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怎样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内容提要: 不管是四大家鱼还是虹鳟鱼等鱼类,在我国的市场需求是很庞大的。不过很多养鱼户在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利用率都是非常低的,养殖成本也因此增加。那么我们在养鱼时该怎么去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鱼是我国一种主要的水产养殖项目,我国的养鱼面积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四大家鱼还是虹鳟鱼等鱼类,在我国的市场需求也是很庞大的。不过很多养鱼户在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利用率都是非常低的,养殖成本也因此增加。那么我们在养鱼时该怎么去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培养天然饵料

在养殖过程中培养天然饵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措施。我们在养殖时,要提高池塘的水质,通过水质的工作,提高池塘内浮游生物的数量。这些浮游生物是完全可以作为鱼的饵料的,并且鱼也是非常喜欢吃的。适当增加天然饵料,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饵料转化率。还能够减少饵料的投入,间接的降低了饵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不过在培养天然饵料时,我们要注意控制好数量,防止数量过多导致溶氧下降,反而还影响鱼的生长。2、适当混养

有很多与是生活在底层的,例如鲫鱼,如果我们是养殖草鱼这种中上层鱼的话。那么我们可以适当混养鲫鱼这些底层鱼,当草鱼有未吃完或者是漏吃的饵料沉到池塘底部的时候,那么便为底层鱼提供了充足的饵料。这样我们在投入同等饵料的时候,不仅保证草鱼有充足的食物,还增加了底层鱼的收入。饵料的利用率自然也就增加了,并且还能够防止残留的饵料污染水质,影响鱼的生长。3、合理投喂

我们在投喂饵料的时候要注意定点定时定量,使鱼养成一个良好的进食习惯。我们投喂饵料时一定不要随意更改投喂地点,否则会导致一部分鱼根本吃不到。再就是要控制好投喂量了,投喂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要保证每条鱼都能够吃饱,又要防止投喂过多。导致残留饵料变质,不仅会污染水质,如果鱼误食的话,还会对鱼的生长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4、池塘增氧

很多养鱼户最常忽略的就是水体中的溶氧量了,尤其是投喂饵料的那一部分区域。现在整体上至少有70%的溶氧量都是不足的,如果溶氧不足的话投喂再多饵料也是徒劳。如果池塘中的溶氧量每升小于3毫克的话,那么鱼便会停止进食。至少要保持在5毫克以上才能够让鱼正常进食。所以我们在养殖时一定要保证水体的溶氧量在5毫克以上,在养殖区域增设增氧设备,及时供氧。以上就是养鱼怎样提高饵料利用率的简单介绍了。我们在养殖时还可以在周围种一些牧草,作为补饲,但是要随采随喂,保持牧草新鲜。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扩展阅读

养殖猪如何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


母猪繁殖率的高低关系到规模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是将母猪潜在的生物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规模养猪场综合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

保持母猪群体结构合理

建立并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是规模养猪场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根本措施。合理的母猪群体结构为1胎~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的30%~35%,3胎~7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实现猪场的均衡生产,应有计划选留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渐更新猪群,使猪群的质量不断提高。选留的后备母猪应符合选种计划规定的品种或杂交组合。个体选择要严格,要求肢体健壮,母本繁殖性能良好,产仔数10头以上,阴户发育正常,无遗传缺陷,有效乳头不低于7对,排列整齐,无内翻乳头、瞎乳头、小乳头等。后备母猪还要加强培育,使之发育良好,具有良好的繁殖体况。

采取措施增加产仔数

猪舍温度与母猪繁育有很大关系。一般后备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7℃~20℃,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1℃~15℃,这是因为高温能引起母猪体温升高,子宫温度高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胚胎附植,胚胎死亡率高,产仔数少,可采取降温措施,使舍内温度不超过21℃。

适时配种对于获得较高的窝产仔数至关重要。过早或过迟配种都会损失部分卵子,从而降低产仔数。待母猪发情征兆明显,允许公猪爬跨或人工测试不动或见到公猪不走动,之后12小时再复配1次,一般都会取得较好配种效果和较高产仔数。规模化养猪一般采用两次重复配种,如上午喂前配种1次,下午喂前再复配1次,如下午配种,第2天早晨再复配1次。

掌握初配年龄适时配种,母猪第1次发情或公猪第1次爬跨配种,基本不受胎。后备母猪初配年龄不低于8.5月龄,体重应在110公斤以上。以第2次或第3次发情期配种较为理想,过早配种会影响产仔数和第2胎配种,过晚配种会影响受胎率和使用年限。要获得较高产仔数,一定要掌握适宜的配种年龄,防止过早和过迟。

实施早期断奶缩短哺乳期,一般经产母猪在产仔后21天~28天断奶较为合适。此时断奶,对母猪膘情和下一窝产仔数影响较小,对仔猪的不良刺激也较小。青年母猪的断奶时间应推迟到35日龄左右,这样有利于维持或提高第2胎的产仔数。

