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痘荔枝螺

[学名]: Thais alouina
[资源名称]: 红痘荔枝螺
[形态特征]:
 
壳呈卵圆形,螺层约6层,缝合线浅,螺旋部低,约为壳高的1/3,螺旋部每层有2环列红紫色的疱状突起,体螺层有疱状突起5列。壳面黄白色,有细螺肋。壳口卵圆形。外唇有缺刻;内唇光滑。前沟呈深沟状,后沟浅。绷带发达。厣角质。
 
[原产地区]:我国的广东、海南、台湾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区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低潮线附近的岩礁间。

 
[性别类型]: [品种特性]:其它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匍匐 [生活区域]:匍匐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药用与保健,研究教学,其它

相关知识

刺荔枝螺


[学名]: Thais echinata
[资源名称]: 刺荔枝螺
[外文名]: Prickly rock-shell
[形态特征]:
 
壳呈纺锤形,螺层约6层,螺旋部近壳高的1/2,缝合线浅。螺旋部每层中下方有1环列的角刺状突起,这种突起在体螺层有列,突起间有细螺肋,肋上有细微的鳞片。壳面呈黄白色。壳口卵圆形。外唇缘具缺刻;内唇光滑。前沟短。具假脐。厣角质。
 
 
[原产国家]:中国、日本、新加坡  [原产地区]:我国的广东、海南、台湾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新加坡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潮间带中、下区的岩礁间。

 
[性别类型]: [品种特性]:其它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中下层
[生活方式]:其它匍匐 [生活区域]:匍匐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药用与保健,研究教学,其它
[资源状况]:未评估

角瘤荔枝螺


[学名]: Thais tuberosa
[资源名称]: 角瘤荔枝螺
[形态特征]:
 
壳呈纺锤形,螺层约6层。缝合线浅。螺旋部较低。螺旋部各螺层的中部有1横列发达的角状突起。体螺层的角状突起有3列,上方的1列最发达,突起约8个。壳面灰白色,具细的螺肋。壳口卵圆形。外唇内方有许多细的桔黄色螺肋;内唇具有2块红褐色斑块。前沟短。厣角质。
 
[原产地区]:我国的广东、海南、西沙群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菲律宾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低潮线附近的岩石间

疣荔枝螺


[学名]: Thais clavigera
[资源名称]: 疣荔枝螺
 
[形态特征]:
 
壳质坚厚,壳较小,呈椭圆形,螺层约6层。缝合线浅。螺旋部高,约为壳高的1/3。壳面略膨胀,具黑灰色疣状突起,突起在螺旋部每层中部有1环列,体螺层有5环列。壳面密布细螺肋和生长线。壳口卵圆形。外唇缘具肋纹;内唇直而光滑。前沟短。厣角质。
 
 
[原产国家]:我国的沿海 [原产地区]:中国、日本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海水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中、低潮区的岩礁间。侵食贝类

 
[性别类型]: [品种特性]:其它
[食性]:自养型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底栖匍匐 [生活区域]:匍匐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药用与保健,研究教学,其它

桃荔枝螺


中文名称 桃荔枝螺
拉丁名称 Purpura persica(Linnaeus)
生物代码 580050030030020003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狭舌目
拉丁目名 Stenoglossa
中文科名 荔螺科
拉丁科名 Thaididae
中文属名 荔枝螺属
拉丁属名 Purpura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体螺层膨大。螺旋部较矮。壳高52.0mm,壳宽41.9mm。壳表呈浅黑褐色。壳面具有很多细小的螺肋,夹杂有白色斑点。螺肋间刻有许多细小的螺肋脉。壳口宽大。内唇内缘有细的齿突;外唇光滑。
生活习性 生活在低潮线下至10米水深的海底。

芦氏荔枝螺


[学名]: Purpura rudolphi
[资源名称]: 芦氏荔枝螺
[别名]: 白斑荔枝螺
 
[形态特征]:
 
螺层约6层。螺旋部每一螺层的中下部具有1横列乳头状突起。在体螺层上这种突起有5列,其中上方的2列比较发达,每列约有10个突起,下方3列突起不明显。壳面有许多排列整齐的细螺纹。壳表紫褐色,布有大的不规则分布的白色方斑。壳口内面淡青色,间有白色宽带。外唇外缘有黑褐色镶边和细齿状缺刻;内唇光滑。厣角质。
 
[原产地区]:我国的广东、海南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菲律宾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低潮线附近的岩礁间。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匍匐 [生活区域]:匍匐低潮区
[资源类型]:低潮区 [主要用途]:药用与保健,研究教学,其它
[资源状况]:未评估

