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带鱼

中文名称小带鱼


拉丁名称Eupleurogrammus muticus (Gray,1831)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科名带鱼科

拉丁科名Trichiuridae

中文属名小带鱼属

拉丁属名Eupleurogramm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

形态特征
眼间隔凸起,中央形成嵴棱。侧线几近水平,在胸鳍 上方不显著弯曲。腹鳍 为1对圆形鳞状突起。臀鳍在开始处有1个鳞状突起。上颌前牙尖直。

生活习性
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体长一般100-350毫米。通常栖息于近岸浅海、咸淡水及河口附近。为沿海常见种类。

相关推荐

沙带鱼


中文名称沙带鱼


拉丁名称Lepturacanthus savala (Cuvier et Valencienne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带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Trichiuroidei

中文科名带鱼科

拉丁科名Trichiuridae

中文属名沙带鱼属

拉丁属名Lepturacant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呈带状,口大,颌齿强大,背鳍3-4鳍棘110-131鳍条,臀鳍73-77鳍条,无腹鳍,尾鳍消失,侧线在胸鳍上方显著下弯。

生活习性
海水鱼。

窄颅带鱼


中文名称窄颅带鱼

拉丁名称Tentoriceps cristatus (Klunzing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带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Trichiuroidei

中文科名带鱼科

拉丁科名Trichiuridae

中文属名窄额带鱼属

拉丁属名Tentoricep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红海、印度洋-西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不常见。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呈带状,尾部向后渐细小,头部短尖,显著侧扁。额骨在眼的上方形成1侧扁的高锐突起,口大,颌齿尖锐,侧扁,前端具犬齿,侧线平直,在胸鳍上方不向下弯曲,背鳍5鳍棘126-148鳍条,臀鳍退化,起点处正中具1鳞状突起,胸鳍短小,用鳍退化,呈2鳞状突起,尾鳍消失。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带鱼洄游


黄、渤海种群带鱼产卵场位于黄海沿岸和渤海的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三个湾内。现从渤海的两个产卵场和黄海三个产卵场条件看,它们都是在水深20米左右,底层水温14~19C,盐度27.0~31.0 的河口一带,水深较浅,受气候因子影响较大的海域。春天,3-4月带鱼自济州岛附近越冬场开始向产卵场作产卵前期索饵洄游和产卵洄游。经大沙渔场,游往黄海的海州湾、乳山湾、辽东半岛东岸、烟威近海和渤海的莱州湾、辽东湾、渤海湾等海区。海州湾带鱼产卵群体,自大沙渔场经连青石渔场南部,沿20-40米水深斜坡,向沿岸游到海州湾的石臼所、岚山头外产卵。乳山湾带鱼产卵群体,经连青石渔场北部进入产卵场。以灰岛东南至苏山岛西北一带为鱼群分布的中心。黄海北部带鱼产卵群体,自成山头外海游向海洋岛、大鹿岛南、大长山岛和庄河、新金沿岸产卵。渤海带鱼的产卵群体,从烟威渔场向西游进渤海,其群体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部群体进入莱州湾,产卵中心在黄河口东北、水深20米处。北部群体分别分布于渤海中部和辽东湾东西两岸,两者群体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辽东湾东岸带鱼产卵群体,春汛在复县外海金州湾洄游分布,经长兴岛向北到熊岳河口为止。辽东湾西岸带鱼产卵群体自大清河口经秦皇岛、山海关、绥中等处近海到葫芦岛海区。夏、秋季,渤海南、北部产卵群体于产卵后,部分索饵群体向渤海中部和滦河口近海进行索饵,部分索饵群体游出渤海海峡到烟威渔场索饵。黄海北部带鱼索饵群体于11月在海洋岛近海汇同烟威渔场的鱼群向南移动。海州湾渔场小股索饵群体可向北游到乳山、石岛近海,饶过成山头到达烟威近海,大股索饵群体分布于海州湾渔场东部和青岛近海进行索饵。10月向东移动到青岛东南近海,同来自渤海、烟威、黄海北部各渔场的鱼群汇合。乳山渔场的索饵群体8、9月分布在石岛近海,9、10、11月先后同渤海、烟威、黄海北部和海州湾等渔场索饵群体在石岛东南和南部的陡坡和水温梯度大的海区汇合,形成非常浓密的鱼群,当鱼群移动到36N以南时,随着陡坡渐缓,水温梯度减少,逐渐分散游往大沙渔场。秋末冬初,随着水温迅速下降,11月前带鱼越冬鱼群离开渤海,12月底前后离开黄海北部、中部,从大沙渔场进入济州岛附近越冬场。在济州岛南部,3200N、12600~12700E,水深约100米,终年底层水温14~18C,底层盐度33.0~34.5,受黄海暖流影响的海域内越冬。东海群的越冬场,主要位于北纬度30以南的浙江中南部外海,水深60~100m海域,越冬期1~3月。东海群基本上为南北向洄游移动类型,春季的水温有所回升,分布在浙江中南部外海的越冬鱼群,其性腺开始发育,逐渐集群向近海靠拢,并陆续向北移动进行生殖洄游,5月起鱼群集聚密度增大,经鱼山进入舟山渔场及长江口渔场进行产卵活动。产卵期为5~8月,盛期在5~7月。8月起产卵鱼群数量明显减少,除部分产过卵的鱼群停留在产卵场附近海域进行索饵活动以外,其主群继续北上,8~10月分布在黄海南部一带海域索饵,分布偏北的鱼群最北可达北纬35附近,可与黄渤海群相混一起。但是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其资源的衰退,其索饵场的北界明显南移,主要分布在东海的北部至吕泗、大沙渔场的南部。10月后天气转冷,沿岸水温下降,鱼群开始进行越冬洄游,此时的鱼群栖息于沿岸的低盐水系和外海高盐水系相交汇的混合水区,随着高盐水的消退和水温的下降,鱼群由北向南移动,其移动速度决定于高盐水和水温的变动。这时形成了著名的浙江渔场带鱼冬汛生产。随着水温的变化,鱼群逐渐进入越冬场。