做好保胎工作防止流产,临产母猪转群或轻胎母猪并圈后,要细心观察,精心管理,如发现流产征兆或对有流产史的母猪注射黄体酮。

注射促排2号,母猪一个发情期内排卵20个左右,排卵持续时间10小时~15小时,采用LRH-A2处理母猪,能促进卵子成熟和集中排卵,从而提高受胎率,增加产仔数。

增加母猪营养成分

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尽管需要量很小,却是维持母猪健康、正常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在母猪的繁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母猪性周期紊乱、流产或死胎、弱胎、畸形胎或瞎眼胎,降低活仔数;缺乏维生素D会降低受胎率、窝产仔数及断奶前的成活率;缺乏维生素E会降低卵巢的功能,使卵泡黄体细胞减少,从而减少产仔数,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高;铁缺乏会使仔猪成活率少,铜缺乏会使母猪产死胎多,锰缺乏会使母猪抑制性器官发育、骨骼发育异常等等。

合理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

有计划调整生产母猪的品种结构和年龄结构,及时将优质后备猪补充进去,保持合理健康的母猪群体结构。淘汰的原则一般为:习惯性流产或子宫炎久治不愈的母猪、连续3次配种不受胎或两次情期发情拒配的母猪、7胎以上生产性能下降的母猪、断奶后两个月不发情的母猪、哺乳性能差的母猪,如产后无奶或咬仔不让吃奶等、连续两胎产仔数在5头以下的母猪、产后瘫痪或患肢蹄疾病影响配种的母猪。

控制疾病传入猪群

规模化养猪场要采取自繁自养,严防繁殖疾病的传入。从外地猪场引进种猪须严格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保购进种猪的健康水平。对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应进行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乙脑等疫苗注射,防止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对患阴道炎、子宫炎的母猪应及时治疗,可用生理盐水或1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注入青霉素、链霉素,待子宫净化后再配种。

利用化肥肥水养鱼的经验


随着现在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在农村养鱼是比较常见的,首先因为养鱼的投资成本低,只要有一个鱼塘然后购买一点鱼苗,就可以开启养鱼之路。其实就是鱼的市场需求还比较大,它的销售是不用愁的。

利用化肥肥水养鱼的经验

化肥养鱼不是鱼直接吃化肥,而是在水域投施化肥后,增加水体营养元素,促使水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而鱼吃上述水生生物后,产量大幅度地增长。

1、适应范围。此项技术不仅适用于面积成千上万亩的滩荡、湖泊等大中水域,更适合在1公顷以下堰塘、鱼池等小水面推广。2、投施化肥的气候条件。一般在5-10月,阳光充足、水温在20℃以上的晴天投放,每天投放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2点,阴天、雨天、低温不宜投施化肥。3、段施的化肥种类及其比例。主要投施氮、磷肥,不需施钾肥。氮肥主要是碳铵,其次是尿素、氯化铵等;磷肥主要是过磷酸钙;也可投施氮磷复合化肥。氮、磷肥比例一般为1:1。每亩每次投入量宜控制在10千克以下;投肥总量视库存鱼种数量而定。4、鱼苗的投放。鱼种以花白鲢为主,应占总鱼数90%以上,鲤、鲫、鲴等其他鱼占10%以下;鱼苗一般以尾重150克左右为宜,鱼苗数量观设计产量高低而定。5、投肥方法。选择开阔向阳、水深0.5-4米的投肥区,要坚持兑水均匀泼洒,反对干撒及整袋投放。还要根据水情、鱼情、天气变化等不同情况灵活掌握并搞好滩荡水调节。6、效益分析。滩荡化肥养鱼,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大,操作简便。只要正确掌握此项技术,一般2千克左右化肥就可增产1千克鱼,每千克鱼的化肥成本1元左右。

养鱼的地点选择

一般适宜养鱼的河道水质应无严重污染,河道两旁的堤坝要牢固,不受洪水等灾害的影响。河道中进出水口要少,并能确保这些进出水口不逃鱼。另外,河道水底要较平坦,便于管理和捕捞。长年水位落差较小,最好不超过2米,养鱼季节水深不能少于0.8米。水的流速不宜太大,以每秒0.5米内为好。河道中或河道邻近水域有较丰富的水生生物,并能较方便地利用。还要了解周围农田灌溉、储水、泄洪等情况,在修建拦鱼设备和养鱼时,解决好养鱼用水和水利方面的矛盾。

鱼种的放养

粗养河道每亩水面放养200~300尾,精养河道每亩放300~500尾,然后根据年终鱼生长情况进行调整。水质较肥的河道应以放养鲢、鳙鱼为主,通常占70%(鳙∶鲢=6∶4),再搭配30%的青、草鱼、鳊鱼、鲤鱼(青、草鱼占5~10%,鲤、鲫、鳊鱼占10~15%)。放养时间一般为冬季,因为冬季气温低,鱼种运输方便,放养成活率高。另外,河道中天然食料丰富,放养后可加速生长。

