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南美白对虾养殖前中期不宜大排大灌?


适当的换水可以引进很多新鲜的藻种,水源里的微量元素,有利于养殖水质的调控与稳定。但要做到这点有个前提条件,就是水源要求非常优质。否则换水就是有害而无益的操作:
应激:刺激蜕壳导致发红、发白或抽筋

大排大灌会让对虾严重应激,不仅会刺激蜕壳,还会因外源水与池水差异过大,让对虾不适应,导致发红、发白或抽筋。若是较为轻微的应激反应,外泼些生命初元+应激活力素即可缓解。但严重的就还得考虑处理水质了。

污染:直接导致对虾中毒

过量的进水极易进到严重污染的水(环境污染越来越重的现在,国内已经很难找到没有污染的水源了,尤其是沿海),轻则导致池水突变,重则直接令对虾中毒。所以一般不能确定水源情况,最好不要轻易进水。

病毒:发病期,禁止大排大灌

大排大灌很难彻底消毒杀菌,所以极易感染病毒细菌,尤其是发病高峰期间(6-10月)期间切记不能大排大灌。

转水:导致水体营养变化,藻类死亡

过量的进水极易引起池塘藻相发生巨大变化,轻则转水,重则倒藻,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水体自身污染较重(进水导致水体营养剧烈变化,藻类因不适而死)或藻类严重老化之时。一旦出现转水,往往会伴随着大量的爬边、惊跳、缺氧、甚至中毒偷死等严重情况。处理时要么继续更大量的换水(换水量至少要超过60%、水源必须要好)、要么就得大量并频繁的使用久氧片(一包1-2亩)+科环底优(一瓶3-4亩)+爽水靓底宝(一包3-4亩),12小时一次,连续用到鱼虾慢慢正常。若是较为严重的还须在半夜泼洒生命初元+生命微元+应激活力素缓解鱼虾应激反应。

现在大多数养殖模式都会多多少少换点水,以保证池塘养殖水质的稳定,但这个操作很多时候都是多余而无益。尤其是现在的高位池高密度养殖,很多人认为是可以排换出大量的饲喂污染物,其实,由于近年来饲料工艺的升级,大多数的粪便污染物已经无法再随着换水而排出池塘了(事实是由于养殖密度过大以及强烈的增氧,水体搅动非常剧烈,绝大多数的粪便都会很快溶解到水中),所以大排大灌这种以前认为很好的水处理操作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若是水源差的,不仅不能达到水处理效果,还会带来上面那几种可能的危害。

扩展阅读

南美白对虾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清淤

除新建池外,所有虾池(包括蓄水池)都要清淤。在收虾结束后将水排干,普查池底情况,曝晒一段时间后(表层干硬龟裂即可),采用机械或人力将淤泥清走。

2、清理池底

清淤后立即用生石灰对池底进行消毒。每亩使用150kg生石灰,均匀撒布池中,并使用人工方式将池子耙一遍。然后进一层水(盖过全部池底),放置3~5天后放掉。随后采用边进边排并同时用人工耙底土的方式进行清理作业,使池底剩余的污物随水流出(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放开闸门,使随自然潮汐冲洗的方式,可节省人力)。同时,进行池坝、投饵台、进排水口处的整修工作。池底清理完毕后,放水晒池,直至放苗前一个月。

对于酸性土或潜在酸性土的池底,必须进行土质改良后才能放养。

3、进水消毒

放苗前30~40日,进水30~40cm,放置3~5日,使池底存留物质(包括处于休眠保护状态的动植物)被海水充分浸润。然后向池中泼洒含氯消毒剂,每种单独使用的用量为:漂白粉、漂粉精和次氯酸钠均为10~20mg/L(有效氯)。有机氯种类较多,同一成分的商品名也不同,可仔细阅读说明书,按标定量使用。
投入消毒剂后可用小型水泵充分搅拌水体并冲激池底以加强效果,2~3天后即可放掉消毒水,晒池3~5日。

消毒清除池中的敌害种类有:①、捕食性动物,如凶猛鱼类及大型甲壳类等。②、竞争性生物,如争食性鱼类、小型甲壳类及争夺养分和生存空间的丝状藻类、水草等。③、致病性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及病毒的中间宿主等。

4、进水肥池

无论精养还是半精养方式都要在放苗之前肥水,肥水的目的是培养繁殖一些有益于虾苗生长的生物群落,包括低栖生物、浮游生物和大型海藻类。为虾苗营造一个适宜的小生态环境。也可以向池内移植一些有益的饵料生物。

