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巨口鱼

中文名称厚巨口鱼

拉丁名称Pachystomias microdon (Gunth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巨口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Stomioidei

中文科名黑巨口鱼科

拉丁科名Melanostomiatidae

中文属名厚巨口鱼属

拉丁属名Pachystomia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各大洋热带、亚热带水域,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中等延长,头大,眼较大,口裂大,后缘超过眼,眶下发光器很大,在眼下呈弯曲的棒装,在该发光器的前方及上方有一些小的发光器,体下侧及腹部的发光器多少聚集成群。犁骨无齿。胸鳍无游离的延长鳍条,背鳍、臀鳍位于体之后部,紧位于尾鳍前方。腹鳍腹位,尾鳍小,分叉。背鳍20-24鳍条,臀鳍23-28鳍条;体腹部共有发光器47-50,体下侧共有发光器29-34;脊椎骨50-53;颏须长随着体长的增长而加长,其长约为体长的3%-50%,须的末端简单,无其他树枝或球状构造。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相关知识

强壮纤巨口鱼


中文名称 强壮纤巨口鱼
拉丁名称 Leptostomias robustus Imai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鲑目
拉丁目名 Salmoniformes
中文科名 黑巨口鱼科
拉丁科名 Melanostomiatidae
中文属名 纤巨口鱼属
拉丁属名 Leptostomia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7.2~9.1倍,为头长9.7~11倍,为背鳍基长8.7~9.6倍,为臀鳍基长7.5~8.3倍,为颏须长4.8~6.8倍。头长为吻长2.7~3.2倍,为眼径6.3~6.1倍,为眼间隔2.3~2.8倍,为上颌长1.4~1.7倍。
体延长,侧扁,柔软,尾柄细小。头中大,头高稍小于头长。吻稍宽,圆突,长于眼径。眼中大,位于头侧前半部。眼间隔宽,稍隆起,大于吻长,每侧具一条较低的额骨隆起嵴。鼻孔2个,位于眼前上方。口大,略斜裂,上颌骨后端远伸越眼后缘下方。上下颌几等长。前颌骨具2行牙,外行5牙,第二牙犬牙状,内行1~2牙,可倒伏,上颌骨后中部腹缘具1行4~6细牙,下颌具2行牙,外行6牙,第一牙最强大,犬牙状,内行2~3牙,可倒伏。两颌最长牙相互突入对方颌部凹刻中;犁骨具1对尖牙,后倾,腭骨每侧具1~2牙,上咽骨12~14细牙,排列成前后2群。颏须1根,较粗,长于头长,须茎基部具二根短丝,须端肥大部分长,约为须茎2/3,其基部无细丝,端部具2~3根短丝。鳃孔大,伸达颏须基后部。鳃盖膜与峡部微连。4个鳃弓无鳃耙而具成对鳃齿,仅偶角处1齿。无假鳃。

体裸露无鳞。眼后无大的发光器。体具发光器:(BR)1行15个,体侧2行,腹侧行约70,其中胸前(IP)8+2,胸部腹侧(PV)40~41,腹部腹侧(VAV)16+4,后部4个位于臀鳍基上,体侧行约69~72,其中胸部体侧(OV)39~40,腹部体侧(VAL)15~16,尾部(A0)15~16。另外,颌、鳃盖、口腔等具许多微小发光器。

背鳍1个,显著后位,在尾部与臀鳍相对,起点略后于臀鳍1~2鳍条。无脂鳍。胸鳍狭长,上部无游离丝状鳍条。腹鳍短小,起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近许多。尾鳍小,叉形。

头、体黑褐色。颏须前端肥大部分白色,有时须茎部亦有间段白色。

缨鳍巨口鱼


中文名称 缨鳍巨口鱼
拉丁名称 Thysanactis dentex Regan et Trewava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鲑目
拉丁目名 Salmoniformes
中文科名 黑巨口鱼科
拉丁科名 Melanostomiatidae
中文属名 鳍巨口鱼属
拉丁属名 Thysanacti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8;臀鳍25;胸鳍i+10;腹鳍7。鳃盖条骨15。鳃齿3+1+10。
体长为体高12.8倍,为头长11.6倍,为背鳍基长9.7倍,为臀鳍基长6.9倍,为颏须长约9.9倍。头长为吻长3.5倍,为眼径3.5倍,为眼间隔2.3倍,为上颌长1倍。体甚细长,侧扁。头较小,侧扁,头长稍大于体高。吻短,约等于眼径。眼中大,上侧位。眼间隔微凸,略大于眼径。鼻孔小,在眼前的头背部。颏部具1须,略粗,稍长于头长,具1纺锤形端球体,球体前端具许多细丝。口大,略斜裂,上颌骨后端适伸达眼后缘下方。上颌缘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组成。下颌稍突出。前颌骨具6牙,第二牙强大,犬牙状,上颌后半部前缘具1行斜列小牙,下颌具10牙,大小不一,第三牙最强大,约与上颌第二牙等大;犁骨牙1对;腭骨每侧重牙,基鳃骨具。2~3对牙。鳃孔宽大,向前伸达颏须基后方。鳃盖膜与峡部微连。无鳃耙,四个鳃弓均具成对鳃齿,仅隅角1枚。无假鳃。

