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虫养殖技术

养虫箱、产卵箱、网筛必不可少,养虫箱深度约15~20厘米即可。初养可购种,以后可自繁,选中生长健壮,生命力强,无病、无伤的面包虫单独饲养。8龄虫应多喂青菜,羽化后应喂瓜果皮、菜叶、麦麸等使其补充营养,大约5天可换1次饲料。

1、器具准备

养虫箱、产卵箱、网筛必不可少,养虫箱深度约15~20厘米即可,以防虫子爬出,产卵箱底部的铁丝网眼大小以卵可漏出去而虫爬不出为宜。网筛用来分离虫粪,使虫漏不出去即可。有条件的可用高温消毒,或洒1%有效氯的漂白粉。

2、繁殖培养

黄粉虫的生长期约为100天,经过8个龄期,属完全变态。初养可购种,以后可自繁,选中生长健壮,生命力强,无病、无伤的单独饲养,饲养条件:温度20~28摄氏度,相对湿度50%~80%。8龄虫应多喂青菜,便于化蛹和羽化,10天后可化蛹,再经一周羽化,刚羽化时活动少,不取食,约3天以后开始取食、交配、产卵,此期间应喂瓜果皮、菜叶、麦麸等使其补充营养,大约5天可换1次饲料,其产卵盛期约12个月,此后渐少时应剔除。

3、饲育管理

新产出的卵在25~30摄氏度时经5~7天孵化为幼虫。初期需喂优质食物,以麦麸、玉米面为主,随个体的成长,可以加入稻糠、豆腐渣、鱼粉、叶片、瓜果皮等,2~3天加1次饲料,饲料量与虫量的比例约为2:1。每隔5~6天清除1次粪便,随个体的成长,需扩大饲养面积,以2~3千克/平方米为宜。另外在饲料中添加葡萄糖、赖氨酸0.1%~0.2%也能有助于其生长。

相关推荐

地鳖虫养殖技术


一、幼虫、中虫的管理
地鳖虫幼虫孵化出来后,便与卵块分离。筛出的幼虫连同饲养土一起放入坑池内或盆内饲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0万只,饲养土深8厘米即可,以后随着分池饲养逐渐加深,中虫10~12厘米。幼虫饲养适宜温度为32℃,中虫为30℃。
幼虫出壳后5天开始吃食。这时需喂部分麦麸,瓜果的花,小青菜,南瓜丝等。麦麸最好用细眼筛筛过后泡制。幼虫期需添加面粉,豆粉等更优质的粉料,用量不需过大。
幼虫经7天饲养后蜕第一次皮。蜕皮的1~2天期间不吃食,再经过20天后蜕第二次皮,此时的幼虫吃食量大增,活动量也大,这时便需第一次分池。分池时连土带虫扒出二分之一放入另备的空池或盆内,括平,然后填放入新的饲养土,略超过原来的饲养土深度,分池饲养土如果温差太大,应预热才能进池。
随着幼虫不断长大,养殖密度也显得过大。如果用手翻动饲养土,虫子和饲养土的比例达到1:4,喂食时饲料撒下去,坑土表面呈波浪形翻动,就表示要重新分池了。
幼虫经过3~4次分池便长成中虫,这时预算的坑池内可养满,经拣雄后中虫不再分池,直接长成成虫。中虫的管理较为粗放,饲料也是需粗放一些,能吃饱就行。
二、拣雄交配的管理
地鳖虫的幼虫期公母一样,在蜕第9次皮时,雄虫随之羽化。羽化后的雄虫7~10天性成熟,寻找母虫交配。一只雄地鳖虫可与20~30只母地鳖虫交配。雄地鳖虫数量占总量的40%左右。母地鳖虫需再经3次蜕皮才性成熟,这样雄地鳖虫就显得过多。人工饲养者利用地鳖虫生长的参差不齐的特性,在雄地鳖虫蜕第8次皮后,分拣出生长快,但未羽化的雄地鳖虫,制成干品出售,这一举措可增加产出效益。
雄地鳖虫蜕7次皮后,背部的两片背甲边缘出现2个尖角,而母地鳖虫没有;雄地鳖虫的后腹部生殖厣(生殖口盖)较小,母地鳖虫生殖厣较大。我们根据以上特征,拣出雄地鳖虫。
拣雄工作在饲养池(盆)内出现羽化雄虫后15~20天开始进行。分拣时把虫子筛出,放置盆内逐个分拣,分拣完后把饲养土与拣后留下的母虫一齐放回坑池内继续饲养。()因地鳖虫的生长总有参差不齐及人工拣制的不完全,较小的还未体现雄虫特征的与漏拣的雄虫便足够供应母虫交配的需要了。
三、成虫的管理
温室饲养地鳖虫6个月拣雄,拣雄后2个月为交配期,2个月后50%以上的母虫开始产卵。一般每平方分米面积有2粒卵块便可筛孵了。筛卵由人工操作。一般自第一次筛卵后每隔20~25天筛一次。先括去饲养土表面的杂质,一人从饲养池里把虫、土一起扒出来,倒入另一人所持的1目筛里过筛,1目筛下面放置6目筛。1目筛把成虫筛出,倒入旁边预先放置了饲养土的盆里,再用6目筛把卵块筛出倒入另一个专门放置卵块的空盆。一个坑池筛完后,把饲养土与成虫倒入饲养池饲养。
筛出的卵块夹杂着部分地鳖虫粪便等杂物,可放在水中淘洗。卵块入水会浮起来,一般杂物都下沉。把卵块捞出,用清水冲洗后阴干、过筛、簸去空壳、拣杂,这样的卵块就可留种孵化了。卵块除自己留种外,多余部分可作种出售。一时不能出售应用饲养土拌起来,放置在阴凉处保存。-5~10℃可保存半年。
经6个月产卵后,母地鳖虫体重明显减轻,大批量死亡。这时便可采收成品虫了。在采收前3个月第二批幼虫已孵化好并等着分池,这样饲养池始终不空置,周而复始,以达到最佳效益。
四、温、湿度的控制
地鳖虫各龄段对温度要求孵化卵块为28~30℃,幼虫、中虫为28~32℃,成虫为25~28℃。湿度要求孵卵时为35%~40%,幼虫为35%,中虫为40%,成虫为45%。立体饲养池内上下层坑池有2~3℃温差。人工放养地鳖虫时应始终将成虫放置下层坑池,幼虫放置上层坑池饲养。
五、饲喂管理
人工饲养地鳖虫需每天傍晚5~6时投喂食料。喂食量应根据虫子的各个生长阶段的食量灵活掌握。喂食方法分为3种:
1.把饲料制成小团,分点喂食(适用于幼虫)。
2.把饲料撒在饲养土表面(适用于中虫)。
3.用1515厘米的塑料薄膜做成食台,饲料放在食台上(适用于成虫)。
江苏省常州市超力地鳖虫(土元)养殖专业合作社马士峰
电话:13606128893

