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鮰鱼养殖池塘管理方案


经历了艰难的2017年,鮰鱼养殖迎来了新的春天!在2018年初,鮰鱼价格复苏,2斤鮰鱼涨至7元左右,1斤左右的鮰鱼涨到了6.2元/斤。然而,每年3-4月份对于许多养殖户是比较痛苦的月份,持续的阴雨天、起伏的温度、虚弱的体质、酸化的底质、两虫两菌等等,稍微不慎可能导致你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天门海大专门对于华中地区的气候以及养殖现状,推出鮰鱼养殖早春池塘管理方案。

一、早肥水

经历了一个寒冬,部分池塘里已经没有“肥”了,许多池塘水已经浑浊了,加上3-4月份持续的阴雨天、气温变化剧烈,对于鮰鱼应激非常大,容易造成鮰鱼在水中打搅,损伤,从而造成水霉病;同时水瘦,水温低,都不利于鮰鱼开口、体质的恢复。因此开春之后需要及时肥水。
根据早春低温、阴雨天多的特点,为了快速、有效实现水质肥爽的目的,建议使用“早春泡肥”肥水方案:

15亩水体使用“海联科藻源素+海联科藻生元”各一件,按照肥:水=1:20的比例,混合搅匀在船舱中浸泡9个小时以上,然后全塘泼洒。

同时,建议使用花鲢宝定期发酵进行补菌调水。

二、早投喂

经历了一个寒冬,鮰鱼掉膘严重,体质较差,然而由于水温还很低,没有达到要求,投喂量不易太高,建议使用功能料鱼健乐开口或者坚持3103+3505(肝肠利健拌料)内服,投喂率控制在0.5%左右,随着气温上升,缓慢加料;

三、早改底

在越冬期间,很少有客户坚持改底操作。当3-4月气温回升,水体上下出现对流,底部的有毒有害物质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从底层向上层扩散,底部有害细菌大量繁殖,细菌、虫卵等随水流进入水体,鮰鱼体质尚未恢复,易引起发病死亡。3月份投喂量恢复后,氨氮容易升高,水瘦,藻种少。

改底:建议使用底倍健(2-4亩/包)进行至少一次改底操作。

四、两虫两菌

进入4月份后,温度适宜,寄生虫虫卵大量孵化,细菌开始大量繁殖,因此要注意虫、菌预防操作

杀虫:当气温20度以上时(清明节前后),可选择安全药物杀虫一次。杀虫前两天开启增氧机,促进虫卵孵化。杀虫后,及时使用海联科3201+应激灵全池泼洒,解毒,抗应激;

消毒:采用海联科二氧化氯(2亩*米/包)进行消毒;

五、风险管控

进入4-5月份后,未卖鱼的池塘鮰鱼存塘量大,天气不稳定,容易倒藻,浮头或泛池风险大,建议夜间多巡塘、有问题早开增氧机,备好海联科3201、应激灵;刚放苗的客户建议提前做好内服工作,快速恢复体质,增强对疾病的体抗力。

相关推荐

早春时节养鱼户如何预防草鱼烂鳃病?


每年3月份开始,就有草鱼开始出现烂鳃的情况,等到有烂鳃死亡的时候,很多养殖朋友就反映“我的鱼怎么每年这个时候就开始烂鳃?严重的时候治都治不好,明年要好好防了”。

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预防草鱼烂鳃相关的经验,希望对各位养殖朋友有所帮助,有不当或者疑问的地方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我们将会一一回复。一路有您,“跑塘快讯”感谢您的关注!

早春的时候,草鱼为什么容易烂鳃?这里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原因:

鱼鳃包括鳃丝、鳃耙、鳃弓三部分,其中鳃丝表面布满毛细血管,鱼鳃行呼吸、滤食和排泄功能。鳃结构简单,直接与水体接触,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极易受到损伤,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水体中病原数量增多或外部环境变化引起鱼强烈应激等直接导致烂鳃。