各地的适宜种类不同,繁殖时间也不同。因此,进水施肥都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先进水40cm,少量使用经发酵的有机肥(20kg/亩)或尿素(1kg/亩),以后缓慢加水至1.2米,并根据水色和透明度追加尿素,磷肥可使用磷酸二氢钾,保持水中氮磷比例为20~30:1即可,每年应化验一次水源。

通过肥水使池水呈现黄绿色、浅褐色、褐色,透明度30cm~40cm为宜。
水质调节是养殖好南美白对虾的最关键技术。对于南美白对虾的淡水养殖,应选用淡化至1~3‰(盐度)甚至1‰(盐度)以下、全长1厘米左右的虾苗,对池水最好进行加盐处理,这样有利于提高虾苗的成活率。一般的淡水池塘,每亩投撒粗盐大于100公斤

水质调节关键是一要所下的海水晶、海水、地下咸水等的质量要好,有全面丰富的营养元素,满足对虾的生长需要;二是在养殖过程中,要利用微生物等净化水中的有害物质,比如氨氮、亚硝酸盐等,保持水质的清新。海水的营养成分非常复杂,光营养元素便有80多种,如此复杂的配方,只有专业人员采用专门的加工设备才能做好海水晶的生产工作。

必须注意“盐度”和“食盐”两概念的区别。“盐度”并不是指水中所含的“食盐”的浓度,而是和水中各种类型的营养元素的总浓度有关。食盐的成分主要为氯化钠(NaCl),正常海水中的营养元素除了氯化钠外,还有镁(Mg)、钙(Ca)、铁(Fe)、溴(Br)、铜(Cu)等几十种元素。因此,单纯使用食盐是养不好南美白对虾的,必须使用模拟海水营养成分而制成的适合于南美白对虾生长的海水晶。选购海水晶的标准是:质量稳定,营养全面,价格适宜。应为虾蟹类养殖专用。其优点为:价格便宜;操作方便,即溶即用;工业化生产,质量稳定,不受天气影响;存储方便;防病效果好,不受天然海水污染及病原的影响;营养全面。

对于盐碱地上修建的池塘,池水可少用或不施用粗盐、卤水。内陆盐碱地地区的地下渗水一般缺钾离子,养殖用水要适量施用钾盐(氯化钾等),否则,会严重影响虾苗的成活率。经验上,一般养殖用水的盐度每增加一个千分点,钾盐的施用量就相应的增加6个ppM(即每立方水体多使用钾盐6克)。放苗前最好试水。

5、生物接种

在放苗前的7~10天或在养殖期间,向池内均匀泼洒一种或几种有益的微生物,来处理池水或池底的污染。常用的生物净化剂有:①光合细菌(PSB)在分类上有4个科:红螺菌、着色菌、绿杆菌、绿色丝状菌。共同特点是,在嫌气光照条件下吸收各种光谱,利用光能把有机物作为氢的供体,而固定二氧化碳或低脂类有机物作为碳源而生长和发育,其生长过程不产生氧气。除消除水中的硫化氢、氨氮等外,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B12、叶酸、菌绿素类、胡罗卜素、辅酶等,因而可作为饵料的添加剂,促进动物的生长,预防疾病的发生。池水中的用量为5~10ml/L,大约每升水中有5兆个细菌。

②硫杆菌其代表的种类有排硫杆菌、氧化硫杆菌。能使硫或硫杆的不完全氧化物转化成硫酸等物质,并参与水或土壤中的硫循环作用,改良水质或土壤。当水中积累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时,可在硫杆菌作用下转化为无毒物质,使水质稳定,有利于养殖。用法是,将自己分离培养的或市售的硫杆菌液基或固态富集物,以3~5g/m2的用量施洒于池塘底。

③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是一种纯氧化氨或亚硝酸盐的消化杆菌科的细菌,分两类:一类是亚消化单胞菌,另一类是消化杆菌。在水体中,腐生细菌可以把动植物尸体分解成为氨或氨基酸固氮菌等,还可将游离氮变成氨。而生长在水环境中的硝化细菌却把氨或氨基酸转化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放出热量,使水体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成分。硝化细菌是靠固定二氧化碳满足对碳素的需求,故在一定条件下引入相应的少量硝化细菌便可繁殖。

④固氮菌水中的固氮菌可分为好氧性和厌氧性两大类。好氧性的固氮菌如褐色球形固氮菌;厌氧性的固氮菌如巴斯德固氮菌梭状芽孢杆菌。固氮菌在固氮酶的催化作用下,将游离态氮变为可供浮游生物利用的氮化合物—氨,或进而合成有机化合物,或被消化生成硝酸盐。水中的固氮是海洋和其他水中氮循环的重要环节,可在水中其他细菌作用配合下,有效的净化水质。

