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鱼的养殖技巧

内容提要: 麦穗鱼是沃柑重要的经济鱼类,它的体型小,但是肉质却非常丰富,富含蛋白质和钙物质,非常适合老年人和儿童使用。那么麦穗鱼该怎么养呢?随

麦穗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它的体型小,但是肉质却非常丰富,富含蛋白质和钙物质,非常适合老年人和儿童使用。那么麦穗鱼该怎么养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它的养殖技巧。1、池塘的选择

麦穗鱼对于池塘的水质要求比较高,养殖它需要良好的水质条件,这是养殖麦穗鱼的必要条件,最好是选择石头塘进行养殖。如果没有这种条件可以对于普通池塘进行改造,首先要从淤泥开始清理。在清理完坚硬的石头后,将其投入池塘底部。另外需要种植一些水藻生物,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主要,也可以给麦穗鱼提供一个休息或者排卵的地方。2、投放鱼苗

在第一次投放是育苗密度不宜过大,且池塘的水深控制在1.5米左右,如果是夏季或者是冬季时水位可以适当加深一些。而初次的投放密度最好结合池塘面积大小、水质标准情况以及池塘周围平均温度等因素进行判断,一般控制在每亩13000尾左右。3、饲料喂养

麦穗鱼刚下池塘是,它的自食能力还是比起差的,所以前期投放饲料的次数最好控制为两次,即早上投放一次晚上投放一次。每次投放的饲料要慢慢的增加,在投喂时要定期观察鱼群每天进食次数和数量,每次投放的饲料后要观察进食次数和数量,每次投放的饲料如果有吃不完的现象,这时就要及时打捞出池塘,这样能及时避免水质污染。4、定期消毒

消毒时池塘日常管理工作最为关键的一环,每次使用消毒水时要定时定量,使用消毒水后要适当的注一些新水到池塘中。如果水质有少量麦穗鱼出现生病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增加消毒的次数。

以上是麦穗鱼的养殖技巧介绍,希望能帮助你的,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扩展阅读

麦穗鱼怎么养 麦穗鱼养殖技术鱼注意事项


鱼是我们生活中特别常见的水生动物,鱼的种类非常多,麦穗鱼就是其中的一种。麦穗鱼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不仅可以作为饵料,还可以作为美食。那么大家知道麦穗鱼要如何养才好吗?下面与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麦穗鱼的养殖技术吧!

麦穗鱼怎么养

1、日常管理

从3月下旬开始每隔5d冲水1次,每次34h,以促进性腺发育,当水温达1015℃,检查麦穗鱼鱼苗成熟度,雌雄鱼体形在一般情况下区别不大,但在繁殖季节表现明显的差异:成熟雄鱼体大色深,在吻部,颊部等处出现明显的副性征,即白色的角质珠星,手摸有粗糙的感觉,雄鱼可挤得出乳白色的精液;雌性个体较小色浅,体侧常有一黑色纵纹,产卵管稍外突,腹部膨大,有明显的卵巢轮廓,腹部柔软,生殖孔微红。

2、催产

麦穗鱼养殖产卵池面积为5060m2,水深为0.60.8m,事先每亩用75100kg消毒剂化水全池泼洒消毒;催产药物为鱼用促排卵素2号,剂量为雌鱼1.52ug/g,雄鱼11.5ug/g,当发现雄鱼开始追逐雌鱼时,即可进行人工授精。

3、人工授精

观察发现催产麦穗鱼的效应时间在12小时,注射药物12小时后,将麦穗鱼鱼苗捕出,采用挤腹法采卵,剖腹破碎法采精,半干法授精,然后加入曝气的水,用羽毛轻轻搅拌23分钟,静止2530秒,吸出多余的精巢组织及其它污物,将受精卵放入孵化池进行流水孵化;

4、孵化

麦穗鱼养殖孵化池为半径33.5m的圆形水泥池,事先经高锰酸钾消毒,围池底铺一圈纳米微孔管道增氧设备,水深5060cm,孵化用水为经100150目纱绢过滤的生态净化池水;将卵粒移入后流水孵化,温度为2025℃,池溶氧不低于6mg/L,每天换水1/2,定期使用药物消毒。