叉尾带鱼


中文名称叉尾带鱼


拉丁名称Benthodesmus tenuis (Gunth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带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Trichiuroidei

中文科名带鱼科

拉丁科名Trichiuridae

中文属名叉尾带鱼属

拉丁属名Benthodesm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各大洋的热带海域,我国产于东海。

形态特征
体甚延长,侧扁,呈带状,具叉形小尾鳍,体长为体高16-22倍。眼较大,位高,眼间隔宽而平坦,鼻孔小,每侧1个。口大,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前缘下方,下颌突出。颌齿强大,侧扁而尖,上颌前端有大犬齿。犁骨无齿,腭骨具齿,侧线1条,几呈直线状,第1背鳍37-46鳍棘,第2背鳍80-108鳍条,鳍棘部基底约等于鳍条部1/2,中间有1深缺刻。臀鳍2鳍棘37-101鳍条,腹鳍甚小,具1鳍状鳍棘和1鳍条,尾鳍甚小,叉形。

生活习性
热带海域海水生。

勒氏皇带鱼


中文名称 勒氏皇带鱼
拉丁名称 Regalecus russellii (Shaw)
英文名称 Oar fish
地方名称 大带鱼、大鯡鱼王、摇桨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月鱼目
拉丁目名 Lampridiformes
中文科名 皇带鱼科
拉丁科名 Regalecidae
中文属名 皇带鱼属
拉丁属名 Regalec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88~274;无臀鳍;胸鳍12;腹鳍1;尾鳍4。
体延长呈带状,甚侧扁,背缘与腹缘均平直,自头部向尾端逐渐变狭;体长为体高13.1~16.6倍,为头长8.8~12.2倍。吻短钝,吻部略长于眼径。眼中等大,侧位而高,距吻端较距鳃盖后缘为近。眼间隔微凸,稍宽于眼径。眶下骨狭,较眼径为窄。鼻孔小,紧位于眼前上缘。口小,端位,向上倾斜。上颌骨宽大,不被于眶前骨下,下颌骨短小,被于上颌骨之下。唇稍厚。口腔白色。两颌、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 舌为尖形,不附着于口底。鳃孔大,具假鳃,鳃盖条6,鳃盖膜相连而与峡部分离,前鳃盖骨及鳃盖骨裸露,边缘平滑。鳃耙呈扁片状,12~14+37~45。

体裸露无鳞,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小颗粒状突起,并在体侧下方形成5~6条纵带

侧线完整,始于眼上方,自胸鳍后折向腹部伸达尾部末端。

背鳍一个,无鳍棘,第1~5鳍条延长呈丝状,其长约为体长的1/3,背鳍基部甚长,几占背部全长。无臀鳍。胸鳍短小,仅略长于眼径。腹鳍位于胸鳍基下方,仅具一长鳍条鳍条边缘具四小块皮膜。尾鳍不与背鳍相连。

