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鸭的卫生防疫

据当前饲养肉鸭情况看,养鸭的最大威胁同养鸡一样,也是鸭病。随着养鸭规模、养鸭区域的逐渐扩大,养鸭时间的增长,鸭的疾病不断增多。现阶段鸭的主要疾病为小鸭病毒性肝炎、传染性浆膜炎、鸭瘟、流感以及大肠杆菌病等。这些鸭病如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鸭群就难以保证健康,由此养鸭经济效益也就难以立于不败之地,首要的问题一定要控制好鸭病发生。大棚饲养肉仔鸭密度大,在养鸭过程中若卫生防疫稍有疏忽,鸭群就容易发生疫病,往往引起大批发病、甚至死亡,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养鸭必须坚持即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严格消毒,及时治疗的原则,建立健全鸭病卫生防疫工作,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条件,确保鸭健康生长发育,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个饲养周期的卫生防疫工作可分为进雏前鸭舍的消毒、日常管理及带鸭消毒、鸭的免疫接种、尸体处理、鸭出栏后鸭舍消毒及空舍等几个方面。

1 进雏前鸭舍的消毒

首先对大棚育雏室彻底清扫,内外壁、地面可用3%的火碱溶液进行消毒,进鸭前2d把消毒好的设备、垫料搬进鸭舍后用0.5%过氧乙酸或氯制剂药物,对鸭舍内从上到下所有设备要全面喷雾消毒,发病鸭舍还可用福尔马林熏蒸。熏蒸 消 毒 ,一般在进鸭前5-7d进行。具体方法:将鸭舍封闭好,按每立方米空间福尔马林25m1,高锰酸钾12.58,水 25m1比例加人药物,熏蒸时注意按水、甲醛、高锰酸钾顺序加入,加完高锰酸钾后人员立即离开。舍温要求18℃以上,相对湿度应保持65%以上,熏蒸10-24h再打开门窗和排风机通风,放出甲醛气味。进雏前再使用0.5%过氧乙酸或氯制剂药物在鸭舍内从上到下喷雾消毒1遍再接雏。大棚 门 前设消毒盘(池),消毒液一般用2%-3%火碱溶液,对鞋底进行消毒,夏季每天换1次,冬季2-3d更换1次,谢绝外人进棚参观,以防带进病原。

2 日常管理及带鸭消毒

疾病的发生都与饲养或环境卫生有密切的关系。加强饲养管理与环境卫生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日常管理应把加强饲养和搞好环境卫生放在首位。应根据各个生长时期的不同要求,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密度及通风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和带鸭消毒。

2.1 雏鸭入舍前对育雏舍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提前12h达到育雏要求的温度 雏鸭入舍后先饮水后喂料,并饲喂一些搪水和抗应激的电解质和维生素,或微生态制剂,以增强雏鸭的抗病能力。育雏舍注意防寒防暑,要求室内温度为:第1周龄29.490 -32.290;第2周龄为23.990-26.790;第3周龄为 21.1-23.990。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2.2中鸭生长阶段是多种疾病幕发适宜日龄 如小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副伤寒、鸭大肠杆菌性败血病、鸭链球菌病和鸭球虫病以及营养代谢病等。这时要严格限制其他人员人内,每夭清扫鸭舍与运动场,加铺干沙,垫草或锯末垫料。鸭舍应通风良好,12.15只/m2鸭为宜。定期加喂驱虫药预防球虫病的发生。这时要注意舍内定期喷雾消毒。一般 2周龄后每2-3d在鸭舍用背包式喷雾机,用0.3%过氧化酸等,喷雾时喷头向上,先内后外逐步退步式喷雾,3周龄后可每天一次,进人6周龄时最好是每天早晚各一次。

鸭的免疫接种

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鸭传染病防疫最有效的措施。对1日龄的雏鸭注射鸭肝弱毒苗;对4-5日龄雏鸭注射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肝菌二联苗; 对7日龄的注射鸭瘟弱毒苗。

4 尸体处理 死鸭尸体在严禁在大棚内进行剖检,以防扩大传染。病死鸭应深埋或焚烧。

5 鸭出栏后鸭舍消毒及空舍鸭出栏后鸭舍的消毒步骤可按下列顺序:机械清扫 消毒液清洗 熏蒸消毒 空舍。

5.1 机械清扫要求 鸭舍及运动场,从上而下,从内而外,稳底清理,出除垫料和污物,最好将鸭舍表层脏土一并铲除,并且把所有养鸭设备搬外面。发过病的鸭舍要在一批肉鸭上市后先用0.5%过氧乙酸或氯制剂消毒药兑水喷雾,在鸭舍内从上到下全面喷雾,喷好后立即关闭鸭舍门窗,封闭一天后就开启门窗迅速出除垫料。