麦穗鱼养殖技术鱼注意事项

1、孵化技术

麦穗鱼养殖孵化池为半径33.5米的圆形水泥池,事先经高锰酸钾消毒,围池底铺一圈纳米微孔管道增氧设备,水深50~60厘米,孵化用水为经100~150目纱绢过滤的生态净化池水。将卵粒移入后流水孵化,温度为20~25℃,池溶氧不低于6毫克/升,每天换水1/2,定期使用药物消毒。

2、鱼苗放养

麦穗鱼放养前7~10天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然后施用生物肥培育轮虫,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每亩放麦穗鱼夏花8~10万尾,投喂油糠,根据季节、温度和生长情况进行投喂,一般每天1~3次,经过3~5个月的投喂,就可达商品规格,每公斤120~160尾。

3、饲料投喂

麦穗鱼为杂食鱼类,主食浮游动物,养殖时可以投喂油糠或者自制配合饲料,饲料配方为国产鱼粉38%、菜粕21%、玉米粉12%、小麦粉29%。坚持四定四看原则,正常情况一般每日投喂2次,投喂量为塘内鱼体重的5%左右。

4、注意事项

由于大量投饵,池水容易变肥,这时可通过合理注水与施肥来改善水质,必要时采取不间断的循环微流水,一般每5天左右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5,每10~15天施放1次微生物制剂。

麦穗鱼品种挑选

部分地区养殖麦穗鱼作为经济鱼类,挑选麦穗鱼可根据参照国外的分级标准。一般体色较深,花斑仅1-2个,身体较长者只能列为C级(三级);以身体中间为界,后部花斑排列不超过中间,但体表较为光亮,鳞片上有一些闪光星点分布者可列为B级(二级);花斑排列延伸过中间接近头部,鳃后靠下体表呈红趋势,体表闪光星点分布广泛,斑纹清晰者应列为A级(一级);有更奇特的特征,如文字斑、奇特花色、星点特色、艳丽特色等,均有列为特级的资格。

麦穗鱼分布范围

麦穗鱼分布极广,几乎所有淡水水域都有它的踪迹。但具体来说,静水水域和水的透明度不高的水域麦穗较多,而水流较急又深的水域少有麦穗。水草较多的池塘麦穗更多,因它大量吞食附着于水草的各种鱼卵。

东亚大陆、日本及台湾各地淡水域均有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为土著物种,由于其吃蚊子幼虫等特性,许多国家引进其来灭蚊,但由于缺乏天敌,有成为外来入侵物种的隐患,在云贵高原地区成为外来入侵物种,是滇池等湖泊土著物种灭绝的元凶之一。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麦穗鱼的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着越来越多人了解麦穗鱼的好处,麦穗鱼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所以养殖麦穗鱼也是一项比较好的养殖项目哦!

麦穗鱼高密度养殖


种苗选择:应选择性腺成熟、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伤病和寄生虫的鱼苗。鱼苗放养:每亩放养鱼苗8-10万尾左右。鱼苗管理:每日早晚各投喂一次食物,可投喂自配饲料或者与活饵料混合投喂。水质管理:保证池塘内水流循环,每隔5天需换30%以上的水。病害防治:需要预防剑水蚤、蝌蚪和一些细菌性疾病等。

一、种苗选择

1、在选择种苗的时候应该选择体长大于5毫米,体重大于3克的2龄及以上的鱼苗。

2、鱼苗在选择的时候要检查它的性腺成熟度、体质、鳞片、有无伤病及有无寄生虫等。

3、在放养之前还要用35%的食盐水对它进行鱼体消毒,大概5-10分钟左右。

4、鱼苗的密度为一亩1000-1500尾左右。

二、鱼苗放养

1、培育池的面积为700-1300平方左右,水的深度为1.5米左右,底部需要10厘米以下的淤泥。

2、每亩大概需要75-100千克的消毒剂对培育池进行消毒。消毒7-10天后,需要对培育池注水,还要在底部栽种水草。

3、每亩放养大概8-10万尾鱼苗。

4、需要经常性的给培育池换水,每次换水量大概为30%左右。

5、还要经常性的检查鱼苗的性腺发育情况。

三、鱼苗管理

1、为了促进性腺发育,从3月下旬之后就要开始每隔5天对其冲水一次,每次冲水时间为34小时。

2、投喂食物主要以油糠或者自制配合饲料为主,每日投喂2次,分别是早晚各一次,投喂的饲料可以是自配的饲料也可以结合活饵料混合。

3、在喂食的时候饲料量大概为鱼可以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根据鱼群吃食情况来调节饲料量。

