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宠物对人体健康的利弊

现在养殖宠物的越来越多,其中十个人当中就有七个人养殖了宠物,占比还是挺大的。那么,养殖宠物对人体健康的利弊你都知道吗?

一、养殖宠物对人体健康的利弊

利:

1、宠物作为我们人类的伴侣动物是我们人类获得幸福和健康生活的一个来源,饲养宠物可以让人们生活的更健康,更充实,同时对人的心脏有好处,能降低血压和血脂,研究发现患有心脏病和具它一些慢性病,饲养宠物犬猫后,通过调节人的一些心理状态,可以明显减轻临床症状。通过遛犬,与它一起玩耍,可以放松人的精神。

2、对于一些独居的孤独老年人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通过与宠物的相互沟通使老年人生活的更充实。犬对于独居的人是最好的伴侣。对于一些单身的老年人在家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如突然中风,心脏病突发,经过训练的伴侣宠物能及时起到报警作用。

3、饲养宠物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和社会社交能力。在孩子抚养犬时,会扮演正面角色。而且,犬被心理学家广泛地用于医治或帮助有问题的孩子或成人。饲养小犬会给儿童从小带给责任感,和对动物的理解和同情,这些常常会转移到人身上,产生同样的对人的理解和同情心和关心的效果。

4、饲养宠物也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如果一个患有胃病者饲养一条长毛狗经常把狗抱在怀里有利于胃的康复。

5、饲养宠物也可以带来无限的乐趣成为快乐和欢乐的源泉,并能促进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人与人相互交流的机会。

弊:

1、狂犬病不容忽视,狂犬病是人类传染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人畜共患病,犬猫是最容易感染和携带狂犬病病毒,如果饲养犬猫过多,不进行十分有效的狂犬病的免疫,并随意流浪一些不免疫和无证的犬猫,就有可能使这些宠物感染狂犬病等各类疾病,就会引起人类疾病的流行,一旦发生狂犬病的流行对我们人类将会带来生命的威胁。所以饲养犬首要是要做好狂犬病的有效免疫。确保饲养人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安定。所以狂犬病的免疫每个国家都是法定强制性的免疫。

2、弓形体等其它人畜共患病,由于犬猫的生活习惯使得犬猫感染弓形体和一些肠道寄生虫十分普遍,弓形体是人畜共患病,如果孕妇密切接触病犬,感染后可能会引起孕妇流产和胎儿的畸形,所以孕妇还是要远离宠物为好,如果要接触,应对所养的宠物进行弓形体健康检查,确保没有感染后才可放心接触。

3、目前由于随意饲养宠物引起犬猫咬人、伤人的事故发生较多,对人造成了肉体和精神伤害,一些野犬和流狼犬成为我们的感染疾病的隐患,同时被咬后也要支付较高的治疗和免疫费用,加重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4、饲养宠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由于大多数宠物饲养者环保意识较差,犬猫在小区或公共场所随意大小便,另外宠物病死后的尸体随意丢弃,严重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产生了动物疾病引起流行的可能。

相关阅读

“好草”对河蟹健康养殖的多重作用



所谓“好草”,是指在河蟹健康养殖中的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全池水草覆盖率控制在50%—60%。就沉水植物而言,健康养殖河蟹,具有多重作用。
1、草质脆嫩适口,营养丰富,是河蟹的天然饵料。
2、沉水植物在水中进行光合作用可增加水体溶氧量,吸收水中的氨氮和无机营养盐类,增加水体透明度。
3、能为河蟹提供隐蔽、栖息、蜕壳的理想场所。
4、繁殖能力与再生能力强,不仅能净化水质,还可改善底质,为河蟹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5、可起到护坡作用,防止池埂倒塌。
6、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7、能提高河蟹的品质与价值。河蟹在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水草丛生、饵料丰富的水域中生长,色泽光亮、规格大,品味与价格近似于天然河蟹,从而达到养殖增产增收的目的。
当然,还要密切关注水草的生长情况,如池塘浅水区内水草长势不好应及时施肥,水草稀少应移植补栽。

猪场环境条件对猪养殖健康的影响


猪群的健康情况与很多因素都具有密切联系,其中猪场的环境因素更为重要,特别是夏季这个高湿高温的气候条件,为使健康风险得到降低,必须保持清洁环境。但在实际的生产中,有些养殖户并不注重对环境条件的管理和建设,长时间后,猪群就会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其生产力和自我的免疫能力都有所下降,导致经济效益下降。本文主要对猪场环境进行讨论和研究。

猪舍中落后的降温设施以及不良的通风,会导致猪舍的湿度和温度较高,而且在这种状态下,会使病原微生物得到迅速增长,而且这种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会使猪出现严重应激,会影响其正常代谢,因此导致免疫力的下降,种种因素都会使猪容易患有感染疫病。而且要保存好相关饲料,尤其那些使用浓缩料和预混料的猪场,若原料发霉,而猪群长期食用发霉的磁疗,也会导致健康问题。由于各方面的问题,必须对猪场给予环境条件合理选择,并尽量良好的管理。

一、猪场管理对猪群影响

对猪场加强管理,并维持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需要在管理中加入新内容,并在猪场中给予管理程序和制度的良好制定,从而使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针对地方疫病的流行情况,以及相关规定标准,采取消毒免疫的制度,防止猪群受到疫病侵袭。包括猪舍内外、猪场中的各种用具,粪污池、周围环境、下水道等,要给予定期的清理和消毒。而且要选择较好的消毒剂,保证无残留、无刺激,而且不会腐蚀设备。在日常管理中,保证场内不可有过多种类动物的仪器养殖,并分开使用料道和粪道,每天给予定时的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给猪群饮用清洁卫生的水,维护好水井,不得在周围进行垃圾、污水的倾倒。每天要保证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湿度。而且管理人员不可在猪场内大声喧哗,以及各种音响设备的放置,噪音不可高于85分贝,防止应激反应的出现。在夏季因为温度较高,而且昼长夜短,会降低饲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管理会出现不到位的现象,所以猪场的场长要对工作时间进行调整,可在早晨提早上班,或者晚上延长下班,既可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也有较为充分的休息时间,场长也要进行积极的巡视,一旦发现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在夏季饲料容易发霉,尤其对于玉米湿度,正常应在14%以下,并给予定期检查,若有没变情况,立即停止食用。并将袋装的饲料放到通风避光的地方,避免暴晒。猪场要根据季节变化进行措施的变化,夏季进行积极防暑,冬季给予防寒。若有车辆人员要进入到猪场,则体腔进行消毒,外来人员和非生产的人员不可私自进入到生产区,若必须进入,在需进行彻底消毒。对于新引进的猪,要给予健康观察以及检查,确定健康后才可进入到猪场。对于病猪,则进行隔离治疗,并及时上报疑似的传染病猪,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猪进行适当用药,及时将粪污送到贮存处理的场所,给予无害化的处理,避免任意堆放,污染环境。