5.2 消毒液清洗要求 机械清扫出除垫料后,鸭舍内、运动场用化学消毒液2%-4%氢氧化钠溶液或0.5%百毒杀溶液等进行喷雾或冲洗消毒。喷雾、冲洗时水量一定要足,方法是先上再向二边墙壁和门窗,然后地面,地面一定要积水,使药液水渗透缝之间。养鸭用的料槽、水槽先用上述消毒药水进行浸泡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使养鸭设备达到洗备没灰尘无污物的消毒效果。

5.3 鸭舍的熏蒸消毒及空舍 为了彻底消除鸭舍内残留的病原,消毒液冲洗或喷雾消毒后,等地面干燥后,可垫上新土,关闭门窗进行熏蒸消毒,方法同前,10-24h后开窗通风,空舍半个月或更长时间,再进雏鸭。

相关知识

鹅场的卫生防疫


雏鹅因其发病时传播迅速,流行范围广,多种疾病继发、并发、混合感染普遍存在,且发病后的治疗效果不佳,故应该针对雏鹅发病的病因,预先做好防制工作。分析雏鹅发病的主要原因,一是由忽视了对种鹅的免疫,如种鹅在产蛋前l个月注射小鹅瘟疫苗和蛋子瘟疫苗,对雏鹅预防小鹅瘟和大肠杆菌病有特效。二是对产蛋种鹅滥用抗生素,如长期对产蛋种鹅使用磺胺类药物,导致种鹅产生耐药性,体质下降,且这些负面影响将直接传递到雏鹅。三是水域卫生状况恶化,如对工业污水或畜禽粪便缺乏科学处理,误人养鹅场水域后会造成水质恶化,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加,大肠杆菌指数严重超标,促进了疫病的产生和传播。四是饲养管理不当,如育雏期内使用霉变饲料或垫料,易导致雏鹅曲霉菌病发生,尤其未建立正常的卫生消毒制度,甚至猪、鸭、鹅混养,导致寄生虫病如鹅绛虫病的发生。五是未能及时监控养鹅场周围的疫情,周边地区发生传染病时未能对鹅场进行隔离、封闭、消毒,从而发生交叉感染。

可见,在雏鹅生产中,加强饲养管理,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加强环境消毒工作及水域卫生工作尤为重要。因此,饲养员每天要清洗料摘和饮水盆,饲养用具每隔3~5天用5%鲜石灰水消毒1 次,鹅舍和活动场地每隔7~10天用l%漂白粉、2%草碱水,交叉消毒1次。同时要勤换垫草,注意饲料新鲜,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家添加剂。如在饲料中加人土霉素、报呱酸或喹乙醇等进行预防性投药,对防治雏鹅疾病有明显效果。还要做好小鹅的防疫工作,刚出壳的雏猜。及时用抗血清接种,每只肌注0.02ml能有效地预防鹅疲病;养到30日龄左右时,每只肌注禽霍乱菌苗1.5ml 此外,还要防止鼠,猫、狗的危害.尤其幼雏没有自卫能力,容易受蛇、鼠和野兽的侵害,必须加强防护工作。

太湖鹅场的卫生防疫措施


1场址选择和布局

鹅场应按相关法规、标准选址建场,要求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南向或东南向,水质良好,排水通畅。场内建筑物布局,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粪便污水处理区应按地势高低、风向上下布局,严格分开,彼此间应设置防疫隔离带。

2消毒和隔离工作

2.1 鹅舍消毒鹅舍墙壁可用消毒液喷洒,或定期用石灰乳粉刷。运动场及鹅舍地面,每周用2%- 3%氢氧化钠或其他消毒液喷洒23次。鹅场 (舍)门口应设消毒盆或消毒垫,饲养人员进人鹅舍时必须严格消毒。

2.2育雏室消毒育雏室除一般清洗和消毒之外,室内空间应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2.3隔离措施发现病鹅应立即隔离,新引进鹅群应隔离饲养1521d后才能混群,以免带入疫病。

3预防接种工作

为有效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鹅场必须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根据免疫程序定期对雏鹅、仔鹅和成鹅进行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禽流感、禽霍乱、鹅鸭瘟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药物防治:1-3日龄雏鹅或梅雨季节易发生肠道疾病,可在饲料中加入0.003%痢特灵或0.03%土霉素等药物,预防肠道疾病。平时可不定期使用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饮水预防或治疗肠道疾病。