以上活菌在泼洒时应开动增氧机搅水2~3小时,以使其均衡分布,利于培养优势菌种。

养殖知识: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是当前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其它二种为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它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健康养殖即生态养殖,就是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水环境,避免与减少病原体的入侵和环境污染,提倡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走病害综合防治之路,也就是防治病害发生,维护养殖生态平衡和水产养殖发展的基础。

池塘条件

1、养殖场地:半精养池可在现有海水养虾池基础上改造,面积一般为4050亩,池深1.5米,池底平坦且向排水口倾斜,进水口与排水口要严格分开,间隔距离越大越好.精养池一般为10亩左右,池深2.53米,最好为圆形或正方形去角成圆弧形,池底向中央倾斜,成锅底形,排水口位于池中心.工厂化养殖池面积为400600㎡/个。池深1.5米以上。

2、彻底清塘消毒:池塘在放养前必须做到清於、消毒、暴晒。池塘清除底泥后,用生石灰7080kg/亩化浆均匀泼洒,以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生物;经34天晒池后冲洗池塘,将石灰水冲掉;再进水510cm,使池水PH值为8.08.6,然后按202350g/亩用量全池泼洒长效水体消毒剂、溴氯海因等,彻底杀灭病原生物和有害生物。

放苗前准备

1、水质条件: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88.5,透明度3040cm,池底H2S浓度不超过0.01ppm。

2、配备增养机:对精养池、半精养池的池塘一定要配备增养机。配备数量根据计划单产指标来定,如亩产指标400kg,每亩配置1.1千瓦电机频率50赫0.5台,如亩产指标600kg,配置0.8台.在具体生产中1.1千瓦的增养机可供4亩养虾水面的增氧。

培养基础饵料生物

虾苗入池前,培养足够的基础饵料生物是养虾前期提高虾苗成活率,增强虾苗体质,加速虾苗生长的关键性措施,同时饵料生物对净化水质,吸收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减少虾病病害,稳定水质将起重要作用。

培养基础饵料生物的时间按采取不同的养殖方式和纳水办法确定。一般养殖池在放苗前1015天进行,培养方法可在清塘后一周左右,进水50cm,施有机肥和化肥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施尿素3kg/亩,过磷酸钙0.5kg/亩,或全池泼洒活力菌0.5g1g/立方米,使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540cm,ph值在8.0左右.施肥量要根据虾塘底质等情况灵活掌握。

虾苗放养

1、虾苗选择:要选择健壮活泼、规格均匀、体表干净、肠道饱满、反映灵敏、躯体透明度大,无病灶、活力强的南美白对虾虾苗。

2、规格:一般规格为1.01.2cm,最好是体长1.5cm以上。

3、适时放养:南美白对虾苗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此水温范围内,放养虾苗生长速度快,摄食量大,体质健壮、抗病力强。

4、放养密度:一般虾塘为1.52万尾/亩,半精养虾23万尾/亩,精养虾塘34万尾/亩,工厂化养殖每平方米200尾,每亩放养10万尾以上。具体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管理水平而定。

放养虾苗时,要做好兑水工作,使苗袋里的水温和池水温度基本上保持一致时,才能在上风头的池边和左右两旁进行开袋放养。

饲养管理

1、池塘水色的调控: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常规的调控方法是在池水中按比例施入氮肥和磷肥。到养殖中、后期由于残饵及虾体排泄物增多,水色变深,要适量换水、加水或施入一定的沸石粉或生石灰来控制水色。

2、维护虾池生态平衡:实践证明凡浮游生物少的池塘,对虾发病早,体长仅5cm就可能发病;反之,体长8cm以上才见个别虾体出现病症。浮游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池水中的溶解氧,改善对虾生长的水质环境和底质条件,减少对虾的危害。通常池塘消毒后3天,以1㎏/亩用量的活性微生态剂拌于沙土中,撒于池底,然后纳水、肥水、肥水时用底质改良剂2g/立方米全池泼洒,可有效维护虾池生态平衡。

3、控制池水的pH、溶解氧、透明度: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应注意调控pH值,不宜过高,否则会增加氨氮的毒性,抑制虾的生长。随着养殖对虾的生长,虾体对水中的溶解氧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前期应视水质状况采取间歇开增氧机,随后逐渐延长开机时间,精养池和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池到中、后期必要时需24小时开机,以保证池水溶解氧的含量在5mg/L以上,池塘底层溶氧量在3mg/L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2mg/L。养殖前期,透明度保持在2540cm,中后期应保持在3560cm,若透明度少于20cm,应适量换水、加水或施入沸石粉、生石灰,若透明度过大,可适量追施氮肥和磷肥以调控水质。