四、水质管理

1、在鱼苗前期的时候,水位要求为低水位即可,大概在50-80厘米左右。

2、随着鱼体长大和水的温度上升后,则要慢慢抬高水位,大约需要每周注水1次,每次注水量在20厘米左右。

3、池塘内的水也要不间断的循环为好,尽量每隔5天换水30%左右,同时每隔半个月左右施放1次微生物制剂,从而改善水质。

五、病害防治

1、需要坚持有病治病、无病预防、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

2、早期的时候需要防治剑水蚤和蝌蚪等,发现后可用每升0.3~0.5毫克晶体敌百虫进行杀灭,同时还要及时捞出水中的蝌蚪。

3、对于一些细菌性疾病,可以定期采用强氯精、二氧化氯和阿维菌素或者溴氰菊酯等杀菌防治。

麦穗鱼怎么养


【常见问题】:麦穗鱼怎么养?

【专家解答】:麦穗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随着民众消费多样化,油炸麦穗鱼作为道美睐开始走上餐桌,同时随着家养水生宠物的逐渐兴起,作为优质饵料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售价逐渐攀高,因而具有极高的养殖价值,下面就由第一农经介绍麦穗鱼的养殖技术。

种苗选择

麦穗鱼鱼苗来源于周边湖泊天然捕获,要求体长大于5毫米,体重大于3克,2龄以上,性腺成熟度好、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无寄生虫,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亩。

种苗培育

选择面积为667~1330平米,水深为1.2~1.5米,底部淤泥小于10厘米的池塘作为培育池,每亩用75~100千克消毒剂化水全池泼洒消毒,7~10天后注水,栽种水草,自制的配合饲料和活饵料配合投喂,每日投喂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投喂的饲料量以鱼2小时内吃完为宜,根据鱼吃食的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进行鱼苗催产时停食一天,定期补水换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池水的25~30%,鱼苗培育期间经常检查鱼苗性腺发育情况。

种苗管理

从3月下旬开始每隔5天冲水1次,每次34小时,以促进性腺发育,当水温达10~15℃检查麦穗鱼鱼苗成熟度。雌雄鱼体形在一般情况下区别不大,但在繁殖季节表现明显的差异,成熟雄鱼体大色深,在吻部,颊部等处出现明显的副性征,即白色的角质珠星,手摸有粗糙的感觉,雄鱼可挤得出乳白色的精液。雌性个体较小色浅,体侧常有一黑色纵纹,产卵管稍外突,腹部膨大,有明显的卵巢轮廓,腹部柔软,生殖孔微红。 小编总结:以上就是麦穗鱼钟面管理的方法了,在养殖麦穗鱼的时候,只要培育好种苗,到后期就比较容易饲养了。希望以上种苗培育管理对麦穗鱼的养殖户有效。

麦穗鱼高密度养殖技术


需挑选优质、无病害的麦穗鱼品种进行养殖,放养前往池内喷洒生石灰消毒,放养鱼苗数量为8-10万尾左右,在养殖过程中,可以投喂油糠或者自制配方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即可,当水质变肥时,要及时换水,每隔半个月撒施微生物制剂,并定期使用强氯精、二氧化氯、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病害。

一、挑选品种

可按照国外的分级标准,挑选麦穗鱼养殖,特级的有独特的特征,比如文字斑点、星点特色、艳丽特色、奇特花色等。

A级(一级)的花斑会排列延伸至中间接近头部,鳃后靠下体表为红色,闪光星点分布较多,且斑纹清晰。

B级(二级)的以身体中间为界,尾部花斑排列不会超过中间,但是体表颜色光亮,鳞片上有分布少量闪光星点。

C级(三级)的体色较深,花斑为1-2个,体型比较长。

二、鱼苗放养

1、在鱼苗放养前7-10天,要向池塘喷洒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然后再撒施生物肥培育轮虫,在养殖麦穗鱼过程中,池内水质透明度要保持在20-25cm,每亩池塘放养鱼苗8-10万尾左右。