4综合管理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营养成分平衡,特殊情况下注意及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避免随意混群、惊吓。注意适宜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避免或减少噪音干扰。

养鸭场、养鹅场如何建立全面的卫生防疫体系


(1)场址的选择场址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向阳于燥、便于通风排水、水源洁净充足的地方。场址应远离集市、村庄、上矿企业和交通于道。周围没有其他动物养殖场.也没有野禽野兽出没。应将生产区、行政管理区和生活区分开,饲料仓库和育雏室应建在常年主流季风的上风口.兽医室和粪便处理池应设在下风口。各禽舍之间一般应有30米以上的距离。场内设施的布局应合理,便于进行防疫。

(2)防疫设施和防疫制度应陡全养殖场周围应有与外界隔离的防疫沟.沟宽1.5米以上。应设立兽医工作室、药品疫苗储存室、清洁消毒室、化尸池、化粪池等。对养殖场工人定期进行防疫知识培训.达到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

(3)做到科学饲养管理。提高鸭、鹅对疾病的抵抗力科学配合饲料。合理加下调制。严防饲料霉败变质和污染,保证饲喂全价和卫生的饲料。种禽场应有运动场、游泳池等设施。以增强鸭、鹅的体质。根据鸭、鹅各阶段的生长特点.控制温度、通风和饲养密度。供应清洁的饮水,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

(4)强化卫生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育雏室、及运动场地定期清扫,定期消毒。尽量采用全进全出制,保持垫料干燥不霉变,食摘、饮水器等用具每天清洗消毒,粪便堆积发醉。清除蚊、生地。

(5)做好日常观察工作,随时掌握禽群健康状况应每天观察井记录禽群的采食、饮水、粪便、神态、活动等基本情况。

(6)严格检疫、隔离措施对外来种禽、种蛋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和隔离观察.以防外来疾病侵入;禁止将不同日龄的鸭或鹅混养;对病禽、可疑感染禽和假定健康禽应进行隔离饲养,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

(7)发现疫病。立即采取措施 禽群一旦发生疫病,应及时诊断。并采取隔离和封锁措施。防止疫病蔓延。对一些危害较大的烈性传染病.应迅速淘汰病禽,对病禽、死禽、排泄物、分泌物等应焚毁或深埋.讨禽舍、场地、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饲养蜈蚣要注意哪些卫生防疫


蜈蚣不像其他特种经济动物那样容易发生传染病,通常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也没有发生过大批死亡现象。如果蜈蚣饲养室内卫生条件不好、湿度过高或过低、饲料和饮水不卫生等,也会导致疾病发生。一旦发现了蜈蚣某种疾病,往往难以治好,所以必须以预防为主。饲养蜈蚣的卫生防疫主要包括饲养场、饲养房的环境卫生、食物卫生和环境防疫消毒。

1.环境卫生

蜈蚣对环境温度、湿度有一定要求。适宜的生长温度25~32℃,超过或低于适宜温度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低于2℃时,就必须采取保温措施。饲养室内最佳相对湿度为75%~80%,饲养土的最佳湿度为15%~20%,低于这样的湿度就应该洒水调节,否则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对蜈蚣饲养场内外要勤打扫,清除杂物和垃圾,不让病原微生物在这里滋生,保持经常性的清洁卫生。如卫生工作做不好,病原体滋生,很容易侵入到室内,影响蜈蚣的健康。蜈蚣饲养池要经常检查,保持清洁卫生,发现饲养池内有死亡的蜈蚣,应及时清除,并及时查明原因,给予处理。

2.食物卫生

这里讲的食物卫生包括饲料卫生和饮水卫生。因为蜈蚣的饲料来自小动物、肉末和谷物类,不管是哪种饲料,都必须新鲜。绝对不能喂腐败变质的饲料,以免引起疾病。在夏、秋季气温较高的时期,每天投食1次,每天晚上投的饲料,第二天早上一定要清理,把没吃完的饲料撤出,以免放在饲养池中时间长了发霉变质,蜈蚣吃了这些变质的饲料而引起疾病。另外,还要注意饮水卫生。水槽或水盘中的水要勤换,保持新鲜,不能饮放置时间较长的水,那样的水往往会有病原微生物滋生而使蜈蚣发生疾病。