“开天窗”-----烂鳃

草鱼烂鳃通常分为病原性和非病原性。病原性烂鳃主要是细菌、寄生虫引起,细菌、寄生虫普遍存在于水体中,损伤鱼鳃,不能彻底消灭,预防效果差。一般是从改善养殖环境和增强鱼体质入手,预防草鱼烂鳃病,而不是直接消杀处理;非病原性烂鳃主要是气泡病、用药刺激、环境突变等因素引起或继发细菌引起,需要从稳定水体环境、加强人工管理来预防。

下面谈谈对预防早春草鱼烂鳃的几点方法:

1、加深水位,保持深水位。

建议放苗水深加到1.8m左右。深水位有利于水体稳定,特别是早晚温差大,减少鱼类应激。另外,水深的池塘,鱼类不易患气泡病(整齐的边缘性烂鳃,大部分都是早期水浅气泡病引起)。

边缘性烂鳃多半都是早期“气泡病”引起

2、适当肥水,水质不易过浓

太浓的水质也不稳定,水体受天气影响较大,水质指标早晚变化大,造成的应激大,也容易引起气泡病。适当的肥度有利于水体稳定,可以减少寄生虫、水霉病的发生,从而减少烂鳃病的发生。

使用肥料时,化肥肥水易造成藻类单一化、水体过浓,从而导致溶氧过饱和,养殖对象易患气泡病,引发烂鳃,另外,化肥使用不当,易使水体指标巨变,导致养殖对象受到应激。

3、越冬过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冬季水温低,有害菌等生长繁殖速度慢,一般发病很久才表现出来。然而一般等我们发现的时候,已经造成损失了,如果在越冬期没有预防好的池塘,越冬后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以免温度升高造成更大的损失。

4、尽早投喂,保证鱼体体质

鱼不吃食,它不会饿死,但会掉膘,体质也会下降。这就像太胖的人和太瘦的人,体质都相对较差。开始时适当投喂,不能猛投喂。

5、慎重使用消杀药物,减少用药刺激

过分使用消杀药物,肯定会对鱼或多或少的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特别是与水体直接接触的鳃。使用消杀药物,建议按照规定剂量使用,不可随意加量。

6、注意适时改底,适时使用菌制剂

有人问改底到底几天改一次,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因为这个改底的频率需要根据大家池塘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投喂量大,水质偏浓、密度大的池塘,需要定期改底、定期使用菌制剂(如:芽孢杆菌),分解池塘中的残渣剩饵。

总结:预防烂鳃体质是基础,环境稳定是关键,正确预防才是硬道理。

早春时节河蟹塘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早春河蟹池塘常见难点问题:
1、水浑浊——白浊一般是虫多造成,黄泥浊一般是清塘药残蟹不安造成。
2、水清有亚盐——水温低或温度变化大,水难肥,或者肥水不持久,藻类不稳造成。
3、青苔开始着生、地皮泛滥——水清水浅宜出苔,池底残饵粪便动植物死体等有机质多,结聚成地皮。
4、草脏草粘——水中青苔地皮及悬浮的有机物多,加上温度低草生长慢,导致草脏草粘草萎缩。
5、大量使用化肥或有机生物肥肥水——PH值高,后期大量出虫。
二、早春出现这些问题怎么办?如何预防?
1、泡泡肥帮你解烦忧——运用氨基酸肥,碳肥,低温菌等综合方法处理早春蟹池水质水草问题,具有解毒,控虫,肥水,分解等综合功能。
2、泡泡肥制作方法:使用育藻膏+黑精灵+氨基丽藻源+益菌多+红糖,进行混合发酵3—5天后肥水,全溶菌肥,肥出的水,色黄绿,时间久,PH值稳定,并充分释放塘底肥。

春夏季节斑点叉尾鮰池塘管理方案



背景

随着国内消费的拉动,近两年斑点叉尾鮰行情一路高涨,引起很多养户的追捧和养殖。然而,今年春转夏阶段,华南天气变化频繁,长时间的阴雨和异常天气致使很多叉尾鮰池塘泛底缺氧,氨氮亚盐等水质指标超标,倒藻也时有发生;同时由于早春摄食少,营养不足,叉尾鮰肝肠等消化和免疫功能差,而养户投喂过猛或者不合理;再加上气温回升使虫菌繁殖加速,造成叉尾鮰烂身、肠炎、出血病、寄生虫病等大量暴发,从而导致华南今年春夏阶段叉尾鮰发病非常普遍,持续时间长,死亡量大,很多“叉尾鮰新手”养户一筹莫展,严重影响了斑点叉尾鮰的投喂生长和养殖效益。

