逐渐下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97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褐管蛾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