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鲆

中文名称 花鲆
拉丁名称 Tephrinectes sinensis(Lacepede)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鲽形目
拉丁目名 Pleuronectiformes
中文科名 牙鲆科
拉丁科名 Paralichthyidae
中文属名 花鲆属
拉丁属名 Tephrinectes Gunther
分布类别 半咸水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背`腹缘隆起呈弧形,尾柄略短而高.头短而高,头高大于头长;头背缘在上眼的前方略凹陷,在上眼的后方较为急剧地隆起.吻短,背缘稍隆起.眼中等大,两眼均在头部地左侧,但也有反常个体两眼在头部的右侧;两眼前缘约在同一垂直线上.上颌骨略长.向后伸达下眼后缘的下方.齿小锥状,上下颌齿排列成窄带状;背鳍基部长,起点仔无眼侧上眼中央的上方,伸达尾柄上部的前端,鳍条分枝.臀鳍与背鳍同形,基部长,起点仔胸鳍基部后下方,伸达尾柄的前端,有眼侧的胸鳍基较无眼侧略长,起于腮孔后缘.腹鳍起点在胸鳍起点的前下方,有眼侧的腹鳍起点略前于无眼侧的,后延达臀鳍基前方.肛门在臀鳍前部中央.无眼侧体无色;有眼侧为褐色,身上有黑色小点,奇鳍上也有较大和小的暗斑.
生活习性 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及河口咸淡水水域,也可进入江河的 中下游.

相关知识

马来斑鲆


[学名]: Pseudorhombus malayanus
[资源名称]: 马来斑鲆
[形态特征]:
 
体卵圆,侧扁,背腹缘弧形隆起;尾柄短而高,尾柄高为尾柄长1.7倍,体长为体高2.2倍,为头长3.7倍。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上眼接近头部背缘。体两侧均被小栉鳞,紧无眼侧头部被圆鳞。背鳍基部长,起点在无眼侧后鼻孔的上方,后部数鳍条分枝。臀鳍与背鳍同行,基部长,起点在胸鳍基部前下方,后部少数鳍条分枝。胸鳍基部狭,有眼侧者长,腹鳍起点在胸鳍起点前下方,向后延伸达臀鳍起点,左右腹鳍对称,尾鳍契形。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印度洋北部沿岸至中国、印度尼西亚  
[水域环境]:半咸水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自由 [生活区域]:河口、沿岸海域
[资源类型]:河口、沿岸海域 [主要用途]:食用

宽额缨鲆


[学名]: Crossorhombus valderostratus
[资源名称]: 宽额缨鲆
 
[形态特征]:
 
背鳍82~89;臀鳍61~67;胸鳍(左)10~11,(右)8~9;腹鳍6;尾鳍17。侧线鳞53~58;鳃耙0+6~7,椎骨10+25个。 体长为体高1.8~2.1倍,为头长3.6~4.5倍。头长为吻长5~6.4倍,为眼径2.9~3.4倍,为眼间隔1.5~5.9倍,为最长背鳍条1.7~2.1倍,为左胸鳍长(雄)0.5~0.8倍或(雌)0.9倍,为右胸鳍长(雄)1.5~2.1倍或(雌)2.4倍,为左腹鳍长2.2~2.9倍,为尾鳍长0.8~1.3倍,为尾柄长6.2~8.4倍;尾柄高为尾柄长2.9~4.5倍。 体近长卵圆形,很侧扁。尾柄很短。头短高。雄色吻左侧有一尖长形吻棘,在眼间隔正前方有3横行具蓝绿色光泽的小黑点。两眼位头左侧,两眼外缘各有一黑色皮膜状突起;上眼较下眼稍后。眼间隔凹沟状,雄鱼显著较宽,在眼缘各有1~2眼棘,雌鱼较窄且无吻棘及眼棘。鼻孔每侧2个;左鼻孔位下眼前方吻侧,前孔有一皮质突起;右鼻孔位背鳍前端下缘。口小,前位。左上颌较眼径稍短,略达眼下方。两颌牙小,一行。鳃峡凹刻深,后端尖形。鳃耙短,长扁形,有小锯刺。 头体左侧被强栉鳞,上下颌无鳞,奇鳍有小栉鳞;头体右侧被圆鳞,鳍无鳞。仅有左侧线,侧中位,在胸鳍后上方呈弯弧状。 背鳍始于吻右侧鼻孔的上缘;成年雄鱼第7~9鳍条常较长;中部鳍条最长;后端鳍条很细短。臀鳍始于胸鳍始点稍下方,形似背鳍。左胸鳍侧位、稍低;第2鳍条最长,雄鱼突出呈丝状,雌鱼仅较第3鳍条略长。右胸鳍很短。左腹鳍基很长,始于鳃峡后端,第3~4鳍条最长;右腹鳍基很短,始于第4~5左腹鳍条基右侧。尾鳍尖矛状,中央11鳍条分枝。 头体左侧淡灰褐色,沿侧线有2~3个黑褐斑;鳍淡色,背、臀鳍外缘及尾鳍后端较灰暗,偶鳍有小褐点纹。体右侧雌鱼白色,雄鱼中后部为蓝黑色大斑状,斑达体背腹缘及尾柄。鳃腔膜与右侧腹腔膜无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温州外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海南省东沙群岛到台湾、浙江等东海中东部海区;西达斯里兰卡及非洲东岸,东到菲律宾。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热带暖水性小型底层海鱼,约分布于40~200米深海区