蛋鸡痘的临床症状 蛋鸡痘的防控措施


蛋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的特点,在任何品种、性别以及年龄的鸡群均可发病,并且一年四季发生,以秋季和冬季发病率较高。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要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蛋鸡痘的临床症状蛋鸡痘的防控措施。

1、病原及流行特点

蛋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该病毒是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上皮细胞屑中的病毒即使在完全干燥和阳光照射数周后仍可保持较高的活力,在冷冻干燥的条件下可保持活力达几年之久。但是在腐败的环境中会迅速发生死亡。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秋季和冬季干燥季节多发,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鸡群均可发病,发病的情况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饲养管理水平、环境卫生状况、生物安全措施以及免疫接种的状态等。该病有两种类型,分别为皮肤型和黏膜型,也有可能两种类型同时发生。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病鸡脱落的痘痂通过皮肤和黏膜的伤口感染,如秋季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不良的饲养管理、鸡群过于拥挤、鸡舍通风不良、阴暗潮湿、鸡群打斗、啄癖、营养不良以及感染寄生虫病都可导致发生该病。虽然该病的死亡率较低,但是如果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则会引起鸡群大量的死亡。

2、临床症状

该病分为皮肤型、黏膜型及两者混合型,每一类型都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可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皮肤型和黏膜型通用的临床症状为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羽毛蓬乱无光泽,呆立不喜动,产蛋量明显降低,甚至停产,部分病鸡会出现结膜湖红,鼻流黏液的现象,体温升高至43-43.5℃,个别病鸡会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气喘,在鸡冠、口腔、眼睑、肉髯等部位会出现芝麻到黄豆大小不等的表面粗糙、坚硬的结节状的黄灰色痘疹。

皮肤型。主要在头部的皮肤、腿、脚、泄殖腔以及翅膀内侧等皮肤上形成痘疹。最初会在鸡冠、肉髯、啄角以及眼皮和耳球的皮肤表面形成灰色的麸皮状覆盖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会迅速长出结节,开始为灰色,然后呈黄灰色,并且会逐渐的增大,表面变得粗糙不平、干硬,其中含有黄脂状的糊块。有时结节的数量很多而相互的连接起来产生大块的厚痂,严重时会导致双眼完全闭合,无法睁开。一般没有明显的全身性症状,蛋鸡的产蛋量会减少。

黏膜型。这一类型又可称为白喉型,在雏鸡和成年鸡中的病死率较高。主要是指在蛋鸡的口腔、咽喉等黏膜部位发生的痘疹。最初表现为黄色的圆形斑点,逐渐扩大然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的不易被剥离的假膜,如果强行剥离会引起出血。在口腔和舌头部位形成白色的溃疮,当痘疹蔓延至喉部后,会堵塞气管,引起病鸡呼吸、吞咽困难。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因假膜增生而完全的阻塞喉头引起病鸡窒息死亡。当鼻黏膜或眼部黏膜发生痘疹后会出现眼睑肿胀,结膜充满浓性或者纤维素性的渗出物,鼻内有黏液流出。

混合型。混合型是以上两者的混合类型,表现为皮肤型和黏膜型共有的临床症状,病情较为严重,一般死亡率较高。

3、病理变化

对病死鸡进行剖检,由外观可见头部、鸡冠、肉髯、啄角、眼睑发生肿胀,有豌豆大小的粗糙、干硬的结节;在口腔、舌头、咽喉、气管部位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剖开气管可见喉头气管中有大量的白色豆腐渣样的块状物紧贴在器官和喉头上,并且不易剥离,严重时溃疡灶会深入气管内层,喉头会被硬结节堵塞而导致呼吸困难,最后窒息死亡;鼻腔内有浆液性的分泌物;肠黏膜有出血点。其他脏器未见明显的异常病变,有的病鸡脾脏、肾脏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

4、诊断方法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可对该病进行初步诊断,但是有的呼吸道疾病也有与黏膜型鸡痘相类似的症状,因此在诊断时要注意区别,为了进一步确诊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取病死亡鸡的病料制成悬液,给健康鸡皮下注射,5天后可出现典型的皮肤痘疹,即可确诊为该病。

5、防控措施

对于该病除了要及时诊治外还要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通过接种疫苗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对没有患病的雏鸡以及育成鸡要注射鸡痘疫苗,接种方法为将疫苗稀释100倍后刺种在翅膀内侧无血管的皮下,接种时间为每年7-8月份,免疫期为3-5个月。