二、猪场地址对猪群健康的影响

猪群要想得到健康的生长,猪场地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若猪场的地址环境较差,则会影响猪的健康。环境条件主要有空气、地势、水质、土壤等,所以猪场在选择地址时,要充分注意这几方面,如果地理位置不好,如空气受到氮氧化物、氟化物、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污染,水源和土壤中有寄生虫、病原微生物、腐败产物、矿物性的毒物,或者有铅含量、坤含量等微量元素的超标,也会伤害猪的健康状况。所以在猪场建设前,一定要对地理位置进行充分的考察。有养殖户选择河道、低洼处、以及池塘边建厂,但因为空气和土壤常年都潮湿,会有蹄病或者皮肤病的出现。如果选择在居民点或者公路边的公共场合,因为车辆行人较多,且灰尘飞扬等情况,很容易使猪受到噪音或者病原物的侵袭,还有人会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工矿企业周边建立猪场,会对猪的健康状况造成严重的危害。北方地区很多养殖户,也会在北风口的地方建立猪场,但在冬季,因为没有良好的保温设备和措施,使猪在寒冷的环境中成长,也会有健康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建立猪场时,要根据相关固定和标准,选择向阳、地势高、排水通风的地方,而且要保证水质、空气和土壤都没有受到污染,附近不要有屠宰场、皮革肉类的加工厂以及工矿企业。

三、布局对猪群的影响

如果不能将猪场的生产区和生活区进行良好的分离和管理,则不仅不利于生产管理,还会容易有疫病的出现。要设立病猪的隔离舍,避免病菌扩散,使其他健康猪传染该疾病;要设立新引进猪健康的观察舍,防止直接使其进入到生产区,将病原菌带入到生产区中。并设立粪污贮存的处理设施,可以对粪污良好处理,避免因随意堆放,而使场内外环境受到污染。并在猪场中设置良好的通风口,可随时将有害气体排出舍外。所以在布局和设施方面,要根据防疫灭菌和生物学的特点给予猪场环境的良好布局,保持方便连续和界限分明的格局。同时门口要有消毒室和消毒池。猪舍的地面要留有排粪沟和适宜坡度。并保证通风、光照和排污的要求。

结束语

良好的猪场环境会有利于猪群的健康成长,避免疫病发生。因此要对猪场的环境条件给予严格的管理和设计。要挑选空气、土壤、水质等地理位置较好的地方建设猪场,并对猪场给予严格管理,以及合理的布局,防止生活和生产混合在一起,并在夏季和冬季给予相关防护措施,防止更多问题的出现。总之,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可明显提高猪场的环境条件。

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及健康的影响


犊牛的培育是奶牛养殖业的关键环节,加强犊牛培育是提高牛群质量和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大多数养殖场在犊牛培育上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即用鲜牛奶饲喂犊牛,一般犊牛自出生到断奶约需要消耗牛奶350~450kg,占奶牛年产奶量的5%~10%,由于鲜奶市场供不应求,用鲜奶培育犊牛成本高昂,因此很多养殖场选用病牛奶、抗生素奶饲喂犊牛,但这样又会导致犊牛感染疾病或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奶牛代乳粉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用代乳粉饲喂犊牛,犊牛采食代乳粉,不仅可以早期断奶,而且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积极效应,如节省鲜牛奶、降低饲养成本、促进犊牛消化器官的发育等等。奥氏代乳粉是根据犊牛的消化特点设计的,它以优质的植物蛋白为载体,配以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血球蛋白粉、低聚糖等免疫因子,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为验证代乳粉的实际饲喂效果,特进行本次试验。
1试验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2008年3月~2008年5月在银川市平吉堡奶牛原种繁育场进行。
1.1试验材料
1.2试验动物的选择
1.3试验动物的饲养
将30头犊牛随机分组,独笼饲养,犊牛出生3d内饲喂全初乳,3~7d饲喂常乳。试验组8~30日龄开始添加饲喂一定比例的奥氏犊牛代乳粉(饲养方法见表3),对照组8~30日龄全部饲喂常乳6kg。通过对犊牛增重及发病情况的记录,计算出每头牛的日增重和净增重以及每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和发病率。将2组进行比较,看差异是否显著,如不显著,则说明代乳粉可有效代替常乳饲喂犊牛,并且不影响犊牛正常的生长发育。试验时间为30d。
1.4犊牛代乳粉的使用方法
1.4.1代乳粉的过渡
从喂初乳或牛奶向喂代乳粉过渡期为3~4d,避免突然改变日粮引起胃肠的不适应。方法是:第一天,代乳奶占1/4、牛奶3/4;第二、三天代乳奶和牛奶各占1/2;第四天代乳奶占3/4、牛奶占1/4;从第五天开始即全部喂代乳奶。
1.4.2代乳奶的配制方法
按1∶8的比例用60℃左右的温水冲调,但不可用开水,否则会使脂肪和蛋白质变性而致使犊牛难以消化,反而产生腹泻并降低犊牛的生长发育速度。
1.4.3代乳奶的饲喂方法
待混合好的代乳奶自然降温到37℃左右时,用小盆分发给每头犊牛,每天3次(做到定时,定温,定量),保证每头犊牛准确饲喂,不偏喂、少喂。
1.5试验牛的管理
试验牛从7日龄时开始训练采食精料(精料配方见表4),至30日龄1.5kg/d/头,必须保证充足的饮水。
1.6测定指标
犊牛出生重,30日龄体重,采食情况,精神状态,犊牛疾病发病情况等。
2结果与分析
2.1犊牛代乳粉对犊牛体增重的影响
试验开始对照组平均体重为39.4kg,试验组犊牛平均体重为39.6kg,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30d的代乳粉饲养试验,对照组平均体重为56.6kg,试验组平均体重为59kg。由此可以看出,用营养平衡且完善的犊牛代乳粉代替常乳的确不影响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经t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体重多2.4kg,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要多0.071kg,这说明奥氏代乳粉能够有效代替常乳饲喂犊牛,易于消化,且有利于犊牛生长。
2.2犊牛的发病情况
在30d的试验期间,两组牛均发生拉稀现象,试验组3头与对照组4头犊牛发生腹泻,并无明显差异;试验组1头犊牛食欲不振是因为对代乳粉配制方法不熟悉和饲喂操作不规范所致;试验组2头犊牛和对照组1头犊牛发生感冒均属天气突变引起,与代乳粉无关。
2.3犊牛代乳粉对犊牛饲养经济效益的分析
由表6可以看出,试验组每头犊牛30d比对照组每头犊牛可节约人民币91.4元,按照试验组饲喂代乳粉0.75kg/d头、对照组饲喂常乳6kg/d头计算,预计到60日龄断奶可节约饲养成本248.9元/头,15头犊牛共节约了3733元。在当前奶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使用代乳粉势在必行,在保证犊牛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可大大节约犊牛培育所需的成本,能够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结论
经过30d的饲喂试验,试验组犊牛比对照组犊牛平均日增重多0.071kg,这表明用配制营养完善的犊牛代乳粉完全可以替代鲜牛奶饲喂犊牛,犊牛代乳粉的确不影响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在预防犊牛腹泻上效果良好,有利于犊牛的健康生长。
从经济效益分析的角度来看,进食代乳粉组犊牛比对照组到60日龄断奶可节约饲养成本248.9元/头(鲜奶按3元/kg计算)。以平吉堡奶牛原种场为例,共有成母牛550头,预计每年可产母犊300头,仅犊牛培育可节约饲养成本74670元。由此可见,奶牛养殖场利用犊牛代乳粉采取犊牛60日龄早期断奶势在必行,必然会为企业创造丰厚的效益。