桂皮斑鲆


[学名]: Pseudorhombus cinnamoneus
[资源名称]: 桂皮斑鲆
[外文名]: Cinnamon flounder
 
[形态特征]:
 
背鳍80~84;臀鳍62~64;胸鳍12;腹鳍6;尾鳍17。侧线鳞82~84。 体侧扁,略呈卵圆形,尾柄短而高;体长为体高2~7.1倍;为头长3.6~3.9倍。头部短而略高。吻部略短,头长为吻长4.9~5倍。两眼均在头部左侧,头长为眼径4.9~5倍。眼间隔很窄。有眼侧2鼻孔,位于眼间隔前方,前鼻孔后缘有一细长瓣片,后鼻孔呈卵圆孔状;无眼侧2鼻孔位置较高,接近头部背缘,前鼻孔后缘亦有一瓣片。口大,前位,左右约对称。口裂弧形。两颌约等长。牙尖锥形,上下颌各为一行,左右侧牙同等发达。犁骨与腭骨均无牙。鳃孔狭长,鳃盖膜相互愈合,不与峡部相连。鳃耙4~5+10~11,鳃耙短于鳃丝。肛门偏位于无眼侧。幽门盲囊4。椎骨10+28。 有眼侧被栉鳞,无眼侧被圆鳞,奇鳍亦被小鳞。左右侧线同样发达,其前方有一明显的颞上枝。 背鳍始于无眼侧前鼻孔的上方,只有最后少数鳍条分枝。臀鳍始于胸鳍基的前下方,亦只有少数鳍条分枝。有眼侧胸鳍较长。两腹鳍约对称。尾鳍后缘钝尖。 有眼侧褐色,有许多行大小不等的暗色环斑。侧线弯弓部之后有一睛色眼状斑。奇鳍亦有暗色小斑点。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南海、东海和黄海,朝鲜、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沿岸内湾至水深164公尺深的近海砂泥质海域。肉食性鱼类,主要捕食底栖性的甲壳类或是其它种类的小鱼。

大鳞短额鲆


中文名称大鳞短额鲆

拉丁名称Engyprosopon grandisquama (Temminck hlegel, 1846)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鲽亚目

拉丁亚目名Pleuronectoidei

中文科名鲆科

拉丁科名Bothidae

中文属名短额鲆属

拉丁属名Engyprosop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卵圆形,侧扁而高。两眼均位于头部左侧,眼间隔平或宽凹形,尤以雄鱼更宽,口较小,头长为上颌骨长2.2-3.5倍,颌齿小,上颌前部2行,后部1行,下颌1行,左右侧同样发达,背鳍和臀鳍全部鳍条不分支,被鳞,第1脉间棘不突出,胸鳍不对称,有眼侧的稍长,全部鳍条不分支,有眼侧的腹鳍基底较长。有眼侧被大形或中大的弱栉鳞,无眼侧被圆鳞,只有眼侧有侧线,在胸鳍上方具1弓状弯曲部,无颞上支。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多斑羊舌鲆


[学名]: Arnoglossus polyspilus
[资源名称]: 多斑羊舌鲆
[外文名]: spottyfin lambtongue flounder、Spoted scald flounder、Many-spotted lefteye flounder
 
