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养鳙的放养密度和日常管理

鳙属滤食性鱼类,主要依靠水域中的浮游动物为饵料,不用再投喂商品饵料。在一般营养型水域,每立方米放养13-15 cm规格鱼种20尾左右。

日常管理

(1)防逃逃鱼是造成重大损失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应经常检查箱体有无破损等,一旦发现要及时修补、加固。

(2)网箱迁移由于其属滤食性鱼类,主要依靠水域中的天然生物饵料,为使鳙获得充足而优质的饵料,要根据水域中饵料生物在不同区域变动的情况,及时将网箱移到饵料丰富的区域,以保证鳙的快速生长。在移箱过程中,要慢慢拖行,防止拉破网箱,造成逃鱼带来损失。

(3)投饵及施肥由于其为被动性摄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效果较差,一般不用投喂。在静水水域或交换量不大的水域内,可通过施肥肥水,繁殖水中生物,用天然饵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施肥方法:将化肥先在容器中用水溶化开,在网箱周围均匀泼洒。每次每亩3-5 kg,水温在20-25度时,每10^-15天施1次;水温在25-30度时,每7-10天施1次。要注意掌握水质氮磷的比例,一般为6:7.1。

(4)网箱的清洗为保证网箱水体的充分交换,为其提供充足的饵料和溶氧水平,防止杂藻堵塞网眼,影响水体交换,故要经常清洗网衣。

清洗网衣有3种方法:一是在水中用刷子刷洗;二是在船上将网箱一面吊起,用高压水枪冲洗;三是定期更换箱体。

相关推荐

草鱼苗的生长、放养密度和出塘


1.生长

在良好的育苗池中,草鱼苗生长十分迅速,放养后第4天生长的最快,经过18天的培育,草鱼苗增重65. 7倍。

2.放养密度

鱼苗的放养密度,要根据鱼池的条件和培育的方法确定。在采 用单养方式培育草鱼苗时,每亩放养15^16万尾较为合适。

3.出塘

鱼苗长到2-3 cm后,食量明显的增大,原塘的活动空间变小,饵料更显不足。如继续饲养下去,会抑制鱼苗的生长,所以,在饲养20天后,鱼体达到3 cm左右时要及时分塘饲养,转入下阶段的鱼种养殖。

在分塘过程中,为了减少鱼苗的伤亡,在分塘前,要进行鱼体的锻炼,以增强鱼的体质,提高出塘和运输的成活率。草鱼一般经过一次拉网锻炼即可分塘。

拉网需要注意的是:

①拉网前要清除池水中的水草和青苔,以免妨碍拉网或损伤鱼体。

②在鱼浮头、患病期间、天气闷热、刚喂过食等情况下都不易拉网。

③动作要缓慢,操作要细心

④污泥多,水浅的池塘,拉网前要注新水。如草鱼苗需要远运时,除要经过两次拉网锻炼外,还得把待运的鱼苗箱放在水质清新的池塘过一夜后方可起运。

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鱼种放养密度和放养时间


1、放养密度与产量

按拟定的产量指标,推荐以斑点叉尾鮰为主,适度搭配滤食性鱼类的模式,不仅符合该鱼的特性,也和当前国家正在推广的“80:20”养殖模式(所谓80:20,即收获时80%产量由摄食颗粒饲料的“高值”鱼组成;20%的产量是以滤食性、“服务性”或肉食性鱼类组成)。以斑点叉尾鮰为主的放养密度和产量关系的详情参考如下:

(1)斑点叉尾鮰的放养规格为30~50克,密度为800~1000尾/亩;预期成鱼规格为500~750克/亩,其产量为400±50千克/亩。

(2)鲢鱼的放养规格为50~100克,密度为100~150尾/亩;预期成鱼规格为600~700克/亩,其产量为60~80千克/亩。

(3)鳙鱼的放养规格为50~100克,密度为30~40尾/亩;预期成鱼规格为800~1000克/亩,其产量为25~35千克/亩。

合计结果:放养密度为930~1190尾/亩,其产量为485~565千克/亩。

上述放养模式是依长江流域气候条件设计;而在华南一带,由于平均温高、生长期长,放养10~20厘米的鮰鱼种800~1000尾/亩,搭配鲢、鳙250~300尾,鳊40~50尾,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当年年底或次年5月体重可达750~1000克,单产可达600~800千克/亩以上。