液体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


液体发酵饲料中含有大量种类繁多的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它们可以改善饲料的消化特性,给断奶仔猪胃肠道提供酸性环境,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提高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健康,进而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现通过阐述液体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肠道健康以及生长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展开了探讨与研究。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

1、液体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断奶仔猪在饲养的过程中,使用液体发酵饲料对仔猪的成长发育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其他饲料相比,效果十分显著。

首先,液体发酵饲料与普通饲料中所含成分不同。液体发酵饲料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酵母菌等益生菌群。不仅能够促进仔猪对饲料的消化,还能增加仔猪胃肠道的吸收能力,使其能够健康成长。

其次,乳酸菌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从而使饲料拥有一股浓厚的酸香味,能够极大程度上刺激仔猪觅食,增加仔猪的食量与食欲。

最后,通过液体发酵饲料的使用来降低仔猪胃酸pH值,是液体发酵饲料对仔猪胃肠道健康产生的有利影响,也是液体发酵饲料的特点之一,为消除致病菌生长繁殖的有利环境,抑制仔猪胃肠道疾病,增强仔猪机体免疫力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液体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2..1益生菌的定植拮抗作用

益生菌的存在可以在通过其自身特有的吸附性,定植在肠道黏膜、细胞上,从而形成一道阻挡有害微生物入侵的屏障,大量的夺取了有害微生物的生存空间,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成长。经实验证实,这些益生菌的黏附,不仅不会对仔猪胃肠道的细胞造成损害,还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菌对上皮细胞的侵袭。

2..2对病原菌的入侵起到抑制作用

液体发酵饲料中的益生菌不仅能够抑制致病菌的入侵和定植,还能够通过分泌抗菌物质的方法来抵挡致病菌的入侵、生长与繁殖,致使病菌失去生长的环境与空间。例如:液体发酵饲料中含有的芽孢杆菌,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会分泌出有机酸、细菌素等物质,而枯草芽孢杆菌中提取出的谷草菌素对沙门氏菌、链球菌等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的病菌有着显著的杀灭、抑制效果。在实际的使用当中,可以有效抑制各类病原菌的入侵。

2..3提供营养

液体发酵饲料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营养物质,为仔猪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其中不仅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等猪类生长必备的营养物质,还包括核黄酸、B族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促进仔猪的消化与代谢功能的提高。此外,液体发酵饲料中的益生菌在分解后会产生一些酶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弥补仔猪胃肠道消化酶中存在的不足,促进仔猪更好的消化饲料,吸收饲料中的营养,从而为仔猪的健康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供给。

3、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影响

3.1对肠道黏膜的细胞免疫作用

液体发酵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可以有效的调节仔猪肠道黏膜受刺激后产生的细胞因子,基于细胞因子在仔猪胃肠道免疫系统中起到的重要性作用,因此,通过使用液体发酵饲料,通过饲料中的益生菌对其进行有效的调节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此外,仔猪胃肠道内的益生菌,能够有效促进与激活胃肠道黏膜中的有益细胞,对患病或坏死的细胞组织进行吞噬,并对肠道外的病菌产生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2对肠道黏膜的体液免疫作用

黏膜体液免疫的主要效应因子就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不仅能够有效的预防肠道内蛋白酶的分解,在仔猪的胃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抗体,并与胃肠道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混合在一起,有效抵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确保胃肠道内正常菌群相互之间的平衡。从空间结构上来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不仅能够有效的阻止有害细菌与毒素等生物活性抗原在胃肠道进行黏附,还能够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抗体增强时,大幅度的提高仔猪胃肠道黏膜的免疫识别能力,从而增强仔猪机体的免疫功能。

4、总结

综上所述,对断奶后的仔猪使用液体发酵饲料进行喂养,不仅能够增强仔猪的胃肠道吸收、消化能力,抵御病菌的侵袭与繁殖,还能增强仔猪自身的免疫力,降低仔猪感染疫病的几率与可能性,确保仔猪肠道健康,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因此,应在猪类养殖业领域对其进行广泛的宣传与使用。

草鱼健康养殖技术


草鱼生长速度快,饵料成本低、养殖效益佳,并且肉嫩味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但主养草鱼病害相对严重、成活率低,这就影响了渔民主养草鱼的积极性。为了解决主养草鱼的病害问题,提高草鱼养殖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2014年我们进行了草鱼健康养殖技术试验,收到了较好的养殖成效。

1材料与方法

1.1地点与时间

兴城市海滨渔场,2014年4月20日—10月30日。

1.2池塘条件

水深2.2m,保水性强,注、排水方便,1#池塘(0.67hm2)、2#池塘(0.53hm2)为试验池,3#池塘(0.67hm2)、4#池塘(0.53hm2)为对照池,每个池塘配置3.0kW的叶轮式增氧机2台、投饵机1台,试验池在注水口的对角处设置2.2kW4寸潜水泵1台。