对于已发病的鸡群,要做好诊断工作,一旦确诊为该病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皮肤型治疗方法是用镊子将痘疹小心剥离,伤口用碘酊消毒。如果口腔和咽喉黏膜部位的假膜影响进食和呼吸,则也可用镊子剥离后再用碘甘油消毒。同时结合使用药物治疗,可用黄芪多糖口服液加水350mL,分上下午让鸡自由饮用,连用3-5天。还可使用中药板蓝根10g、金银花5g、连翘6g、栀子5g、赤芍3g、车前子4g,用水煎2次,拌料喂服,再肌肉注射1%黄连素2mg,连用3天,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即可治愈。

鸡痘的诊断与防治

鸡的潜伏期约为4~10天,多表现皮肤型或白喉型,或两者同时发生的混合型。病鸡表现的一般症状常见增重受阻、精神萎顿、食欲减退、衰弱,蛋鸡发病时表现暂时性产蛋下降。病程一般为3~4周,混合感染时则病程较长。
皮肤型表现为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冠、肉髯、喙角、眶周、两翅内侧皮肤、胸腹部和泄殖腔皮肤可见结节,有的为散在性小结节,有的为小结节融合成大块结节,结节起初表现湿润,后变为干燥,外观呈圆形或不规则型,颜色为浅黄褐色到深褐色不等。结节干燥前切开可见切面出血、湿润。结节结痂后易脱落,出现瘢痕。但温和型仅在冠和肉髯上出现局灶性小结节。
白喉型表现在口腔、食道或气管粘膜表面形成微隆起、白色不透明结节,以后迅速增大并常融合而成黄色、奶酪样坏死的伪白喉或白喉样膜,将其剥去可见出血糜烂。炎症蔓延可引起眶下窦肿胀和食管发炎。
若为混合型,皮肤和粘膜均被侵害,病情较为严重,病死率也较高。
一鸡痘的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尚需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二鸡痘的诊断与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减少环境不良因素的应激,防止发生外伤。发生鸡痘时,要严格隔离病鸡,剥除的鸡痘结痂不能随便乱丢,可用纸包好后再淋上煤油集中烧毁,对鸡舍、用具要用2%的烧碱水进行消毒。
2、免疫接种目前用于本病的疫苗主要有鸡痘病毒鹌鹑化弱毒疫苗和鸽痘病毒疫苗,它们是用鸡胚或细胞培养制备的,以细胞培养制备的弱毒苗效果较好。
接种方法主要是翼翅刺种法和毛囊法两种,翼翅刺种法是用钢笔尖或注射针蘸取疫苗在翅膀内侧无血管处刺种;毛囊法是拔去腿部外侧羽毛,用消毒毛笔或小刷蘸取1:10稀释的疫苗涂擦在毛囊上。

枣螺


中文名称 枣螺
拉丁名称 Bulla vernicosa Gould
生物代码 580060020050010008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头楯目
拉丁目名 Cephalaspidea
中文科名 枣螺科
拉丁科名 Bullidae
中文属名 枣螺属
拉丁属名 Bulla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贝壳卵圆形。壳高41.3mm,壳宽32.3
mm。螺旋部卷施凹陷入体螺层内,壳顶中央形成一个深凹的小穴。体螺层膨胀。壳表白色,饰有黄褐色小斑纹,有时这些斑纹聚集形成3~4条不太明显的暗色横带。生长线精细而明显,常密集成皱褶。壳口稍高出壳顶,上部狭,底部宽而圆。壳口内面白色。
生活习性 暖海产,生活于潮间带低潮区附近珊瑚礁间沙质海底。

大沼螺(湖螺)的养殖


大沼螺,俗称螺蛳,广泛分布在我国的江河、湖泊、沟渠、溪流、池塘和稻田中,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新、天然饵料丰富、水草丛生和有微流水的地方,通常营底栖生活,以浮游生物、各种腐屑为饵,有群居的习性。大沼螺的养殖技术比较简单,特别是大沼螺的繁殖力较强,且可与鱼、虾、蟹、鳖等特种水产同池共生,因而目前大多数采取引种养殖、增殖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应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1.选好养殖水域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地现有的池塘、河沟、稻田甚至小型湖荡,发展大沼螺的增养殖。

2.搞好引种在选定的养殖水域里,每亩投放200-400千克大螺狮,让其繁殖后代,促进生长。

3.坚持合理利用大沼螺的繁殖一般自4月上中旬开始,直到9月底结束。当新繁殖的大沼螺长到一定规格后,就可起捕经过加工用于饲养青虾。每次起捕后都要留足一定数量的产卵亲体,让其继续产卵繁殖,繁衍滋生,确保持续利用。

