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棚虾水质和疾病预防管理



对于地处亚热带的两广,完全有条件以低能耗(不需要人工加温)的冬棚模式反季节低成本养殖南美白对虾,所以:冬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是地理环境赐予岭南养殖户的恩惠,尽可能的抓好冬棚养殖就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丰收的最大希望之一。

今年的寒风来得早,充满希望的冬棚又是在进行中了,在岭南今年这个咋暖还寒、晴雨交加的季节中,气候的原因和其他原因已经让一些养殖区域的冬棚投苗受到一点打击了。作为秋季就开始的冬棚养殖,可能需要针对这种季节的特点和冬棚养殖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才会顺利一点。

冬棚的优点:

冬棚对虾养殖和露天的夏季养殖相比较:
1、受气候影响,尤其的受风雨的影响程度明显比夏季露天池小。
2、池塘水体水温偏低,微生物活跃度相对降低,对虾的细菌性感染疾病比夏季露天池小。
3、池塘水体水温偏低,微生物活跃度相对降低,水质恶化几率相对低。
4、经济比较合理的优点。

冬棚的缺点:

冬棚对虾养殖和露天的夏季养殖相比较:
1、冬棚光合作用少、氮循环比较弱、换水少排污不如夏季,养殖过程中积累的污染是气候回温时水质失控的伏笔。
2、水温低对虾的生理功能下降、虾大得慢,病毒性疾病的发病几率高于夏季。
3、在岭南,冬棚的养殖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极端寒潮或者反常的冬热天。
所以冬棚对虾养殖的水质管理、养殖管理、底部管理都带有冬棚的特性,在许多环节也有异于露天夏季养殖管理。

冬棚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投苗

一、投苗时机

1、冬棚虾的投苗如果能够安排在中秋前投苗,那么就可以在虾生长到5-6公分的时候看天气再盖棚,这时候虾已经大了,应激能力比较好,对该棚前后的环境变化相对有承受能力,但是也不要一次性的密封冬棚。见视频1。昨天刚刚把棚盖好但是大门是敞开、自由通风的。

2、冬棚虾没有赶上在中秋前后投苗,那就尽可能安排在盖棚后再投苗,可能会顺利很多。

二、冬棚投苗前的培藻

冬棚一般不建议清水投苗,尽可能的适当培藻,在看到水色后再投苗,但是也不建议施肥太多把水搞得浓浓的。

冬棚由于光合作用少、水温低,培藻的速度相对慢于夏季的露天池,这种情况下需要耐心,切不可有大量施肥、不信就培不了的心态,避免池塘底部发滑。尤其是外水源应激太肥的区域,更加不能够和天气斗气拼命施肥。这种外水源比较肥的区域就不需要用有机肥了,可以在投苗前两天,每立方水体泼洒藻生源5克、丰收宝和米糠发酵物10克,这种培藻措施的结果见下图1:

三、刚投苗后的水质管理

冬棚养殖一般投苗密度怎么样也会比夏季露天池高,一般也超过每亩二十几万,有时候冬棚虾(小水泥池)投苗密度高达每平方1000尾苗左右。

投苗密度自然投料量也相对大,投苗20天内就可能会每天投料4-5餐。这种条件下,虾苗小、外水源低温,很难做到充分的排污。

所以怎么样稳定投苗早期的水质就是提高成活率的一个关键点了。

这种条件下稳定池塘水质的方式方法可以参考以下措施:

1、投苗第二天在池塘上悬挂菌屋,每100平方悬挂了500克,每10-20克一袋。悬挂方法是:尽可能悬挂在在增氧口附近的水面。见视频2

2、在投苗的第五天,每平方泼洒蓝荧标兵1克,可以保持水体在投苗的20天内相对稳定很多。见下图2:

冬棚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要点

一、尽可能的提高冬棚内的光合作用,保护藻的健康生长,从而保护养殖水体的氮循环。

养殖水体的藻,不仅是为养殖水体提供溶解氧的主体,同还时是养殖水体氮循环的主体之一,藻的生存状况会直接的涉及到养殖水体的质量。因此在光合作用低、水温偏低的冬棚中保持一池有良好藻的水体,对维护冬棚养殖的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

1、在保持水温前提下尽可能通风减少冬棚内的水蒸气,提高水体的光合作用效率。冬棚内水蒸气见下视频3:

2、没有必要勿滥用有明显杀藻作用的消毒药
没有必要勿滥用有明显杀藻作用的消毒药避免伤害藻类,在需要消毒的时候可以采用对藻几乎没有伤害同时有诱食性的水溶性大蒜素来控制弧菌泛滥。见图3

3、不要太随意的定期使用消毒剂,从而达到保持藻稳定的目的。有些养殖户比较习惯定期消毒、定期的使用抗生素,在冬棚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消毒剂好像不是那么好的习惯。

4、勿滥用肥料尤其勿滥用有机肥。

二、合理投料避免回温时留下水质恶化的伏笔

南美白对虾是变温动物,也就是水温有多高,虾的体温就有多高,当水温低于16度时,虾体内包括消化酶在内的各种酶的活性和激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尽管有时看到虾在16度水温还是吃料可以的,但是这时对虾的消化酶已经分泌很少或者活力很低了,喂进去的东西有许多可能是照样排出来。所以这种低水温的条件还是最好控制一下料,避免给池塘增加负担。低温时对虾粪便见图4:

三、通过合理的调水和底改措施,降低水体和底泥的富营养化程度
这一条出了合理投料外,在室内小水泥池养殖要加强硬件建设,尽可能及时将水里面未分解的含氮物质去掉,为减少水体、底部有机肥减负。见图5:
在冬棚大池塘里,尤其是土池里有必要时可以采取化学方法,把水体、底部的有机氮惰性化为难参加氮循环的物质。也就是通常说的改底调水。见图6

四、低水温的时候,慎用微生物制剂,避免其成为水温回升时水质恶化的帮凶。(这一条以后会详述)

水温低时,许多微生物是处于休眠或者芽孢状态,对水的氮循环基本上起不到作用的。如果低温水时看到活菌效果一般般就滥用活菌,这些活菌可能就会默默的呆在水里。可一旦水温回升就会马上活跃起来,平时积累在水里的微生物太多就可能会带来水体有害物质(亚硝酸盐等等)猛的升高、底部耗氧量猛升高等等的副作用。所以冬棚养殖适当控制微生物用量是比较慎重和理智的做法。微生物对养殖水体不同有机污染物的耗氧量见图7
从图7可以判断一下:按目前土池的产量、底泥和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池塘能否有溶解氧条件保证水质的生物净化?7年前广西北海一个没有养过虾的美眉提出不要滥用活菌是很有道理的!

冬棚养殖微生物的使用也可以通过悬挂方式方法来进行,这样子就可以避免了回温时微生物耗氧量太大的副作用。见图8:

五、勿滥用含絮凝剂的调水、改底产品

低温时不要为了水好看一点就滥用含絮凝剂的调水、改底产品,避免水体中的腐败物沉淀到底部。避免一旦水温回升就会马上活跃起来,平时积累在底部的腐败物和微生物一起协同恶化水质。絮凝剂使用后水体和底部的关系见图9:

冬棚对虾养殖过程中疾病预防的主要关键点

冬棚对虾养殖主要需要面对的是白斑综合征、红体等等病毒性传染病,一般细菌性疾病相对少于气候炎热的露天池。对病毒性疾病的预防重点是消灭容易感染病毒的、体质弱的对虾(易感体),至于的确消毒、定期拌喂抗菌素这一条,对于通过摄食传播(经口传播的疾病)的病毒性疾病,其效果不一定会会达到预期目的。(关于冬棚疾病以后会详述)这些工作原则是:

一、做好冬棚养殖每一次回温时的水质恶化预防工作和疾病预防工作
对虾的冬棚养殖过程中,每一次气候从冷转暖、阴转晴时,恰恰就是冬棚养殖水质管理的关键点和疾病预防的关键点,许多冬棚养殖(包括冬季露天养殖)就失误在这一点上,所以必须做好冬棚养殖每一次回温时的水质恶化预防工作和疾病预防工作。这些预防工作并不是靠什么养殖模式或者神丹妙药来完成,而是靠平时的合理管理来完成。
低温时冬棚养殖的合理投料是水质维护的重点。合理投料其实就是学会控料,水温太低了就把料控下来。在水温降低到20℃左右时,适当控制投料量,水温低于16度严格控制投料,可以每天撒211一包/亩取代投料。合理投料是冬棚养殖的一个关键点,合理投料避免过度的有机物在底部积累,给回温时水质恶化留下伏笔。