体无鳞,具发光器,眼后(PTO)1个,为皮膜所盖;鳃条部1行14个,体侧发光器不明显,并由于标本表皮缺损,难以计数。

背鳍和臀鳍位于体的后部,鳍条中等高,背鳍约与臀鳍第四鳍条相对。无脂鳍。胸鳍下位,在鳃盖骨后下方,具1游离延长鳍条和10短鳍条,游离鳍条黑色,端部先分出1小支,稍后又分出6小支白色长丝。腹鳍起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近许多。尾鳍小,叉形。尾柄短细。

体黑褐色。各鳍浅色。

乌须黑巨口鱼


中文名称乌须黑巨口鱼

拉丁名称Melanostomias melanopogon Regan et Trewava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巨口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Stomioidei

中文科名黑巨口鱼科

拉丁科名Melanostomiatidae

中文属名黑巨口鱼属

拉丁属名Melanostomia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外海有发现。

形态特征
体中等延长,体主岩石于体长的90%。头小,眼小,口裂大,利用骨、腭骨及基鳃骨上有齿,两颌齿大小不一,大多可以倒伏,胸、腹鳍间有发光器30或30以下。颏须仅稍长于头长,背、臀鳍均位于体之后部,胸鳍小,下侧位,腹鳍位于体中点之后,尾鳍叉形,体下侧及腹部有2行发光器。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明鳍袋巨口鱼


中文名称 明鳍袋巨口鱼
拉丁名称 Photonectes albipennis(Doderlein)
英文名称 whitefin dragonfis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鲑目
拉丁目名 Salmoniformes
中文科名 黑巨口鱼科
拉丁科名 Melanostomiatidae
中文属名 袋巨口鱼属
拉丁属名 Photonecte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5;臀鳍18~20;无胸鳍,腹鳍7。鳃耙0+6~9。脊椎骨53~57。
体长为体高7.9~8.1倍,为头长9.6~11.6倍,为背鳍基长7.9~11.3倍,为臀鳍基长7.8~10倍,为颏须长4.2~4.9倍。头长为吻长8.1~11倍,为眼径3.4~5.5倍,为眼间隔2.3~3.1倍,为上颌长0.8~0.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4~2.7倍。

体柔软,延长,侧扁,体中部稍高,尾柄短细。头中大,背缘平直,头长约等于头高。吻短,约为眼径之半。眼中大,位于头的前上部。眼间隔稍宽凸,大于眼径。鼻孔小,位于眼上方。口大,颇斜裂,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上颌缝合部凹入,与下颌突起嵌合。下颌显著上弯,长于上颌。牙细小,均可后倾,两颌各具1行牙,前颌骨具8牙,较大;上颌骨约25牙,直立;下颌约具50牙,倾斜,犁骨每侧具3牙,大于颌牙,腭骨每侧具3~4行,基鳃骨具前后2群牙,每群6~8牙,分列2行。颏部具1须,长于头长,端部具椭圆形白色球状体,球状体后端具1根黑色细丝。鳃孔大,向前伸达颏须基部后方。鳃盖膜与峡部相连。无鳃耙,第一至第三鳃弓具鳃齿,第4鳃弓无鳃齿;第一鳃弓下支具6~9对。无假鳃。

体无鳞。具发光器,眼后(PTO)1个,长三角形,位于眼下和眼后,其长大于眼径,鳃条部(BR)6;体侧2行,腹侧行50~53,其中胸前(IP)8,胸部腹侧(PV)29~30,腹部腹侧(VAV)13~15(最后4个位于臀鳍基上);体侧行47~50,其中胸部体侧(OV)25~26,腹部体侧(VAL)12~13,尾部(AO)10~11。此外,体侧还具40余条微小发光器横点纹,腹缘有2纵行微小发光器点纹;头部亦具许多小发光器点。

背鳍1个,显著后位,在尾部与臀鳍相对。无脂鳍。臀鳍约始于背鳍起点稍前方。无胸鳍。腹鳍较长,位于体的中部后方,后端不伸达肛门。尾鳍小,分叉,下叶略长于上叶。

头体黑色。各鳍灰白色。胃大,黑色。腹膜暗灰色。

北江厚唇鱼


中文名称北江厚唇鱼

拉丁名称Acrossocheilus wenchowensis beijiangensis Wu et Lin

异名Lissochilichthys wenchowensis beijiangensis Wu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光唇鱼属

