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氏蛾螺

[学名]: Buccinium perryi
[资源名称]: 皮氏蛾螺
[别名]: 皮氏涡蜀螺
 
[形态特征]:
 
贝壳呈卵圆形,壳质薄,易破损。缝合线细,稍深。螺旋部小,稍高起,体螺层甚膨大,占壳的极大部分,壳表面具有纵、横交叉的细纹线,线纹在次体螺层以下不明显,被有黄褐色生有绒毛的壳皮,易脱落。生长纹细密,有时呈皱状。壳口大,内灰白色,外唇薄,简单,弧形;内唇较扩张,紧贴于体螺层上。厣角质,卵圆形,很小,盖不住口。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山东  [原产地区]:青岛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我国仅分布于黄海北部,朝鲜、日本相摸湾、日本海等地也有分布。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潮下带,曾在水深18-56.5米处软泥的海底采到。

相关知识

托氏蝐螺


[学名]: Umbonium thomasi
[资源名称]: 托氏蝐螺
[别名]: 湯瑪氏虫昌螺
 
[形态特征]:
 
贝壳圆锥形,壳面光滑,螺层7层,缝合线浅,呈细线状。壳面通常为淡棕色,具有紫或紫棕色波状或右旋的放射花纹。花纹细密,色泽及花纹常有变化,壳口内有珍珠光泽。壳口近四方形,外唇薄,简单,内唇厚,倾斜,具有齿状的小结节。脐部被白色掩盖。厣近圆形。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山东  [原产地区]:青岛  
[气候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沙滩或泥沙滩上。

芦氏荔枝螺


[学名]: Purpura rudolphi
[资源名称]: 芦氏荔枝螺
[别名]: 白斑荔枝螺
 
[形态特征]:
 
螺层约6层。螺旋部每一螺层的中下部具有1横列乳头状突起。在体螺层上这种突起有5列,其中上方的2列比较发达,每列约有10个突起,下方3列突起不明显。壳面有许多排列整齐的细螺纹。壳表紫褐色,布有大的不规则分布的白色方斑。壳口内面淡青色,间有白色宽带。外唇外缘有黑褐色镶边和细齿状缺刻;内唇光滑。厣角质。
 
[原产地区]:我国的广东、海南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菲律宾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生活在低潮线附近的岩礁间。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匍匐 [生活区域]:匍匐低潮区
[资源类型]:低潮区 [主要用途]:药用与保健,研究教学,其它
[资源状况]:未评估

短尾海蛾鱼


中文名称短尾海蛾鱼

拉丁名称Pegasus volitans Linnaeus

英文名称whinged dragonfish, shorttail dragonfish, longtail seamot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海蛾鱼目

拉丁目名Pegasiformes

中文科名海蛾鱼科

拉丁科名Pegasidae

中文属名海蛾鱼属

拉丁属名Pegas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中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胸部特别发达,宽度远大于高度,身体完全被以骨板,躯干部密接,尾部稍能活动,口小,下位,口的前缘由间上颌骨组成,无齿,眶下骨环发达,与鳃盖形成一骨缝,鳃盖各骨合成一骨板,鳃孔窄小,位于胸鳍基部前方,鳃4个,成簇状,由薄片状鳃丝组成,无伪鳃及鳔,背、臀鳍相对,较短小,均位于尾部,胸鳍宽大,水平状,腹鳍紧位于肛门前方,尾鳍略呈截形,无肋骨脊椎骨少。尾较短,尾环境污染1,枕骨区无深的凹陷,吻稍突出,较粗短,体绿褐色,腹侧和尾部或吻上淡铬黄色,尾部背方具1-2条较宽的暗绿褐色横带,背、胸、尾鳍上有一些绿褐色斑点。

生活习性
海(洋)生。

蛾是益虫还是害虫


常见的蛾虫除蚕蛾外多为害虫,多以植物或粮食为生。其中,常见的飞蛾就是害虫,飞蛾的幼虫长有咀嚼式口器,以植物的叶子为食物,为农林作物、果树、茶叶、蔬菜、花卉等的重要害虫。那么飞蛾的品种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1、舞毒蛾

舞毒蛾别称秋千毛虫、苹果毒蛾、柿毛虫等,幼虫主要为害叶片,食量大,食性杂,几周内可把树叶吃光。寄主有苹果、柿、梨、桃、杏、樱桃、板栗、橡、杨、柳、桑、榆、落叶松、樟子松、栎、李、桦、山楂、槭、柿树、椴、云杉、马尾松、云南松、油松、桦山松、红松等500多种植物。

2、苹果蠹蛾

苹果蠹蛾是世界上仁果类果树的毁灭性蛀果害虫,原产于欧亚大陆南部,属古北、新北、新热带、澳洲、非洲区系共有种,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6大洲几乎所有的苹果产区。以幼虫蛀食苹果、梨、杏等的果实,造成大量虫害果,并导致果实成熟前脱落和腐烂,蛀果率普遍在50%以上,严重的可达70~100%。