面对叉尾鮰疾病的爆发,需要从环境、鱼体体质和病原三方面入手,做到提前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发病,从而抓住今年较好的行情机遇,获得好的养殖收益。

一、水质调节

1.瘦水塘:春季水温偏低,投喂少,水质偏瘦,再加上阴雨天气多,建议使用海联科爽水宝+海联科藻生元培藻肥水,从而保障池塘肥力充足和水质稳定,每月1-2次。

2.浑水塘:华南春夏多雨,导致很多池塘长期处于黄浑或者白浊状态,直接肥水较难,建议先使用海联科浊水清净水,2小时候再使用海联科爽水宝+海联科藻生元培藻肥水,如有需要可抽新水引入藻种。

3.老水塘:针对鱼猪、鱼鸭等底肥充足的立体混养池塘,建议晴天上午定期使用海联科3101+3102调节和稳定水质,保障有机质的分解和促进氮源的有效转化,预防氨氮亚盐超标,每月1-2次。

二、底质改良

池塘底部易酸化、缺氧,形成“氧债”环境;同时也是一个“病原库”,而春夏的阴雨天经常会导致池塘泛底、水质浑浊,氨氮亚盐超标,引起叉尾鮰死鱼的发生。因此,建议晴天使用海联科底倍康+海联科3202进行增氧改底,降低氨氮亚盐;阴雨天转晴后使用海联科二氧化氯进行立体消毒。

三、投喂与保健

1.投喂策略:建议使用斑点叉尾鮰专用膨化料投喂,每天投喂餐数2餐,苗期投饵率2.5-3.5%,半斤上投饵率2.0-3.0%;缓慢加料,切不可因为鱼价好而投喂过量或者加料过猛,每隔3-5天加一次料,加料幅度为上一天的20%。

2.内服保健:春夏阶段建议使用海联科3103+3505拌喂或者海联科肝肠利健保健,每个疗程连用4-5天,每月2次,促进肝肠功能恢复,增强鱼体体质和免疫力,减少发病。

四、疾病防治

1.杀虫、消毒:主要以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等为主,可根据镜检情况针对性杀虫,1天后使用海联科二氧化氯消毒,然后可使用海联科3201+海联科应激灵全池使用,解毒抗应激。

2.细菌性疾病治疗:
春夏阶段斑点叉尾鮰极易发病,一方面是春季叉尾鮰的肝肠等内脏器官功能退化,营养不足,免疫力差,如果投喂不合理,更容易引发疾病;另一方面是春夏转季阶段,阴雨等异常天气多,水温波动大,氨氮亚盐易超标,鱼体应激也大,综合导致本阶段发病严重,今年尤甚。斑点叉尾鮰主要以细菌性疾病为主,危害最大的三种细菌性疾病如下:
(1)肠道败血症:病原为爱德华菌,典型症状是颅顶中部腐蚀成一个洞,俗称“头顶洞穴”病;腹部充气膨大有腹水,内脏充血,肛门红肿。一旦发病可泼洒海联科二氧化氯全池消毒,内服海福康(3000斤鱼/包)+新霉素+海联科3505,连用5天。
(2)烂身病:病原为柱形菌,主要症状是烂鳃、烂身,头部和躯干出现灰白色或者充血腐烂的区域。发病后可泼洒海联科二氧化氯全池消毒杀菌,内服海福康(3000斤鱼/包)+3505+蚌毒灵散,连用5天。
(3)出血性败血症: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主要症状是头部严重充血、各鳍条基部充血明显。发病后可泼洒海联科二氧化氯全池消毒杀菌,然后使用海联科3201解毒净水,内服康力沙(3000斤鱼/包)+3505+蚌毒灵散,连用5天。


五、应急处理

阴雨天气或者“倒春寒”等异常变温天气,注意预防池塘泛底缺氧;出现泛塘急剧缺氧时,先使用海联科3201+应激灵进行急救,再使用海联科粒粒氧增氧。


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浑浊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在河蟹的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水体浑浊现象。为此,很有必要作系统地分析和探究,以便于积极而科学地应对。
1.直接的物理因素