蛋雏鸡痘病的诊断方法 蛋雏鸡痘病的防控措施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FPV)引起的一种缓慢扩散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弱毒疫苗免疫进行预防。鸡痘病主要危害雏鸡,会导致雏鸡的死亡率升高。该病是由于鸡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和接触性的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渐的升高,严重威胁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蛋鸡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做好该病的综合防控工作。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蛋雏鸡痘病的诊断方法蛋雏鸡痘病的防控措施。

1、诊断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进行诊断。鸡痘在雏鸡中最易感染,发病率较高,并且雏鸡在患病后的死亡率也较高。传染源为病鸡或者带毒鸡。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病鸡脱落或者碎散的痘痂通过工作人员的衣物、车辆、工具、注射器、空气、皮肤或者黏膜损伤将病毒带入。鸡痘的发病率为10%~70%不等,死亡率较高的类型主要为黏膜型和混合型,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夏季、秋季以及初冬患皮肤型的较多,冬季患黏膜型的较多。夏季则以混合型为主。该病的主要诱因、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的高低主要由饲养管理是否到位、养殖环境的卫生情况、饲养密度、鸡舍潮湿程度以及鸡群的营养状况决定。另外,该病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如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寄生虫病等,会使雏鸡的病情加剧,死亡率升高。

根据临床症状诊断。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4—10天,有的长达2周,如果发生混合感染则病程更长。该病的症状较为明显,根据痘疹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黏膜型、皮肤型,或者两者的混合型。如果是单纯的鸡痘病,皮肤型主要可在病鸡少毛或者无毛的部位皮肤有痘疹,为灰白色的小结节,当痘疹逐渐增大后会发生相互的融合,形成高于皮肤表面的灰褐色的厚痂,发果在眼部会导致眼睑封闭。黏膜型则可在鸡的口腔和咽喉的黏膜上有黄白色的小结节,逐渐增大后形成一种坏死性不易脱落的假膜,从而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混合型则是皮肤以及黏膜均被损坏。如果与其他病毒发生混合感染后则在表现为鸡痘的临床症状外,还伴有其他症状,具体要视继发感染的疾病来判断。

根据病理变化诊断。各种鸡痘类型的病理变化基本相同,如果是单纯的感觉鸡痘病毒,则内脏不发生明显的变化,仅在皮肤或者口腔、咽喉的黏膜处有痘疹或者假膜,有时会在气管的局部位置有干酪样的渗出物,有个别病例会出现肝脏肿大,盲肠以及扁桃体轻微肿胀。当与其他病菌发生继发感染时,因感染的病菌种类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例如当继发感染大肠杆菌时除了会在病鸡皮肤、黏膜处可见痘疹、假膜外,同时还会出现肝周炎、心包炎、心包膜混浊、黏连,并且在膜上附着有纤维素性蛋白,肝脏发生肿大,并且质地变硬,肠管壁增厚,有弥漫性出血。

根据实验室诊断。对皮肤型鸡痘病通过典型症状即可确诊,而黏膜型则要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进行初步的诊断后,还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使用的主要方法有琼脂免疫扩散法、PCR、免疫荧光技术等。

2、防控措施

鸡痘病的防治需采用综合的技术措施,要从多方面人手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为了预防该病的发生,要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加强环境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注重日常的卫生清理和消毒工作。免疫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春末夏初,选择鸡痘病毒疫苗进行免疫,蛋雏鸡要在7日龄开始接种,一般在免疫后的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产生免疫力,雏期的免疫期为2个月,第二次免疫则要在蛋鸡开产前或者3月龄前进行。最适宜的免疫就去是刺种方法,效果最好,不宜使用肌肉注射和饮水免疫。在接种时不宜刺种过深,以刺破皮肤液体渗入皮肤即可。接种后的7~l5天要观察皮肤是否有黄色的突起或者痘痂长出,如果没有则说明免疫失败,需要补种。