窄额带鱼


[学名]: Pseudoxymetopon siensis
[资源名称]: 窄额带鱼
[外文名]: Tvrantfish、Crested hairtail

[形态特征]:
 
背鳍142~148,胸鳍11。鳃耙4~5+9~10。 全长为体高18.5~22.2倍,为头长9.6~11.3倍。头长为体高1.65~2.1倍,为吻长2.5~2.9倍,为眼径5.4~6.4倍。 体颇延长,侧扁,呈带状,背缘和腹缘几近平行,肛门部稍宽大,尾向后渐细,鞭状。头窄,较短,很侧扁,侧视弧形;额骨自上颌后端直至眼中部上方形成一扁薄高锐突起。吻尖突,中长,长约为眼径2.1~2.4倍。眼中大,中侧位,在头的前半部。鼻孔每侧一个,较大,裂缝状,具一小鼻瓣,位于眼前方。口大,斜裂,口裂始于眼中部的水平线上,下颌突出。上颌骨伸达鼻孔垂直线下方,前部为眶前骨遮盖。牙强大,侧扁而尖,先端不具倒钩,上颌前端具大犬牙4~6个,两侧各有小牙8~10个,下颌前端具犬牙一对,口闭时外露,两侧各有牙10~12个,较上颌侧牙为大。腭骨、犁骨及舌上均无牙。舌尖长,游离,大部为下颌骨内侧皮膜遮盖。鳃孔宽大。鳃盖骨后缘钝尖。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耙细短,排列稀疏。肛门位于体中部的前方。鳞退化。侧线低平,在胸鳍上方略向下斜,不显著弯曲,沿体中部伸达尾端。 背鳍基底长,起点在前鳃盖骨上方,沿背缘伸达尾端,具142~148鳍棘,最长鳍棘约等于体高2/3。臀鳍退化,呈一鳞片状突起,起点在背鳍第四十九至五十鳍棘下方,无小刺露出皮外。胸鳍短小,下侧位,基底平横,鳍条朝向上方。腹鳍退化,具一对鳞片状突起,起点在背鳍第十二至十三鳍条下方。尾鳍消失,尾呈鞭状。体腔较小,腹膜灰白色。胃大,长囊状,伸达体腔后2/3处。幽门盲囊细长,指状,12个。肠细长,直管状。无鳔。 体银白色,背部两侧具不规则黑色斑块,尾端黑色。口腔灰色。背鳍鳍膜密具黑色小点。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浙江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安达曼群岛、红海、马六甲海峡。我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暖水性鱼类。一般栖息于50~70米水深的泥质海底。摄食鱼类、虾类、头足类幼体、等足类。卵浮性,有油球。全长一般为500~700毫米。

热带鱼竖鳞病


疾病名称竖鳞病

为害对象 热带鱼
疾病概述 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常独自浮于水面或沉入缸、池底,停止摄食,终至死亡。

病原 为水型点状假单胞菌。

症状 患病初期,鱼体粗糙,体表部分红肿,鳞片竖起,鳞片基部的鳞囊内,积聚有半透明的渗出液,轻压患处,渗出液会从鳞囊内射出,鳞片也会随之脱落。随着病情的发展,全身鳞片竖起,腹腔内充满积水,腹部膨胀呈圆球形,眼球突出,鳍的基部充血,顺鳍条方向轻压,鳍膜间有半透明的渗出液射出。病鱼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常独自浮于水面或沉入缸、池底,停止摄食,终至死亡。

防治方法(1)操作时仔细,防止鱼体受伤;经常保持水质清洁;换水时要经过晾晒,温差要小于2℃,冬春季节水温不可偏低。

(2)用2%食盐水与3%小苏打混合液浸洗病鱼10分钟。

(3)每千克鱼每天用土霉素30-8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连喂6天。凶猛鱼类患病,可将药物用注射液稀释后,用注射器注入饵料鱼体内再行投喂。

(4)将水族箱中的鲶科、鳅科及鮠科等不具鳞片的鱼类取出,在水族箱中加入食盐,24小时后使含盐量达到0.05%,48小时后再逐渐对清水,恢复原来的水质。有些鱼类如神仙鱼、孔雀鱼及河口区鱼类可以逐渐加大含盐量,最后移入海水中饲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02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暗纹东方鲀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