4、投喂:一般投喂廉价的冰鲜鱼浆和小贝类,也可投喂一些配合饵料。投饵量应根据虾的大小、成活率、水质、天气、饲料质量等因素而定。养殖前期(13cm)日投饵量为虾体重量的810%,中期(310cm)57%;后期34%。每天多次投喂,晚间投喂量占6070%。

5、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午夜巡塘,观察水色及对虾活动情况、生长情况和饱食率,以调节投饵量和是否开增氧机。

虾病防治技术

在放苗后3060天是南美白对虾病毒性疾病高发期,这期间要按不同疾病预防措施用药:

1、生物防病:使用活性微生态制剂或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在饲料中添加活性饲用微生物、FRC活力源添加剂等,能有效改善对虾的肠道功能,增加其对饲料的吸收率,并抑制病菌发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对虾生长。

2、药物防病:每隔1015天可全池泼洒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氯海因等海因类消毒剂1次,用量0.2ppm0.3ppm。内服可在饲料中经常添加虾促生长剂和纯中药制剂、FRc活力源添加剂、免疫增强剂等绿色产品。可增强虾体免疫力,去除虾体内有害物质,起到防治疾病的功效。

南美白对虾肝胰脏



南美白对虾肝脏的功能主要是分泌消化酶与吸收、贮存营养物质,同时肝脏也可以解毒、防御、促进代谢等,若肝脏一旦受损,对虾全身器官将会崩溃。然而维护肝脏的健康需要蛋白质、糖类、各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如何辨别肝脏的“好坏”:正常的南美白对虾肝脏呈黑褐色,肝脏下有明显的白色保护膜;肝脏病变初期表现为红肝、肝肿大,恶化后会逐步发白,萎缩、糜烂,或者部分肝脏脂肪化,形成脂肪肝。

很多人认为只要转肝期护好肝就没事了,往往会忽视中后期肝脏的“养护”,其实在中后期肝脏也很容易发生病变。在发病初期,还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一旦进入后期,肝脏发白萎缩、糜烂,南美白对虾往往会并发肠炎、黄鳃、黑鳃、烂鳃、红体、白斑等疾病,将难以挽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认为造成对虾中后期肝脏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pH、氨氮、亚硝酸盐严重超标,水体长期处于比较恶劣的环境;

(2)水质不稳定,倒藻、转水等,使虾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3)饲料营养不足,或者饲料变质,影响肝细胞正常生长代谢;

(4)抗生素投喂过量,或者投喂一些损伤肝脏的药物,药物残留造成肝脏中毒,大大降低对虾防御能力;

(5)在中后期投喂量过多,肝脏负荷较大,而且塘底有机物积累过多,细菌容易繁殖;

(6)太长时间不喂,营养跟不上也会对虾的肝脏功能造成损伤,使肝细胞修复与代谢受到阻碍。

根据以上原因,我总结出一些对策,可有效防控对虾肝脏病变:

预防方案:

(1)保持一个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保持PH、氨氮、亚硝酸等指标正常;

(2)投喂优质饲料,定期补充维生素、多糖等营养物质,内服保肝药物,如本草空肠空胃灵,生命1号,金方白浊增强肝脏抵抗能力;

(3)勤改良底质,解毒稳水;

(4)保持正常的投喂量,加料不能加太快,不要乱用抗生素等药物。

特别提醒:对虾肝脏发生病变,只能在发病初期可以控制改善,若病变严重(萎缩、糜烂、严重脂肪肝等)时将无法控制,造成较大的损失,所以应“以防为主,防重于治”。

快速养殖南美白对虾模式,三大关键技术



文|图珠海容川韦林生

低密度快虾模式的技术难点就是如何让虾快速长大的同时又不发病。下面介绍低密度快虾模式的技术关键点。

技术关键点一:放好苗

放快大又健康的好苗,保证成活率在70%以上

1、放苗前做水时间要短:最好4天内把苗放下去
进好水后中午放硫酸铜1.5斤/亩,下午放海联科水卫士2包/亩,两天后就可以放苗。从外河水引入虾塘后,一般的规律是:藻类在开始几天缓慢繁殖,三天后加快繁殖,光合作用强,pH偏高;虾的天敌(如蝌蚪、蜻蜓幼虫)的卵也是两三天后开始孵化,7天左右进入高峰。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珠三角的pH一旦超过9.0,放苗的成活率就会下降。如果虾塘在进水后能够很快放苗,虾苗的成活率受到pH和天敌影响就很小,会有较高的成活率。