二、护理好冬棚养殖的每一次换壳,是减少对虾偷死和其他继发性疾病的重要基础。
护理好每一次换壳,尤其护理好回温后的第一次大换壳,是减少对虾偷死和其他继发性疾病重要手段。
水温度下降,带来的对虾低体温会导致对虾体内所有激素(包括脱壳素)的分泌都降低了,换壳就可能没那么规律、没那么轻松了。这种条件尤其注意:回温的时候很容易就出现换壳不遂带来的偷死。低温引起的脱壳不遂见图10:

换壳期主要护理工作是:

1、在当地换壳的相对集中期(有一些地方是初一、十五,初八、二十三),如果不是非常必要,最好慎用消毒药、杀虫药等等这些有刺激性的产品。

2、如果是水温比较低,或者水温忽然从低到高,出现比较大的回升,可以使用脱壳素帮助对虾及时换壳。
这里要注意的是:虾换壳过程是有壳脱出来、壳长回去两个过程。壳脱出来这个过程主要是受对虾体内脱壳素水平有关系,跟水里钙等等营养素没关。不主张在换壳前大量的泼钙之类的营养素。就有一些过分使用钙的或者水体硬度太高的养殖户,反而频频有换壳不遂的现象。见图11:
3、使用营养素平衡的饲料,使对虾有分泌脱壳素的营养基础。

4、脱壳期尽可能保证池塘有充足的溶解氧,有必要就连续几天每亩撒200-300g的有分解作用的增氧剂。见图12:
5:注意观察脱出来的壳是全身壳?还是浮起来的壳?还是头尾壳?以作为预防后面的虾是否有换壳困难的依据。在脱壳明显了,这时有必要再来补充钙也不迟。

冬棚养殖的底改原则

在两广的对虾冬棚养殖,从面积上看,土池是冬虾的主力军。土池的水和底泥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动态体系,所以水质管理就必须涉及到底部改良。底部改良的原则是:无论是采取分解底改也好、生物底改也好,改良后的结果必须是:降低了池塘的耗氧量!没有降低池塘耗氧量就意味着没有降低池塘水体、底部的污染物,也就是并没有达到改良底部和管理水质的目的。

太冷气候的冬棚养殖

养殖池塘保水温的具体方法是:

一般低温气候的管理措施:

1、在保证不缺氧的前提下,最好是尽量少开水面增氧机,尽可能减少水温流失。有需要的时候适当撒一点增氧剂。不要怕,水温越低,水体溶解氧消耗的主体——微生物越不会耗氧,同时,水温越低,水体溶解氧会越高。这些因素加起来,可以放下一点心,把保水温的工作尽量做好。

2、有底氧的朋友可以尽可能的使用,底氧有提高水温的好处。通过没有准确的临场观察发现:有底氧的池塘,在同等条件下会比没有底氧的池塘水温高2℃。

3、这种低水温条件下,对虾一般是不会吃料的。所以不要投料了,可以每天用一次211营养矿或者氨维营养素提高其抗寒能力。
 
4、对水质不要过分的苛求,尤其慎重使用微生物。这种水温微生物也需要休眠。低水温的条件下,水中微生物多处于静止或者休眠状态,水氮循环相对很低了。这种情况会导致氮积累在水中,加上换水量又少,这就给池塘水质以后可能恶化埋下了伏笔。当水温一旦回升,积累在水中的氮、由于滥用微生物休眠在水里的大量微生物一下子复苏,同时冬棚对气候的回暖又有放大的效果。这些因素加起来,一下子水质恶化将会出现报复性的状况,很容易出现水太浓、亚硝酸升高、溶解氧降低等等副作用。所以:低水温的时候,冬棚养殖应该:合理控料、合理使用活菌。切忌:滥用活菌和滥投料。

5、回温的时候,及时加强棚的通风,有必要的时候用一次塘生态或者氧化底净,这可能会有很大的预防水太浓、亚硝酸升高、溶解氧降低等等作用,也是冬虾预防疾病的一个主要手段。

