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倒刺鲃

[学名]: Spinibarbus sinensis(Bleeker)
[资源名称]: 中华倒刺鲃
[外文名]: Zhonghuadaociba
[别名]: 乌鳞、青波、青板
 
[形态特征]:
  背鳍条4,8~9;臀鳍条3,5;侧线鳞29~34下咽齿3行,235~532;鳃耙外侧10~15,内侧17~18;脊椎骨34~37。体长为体高的2.8~3.5倍,为头长的4.3~5.8倍,为尾柄长的4.5~5.5倍,为尾柄高的7.4~8.5倍。头长为吻长的2.9~4.2倍,为眼径的4.7~6.0倍,为眼间距的1.9~2.9倍。体长,稍侧扁。头锥形,吻圆钝。口亚下位,马蹄形,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中断。须2对。背鳍最后一根硬刺的后缘有锯齿,背鳍起点在腹鳍基部之前的上方,背鳍基部之前有一平卧的倒刺,隐埋于皮肤下。鳔2室,后室狭长,末端圆。腹腔膜灰黑色。肠管长为体长的2.8~5.2倍。身体背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体侧鳞片有明显的黑色边缘。尾鳍基部有一黑色斑点(早在体长1厘米的仔鱼中就已出现)。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云南、四川、重庆、湖南及湖北等  [原产地区]:云南富民、四川、合川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长江及其附属水体,尤以上游分布较广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喜欢生活在流水环境中,是底层鱼类。冬季,中华倒刺鲃在干流和支流的深坑岩穴中越冬,春季水位上涨后,则到支流中繁殖、生长;渔民称这种现象为七上八下,即农历七月以前是由干流进人支流的时期,八月以后是由支流退到干流的时期。 中华倒刺鲃为杂食性鱼类,其食物主要是高等植物碎片、藻类、水生昆虫的幼虫及淡水壳菜等。根据肠管内含物的分析,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一般上游地区(重庆)食物中以藻类出现率较高,近中游地区(宜昌)则以高等植物碎片出现率较高。幼鱼则以甲壳动物为食。一年之中以3、4月份和9月份摄食强度最大,一般肠管充塞度均为4~5级,生殖季节也继续摄食,但摄食强度减弱,肠管充塞度都在4级以下。

相关推荐

多鳞倒刺鲃


中文名称 多鳞倒刺鲃
拉丁名称 Spinibarbus denticu1atus po1y1epis Chu,subsp.nov.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倒刺鲃属
拉丁属名 Spinibarbus Oshima,1919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Ⅲ~9;臀鳍Ⅲ~5;胸鳍Ⅰ~8;腹鳍Ⅰ~14~15;尾鳍Ⅰ~17~Ⅰ。鳃耙11。下咽齿3行,235~532。侧线鳞37[6/(4~4.5)]39;背鳍前鳞13~14;围尾柄鳞14。
体长为体高2.8~3.2(3.0)倍,为头长4.0~4.7(4.3)倍,为尾柄长5.6~7.5(6.4)倍,为尾柄高7.3~8.1(7.9)倍。头长为吻长3.2~3.6(3.4)倍,为眼径3.7~5.6(4.4)倍,为眼间距2.0~2.4(2.2)倍。尾柄长为其高1.1~1.4(1.3)倍。

云南倒刺鲃


中文名称云南倒刺鲃

拉丁名称Spinibarbus denticulatus yunnanensis Tsu

异名青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倒刺鲃属

拉丁属名Spinibarbus Oshima,191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上源云南的抚仙湖、阳宗海、星云湖。

形态特征
背鳍Ⅲ-9(很少8);臀鳍Ⅲ-5;胸鳍Ⅰ-9-10;腹鳍Ⅰ-14-16;尾鳍Ⅰ-17-Ⅰ。鳃耙10-13。下咽齿3行,235-532。侧线鳞32[(5.5-6.5)/(3-3.5)]39;背鳍前鳞13-15;围尾柄鳞12-14。