3、小菜蛾

小菜蛾别称小青虫、两头尖,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4、眉纹天蚕蛾

眉纹天蚕蛾是天蚕蛾科樗蚕蛾属的一种昆虫,展翅宽120~140毫米,翅膀褐色,各翅中央具眉形淡色斑纹,上翅翅端也具有类似蛇头状斑纹,雌雄差异和其他天蚕蛾相同,近缘种为大眉纹天蚕蛾。成虫出现于3至10月,生活在1200公尺以下山区,低海拔山区较普遍。夜晚趋光。

5、姬透目天蚕蛾

姬透目天蚕蛾是天蚕蛾科目天蚕蛾属的一个物种,展翅120~150毫米,外观近似大透目天蚕蛾但本种体型较小,翅色较浓豔且稳定,各翅中央的拟眼纹具鲜豔的桃红色与上方的白色眉形边线,前翅近基部的短斑下缘具桃红色的分布。主要分布于中海拔山区,栖息量少。

6、大透目天蚕蛾

大透目天蚕蛾是天蚕蛾科目天蚕蛾属的一个物种,展翅165~180毫米,翅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各翅中央有一枚圆型的拟眼纹,眼纹上端桃红色,内具一枚黑色的斑点,後翅拟眼纹外侧有一个如浓眉状的黑斑,前翅近顶角到後缘有一条镶白边的褐色横带,後翅斑纹近似前翅。体型是天蚕蛾科中仅次於皇蛾,体型硕大,夜晚常见於路灯下栖息,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区但数量不多。

以上是部分飞蛾的品种介绍。

须皮鱼


中文名称须皮鱼

拉丁名称Barbourisia rufa Parr

异名红刺鲸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鲸头鱼目

拉丁目名Cetomim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鲸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Cetomimoidei

中文科名刺鲸科

拉丁科名Barbourisiidae

中文属名刺鲸属

拉丁属名Barbouris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生活在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深海中,我国东海有产。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头中大,口大,前位,口裂超过眼的后缘,眼很小,体被小鳞,鳞上有小的中棘,深嵌入皮内。侧线系统由具小孔的宽管构成,鳍无棘,背、臀鳍位于体之后部,背鳍20-22。臀鳍16-18,胸鳍13-15,腹鳍6,腹位,有腹肋,腹部稍能膨胀。脊椎骨40-43。体红色。

生活习性
海洋生。

花蛤和青蛾的区别


花蛤和青蛾都是产自海里的贝类,是人们常见的贝壳类海产品,吃起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下面为大家介绍花蛤和青蛾的区别。

一、花蛤和青蛾的区别

花蛤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区,壳长2.5-5.7厘米,贝壳有白色、黄色、棕色、浅褐色、深褐色,有时带有放射线、条纹、大斑点或深褐色锯齿花纹,颜色、纹理比青蛾更丰富。青蛾常见于福州沿海一带,小则宽3-4厘米,大则10余厘米,贝壳色泽明亮,呈浅褐色或深褐色弧形纹路,相较于花蛤厚实。花蛤常用的吃法是爆炒,青蛾一般用于做汤。

二、花蛤有什么功效?

中医认为,蛤肉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之功效,有的贝类还有益精润脏的作用;所有人都可以吃,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的人以及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尤为适合。

三、花蛤多少钱一斤?

花蛤也叫蛤蜊,价格在9-20元/公斤之间。根据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信息,2019年10月16日花蛤价格为:山东青岛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卖10元/公斤,山东省威海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卖9元/公斤,新疆乌鲁木齐北园春批发市场卖20元/公斤。

裸皮鲉


中文名称裸皮鲉

拉丁名称Tetraroge leucogaster (Richardson)

异名Richardsonichthys leucogaster (Richardson, 1848)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鲉亚目

拉丁亚目名Scorpaenoidei

中文科名前鳍鲉科

拉丁科名Congiopodidae

中文属名裸皮鲉属

拉丁属名Tetraroge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分布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头钝厚。眼中大,口亚上位,体无鳞,皮肤光滑或有小突起,眶前骨下缘有2尖棘,前鳃盖骨3-5棘,鳃盖骨2棘。背鳍Ⅻ-ⅩⅣ-7-10,鳍棘间鳍膜有或无凹刻。臀鳍Ⅲ-5-8。胸鳍中大,圆形,腹鳍Ⅰ-5。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间无明显凹刻,体红色,背鳍第一至第四及第六至第十鳍棘的下方各有一云状褐色大斑,体侧下方为淡红色。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绒皮鲉


中文名称绒皮鲉


拉丁名称Taenionatus triacanthus Lacepede

异名三棘顶钝鲉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鲉亚目

拉丁亚目名Scorpaenoidei

中文科名前鳍鲉科

拉丁科名Congiopodidae

中文属名绒皮鲉属

拉丁属名Taenionat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分布于南海和东海。

形态特征
体椭圆形,侧扁,体较高,体长为体高的2倍,体部在鳃盖后方处最高,背鳍起点在眼后缘上方,背鳍有13鳍棘,鳍棘部与鳍条部连续,无凹刻,均甚篚,最后一鳍条连于尾鳍。臀鳍3鳍棘,腹鳍I-5。体被绒状细鳞,口端位,斜裂。头甚大,眼稍小,上侧位,吻都背面及眼间隔上有2皮瓣。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04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小琵琶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