在鱼种放养前和冬季大捕捞前,要特别注意检查拦鱼设备有无逃鱼口,平日要控制好箔门高度,要保证经常露出水面8~10厘米,若天气变化或发大水时要注意调节箔门,平时要经常清除拦鱼设备前的污物,使水流畅通,要随时检查和维修拦鱼设备,维修的有关材料要随时准备着。

池塘鱼类养殖技术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1、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2、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3、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4、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虽然说养鱼是比较简单的事情,但是如果方法不当的话,不但不能从中获得利润,还会白白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因此在养鱼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总结,和不断的研发新的养鱼技术。

如何利用沼渣沼液养鱼


【常见问题】如何利用沼渣沼液养鱼?

【专家解答】沼渣沼液的要求沼渣可以直接投入池中作为鱼的饵料,也可拌入人工饲料喂鱼。沼液也不必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可以直接泼洒入渔池中,培育浮游生物。沼渣和沼液可轮换施用,也可同时施入。沼液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从沼气池取出后应放置3小时以上使用效果会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没有经过充分发酵的沼渣沼液,施入渔池后消耗池水中大量的氧气,特别在炎热的夏季,最好少用或不用。

鱼种投放利用沼渣、沼液养鱼,对渔池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水深最好在1.0米以上,水中无水草等杂物。可以采用滤食性鱼和吃食性鱼混养的方法,一般可放养滤食性鱼占30%左右,杂食性鱼占40%~50%、草食性鱼占20%~30%,具体种类有鲢鱼、鳙鱼、鲤鱼、鲫鱼、草鱼、鳊鱼、青鱼等。施养的数量,可以根据沼渣、沼液的供给情况来确定。高产养殖池塘,也可加喂商品饲料,增大投放数量。投放不同规格的鱼种,实行轮捕轮放,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管理要点沼渣、沼液的施用要根据渔池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水产技术一般每亩水面沼液不能超过300千克/次,沼渣用量不超过150千克/次。每星期施用不超过3次。施用应在晴天进行,一般可隔天使用1次,采用全池泼洒的方式。沼渣也可以分点施用,坚持定点的原则。具体的控制方法可根据季节和渔池的水质来确定。一般在4月份~5月份、10月份~11月份,控制池水透明度不低于25厘米。若水的透明度低于上述标准,则不能施用沼渣、沼液。炎热的夏季,应谨慎施用,发现鱼浮头应停施;闷热天气及雷雨天气最好不施。施用沼液、沼渣,一次用量不能过多,应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如出现鱼浮头等缺氧现象,要及时采取增氧措施,或赶快加换新水;发现鱼病,要查找原因,对症下药。

【小编补充】目前,各地正在实施的沼气国债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及禽畜粪便等有机物生产沼气,用沼气点灯烧饭,既利用了资源,又节省了能源。但沼气生产的副产品沼渣、沼液如何合理利用,却是人们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其实沼渣沼液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用来养鱼。第一农经现将这一技术要点简介如下,供参考。小编汤姆为探索沼渣沼液养鱼技术的你整理了《如何利用沼渣沼液养鱼?沼渣沼液养鱼技术》一文。

怎么提高池塘养鱼产量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价格的影响,不少养鱼户获利很少,甚至出现了亏损现象,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池塘养鱼高产技术。

1、彻底清塘消毒,一次施足底肥

鱼种下塘前,要疏通注排水渠道,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水深20厘米时,每亩鱼池用100公斤生石灰带水消毒,杀灭虫害、病菌和微生物,再施腐熟的人畜粪500公斤作底肥。然后蓄水深2~2.5米,待1周后药性消失再放鱼。

2、增大放养规格,投放斤两鱼种

大规格鱼种成活率高,绝对增大量大,并能保证抽捕出塘的商品规格。因此,放养规格最好是草鱼200~400克、鲢鳙鱼100~300克、鲤鱼50~150克。

3、合理搭配混养,实行立体养鱼

为了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和天然饵料,必须按上、中、下水层立体养殖鲢鳙、罗非鱼等肥水鱼和草、鲤、鲂鱼等吃食鱼。每亩放养斤两鱼种1200~1500尾,其中草鱼占40%,鲢鳙占40%,鲤、鲫、鲂、罗非鱼占20%,每亩总放养量达150公斤左右。

4、投喂配混饲料,坚持精养细管

根据鱼类的生理、生活需要,采用麦麸、米糠、豆饼面粉、酒糟、矿物质、维生素和鱼药,制成配(混)合饲料投喂,提高饲养的效率。每年每亩投喂1500公斤。同时,种植黑麦草、苏丹草、打捞细绿萍、浮萍饲养草鱼,每天喂2~3次。