但是很多虾塘不是很适合尽快放苗,比如进水后容易爆发蓝藻,水体污染大病菌多,地下水重金属多,氨氮和亚盐超标。前两种其实好解决,预防蓝藻可以用1.5斤/亩的硫酸铜,而病菌多不一定非要用大剂量的漂白粉或强氯精才能处理好。很多养殖户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大剂量消毒剂把病菌减少到很低水平再放苗成功率会提高。其实不然,因为在虾塘环境中用再大剂量的消毒剂都不可能把病菌灭绝,而虾塘的底部环境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是很容易又超标的。所以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用余氯残留低,正常剂量的消毒剂把病菌减少到相对安全的数量就行了。第三种只能建议用海水来代替地下水来提高水体盐度。

2、放苗前提高镁离子:每亩泼钙镁佳0.5包
珠三角大部分塘镁离子浓度低于80ppm,钙离子大部分浓度在100pmm左右,而白对虾对于镁离子和钙离子浓度的比例最佳是2:1到3:1,淡化养殖镁离子浓度最好在120ppm以上。可以说在珠三角地区镁离子是严重不足,这会导致虾调节渗透压的压力过大,消耗过多能量使体质变弱,也会导致虾脱壳不畅或硬壳慢,容易感染病菌及体质变弱。虾苗从苗场放到虾塘后,虾苗会由于镁离子严重不足导致虾体质下降,壳难硬,本来体质比较差的虾苗会无法适应新环境而死亡。高盐度的水体镁离子浓度高,镁钙比例高,这就是为何高盐度总比低盐度成活率高的原因。所以放苗前一天泼钙镁佳,可以提高5%到10%的成活率。

3、放苗后保持藻相稳定:具体操作在后面技术点。

技术关键点二:使用功能料

小于100条用虾多多,大于100条后用虾大大

前期使用虾多多,保持肠道和肝脏健康
由于虾多多主要针对虾肠道及肝脏健康添加了发酵产物及中草药,所以保证能快速加料的同时还能保持虾的健康,足料投喂成为可行;

后期使用虾大大,快大增肥及硬壳
缩短养殖周期,冬棚可以提前十天上市,白水塘可以提前五天上市,对快虾模式有很大的支撑。

投喂技巧:清缯前足量投喂,清缯后大胆加料

以30万苗为例

投喂量:放苗后每餐喂5斤,第5天加料到每餐7斤,第10天加料到每餐8斤,15天加料到10斤每餐,20天15斤每餐。建议25℃以下,投喂2餐;高于25℃,每天投喂3餐。

料罾:每餐投喂在40斤以内,料罾约放1两-1.5两饲料。40斤以上放2-3两饲料。
控料时间:清罾后2.5-3小时。

清缯前喂料很足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刚放苗时虾苗活动能力差,吃到饲料的机会少,如果吃浮游生物或底泥,肠道会比较细,所以特意多喂一点,让虾苗尽可能吃到多一点的饲料。这样可以把肠道撑大,肠道粗的虾吃料快,为清缯后加料打基础。

二、在清缯前让其习惯吃多点料,这样清缯后能适应大幅加料的节奏。否则清缯前平时虾吃得少,清缯后加料过快,虾的肠道和肝脏适应不了,压力过大,虾易发病。

技术关键点三:病害防控与保健

病害防控技术方案和动保产品支撑

不管是用哪种模式养虾,虾发病都是受到抗病力和病菌这两个因素综合引起的,即当水体或虾体内的病菌数量和毒力超出了虾抵抗力的时候虾就会发病。而环境包括水环境和底环境极大地影响虾的抗病力及水体里和虾体内病菌。

防病的关键

1、水要稳:藻相稳定虾应激少,抗病力就好,藻相稳定也会带来菌相的稳定,病菌保持在较少的数量。
2、虾要壮:主要肠道和肝脏健康、壳够硬,抗病力强。
3、底要净:底部如果有机物得不到及时分解或氧化,就会产生氨氮、亚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对虾有严重的伤害,导致抗病力急剧下降,也是病菌繁殖的温床。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是近几年新兴的特种养殖项目,它酷似中国对虾,身体最长可以达到24厘米,虾壳较薄,正常虾的颜色为青灰色,身上没有斑纹。他体内含有丰富的牛磺酸,牛磺酸可以降低人体的血清胆固醇,还有丰富的锌元素,可以为人体增加锌元素,改善由于缺锌引起的生长于味觉障碍等。很多朋友不知道该如何养殖,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了它的养殖方法。