甲鱼养殖之吊钟虫病防治技术



[病原]鳖吊钟虫病的病原为钟形虫。
[症状及病理变化]患病鳖食欲减退,消瘦,生长发育缓慢。在病鳖的四肢凹处、颈部、腹甲及尾部,肉眼可见附着的吊钟虫,腹甲部像生锈似的洗不净。吊钟虫侵害严重时,稚、幼鳖全身呈灰白色。
[流行情况]吊钟虫病危害各种规格的鳖。常温养殖池流行季节为6~9月,加温池一年四季均可患此病。该病流行面广,鳖常因并发其他传染病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预防
全池定期遍洒浓度为4毫克/千克的硫酸铜与浓度为1.5毫克/千克的硫酸亚铁合剂,浸泡24小时后,排去1/2含药水,然后再补加足量新水。治疗
1.清塘放养时,若水温在10~30℃之间,用浓度为0.35%的食盐水浸洗病鳖10~20分钟,每天1次,连用2天,可杀灭虫体。
2.患病鳖池遍洒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药物浓度随水温而定,水温高时,药物浓度为0.8毫克/千克;水温低时,浓度为1毫克/千克;连续泼洒2天,能有效杀灭钟形虫。
3.若病鳖体重为3~4克,全池遍洒浓度为0.6毫克/千克的硫酸铜,连用2天,再泼洒浓度为0.3毫克/千克的三氯异氰脲酸,钟形虫3天死亡;若病鳖体重为200克,连续2天全池遍洒浓度为0.6毫克/千克的硫酸铜,同时连续3天投喂“鳖肤康”,可治愈。
4.用浓度为10克/千克的高锰酸钾涂抹患病鳖,经30~40分钟放隔离池,连续涂抹2次,可杀死虫体。

黄道蟹和面包蟹的区别


在中国自古就有独特的食蟹文化,中国周朝已有蟹胥,食蟹之风初于唐,流行于宋,更盛于今朝。如今风靡在中国民众餐桌上的除了本土的江蟹、湖蟹、海蟹,更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优质野生海蟹。那么这其中受欢迎的黄道蟹和面包蟹的区别是什么呢?

黄道蟹和面包蟹的区别

面包蟹就是黄道蟹的一种,学名食用黄道蟹,但是黄道蟹不单单是面包蟹。

黄道蟹下属有八种蟹,主要包括首长黄道蟹(珍宝蟹)、普通黄道蟹(面包蟹)、北黄道蟹(乔纳蟹)、斑纹黄道蟹(露趾蟹)、智利石头蟹(智利面包蟹)以及北美的三种岩蟹,其中珍宝蟹、面包蟹、乔纳蟹可谓黄道蟹中的三巨头。