5、适时巧施追肥,培养天然饵料

当气温低时,宜突击肥水,培养适宜肥水鱼摄食的浮游生物,促使鲢鳙鱼快速生长。每隔2~3天施一次追肥,每次每亩施腐熟的人畜粪100~150公斤。夏季气温升高,施农家肥容易泛池,可改施化肥,每隔5~7天施一次,每次每亩施化肥2.5~5公斤。

6、套养规格鱼种,分期捕大留小

科学设计鱼种的放养、套养,间捕次数和数量,实行轮捕轮放,每年分3次捕大留小,可起捕500~600公斤,做到均衡上市,余下的鱼秋后一并出塘。7月底开始套养6~10厘米的小鱼种,为第二年培养大规格鱼种作准备。

7、轮番泼洒药物,及时防治鱼病

高温期每隔半个月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或90%晶体敌百虫250~350克调浆泼洒,同时在鱼类的浮性饵料台上垂挂漂白粉或硫酸铜、硫酸亚铁药篓,进行食场消毒。草鱼肠炎病流行季节,每100公斤草鱼用0.5公斤大蒜头与饵料混合投喂,连喂3~6天,预防草鱼肠炎病。

怎样提高鹿茸的产量


【常见问题】怎样提高鹿茸的产量?提高鹿茸产量的方法有哪些?

【专家解答】生产鹿茸是养鹿业创收的重要措施之一。鹿茸主要在春夏的长茸期内生长,促进鹿茸生长的饲料预混料/添加剂也在此时期使用。下面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十二种提高鹿茸产量的方法:

1、驯养优良品种或品系鹿

近十几年,我国人工育成了双阳梅花鹿和西丰梅花鹿两个品种,一个长白山梅花鹿品系;育成天山马鹿清原品系和一个塔里木马鹿品种;杂交繁育了东天杂交和花马杂交等杂交鹿。这些鹿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比未经培育的鹿种可提高鹿茸产量30%-60%。若能购买饲养这些鹿种,尤其购买其中的特级、超特级种公鹿的后代,且神经类型为安静型、茸型呈眉枝(马鹿为双门桩)小和根细上冲的乃至肥大的多头茸、遗传呈现显性的,则增产效果尤为显著。

2、重视母体效应,养好繁殖母鹿

应保证母鹿各生产期的营养需要,使母鹿生出健康、大的仔鹿,泌乳量增多,以保证哺乳仔鹿的快速生长发育。对哺乳中后期即7月中旬以后至8月下旬以前的繁殖母鹿,给予短期优饲,使其早抓膘、早发情配种,翌年早产仔、产好仔。

3、对幼鹿直线培育和驯化饲养

对哺乳仔鹿、离乳仔鹿和育成鹿这3个时期的公鹿,进行系统的科学培育。在哺乳期要早补饲优质的粗精饲料。对离乳仔鹿要及时驯化调教,增大其运动量。对离乳后4~10个月的幼鹿,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以及足够的光照和运动。最好能投给适量的秘鲁鱼粉和煮熟的大豆或豆浆,以及青刈大豆秧。保证育成鹿日粮的高能量(马鹿为0.62兆卡)、高蛋白(马鹿为500克可消化蛋白)指标,才会使其日增重得以提高,这样可提前2-3个月冒桃,即于当年的10月中旬至12月份冒桃。

4、对幼龄公鹿适时准确采用破桃墩基础技术

破桃墩基础技术是指在幼龄公鹿长出毛桃后,桃顶至额间的直线距离桃高,梅花鹿达56厘米、马鹿达7-9厘米锯下2~3厘米(梅花鹿)和3-4厘米(马鹿),使其生长出成型的初角再生茸,并促使角基增粗的技术。锯时锯口要平并确保锯下茸的髓质部分(桃径的一半)。冒桃早的和冒桃晚的都可采用此技术,但逢三九寒冬时节可不破桃。对马鹿破桃后可收取三杈或四杈型再生茸;对梅花鹿破桃后应收取二杠型初角再生茸。有些破桃早的可收取2-3次茸,并为头、二锯时增产奠定基础。

5、合理适时对成年公鹿组群、调群

按成年公鹿的种类、年龄、生产性能、体况强弱、残病等进行合理、适时分群、组群和调群,群宜小不宜大,以便给予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这样也使各锯龄公鹿收茸易集中,拨鹿时互不干扰,可保证其正常采食、反刍和休息,以利于鹿茸生长。

6、抓住关键饲养环节

夏末至寒冬给足饮水、粗饲料,增喂20%的热能饲料,要喂夜草,将鹿喂起肚来;冬末至夏初的生茸前期和生茸期,要加喂夜料,喂给多品种全价饲料。饲料品种和配方应稳定不变。加料时要一点点加,防止加料过急而造成顶料。

7、固定饲养人员

保持公鹿群与其饲养人员和技术人员相对稳定,可确保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的顺利实施。