体长为体高3.2-3.8(3.5)倍,为头长4.2-4.8(4.4)倍,为尾柄长5.5-6.3(6.0)倍,为尾柄高7.9-9.0(8.3)倍。头长为吻长2.6-3.3(3.0)倍,为眼径4.8-6.3(4.9)倍,为眼间距2.2-2.6(2.4)倍。尾柄长为其高1.3-1.6(1.4)倍。

体长,稍侧扁,腹圆无稜,背缘和腹缘弧度相当。头中等。吻端钝圆。鼻孔离眼较离吻端为近。眼侧上位,眼间宽。口亚下位,上颌包盖下颌。口裂呈深马蹄形,前端约与眼下缘同一水平,伸达鼻孔和眼前缘之间的直下方。唇紧贴于上下颌外面,下颏内缘韧质发达。须2对,以口角须较长。上颌须小于或等于眼径,后伸不及眼前缘。口角须伸及眼后缘或略不及。

背鳍具硬刺,末根不分枝鳍条后缘带微细锯齿,前有一倒刺卧伏皮下,起点位于腹鳍起点的后上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为远,基部有鳞鞘。臀鳍向后延伸不及尾鳍基。腹鳍起点约在胸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中点或稍近于后者,向后仲达至臀鳍起点间距离的2/3或更后。胸鳍伸达至腹鳍起点间距离的2/3或更后,外角稍尖。尾鳍又形,叶端尖。

鳞大,在腹鳍基有一发达的腋鳞侧线略下弯,向后入尾柄的中轴。肛门紧位臀鳍起点,鳃耙短小而尖、排列稀疏。下咽齿咀嚼面倾斜,顶端和钩曲。鳔2室。腹膜浅灰。

体青绿,发铜色反光,腹部较浅。各鳍青黑,尤以腹鳍和臀鳍的末端为甚。

生活习性
淡水生。

锯齿倒刺鲃


[学名]: Spinibarbus denticulatus
[资源名称]: 锯齿倒刺鲃
[别名]: 青竹、青竹鲤、草包鱼、大肚鱼、皇冠鱼 竹鱼、竹包、什崩(五指山)、什乌(上安)、什付(南开)
 
[形态特征]:
 
背部灰黑色,体侧灰褐色,腹面灰白色。体侧鳞片前缘灰黑色。背鳍、腹鳍及臀鳍后半部条间鳍膜灰黑色,近尾鳍基部具一黑斑,幼鱼较明显。背鳍4~9;臀鳍3~5;胸鳍Ⅰ-15~16;腹鳍Ⅰ-8~9。侧线鳞 ;背鳍前鳞11~12;围尾柄鳞14.鳃耙10~11下咽齿3行,235-532.体延长,稍侧扁,腹部圆形;吻圆钝,稍突出。吻褶伸达上唇基部。吻长大于眼径。眼中大,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口前位,稍斜裂,口宽大于眼径,口角位于前鼻孔下方。唇薄、光滑,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下唇褶发达,几伸达下颌前端;须2对:吻须和颌须各一对。鳃孔中大。鳃盖膜伸达前鳃骨后缘下方,与峡部相连。鳃盖条3。侧线完全,稍下弯;胸鳍下侧位,后端钝尖;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东、广西、海南、贵州  [原产地区]: 珠江、元江水系和海南岛各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元江和珠江水系,及海南岛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耐受温度(℃):4~37。适温范围(℃):20~30。孵化的合适水温为24~29℃,盐度范围():胚胎孵化的适合盐度为1~5,最高临界盐度为9.性成熟年龄:5龄;性成熟最小型:雄鱼3龄、雌鱼4龄;产卵季节:5-8月;卵子属性:分批产卵,浮性卵,成熟卵直径2.87-3.12mm,金黄色,弱粘性。

