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带鱼

中文名称沙带鱼


拉丁名称Lepturacanthus savala (Cuvier et Valencienne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带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Trichiuroidei

中文科名带鱼科

拉丁科名Trichiuridae

中文属名沙带鱼属

拉丁属名Lepturacant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呈带状,口大,颌齿强大,背鳍3-4鳍棘110-131鳍条,臀鳍73-77鳍条,无腹鳍,尾鳍消失,侧线在胸鳍上方显著下弯。

生活习性
海水鱼。

相关推荐

沙鲈


[学名]: Psammpperca waigiensis
[资源名称]: 沙鲈
[外文名]: Sand bass、sand perch、rddf barramundi、dwarf palmer、glasseyed perch、waigeu sea perch
 
[形态特征]:
 
背鳍Ⅶ,I-13;臀鳍Ⅲ-8;胸鳍15;腹鳍I-5;尾鳍17。侧綫鳞46~49。 体长117~312毫米。体较延长,侧扁。背腹缘皆钝圆。体长为体高2.7~3.6倍,为头长2.6~2.8倍。 头部稍呈圆锥形。背部圆凸,由吻端至眼间隔微凹下。头长等于或短于体高,头长为吻长3.5~3.7倍,为眼径5~5.6倍。吻钝圆。眼中等大,侧上位,靠近前端。眼间隔宽,圆凸,其宽大干眼径。鼻孔2,分离,其距离约与瞳孔等大。前鼻孔小,具瓣膜,位于唇上缘,后鼻孔巨大,位于眶前缘。口中等大,稍倾斜,上下颌等长。上颌骨后端扩大达瞳前下方。眶前骨狭,下缘平滑。上下颌、犁骨、锄骨齿细小绒毛状、舌上具绒毛齿呈椭圆形。前鳃骨后边具锯齿,隅角有一强棘,下边平滑无棘。鳃盖骨有一扁平棘,多埋于皮下不明显。鳃耙强大,杆状,最大鳃耙长于最长鳃丝。、鳃耙2~3+6~7。 鳞大而薄,栉状齿细弱。背鳍与臀鳍基底有一鳞鞘。颊部与鳃盖上被小鳞。侧綫完全,沿体侧中央,在胸鳍上微呈一弧状弯曲。 背鳍2,稍分离,中间有深缺刻。第一背鳍鲢鳍棘强大,其起点距吻端与第二背鳍基底末约相等,以第三鳍棘为最长。第二背鳍边缘圆形,最长鳍条约等于最长鳍棘。臀鳍起点于第二背鲔第三鳍条下方。第二鳍棘粗壮。胸鳍中等大,边缘圆形。腹鳍位于胸鳍基底下。尾鳍圆形。 全体银灰色,第二背鳍及尾鳍边缘灰褐色。胸鳍及腹赂色较浅。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南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中国,日本,昆土兰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棲息於岩礁或珊瑚礁, 時常在雜草叢生的區域中, 白天通常在洞與裂隙。 進入河口。

窄颅带鱼


中文名称窄颅带鱼

拉丁名称Tentoriceps cristatus (Klunzing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带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Trichiuroidei

中文科名带鱼科

拉丁科名Trichiuridae

中文属名窄额带鱼属

拉丁属名Tentoricep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红海、印度洋-西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不常见。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呈带状,尾部向后渐细小,头部短尖,显著侧扁。额骨在眼的上方形成1侧扁的高锐突起,口大,颌齿尖锐,侧扁,前端具犬齿,侧线平直,在胸鳍上方不向下弯曲,背鳍5鳍棘126-148鳍条,臀鳍退化,起点处正中具1鳞状突起,胸鳍短小,用鳍退化,呈2鳞状突起,尾鳍消失。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沙芋螺


中文名称 沙芋螺
拉丁名称 Conus arenatus Hawss
生物代码 580050030180010003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腹足纲
拉丁纲名 Gastroroda
中文目名 狭舌目
拉丁目名 Stenoglossa
中文科名 芋螺科
拉丁科名 Conidae
中文属名 芋螺属
拉丁属名 Conus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贝壳近长卵形,壳质重厚,具光泽。壳高39.7mm,壳宽22.9mm。肩部和螺旋部的螺层上具明显的疣状突起。壳面白色,体螺层上有许多分布不均的非常细小的褐色斑点,呈现波状纵带;肩部和螺旋部有褐色斑和细小斑点。
生活习性 生活在低潮线附近的浅海。

