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基齿鲨

中文名称长吻基齿鲨

拉丁名称Hypoprion macloti Mller et Henle

英文名称Maclot's shark

异名Carcharhinus macloti (Mller Henle, 1839)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Chondrichthyes

中文亚纲名板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Elasmobranchii

中文目名真鲨目

拉丁目名Carcharh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猫鲨亚目

拉丁亚目名Scyliorhinoidea

中文科名真鲨科

拉丁科名Carcharhinidae

中文属名基齿鲨属

拉丁属名Hypopri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南海、东海,印度西太平洋。

形态特征
眼圆形,瞬膜发达。无喷水孔,唇褶短小,只见于口隅,齿上下颌异形,上颌齿宽扁三角形,齿头外斜,边缘光滑,基底具几个小齿头,下颌齿细狭,齿头外斜,边缘光滑,基底无小齿头。鳃孔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本咱处长而尖突,头第区为全长1/4。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相关阅读

短鲨直齿鲨


中文名称 短鲨直齿鲨
拉丁名称 Aprionodon brevipenna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 Chondrichthyes
中文目名 真鲨目
拉丁目名 Carcharhiniformes
中文科名 真鲨科
拉丁科名 Carcharhinidae
中文属名 直齿鲨属
拉丁属名 Aprionodon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眼圆形,具瞬膜。鼻孔狭小,唇褶不发达,只微见于口隅。两颌齿同形,细尖而直立,边缘光滑。无喷水孔,鳃 孔较大,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第二背鳍小,与臀鳍相对。尾基上下方具凹洼;尾椎轴上翘。

三齿鲨


中文名称三齿鲨


拉丁名称Triaenodon obesus (Ruppell)

英文名称whitetip shark, reef whitetip, lagoon whitetipped shark, hound shark, blunthead shark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Chondrichthyes

中文亚纲名板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Elasmobranchii

中文目名真鲨目

拉丁目名Carcharh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猫鲨亚目

拉丁亚目名Scyliorhinoidea

中文科名真鲨科

拉丁科名Carcharhinidae

中文属名三尖齿鲨属

拉丁属名Triaenod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海中国海域,广布于印度太平洋,西印度和东太平洋。

形态特征
体细长,头宽而平扁,吻背视广圆,口前吻长等于鼻间距,小于口宽;眼很小,眼后缘常具凹缺。喷水孔小或消失。鼻孔小,前鼻瓣稍延长,末端与中鼻瓣愈合成一出水管,口隅有短唇沟,上唇沟短于下唇沟。齿具3齿尖,上下颌齿同形,尾基上凹洼横新月形。第二背鳍较大,高为第一背鳍高的1/2-3/4。基底与臀鳍基底相对。臀鳍几与第二背鳍等大,具短的臀前褶。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至少5年达性成熟,最大年龄至少25龄。胎生,每产1-5仔,主食鱼类。

欧氏锥齿鲨


中文名称欧氏锥齿鲨

拉丁名称Odontaspi tauras (Gafinsque)

英文名称Owston's sand shark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Chondrichthyes

中文亚纲名板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Elasmobranchii

中文目名鲭鲨目

拉丁目名Isuriformes

中文亚目名鼠鲨亚目

拉丁亚目名Lamnoidea

中文科名锥齿鲨科

拉丁科名Carchariidae

中文属名锥齿鲨属

拉丁属名Carcharia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我国东海和黄海;日本、朝鲜。

形态特征
尾基上方具一凹洼。齿锥形,基底小齿头或有或无,前部齿具备齿根,后间齿则不明显。喷水孔小,有5种。上颌第4齿很细小与第5齿有一宽的空隙相隔。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长吻鮠


[学名]: Leiocassis longirostris Gunther
[资源名称]: 长吻鮠
[外文名]: longnose catfish
[别名]: 鮠鱼、肥沦、江团、肥头鱼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6~7;臀鳍条14~18(一般17);鳃耙外侧14~18;脊椎骨31~35(多数为33)。体长为体高的4.8~5.9倍。为头长的3.8~4.4倍,为尾柄长的4.5~5.6倍,为尾柄高的13.1~17.4倍,为脂鳍基部长的4.3~5.1倍,为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的2.5~2.7倍,为背鳍基部末端至脂鳍起点距离的7.0~10.0倍。头长为吻长的2.2~2.6倍,为眼径的13.0~20.6倍,为眼间距的2.4~3.0倍,为背鳍刺长的1.2~1.7倍,为胸鳍刺长的1.5~2.0倍。随着体长的增长,眼径相对减小。体延长,腹部浑圆,尾部侧扁。吻锥形,并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侧上位。须4对,均较短。上下颌上均具数行锋利的细齿。肩骨显著突出,位于胸鳍前上方。头顶部分或多或少裸露,体表裸露无鳞,侧线平直。背鳍具硬刺,其后缘有锯齿,胸鳍刺很发达,后缘也有锯齿。在臀鳍的前上方有一肥厚的脂鳍。臀鳍条14~18,无硬刺。尾叉形。卵巢为一对长圆形的囊,精巢发达,形成树枝状分枝。雄性生殖突发达,雌性的生殖突则短小。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各鳍灰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  [原产地区]:忠县、万县、宜昌、岳阳、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辽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闽江水系,及台湾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是生活于江河的底层鱼类,觅食时也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在江河中产卵。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或水下乱石的夹缝中越冬。为肉食性,主要食物是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长吻鮠从其仔鱼阶段,即大量吞食其他种类的鱼苗。成鱼捕食鳑鮍、黄颡鱼、罗汉鱼、鰕虎鱼等小型鱼类,还会食虾、蟹、甲壳类和水生昆虫等。大小不同的个体,食物组成有差异:体长在20厘米以下的个体,主要吞食鮈虾、日本沼虾以及双翅目、毛翅目、蜉蝣目等水生昆虫的幼虫;体长在40厘米以上的个体,主要食日本沼虾、鳑鮍、小黄颡鱼等。