1.3清塘、注水

3月下旬抽干池水,曝晒7~10d,然后用150kg/hm2漂白粉进行干法清塘,清塘3~5d后,加注老塘肥水60cm,加注深井水60cm。

1.4苗种放养

4月15—20日开始放苗,4个池塘均放养平均规格100g的草鱼春片苗种33000尾/hm2,搭配平均规格500g的鳙鱼苗种750尾/hm2,搭配规格400g的白鲢苗种1500尾/hm2,搭配平均规格150g的松浦镜鲤苗种3000尾/hm2。

1.5养殖管理

4月22日驯化完成,开始正常饲养管理,每天早、中、晚巡塘一次,每天投喂3次,早7点、中午11点、下午16点,投饵量为池鱼体重的2.5%~3%,每10d测量体重并检查鱼的生长情况,根据生长状况调整投饵量,为保持草鱼旺盛的摄食状况,一般以投喂八分饱为宜,气压低、闷热及阴雨天气,白天启动增氧设施,晚上增氧机视池中溶解氧状况启动1~2台。1#、2#试验池采取定期调节水质,预防病害发生的健康养殖模式进行养殖管理:(1)每5d加注井水10cm,保持水质清新以增加水体活力;(2)每隔10d全池泼洒防虫杀菌剂一次,使用剂量6kg/hm2·m;(3)每隔10d全池泼洒净水解毒剂一次,使用剂量4.5kg/hm2·m,池底改良剂,使用剂量2.25kg/hm2·m。防虫杀菌剂、净水解毒剂和池底改良剂不要同时使用,用完一种药剂后,隔3~5d再用另一种药剂,以免发生拮抗反应;(4)每隔20d投喂3d中草药药饵,(商品名:鱼家欢),添加剂量5000g/t,(商品名:鱼丹)添加剂量3000g/t,中草药“鱼家欢”和“鱼丹”同时添加,中草药“鱼家欢”可增强鱼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作用,“鱼丹”具有护肝、保肝功效。

使用防虫杀菌剂、解毒剂、池底改良剂及加水调节水质从4月20日开始到9月底结束,本次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见表1。

试验池1#、2#合计1.2hm2,总产值481114元,平均产值400920元/hm2,对照池3#、4#合计1.2hm2,总产值230254元,平均产值191865元/hm2。生产成本包括:苗种费、饵料费、人工费、水电费、药费、工具费等。试验池总成本318630元,平均成本258030元/hm2;对照池总成本235730元,平均成本196440元/hm2。试验池总利润481114-318630=162484元,平均利润为135403元/hm2;对照池亏损5476元,平均亏损4563元/hm2。

2讨论

试验池由于采用定期加注井水来调节水质、改善水环境,同时定期施用防虫杀菌剂、水质改良剂及底质改良剂等为草鱼的养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投喂中草药饵料也增强了鱼体自身对病害免疫能力,通过改善环境达到防病健康养殖的目的,所以整个养殖期间试验池没有发生严重的病害,所以试验池的养殖成活率、经济效益均好于常规对照养殖池,这也为我地区推广草鱼健康养殖探索出了一条路子。

池塘主养草鱼,要确定与其它鱼种的合理搭配比例,这样可使养殖水体中的各种饵料生物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也可发挥水体中的初级生产力最佳作用,还可以净化水质、提高养殖水体的经济效益。

5月25日—5月30日,2个对照池中的草鱼相继发生细菌性烂鳃病,6月15日,对照池的草鱼又发生“烂鳃、肠炎、赤皮”综合症,病害持续一个月的时间,7月13日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草鱼的死亡率达到309/6,由于草鱼病害也引发了鲢、鳙、鲤养殖成活率下降,所以对照池鲢、鳙鱼的成活率比试验池低10%左右,鲤鱼的成活率比试验池低20%左右。

水产养殖是从水中要产量、要效益,只有养好水才能养好鱼,要想解决好制约草鱼养殖发展的病害问题,必须调节好水质(加大换水量、投放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为草鱼养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减少病害的发生,增加产量、提高效益。

螃蟹健康养殖新技术


一、根据河蟹生物学特性,创造优良生态条件
河蟹喜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草茂盛、底栖生物丰富、透明度高的水域中生长生活,为此,我们紧紧围绕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底质条件,创造一个比较适合于河蟹生物学特乡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采取了以下措施:
㈠选择良好水源
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
㈡彻底清塘消毒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池塘清整;二是消毒杀菌。
池塘清整在冬季进行,首先抽干池水,冻晒一个月,铲除过多淤泥(留淤5-10cm,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生物),检查防逃设施,维修受损部分,维护池埂,坡比尽可能达到1:2.5-3,因河蟹夜间摄食时,大部分出现在池边浅水处。
池塘清整工作做好后,即可进行消毒杀菌,具体做法是采用生石灰加水稀释,全池泼洒,亩用生石灰350-400kg。
清塘消毒措施对于养殖河蟹的老池塘尤为重要,因老池塘一般与怒较深,滋生的病菌和隐藏敌害生物也较多,故必须彻底清塘消毒。

㈢重视水草种植

水草既是河蟹栖息、避敌蜕壳的场所,也能净化水质,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氧,同时,也是河蟹喜食的好饵料,夏季还可起到防暑降温,促进河蟹生长的作用。“蟹大小、看水草”、“要想养好一塘蟹,先要种好一塘草”,这是河蟹养殖户的经验之谈,也是河蟹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做法是:
清塘药物性消失后,池水保持在20xx终商品规格,外购蟹种与自育蟹种相比较,经几年的实践证明,自育蟹种的成活率、抗病力及成长规格,都明显优于外地购买的蟹种;“三适”,即适当的放养规格、适当的放养时间和适当的放养密度。放养规格一般掌握在每公斤80-160只,放养时间一般控制在2月底至3月份(放入暂养区时间),放养密度一般确定在450-500只/亩。蟹种放养时先用8ppm高锰酸钾浸泡10-15分钟后,再行放入暂养区。
三、科学投喂、调节水质,精心饲养管理