蟹池水体悬浮物质过多的原因颇为复杂,其中由直接物理因素作用产生的主要有:
①强暴雨冲涮地表沿岸(池梗)带入大流量泥浆产生的严重混浊(主要为黏土颗粒)。
②较大风浪冲刷下风岸、尤其是浅水条件下风力导致水的运动引起水层混合作用。
③在具备上层水超过4℃、且气候昼夜温差较大而同时水位较浅的条件下,白天水体受热处于“正分层”,夜里上层水向外辐射强烈而降温较快、密度增大,整个水层发生从水面到水底的垂直混合流转(全同温),带起了部分沉积物(一定数量表层淤泥的泛起产生的水体的混浊)。

这恰恰通常在处于春季中后期(4-6月)、多为浅水的蟹池中,极易经常性出现,因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长期作用形成了叠加效应,导致混浊出现的时间相对较长、混浊度相对较高。夏季高温闷热天遇暴雨强风之后也会发生水体垂直混合流转而出现混浊现象。蟹池水位春季普遍较浅,实际平均水深大多为0.7-0.8米,这是长期以来出自于期盼“增强光照、提高水温,加快促进河蟹、水草进入生长期”而形成的一种共性缪识或误区,也可以说是“通病”。

在此浅水条件下,实际多少存有“揠苗助长”之嫌,既不利于河蟹蜕壳生长(加重了时常所发生“倒春寒”的负面作用程度,水温变化加快,且温差变幅较为悬殊,影响河蟹当年第一次蜕壳的成活率)、又有悖于水草合理生长期的形成(增强了春季水体光强,使水温较快地上升,水草出现疯长),同时也极易导致水体垂直混合流转,并较长时期地反复作用产生严重混浊。因此,春季水位不宜过浅,保持0.9-1.0米的平均水深是十分必要的

2.间接的生物因素

一般多发生于上半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泥鳅或河蟹因饵料严重不足引起强烈觅食活动,使水变得混浊,并且水体混浊度在一定程度上与水草种群覆盖率成负相关。一般连续阴雨天暂停投饲后就极易出现。只要清淤(保留10厘米左右)、消毒、晒塘到位,泥鳅就不会因此成害,这类塘口清塘时采用茶柏全池泼洒,清除效果尤佳。另外应注意合理的投饲量以保障河蟹摄食所需。

②叶足类的大量繁殖,较易发生在进行过为期不长的干池塘口,即所谓间隙性水体。蟹池常见的多为蚌壳虫等,通常发生在5-6月,蚌壳虫大量出现在水池底,挖掘泥土使水体变成泥汤水,对水草的危害极最大,且多为毁灭性的。蚌壳虫是黄颡鱼、花鲢等天然饵料之一,放种时可考虑套养如黄颡鱼30-50尾/亩(体长约8厘米)、花白鲢20尾左右/亩(规格0.5-0.75千克/尾),以及花骨鱼20-30尾/亩(体长约15厘米),青虾10-15千克/亩(体长约2-3厘米)等,既能增加养殖效益,又有利于食物链结构合理,较好的发挥生态调节作用,其中也包括对蚌壳虫的控制。必要时可通过放入小规格的鲫鱼对蚌壳虫加以吃食清除,不建议使用杀虫剂杀虫,因为杀虫导致河蟹长期应激导致水浑,而且枝角类是杀不光的,这批死了下批又长,掌握规律,虫子虽多,但看草有没有脏!除非虫子导致了泥浆浑,万不得己情况请不要使用杀虫药杀虫。

③有些蟹池水色有时会呈灰白色,表现水体中前期繁殖形成的大量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悬浮有机质较多。通过淤泥层、基肥的合理控制,套养花白鲢等措施,确保水草良好生长,并注意慎用浮游动植物颇为敏感的药物,通常就能得到较好的避免。