刺鲃


中文名称 刺鲃
拉丁名称 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
地方名称 军鱼(江西波阳)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倒刺鲃属
拉丁属名 Spinibarbus Oshima,1919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9;臀鳍条3,5;侧线鳞24~27。体长为体高的3.5~3.7倍,为头长的3.7~4.1倍,为尾柄长的5.0~6.4倍,为尾柄高的8.4~9.0倍。头长为吻长的2.8~3.3倍,为眼径的4.6~4.9倍,为眼间距的2.2一2.4倍,为口角须的3.1~3.7倍。身体近似圆筒形,尾柄侧扁,头宽,吻尖。口端位,上颌略长于下颌。须2对,口角须较颌须为长。头部背面平坦。鳞片大。背鳍短小,背鳍最后的硬刺后缘光滑,其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部之中点。臀鳍短小,役有硬刺。尾鳍叉形。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头部背面及背部黑褐色,体侧灰色,每个鳞片边缘黑色素比较显著。腹部灰白色。背鳍灰色,上缘镶着黑边。尾鳍灰色。胸鳍、腹鳍和臀鳍均为灰白色。此鱼主要的特征是背鳍上缘镶着黑边,鳞片大,侧线鳞在24~27之间。
繁殖习性 性成熟最小型:最小性成熟雌鱼3~4 龄,体长为374 mm ,体重平均为1 010 g

洱海四须鲃


中文名称洱海四须鲃

拉丁名称Barbodes daliensis Wu et Lin

英文名称Dali barb

异名青脊梁、镖鱼,Poropuntius daliensis (Wu Lin, 1977)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四须鲃属

拉丁属名Barbodes Bleeker,185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云南洱海、云南下关、漾濞、瓦窑,属于澜沧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4,7-8;胸鳍条1,14-16;腹鳍条1,7-8;臀鳍条3,5。下咽齿3行,2.3.5-5.3.2。

侧线鳞34[(5.5-7)/(3-4-V)]39;背鳍前鳞11-15;围尾柄鳞14-18,多数是16。

标准长为体高的3.11-3.8(xs=3.420.17)倍,为头长的3.7-4.85(4.030.23)倍,为尾柄长的4.7-7.26(5.610.55)倍,为尾柄高的8.2-11.2(9.250.61)倍。头长为吻长的2.9-4.1(3.330.3)倍,为眼径的3.3-5.7(4.220.6)倍,为眼间距的2.7-3.6(3.030.22)倍。

体延长,侧扁,背部及腹部轮廓线呈弧形。头中等大,侧扁,头向前稍尖,头后稍隆起。吻圆钝,在鼻孔前方稍凹陷,吻长短于眼后头长,吻皮止于上唇基部,在前眶骨前缘有一浅沟斜向口角。须2对,均发达,吻须较短或等长,向后到达眼的前半部,颌须向后伸到达瞳孔之后或眼后缘(小鱼较长)。口中等大,亚下位,口裂呈马蹄形,上颌稍长于下颌,上颌后伸达鼻孔或眼前缘的垂直线(小鱼)。两口角间距等于或小于眼径。唇简单,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下唇前端常具一浅缺刻,但缺角质边缘,唇后沟向前直伸,但左右分离,其间距等于或稍小于眼径。眼较大,侧上前位;眼间宽,稍外凸。鼻孔位于眼的前上方,距眼前缘较距吻端为近。鳃膜在前鳃盖骨后缘下方与鳃峡相连,鳃峡狭,其间距约为眼径的1/2。鳃耙短,其顶端有的分叉,排列稀疏。下咽告侧扁,顶端尖,呈钩状,排列较稀。

背鳍外缘内回,末根不分枝鳍条粗硬,后缘锯齿粗壮,全刺的长约等于头长,背鳍起点距尾鳍基纳等于至鼻孔或眼中央的距离。腹鳍长比头短,其起点在背鳍起点垂直线之前,相距2-3个鳞片,后伸不达臀鳍起点,相距约2-3个鳞片。胸鳍尖形,比腹鳍稍长,但比头长为小,后仰不达腹鳍起点,相距约1-2个鳞片。臀鳍外缘微凹,起点在于从尾鳍基到腹鳍起点的中点或稍近后者,后伸不达尾鳍基。尾鳍分叉,尖形,上下叶约等长,其最长鳍条约为最短鳍条的2倍强。肛门紧接臀鳍起点前方。

