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台风暴雨气候,“控菌”才是解决一切病害问题的根本!

m.Yz023.CoM

◆台风暴雨是气候变化的一种常见形式,气候变化导致水体环境变化而引起的白对虾应激性病害是最常见、也是最广泛的病害。

◆气候变化不可控,但气候变化导致的养殖水体的变化是可控的!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病害的方法很多,比如下雨前泼洒维C以提前对虾的抗应激力,补肥以提高水体的稳定性等。但解决气候变化导致水体环境变化而产生的病害,我们认为最基础、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还是得从“控菌”工作做起。

◆我们通过实践得知,通过有效的方法长期保持池塘水体有益菌的种群优势,无论天气如何变化,池水的缓冲性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水体的各项理化指标也相对较稳定(变化不大),比如在下雨前如能提前用酵素菌+碳源泼洒,下雨过后,倒藻的情况就没那么严重,雨后用果酸解毒剂+高纯腐植酸钠+酵素菌营养液泼洒1~2次就可以有效、迅速调回水色,控制雨后各种中毒性和应激性病害;还有,冬棚养殖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温低,封闭性的塑料大棚内的控温较为困难,要有效解决冬棚养殖周期长、产量低、中毒性病害较普遍的问题,其实只要做好有益菌的控制工作,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因为无论池塘表面的气温、水温如何变化,只要对虾不死,池塘底部就一直进行着有益菌和有害菌的竞争性繁殖,尽管池塘水体的藻类生长很弱,水体和池底溶解氧相对也较低,但微生物的活动永远不会停止!只要能保持有益菌在池底仍然占种群优势,白对虾就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能力与生长速度!

控菌的定义:控菌是通俗的讲法,从字面上理解应解释为:保持有益菌群的种群优势,以达到控制有害菌群繁殖、防控白对虾产生病害的目的。这有两方面要求:

一是有益菌必须是一大类菌群,是复合菌群不是单一的菌株,并且水体有益菌群的浓度一定比有害菌的浓度高;

二是有益菌与有害菌能形成敌对的生存关系:一些有益菌的代谢产物能杀死或抑制一些有害菌的繁殖生长,比如养殖水体培殖乳酸粪肠菌为种群优势,通过乳酸菌群的产酸作用可有效抑制副溶血性绿弧菌、链球菌的繁殖。

水体中的微生物无非包括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两大类型,但有些细菌的分类却是条件性的,正常菌群与宿主(如对虾肠道)之间,正常菌群之间,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的相互制约等因素,维持着良好的生存平衡。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成为致病菌,称这类细菌为机会性致病菌,也称条件致病菌,比如说,一定条件下对虾肠道里的大肠杆菌繁殖过多就会引发细菌性肠炎,而少量存在时却不仅没有坏处,还能帮助肠道消化饲料。

发展为致病菌的条件:
①定居部位改变:某些细菌离开正常寄居部位,进入其他部位,脱离原来的制约因素而生长繁殖,进而感染致病。
②水生动物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正常菌群进入组织或血液扩散。
③水体或肠道内菌群失调。

如何抑制有害菌的繁殖,达到“以菌抑菌”,防控对虾病害的目的?!
思路与方法之一:有益菌和有害菌都是通过营养竞争性繁殖为种群优势的,要达到以菌抑菌的目的,就是首先要做到养殖池塘水体保持有益菌的种群优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期往养殖水体添加有益菌群并通过水体营养的调节来长期维持有益菌在一定的浓度。这必须达到三个基本条件要求:

第一是必须共生性的复合有益群菌,不是单一的菌株,如酵素菌、水产养殖专用复合微生物制剂、EM菌等。

第二是必须有产酶的功能,因为酶解性的细菌能更好地分解大分子有机物,能较好地适应不同水体盐度、PH值和水温环境变化,对水体环境的逆抗性较强,更容易繁殖为种群优势。

第三是必须定期往水体补充足够的碳源物质,因为养殖水体尤其是养殖中后期水体饲料残饵、动物粪便、死亡藻类等已为细菌的繁殖提供充足的有机氮、有机磷等基础营养物质,微生菌繁殖所需要的碳源为有机碳源,是外源性的,必须通过外部定期补充才能更好地维持有益细菌的繁殖生长。
所以我们给出的有效控菌方案便是:

用高浓缩乳酸粪肠菌类产品海之澜每包2亩+碳源每袋3亩浸泡一晚后泼洒,每10-15天泼洒一次;以有效抑制绿弧菌、链球菌的繁殖,同时通过繁殖为种群优势的乳酸菌的产酸作用分解水体的有机物、降解藻毒素,转化为藻类生长所需要的无机营养盐,促进有益藻类繁殖为种群优势;然后再用酵素菌营养液每瓶2亩+碳源每袋3亩浸泡一晚后泼洒,每5-7天泼洒一次,以达到如下功效:

一是能有效直接往养殖水体补充有益菌群,保持有益菌群的种菌优势;

二是能往养殖水体直接补充能量多糖、复合氨基酸、生物酶及多种高活性生命物质以有效促进有益菌、藻的共同迅速繁殖;

三是高活性营养物质同时也可为白对虾吸收利用,有效排解肠道内毒素,提高对虾的免疫力,促进对虾的生长及对饲料营养的吸收利用率,提高养殖效益。

思路与方法之二:通过拌料内服以提高水生动物对虾的免疫力,调节肠道内微生态环境,以有效控制由于水体有害病菌、有害物质及死藻毒素的吸入造成的肝功能受损、肠道菌群失调,肠膜脱落等情况。我们常常强调用到的拌料内服方案便是:

①用诱食酵母多糖:每公斤饲料拌3-5克,早上第一餐,每隔天一次。以全面、有效提高免疫力和抗应激力,聚合多糖类物质能促进肝胰脏的解毒和肠道消化吸收机能,促进肠道乳酸菌的繁殖。

②用酵素菌营养液拌料:每公斤饲料拌5-10ml,每天一次,中午第二餐用,具有营养、促长,调节肠道菌群,酶解清除肠内毒素的功能。

思路与方法之三:解毒,用有效的解毒方法来提高有益菌群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能量果酸类解毒剂+高纯腐植酸钠+中草药萃取浓缩液来泼洒:

一是可以直接、迅速往水体补充有机质、B类维生素、能量、碳源,以促进有益菌、藻的迅速繁殖;

二是可有效络合重金属,分解水体部分藻毒素,氧化水体有害物质;

三是在不伤害有益菌藻的前提下可有效直接杀死部分真菌和病毒。比如用上海勤王的解毒保虾灵+黑金纯+百草菌毒净;虾师傅的金方解毒救星+黑龙神改+本草一泼灵;泰达曼的保虾灵+黑晶神+菌毒一泼清等。

特别说明:应对养殖水体中的有害菌,无论你用什么化学的消杀方法都将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一是当你消杀完水体的有害菌时,有益菌也被消杀完,对有益藻类的杀伤也很大!整个水体的生态系统将要进行重建才能得以继续健康养殖;二是只要水体有有机质和适宜的温度,有害菌便会轻易迅速重新繁殖起来,采用化学药剂的方法消杀有害菌是杀不完的!

小编推荐

对虾养殖户如何应对暴雨天气?


一、暴雨天气对池塘环境的影响

1、水质水温:

南美白对虾在自然海域栖息的水温为25—32摄氏度,对水温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对高温的变化能力要显著强于低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适应水温可为15—40摄氏度,对高温极限耐受能力可以达到43.5摄氏度(渐进式升温);在规模化养殖中最适水温为25—32摄氏度,水温低于18摄氏度,停止摄食,长时间水温处于15摄氏度虾会出现昏迷状态,低于9摄氏度时死亡。通常养殖的幼体在水温30摄氏度生长速度最快,个体质量大于12—18克的虾体在水温27摄氏度左右生长较好;养殖水温长时间低于18摄氏度或高于33摄氏度时,对虾处于胁迫状态,抗病力下降,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长期暴雨之后,水位暴涨,极易发生漫塘、溃坝情况。暴雨后水温突降,易引起鱼虾应激反应。气压降低,溶解氧下降,易发生泛池。

2、溶解氧:

暴雨雷阵雨天气过后池塘易出现大面积缺氧。洪水带来水质恶化,生物耗氧上升,致使水体溶氧量下降;排洪水温急剧下降,在水体表面形成张力,直接阻碍了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体;洪水带来的大量泥沙经过沉淀后,在池塘底部形成沙层,使得池塘内水体不能正常交换,一旦遇到天气突然变化,底部的有害气体打破温跃层和底部的沙层,就会导致虾塘内的虾大面积缺氧;大量的泥土颗粒及脏物附着在虾鳃上,致使虾类的呼吸严重受阻。经常开动增氧机增加溶氧打破温跃层,泛塘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一旦暴发,容易形成大批鱼类死亡。

3、水的PH:

南美白对虾一般适于在弱碱水体中生活,PH值以7.8—8.3较为适宜,当水体PH值低于7时,南美白对虾会处于胁迫状态,出现个体生长不齐整,活动受限制,影响正常脱壳生长;当水体PH值低于5时就不利于养殖了,当处于较高的PH水体条件下,水中氨氮的毒性将会大大增强,同样不利于虾的健康生长。弱酸性雨水不断注入池塘,导致池塘水体pH值降低,极易引起池塘养殖鱼虾产生应激反应;雨水冲入盐度急速下降,会引起渗透压功能不能适应,产生应激反应。

4、浮游植物(藻类)出现死亡甚至倒藻:

所谓倒藻是养殖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有黄浊、白浊和粉绿色的混浊之分),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发生“倒藻”时,首先溶解氧会下降,二氧化碳会增加,使pH值迅速下降;其次,大量的死藻分解,会加大耗氧外,还会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第三,水中的原生物会大量繁殖,反过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雨天光照强度弱使藻类死亡,池塘水体变清,透明度增加,藻毒素等分解产生有害物质,虾易引起应激;因光合作用造氧减弱而造成水中溶解氧降低,会引发池塘鱼虾缺氧。

5、氨态氮与亚硝酸盐:

由于雨后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较低,养殖水体中的有机质无法正常进行氧化分解,会产生更多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且氨态氮、亚硝酸盐的毒性较强,各种厌氧病原菌迅速滋生起来和水质的恶化,引起鱼虾摄食下降,残饵增
加,容易引发鱼虾病害。

二、为较好地控制雨后虾病的发生,建议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避免池外的雨水入池:要及时疏通排洪沟,保证不让沟水入池。

2、暴雨前保持一定的水位:从盐度的整体变化来讲,水位过低,池中水体就小,暴雨对池水的影响越大。

3、开增氧机:通过增氧机的搅动,打破水体的水温与盐度分层现象,加速雨水的混入,使池水表层水的水温与盐度变化幅度降到最低。

4、排去部分上层水:在没有增氧机的养殖池,如果没有风力的作用,表层雨水很难融入到整个池中。这类池可以先提高水池水位到溢洪高程,使过多的雨水排出池外。

5、做好抗应激措施:及时泼洒抗应激vc、应急解毒灵、强化多糖等增强体质。
6、加强巡塘与观察:一般雨后1天~2天内容易爆发病害,因此,在养殖管理中要加强巡塘,随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排查。对水质的变化,个别对虾的死亡等都要认真观察,寻其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出现较多不正常的死亡虾,先要检查水质,有无氨氮、亚硝酸盐等偏高情况。对浮游生物大量死亡的养殖池要特别注意,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对虾养殖,事先做好预防与有效应对才是致胜之道!



对虾越来越难养,其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水中毒素日益增多,导致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引发的对虾病害频发。

因此,事先做好降解水中毒素措施,则有效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病害发生,如海南琼海余老板,3口高位塘养虾,进水放苗前消毒都是用鱼虾卫安1亩/包,每次的成活率都在90%以上。养殖过程中每隔15-20天用一次鱼虾卫安2亩/包,如遇到下雨天气,天气转好的当天就开始用鱼虾卫安2亩/包,连用两天。依他的作法很少出现过弧菌性疾病,因此这两年他养虾成功率都很高,4亩塘都可以收获15000左右。
三致物,避免其在鱼虾在体内的聚集。
2、通过离子交换、络合、吸附等多重作用,降低水中重金属的含量。
3、氧化去除水中有毒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多氯联苯、除草剂、杀虫剂和染料等。
4、降解由藻类死亡产生的肝毒素等各类藻毒。
5、触杀绿弧菌、副溶藻弧菌等流行致病弧菌。