④水草生物性脱钙作用产生钙化物沉淀。水草长势情况,施加追肥2-3次,如每隔15天左右一次,如“旺旺单胞藻”2-3亩/袋,同时注意对水草根部的养护,15天左右施用“粒粒草根壮”5-8亩/袋。“超级硅藻王”的用法是选择晴天的9:00前兑水全池均匀泼洒,“粒粒草根壮”的用法是直接堆肥至水草四周。
下雨后水浑解决方案:第一天,“碧水灵”解毒,激活酶源稳定藻相,第二天“活力源”+“超浓氨基EM”以菌养藻,稳定藻相。

四五月份鮰鱼保苗技术方案—通海口鮰鱼养殖高手访谈


1.2015年鮰鱼养殖行情介绍

近几年由于受限出口的影响,国内鮰鱼养殖市场严重受挫,鮰鱼总结:从水质检测指标上看,大部分优质鮰鱼苗客户池塘水质指标:氨氮0.27mg/L左右;亚硝酸盐无,下午4点PH为8.26左右;显微镜镜检藻相比较丰富;透明度大于500px。

虽然通海口镇鮰鱼苗客户4-5月份没有出现大规模发病现象,但调研过程中仍有少部分客户出现了大量死鱼。对造成大量死亡的原因进行了调研,结果如表3:
总结:通海口大部分死鱼严重的养殖户进行了杀虫、消毒操作,这些用户发现鱼吃食不好或开始零星死鱼后,会选择车轮虫专杀药物,对水质破坏大,结果加大鱼的应激反应,导致本来体质就不好的鮰鱼苗死亡严重。成活率高的养殖户在遇到鱼吃食不欢或零星死鱼时,会选择调水来改善鱼吃食,即使杀虫也会选择比较温和的药物(对水质破坏小),且杀虫后及时解毒,减小杀虫药对鱼体伤害。

4.4-5月份海大保苗技术方案

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天门海大技术服务团队提炼出4-5月份针对鮰鱼的保苗技术方案:

水质调节:以稳定水质为主,进入3月份,温度稍回升,进行肥水操作,打好基础,4月份肥水,2次/月,7-10天少量补肥一次,防止脱肥;
晴天:使用海联科3101+藻源素+3302肥水;
阴雨天:使用海联科3105+3300肥水;
注:7-10天,少量追肥一次,防止脱肥;

投喂:由于水温没有达到要求,投喂量不能太高,坚持内服,恢复体质:
投饵率控制1.5%左右,2-3餐/天;
坚持内服海联科3103+3505,恢复体质,内服5天,停5天;

杀虫、消毒操作:进入4月份,温度升高,寄生虫、细菌开始大量繁殖,注意虫、菌预防操作;

杀虫:选择连续晴天中午杀虫,杀虫应选择对水质破坏小的杀虫药,杀虫前两天开启增氧机,促进虫卵孵化;
杀虫后:杀虫后24小时,使用海联科二氧化氯进行消毒,第三天使用海联科3201+3502全池泼洒,解毒,抗应激;风险管控:4-5月份,鮰鱼苗存塘量大,天气不稳定,倒藻导致浮头或泛池风险大,夜间早开增氧机,备好海联科3201、3502。

水产养殖是高风险的行业,高度依赖技术,必须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有效控制养殖风险。针对鮰鱼养殖,海大技术团队总结出4-5月份鮰鱼保苗技术方案,为广大鮰鱼养户保驾护航。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池塘水质管理措施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池塘由于大量投饵,水中有机物及有害气体增多,易造成缺氧浮头,发生病害,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调节水质进行防治:
1、当蟹池水质pH值偏高时,使用含有效成分为果酸、腐殖酸钠的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保持池水酸碱度在正常范围内。
2、池水要常更新,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为宜。高温季节,在外河水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周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7~8月加至最高水位。
3、合理利用增氧机:晴天中午开机曝气2~3小时,阴雨天气或水质较肥时,连续开机,以保证池水溶氧量。
4、定期施用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高温季节每10天左右使用一次生物制剂或底质改良剂,可调节池水pH值、增加溶氧、净化水质,从而增加河蟹摄食量,促进脱壳生长,减少病害发生。
5、合理投饵:投饵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做到“四看四定”,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摄食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饵。8~9月是河蟹的生长旺季,应该让河蟹吃饱吃好;10月是河蟹的育肥时期,应适当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比例,补充投喂玉米可改善河蟹肉质的口感。所投饵料必须新鲜,早晚各投饵一次,投饵量以两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易败坏水质。