8、合理收茸

对壮龄公鹿和种公鹿应收取肥大的三杈茸(梅花鹿)和四杈茸(马鹿);上冲、多头肥大的畸型茸可晚收;高寒山区和靠近口岸地方的鹿场应收带血花二杠茸,以便以后收二杠型再生茸;对茸左右生长不齐差3天以上的,要锯取单支茸。头茬茸留茬不要过高(特大茸除外)。收再生茸的留茬一定要高于头茬茸的留茬,初角茸的留茬要低于成年鹿头茬茸的留茬,但不要留个高橛子。要优选既能止血但黏度又适宜的止血药。上止血药时应均匀,不可压得过实。要及时解开止血带和除掉止血包扎物,以利生长成型的再生茸。

9、减少或避免疾(疫)病

应减少或避免佝偻病、跛蹄、风湿症、残肢、撞伤、脓肿、胃肠炎及坏死杆菌、结核、李氏或巴氏杆菌、寄生虫、氟中毒和添加剂中毒等病。

10、加强对生茸期公鹿的管理看管生茸鹿,及时除掉压茸的角盘。及时发现扒架、扒咬鹿茸的恶癖鹿,并拨出单独管理。圈舍内的门、柱、板障等应无尖物棱角;无让鹿够得着的电源开关或电线,无铁丝头、铁钉、塑料布和麻袋片等,以避免造成划破茸、缠茸,连电打死鹿或电线勒死鹿、鹿异噬等。生茸期应禁止生人、小动物、畜禽等进公鹿舍,避免引起炸群伤茸,致使茸早锯减产。在生茸期天气炎热时,要给公鹿圈舍定时喷水降温,可降低舍温1℃~3℃,提高空气相对湿度16%左右。

11、合理建场

场址的选择、鹿舍的建筑规格、设备设施安装等都应符合标准。

12、鹿群年龄结构要合理

增加上锯公鹿生产利用年限和合理调整老龄公鹿群占上锯公鹿群的比例。

【小编结语】提高鹿茸产量的方法有很多,上文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了十二种,想了解更多养鹿相关资料的可以关注我们网站的养殖栏目,本文就为您介绍到这了,感谢您的支持。

怎样有效的提高鹿茸的产量?


梅花鹿浑身都是宝贝,尤其是那些公鹿,它们的茸角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的广泛,价格非常的昂贵,那么怎样有效的提高鹿茸的产量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保证充足的营养

1、为了保证鹿茸的快速生长,必须要给公鹿提供比较全面的营养,平时除了一些新鲜的牧草之外,还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矿物质的饲料,让它们的营养物质比较全面和均衡,在生长的后期,要随着体积的增大,不停的添加喂养的数量,及时的加入一些高蛋白的饲料

2、根据每个季节都不同,合理的加入各种的青草,所以在场地的周围,要适当的种植一些玉米,高粱,保证营养的多样化,如果这些公鹿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那么茸角的生长就会变得非常缓慢,而且会出现畸形。

二、创造舒适的环境

1、公鹿的这些茸角生长速度也是比较缓慢的,在气温高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在上面进行温水的喷洒

2、梅花鹿的性格比较温顺,喜欢和人进行情感的交流,饲养员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它们进行耐心的喂养

3、平时不要大声的喧哗,一些鞋子和工作服也要经常的进行更换,防止出现病毒的交叉感染,定期的对饲养的场所全面的消毒和灭菌。

三、进行适时的采收

1、当这些鹿茸的生长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选择正确的时间来进行采收,如果不能及时的收获,很容易影响下一次的优质生产,平时一定要对它们的生长情况细心的进行观察,把这些时间段合理的进行掌握,这样才能保证茸角的质量和高产

2、一般是第三个分叉还没有长出来的时候,顶端已经出现了一些凹凸的形状,这时候就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收割。必要的时候,让那些技术丰富的农业人员来进行这项操作。

对于梅花鹿来说,它的生长也需要平时细心的照顾,提供充足的营养,尤其是这些公性的鹿,因为要长出茸角,所以营养更均衡,平时要保证房间里的一些温度,湿度,才能让它更合理的发育。鹿茸在每次销售以后,都受到了加工商的青睐,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来保证它的产量能够明显提高,通过以上几点的说明,您是否对这些全部都了解了呢,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怎样利用青饲料喂养黑山羊?