带鱼洄游


黄、渤海种群带鱼产卵场位于黄海沿岸和渤海的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三个湾内。现从渤海的两个产卵场和黄海三个产卵场条件看,它们都是在水深20米左右,底层水温14~19C,盐度27.0~31.0 的河口一带,水深较浅,受气候因子影响较大的海域。春天,3-4月带鱼自济州岛附近越冬场开始向产卵场作产卵前期索饵洄游和产卵洄游。经大沙渔场,游往黄海的海州湾、乳山湾、辽东半岛东岸、烟威近海和渤海的莱州湾、辽东湾、渤海湾等海区。海州湾带鱼产卵群体,自大沙渔场经连青石渔场南部,沿20-40米水深斜坡,向沿岸游到海州湾的石臼所、岚山头外产卵。乳山湾带鱼产卵群体,经连青石渔场北部进入产卵场。以灰岛东南至苏山岛西北一带为鱼群分布的中心。黄海北部带鱼产卵群体,自成山头外海游向海洋岛、大鹿岛南、大长山岛和庄河、新金沿岸产卵。渤海带鱼的产卵群体,从烟威渔场向西游进渤海,其群体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部群体进入莱州湾,产卵中心在黄河口东北、水深20米处。北部群体分别分布于渤海中部和辽东湾东西两岸,两者群体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辽东湾东岸带鱼产卵群体,春汛在复县外海金州湾洄游分布,经长兴岛向北到熊岳河口为止。辽东湾西岸带鱼产卵群体自大清河口经秦皇岛、山海关、绥中等处近海到葫芦岛海区。夏、秋季,渤海南、北部产卵群体于产卵后,部分索饵群体向渤海中部和滦河口近海进行索饵,部分索饵群体游出渤海海峡到烟威渔场索饵。黄海北部带鱼索饵群体于11月在海洋岛近海汇同烟威渔场的鱼群向南移动。海州湾渔场小股索饵群体可向北游到乳山、石岛近海,饶过成山头到达烟威近海,大股索饵群体分布于海州湾渔场东部和青岛近海进行索饵。10月向东移动到青岛东南近海,同来自渤海、烟威、黄海北部各渔场的鱼群汇合。乳山渔场的索饵群体8、9月分布在石岛近海,9、10、11月先后同渤海、烟威、黄海北部和海州湾等渔场索饵群体在石岛东南和南部的陡坡和水温梯度大的海区汇合,形成非常浓密的鱼群,当鱼群移动到36N以南时,随着陡坡渐缓,水温梯度减少,逐渐分散游往大沙渔场。秋末冬初,随着水温迅速下降,11月前带鱼越冬鱼群离开渤海,12月底前后离开黄海北部、中部,从大沙渔场进入济州岛附近越冬场。在济州岛南部,3200N、12600~12700E,水深约100米,终年底层水温14~18C,底层盐度33.0~34.5,受黄海暖流影响的海域内越冬。东海群的越冬场,主要位于北纬度30以南的浙江中南部外海,水深60~100m海域,越冬期1~3月。东海群基本上为南北向洄游移动类型,春季的水温有所回升,分布在浙江中南部外海的越冬鱼群,其性腺开始发育,逐渐集群向近海靠拢,并陆续向北移动进行生殖洄游,5月起鱼群集聚密度增大,经鱼山进入舟山渔场及长江口渔场进行产卵活动。产卵期为5~8月,盛期在5~7月。8月起产卵鱼群数量明显减少,除部分产过卵的鱼群停留在产卵场附近海域进行索饵活动以外,其主群继续北上,8~10月分布在黄海南部一带海域索饵,分布偏北的鱼群最北可达北纬35附近,可与黄渤海群相混一起。但是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其资源的衰退,其索饵场的北界明显南移,主要分布在东海的北部至吕泗、大沙渔场的南部。10月后天气转冷,沿岸水温下降,鱼群开始进行越冬洄游,此时的鱼群栖息于沿岸的低盐水系和外海高盐水系相交汇的混合水区,随着高盐水的消退和水温的下降,鱼群由北向南移动,其移动速度决定于高盐水和水温的变动。这时形成了著名的浙江渔场带鱼冬汛生产。随着水温的变化,鱼群逐渐进入越冬场。