高温期精养池塘鮰鱼养殖技术



当前鮰鱼养殖模式主要分为池塘精养、水库网箱养殖、池塘套养等,目前鮰鱼的养殖技术相关资料都是很多年前数据(文章、文献),数据都源于亩产1000-1500斤的背景条件,但随着养殖的发展,池塘养殖鮰鱼均产能达到3000斤,高的能达到5000-6000/亩(如:仙桃通海口),水库网箱养殖,8*8*3的网箱鮰鱼产量可以突破1万斤,加之近几年鮰鱼行情回暖,所以重新梳理鮰鱼养殖技术变得尤为关键,2015年8月份海大技术人员对通海口20多户鮰鱼高产用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投喂、打样解剖、水质分析、疾病预防,初步得整理出高温期精养池塘鮰鱼养殖几个技术关键点,这其中有些技术关键点的挖掘,相信能给广大鮰鱼养殖户带来帮助。

1.)×100。式中w为体重(g),L为体长(cm)。
出肉率:空壳重与体重的比值;
由图3可以看出,内服海联科3103四天后,鮰鱼的肠道厚度明显改善,绒毛和褶皱也更加清晰。

7.高温期疾病预防
从调研结果看,高温期鮰鱼发病,仅仅做好肠道、肝脏内服不够,要对鮰鱼的出血病做好预判,有轻微出血症状,内服抗生素有一定的必要性,针对抗生素以及保肝护肠内服鮰鱼发病情况,海大技术人员也针对性调研,调研结果见表5:
针对高温期疾病预防,海大建议:如发现鮰鱼出现嘴、背鳍或尾鳍发红的现象,使用抗生素+海联科3505+蚌毒灵散内服3天防出血病。正常情况下,使用海联科3103+3505+蚌毒灵散内服5天保肝护肠,每半月一次,对鱼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8高温期鮰鱼精养池塘水质管理
8月份我们对市场调查发现,投喂是影响鮰鱼生长的关键,市场60%以上客户吃食不好,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水质亚硝酸盐、氨氮超标;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底质和水质是关键,影响着鮰鱼的吃食、饲料系数、发病等。

针对鮰鱼池塘底质、水质问题,海大技术人员根据市场,设定方案,从目前看,较好的解决的鮰鱼亚盐、氨氮高,吃食不好的问题。

案例一:海联科3108+3202改底效果展示
通海口斑点叉尾鮰养殖户王老板,从8月初到8月中旬,水质亚硝酸盐浓度一直在0.5mg/L以上,氨氮浓度在0.9mg/L以上,鱼吃食很差,每天上午都浮头,13亩池塘3台增氧机每天开到上午9点,使用了很多改底产品都没有多少效果,有效果也只保持2天左右。8月16号使用了海联科3108+3202改底,17号和18号鱼没有浮头;18号上午我们给他检测水质指标,氨氮几乎没有,亚硝酸盐从0.5mg/L以上降到0.2左右。20号又下了一遍海联科3108+3202,指标基本正常,鱼吃食明显好转。方案前后指标对比效果如表6和图5。
由表6和图5可以看出,海联科3108+3202的增氧、改底效果显著。

案例二:海联科3101+3102+3302调水效果展示
通海口斑点叉尾鮰养殖户周老板,从8月初到8月中旬,每天下午池塘都会出现大量绿沫,严重时绿沫覆盖整个水面,8月13号上午下了海联科3105+3102+3302进行调水,14号下午一直到傍晚,水面保持活、嫩、爽,下午鱼吃食很欢。方案前后水色对比如图6。
由图6可以看出,海联科3105+3102+3302调水稳肥效果突出。

针对高温期池塘氨氮、亚盐高,吃食不好问题,海大技术方案:
瘦水池塘:使用3108+3202改底,第二天使用3101+3300+藻源素或3301+磷肥肥水;
水质有一定肥力:使用3108+3202就能取得很好效果;
水质老化池塘:使用海联科3105+3102+3302调水;