拉丁属名Acrossocheilus Oshima,191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和钱塘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Ⅳ-8;臀鳍Ⅲ-5;胸鳍Ⅰ-16-17;腹鳍Ⅰ-8。侧线鳞38[5.5/(3.5-4-V)]39;背鳍前鳞11-12;围尾柄鳞16。下咽齿3行,235-532。第一鳃弓外鳃耙12-14。

体长为体高的3.2-3.8(3.4)倍,为头长的3.6-4.5(4.0)倍,为尾柄长的5.5-6.7(6.1)倍,为尾柄高的8.1-9.7(9.1)倍。头长为吻长的2.4-3.0(2.9)倍,为眼径的3.4-3.9(3.4)倍,为眼间距的2.7-3.5(3.2)倍。

体侧扁,体高略大于头长。吻较突,吻皮止于上唇基部;吻两侧在前眶骨前缘有斜沟入口角。眼上位。鼻孔距眼前缘比距吻端为近。口下位,口裂为马蹄形,上颌末端达鼻前缘之下方。唇肉质,上唇完整并裹着上颌,下唇分为两瓣,瓣多招叠,相互挤触,与下颌分层,上下唇在口角相连。两唇后沟往前止于颏部中央,由狭隔所分开。须2对,下颌须弱口角须,口角须相当或大于眼径。鳃膜在前鳃盖骨后缘的下方连于峡部。

背鳍起点近尾鳍基或在吻与尾鳍基之中,其末根不分枝鳍条粗壮,末端柔软,后缘锯旨密集,约30来个。腹鳍起点与背鳍第三或第四不分枝鳍条相对,末端不达臀鳍。胸鳍末端不达腹鳍。臀鳍末端达或将达尾鳍基。尾鳍叉形,外侧最长鳍条约为中央最短鳍条信强。

侧线完全而平直,径行于尾柄中轴。鳔2室,前短后长,长度之比约1∶2。腹膜灰黑色。消化管约为体长的1.5倍。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横带厚唇鱼


中文名称横带厚唇鱼

拉丁名称Hemigymnus fasciatus (Bloch)

异名条纹厚唇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隆头鱼科

拉丁科名Labridae

中文属名厚唇鱼属

拉丁属名Hemigymn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口小,前位,能伸出,颌齿1行,锥状,前端各具1对大犬齿。唇厚,上唇内侧具纵褶,下唇有中沟分成左右2叶,前鳃盖骨光滑,体被大圆鳞,颊部具数行小鳞,侧线完全,侧线鳞26-30。背鳍Ⅸ-10-11,臀鳍Ⅲ-11。腹鳍第1鳍条延长,尾鳍圆形成截形。体侧有4-5条白色横带。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沿海1-20米珊瑚礁间。

海(洋)生。

半刺厚唇鱼


中文名称半刺厚唇鱼

拉丁名称Acrossocheilus hemispinus hemispinus (Nicbols)

异名火烧鲮,Lissochilichthys hemispinus hemispinu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光唇鱼属

拉丁属名Acrossocheilus Oshima,191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闽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Ⅳ-8;臀鳍Ⅲ-5;胸鳍Ⅰ-15-17;腹鳍Ⅰ-8。侧线鳞38[(5.5-6.5)/(3-3.5-V)]49;背鳍前鳞11-12;围尾柄鳞16。第一鳃弓外鳃耙9-13。下咽齿3行,235-532。脊椎骨4+34-35。

体长为体高的3.2-3.8(3.5)倍,为头长的3.4-4.6(3.9)倍。为尾柄长的5.2-7.2(6.1)倍,为尾柄高的8.5-9.5(9.1)倍。头长为吻长的2.3-3.2(2.8)倍,为服径的3.2-5.3(4.3)倍,为眼间距的2.6-3.9(3.3)倍。

体延长、侧扁。吻较尖,吻皮止于上唇基部,在前眶骨前缘有斜沟入口角。下位、马蹄形。上颌后端上于鼻孔之下方。唇较厚。上唇整个包在上颌之外,下唇分为双瓣,比上唇肥厚,在中央彼此挤触,或偶有间隔,下颌前端比下唇稍突出。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在领部中断。须2对,上颌须短于口角须,口角须相当于或更长于眼径。眼侧上位。眼间稍突出,眼间距大于眼径。鳃膜在鳃盖骨之下连于峡部。:

背鳍起点约在吻端至尾鳍基之中点,其未根不分枝鳍条粗硬,后缘有锯齿。胸鳍后端不达腹鳍起点。腹鳍起点约与背鳍第一分枝鳍条相对,末端不达肛门,相距2一3个鳞片。臀鳍末端不达或将达尾鳍基。一尾鳍分叉,外侧最长鳍条为中央最短的2倍或更多。

鳔2室,前为卵圆形,后为圆筒状,末端尖细,后室不及前室2倍。消化管为体长的1.0-1.4倍。腹膜灰褐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39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大眼华鳊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