2、放养时间

鱼种可在一年的任何时间放养。但从运输伤害和鱼的驯饵考虑,以2~3月,水温15℃以下为最佳,这时几乎不会引起损伤、疾病和死亡。

鲶鱼放养密度与效益的关系


鲶鱼适应能力强、肉质细嫩鲜美,有滋阴养血、补中益阳、开胃利尿的作用。但随着鲶鱼放养密度加大,产量不断增加,对养殖环境和产品质量造成很大危害。由于水体有限,养殖产量不断增加,鱼病越来越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下降或无效,使药物用量越来越大,防治次数越来越频繁,所用药物越来越高档,长此以往,一方面可能对水产品造成伤害并可能引起某些疾病无法治疗。另一方面,某些药物由于高剂量使用可能会在水产品中蓄积,人们食用水产品后也会蓄积而导致体内各器官的功能紊乱或病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并诱导某些耐药性菌株的产生,延误正常治疗过程或导致用药治疗某些疾病失败。

高产不一定出现高效益,低产不一定不出高效益。2014年灯塔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灯塔市洪利淡水鱼养殖场池塘,进行鲶鱼合理放养试验对比,情况如下:

1基本情况

1号池塘:面积0.4hm2,养殖用水为地下井水。2015年6月1日用推土机清塘,费用1200元;3日用3袋(40kg/袋)漂白粉杀菌消毒,费用120元;5日注水,水深平均1m,费用480元;9日用鱼用肥水素肥水,费用50元。合计使用资金1850元。2号池塘:面积0.47hm2,养殖用水为地下井水。2015年6月2日用推土机清塘,费用1400元;4日用3袋(40kg/袋)漂白粉杀菌消毒,费用120元;7日注水,水深平均1m,费用560元;10日用鱼用肥水素肥水,费用50元。合计使用资金2130元

2苗种放养

6月15日两口池塘同时放苗,鲶鱼苗种规格为6g/尾,价格为0.1元/尾;鲢鱼苗种规格为100g/尾的春片,价格为3元/kg;鳙鱼苗种规格为150g/尾的春片,价格为7元/kg。1号池放鲶鱼85000尾,草鱼2100尾,鳙鱼150尾;2号池放鲶鱼49000尾,鲢鱼2500尾,鳙鱼180尾。详细情况见表1。

3养殖管理

3.1水质调节

3.1.1使用增氧机增氧增氧机开机使用方法如下:一般情况晴天中午开机2h左右,阴雨天根据鱼池溶氧状况适时开机。在生长高峰期,全天24h开增氧机。鱼种入池前开增氧机。1号池配备3台增氧机(3kW/台),2号池配备2台增氧机(3kW/台)。全年开增氧机情况是:1号池用电17800kW时,0.8元/kW时,使用资金14240元;2号池用电12000kW时,0.8元/kW时,使用资金9600元。

3.1.2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各种污染,造成养殖水质恶化,因此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降低池塘中的亚硝态氮、铵态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达到改良池塘水质的目的。详细情况是:1号池由于产量高水质变化大,所使用的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多,一共用7次,平均240元/次,使用资金1680元。2号使用2次,平均260元/次,使用资金520元。

3.1.3定期注水换水排除污水,加注新水能够保持池塘水质清新灵活,有利于水生动物生长。每月注水3~5次,每次注水10~20cm,特殊需要时每月换水2~3次,1号池7月、8月因水质差,每月换水两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三分之一左右。详细情况是:1号池用电6400kW·h,0.8元/kW·h,使用资金5120元。2号池用电2500kW·h,0.8元/kW·h,使用资金2000元。

3.2鱼病防控

药物使用采取外用和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正确掌握药物使用方法和施用量,根据无公害鱼药使用标准用药,对鱼药实行处方制,没有使用国家禁止的鱼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避免盲目用药、超量用药和滥用药。详细情况是:1号池产量高、病害多,特别是内服药使用次数多,一共用药12次,平均200元/次,使用资金2400元;2号池用7次,平均220元/次,使用资金1540元。