9.总结
9.1高温期鮰鱼投喂管理
通过打样,我们发现鮰鱼消化时间7小时左右,建议在8-10月鮰鱼投喂关键期,选择海大鮰鱼膨化料9603投喂,投饵率2.5%,每天投喂2餐,早上在7点以前,下午在5点投喂最好。11月气温降低之后,再选择颗粒料707进行投喂,该方案是今年趁成鮰鱼价大好来获取更高利润的最佳选择,拉规格,保系数,增加利润。

9.2内服保健
8-10月份,是鮰鱼养殖关键时期,也是疾病预防关键时期,其中最关键因素就是鮰鱼肠道壁薄(而很多养殖户忽视),所以此时期内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如发现鮰鱼出现嘴、背鳍或尾鳍发红的现象,使用抗生素+海联科3505+蚌毒灵散内服3天防出血病。正常情况下,使用海联科3103+3505+蚌毒灵散内服5天保肝护肠,每半月一次,对鱼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9.3水质管理
8-10月份,是鮰鱼养殖关键时期,也是疾病预防关键时期,由于投喂量大,存塘量大,底部有害物质大量积累,水质氨氮、亚盐超标,溶解氧不足,做好水质管理非常重要。
水质:定期使用海联科3105+3102+3302调水,每月2次,分解水体耗氧有机质,稳定水体肥度,防止有害细菌滋生。
底质:定期使用海联科3108+3202改底,每月3次,清除底部有害物质,改善底部溶氧,防止有害细菌滋生和有害物质积累。

以上总结希望能给广大鮰鱼养户带来参考价值,海大技术人员将继续对鮰鱼养殖进行跟踪、研究,以期更加完善池塘鮰鱼高产养殖技术。



加强秋季的大闸蟹养殖池塘管理几条措施



秋季池塘水温较适宜河蟹的生长,是河蟹摄食、增肥、长膘的关键季节,这一时期强化秋季养殖管理,增强蟹的体质,对促进河蟹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几年的科技入户经验摸索,池塘养蟹秋季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管理,加强水质调节。
进入秋季,由于河蟹投饵量大,池塘底质、水质都不同程度地造成恶化,这一时期加强水质调节极为重要,具体措施是:
1、勤注换新水
保持适当的水位,保持水深在1-1.5米,勤换新水,10―15天换水1次,每3―5天加水1次,保持水质的清新。
2、泼洒生石灰
使用生石灰使PH值稳定在7.5―8.5,7―10天泼洒1次,每次1米水深泼洒生石灰10―15千克,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3、用生物制剂调节
在调节水质时,先使用底质改良剂,然后在泼洒生物制剂,每10―15天泼洒1次,增加池塘的溶氧量,防止河蟹缺氧死亡,同时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4、注意增氧
秋季池塘底质和水质遭到破坏,造成水质恶化,容易缺氧,有条件的使用微孔增氧设备向水中增氧,没有条件的,在池塘中泼洒粒粒氧增氧,以促进河蟹顺利蜕壳。
二、加强饵料的科学投喂
秋季是河蟹的摄食、生长、增肥、长膘的时期,这一时期河蟹对饵料的需求量大,饵料的种类主要以精饲料为主,同时投喂配合饲料,投喂时坚持“四定、四看”原则,每天饵料的投喂量根据天气、水质、河蟹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三、加强池塘水草管理
保持水草的覆盖面,水草多,可以割去一部分,水草少的,可以在放一些,如水花生等,使河蟹有一个好的生长环境,特别注意水草的腐烂容易败坏水质,秋季要保护好水草,为河蟹提供一个栖息场所。
四、加强病害防治管理
秋季河蟹病害管理非常重要,主要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泼洒生石灰消毒,每10-15天泼洒1次,杀菌消毒,预防疾病。
2、内服药与外用药相结合
在投喂的配合饲料中添加内服药投喂,坚持用生物制剂拌饲料投喂,预防效果更好,经常用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全池泼洒,加强病害的防治。
3、杀灭纤毛虫
水质的恶化会引起纤毛虫发生,除做好水质的调节外,还要杀灭纤毛虫,使用“纤虫净”全池泼洒效果较好。