如果发病,要立即对病鸡进行隔离饲养与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鸡则要及时的淘汰处理,要通过焚烧或者深埋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未发病的鸡群则要进行紧急的接种,同时还要对环境、工具、料槽、水槽以及病鸡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彻底的消毒,一般需要连续消毒10天。对于不同类型的鸡痘要对症治疗。对于皮肤型,可先用消毒过的镊子将痘疹小心的剥离,然后涂上碘酒。对于黏膜型则可用镊子将口腔黏膜上的假膜剥掉,再使用1%的高锰酸钾清洗,涂上碘甘油。在治疗时要将剥离的痘痂、假膜烧掉或者深埋,不可乱扔,以防止病毒扩散。另外,还可以使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效果较好。对于发病鸡群要全群连饮病毒灵5天,在饮水中添加卡那霉素防止发生继发感染。同时可使用中药治疗,建议药方为:龙胆90g、板蓝根60g、升麻50g、野菊花40g、金银花40g、甘草30g、连翘30g加工成细末,每天按每只鸡1.5g拌于饲料中,分上下午饲喂病鸡。

红罗非鱼


中文名称红罗非鱼

拉丁名称Oreochromis mossambicus X Oreochromis niloticus

异名福寿鱼、彩虹鲷、吴郭鱼、南洋鲫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丽鱼科

拉丁科名Cichlidae

中文属名罗非鱼属

拉丁属名Oreochrom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广东、江苏、安徽、山东、江西、湖北、福建、上海等。

形态特征
红罗非鱼形似真鲷,体略侧扁,背短而高。体长为头长的3.0-3.1倍,为体高的2.4-2.5倍。口小,口裂不达眼前缘。背鳍硬棘15-17,软条12-14;臀鳍硬棘3,软条10-12;腹鳍硬棘1,软条5;胸鳍软条13-15。体被硬圆鳞,侧线分上、下两段,侧线鳞28-32枚。背鳍起点至侧线间有5列鳞片;臀鳍起点至侧线间有10-12枚鳞片。腹鳍较短,不达肛门。体呈橙红色,头部有许多黑色小点,鳃盖和体侧有几个大而不明显的斑块,奇鳍上有淡黄色斑点,尾鳍不分叉。体腔无黑色腹膜,肉白而结实,无过多肌间骨。

生活习性
耐受温度范围10-40℃,适应温度范围18-38℃,最适生长温度25-30℃,水温低于16℃时不能养殖。溶氧量须在3毫克/升以上,当水体中溶氧量下降至1.0-1.2毫克/升时,鱼呈现不适状况,1-2毫克/升为敏感区,1毫克/升以下为窒息区。pH适应范围较广,在6-8.5的池塘,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产卵。对硝酸盐态-N、亚硝酸盐态-N、铵态-N和磷酸盐态-P的适应范围分别为3.0-7.0毫克/千克、0.013-0.061毫克/千克、0.1-3.4毫克/千克和0.1-0.3毫克/千克。该鱼属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至少可达3.5%,最佳生长盐度范围为0.5%-1.0%。据资料报道,半咸水中生长的鱼的营养价值高于淡水中生长的鱼,且随盐度的升高,此鱼肌肉内蛋白质的含量也升高,因此该鱼适宜在淡水以及半咸水中饲养。此鱼一般栖息于水体中、下层,喜群居。

红罗非鱼杂食性,能摄食水蚯蚓、摇蚊幼虫、浮萍、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但偏植物食性。在重5.1-42.3克的红罗非鱼的肠道中,浮游植物占浮游生物的90%以上,其中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小型色球藻、微小色球藻、湖沼色球藻居多。浮游动物中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寡毛类和原生动物,但所占食物量较少。对人工饲料如大豆饼粕、玉米粉、大豆粉、米糠、麸皮、豆渣、鱼粉及虾饲料或上述有关原料配制成的颗粒饵料均能利用。

淡水生。

繁殖习性
红罗非鱼1+龄可达性成熟,200-500克个体产卵300-500粒,700-800克个体产卵1 000-2 000粒。一年多次产卵,且有营造产卵床(0.5-1米之间),口腔孵育习性。

在繁殖季节,产卵温度22-30℃,只要水温适合,四季都可繁殖。一般在水温适宜的情况下,或将水温提高至28-29℃,选择培育好、体质健壮无伤、色彩纯红、700-800克的亲鱼,按雌雄1∶1-3的比例放入面积约16平方米,深1米,装有加温、充氧、进排水、照明等设施的产卵池内。卵主要产在池底壁结合部。雌鱼护卵。在在一般产卵温度下,出苗时间需13-20天,水温28-29℃,经60小时,受精卵孵化出苗,自然孵化率约70%。卵黄囊消失前,由雌鱼护苗,一星期左右鱼苗浮出水面摄食。罗非鱼有吞食同类的习性,因此要做到同步繁殖,使鱼苗规格整齐,避免大苗吃小苗。同时应及时将鱼苗捞出,防止被雌鱼吃掉。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65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