鳞中等大,胸部鳞比体侧的较小。腹鳍基具一长形腋鳞,背鳍及臀鳍基部具鳞鞘。侧线完全,前部呈弧形,向后平直伸达尾鳍基中点。腹膜灰黑色。鳔2室,前室短,后室长,约为前室的1.4-1.8倍.肠细长,约为标准长的2.0-3.5倍。雄鱼在生殖季节,不但吻端有密集细小的珠星,而且头背部、鳃盖外表、前眶骨外表及体侧背部的鳞、尾鳍外边的鳍条都有细小珠星。

背侧青黑色,腹侧灰白色,体侧每个鳞片均有黑色边缘,尾鳍基常有一黑色斑块。肩部有一黑色斜带(有时不显著),背鳍膜有黑色垂直条,尾鳍外侧鳍条有黑色条。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条纹刺鲃


[学名]: Puntius semifasciolatus (Gnther, 1868)
[资源名称]: 条纹刺鲃
[形态特征]:
 
个体小,体略高,稍侧扁。头小,头长远小于体高。吻短而钝,稍突出,吻皮止于上唇的基部,前眶骨前缘有一缺刻。口小,亚下位,上颌末端止于鼻孔的垂直线的下方。唇薄而光滑,上唇紧包上颌;下唇两侧较肥厚,唇后沟中断。口角须1对,短于眼径。鼻孔位于眼前上方,距眼前缘较吻端为近。眼较大,眼间较平坦。鳞较大,前胸的鳞片稍小。体侧各鳞片具明显的辐射沟。背鳍和臀鳍基部具鳞鞘,腹鳍基有狭长的腋鳞。侧线完全,后延至尾柄正中。 各鳍短小。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末端柔软。胸鳍末端不达腹鳍起点,相距1-2枚鳞片。尾鳍叉形。 鳃耙短小,呈锥形,排列稀疏。下咽齿尖而钩曲。 浸泡标本背侧青褐色,腹部为较浅黄褐色。体侧有大小不一的垂直黑褐色条纹。各鳍灰白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各地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广西各水系均有分布。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山溪小河及大河,以有机碎屑、底栖生物为食。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抗逆
[食性]:杂食性 [底质类型]:石质、泥质、沙质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研究教学,观赏、娱乐
[资源状况]:分布区域广,种群密度大,小河溪流数量较多。

金线鲃


中文名称金线鲃

拉丁名称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grahami (Regan)

英文名称Kunming goldline-barbel

异名波罗鱼、金线鱼、小洞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金线鲃属

拉丁属名Sinocyclocheilus Fang,1936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长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胸鳍条1,15-16;腹鳍条1,8;臀鳍条3,5。鳃耙5-7。下咽齿3行,2.3.4-4.3.2。侧线鳞60[(22-24)/(9-10-V)]65;背鳍前鳞46-49;围尾柄鳞40-42。

标准长为体高的3.8-5.0(xs=4.30.45)倍,为头长的3.5-3.9(3.70.13)倍,为尾柄长的4.4-5.5(4.90.26)倍,为尾柄高的8.1-10.0(9.10.62)倍。头长为吻长的2.7-3.1(2.90.13)倍,为眼径的4.3-5.6(4.80.33)倍,为眼间距的3.7-4.5(4.00.23)倍。

体侧扁。头的背面平直,中部稍下凹,头后背部隆起。吻端尖,吻皮盖在上唇基部,其与前眶骨分界处有一小缺刻,即是吻须着生处。鼻孔位于眼的前上角,离眼前缘比离吻端为近。眼在头侧的前上位,其上缘接触到头背部轮廓线。吻须和颌须等长或前者较短,颌须向后伸,接近眼后缘的垂直线。口亚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向前直达颐部,但左右不相连。鳃膜在前鳃盖之前,在眼窝之后垂直线上与鳃峡相连,其间隙很小。鳃孔上角位于眼上缘水平线上。