食用黄道蟹的介绍

最常在亚潮带的沙地上和大叶藻床上见到,于潮间带可发现极大量幼蟹。主要摄食蚌类,亦摄食小型甲壳类与小鱼。这种蟹生有厚重的甲壳。甲壳的边缘有褶皱,如同馅饼的皮一样和其他蟹类一样,食用黄道蟹的甲壳也起着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食用黄道蟹以活着的动物以及其残骸为食,他们能用粗壮的螯撬开贝壳。成年蟹生活在深水中,但由于甲壳过于沉重,不能游泳,只能在海底侧身而行,并且他们主要靠嗅觉及触觉寻找食物。食用黄道蟹每年产卵达300万粒。同其他多数蟹一样,他们的幼体一开始也漂浮在靠近水面的浮游生物群落中

黄鳝养殖之蚂蟥叮咬、锥体虫病的防治技术




蚂蟥又名水蛭,是鱼类的寄生虫,多数寄生在个体较大的黄鳝头部,被寄生部的表皮组织受到破坏。此外,蚂蟥还是锥体虫的中间寄主,锥体虫在黄鳝血液中营寄生生活,黄鳝感染锥体虫后,引起鳝鱼贫血、消瘦和继发性病,影响鳝鱼生长,严重者引起失血过多而死亡。

防治方法

(1)利用蚂蟥趋动物血腥味的特性,可用干枯的丝瓜浸湿猪鲜血后,放入有蚂蟥的鳝池中,诱蚂蟥聚集,待1~2小时取出丝瓜,将蚂蟥捕灭,或在养鳝池中插上一个内装有畜禽血的细小竹筒,待蚂蟥钻到筒内吸血后再捕捉。
(2)发现蚂蟥在鳝头部和鳝体寄生时,可将池中黄鳝投笼捕出后,用2%晶体敌百虫溶液浸洗10~15分钟,浸洗后,蚂蟥即死亡脱落,黄鳝无损伤,效果好而安全。
(3)已患锥虫病鳝,可用2%~3%的食盐水浸洗病鳝5~10分钟,或用0.5毫克/千克硫酸铜和0.2毫克/千克硫酸亚铁合剂洗病鳝10分钟左右。

竹鼠寄生虫防治技术


竹鼠养殖技术中预防竹鼠寄生虫看似小事,预防不到位也会给竹鼠造成很大影响。寄生虫会掠夺竹鼠体内的营养物质,竹鼠身上一旦出现寄生虫病就不爱吃东西,毛色花黄、逐渐偏瘦、产仔减少、抗病力减弱,还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严重的可以引起竹鼠死亡,今天小编给各位鼠友分享一下竹鼠寄生虫防治技术吧!

常见寄生虫种类

1、肠胃寄生虫。

2、皮下、肌肉及体表寄生虫(蜱、螨和虱子最常见,肉眼就可发现)。

3、血液寄生虫。

寄生虫的来源

竹鼠感染寄生虫大部分原因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含有寄生虫虫卵污染的饲料,还有竹鼠栏的清洁不到位。

寄生虫防治技术

1、做好鼠栏清洁卫生,保证食物的洁净。

2、定期在竹鼠饲料种添加杀虫药物,最好用不易中毒的药物,在用药前,需详细了解用量和副作用。在喂药前,最好了解该药物假设出现中毒,应用什么药物来解毒,以免出现中毒的时候,不能采取及时的解救措施。

3、在用药后一定要随时注意竹鼠的表现,发现有不正常的反应时,要及时采取措施。

泥鳅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的防治技术



泥鳅养殖过程中平时经常见到的主要以指环虫、三袋虫和车轮虫为主,杯体虫也较常见,其他各种寄生虫就很少见到了。但从6月份开始进,赣榆区墩尚镇养殖户放养的泥鳅苗种却经常会见到小瓜虫,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引起大量死亡。



小瓜虫适宜的生长繁殖水温为15-25℃,当水温低于10℃、高于28℃时,小瓜虫发育迟缓或停止,但由于泥鳅苗种是从全国各地向赣榆区墩尚镇集中,所以温度差异较大,入塘泥鳅苗种携带小瓜虫也就不足为奇了。

症状与治疗:小瓜虫量少时,泥鳅会聚集在网边,而且驱赶不散,不久就开始对网边摩擦,泥鳅开始有少量肿鳃破嘴,开始有漂浮水面的病鳅。当小瓜虫大量寄生时,泥鳅出现特别严重的烂鳃腐皮烂尾等现象,使用外泼消毒药不见好转还越来越多漂浮在水面上,消毒药用得越多,泥鳅死亡也越大,所以,对泥鳅进行镜检时一定要仔细察看,千万不要小看此虫。发现小瓜虫要及时用“白点瓜虫清”杀灭,可连续使用3~4次,然后再及时用硫醚沙星消毒,泥鳅很快就会稳定下来。

预防措施:1、彻底清塘,晾晒塘底,杀灭寄生虫卵。2、外运来的苗种及时检验或直接使用白点瓜虫清外泼抑制虫体繁殖。

注意事项:检查到泥鳅患了小瓜虫病后,此塘内千万不要用食盐、硫酸铜等药物外泼治疗,否则不但不能杀灭虫体,反而会加速虫体脱离泥鳅,沉入塘底,形成包囊,产生更多的幼虫,引起泥鳅发生更大的死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15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