6、回温的时候,加料需要慢慢的提高,不要看到虾吃料猛了就哈哈大笑的高高兴兴的一下子把料恢复正常的投料量,也可以拌一点海知富或者111多维帮助消化道的恢复。

7、回温的时候,一定要观察:对虾有没有大换壳的现象。回温后的第一次大换壳,对虾往往是最需要人为帮助其提高的体能,对虾才能够顺利渡过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体能不足的难关。

极端低温气候的管理措施

还是靠天吃饭的水产养殖的确尽管没有能力改变气候,只能够合理的采取一些措施还是能够弥补一些。

严寒来临之前做好冬棚护理工作,保证冬棚的保温性能。

1、提取把棚整理好。保证最大限度的不流失棚内温度。冬棚尽可能的少破、漏。见图14:

2、把棚膜压紧,不让冷空气那么容易进入棚内。见图15

3、为底氧的输气管穿衣服,尽可能的不让底氧的热量流失。见图16:

4、为冬棚装上太阳灯,大致是每亩1千瓦。

5、把太阳灯24小时开着,时时刻刻温暖着冬棚的棚温。见图18
看看棚顶的水雾和水珠,就知道棚内外的温差有多大!

装太阳灯御寒的作用:

装太阳灯的作用并不是加热池塘水,这个功率的太阳灯不可能加热池塘水。而是加热冬棚内空气或者说减缓冬棚内空气下降的速度,从而让水温的降低速度减慢,达到保水温的目的。如果你把太阳灯照在水面其实也就是仅仅是加热了那么一点点太阳灯附近的水,要是这些一点点稍微有温度的水吸引了对虾游过来,那就反而可能会带来麻烦了。

要是严寒时间太长了这种措施并不能保证冬棚内的气温不下降!不过地处亚热带的广东、广西是不可能会有10天以上的0℃,更加不要说,海南岛了。要是真的有这种太极端的气候也只能听天由命或者使用加热系统了。

延伸阅读

梅雨时小龙虾水质掌控和疾病预防


在多雨季节,因为经常下雨,光照不足,地表污物、泥土等随雨水流入养殖池塘,往往会对小龙虾造成如下危害:

(1)改变水质。因光照不足,泥土、污物等流入虾池,引起养殖水体中各藻类生长不旺盛,水体自净能力下降,部分藻类因长时间光照不足及泥土的絮凝作用而下沉死亡,并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厌氧分解,产生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体中这些有害物质浓度上升,引起小龙虾发生慢性或急性中毒,容易引起正在蜕壳或刚完成蜕壳的小龙虾容易引起死亡。

(2)诱发疾病。长时间光照不足.会引起小龙虾吸收钙质的能力下降和自身免疫力下降,连续阴雨天后,常引起小龙虾蜕壳不遂症和软壳病。

水体中有机物和下沉的死亡藻类以及随雨水流入的地表污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引起水质变坏,病原体的大量繁殖,常常会引起小龙虾发病。

针对上述情况,在梅雨季节小龙虾养殖中,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在梅雨季节来临前,每立方米水体用强氯精0.3克化水全池泼洒。

(2)每10天使用1次生石灰消毒,视水质情况每立方米水体每次使用生石灰10-20克化浆全池泼洒。

(3)消毒剂使用3天后,每亩水质1米水深用光合细菌冻干粉500克,兑干净水,选择晴天中午,或用100瓦白炽灯照射2小时左右光合细菌活化后全池泼洒,每15天左右使用1次。

(4)连续几天阴雨时,每亩水面1米水深可用EM菌粉300克,活化竞水后,另加虾康(噬菌蛭弧菌)200毫升全池泼洒。

(5)池塘中水生植物覆盖面积超过1/3时,人工割除多余部分,以增加池塘光照面积。

(6)投喂优质饲料,根据天气、水质等情况,做好“四定”投饵,并在饲料中添加0.25%免疫多糖、0.1%高稳维生素混合投喂。

承载对虾养殖户一年希望最大的冬棚虾开始了,盖冬棚要注意哪些?