鱼虾卫安推出市场后,其效果也得到各地养殖户的实践验证,尤其对由弧菌引起的红尾、红身、肝病变空肠不空胃等不良现象有明显的防控作用。以下是汇总各地案例总结出来的具体应对方法:
■控制绿弧菌:先用水毒净1.5~2.0亩/包干撒,傍晚鱼虾卫安2.5~3.0亩/包+鱼虾卫士1.5~2.0亩/瓶泼洒,隔天接着使用猎弧1亩/包+育藻膏5亩/桶,每7~10天一次以控绿弧菌。
■控制黄弧菌和发光藻类以及红尾红身、瘦身:晚上先用福地安1.5~2.0亩/瓶+正强一号1.5~2.0亩/包干撒,隔天接着使用猎弧1亩/包,每7~10天一次以控黄弧菌。如果两种弧菌都有那白天先用鱼虾卫安2.5亩/包+鱼虾卫士1.5亩/瓶,再按照控制黄弧菌的方法处理。
■低温期出现空胃不空胃、红尾红须等:白天先用鱼虾卫安2.5~3.0亩/包+鱼虾卫士1.5~2.0亩/瓶,晚上福地安1.5~2.0亩/瓶+降解灵片1.5亩/包,隔天再用鱼虾卫士1.5~2.0亩/瓶,晚上再用福地安2.0亩/瓶+降解灵片2.0亩/包。

海南万宁琼海技术罗业兴

又是台风季节,南美白对虾养殖户怎么迎接台风?



自打进入三伏天以来,阳光暴晒,气温飙升。俗话说:“热极生风”没错了,这是副高和热带气旋外围强烈的下沉气流导致的。今年第5号台风生成了
它的前身是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的热带扰动,15日17时加强为热带低压,16日14时加强为热带风暴。
台风来临的时候应该怎么应对,这里结合一下咱们一线的朋友们总结,看看是否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具体是:
一:台风时候最需要注意和维护的是:台风来之前的低压、闷热天气。
这时候是台风季节维护对虾活力的关键点:适当的撒增氧剂和开所有增氧机,保持水体的溶解氧。同时每亩撒211一般提高对虾的活力,让对虾体力充沛的迎接暴风雨!
土池的朋友还要注意:这时候最容易形成反底,适当提前用一下底康会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二:台风来了,如此任性的狂风吹着池塘水体,一般不会缺氧,台风中一般不需要打开增氧机。台风中应该把增氧机都停了,停了增氧机还有一个目的是:尽可能排雨水,不让池塘和雨水混合而大幅度改变水质的理化指标,尽快的把比较轻的雨水从表层排出去。

三:台风前可以在池塘边缘撒一点石灰,让风雨的冲刷带到池塘调整池塘pH。这样子做相对省事、人安全。
上面的操作的根据是什么?
一:为什么台风来的时候不需要开增氧机?
台风的时候是否应该开增氧机那首先我们看看:池塘是怎么样进行机械增氧的。
池塘的机械增氧是利用外力搅动水体,使到池塘水:
1:机械使池塘水和空气接触的界面不断更新(不断的更新和空气接触的水),让水体均匀受氧。
2:外力把池塘水搅动,分散为细小雾滴,喷入气相,增加水和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水和大气的自然交流渗透。
从理论看看有没有支持:理论上:只要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低于大气中的氧含量(地球空气中大约含有体积为20.947%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氧气),大气中的氧气就会源源不断的向水体中溶解,一直到水的溶解氧和大气的氧含量平衡或者水体的溶解氧已经是饱和了(8.4mg/L25度),这时候氧气向水体的移动才会停止。但是:大气的氧向水体渗透过程由于水本身具有比较高的表面张力,如果我们没有增氧机、风力等等机械动力的帮助,这个自然渗透过程是非常缓慢,而且这个移动主要发生在上层的水中,对于深层的水体如果没有增氧机、风力等等机械动力使水体发生上下交流,是很难形成有效的氧气交流。