3.3饲料投入

倡导应用绿色适口饵料,并进行科学投喂,以提高效益,投喂中严格执行“四定”原则(定位、定时、定量、定质),对饲料等生产中的投入品要严格控制质量与数量,防止出现腐败饲料。鲶鱼饲料是冻鲜的海杂鱼和鸡下货。详细情况是1号池投喂79500kg,2.5元/kg,使用资金198750元;2号池投喂51800kg饲料,2.5元/kg,使用资金129500元。

4结果与讨论

由于2号池商品鱼相对1号池产量低,但质量好,个体均匀,饵料系数低(2号为2.8,1号为3.0),每kg多售出0.4元。在养殖过程中其他费用包括承包费、人工费等1号池20000元,2号池20000元。1号池合计总支出为253230元,总产值为290260元,平均利润92575元/hm2。2号池合计总支出为171130元,总产值为216140元,平均利润96450元/hm2。详细情况见附表。由于2号池设计合理,虽然产量不高,但商品鱼质量好规格均匀,售出的价格高。所以高产并不一定出现高效益,要合理设计养殖产量,科学规划养殖布局是目前提高水产品质量的一个保证。

灯塔市有鱼塘2000hm2,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鲶鱼生产基地,其中,2010年灯塔市柳条寨镇被辽宁省评为“鲶怀”特产之乡。主要养殖品种有鲶鱼、六须鲶鱼、鲶怀杂交鱼、德国镜鲤鱼、草鱼、黄颡鱼等10多个品种。其中鲶鱼、六须鲶鱼、鲶怀杂交鱼都属于鲶鱼品种,占本地区养殖80%以上。养殖单产和效益在全国领先,平均单产45000kg/hm2,最高单产达75000kg/hm2,但随着单产和效益的不断增加,水产品质量也越来越不好,影响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这就需要我们制定与环境相适应的科学的水产养殖容量,养殖容量是单位水体内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保证应有效益的各个方面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大养殖量。设计好养殖容量是充分利用水中微生物将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将水中的有机污染氧化分解,使水质能够自身净化,符合养殖要求,达到保护环境和为淡水鱼市场提供更多的健康的无公害的水产品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5-10-30)