1、在饵料投喂上,首先注重水草、螺蛳和底栖生物等基础饵料的培养,对于水质清瘦的池塘,特别是在养殖前期和新开挖的池塘,要定期施肥,以促进水草、螺蛳和底栖生物的生长繁殖。施肥的品种主要有:经发酵和消毒杀菌过的有机肥和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等无机符合肥。然后加强人工投喂,按照“前后精,中间青”、“晕素搭配、青清结合”的科学投饵原则和“四定,四看”的科学投喂方法进行人工投喂管理。整个饲养过程饲料安排各有侧重:前期,为蟹种放养初期,蟹种经过漫长冬季,消耗较大,必须加强营养,才能确保第一次顺利蜕壳,有利于提高成活率,采用的饲养品种主要有小杂鱼、蚌肉、螺蛳肉和河蟹全价颗粒饲料;中期为高温季节,不投动物性饵料,以免不利于河蟹消化吸收引起疾病,采取以水草、南瓜为主,适当搭配小麦、玉米、黄豆粕等植物性精料,以维持河蟹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后期为河蟹最后一次蜕壳和增重育肥阶段,此阶段饵料投喂应以动物性饵料和河蟹颗粒饲料为主,适当搭配水粗糙、南瓜、山芋等青精饲料,加强营养,确保增加最后一次蜕壳次数,以利提高河蟹个体规格和产量。

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坚持做到不投腐烂变质的饲料,并及时捞取残剩饵,以防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2、在水质调节上,采取“三调”措施:

一是调“新”,即注换新水,5-7天注水一次,10天半月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天注水20-30cm,3-5天换水一次。

二是调“优”,即调节PH值,将PH值控制在7.5-8.5之间,采用生石灰,每10天半与饿一次,用量每亩每米水深10公斤,不但提高PH值,同时增加水体钙离子浓度,供给河蟹吸收。

三是调“活”即施用光合细菌调活水体,特别是高温季节,对养殖河蟹的老塘口施用光合细菌,对转化吸收池底有机物分解释放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抑制有害细菌的滋生与繁殖,效果明显。通过这三个调,每亩用量5-6kg,每半月施用一次,拌土底施或用水稀释全池泼洒。通过这三个调节,使水质达到“清、新、嫩、爽”,具体达到溶解保持在5mg/L以上,透明度40cm,PH值7.5以上,氨氮0.1mg/L以下,改善了养殖水体的水质条件,对促进河蟹生长蜕壳,减少病害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水质调节的同时,还须调控水位,按照“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分三个阶段来进行调控。3-5月份水深掌握在0.5-0.6cm,6-8月份控制在1.2-1.5m(高温季节许适当加深水位),9-11月份稳定在1m左右。河蟹适宜生长水温15-30℃,最适生长水温25-28℃,水温在33℃以上时便停止摄食,处于半昏状迷态。前期气温和水温较低,采取浅水位有利益于养殖水体水稳的迅速提高,使河蟹尽快进入正常摄食状态;中期高温季节,加深水位有利于降低水温,让河蟹正常摄食和蜕壳;后期稳定在一个适中的水为,有利于保持正常水温,让河蟹有一个稳定的增重育肥、顺利生长的水体环境。

3、在病害防治上,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积极采取“清育消毒”、“种植水草”、“自育蟹种”、“科学投饵”、“调节水质”、“调控水位”等技术措施,达到不生病或少生病,不用药或少用的目的。即使用药,也根据河蟹不同症状,采用高效、低毒、无毒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药物进行预防。

黄鳝健康养殖指南


活、嫩、爽”是黄鳝养殖高产的保证。平常采用水质测试盒密切监控水质,利用惠盈公司研发生产的环境修复剂如水黄金、多元酸、惠底安、惠底爽、益生菌产品系列充分调节水质,促使水环境长期有良好藻相和菌相平衡度,溶氧丰富是衡量水质的基本条件。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做好黄鳝保肝利胆的工作,肝脏主要是提供代谢、解毒等作用,因人工养殖黄鳝在短期内由于生长过快促使肝脏超负荷运作,导致黄鳝体能和免疫力下降,产生各种病害,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长期性添加保肝宁或胆康素才能保证鱼体健康成长。根据气温、水温、水质变化、残饵情况,对黄鳝采食量进行适度调整,整个养殖过程一口网箱(3~6平方)的黄鳝吃饲料大概在10~20公斤,可达到高产。整个养殖过程中应谨慎使用任何高刺激性杀虫剂如敌百虫、硫酸铜、菊酯类杀虫剂等。

四、养殖过程疾病诊断和防治
黄鳝养殖过程中,应以养防为主(营养保健和环境修复),治疗为辅的方针。
1、发狂病
此病又名跑边、跑马、抽筋、感冒、发烧。
流行时间:一般在春夏及秋冬季节交换时期,气温、水温较低或天气突变、剧烈降温,苗种刚下箱15天内易暴发,另外在九月份投苗时也会发病。
发病原因:是由于鳝苗刚下箱后,天气、环境等因素变化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体质减弱,正常的生理代谢发生紊乱,粘液分泌无规律,使黄鳝体表皮肤抗病力下降病毒侵袭感染而引起。

症状:早期病鳝一般不吃料,敲打网箱可见病鳝苗在网箱内惊窜呈箭状快速游动,或缠绕在水草上,口张开,全身肌肉抽动发抖。此病发病率和死亡极高,是目前养殖过程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
预防:鳝苗下箱时要尽量避开降温天气,运输时不要使用冰水、深井水或与池塘温差较大的水源,调整好水温差变化(温差不大于2℃)。下箱前后使用多力安1ppm全池泼洒解除鳝鱼应激反应,一天一次,连用2次,开口时按每公斤鲜饵添加黄鳝电解多维或电解维他3克+免疫王-20083克+优饵佳5g,连用3~5天,使鳝鱼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水环境、减少应激反应及提高抗病力。
治疗:外用新威特1.5ppm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3天。待鳝苗可吃料后,按每公斤鲜饵添加爱福灭5克,连用3天。第四天至第五天每公斤鲜饵内服黄鳝电解多维或氨基酸电解多维5克+优饵佳5g(巩固治疗及恢复体质)。

2、出血病(败血、红梗)
流行时间:苗种下箱后,由于连续低温、降雨、天气恶劣或苗种质量差,抵抗力下降而引起的细菌、病毒交叉感染的综合症,此病易和烂尾病并发。
症状:白天可见病鳝头部伸出水面(俗称打桩),晚上身体有部分露出水面(俗称上草)。体表布满形状大小不一的血斑,有时全身会出现弥漫性出血,腹部尤为明显。肛门红肿,口腔、鳃部有血样粘液,与烂尾病并发时,尾部充血明显,溃烂露出肌肉,可感染至肛门,再从肛门传染到体内,解剖体内可见凝状血块。

预防:定期外用惠金碘3ppm+惠底安消毒水体,间隔3天后视塘口水质情况使用益水宝102或者益藻安105调节水质全池泼洒,内服红体康3克+保肝宁3克+拌料1015毫升。