养殖黑山羊的方式有很多,有放牧饲养、有颗粒饲料喂养、也有农作附属料喂养。现在也有不少人开始用青饲料草料来养殖黑山羊,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养殖方式。农村利用青饲料喂养黑山羊有益,青饲料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来源广、成本低,是黑山羊养殖的重要饲料之一。伟艳黑山羊养殖基地就种植有青饲料牧草,采取放养和圈养结合,这样有效提高黑山羊的抗病能力、稳定生产性能。青饲料养羊对农村家庭养羊尤其适合,简单省事,本小利大。用青饲料圈养黑山羊,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适当时间收割。在幼嫩期,其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较高,粗纤维较少,易被消化。处于此期的青饲料最适宜喂羊。

2,青饲料要保持新鲜和清洁,防止发生霉烂,应注意刚喷过农药的青饲料不能喂羊。

3,青饲料可以鲜喂,也可以晾晒后再饲喂。还有就是切碎、打浆、发酵或青贮后饲喂。

4,适当搭配其它饲料。根据黑山羊的不同生长时期,以保证黑山羊对多种营养的需要。黑山羊日常的饲草饲料要稳定,如果圈养黑山羊,它们的饲草饲料要相对稳定,防止突然变换羊肥育期间,尤其强度肥育或快速催肥,这就需要饲草料相对稳定。若突然变换,必然引起瘤胃内环境改变,直接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活动,导致降低发酵度和饲草料的消化和吸收率,甚至引起消化道的疾病。

青饲料和精料要分开饲喂黑山羊。当黑山羊在饥饿时,胃肠就会分泌大量的消化液。精饲料营养丰富、体积小、粗纤维少、适口性好、质量高、易消化、易吸收,最好先喂精饲料。如果青饲料和精饲料混合喂羊,由于青饲料体积大、水分多,会降低精饲料的消化和吸收利用率,因此喂养黑山羊最好要分开饲喂。

怎样在水族箱里养鱼


在宠物鱼饲养准备中,水族箱由于配备齐全,外观好看。因此深受宠物鱼饲养者的喜爱。特别是初次的饲养新手,在初次选择时会偏向于选择水族箱。那么在选择了水族箱后,应该怎样在水族箱里养鱼?水族箱养鱼注意事项有哪些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怎样在水族箱里养鱼?水族箱养鱼注意事项

1.鱼前先养好水,把自来水放置1-3天除氯沉淀杂质在用于养鱼。

2.鱼应该少喂多餐,5分钟内没吃完得饲料最好捞起来,避免污染水质。建议买一个上部过滤器,能减少你换水的次数。

3.持鱼缸的洁净,同时上部过滤也有部分增氧功能,不是密集养鱼的话,可以省掉气泵。

4.一周左右清洗下过滤棉。

5.换水适合3-7天换掉1/4-1/2的水量,不建议经常整缸换水,这样会使鱼适应水质变化的时间加长,除非水质已经非常糟糕。

6.抽水的时候,从下层水抽起,尽量带走沉底的污物。

7.水族箱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容易长藻类,并且水温变化幅度较高。

如果选择水族箱养鱼的话,请注意好以上几个事项。虽然水族箱的配备比较齐全,但是并不是就万无一失了。在选择中还是要好好准备,特别是水质的准备。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养鱼要怎样才能养好水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那么,怎么样才能养好水呢?

大家都知道,从水龙头放出来的自来水是不适合直接养鱼的,必须先除氯、增氧,要求高的,还要对水的硬度、PH进行调整。我们通常把进缸前对水的处理称之为做水,当然,也可以把做水看作是养水的一个环节。

经过除氯、增氧、调整硬度和PH值的水算不算好水呢?从常用的测试指标来看,可以算好水,但这种水有两个缺点:一是不够稳定,二是比较瘦。用做好的水养鱼,水质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它缺乏自净能力;做好的水通常比较干净,几乎没有有害的物质,但同时也缺少对鱼和其它生物有益的的东西。

把新鲜的自来水在敞口储水容器中屯放一段时间,对除氯、增氧有很大帮助,但这还不是我们说的养水,真正的养水,必须是在水族箱中,而且是在有鱼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1、开缸是养水的一个重要阶段,基础打得好不好,对将来有很大影响。

新的水族箱里放进自来水,经过曝气除氯、增氧,就可以放闯缸鱼了。有了鱼,水中就有了有机物来源,其主要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这些物质的积累使水受到污染,与此同时,以有机物为生的微生物,主要是各种异养菌开始大量繁殖。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又引来了新的微生物,其中,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经过分解产生的氨,为硝化细菌提供了食物,于是,硝化细菌开始繁殖起来。此外,还有各种浮游生物、原生动物等也相继出现,水中的生物和各种成分趋于多样化,并形成了简单的食物链,水开始具有了活性。

硝化细菌包括铵氧化细菌(又叫亚硝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又叫硝化细菌)两类,它们能够有效分解对鱼有毒的氨及其转化的亚硝酸盐,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开缸是否成功,其主要标志就是硝化系统的建立,氨和亚硝酸盐的去除能力,也是衡量水的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

各种菌类不仅仅生活在水中,在缸壁、底砂、以及缸内其它固体表面,都附生着大量菌类,硝化细菌主要是附着在物体表面生活,水中反而数量很少,而且缺乏活性。还有许多异养菌也是在固定表面上生活更有活性。实际上,养水主要就是养微生物,也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微生态水环境,它包括水体、缸体和过滤系统各个要素,离开了缸,水的稳定性就会降低,同样道理,一个成熟的好缸,也不会因为日常换水而破坏水的稳定性。