从这些分析看到:非常大的风里,也就是台风来了,池塘水就会和空气交流快了,一般不会缺氧。如果风小了就需要开增氧机了,应该是正确的。
二:台风前在池塘边缘撒一点石灰。
雨水的PH值通常在6-7,有一些养殖区域的雨水pH可能还会更低,大量的雨水进入到池塘,和池塘水混合后,难免会影响到池塘水的pH。所以台风前在池塘边缘撒一点石灰撒一点石灰确实是神来之笔,省力安全的够达到了调整phH的目的。不过石灰的使用量需要控制,一般按每亩10斤以下的量控制使用。石灰要是用量不够可以补加,但是超量了就费事费工了,所以少量多次会更加含理。

三:台风来临时候把增氧机都停了,目的是排淡水。
当大量的雨水瞬间进入池塘时,如果当时池塘的增氧机是全部都打开的,那么这些雨水会马上和养殖池塘水混合,会导致水体中盐度、水温、pH的急剧变化。水质理化条件的大幅度骤变很可能就会引起对虾强烈应激,这种过于强烈的应激很可能会导致对虾出现生理异常或者并发其他疾病了。所以:大风雨中把增氧机都停了,自然排除表层的雨水的做法是:是可行的!
四:处理好台风来之前的低压、闷热等等气候是预防台风灾害的重点工作之一。
台风来前的几天,气候往往是连续异常高温天气,阳光灿烂,光照猛烈。这种气候条件往往会导致:
1:台风前塘里藻类可能相对过于旺盛,为避免台风大雨中过多的死藻沉淀于底部,台风前尽可能的保持池塘里藻丰度(也可以用透明度判断)在合适范围,让池塘水、底泥尽可能的清爽!有必要的时候泼洒一次塘生态,为水减肥。
2:台风前由于上面说的气候原因,一些池塘的夜间耗氧量也比较大。所以:台风前应该为池塘减肥减负,没有必要就不要在台风来之前大量使用活菌,避免池塘耗氧量升高。
以上的气候原因就是台风前可能导致对虾体质异常的原因。所以对台风前异常气候的应对主要就是针对性的降低池塘溶解氧、降低池塘水藻的丰度等,尽可能的保证对虾在台风来的时候有足够的体能应付可能出现的水质异常。
五台风后的管理
1:池塘水的理化性质在台风中变化是难免的,待到雨过天晴,有需要的尽快调整一下虾的渗透压,让虾体能和体内变化不要太大(也就是平常经常说的抗应激)。可以每亩撒一包胜维211(淡水可以每亩一包胜维211+6斤含钾的盐),这样子处理后对虾白身的机率也明显降低了。尤其在雨后出现大量换壳的时候,及时的撒一次胜维211将会为虾渡过难关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2:雨后测一下水,如果有需要就尽快的调整水体的ph。
3:雨后不要随意的使用消毒药,这种条件下老想着弧菌可能会吃亏。雨后习惯性的解毒、消毒恐怕会引起其他意外。
4:雨后水体有反清的现象,可以根据你池塘的实际条件使用腐植酸钠等等非氮的东西培藻。的确有必要每亩泼洒一公斤已经溶解的藻生源帮助藻迅速恢复过来,尽可能的不要反复施肥。不单不要反复施肥,还要注意:雨水经常含氮很高,注意:水会不会变得太浓了。
5: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雨水经常含氮很高,雨后池塘水的变化可能是今时不同往日了。以前是一场大雨一场水反清,现在不一样了,雨后往往反而出现水浓,所以要是你的池塘底部淤泥有黑臭现象,雨后尽快的使用一次胜维底康,减少转晴的时候泛塘或者偷死现象。
6:雨后一旦出现水浓、对虾脚黄,注意了:可能是感染纤毛虫了,不要不问三七二十一的就消毒解毒。用显微镜看看,是否感染了纤毛虫再决定采取什么措施也不迟。