小带鱼


中文名称小带鱼


拉丁名称Eupleurogrammus muticus (Gray,1831)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科名带鱼科

拉丁科名Trichiuridae

中文属名小带鱼属

拉丁属名Eupleurogramm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

形态特征
眼间隔凸起,中央形成嵴棱。侧线几近水平,在胸鳍 上方不显著弯曲。腹鳍 为1对圆形鳞状突起。臀鳍在开始处有1个鳞状突起。上颌前牙尖直。

生活习性
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体长一般100-350毫米。通常栖息于近岸浅海、咸淡水及河口附近。为沿海常见种类。

叉尾带鱼


中文名称叉尾带鱼


拉丁名称Benthodesmus tenuis (Gunth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带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Trichiuroidei

中文科名带鱼科

拉丁科名Trichiuridae

中文属名叉尾带鱼属

拉丁属名Benthodesm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各大洋的热带海域,我国产于东海。

形态特征
体甚延长,侧扁,呈带状,具叉形小尾鳍,体长为体高16-22倍。眼较大,位高,眼间隔宽而平坦,鼻孔小,每侧1个。口大,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前缘下方,下颌突出。颌齿强大,侧扁而尖,上颌前端有大犬齿。犁骨无齿,腭骨具齿,侧线1条,几呈直线状,第1背鳍37-46鳍棘,第2背鳍80-108鳍条,鳍棘部基底约等于鳍条部1/2,中间有1深缺刻。臀鳍2鳍棘37-101鳍条,腹鳍甚小,具1鳍状鳍棘和1鳍条,尾鳍甚小,叉形。

生活习性
热带海域海水生。

花斑副沙鳅


中文名称 花斑副沙鳅
拉丁名称 Parabotia fasciata Dabry
英文名称 barred loach
地方名称 花斑沙鳅、沙鳅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鳅科
拉丁科名 Cobitidae
中文属名 副沙鳅属
拉丁属名 Parabotia Savage et Dabry,1874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Ⅲ,9~10;臀鳍条Ⅲ,5;鳃把外侧无,内侧10;脊椎骨38。体长为体高的5.2~7.0倍,为头长的3.7~3.9倍,为尾柄长的6.8~8.3倍,为尾柄高的8.8~9.4倍。头长为吻长的2.1~2.4倍,为眼径的6.2~7.4倍,为眼间距的4.5一5.3倍。身体延长,稍侧扁。头长而尖,吻突出而尖。口亚下位。唇不厚,与上、下颌分离。须3对,2对在吻端,1对在口角。前后鼻孔靠近,中间有一分离的皮褶。眼很小,侧上位。吻长大于(小个体花斑沙鳅则等于)眼后头长。眼前下缘具有1根基部分双叉的刺,末端伸至眼径中部的下方。眼间隔凸出。鳃孔很小,鳃膜在胸鳍基部与峡部侧面连接。鳃耙短小,排列稀疏。背鳍无硬刺,起点至吻端的距离等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圆扇形,仅伸至胸、腹鳍距离的2/5处。胸鳍基部具有一个长形的皮褶。腹鳍起点约在背鳍基部中点的垂直下方,其末端盖过肛门,基部有一长形的皮褶。臀鳍短小,没有硬刺。尾鳍分叉深。鳞片细小。侧线完全、平直,横贯体例之中部。一肛门在腹鳍基部至臀鳍起点的中点。鳔2室,后室长度为前室的2倍。头部背面有不规则的深褐色圆点。吻端至眼前上缘有4条褐色条纹。从鳃盖后缘至尾鳍基部有15~17条较宽的深褐色横列斑纹,尾鳍基部中间有一黑色斑点。背鳍具有许多褐色斑点,排列成4~7列的斑纹。尾鳍有数列褐色斑纹。胸鳍、腹鳍、臀鳍色泽与腹部相同。