冬棚反季节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是承载着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养殖一年中最大的希望的一造。盖冬棚一般应该选择在当年第三个寒潮左右,不过由于岭南气候的不稳定和其他令人心有余悸的气候反常往事,比较慎重的一些朋友现在就已经开始盖冬棚了。

在今年这种气候条件下,在这个季节,在这个温度下,盖冬棚需要注意一下冬棚覆盖后对池塘水体水温和其他理化指标的影响,尤其是投苗不久的池塘,更加要注意在管理上尽可能的克服覆盖胶膜后对池塘水质的影响。这两个星期,珠三角冬棚覆盖主要出现的问题是:

一、昨天一个刚刚盖好了的冬棚,尽管前后已经打开通风了,可是水温今天还是一下子飙升到37℃。

1、这种前后已经打开通风依旧水温过分飙升的状况,就尽可能的在冬棚顶部留通风口,加强冬棚内部降温见图1:

2、并密切注意会不会因为水温的升高影响水体的耗氧量和氮循环,出现亚硝酸盐升高。
这方面可以通过合理控料和通过准确改底,降低池塘的耗氧量来控制,见图2:

二、珠三角的一些老养殖区域,也有许多池塘出现了:昨天刚刚复盖了胶膜,今天亚硝酸就超标的状况。

水体亚硝酸盐超标也就是意味着:
1、水体中的溶解氧降低,已经不能够维持这个水温条件下水体良性的有氧氮循环。也就是说:池塘的耗氧量因为池塘水温的升高而加大了。

2、池塘中的含氮物质相对多了。

所以,这种气候条件下覆盖了冬棚,在管理上最好:
1、覆盖冬棚后如果水温升高,应该适当的控料。冬棚和露天池季节不一样,冬棚不一定要抢时间出虾,而是重点盯在冬天那几个节日,时间还是有的。所以尽可能的配合水质合理控料,能够保证水好、底好、虾健康,你才有资格选价格!
2、耐心一点,忍受暂时性对虾食料慢一点,尽可能拖到降温才盖棚,不要急,时间还有的是。
3、覆盖冬棚前后尽可能的准确为底部减肥,减少覆盖冬棚后水温升高时的耗氧量和亚硝酸盐超标的几率。见图3:
养殖水体的各项指标和养殖池塘的底泥是密切相关的,所以:通过合理的改底措施降低底泥能够释放到水体中的活泼有机氮,减少了加入氮循环的氮,结合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比如提高溶解氧)是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体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同时改良了底泥(也就是为底泥减肥)。
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在冬棚里悬挂菌屋,促进水体的良性氮循环,悬挂菌屋是冬棚促进良性氮循环、维护水质的最良好措施之一。见图4:

4、刚刚覆盖冬棚当天,每亩泼洒胜维211一包,提高对虾体力和抗温差能力。




珠三角三个冬棚对虾的介绍和比较





本文介绍的这三个池,和珠三角的其他池塘一样,都是淡水的土塘,养殖需要的外水源基本上也就是小沟的水,水质偏肥,池塘的底泥基本上很难清淤。

一、这3个池的大概情况分别是

1、养殖大致情况见图1:
以上的L、T、H分别是养殖户的姓头一个字母。

2、这几个池塘的养殖其他数据如下,见图2:

二、这一造养殖过程中的气候条件

这一造的冬棚气候可谓是过山车,气候忽冷忽热,忽晴忽雨。见下图3:
这种气候条件下,在这种水温条件下,L、T塘能够在110天左右养殖出40左右的规格,从主观上看感觉还是满意的。因为:气候真的不给力!看看养殖过程中的:

2月22号的下午热得坐在家里就开冷气。
2月23号却突然降温。
2月25号,珠三角气温是最低10℃,严寒+雨。
看到这么几天的气候,确实感到是过山车的感觉。

三、L、T、H这三个池的效益

由于今年的虾价一般般,L塘是春节前卖的,有超过5万的利润,T塘总产量高虽然高于L塘。反而也就是差不多的5万利润。
但是H塘就无话可评价了,基本上能够拿回苗钱了。

四、养殖过程中这三个池的主要影响因素

1、池塘太肥是这三个池的共性,养殖不久就出现了砂壳虫和红虫。见下图4:

2、外水源太肥加上水温的原因,这一造的养殖是很难有换水条件。

3、气候变化大、池塘内光合作用差,导致水体的变化随气温变化大、亚硝酸盐等容易超标。

五、养殖管理的原则

1、投料的原则
L和T池的从投苗开始,基本上是严格控料。
早期是比理论投料量少一点,中后期是一天三餐控制在1.5小时吃完。目的是为了池塘的水质和底部有条件卖40以上规格的虾和亩产超过800斤。