3.防疫消毒

尽管蜈蚣饲养场的消毒工作不像养禽场那么严格,但必须要做好消毒工作。首先,清扫完毕后,应进行消毒,防止致病的细菌、病毒滋生。其次,对身上有病灶的死蜈蚣,应立即清除,并对死蜈蚣的窝进行清除,周围经过消毒后换上新的砖块或瓦片。定期对各种设施和工具进行消毒灭菌,并形成制度。

规模化牛场合理的结构要求 牛场的卫生防疫要求


随着畜牧业的逐年发展,养殖业俨然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而其中的养牛产业也随之呈现出不断壮大的趋势,各地纷纷建造牛场以发展养牛业,但是由于建造水平和防疫措施落实的情况不同,所以每个规模化牛场牛的健康状况和牛场的经济情况也都不同。因为牛场的建造和防疫情况的落实对于牛场至关重要,所以生产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规模化牛场合理的结构要求牛场的卫生防疫要求。

1、牛场合理的结构要求

1.1建造要求

牛场在建设之前应该综合考虑风向、水流、居民区等因素,除此之外还要将新农村的建设考虑到场区的规划之内,选址要争取避开土质好的耕地,将农牧结合作为出发点而支持种植业发展。牛场的规模应该根据经济、文化与管理水平的具体高低而适宜选择,牛场的管理和技术的提高应该通过加强人员的培训得以实现,所以必须确定适宜的养殖规模。如果扩大牛场的饲养规模可以更好的实施先进的技术,不仅能够相应的提高效率,并且可以节约一定的资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质量且增加经济收益。牛场的管理者应该具备充足的养殖知识和饲养经验,否则加上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经济收益,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

1.2牛群组成

一般规模奶牛场的合理结构:成母牛占55%-60%,在成母牛群中1-2胎母牛占母牛群总数的40%,3-5胎母牛占牛群总数的40%.6胎以上占20%,牛群中的老弱病残牛应该按照相关的规定予以尽早的淘汰处理,这样可以确保牛群持续高产、稳产。青年牛指18-28月龄的牛,约占整个牛群的13%。大育成牛指12-18月龄的牛,应占整个牛群的9%。小育成牛指6-12月龄的牛,应占整个牛群9%。犊牛指出生1-6月龄的牛,选留母犊牛应该根据其父母代的生产性能和本身体型外貌进行考虑,然后留作后备母牛,而其他没有被选择的犊牛就应该尽快销售掉,留作后备母牛的犊牛应占整个牛群的9%。

1.3牛群改良

牛场应该不断的对牛群质量加以改良,生产中应该选择良种公牛的冻精进行配种操作,一定不能忽视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首先应该查看公牛的系谱,以避免出现近交的情况。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实施了良种荷斯坦能繁母牛的良种补贴项目,进一步对优质奶牛冻精展开大范围的推广,这么多年已经有不少的规模牛场和园区获得了经济补贴。牛场应该做好牛的繁殖记录,从而更加合理的对冻精加以选择,选择品种优良但是并非价格昂贵的冻精。还要查看所挑选公牛是否有后裔测定记录,以确定种公牛的质量,通过后裔测定的公牛的冻精在牛场广泛使用,这样才能够保证后代牛具有较高的产奶水平。生产中应该不断改进牛群的遗传品质,不能盲目的只是追求奶牛的高产奶量。要求选购公牛冻精的遗传水平应该高于母牛群的遗传水平;购买公牛冻精的遗传品质还应该高于规模奶牛场之前采用的公牛冻精的品质,这样能够保证持续对牛群的遗传水平加以改进,临床生产中进行数次改良之后就能将奶牛的产奶量逐渐的提高。此外还要求奶牛场具备过硬技术、强责任心的专业的配种操作工作人员,不可随便聘用无经验、技术差的员工。

1.4繁殖管理

繁殖工作对于牛场来说非常重要,实际工作中要不断的淘汰一些质量差的成年母牛,然后将出生的犊牛转为育成牛或者是商品牛以出售的方式处理。而育成牛又转为生产牛或育肥牛,最终以屠宰出售以及购入售出的模式处理,这样能够保证牛群结构的不断变化,更加有利于牛群的繁殖管理,但是一定要按照计划进行周转。规模化奶牛场还必须不断的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措施,经常观察发情的牛,以确保在合适的时间进行配种措施,尽量将奶牛产后空怀的天数缩短,从而更进一步的将产犊的间隔缩短。在临床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掌握好青年母牛的转群头数,此外还应该降低成年母牛的更新频率,对成母牛的更新胎次加以调整。根据多年的了解可以知道,许多规模奶牛场都是比较重视繁殖产犊,但是却很少采取场内的主动淘汰机制,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观念。管理者应该树立重质量、轻数量的正确认识,对于牛场中长期屡配不孕和患有慢性繁殖疾病的奶牛应该采取淘汰处理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牛场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于空腹超过140天的母牛必须查明具体原因,如果经过检查确定不具有繁殖能力,则应该尽早并且尽快地采取淘汰的处理方式,以提高规模化牛场的经济收益。