[形态特征]:
 
背鳍103~107;臀鳍82~85;胸鳍12~13(有眼侧)、10~11(无眼侧);腹鳍6;尾鳍2+13+2。侧线鳞71~72。鳃耙0~1+7~8。 体长为体高2.5~2.8倍,为头长3.8~3.9倍。头长为吻长4.1倍,为上颌长2.3~2.4倍(有眼侧)、2.0~2.5倍(无眼侧),为眼径3.2~3.7倍(上眼)、3.7倍(下眼)。 体长圆形, 侧扁。尾柄极短较高。头中等大,背缘在上眼前方略凹下。吻钝尖。两眼均位于头左侧。眼间隔狭,骨嵴状。鼻孔2个,前鼻孔短管状,后缘鼻瓣长,后鼻孔前缘稍隆起,有眼侧2鼻孔位于眼间隔前方,无眼侧2鼻孔近背缘。口中大,前位。上颌骨后端达眼前1/3或中部下方,无眼侧上颌稍长。上下颌各具1行尖牙,两侧均发达,前方牙稍扩大,下颌侧牙较上颌侧牙稍大且排列稀疏。前鳃盖骨边缘游离。左右鳃盖膜愈合,不与峡部相连。有假鳃。鳃耙较短,内缘有数行小刺。鳃盖条骨7。 有眼侧被弱栉鳞,无眼侧被圆鳞。吻部、上下颁及胸鳍基部无鳞。奇鳍鳍条均被小鳞。仅有眼侧具侧线,在胸鳍上方具1弓状弯曲部。 背鳍始于无眼侧鼻孔上方,雄鱼前方数鳍条较长,第三一五鳍条最长。臀鳍紧位于肛门后。有眼侧胸鳍较无眼侧胸鳍长。有眼侧腹鳍基底长,始于峡部前端。尾鳍钝尖。除尾鳍中部鳍条分枝外,各蜡鳍条均不分枝。肛门偏位于无眼侧。生殖突起偏位于有眼侧。 有眼侧褐色。各鳍均暗色。
 
 
[原产国家]:多斑羊舌鲆[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南海、东海),日本,印度尼西亚;水深90-252米。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幼鱼时期像其它一般鱼类行浮游生活,在水中游动摄食浮游生物,长大后因体型变化,降至海底,行底栖生活,栖息在砂泥底域,大半时间埋在泥砂中,仅露出两眼,以捕食小鱼或无脊椎动物为主。

大嘴鳄口鲆


中文名称 大嘴鳄口鲆
拉丁名称 Kamoharia megastoma(Kamohara)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鲽形目
拉丁目名 Pleuronectiformes
中文科名 鲆科
拉丁科名 Bothidae
中文属名 鳄口鲆属
拉丁属名 Kamoharia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延长,后部渐尖细,甚侧扁。两眼均位于头部左侧,口亟大,头长为上颌骨长1.4倍左右,上颌骨尖端突出于吻端之外,后端远达下眼后缘之后。下颌尖端突出于上颌。上颌前端有3~4对大齿,下颌前端有3对强大犬齿。背鳍109~112,臀鳍84~86,有眼侧胸鳍15~16,侧线鳞126~127。

大鳞拟棘鲆


中文名称大鳞拟棘鲆

拉丁名称Citharoides macrolepidotus Hubb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鲽亚目

拉丁亚目名Pleuronectoidei

中文科名棘鲆科

拉丁科名Citharidae

中文属名拟棘鲆属

拉丁属名Citharoid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海、东海,及南非、朝鲜、日本。


形态特征
体稍延长,侧扁,两眼位于头部左侧,口大,齿细尖,呈带状排列。背鳍始于无眼侧后鼻孔上方,鳍条几乎全部分支。背鳍65-72,臀鳍44-50,胸鳍10,腹鳍I-5,侧线鳍42-47;有眼侧被栉鳞,无眼侧被圆鳞。