治疗:先用养殖安1ppm+新威特0.5ppm全池连续泼洒2天,每天一次。待开口吃料后按每公斤鲜饵添加爱福灭105克+阿莫西林可溶性粉5克,连用3天;第四至五天每公斤鲜饵内服黄鳝电解多维或电解维他5克(巩固治疗及恢复体质)。

3、肠道寄生虫病
流行时间:养殖全过程中皆可能发生此病。

发病原因:由毛细线虫、嗜子宫线虫、棘头虫等寄生于肠壁粘液,破坏粘膜层引起炎症或穿透肠壁,引起内出血。

症状:病鳝食欲减退,体质瘦弱或食量一直不能达到正常水平。解剖病鳝可见肠道内壁呈红色、白色丝状虫体,长约2~3cm。有少数病鳝表现挣扎、抽动、游窜现象,易与发狂病混淆,但寄生虫病不会出现暴发性死亡。
预防:每月定期一次,按每公斤鲜饵添加黄鳝电解多维或电解维他3克+拌料1015毫升+加香水产酵母3克,连用3天,一般一个养殖周期最少需要3个疗程。如食用蚌肉,则需煮熟投喂。

治疗:在鲜饵中添加灭虫优,1日1次,连用5~7天。

4、肠炎病
流行时间:一般在7~10月为发病高峰期,其他时间也会发生此病。

发病原因:由于高温期过度吃食引起消化不良、饵料不新鲜引起细菌感染,水质严重恶化引起鳝鱼消化机能紊乱。

症状:病鳝行动缓慢、迟钝、不进食或食欲减退;白天上草,鳝体发黑,体表粘液无光泽;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轻压腹部有黄色或红色粘液从肛门流出,肠管充血发炎。

预防:定期使用益水宝102、益藻安105调节水质,惠底安改善网箱环境,同时按每公斤鲜饵添加消食利胃散3克+大黄五倍子散3克+拌料1015毫升,帮助鳝鱼消化吸收、调节胃肠道功能,预防肠炎。

治疗:按惠金碘或新威特1ppm全池泼洒进行杀菌消炎;按每公斤鲜饵添加利言平或惠得力+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连用3天。

5、大头病
流行时间:从8月中旬到入冬停食前是发病高峰期,停食后也可发生此病。
发病原因:由于高温季节食量大、排泄物多,污物大量沉积在底部而引起有害细菌大量繁殖、水质严重恶化;又因此时箱内水草生长茂密、池底残饵、粪便等进行无氧分解,产生氨气、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引起鳝鱼慢性中毒。同时网箱设置过密、鳝苗放养密度过大或水体自净能力差的池塘易发此病。

症状:病鳝头部肿大,眼睛发白、失明,嘴部有白色毛状物着生。体表出现不明显的出血状红斑,浑身无力,口不时张开,口腔粘膜充血,生殖孔有浓血状粘液流出。解剖病鳝,发现鳃部失血呈苍白色,体腔内充满淡红色血水,肝脏肿大发黑,体腔粘膜呈块状溃烂脱落,头部皮肤与肌肉组织间充满淡黄色水。大鱼易发此病,危害较大。

预防:定期监测水质,外用拌料101、益藻安105和水黄金保持良好水质。养殖后期控制水草覆盖面积,定期内服添加保肝宁3克+加香水产酵母3克+拌料1015ml。

治疗:惠底安每亩500克+水黄金500毫升连用两天,第三天外用惠金碘2ppm全池泼洒并内服阿莫西林5克,连用3天。

6、打印、腐皮、烂尾病
流行时间:鳝苗下箱后20天内和入冬前箱内载鱼量过大时易发此病。
发病原因:由于放养密度大、苗种大小不均匀、分箱操作不规范、水质恶化、网箱没浸泡好而划伤鱼体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鳝鱼皮肤外伤后,细菌感染所致。

症状:在伤口、侧线处出现小红斑,继而扩大成豆粒大小的圆形、椭圆形、漏斗形的溃疡状的涤凹,边缘出血发红,状似打了一个块状红色印记,尾部和头部可见皮肤发白溃疡,严重时可见骨骼和内脏,尾部发炎充血。
预防:定期用养殖安0.6ppm全池泼洒,每周一次;同时按每公斤鲜饵添加免疫王3克+黄鳝电解多维3克+保肝宁6克。

治疗:用新威特1ppm网箱内泼洒,同时按每公斤鲜饵添加阿莫西林可溶性粉8克,连用三天。
7、体外寄生虫
流行时间:养殖全过程皆可发生,主要在后期和越冬期危害较大。

发病原因:由蚂蝗(水蛭)、沙蛭寄生所致。

症状:可见虫体寄生于体表,吸取血液,造成皮肤损伤,引发炎症,体质消瘦,严重影响上市品质。

预防:定期用新威特1ppm全池泼洒。

治疗:用新威特2ppm在箱内连续泼洒2~3次可除去此病。

8、水霉病
流行时间:养殖全过程均可发生此病。

发病原因:由于鳝体受机械损伤及有害生物侵袭致伤,伤口被水霉菌感染所致。初期症状不明显,数天后患处长出“棉絮”状菌丝,患处肌肉腐烂,离穴独游,食欲不振,最终消瘦死亡。

预防:定期用养殖安全池泼洒。

治疗:以网箱水面计算,施用硫醚沙星,每天2次,连用3天。注意调节水体保持pH7.5~8.0。并结合每公斤鲜饵内服阿莫西林可溶性粉4克,连用3天。

9、停食掉秤、越冬死亡症
流行时间:10月至次年4月。

发病原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平衡及投喂品质差的饲料。

症状:体型越肥大发病率越高,发病前鱼体无异常现象,当黄鳝受到刺激时,往往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出现全身和口腔出血,体表粘液减少,肛门轻度红肿,肠道轻度出血,肝脏肿大质地变脆,胆囊肿胀,腹腔内有黄色积水。

预防:养殖中后期需定期使用惠底安、益水宝102、益底净103、益藻安105改良水质消除氨氮、硫化氢等不良因子,停食前1~2个月左右开始内服,按每公斤鲜饵添加越冬宝3克+加香水产酵母3克+保肝宁6克,以7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连用3天。

治疗:按每公斤鲜饵添加爱福灭-105克+阿莫西林可溶性粉5克,以7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连用5天,连续用3个周期。
注意事项:用药泼洒时先用清水泼湿箱内水草,然后泼洒已经稀释好的药液,泼洒完后再用清水冲洗。