生活习性 花斑沙鳅是一种小型鱼类,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其次是藻类。

勒氏皇带鱼


中文名称 勒氏皇带鱼
拉丁名称 Regalecus russellii (Shaw)
英文名称 Oar fish
地方名称 大带鱼、大鯡鱼王、摇桨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月鱼目
拉丁目名 Lampridiformes
中文科名 皇带鱼科
拉丁科名 Regalecidae
中文属名 皇带鱼属
拉丁属名 Regalec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88~274;无臀鳍;胸鳍12;腹鳍1;尾鳍4。
体延长呈带状,甚侧扁,背缘与腹缘均平直,自头部向尾端逐渐变狭;体长为体高13.1~16.6倍,为头长8.8~12.2倍。吻短钝,吻部略长于眼径。眼中等大,侧位而高,距吻端较距鳃盖后缘为近。眼间隔微凸,稍宽于眼径。眶下骨狭,较眼径为窄。鼻孔小,紧位于眼前上缘。口小,端位,向上倾斜。上颌骨宽大,不被于眶前骨下,下颌骨短小,被于上颌骨之下。唇稍厚。口腔白色。两颌、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 舌为尖形,不附着于口底。鳃孔大,具假鳃,鳃盖条6,鳃盖膜相连而与峡部分离,前鳃盖骨及鳃盖骨裸露,边缘平滑。鳃耙呈扁片状,12~14+37~45。

体裸露无鳞,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小颗粒状突起,并在体侧下方形成5~6条纵带

侧线完整,始于眼上方,自胸鳍后折向腹部伸达尾部末端。

背鳍一个,无鳍棘,第1~5鳍条延长呈丝状,其长约为体长的1/3,背鳍基部甚长,几占背部全长。无臀鳍。胸鳍短小,仅略长于眼径。腹鳍位于胸鳍基下方,仅具一长鳍条鳍条边缘具四小块皮膜。尾鳍不与背鳍相连。

沙花鳅


[学名]: Cobitis arenae(Lin)
[资源名称]: 沙花鳅
[外文名]: sand spined loach
[别名]: 沙鳅
 
[形态特征]:
 
头和体极侧扁,腹部圆.吻侧扁而尖.眼间隔狭窄,弧形.无眼下刺.口小.唇薄.吻须2对,口角须1对;吻须稍长于眼径.颏叶外缘形成2对须状突起.鳃孔小,其下端仅伸达胸鳍基部前方.背鳍和臀鳍无硬刺.背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或稍前.臀鳍远离背鳍后端.胸鳍后端不伸达腹鳍.尾柄长,尾柄皮褶棱不发达.肛门紧靠臀鳍.体浅黄色;体背和体侧有褐色小斑点和斑纹,自吻端至眼间有1根黑色的纵条纹.背鳍和尾鳍有由褐色小斑点组成的条纹,其余各鳍浅色;尾鳍基部上侧有1个黑色的斑点.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
[水域环境]:淡水  

沙塘鳢


中文名称沙塘鳢

拉丁名称Odontobutis obacurus (Temminck et Schlegel)

异名塘鳢、沙乌鳢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鲳亚目

拉丁亚目名Stromateoidei

中文科名塘鳢科

拉丁科名Eleotridae

中文属名沙塘鳢属

拉丁属名Odontobutis Bleeker,1874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见于辽河、淮河、长江、珠江、闽江、钱塘江水系,及台湾。

形态特征
第1背鳍Ⅶ-Ⅷ,第2背鳍Ⅰ,8-9;臀鳍Ⅰ,7;侧线鳞33-37;鳃耙9-11;脊椎骨27-29。体长为体高的3.6-4.8倍,为头长的2.5-2.9倍,为尾柄长的3.8-4.7倍,为尾柄高的8.1-9.2倍。头长为吻长的3.1-3.7倍,为眼径的6.7-9.0倍,为眼间距的3.0-4.1倍。体粗壮,头大而阔,稍扁平,腹部浑圆,后部侧扁。口上位,宽大,斜裂达眼中心的下方。下颌长于上颌,上下颌都具有细齿,呈阔带状排列。眼小,上位。鳃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短,锥形,上有许多小刺。各鳍均无硬刺。胸鳍大,腹鳍胸位,尾鳍圆形。有明显的生殖突。鳞片较小,体侧及背部为栉鳞,腹部为圆鳞。体背部黑褐色,体侧有大块的黑色斑纹,腹部淡黄色,各鳍都有淡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