南京高淳一例河蟹养殖池塘水体浑浊的处理方案



一、基本情况
南京高淳固城镇驼头村河蟹养殖户李老板20xx4月11日早上10点前往塘口,水质较浑(如图1),并此种情况已持续4天,经了解,前期使用农家肥次数较多,没进行底改工作;水质化验结果为:pH为8.2,氨氮0.2(mg/L),亚硝酸盐0.01(mg/L)。
图14.11处理前
二、诊断
4月7日之前连续阴雨,气温降低幅度大,表层水温低,导致底层水温高于表层水温;又因为水体温度下降,引发倒藻,水体不稳定,再加上前期不注重底质的改善,致使池塘雨后返底,继而出现水浑。
三、处理
4月13日:早上7点钟,“好水底毒净”10包;
早上9点钟,“神力碳”5包+“活力源-肥水型”5包混匀泼洒;
下午4点钟,“底润”3包。
四、结果
4月14日早上11点,水质有所改善(如图2),老板比较满意。
图24.14处理后
五、分析
降温幅度大,突降雨水或昼夜温差大,都极易引发返底问题,底质差底质疏松的水体更易引发水浑问题。“好水底毒净”能够有效吸附水中悬浮颗粒杂质沉入塘底,并能够降低底层温度,解决底热引发的根本问题;“神力碳”配合“活力源-肥水型”分别作为碳肥和菌种提高水体肥度,能够稳定水体,控制其透明度;水中杂质被吸附沉入池底,“底润”分解型底改解决底质差问题,将大分子有机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供藻类利用,提高水体肥度,进一步控制水浑,进而水体得到改善。

五六月份红罗非鱼养殖池塘改底肥水方案



基本信息:
1、时间:20xx年6月17日---20xx年6月21日
2、地点:福建漳州市芗城区后房农场
3、案例跟进技术人员:福建海大-甘传益

客户郑*水属海大示范户,主养红罗非鱼,2口鱼塘,面积共6亩,已于5月5日清塘,上一批合计总出鱼350担,客户对海大料海大服务表示很满意。
目前一池塘苗已放,平均规格在0.1斤/尾,水深2米,当前水体面积4亩,5月12日放苗后,陆续出现雷阵雨天气,池塘几次面临决堤的危险。几次的水位调整以及杀菌后,有出现大面积的藻类死亡现象。藻相变差,鱼吃料缓慢,且进食量大不如前。6月17日通过与小甘沟通,池塘检测后,决定通过改底和肥水来改善水质。

池塘现状:
1、水色呈黄白色,无良性藻相,鱼吃料缓慢,日投喂量减少。
2、氨氮0.2ppm,亚硝酸盐0.25ppm,偏高,PH6.5,偏酸;

本质分析:
持续雨水天气,同时池塘地势较低洼,是雨水以及被雨水冲刷的有机质的集中贮存地。雨后经常性的杀菌工作,导致池塘藻类出现死亡现象,由于缺少必要的活菌分解改善,水温一上升,亚硝酸盐也随之上升。

解决思路:改底--培藻

具体方案如下:
1、5月18日使用海联科池底安(1瓶/亩)+海联科108(1袋/6亩*米)进行全塘泼洒。
2、5月19日使用前一天提前活化好的海联科101(1包/3亩*米)+肥水素(1袋/6亩*米)进行全塘泼洒。

回访效果:
1、水色变绿,藻类呈蓬勃生长之势;
2、水质指标明显好转,和之前形成明显对比,客户满意度高;
3、鱼抢食凶,活跃性强,进食量相比之前提高了20斤。

建议:方案后2-3天使用海联科102进行稳水,效果更佳;

方案前后效果图对照如下:

未使用方案前,池塘水质情况:浑浊
使用方案后,池塘水质情况如下图:嫩绿、清爽
未使用方案前,指标如下图:池塘氨氮、亚硝酸指标高
使用方案后,水质指标如下图:氨氮、亚盐下降

附件1:底改组合产品简介

附件2:肥水组合方案产品简介(强调:藻源素与肥水素属同一系列肥水产品,可以交替使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10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