背鳍外缘稍内凹或平截,末根不分枝鳍条基部变粗变硬,其后缘具有锯齿,顶端柔软分节;背鳍起点稍在腹鳍起点之后,背鳍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比距吻端为近。胸鳍向后伸不达腹鳍起点。腹鳍向后伸不达臀鳍起点。臀鳍起点紧接在肛门之后,至腹鳍起点的距离较至尾鳍基的距离为近,向后伸不达昆鳍基。尾鳍又形,最长鳍条约为中央最短鳍条的2.0倍。

鳞片小,侧线鳞较大。侧线完全,从鳃孔上角向下弯曲,以后平直伸入尾鳍基的中央。鳃耙短小,排列稀疏。下咽齿3行,顶端弯曲。鳔2室,后室较长,为鳔全长的66%。肠细长,约等于标准长的1.2倍。腹膜灰白,腹鳍基部有狭长的腋鳞。背鳍基部没有显著的鳞鞘。

体背部灰暗色,腹部灰白色,头背部及侧线以上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疏密随个体而有差异。胸鳍、背鳍及尾鳍较黑,腹鳍和臀鳍灰白。

生活习性
生活于水面较开阔地带,主食浮游动物、水年动物、水生昆虫等,在繁殖期游至呖连有泉水的溶洞中产卵孵化。一般体长为100-230毫米,质量50-250克。

淡水生。

宜山金线鲃


[学名]: Sinocyclocheilus yishanensis Li and Lan, 1992
[资源名称]: 宜山金线鲃
 
[形态特征]:
 
头侧扁。吻端圆,有一小突起在吻端背部正中。鼻孔位于从吻端至眼前缘的1/2处;前鼻孔圆,短管状,短管后缘具后翼,向前可遮盖管口;后鼻孔长椭圆形,开放。口端位,口裂呈弧形,上颌长于下颌。口唇结构简单,唇薄;吻皮包于上唇基部,上唇边缘出露;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向前延伸至颏部,左右不相连。口须2对,上颌须起点位于前鼻孔之前,须较长,超过眼前缘;口角须稍长,超过眼后缘,但不达到鳃盖骨的前缘。眼圆,较大。鳃孔大;鳃盖膜在峡部相连。下颌齿骨-角骨在峡部彼此不相贴近。鳃耙三角形,发育完好,排列稀疏。 胸鳍起点位于鳃盖骨后缘的垂直下方;胸鳍较长,刚达到腹鳍起点。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的前下方,在胸鳍和臀鳍起点的中间,腹鳍相对长,达到腹鳍起点到臀鳍起点处的3/4处,但不超过肛门。背鳍起点约略位于吻端和尾鳍基的中间位置;背鳍最后一根不分枝鳍条柔软,后缘无锯齿。臀鳍起点大致位于腹鳍起点和尾鳍基的中间,臀鳍相对长。尾鳍叉型。 侧线完整,起自鳃盖骨后缘上方,总体平直,在胸鳍上方略有下弯,随后折向体中线,一直延伸至尾鳍基部。身体被鳞,鳞片小;侧线鳞大于侧线上下鳞。腹鳍腋部具腋鳞,一般2枚。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宜山市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广西宜州市的里洞水库。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水库中,以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为食。

红鳍方口鲃


中文名称红鳍方口鲃

拉丁名称Cosmochilus cardinalis Chu et Roberts

英文名称Squared-jaw barbel

异名巴非(傣语音译)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方口鲃属

拉丁属名Cosnmochil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现知本种仅见于澜沧江下游主河道。

形态特征
体高,侧扁,近长菱形;腹部宽圆。头小,吻钝。口下位,口角约位于眼前缘的垂直下方。下颌前缘平。吻褶发达,但未包住上唇;吻部在吻须夺部处有一缺刻,将吻褶分为3叶。吻须与口角须各1对,均发达。眼稍大,侧位,眼后头长大于吻长。侧线鳞46-48。背鳍硬刺强大,其长显著长于头长,后缘具深锯齿,起点距吻端远;胸鳍末端尖,伸达腹鳍起点;腹、臀鳍均大;尾鳍深分叉。生活时全身银白;背部浅灰,略带金黄色闪光。鳃盖金黄色。各鳍红色,背鳍及尾鳍外缘有黑色窄边。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57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叉斑锉鳞鲀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