生活习性
沙鳢为生活于河沟及湖泊中的底层鱼类。游泳力弱,喜藏干岩石缝隙等隐蔽之处,或栖息于泥沙、杂草及碎石相混杂的浅水区。生殖季节在岸边浅水处的岩缝、洞穴、蚌壳,甚至破瓦罐内进行产卵活动。冬季潜伏在泥沙中或石块下越冬。

成鱼以虾为主,其次为小型鱼类,也食水生昆虫。在生殖季节,临产的雌鱼不摄食,雄鱼在守巢期间,可长期不摄食。冬季在水温4.5℃时,梁子湖的沙鳢一般不停止摄食,如12月份用旋网捕到的7届沙鳢,未发现有空腹,它们主要吃虾(占56%),其次为鱼类(占44%),说明沙鳢没有所谓的冬眠现象,只有在水温特别低时,才潜伏在石块下或泥沙中不活动,不进食。但一且天气转暖,水温提高,则又游动捕食。

淡水生。

繁殖习性
沙鳢的生殖季节在4月初到6月初。1龄鱼即达性成熟。雌鱼卵巢一般以见期发育阶段过冬,冬季(12月份)卵巢成熟系数为1.7-2.0。春季(3月末至4月初)卵巢转人Ⅳ期,成熟系数为11.0-53.0。根据沙鳢在生殖季节成熟系数的变动幅度,和对其卵巢的实际观察,沙鳢应为分批产卵的鱼类。其绝对怀卵量波动在245-2 505粒之间,是随年龄和生长的增长而增加,因此,初次性成熟的雌鱼怀卵量小,产卵一般是一次完成,以后逐年产卵次数有所增多。沙鳢产卵场一般分布在背风的湖湾内,在水深1-2米的岸边以石洞、破瓦罐及蚌壳等作为其进行产卵活动的巢穴。通常在晴朗的夜间或中午雄鱼先进入适宜产卵的巢穴,发出咕咕的叫声,引诱雌鱼人巢。雌鱼进巢后1-2天始产卵,产卵活动一般在早晨6-7时,水温约18-25℃。产粘性卵,椭圆形,卵平均长2.1毫米,直径1.63毫米,呈淡黄色,卵膜无色透明,上面有许多刚毛状突起。受精卵以其一端所生的细丝粘附在巢穴内壁上,雌鱼产卵后即离去,雄鱼则守巢护卵,直至仔鱼孵出。一尾雄鱼可多次排精,与多条雌鱼进行受精活动及护巢活动。

沙鳢副性征较显著。雄鱼身体比较粗大,头也较宽,第1背鳍及胸鳍比雌鱼的长。沙鳢体色常受栖息环境条件影响而变化,但一般雄鱼体色较雌鱼为暗。在生殖季节,雄鱼的栉鳞上所长的小刺,大部脱落,致体表光滑。雌鱼则小刺不脱落,体表粗糙。雌雄鱼区别最显著的是生殖突的形状,雌鱼的生殖突厚而圆,呈扁管状,末梢有两个小的突起。雄鱼的薄而尖,呈三角形,尖端指向后方,灰黑色。沙鳢的胚胎发育比一般的淡水真骨鱼类慢,孵化期也长。卵子受精后约第4天胚胎即形成,头、尾开始分化,长1.1毫米;第5天出现11对肌节,眼囊形成;第7夭出现耳囊、耳石、水晶体,嗅囊形成,尾开始摆动;第9天心脏形成并开始跳动,脑和鳍褶形成;第10天眼睛出现黑色素,内脏弧出现;第19天口张开,鳔发生,尾鳍和第2背鳍出现鳍条;第23天臀鳍和第1背鳍出现鳍条,体侧有黑色素;第25天腹鳍出现,卵黄囊几乎消失,仔鱼即行孵出。刚孵出的仔鱼体长7.0-7.5毫米,卵黄残留少许,鳍已完全发育,消化道已分化。已能自由游动。孵出后第2天仔鱼即开始摄食小型浮游甲壳类。

仔鱼不集群,营底栖生活方式。孵出后14天,体长达11.6毫米,体背部出现鳞片,成为幼鱼。幼鱼也营底栖生活,捕食水蚯蚓、摇蚊幼虫、小的水生昆虫及小的甲壳类等。幼鱼生长3个月后,全长达到3-4厘米,雌雄两性已开始分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46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蝌蚪鰕虎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