川西林地养鸡放养密度筛选报告


川西拥有大量的林地,近年来林下养鸡产业得到较好发展。林下养鸡既可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草、虫等资源,产出的鸡品质、风味较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行情较好,同时鸡粪作为优质肥料可促进林木生长。但在实际生产中,林下养鸡放养密度较难把握,有的密度过大严重破坏植被,甚至土壤无法消纳粪污导致环境污染;有的密度过小浪费林地资源,单位养殖效益较低。本试验选取川西林地中比例较大的竹林地进行鸡放养密度筛选,通过测定放养期育成情况、生长情况以及观察放养后场地植被恢复情况,综合判断较为适宜的放养密度,供林下养鸡场(户)参考。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地点
在川西山地典型区域的雅安市行政辖区内选择4块竹林地(林地的海拔、水源、林下植被、通风、光照等自然条件相近,坡度均为15左右)。
2.试验时间
2010~2011年,每年两批次进行鸡放养工作,放养时间均为3个月,第一批次鸡从4月放养到7月结束;第二批次鸡从8月放养到11月结束。每块竹林地分为6个轮牧小区,每个轮牧小区放养15天。
3.放养鸡种与群体数量
选择草科鸡(雅安地方优良鸡品种)作为放养鸡种,每个试验鸡群数量控制在500只左右(公、母各占50%),每块林地按放养密度20~25只/亩、50~55只/亩、80~85只/亩设置3个处理组。
4.饲养管理
试验鸡先行育雏,25~30日龄脱温,转入放养鸡舍进行适应性饲养15~20天,45日龄开始进行林下放养,并进行必要的放养调教、补水、补料等饲养管理工作。育雏期和放养期采用的配合饲料均为同一厂家生产。
5.观察和测定指标
①鸡生产性能的测定。记录试验鸡群林下放养期间死亡只数,计算育成率;测定试验鸡只放养开始和结束时的体重,计算放养期间的体增重;记录放养期间补料的数量,结合鸡体增重计算料重比。
②植被恢复情况。轮牧小区放养后30天,对地面植被高度和草地覆盖面积进行测定,评估生态修复情况。
二、试验结果
鸡放养密度对育成率的影响见表1,可知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和50~55只/亩的鸡群育成率分别达到98.76%和98.54%,差异不显著(P0.05)。放养密度为80~85只/亩的鸡群育成率降低到97.46%,与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和50~55只/亩的鸡群育成率相比显著降低了1.30%(P0.05)和1.08%(P0.05)。
鸡群放养密度对放养期间鸡体增重和料重比影响见表2,可知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50~55只/亩和80~85只/亩的鸡群放养初始体重、放养结束体重以及放养期间鸡体增重差异都不显著(P0.05)。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和50~55只/亩的鸡群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放养密度为80~85只/亩的鸡群料重比相比分别显著降低3.23%(P0.05)和3.56%(P0.05),表明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和50~55只/亩的鸡群能在林下采食到更多的草料、昆虫等,相应料重比降低。
由表3可知,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的轮牧小区草地覆盖率放养后30天有所提高,鸡粪作为优质有机肥对植被生长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整体植被恢复情况良好。放养密度为50~55只/亩的轮牧小区植被高度上限和草地覆盖率在放养后30天略有降低,整体植被基本恢复。()放养密度为80~85只/亩的轮牧小区植被高度和草地覆盖率在放养后30天下降幅度较大,表明植被尚未完全恢复,轻度破坏。
三、讨论和小结
罗艺等(2012)选用重庆本地杂交土鸡在果园放养结合种草(苇状羊茅、白三叶),采取轮牧放养方式,轮牧15~20天转入另一个小区,通过测定放养前后轮牧区域植被产草量、植被高度和草地覆盖率,得出10只/亩对植被轻微破坏,但是未测定轮空时间植被生态恢复情况。章学东等(2009)在冬闲田种植牧草、放养优质鸡,放养期73天,与舍饲饲养模式相比,放养模式随着鸡放养密度的增加和时间推移,放养鸡的耗草范围扩大,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在放养密度为50只/亩、100只/亩、150只/亩、200只/亩的放养组中,150只/亩组的只均耗草量最高,只均增重最低,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最高;200只/亩组的只均耗草量最低;100只/亩组的只均增重最高,料肉比表现最好,鸡胸肉剪切力值最低,肌苷酸含量最高,由此可知冬闲田种草养鸡能提高土壤肥力,降低饲料成本,改善肉质,增加经济效益,以放养密度为100只/亩的综合表现较好,但是该试验主要从提高鸡生产性能等指标考察,未能考察对放养场所植被影响的相关指标。本试验通过考察轮牧区域放养后30天植被恢复情况,放养育成率、增重和料重比等指标,表明放养密度为50~55只/亩的鸡能表现较好生长性能并对轮空30天放养区植被修复基本无影响。杨玉等(2014)考察蛋鸡放养密度和补饲量对生产性能和植被影响,表明补饲量70%下,放养密度为100只/亩对牧草的破坏性小于250只/亩和400只/亩,结合产蛋性能、蛋黄胆固醇含量以及草地保护,以70%补饲量+100只/亩组养殖模式效果较佳,但该试验考察的放养密度相对都较大,在试验中最小放养密度(100只/亩)为相对适宜密度。黄碧能等(2014)在梨园中建植人工混播草地放养绿壳蛋鸡,试验结果表明,与40只/亩、80只/亩和100只/亩组相比,放养密度为60只/亩组生产指标达到最佳,经济效益显著,为最适放养密度,与本试验结果较为一致。乔海云等(2013)在冀南林地放养鸡得出最适放养密度也与本试验结果相似。
本试验在川西竹林地放养当地品种鸡,放养密度为50~55只/亩的育成率98.54%、料重比2.98都显著优于80~85只/亩的,与20~25只/亩的相关指标差异不显著,放养后30天场地的植被高度和草地覆盖率基本恢复,综合考虑经济和生态效益可知,最佳放养密度为50~55只/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12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翱翔飞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