2、放养后再投喂油糠,期间可根据季节与温度,还有鱼苗生长情况进行投喂,通常每天投喂1-3次即可,投喂3-5个月左右,就可长至商品规格,每公斤平均为120-160尾。

三、投喂饲料

麦穗鱼是属于杂食鱼类,喜爱吃浮游动物,在养殖期间可以投喂油糠,或者自己制作的配合饲料,饲料配方为玉米粉12%、菜粕21%、小麦粉29%、鱼粉38%,正常情况下,通常每天投喂2次即可,投喂量是池塘内麦穗鱼体重的5%左右。

四、水质管理

1、鱼苗生长初期阶段,要保持比较低的水位,通常为50-80cm即可,随着麦穗鱼逐渐长大,还有水温的不断上升,会使水位增高,通常7天左右注水1次即可,每次注水为20cm左右。

2、当池内水质变肥时,可通过适当注水和施肥来调节水质,必要时可让其持续循环的进行微流水,通常每隔5天左右换1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池内水体的1/5,而且要每隔10-15天,撒施1次微生物制剂,有利于麦穗鱼健壮生长。

五、防治病害

为避免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使用强氯精、二氧化氯、阿维菌素,或者溴氰菊酯等杀菌、杀虫药物进行全池泼洒,要严格按照《渔用药物使用准则》防治病害,不可使用违禁药物防治。

麦穗鱼吃什么


【常见问题】麦穗鱼怎么养?麦穗鱼吃什么?麦穗鱼好养吗?

【专家解答】麦穗最好养了,比鲤鱼和鲫鱼还要好养的原生鱼。我现在就有养着几条,我是喂鱼虫的,或者水蚯蚓,血虫都可以,鱼饲料也喂过但是不如活体生物来的有营养鱼也更喜欢。麦穗最长能长到10CM,10以上的比较少看到。小麦穗的黑线很明显,黑线末端靠近尾巴那里会有个黑色的三角,有金线包围非常美丽!成年以后花色逐渐变浅甚至不见,鳞片会变成金属绿!灯光照下也很好看,但是我感觉比小麦穗还是逊了一点。,一礼拜换一次水就可以了。如果密度大就配个增氧泵。

【麦穗鱼养殖技术】小编汤姆为探索麦穗鱼吃什么,以及麦穗鱼养殖技术的你整理了《麦穗鱼怎么养?麦穗鱼吃什么?麦穗鱼好养吗?》一文。麦穗鱼在野外它的生存能力极强,所以用普通的水养就行,鱼密度不要太大,要保证氧气充足。

麦穗鱼(Pseudorasboraparva),是鲤科一种,亚洲的原住民,但因引入欧洲而成为了入侵物种。原创第一代青金虎雄鱼,头部微隆,体型线条宽阔流畅。它在一些地区被俗称为罗汉鱼但和广义上的观赏鱼类罗汉鱼为不同物种。在我国各地,还有草生子,混姑郎,肉柱鱼,柳条鱼、等俗名。

罗汉鱼的适合水温是28~30度,但如果低于这个温度对罗汉来说是没有什么生命的危险,只是这时候的罗汉肯定会变的特别难看。所以要养殖一条好的罗汉,保温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麦穗鱼的种苗要怎么选择


麦穗鱼是中国的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它的食性比较杂,可以吃一些水藻或者是水生昆虫或者是有机碎屑等。麦穗鱼的适应性也很强,可以与虾、蟹等混合养。麦穗鱼不仅可以作为饵料鱼,还作为油炸麦穗鱼走上了人们的餐桌。目前,养殖麦穗鱼的养殖户越来越多,那么麦穗鱼的种苗要怎么选择与管理呢?接下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种苗选择

麦穗鱼鱼苗来源于周边湖泊天然捕获,要求体长大于5毫米,体重大于3克,2龄以上,性腺成熟度好、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无寄生虫,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亩。

种苗培育

选择面积为667~1330平米,水深为1.2~1.5米,底部淤泥小于10厘米的池塘作为培育池,每亩用75~100千克消毒剂化水全池泼洒消毒,7~10天后注水,栽种水草,自制的配合饲料和活饵料配合投喂,每日投喂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投喂的饲料量以鱼2小时内吃完为宜,根据鱼吃食的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进行鱼苗催产时停食一天,定期补水换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池水的25~30%,鱼苗培育期间经常检查鱼苗性腺发育情况。