在开缸阶段,采取一些强化手段,配置强有力的过滤系统,包括足够的滤材。

我们一般把滤材分为物理滤材、化学滤材料、生物滤材三大类,实际上,大部分物理和化学滤材同时也有生物培养功能。配置生物滤材的目的,是为了给各种菌类提供充足的附着表面。在水族箱中,菌类的生长繁殖,如果受到生存空间的限制,就很难适应高密度饲养的负荷,利用滤材扩大菌类的生存空间,就能够获得比自然条件下更强大的自净能力。

根据硝化细菌附着生长的特点,为它们提供适当的居住空间,是建立强大硝化系统的基本条件。适合硝化细菌附着的滤材种类很多,我们通常会选择比表面积大的材料,以减少过滤器的体积。在满足硝化菌生长繁殖的前提下,也要考虑为异养菌培养提供合适的条件。

异养菌是利用自身分泌的各种酶来分解有机物的,有些菌可以产生胞外酶,这些酶被释放到水中,菌体无需附着在有机物上便可以进行分解和吸收,但有些菌只能产生表面酶,也就是说,菌体必须附着在有机物上才能分解和吸收。在滤棉上有较多的有机物,这里也是异养菌大量繁殖的地方。滤棉是否应该勤洗勤换,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只要滤棉不堵就可以不清洗(或更换)。除了滤棉外,还可以使用生化棉作为菌床,因为它的孔隙比较大,不容易堵塞,可大大减少日常维护。底砂也是一种良好的滤材,既可以培养硝化细菌,也可以培养异养菌,另外,底砂可形成局部乏氧区,对某些厌氧菌的生长有利。

2、充分供氧。

有机物的分解需要消耗大量氧,会造成水体氧含量降低,不仅威胁鱼的生存,而且不利于好氧菌的生长和工作。及时补充水中氧的损耗,在有机物浓度高的情况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硝化细菌是典型的好氧菌,在缺氧时无法有效氧化氨和亚硝酸盐,而氨和亚硝酸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也会造成鱼的死亡。

过滤系统的效率和氧含量成正比,采用供氧良好的滴流或呼吸(潮汐)过滤方式,可以加快菌膜的生长,如果采用其它过滤方式,除了提高水体的溶氧量以外,也可以考虑对过滤系统进行局部增氧。

3、主动引进有益菌,可选择硝化细菌或复合菌(含硝化细菌)投入水族箱。

硝化细菌无处不在,只要有适合的条件,它们就会繁殖起来。但硝化细菌属于自养菌,必须在体内合成有机物,繁殖较慢,如果在水族箱内投入足量的硝化细菌,可以加快硝化系统建立的速度。

复合菌除了硝化细菌以外,还有一些其它有益菌,建议使用。有益菌不仅能高效清理水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微生态平衡,还会产生一些有益的代谢物(主要是次级代谢物),如抗生素、生长激素、维生素、生物硷等,对抑制有害菌,促进植物生长等有积极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硝化系统便可初步建立起来,水中的有机物浓度也降到比较低的水平,这时,就可以正式养鱼了。

怎样提高蛋鸭产蛋?


【常见问题】:怎样提高蛋鸭产蛋?

一、坚持喂混合饲料

饲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蛋鸭产蛋率的高低,只有坚持喂混合饲料,满足蛋鸭对产蛋的营养需要,就能提高鸭的产蛋率。

因此,一定要坚持喂饲料加工厂生产的混合饲料,如果买不到混合饲料,也可自己配制混合饲料。其配方比例是,玉米面48%、豆饼或葵花饼25%、麦麸子10%、高粱面5%、鱼粉7%、贝壳粉3%、骨粉2%,同时还要加入0.2%的食盐。每次饲喂时还可加添一些青菜,或者在100公斤混合饲料中加入10克兽用多种维生素,并搅拌均匀再喂。每天喂食3次,夜间再加喂1次夜宵,并供给充足饮水。

二、适时放水适当运动

每天都应使饮水槽保持一定数量的清洁水,但要做到少添勤添,使蛋鸭随时都能喝到水。同时,鸭子放水,要掌握天气、时间和次数。晴天,宜在上午9时和下午2时左右放水;多云或小雨天气,上午放一次水,下午可不放;阴天刮风或大雨天气,隔天放一次水,霜雾重的天气,可不放水。

总结:提高蛋鸭产蛋的方法就是要吃好,要活动好,但是也要预防鸭瘟一些疾病,如果出现即时治疗一番发生更大的危险,在平时一定要做好防御的工作。

怎样提高蜂王浆产量?


【常见问题】怎样提高蜂王浆产量?