1.5饲喂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牛场已经全面实施了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此技术能够针对牛群的不同生长发育和泌乳阶段给予牛需要的营养,配方都是由专家进行的设计,日粮搅拌是采用特制的搅拌机,进行切割混合和饲喂,所以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属于当前比较先进的饲养工艺,但是也已经被大多的牧场接受并且采用。采取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能够确保饲料营养的均衡性,对于牛场的管理和生产水平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还可以节约牛场的饲料量,并且能够降低饲料成本,对于牛群的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2、牛场的卫生防疫要求

2..1场区的卫生管理

牛场应该由专业人员按照自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卫生管理规则,这样就能够形成日常的卫生管理和评审的标准,此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场区卫生检查计划,规定具体的检查时间及需要检查的项目,以确保严格的执行,并且要形成作相关记录的工作习惯,以备日后查验所用。牛场周围以及牛场中的道路及庭院要求随时保持清洁状态。及时清扫牛的排泄废物,并且采取无害化的处理。牛场的粪尿池每周都要进行清理,否则会对牛场及其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在粪尿池上建立沼气池就能够充分的利用牛排泄的粪便。对于牛舍周围的环境要按时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2..2粪尿的处理

牛排泄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因为粪便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有机物,如果牛场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措施,自然可以将粪便作为非常好的有机肥料。另外,牛排泄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在对粪便进行收集的时候自然会有垫料、牛毛,饲料残渣和沙砾等混入其中。因此必须对这些粪便进行有效的预处理之后方可再放入沼气池。粪便进行厌氧发酵的时候能够将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都杀灭,在这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还能够作为燃料和发电照明使用,节约能源的同时还能够保持清洁,不会造成任何的污染。粪便经过处理产气之后的渣汁中会有很多磷、硫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能够成为鱼塘中非常好的饵料和动物饲料,这样既可减少污染、节约能源,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牛场日常生产过程中自然会有很多牛排泄的尿液和生产污水产生,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控制会对牛场周围环境的水体造成污染,影响周围的生物安全,所以要求牛场必须加强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要求尽量不要用水对牛粪进行清洗,有条件的场区也可以建立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污水产生量。除此之外,采用污水多级沉淀和固液分离操作,能够有效的将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降低,针对牛场平时排放的污水也应该采取必要的有效处理手段。

2..3防疫要求

总体要求:临床生产中牛群的健康直接受到规模化牛场的卫生条件及牛场中存在病原体污染程度的影响。这就要求必须经常将牛场内存在的杂草、污水、粪便及垃圾等进行彻底的清除,然后根据牛场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有效的消毒,保证牛场的卫生良好。此外还要注意牛自身的卫生情况,经常对牛体进行刷拭,平时应该注意保持清洁。牛场的工作人员也不能忽视个人卫生情况,上下班都要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之后才能进场或者出场。还要保证牛场内供给的土质和水源都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

按计划进行免疫注射:有计划的给健康牛群进行免疫接种,可以有效的抵抗相应传染病的侵害。为使免疫接种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明确本地区传染病的种类及其发生季节、流行规律、了解牛群的生产、饲养、管理和流动等情况,以便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防疫计划,适时的进行免疫接种。此外,在引入或输出牛群、实行外科手术之前,或在发生复杂的创伤之后,应进行临时性免疫注射。对疫区内尚未发病的动物,必要时可进行紧急免疫接种,但注意观察,及时发现病牛,及时治疗。

完善消毒设施:消毒的主要目的在于消灭牛体的表面、设备器具及场内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的发生或蔓延,保证奶牛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牛场一般防疫消毒的设施有消毒池、消毒室、隔离舍、高压蒸汽灭菌器。

制定卫生防疫制度并且严格的执行:现代的规模化牛场始终坚持防重于治的卫生防疫理念,实现保障牛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并且对于提高产量的意义非凡。如今的规模化养牛场则应该更加重视牛场的卫生防疫,因为牛场中只要出现疫病流行就会对经济方面造成不容忽视的损失。所以首先必须从专业角度强化对于牛传染病的了解,并且掌握常见易发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从而主动的对于疫病展开控制和预防,以期降低牛场的经济损失。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15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