种苗管理

从3月下旬开始每隔5天冲水1次,每次34小时,以促进性腺发育,当水温达10~15℃检查麦穗鱼鱼苗成熟度。雌雄鱼体形在一般情况下区别不大,但在繁殖季节表现明显的差异,成熟雄鱼体大色深,在吻部,颊部等处出现明显的副性征,即白色的角质珠星,手摸有粗糙的感觉,雄鱼可挤得出乳白色的精液。雌性个体较小色浅,体侧常有一黑色纵纹,产卵管稍外突,腹部膨大,有明显的卵巢轮廓,腹部柔软,生殖孔微红。

以上就是有关麦穗鱼的种苗知识介绍。麦穗鱼的生长速度很快,养殖周期也比较短,当年繁殖的鱼苗经过半年的培育养殖,也可以形成商品鱼在市场上售卖。随着人们对麦穗鱼的需求量逐渐增大,麦穗鱼的市场售价也是越来越高。培育好麦穗鱼苗是整个养殖过程中重要的一步,直接关系到了后面麦穗鱼成长的产量和质量。

养殖黄颡鱼节约饲料的技巧


目前黄颡鱼养殖比较广泛,是许多地方渔农增收的主要养殖品种。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不少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不懂得如何节约饲料,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过多的饲料及肥料等,不但使养殖成本日益上升,而且使水质不断恶化,影响黄颡鱼的生长,导致养殖效益低。在生产实践中如何节约饲料成本呢?

严格除杂清塘消毒清塘消毒既可杀灭野杂鱼,减少争食对象,又可杀灭水体致病因子,改善水质,使黄颡鱼有一个良好的摄食生长环境。池内野杂鱼、杂虾较多,会同黄颡鱼争夺饵料,凶猛性鱼类甚至会残食黄颡鱼,降低饲料利用率,因而应注意将其清除。

在投放苗种前,新旧池塘都必须清整消毒。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底泥10厘米即可。放养鱼种前10天~15天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养殖水体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采用干法清塘或带水清塘两种方法,干法清塘时,可按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左右或漂白粉4千克~5千克;带水清塘时每亩可用生石灰150千克左右全池泼洒,尽量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拌匀,以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减少争食对象,提高饲料利用率。池塘养殖黄颡鱼要求水体偏深,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能排能灌,所以宜选择面积2亩~5亩的池塘,要求有稳定充足的无污染的水源,水质必须符合养殖用水标准。池塘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能保证1.5米~2米水深,因为水深不够,光照过强,不适合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习性。鱼种放养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施用发酵后的有机粪肥培肥水质,用量每亩150千克~200千克,待池塘水体中大量的浮游动物出现后投放鱼种。

注意合理放养合理的放养密度,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适宜的搭配品种,可充分利用饲料,互利共生,达到水体中的和谐,提高饲料使用效率。要使黄颡鱼养殖成活率高,饲料减少浪费,必须控制好放养密度和配养鱼类。鱼种投放时,应选择30克/尾左右的大规格鱼种进行成鱼饲养。鱼种的放养量可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饲料供应和鱼种规格等情况灵活掌握,放养密度力求适当,太稀渔池利用率不高,效益低下,太密则鱼生长缓慢,诱发病害;搭配讲究合理,以充分利用渔池水层空间和互不争食为前提。一般每亩可投放30克/尾的黄颡鱼种1500尾左右,并可搭配50克/尾的花白鲢200尾左右。所放鱼种应要求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光滑,无病无伤,鳍无残缺,体质健壮,入池前需用5%食盐水浸洗10分种。黄颡鱼种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投放,搭配的花白鲢鱼要在黄颡鱼入池半月之后再投放,以利于黄颡鱼的生长。另外,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及轮捕轮放,以调节水体中的载鱼量,提高饲料回报率。