H池投料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快加料。
从投苗开始就以比理论投料量多一倍的量投料,中后期一天三餐,看料太时间为2小时,目的是为了抢在水质和底部恶化前。
尽快的到达100条这个可以不当虾仔卖的规格虾(抢在水质和底部恶化前虾起码有100条规格这种想法,在一些养殖区域的一些人中还是有一点的)。这种听天由命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自己掌握的调水、改低措施没有自信心导致的。也就是这种想法往往会埋下中后期水质难控制的伏笔。

2、调水改低原则
L和T池调水改低原则主要从下面几方面做起:
一方面是:L和T池的从投苗开始,基本上是以合理投料为调水底改的基本,尤其是在水温低于18℃是严格控料改为每亩泼洒胜維211一包(在这100多天的养殖周期,胜維211用了11次)。做到在不浪费料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池塘底部的负担。

二方面是:底改平时一般每天撒含酶的增氧剂维护,其他基本上没用。见下图5:
使用方法也就是每亩400克,费用低效果好,目的是提高底部的溶解氧和适当分解有机物。

三方面是:密切直接观察底泥和水的藻密度、饲料台的底部是否发滑。需要时每亩撒底康1.5公斤。

四方面是:在水体亚硝酸盐偏高时用过大苏打、在出现裸甲藻是使用过裸甲安外,其他解毒和抗应激的东西几乎没有用过。

由于L和T的淤泥不仅厚、外水源比较肥,这一造的百天用了28次底康。

在这一造的养殖过程中,基本上没用出现过水太浓、有异味和明显缺氧状况。T池曾经有过一次亚硝酸盐偏高但是通过增大撒酶增氧剂量纠正了。

L和T收虾后底泥大致如下,见视频1:

从池塘的底泥可以看到,L和T池塘在养殖过程中的底改措施相对合理,池塘的底泥经过100多天的养殖后还是相对比较好,底泥的4-5公分没有发黑、发臭,这样子的底泥就有环境资本让虾继续养下去和有资格等价格。

H池调水改低主要是:
没有从做好养殖管理的最基础工作——合理投料做起,投苗后投料就以“让虾拼命吃,盼虾尽快大”的指导思想来管理,导致中后期水质和底泥比较失控。

调水措施没有结合池塘的实际条件,采取明确的针对性,只是泛泛的以解毒为主,底改措施以氧化剂底改菌等等生物为主,导致底部只是表面一层薄薄的被氧化,0.几公分以下都是黒臭。这些条件导致了对虾在投料少的前期好像问题还不大,但是在投料量开始大的中后期,就频频出现纤毛虫、脱壳不遂等等偷死,也出现了亚硝酸盐、氨氮超标等等异常水质。H塘在中后期损失偏大,饲料比也就偏大了。

H塘收虾后的底泥大致如下,见视频2:

从视频可以看到,池塘的底泥只是表面一层薄薄的被氧化,0.几公分以下都是黒臭。这种条件一旦拖网或者气温改变等等原因导致水体上下交流,问题就出来了,此外这种池塘底部条件,纤毛虫感染率、脱壳不遂的发病率相对会高很多。因此:H塘的条件决定了养殖户只能够顶到哪天算哪天,见势不妙赶紧卖了,没办法计划出虾的规格和看市场价格出虾,这一点是养殖户最不愿意做的事情。

目前在许多的老养殖区域,要求有理想的外水源和池塘可能比较难.而且许多养殖区域清淤不容易,最多也就是把淤泥往塘边推一下,很难完美的清淤。面对这些客观条件,养殖户可能更加需要采取的底改调水措施有明确的针对性而不是泛泛而为,或者滥用底改。没有明确针对性的底改措施可能就会出现:频频的底改但问题偏偏就出在底部太脏。

在山东等养殖区域,去年就出现过许多硫化氢偏高的例子,当时一些在硫化氢偏高还使用生物底改处理底部的养殖户,就让这个硫化氢带来的损失。所以:以目前的养殖条件,养殖过程中的每一项底改调水措施,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养殖池塘的条件,采取针对性明确的措施,而不能够人云亦云的模仿别人可能在他的池塘条件中是成功的措施。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冬棚虾水质和疾病预防管理》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母猪预防疾病”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581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