结语:人为的努力可以抵抗自然伤害,只要养殖户按正确的方式去饲养及用药,就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损失,而且定期保健防疫,绝对比病急乱投药节省成本,惠盈动保提倡“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养殖理念,强调正确的饲养管理,正确的使用药物,才能让养殖效益最大化。

肉鸭的健康生态养殖


我国是肉鸭生产和消费大国,多年来在世界水禽养殖中连续排名第一。据FA 0统计报告,2009年中国肉鸭存栏量7.71亿只,占世界总量的76.64%。南方水资源丰富,有利于水禽养殖,在生产中己形成了南鸭北鸡的格局。随着肉鸭养殖的发展和规模的打一大,粪便产生量也增多。肉鸭的排泄物中卞要含有N ,P等有机物和C d,Cu,Zn等重金属囚。据报道,畜禽养殖每年粪便排放量约45亿七己经成为农业污染的卞要来源之一。由于养殖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肉鸭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所以健康养殖对肉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如何进行肉鸭健康生态养殖,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粪便处理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1我国肉鸭养殖现状

目前,我国肉鸭养殖大都采取低投入、开放式大棚养殖和水面养殖。大棚养殖占南方养殖总量的90% 以上.随着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传统的养殖显现出的卞要问题有:一是鸭直接与粪便接触,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一是生长缓慢,料肉比高;二是需要大量的垫料,以及产生大量的粪污、垃圾等.

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量添加铜、锌等物质。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大都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流。鸭粪中还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不仅会对河流、水源造成污染,而目一些流行性传染病会随水流传播,危害肉鸭的健康.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水源的依赖,提高肉鸭产品的品质,逐渐由传统的养殖方式向多元的养殖模式转变,包括林下养殖、网上养殖、发酵床养殖、鱼-鸭、鸭-沼-鱼、稻-鸭养殖等.

2肉鸭养殖产生污染的原因
2.1肉鸭采食量大,排粪量大

肉鸭采食量大,产粪量也大,1只肉鸭每天排出鲜粪约130 g,由此推算,按肉鸭饲养周期一般为 42 d计,1个年产10万只肉鸭的养殖场,年产鸭粪高达546 t;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场的排泄物也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2.2肉鸭养殖的卞要污染物

肉鸭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废水,卞要的污染物,一是肉鸭排泄物发酵分解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如硫化氢、氨气、胺、硫醇、苯酚、有机酸、吲哚等;一是粪污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禽流感病毒、毛首线虫卵、蛔虫卵等;二是排泄物中含有过量矿物元素,如氮、磷、铜、锌、砷、福等;四是粪便中抗生素残留,如金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磺胺、磺胺甲嘧啶等。

2.3肉鸭养殖过程中的粪便处理

我国肉鸭养殖以大棚养殖和水面养殖为卞,前者卞要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待肉鸭出栏后,将垫料直接回川或者进行自然堆肥,后者肉鸭直接将粪便排放在水中。肉鸭养殖业是微利行业,养殖场一般不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粪便处理。

3减少污染的措施
3.1调整饲料的营养结构,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肉鸭生长速度快,对蛋白质的需要量高,需要根据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不仅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还与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有关。肉鸭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是对氨基酸的需要,日粮中需含有足量的必需氨基酸,也需要摄入足量的氨基酸以保障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同时,肉鸭具有补偿生长能力,即肉鸭在生长前期由于蛋白质不足导致的生长缓慢可在后期适宜的条件下获得补偿性增重。有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定北京鸭的氨基酸模式,在降低粗蛋白1-2个白分点的饲粮中补充适量氨基酸,对北京鸭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使用含17.5%和20.5%粗蛋白日粮也不影响北京鸭早期日增重和料肉比。因此,在满足氨基酸需要的条件下,应选择适当的低蛋白饲料,可以节约蛋白质原料和显著降低粪便中氮含量。

青粗饲料的营养。干物质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钙磷比例适宜,钙含量高;富含胡萝卜素及多种 B族维生素,适日性好等。因此,适当添加青粗饲料,对肉鸭的健康和生长都非常重要。当日粮中的木薯粉、甜菜渣等含量较高时,排泄物中一部分氮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变为菌体蛋白,从而减少粪便中氨的排放。

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平衡、营养、失调和防制理论生产的,具有无耐药、无残留、绿色环保特点的一种饲料添加剂。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提高樱桃谷肉鸭的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且以1 000 m g/kg的添加量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舍内的氨气、硫化氢浓度显著降低,鸭粪中氮、磷的含量也明显减少。

适宜的氮磷比不仅能降低养殖成本,还可以减少氮、磷的排放量。通过科学的配比,环保型饲料比常规饲料的粗蛋白降低1个白分点,达到饲料利用率提高3%、粪中氮含量降低5%的效果。

3.2转变养殖方式,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禽养殖己由传统的养殖方式向科学的养殖模式发展,粗放的养殖方式转变为网上养殖、发酵床养殖、林下养殖等生态养殖 网上养殖是近儿年兴起的一项肉鸭养殖技术,采取室内网上平养,不受环境的限制,可全年养殖,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粪便通过塑料网漏到地上,通过干清粪工艺清除到舍外。这种养殖方式,避免了粪便和肉鸭的直接接触,降低了感染疾病的机率。

发酵床养殖是发展生态养殖重点推广的一项养殖技术。根据微生物发酵原理,在舍内铺设稻壳、锯木、微生物发酵剂等混合成一定比例的垫料,通过微生物的发酵、降解,实现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叭南方的一些养鸭场开始应用网上与发酵床养殖相结合的养殖方式,可以解决清粪后剩余部分产生的大量异味。

我国很多地方推行林下养鸭,发展健康生态养殖,不仅节约土地资源,又可改善生态环境。林下养殖有以下优点:一是肉鸭运动量大,肉质好,适合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一是林鸭复合经营能够促进树木的生长;二是节约养殖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高邮鸭的健康生态养殖