1、养池要求

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通常虾池的深度在1.5-2米左右,保证虾池有着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虾池的换水。还要保证水池中有着充足的水源,水质要干净,含有充足的营养成分保证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需要。最后,虾池中要增设增氧设备,在一定的实践中向虾池内供给足够的养分,提高虾池的溶氧量。

2、虾池灭菌

在放养虾苗之前,要根据南美白对虾的生活习性,生长特点还有养殖后虾池中的卫生等问题。对虾池进行消毒灭菌工作。在虾苗放养前一个月的时候,在虾池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消毒,且应该提前七天向虾池中加入比例的漂白粉。也可以在池中加入一定的水质肥料,像水肥宝等,这可以是虾池中达到充分的养料,为虾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虾苗选种

南美白对虾本是生活在南美咸水中,只是引入中国后开始淡水养殖,所以由于养殖的水是淡水,在选择虾苗时也要选择经过淡化处理的。避免选择虾苗之后,虾难以适应淡水的池塘环境,导致大面积死亡。在选择虾苗的时候,根据虾池周围的环境和季节特点等,不懂得尽量询问有经验的养殖人员。掌握市场需求,选择市场需求大的品种。

4、水质调节

在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时候,换水不是很容易,比较困难,所以在换水的频率会比较低。我们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对虾池中水质的了解,通过之前换水的老水研究池中水质的变化,通过换水减少饲料等方法保证水质的干净。根据每个季节不同的水温变化,掌握四季的变化情况,水温变化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水温变化对虾产生的影响,加强水质的调节,对虾的养殖有一定的作用。

以上就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技术,南美白对虾比较脆弱,要特别注意管理,每天定时巡查。因为如果虾生病的话是很难看出来的,生活在水底,无法及时的观察,所以还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养殖方法,正确的管理技术,提前预防。如果大家对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还有什么疑问的话,请继续关注亲农网哦!

南美白对虾放养标准


放养标准是依养殖方式,预期产量,设备保障条件、技术管理能力等因素调整的动态参照量,一般应注意把握的要点是:
(1)虾苗的体长和活力
应选用体长在0.7~2cm,体壮活跃,透明无脏物,无病灶的虾苗。有条件的单位最好经中间池管养至2.5cm后再放苗。
(2)出苗水温和盐度
育苗池与虾池水温差不超过5℃,盐度不超过5。
(3)放养密度
每亩放苗量(尾/亩)=计划产量(公斤/亩)要求出池时每公斤尾数预计成活率。一般潮间差养殖每亩放苗8000~10000尾,半精养15000-25000尾,工厂化精养35000~50000尾,条件好的可放50000~80000尾。经中问培养后的可适当减少放苗量。国外最高可达16.6万尾/亩。

(4)放养时还应注意天气、风向等
原则上室外水温不应低于6℃,pH值在7.8~8.7之问和盐度在25~33之间,水深在60cm以上。
另外还应注意苗种要一次放足,放苗要均匀。

南美白对虾养殖该如何排污?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如何科学的管理虾塘很关键,其中之一就是如何管控虾塘有机物,其中的措施有利用活菌生物分解,和排污,大量排换水是一个有效的措施,但是长期的大排大灌花费高,水质不容易稳定,所以有效排污,是重点去抓的一个方向。

排污的污主要指的是虾粪便,死藻,和残饵,在科学投饵的基础上,选择排污时间就很关键。

1,比较多的污物比会随着温度,溶解氧,增氧机的打开而随水流上下翻动,所以在污物在底部的时间去排污,效率就会比较高,其中凌晨左右,温度分层不大,较多的污物会集在底部适宜排污。白天,则会有比较多的污物向水中上层移动。可以在早晨比较早一点的时间,安排一个较长时间的排污工作。

2,投料后看料台后排污,在一些粪便还是比较完整形态,比较容易沉在底部的时候排污,因为刚排泄的粪便会在短时间内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形态,但是随着水流搅动,对虾活动,水的浸润,会慢慢散落开,由于相对表面积的增加,则会比较容易悬浮水中,不容易集污排污,所以在看料台后安排适当长一点的时间排污,效率也会增加。

3,勤排污,能够安排一个勤劳的工人或自己勤劳一点,增加排污次数,效率也会增加。养殖的管理工作尽可能的细化,才能保证比较高的养殖成功率和效益。当然对南美白对虾养殖进行排污是一个方面,如果在养殖过程中运用循环水养殖的模式,并运用中压紫外线消毒器为水体消毒,能够有效的减少水体中污染物,保证水体的安全。

南美白对虾养殖如何预防疾病


虽然说我国养殖南美白对虾也有了上十年的历程了,但是这个养殖项目确实在近几年火热起来的,它与市面上的基围虾较为相似。但是比基围虾更容易养殖,经济利益也稳定的上升,不过就是缺少一定的养殖技术。使得很多人在养殖过程中,南美白对虾都生病了却还一无所知。其实白对虾的疾病很难发现,只有预防为主,下面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如何预防白对虾的疾病吧!