【专家解答】蜂王浆不仅是很好的滋补品,而且销售的价格也一直挺高的,所以在养殖蜜蜂的时候提高蜂王浆的产量也相当于提高养殖效益,现将提高蜂王浆产量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蜂群的组织

强群才能夺取高产,这是基础。但如等蜂群加上继箱以后才开始生产蜂王浆,将会失去宝贵时机,减少产量。所以,一般当蜂群快满平箱(一般8框左右),即可开始产浆。平箱可用框式隔王板把王隔在2~3框蜂区,继箱群用隔王板把王隔在巢箱中;无王区用来生产王浆。产浆群必须与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脾间距离要缩小,一般可缩到只能爬过一只工蜂。同时,应注意除去蜂群内的自然王台。另外,蜂群必须有充足的粉蜜贮备,不足的,要在生产王浆前2~3天进行人工奖励喂饲。

二、蜡碗的制作

蜡碗必须用纯净的黄蜡制作。蜡碗内要求光滑,碗口径要小于碗的中部口径,这样接受率较高。每群蜂可根据群势加1~2个浆框。一框上粘的蜡碗不必太多,一般60~100个。但要粘牢,以免脱落。蜜蜂喜欢旧台基;所以每次取浆后要进行整理,把已经接受的台基集中在一起,加到接受率较低的蜂群内使用。使用7~8次后,因赘蜡增多,会影响王浆的质量,可视情况重新更换新王台。

三、移虫的技术

移虫是生产王浆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提高接受率,把粘有蜡碗的浆框先放入蜂群内,加工整理2~4小时,然后再进行点浆移虫。移虫要领是将移虫针端向巢房壁伸入幼虫体下的王浆底部,随即提起,把幼虫连浆移出,再把移虫针伸到蜡碗底部轻轻一捺,幼虫即落在蜡碗底。操作时要仔细、熟练;凡一次未挑起的幼虫都要废弃。移的幼虫必须选一天内的小幼虫。移好一框,蜡碗口朝下,并迅速放入产浆群内,动作要轻,以防幼虫移位。点浆后,如需过一段时间再移虫,则需用湿毛巾把蜡碗盖上。浆框插入蜂群后2~4小时,即可检查接受情况。凡王台围有较多的蜜蜂,台口直、整齐,台内有浆和虫,则表明蜜蜂已接受。反之,蜡碗呈馒头型,幼虫已失,应及时补移虫一次,这样可提高接受率。

四、蜂巢的调整

浆框应放在蜂群中间,为吸引和哺育幼蜂,两边要放置带粉蜜的幼虫脾,切不要放空脾、卵脾。每5~7天要对蜂群进行一次检查,并调整巢脾。这样有利于蜂王产卵和蜂群产浆。此外,产浆的适宜巢温是35℃,相对湿度75%左右。温度过高,蜜蜂将离脾振翅散热;过低,将簇拥保护子脾,使浆框上蜜蜂减少。温度不适宜也会影响产浆,在气温低于20℃时,要注意用稻草等保温。超过35℃要做好遮荫、通风、降温工作。在高温的干旱季节,可在副纱盖上加放一麻布袋,面积约为副纱盖的4/5,每天洒清水2~3次,使麻布袋经常潮湿滴水,以便诱蜂上来吮吸水。这样,既可保持湿度,降低温度,又可增加产浆区的蜂量。

五、取浆的时间

一般都在移虫后三天取浆。但若蜂群壮大,花源丰富,蜂群泌浆情况好,可改为2~2.5天取浆。这样每次产浆量虽然少些,但总产量比三天出一次高,而且质量也好。若采用2~2.5天取一次浆,移出的幼虫可略大些。每次取浆要尽量把浆刮尽。这样,不但可减少浪费,也可避免出现陈渣,影响下次王浆质量。

【小编结语】养蜂有诀窍,想提高蜂王浆的产量,那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哦,上文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了提高蜂王浆产量的几种方法,有养蜂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有更好的办法也欢迎分享,好了,本文就为您介绍到这了,感谢您的支持。

河蟹养殖:怎样提高河蟹的成活率


【常见问题】:如何选择河蟹的苗和放苗 【专家解答】:

苗种选购,选苗放苗是养殖成功的基础。蟹苗质量不稳定,成活率不高是限制当前河蟹产量、规格的重要因素。选择优质的苗种参考标准:亲本优良;蟹苗退化程度小,背甲浅黄色,疣突明显,侧齿尖锐,额角突出,倒数第二步足超过眼前缘;蟹苗活动敏捷,附肢完整,磨爪少,肠道清晰可见,膘头好。扒开鳃丝呈淡黄色,肝胰脏呈橘黄色。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放苗时,先吐水2-3次,以适应池塘水环境。用激活+LY-生命素泡苗,快速恢复蟹苗体能,以适应环境。老水放苗,深水位放苗。 总结:选苗的时候应选择优质的,这样能够提高存活率,除了要选好苗,也还要注意密度和喂食,也还要注意水生生物的养殖,在放苗前要做好池塘的消毒工作,以免幼小的河蟹中毒而降低存活率。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养鱼怎样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利用青草养羊”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20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