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和数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四川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于1980年起进行了人工饲养及繁殖试验已获得初步成功,用人工饲养的亲鱼繁殖后代,解决了苗种问题,创造大规模的养殖条件。根据长吻危的食性, 可考虑在野杂鱼较多的长江、钱塘江、珠江投放苗种,增殖这名贵鱼。
资源现状 具有生长迅速、繁殖力强的特点,多栖息于砂石礁间,受底质影响而限制了捕捞强度,在长江流域各域各种鱼类资源明显下降的民政部下, 唯独长吻危的数量保持了相对稳定。

尖头斜齿鲨


中文名称尖头斜齿鲨

拉丁名称Scoliodon sorrakowah (Cuvier)

英文名称sharphead dogshark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Chondrichthyes

中文亚纲名板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Elasmobranchii

中文目名真鲨目

拉丁目名Carcharh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猫鲨亚目

拉丁亚目名Scyliorhinoidea

中文科名真鲨科

拉丁科名Carcharhinidae

中文属名斜齿鲨属

拉丁属名Scoliod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海和东海,西印度太平洋;是栖息在热带暖水性近岸大陆架的小型鱼类。

形态特征
恨圆形,瞬膜发达。喷水孔消失,口宽大,深弧形,唇褶不发达。上下颌齿外斜,边缘光滑,基底无小齿头。鳃孔最后1-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第二背鳍小于臀鳍,起点后于臀鳍起点,臀鳍基底长比第二背鳍基底长2.5倍或以上。我国产量不少。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胎生,有柱形胎盘,1-2龄性成熟,最多可活5-6龄。

长吻鱼


[学名]: Macrorhamphosus scolopax
[资源名称]: 长吻鱼
[外文名]: Longspine snipefish、egret-pipe
[别名]: 日本长吻鱼 Macrorhamphosus japonicus
 
[形态特征]:
 
背鳍Ⅶ~Ⅷ-12,臀鳍19~20,胸鳍15,腹鳍5,尾鳍7~8+9+7~8。鳃耙4~6+11~13。 体长为体高3.9~4.2倍,为头长2.1~2.2倍。头长为吻长1.4~1.5倍,为上颌长1.8~2.0倍,为眼径5.8~6.9倍,为眼间隔6.0~7.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0~0~1.5倍。 体侧扁,长圆形。头尖而长。吻长管状。眼较大,上侧位。眼间隔稍圆凸,其宽稍小于眼径。鼻孔2个,紧接,均位于眼前方。小,位于吻端。上颌骨后部宽。无牙。鳃孔大,向前达眼前缘下方,假鳃发达。鳃耙短小,栉状。鳃盖条骨4。 头、体密被小鳞,鳞面具多条纵棱,后缘锯齿状。眼球表面上下及后缘具多行小鳞。尾鳍被鳞。头;体有骨质棱板多条,前鳃盖骨边缘1条;眼上方和前方各土条,向前延伸;胸鳍上方有2条纵棱,具间有3条斜行横棱。腹面白峡部至肛门有1行骨板。 背鳍2个,鳍棘部和鳍条部之间由几枚游离小棘相连,均位于体后部。第一背鳍起点至鳃孔后缘距离大于第一背鳍起点至第二背鳍基底后端距离。第一背鳍棘短小,第二鳍棘强大,头长为其长1.6~1.9倍,其后侧缘下半部各有1行向上小棘,后方各鳍棘短小。第二背鳍起点在臀鳍第九~十鳍条上方,基底短。臀鳍基底长。胸鳍中侧位,最上方鳍条短小。腹鳍小,腹位,基底完全在背鳍前方,两腹鳍紧靠,纳于腹中线的腹沟内,鳍端达腹鳍和肛门中间。尾鳍后缘凹入,尾鳍前副鳍条发达,尾鳍中部鳍条鳍端宽扁。背鳍、臀鳍、胸鳍、尾鳍及腹鳍第一鳍条均不分枝。 生活时体红色,腹侧银白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东海),太平洋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及印度洋和大西洋。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栖息在大陆棚上,发现在海底与中层水域之间,在沙子之上。 稚鱼发现于海洋表面水域了; 成鱼通常接近底部生活。群居的。 稚鱼主要捕食大洋性的无脊椎动物, 主要地桡脚类的动物, 成鱼吃底栖无脊椎动物.

长吻舌鳎


中文名称 长吻舌鳎
拉丁名称 Cynoglossus lighti
英文名称 Light's tonguefish
地方名称 长吻红舌鳎、赖特氏舌鳎、赖依脱龙舌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鲽形目
拉丁目名 Pleuronectiformes
中文科名 舌鳎科
拉丁科名 Cynoglossidae
中文属名 舌鳎属
拉丁属名 Cynogloss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口角达下眼后方;头长约为眼径9.8~15.2倍。上、中侧线间鳞最多10~11,侧线有眼前枝;头长大于头高
生活习性 营底栖生活,以底栖的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为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42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微鳍新鳗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