1、选择环境

选择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首要因素,养殖区域应该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干净,背风向阳,安静无嘈杂,远离城区,远离交通线路的地方。根据养殖数量确定养殖池的面积,或者也可以反过来,但是周围需要配备与养殖池面积相等的蓄水池和消毒池。并且虾池内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后期的换水消毒,还要准备供氧设备,防止水中溶氧量不足。

2、清淤清塘

首先我们就要根据四季变化的特点来对虾池中的淤泥进行清理,因为虾池在饲养一段时间后,池底都会积累大量的淤泥,淤泥又是细菌最爱的环境。这些淤泥和细菌没有及时处理的话,会导致虾池中的水质恶劣。水质是白对虾生存的基础条件,水质变得恶劣使白对虾的生长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容易引发白对虾的病害。所以,根据四季变化的情况选择一个合理的时间,对虾池进行彻底的清塘工作,将塘底的淤泥和细菌全部清理干净,提高虾的生活环境。

3、放养密度

很多时候白对虾爆发大量的疾病都是由于饲养过密,合理的控制饲养密度,为了更好的控制饲养密度,避免养殖过于集中,减少白对虾之间的接触与病菌传播性。应该将白对虾群进行分批饲养,现在通用的养殖方法都是在虾池中放置一定数量的网格,将白对虾群分批的放入网格中分开饲养。这样不仅可以及时的发现病虾,及时处理,避免由传染病造成的病害。还可以更好的控制与管理。

4、掌握生长情况

在养殖过程中,要制定一个巡查和检查的计划表,每天有规律的进行巡查,查看是否有异常情况。每次巡查时检查部分白对虾,分析检查白对虾的情况。如果发现有病虾的存在,要根据它的生长状态以及发病症状等大概的判断出所患的病。根据病害及时对症下药,检查所有的白对虾,将病虾全部隔离,对病死虾进行解剖,找出病害的原因,然后对剩下的白对虾采取对应的防治。提高白对虾的防治能力,降低由于病害引起的死亡率。

这四个方面就是关于如何有效地预防南美白对虾疾病的方法,白对虾的疾病很难被发现,也难以治疗,主要还是以预防第一。并且白对虾有很多种的传染病,如果没有预防到位,产生了传染病,导致白对虾大面积的死亡,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想要获得良好的产量,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预防方法,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底质恶化 水质变差到底是为何?



到了四月中旬了,也到了南美白对虾早造虾养殖中后期,这时候很多虾塘出现了底质恶化现象。南美白对虾是塘底栖息动物,塘底环境是南美白对虾整个生长环境的基础,塘底的好坏对水质构成直接的影响。而水质的好坏是底质的表现形式,病原通过塘底有机污染物生长繁殖,再通过水体扩散传播。通常人们是通过水质的变化才知道底质的变化。随着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增大,投饵量也随之不断增大,过多的增加虾塘的承载量。虽然虾塘的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这种追求高产量的方式对养殖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特别是虾塘底质过度污染,严重的破坏了虾塘原有的生态平衡。近几年以来养殖难度增加,与气候底质都是有很大关系。因此,改善底质是改善水质的基础,养水先护底。

一.底质恶化的原因

(1)藻类含量高、透明度低、水色浓的池塘,会减弱中下层水体的光合作用,中下层水体产氧能力下降,同时藻类的新陈代谢导致死藻量较大,也会造成底质恶化加快。

(2)在目前高密度、高投饵量、低透明度养虾模式下,大量的饲料残饵、排泄物、浮游生物尸体等有机物不断沉入池底,是造成水质和底质变坏最重要的原因:大量有机质的存在,为池底厌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充足培养基。

(3)频繁使用化学药物消毒,对有益微生物构成极大的危害,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性,致使虾塘逐步失去生态平衡,塘底的自净功能丧失殆尽,底质日益恶化。