科学施肥投饵肥料、饵料等养殖投入品的多寡既影响着黄颡鱼的生长,又影响着水质的变化。天然水域的黄颡鱼食物主要是小虾、鱼及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因此进行人工养殖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如小鱼虾、畜禽加工下脚料等,也可投喂豆饼、花生饼、麸皮等。一般多采用自制配合饵料进行驯化喂养,饵料采用进口鱼粉、肉骨粉、血粉、豆粕、菜粕、干鱼虫等与饲料添加剂进行配合而成,前期蛋白含量35%~45%以上,粗脂肪含量5%~8%;后期可用小杂鱼粉替代部分进口鱼粉,蛋白含量30%,脂肪6%左右即可。其参考配方是:鱼粉25%、豆饼20%、菜饼30%、小麦粉20%、玉米粉3%、矿物质2%、维生素0.2%。投喂的饵料必须新鲜无霉变、无腐败,宜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在投喂中注意把握好驯化投喂、及早开食、少食多餐的原则。野生黄颡鱼喜昼伏夜出摄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5天~7天驯化,完全可以上饵料台白天摄食。在苗种入池2天后采用人工投饵驯化,驯化时配以固定的投饵信号,进行定点、定时投饲训练。经耐心驯化5天~7天后即可正常;如此投放的驯化苗种,入池第二天即可正常投喂,投喂方法可采用人工与机械投饵两种形式。投喂时应做到及早开食,少食多餐。整个投饲过程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五、六月份每日投饵4次,日投饵率在3%~5%;第二阶段7月~9月日投饵3次,投饵率2%~3%;第三阶段10月份以后日投饵2次,投饵率2%,在每天溶氧比较高的时段进行投喂。在这一基础上还应根据天气与水质情况对投饵量进行调整。此外由于黄颡鱼口裂较大,因此饵料粒径要相应加大,以粒径2毫米的颗粒料作为开口饲料,成鱼料粒径可达到5毫米以上。采用沉性硬颗粒饵料要求颗粒在水中要有15分钟的稳定性,使用浮性饵料会更好地提高饵料利用率。

定期调节水质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影响黄颡鱼生长的快慢及饵料系数。黄颡鱼喜清新的水质,水质好,生长迅速,疾病少,可充分利用饵料,降低饵料系数。在黄颡鱼成鱼养殖中,水质管理最为关键,需要保持一个清爽的水体环境。为防水体老化,在五、六月份每月注水一次,每次换入新水30厘米,6月~9月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5厘米左右,保持水深在1.2米~1.5米。坚持定期消毒,6月~9月每月使用15ppm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以净化、消毒水质,减少水中过多有机悬浮物。每半月在食场和增氧机处使用5千克生石灰(或2千克漂白粉)局部处理一次。坚持观测水体藻相和藻类浓度,根据水色用无机肥(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调节水体肥度,保持透明度在30厘米~35厘米。根据溶解氧的测定和天气、水质情况科学使用增氧机,晴天坚持凌晨和午后开机1小时,阴雨、闷热天气要充分利用机械增氧来补充水体溶氧不足,溶解氧应保持3毫克/升以上。

灯鱼是热带鱼吗?灯鱼的选购技巧


灯鱼是一种小型灯科鱼类,种类繁多,体色绚丽多彩,也正是因为它绚丽的体色,它也被誉为会游泳的宝石。因为不同于其他鱼类的美感,灯鱼作为一种观赏性鱼类十分火爆,也是水草缸中的一种重要鱼类。那么灯鱼是不是热带鱼呢?该怎样选择健康的灯鱼?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灯鱼是热带鱼吗?

灯鱼是热带鱼。灯鱼是热带观赏鱼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体型娇小、色彩丰富、性情温顺是它们的特点,大多数有脂鳍,只有很少数品种没有脂鳍,口部都有牙齿,多数脂鲤科鱼喜欢生活在22~28度之间的弱酸性软水,光照以散射光为最好,部分品种需要在较暗的环境里生活。

灯鱼的选购技巧

1、看鱼的游姿是否平稳:如果是近水面头偏上很可能是没适应过水质,这种鱼绝对不要买。

2、看鱼的色彩是否均一:如果色彩暗淡可能是鱼没适应水质或是得病了,不过如果鱼受了惊吓也会有这问题。

3、要选身体均匀的灯鱼:注意鱼的背不能踏,如果踏了可能是老鱼,而且灯鱼会得一种病,先是背部踏下,然后是肚子变细,慢慢死掉,没的救。所以这方面在买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把身体不好的鱼买到家里。

【小编结语】因为是热带鱼,所以家中饲养灯鱼的水草缸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养殖的水体PH值也不能变动太大,不然会对灯鱼的生命造成影响。在养灯鱼时不要挑选超过三条同样种类的灯鱼,不然有可能会导致灯鱼喜欢自己蜷缩在角落。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草鱼养殖技巧