生活习性
海(洋)生。

花鰶


中文名称 花鰶
拉丁名称 Clupanodon thrissa (Linnaeus)
英文名称 thread herring, tassart, hairfin gizzard shad
地方名称 黄鱼、花黄鱼、澳利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鲱形目
拉丁目名 Clupeiformes
中文科名 鲱科
拉丁科名 Clupeidae
中文属名 斑鰶属
拉丁属名 Clupanodon Lacepede
分布类别 海水,淡水,半咸水
形态特征 背鳍15~16;臀鳍22~25;腹鳍8;胸鳍14~15;尾鳍23~27。鳃耙110十180。纵列鳞47~51;横列鳞20~22;腹缘稜鳞17~18+11~12。脊椎骨44~45。
体长为体高2.7~3.1(平均2.9)倍,为头长3.2~3.6(3.4)倍。头长为吻长4.3~5.0(4.6)倍,为眼径4.0~4.7(4.3)倍,为眼间距3.3~4.4(3.8)倍,为尾柄长2.6~3.2(2.9)倍,为尾柄高2.8~3.0(2.9)倍。

体呈长卵形,两侧甚侧扁。头中等大,头顶及背鳍前方隆起。吻短,前端钝,不突出。眼中等大,侧上位,距吻端较近。脂眼睑发达,遮盖眼的一半。眼间中间凸出,其宽比眼径大。口较小,前位,呈三角形,口裂短,倾斜。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向后伸延到眼中间的下方,前颌骨中间有比较明显的缺口。鼻孔2个,位于眼的前方。距吻端与距眼前缘约相等。鳃耙细长,多而密。假鳃发达。鳃孔大。鳃盖光滑,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5~6。口内无齿。无侧线。腹部甚侧扁。腹缘具锯齿状稜鳞。肛门紧邻于臀鳍前方。

背鳍1个,起点位于腹鳍起点的前上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最后鳍条延长为丝状,向后延伸到臀鳍鳍条末端的上方。臀鳍位于背鳍末端的后下方,其基底长于背鳍基底。腹鳍小,腹位,位于背鳍起点的后下方。胸鳍位低,其末端可达背鳍起点的下方。尾鳍深又形,下叶稍长于上叶。

体被小圆鳞,排列整齐,不易脱落。头部、颊部和鳃盖均无鳞。腹部具稜鳞。胸鳍、腹鳍基部有短的腋鳞。腹膜黑色。胃呈砂囊状。肠短。

体背部青绿色,头背部颜色较深,体侧中部以下银白色。背鳍黄绿色,前缘和外缘浅黑色;胸鳍和腹鳍、尾鳍基部呈淡黄色;臀鳍白色;尾鳍后缘黑色。吻的背缘有许多黑色小点。鳃盖上方之后沿体侧具4~7个黑色斑块。

生活习性 4月开始生殖洄游,6-7月为产卵盛期。

花鳗鲡


中文名称 花鳗鲡
拉丁名称 Anguilla marmorata
英文名称 true eel,swamp eel,marbled eel,giant longfinned ee
地方名称 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鳗鲡目
拉丁目名 Anguilliformes
中文科名 鳗鲡科
拉丁科名 Anguillidae
中文属名 鳗鲡属
拉丁属名 Anguilla Shaw,1803
分布类别 海水,淡水,半咸水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的15.4~16.9倍,为头长的6.8~7.1倍。头长为吻长的4.4~5.2倍,为眼径的14.1~16.4倍,为眼间距的4.9~6.0倍,为胸鳍长的2.9一3.0倍,为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间的距离的1.2~1.4倍。体长而粗壮,前部近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头呈圆锥形,头长小于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垂直间距。吻部短,尖而扁平。鼻孔两对,前对位于吻端的侧方,后对呈椭圆,位于眼前缘。眼较小,侧上位,覆盖着透明的皮肤。口大,端位,口裂深,后端超过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于上颌。上、下颌均具有细齿。唇厚,上、下唇两侧有肉质褶膜,鳃发达,鳃孔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左右分离。体光滑,具丰富的粘液。鳞极细小,隐埋于皮下。测线完全,且平直,横贯于体侧。背鳍、臀鳍均低而长,与尾鳍相连,胸鳍圆短。无腹鳍。肛门靠近臀鳍起点。体背灰褐色,侧面灰黄色,腹部白色,胸鳍边缘黄色,周身及各鳍均有许多不规则的灰黑色块状斑点。
生活习性 通常栖息于河口区域,在福建等地有上溯栖居于山涧溪谷中的情况。性情凶猛,多在夜间活动。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及无脊椎动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56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小裂腹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