(4)养殖水深与增氧能力脱节,造成底层溶氧不足,底泥发臭。如水深在1.5米以上的池塘仅有水车式增氧机,因此池塘底层溶氧会经常不足,使有机物在厌氧状态下分解,增加了氨氮、亚硝酸盐的释放量。

(5)大量而频繁地排放水,使池塘泥土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流失,造成塘底“沙漠”化,塘底渗漏,保水、保肥的功能减退。

(6)水较瘦或藻类老化的池塘,藻类光合作用差,溶氧低,导致有害物质降解速度缓慢,底泥容易发臭。

(7)增氧机安装位置不当,未能与池壁形成角度,导致大量脏东西被带到池边角落形成死角,时间久了容易发臭。

(8)经常使用絮凝剂和吸附剂,造成底质中大量的有害物质沉积,底泥变酸、发酵变臭。

(9)砂底池塘,由于砂质颗粒较大,吸附氨氮等有害物质的能力较差,容易发臭。

底质恶化,导致水体红褐色

二.底质恶化过程的分析

在池塘底部及中下层水体,属于塘底有毒物质向上浮升,水体中有毒物质向下沉积,从而在水底的交汇处形成一个特殊层面。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排泄量大、藻类死亡、滥用絮凝性底改剂等原因,导致该特殊层面发热、发臭、泛酸、腐败菌(弧菌或嗜水气单孢菌)大量繁殖,生物耗氧量、化学耗氧量特别严重,亚硝酸、氨氮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成为原生动物、细菌、病毒的滋生地,该层面因此成为名符其实的“聚毒层”,而这个层面又恰恰是南美白对虾的核心生活区。

三.如何判断不良底质

1.池边的角落有大量黄褐色泡沫,有异味,不易散开;黄褐色泡沫是水质变坏的表现,有异味证明已出现坏底。

2.料台脏、底部附着胶着物或黑泥。

3.池底在光照强时升起大量气泡或气雾。

4.水质变得浓稠,风吹过水面出现细密的水纹,证明水体的表面张力大。

5.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增高、藻类老化或水浓后突然倒藻。

四.底质恶化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

1.底质过度污染的虾塘,严重的破坏了虾塘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养殖对虾长期处于高应激、高紧张状态,使南美白对虾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侵害,出现生长缓慢、厌食、体弱、疾病不断甚至死亡。

2.南美白对虾长期在池底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生存,会影响其体色及肉质,使其体色不鲜艳,口味差。

3.同时南美白对虾喜清新的环境,底质污染严重会产生有害物质、不利南美白对虾生长,而且池底污染严重易滋生细菌,细菌大量繁殖则极易引起对虾疾病的发生。

4.“聚毒层”如不及时消除,黑鳃、黄鳃、甲壳溃疡、白浊偷死等各样南美白对虾主要病害则随之而生。

长期底质恶化,导致南美白对虾出现黑鳃等疾病

五.解决方案

1.虾塘淤泥厚,可以充分晒塘,以阳光将淤泥中的有害物质分解下,将有害菌通过紫外线杀死,充分爆嗮以后底会更硬一些,不管是对对虾的生长环境,还是以后抓虾,都是有好处的。

2.清塘时期药品残留,这个要注意,在清塘时期要有目的性的选择合适的,低毒性药品,并且持续时间短的。千万别选择会长时间残留的药品,一般使用农用生石灰。

3.晒塘时间太短,会导致淤泥中的有害物质,以及病菌没被紫外线杀死。因此,安排好时间,增加晒塘时间,另外的衍生方法是,在把塘底充分爆嗮以后,用推土机薄薄的推掉一层,既保养了塘堤,又保养了塘底。注意的是推过塘底以后,来年要记得多放底肥,以及补充微量元素。

4.一定要控制好饲料的投放量。具体方法,放两个观察台,记住,放笼状的,假如是平底观察台,鱼类会吃掉观察台的饲料,造成对虾吃料快的假象。观察台的饲料投放量,一般是十斤料放一两。吃料速度以一个小时多两个小时内吃完为准。这样饲料利用的充分,养殖成本降低,对塘底还更好。

5.按时使用有益菌类进行生物改底,或者通过各类氧化剂进行物理改底。

6.水质过肥的话,可以经常性的冲进一些新鲜水,有目的性的进行上一条同类的操作。

7.天气差的时候导致的翻底,这个危害也很大,容易造成对虾大量死亡。解决办法是天气很闷的感觉,或者通过气压计看见气压过低了,就勤开增氧机,适当使用一些季铵盐类底改片。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为何南美白对虾养殖前中期不宜大排大灌?》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养羊前准备”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33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