挑选接种过疫苗注射的优质二龄草鱼种苗,成活率更高;为更好的节省养殖成本,可以利用岗坡种植供草鱼摄食的黑麦草、苏丹草等青草料;养殖过程中要定期网池内加注新水,以保证水质良好,适当的开启增氧机对池水进行增氧;日常做好疾病防疫和请搜啊消毒工作。

1、挑选优质的种苗

在引进鱼苗时,最好挑选接种了免疫注射的二龄草鱼种苗,二龄的草鱼种苗体质更好,规格也一致,抵抗力强且不易患病,养殖起来更容易,存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产量有一定的保证。

2、利用场地优势自行种植青饲料

养殖草鱼除了投喂精饲料还需要投喂一定量的青料,以满足草鱼生长所需的营养。青草饲料可以将草鱼的骨架拉大,便于日后对它们进行催肥,为更大程度的降低养殖成本,可以在岗坡地上种植一些可供草鱼摄食的黑麦草和苏丹草,一般亩产可以达到上万公斤,能够有效的降低养殖过程中颗粒饲料的投喂量。

3、调控水质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草鱼的生长发育,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往池内加新水,每个月最好加3次,每次加注20-750px左右即可。

适时使用增氧机改善水中的含氧量,一般晴天中午12-14点开启增氧机,阴天早上开启增氧机2小时,下雨天增氧机需要整天都开着。

每半个月左右网池内施撒一些水质改良剂来改善水质,确保草鱼的生长环境优良,7-10月要注重池水的环境能够满足草鱼生长的所有需求。

4、疾病预防

养殖过程中,草鱼容易得锚头蚤、中华蚤等寄生性鱼病,一般从3月下旬开始就要使用浓度为0.35ppm的敌百虫对池塘进行杀虫,每20天左右再使用0.7ppm的硫酸铜和亚铁合剂进行杀虫,两者交替使用可以更好杀害池中的寄生虫,使之无法感染鱼群。

温度较高时没15天按照10kg/亩的比例往池内泼洒生石灰水调节水中的酸碱度,使池水的PH值保持在弱碱性,以防鱼病。

可以定期往精饲料中添加三黄粉或是氟苯尼考粉搅匀后再投喂,利于鱼群生长,还可以预防疾病。

养殖鲶鱼增产的技巧


鲶鱼属热带性鱼类,个体大,肉多刺少,味似河鳗,故有八须鲶鳗之称,并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病害少等优良性状,是淡水鱼的优良品种,但它的缺点是耐寒性差,当水温降至7℃以下时容易冻死,因此生长期很短,全年仅5~6个月时间,由于在自然水域不能过冬(两广除外),故在捕鱼旺季鲜鱼上市量高度集中,造成鱼货积压,售价低廉,效益不高。另外,鲶鱼在养殖过程中相互残杀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放养密度和产量的提高。但如果利用一些生产小窍门,运用科学的方法养殖鲶鱼,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两级放苗。刚运来的鱼苗,抵抗力弱,且规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饲养,则因鱼苗活动范围大,体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饵料一时很难吃到,造成白白浪费,还会污染水质。但如实行两级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内精养,然后放入大塘饲养。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鱼苗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小塘内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长。当小塘内培育的鱼苗达到10~15厘米左右,便可从塘内筛选个头大的鱼种放入大塘饲养,个头小的鱼种仍留在小塘内进行强化培育,使鱼种生长平衡,规格一致。这就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

2.合理投喂饵料。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饱,防止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在鱼苗培育初期,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个月须调整1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

3.实行轮捕分养。因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而小鱼吃不到食物,造成鱼体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在捕捞鲶鱼前应进行一次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鲶鱼越冬。秋季捕鱼时,除大鱼出售外,可将部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龙大棚),卖早春鱼;这样既可解决旺季鲶鱼销售难的问题,又可延长鲜鱼供应时间,且鱼价可成倍提高,真是一举两得。