1. 鸭场选址与修建

应选择在水质良好、水量充足、远离交通干线的湖荡、滩涂等地势较高、而积开阔、宽敞、运动场平坦有发展余地的地方。交通要方便。鸭舍宜座北朝南,四周设有排水沟。2. 场内规划要合理场区与场外要分开,生产区和生活区要分开,饲料库、蛋库区既要方便生产取料、交蛋,又要便于送料进来和运走种蛋。消毒间更衣室的位置方便员工的进出。生产区内的育雏舍、育成鸭舍、产蛋鸭舍布局要合理。3. 供给无公害的饲料饲料作为家禽生长的物质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饲料原料,应选择具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原料。主要原料及执行的质量标准是,玉米(NY/T4182000)、大豆粕(NY/T285-2003)、小麦(NY-T4212000。饲料添加剂,按高标准严要求选择,不得使用激素类和农业部列入的违禁药品,更不能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因此,饲料质量标准须符合((NY/T4712000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必须安全、优质,无农药、无激素残留。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在健康养殖规化区域内自已种植饲料,采取传统、生态的方式,不施化肥、农药,让其自然生长,所种粮食收获后,自种自喂,这样的饲料既无污染,又安全健康。4. 科学的管理制度健康养殖应走规范生产、科学管理的路子。根据生物安全要求,制定日常工作的细则,并对工人和工作人员进行指导教育,结合管理制度和操作细则制定考核方案,确保各项制度、细则有效实施。限制外来参观者。所有进出场人员都要经过消毒或沐浴。进出场时要更换外套和靴子。确立清扫和消毒程序。根据木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保持必要的禽群间隔。规范原料及生产用具的堆放,做到物有其所,物归其所。定期对生产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在生产区适当的位置设置脚踏消毒盆,并保证消毒盆内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制定适当的病死鸭的处理方法,杜绝病死鸭乱扔乱放的现象。制定疾病暴发时的应急措施和技术方案,把疾病发生的危险降到最低。5. 疫病防控(1) 原则坚持综合性防治和防重于治的原则。鸭病综合性防治:一是,保持鸭场良好的通风换气,避免鸭舍产生环境应激;二是,鸭场环境净化。严格隔绝传染源,杜绝人、带菌动物在鸭场出现。完善切实可行的消毒卫生制度。强化消毒工作,建全消毒池、消毒室等消毒设施,定期对鸭舍、用具、环境、蓄水池、消毒池消毒,彻底消灭蚊、蝇、鼠害。对病死鸭及排泄物、粪便、垃圾等作无害化处理。(2) 防重于治就是以防为主,无论是在鸭场设计建造、鸭苗引入,还是在饲养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鸭的抵抗力三个环节着手,严防传染病的发生。做到不从疫区引种,对进出场区人员、车辆进行防疫消毒。(3) 疫病控制与免疫接种制订详细的疫病监测、控制方案和免疫程序。根据鸭群饲养周期的长短,确定免疫程序,通过监测鸭群抗体水平,确定是否再次进行免疫注射。一般产蛋鸭的防疫程序可按防疫部门推荐的防疫程序进行,雏鸭14日龄进行禽流感的首防,28日龄进行鸭瘟疫苗防疫,35日龄进行禽流感二防,开产前(大约150日龄)再进行一次加强防疫。(4) 合理使用兽药努力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鸭的抵抗力,尽可能使鸭少生病,不发病,以减少用药。若是用药,尽量使用无公害、无残留的抗生素替代,如中草药制剂、防御素、卵黄抗体等。同时,拟定科学的给药方案,严格按疗程正确用药,防止药物配伍禁忌,并建立药物使用档案。(5) 消毒剂的使用根据消毒目的选择消毒剂。应选择高效、低廉、使用方便、对人和家禽安全、无残留毒性,并且在禽体内不产生有害物质的消毒剂。鸭场消毒是正常工作,最好选用两种以上化学性质不同的消毒剂。(6) 环境卫生鸭场内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垃圾、粪便、病死鸭要及时清运到场外或作无害化处理。鸭舍内经常打扫,勤加垫料,保持干燥.保证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场内不得饲养其他家禽、家畜,并做好防鼠灭鼠工作。

罗非鱼健康养殖的日常消毒工作



罗非鱼的健康养殖是关系到能否取得预期经济成效的大事,甚至是关系到食用者健康的大事。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增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兼顾意识。

生产的水产品,注意具备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的基本条件。也要从日常管理中消除健康隐患,例如做好容易忽视的消毒工作。

首先,做好养殖场所的消毒工作。包括池水使用生石灰消毒或使用漂白粉全池泼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干法清塘,经烈日曝晒和冰冻,可杀死许多病菌和寄生虫卵,为鱼类创造良好的栖息场所,是增产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

其次,是食场消毒和工具消毒。在鱼病流行季节还要定期进行食场消毒和经常性注意投饲卫生,泼洒漂白粉水溶液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生产工具,尤其是接触病鱼、死鱼的工具一定要用5%漂白粉水溶液浸泡消毒,除了对水体、食场、工具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彻底消毒外,也要坚持苗种消毒。鱼种入池前应用药物浸洗法消毒,在消毒前应先抽样检查鱼体上病原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药物消毒。

通常都是用药浴法,即将鱼放入较高浓度的药液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洗浴,杀死鱼体上的病原体。一般先要检查鱼体,确定将要杀灭的病原体种类,再选用适宜的药物。药浴时间的长短,依鱼体大小、种类、水温、药液种类及浓度和鱼的耐受力灵活掌握。可按照一般给鱼消毒的剂量,用食盐2%~5%浸浴5分钟,或用漂白粉水溶液浸洗10~30分钟。

在鱼病流行季节还要定期进行食场消毒和经常性注意投饲卫生,泼洒漂白粉水溶液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平时管理时,用具和网具也应定期消毒。

在罗非鱼的养殖中,消毒和预防鱼病的药物最常用的有:

1.食盐:配制浓度为2%~4%,浸洗5~10分钟,主要预防三代虫病和指环虫病等。

2.硫酸铜:使用浓度为每立方米水体8~10克,浸洗10~20分钟,主要预防车轮虫等在鱼体表寄生的原生动物病。

3.漂白粉:使用浓度为每立方米水体10~20克,浸洗时间10~15分钟。具体时间可根据水温及鱼的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可预防体表及鳃部的细菌性鱼病。

4.敌百虫:使用浓度为每立方米水体10克,浸洗时间15分钟,可预防部分原生动物、指环虫和三代虫等病。

5.漂白粉和硫酸铜(10:8)合剂:浸洗10~20分钟,用药期间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确定用药时间。主要预防细菌性皮肤病,鳃病及大部分原生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和鳃病。

从杀菌目的来说,以生石灰和漂白粉两种最为经济,杀虫用的药物以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用的较多。

投喂药饵因为要将药拌入饵料中进行投喂,所以人工颗粒饲料一般将药物、鱼饵以及黏合剂按比例混合,制成含药颗粒饵料投喂。中草药饵,可以将药物混合于黏合剂中调成糊,然后将其涂洒在草料上,略干后投喂,常用的口服药有鱼服康A型、B型及肠炎灵、大蒜素等。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60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