恒温养殖蝎子的技巧


利用蝎棚恒温养蝎,掌握一些技巧很有必要。

药物防病。在恶劣天气过后,用庆大霉素、青霉素(每50平方米~100平方米用药1支)稀释液对蝎棚全面喷雾,每天喷药2次,可有效预防各种蝎病发生。

统一气味。将大蒜捣烂成泥,加水喷雾,既能避免蝎子打架、母食仔,有利于提高蝎子的合群性,又能起到消毒作用。

避免暴晒。蝎子怕强光,每天拉棚帘要一点一点地逐渐往上拉,让蝎子有个适应过程。

快速增湿。冬季加温时,下半夜蝎棚内容易出现高温低湿现象,对蝎生长、蜕皮极为不利。可以直接往墙体、暖气片上喷水,也可以在暖气片后面塞上吸有水分的海绵,确保下半夜湿度正常。

饲料散放。改变用小盘、小碟盛虫喂蝎的做法,将虫直接撒在蝎池或蝎盆内,让蝎自由捕食,尤其要让那些体弱者很轻松就能捉到虫子吃。虫子少投勤投,不要一次性投放太多。

改变产期。在母蝎怀卵后期,若蝎棚内温度达不到产仔要求,可以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2℃左右,暂时抑制母蝎产仔。等达到温度条件时,再缓缓地将温度提升到32℃以上,让母蝎产仔。

笋壳鱼疾病防治技巧


内容提要: 养殖笋壳鱼的前景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在养殖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各种疾病就是最常见的。疾病会不同程度的危害笋壳鱼的生长,严重影响养殖效益。那么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养殖笋壳鱼的疾病防治小技巧,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笋壳鱼现在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鱼类,在我国也有着一定的养殖面积。养殖笋壳鱼的前景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在养殖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各种疾病就是最常见的。疾病会不同程度的危害笋壳鱼的生长,严重影响养殖效益。那么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养殖笋壳鱼的疾病防治小技巧,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水质管理

在池塘等养殖环境养殖笋壳鱼时,导致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水质过差所导致的。笋壳鱼对水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做好水质管理工作是提高笋壳鱼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在准备池塘的时候,首先要清除底部的淤泥,降低各种气体的含量,将PH值控制在7.5左右,使用强氯精等药剂对池塘进行消毒。在灌水后再在池塘内泼洒硫酸铜等消灭藻类植物,抑制蓝藻水华的生长,防止过多释放毒素,导致笋壳鱼死亡。最后要保持后50厘米左右的透明度,然后准备好增氧机等设备,定期换水,保证水质。2、寄生虫病

发病特性

在养殖笋壳鱼时,最常见的疾病便是寄生虫病了,以锚头蚤为例。锚头蚤会寄生在鱼鳍、鱼鳃下,捞起病鱼能够明显的看到。在发病初期的时候没有太明显的症状,但是寄生虫会啃咬鱼表皮,导致感染各种体表性疾病。中后期病部出现肿胀、化脓等各种现象,最后导致病鱼死亡。如果没有及时作出处理或者是杀虫不当的,虽然不会立马导致死亡,但是死亡持续时间长,对养殖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如何防治

笋壳鱼的耐药能力是非常强的,在使用高出标准一倍药物的时候都不会对笋壳鱼造成危害。所以防治寄生虫的时候,各类杀虫剂都能够用。不过因为笋壳鱼是一种底层鱼,所以我们要根据水质来控制好杀虫剂的用量,最好是保证池水处于流水状态。第一次使用后,间隔大约一周左右再次使用。要保持周期性,长期杀虫,才能够明显的达到杀虫效果。3、体表性疾病

笋壳鱼的鳞片是以倒刺状存在的,在捕捉运输的时候,笋壳鱼之间极易互相摩擦,导致表面受伤,感染引发疾病。这也是导致笋壳鱼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在进行养殖场所转移且大规格鱼种放养的时候,首先要对受伤的鱼的伤口进行消毒工作。使用高锰酸钾等溶液浸泡一小时左右,然后放在消毒水中暂养大约40小时左右。每天都要更换一次水,保证充足的溶氧量,在表皮伤口逐渐愈合后才可放种。以上技术笋壳鱼疾病防治技巧的简单介绍了。养殖进入夏季之后,因为高温高湿的环境极易滋生病菌。所以我们还要定期使用生石灰粉对池塘进行全池的消毒工作,为笋壳鱼营造一个无菌的良好生活环境。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麦穗鱼的养殖技巧》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殖土鸡的技巧”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16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网箱养鱼技术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