值得收藏!小龙虾病害防控方略get起来~


众所周知,7月份是整个水产养殖病害流行高峰期,水温高,病菌多。2019年小龙虾几期倒春寒的突然来袭,让部分龙虾客户的早虾苗“有去无回”,导致“一苗难求”的虾塘不少。而今年还没有完全进入8月份,各种多媒体、政府、杂志和专家学者对7月份小龙虾病害防治给于了高度关注。“7月魔咒、7月瘟、黑色7月”成为这一段时期使用频率最高的代名词,不少人,谈虾病色变,虾病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当前虾塘碰到最多的3种病害如下所述。

一、肠炎

主要病原: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致,继发性或原发性弧菌感染。

典型症状:感染初期小龙虾表现食欲减退,吃食不欢,会逐渐往浅水区、水草、岸边等靠近,应激能力减弱,遇人不躲避,趴伏岸边,活动迟缓,会出现消化道肿胀充血,随着病情发展最终死亡。现场用手扯出小龙虾肠道,可发现肠道无食,肠道内有气泡或黄色积水,部分肠道蓝色或者黄色。严重时可整条肠道呈蓝色或者黄色状态,伴有肝脏萎缩、颜色发白、变浅、保护膜不清晰等。

流行情况:一般流行在5-8月份,以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同时以死亡大龙虾为主。

防控方略:

1.加强投喂优质高端饲料,特别在投喂不足的情况下,更容易感染肠炎,提醒定期内服粤海鱼虾肝胆舒+应激维C,加强肠道和肝脏的修复。

2.坚持水质调节,特别是老塘要坚持改底,用粤海底立净或粤海501进行定期改底。

3.有条件的虾塘,主要一定要记得加深水位,深水养大虾,水位低,水体不稳定,容易导致应激,有害条件致病菌滋生,诱发肠炎。

4.坚持选择好的龙虾苗种,抗病能力强,不容易发生疾病,好苗配好料,龙虾跑得快。

二、脱壳不遂

主要病因:缺乏某种微量元素,营养代谢障碍。

典型症状:龙虾头胸部与腹部的交界处出现一条大的裂缝,原因是小龙虾生长的水体中缺乏其蜕壳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如钙、镁、锌等,主要是可供吸收的离子钙的不足,难以满足蜕壳的需求。前期营养积累不足,或者蜕壳时气候变化,倒春寒的突然来袭,缺氧或者受人为药物刺激导致蜕壳不遂。

流行情况:一般流行在5-8月份,不容易出现大批量的爆发性死亡,主要以铁壳虾的形式出现,死亡率不高。

防控方略:

1.加强投喂优质饲料,特别是加强甲壳素的补充,每脱壳一次,龙虾长大一次,脱得越快,长得越快;

2.外泼洒粤海303+佳能螯合钙(或应激固壳素)进行协同脱壳,加强水体的硬度,有利于龙虾顺利脱壳;

3.注意加深虾塘水位,以提高虾塘饵料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度,提高天然饵料活性物质的补充,如维生素,毕竟深水养大虾。

三、弧菌病

主要病原:由原发性弧菌感染如副溶血弧菌等。

典型症状:表现为病虾体色微红或暗红、无光泽、红尾、肌肉不透明,病虾爬边少动,有的在水中观察呈白体,捞离水后体色微红,无明显异色;大多头胸甲易剥离,肝红萎缩,空肠不空胃,发病急,死亡快。

流行情况:一般流行在7月份,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主要发生在老虾塘的概率比较高。

防控方略:

1.加强投喂优质高端饲料,如粤海的快大料,主要是针对发病期提高虾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的保健料;

2.加深水位,注意水体消毒处理,定期使用粤海金碘+五黄精华液进行消毒预处理;

3.改底消毒使用粤海501或底立净进行立体改底,消除水体弧菌数量,减少发病率;

4.内服弧菌清5-7天,通过优势菌占位原理,有效控制肠道弧菌数量,减少发病强度,让健康的龙虾免于肠道感染,以菌制菌,以菌治菌,极大范围的减少弧菌数量,从而减少发病或不发病。

一般而言,水产养殖动物各种疾病的发生,离不开发病三因素理论。而我们所有动作的出发点,都是围绕“水质更稳定,体质更健壮,底质病原更少”的综合目的,才能持续获得龙虾和水体共生,实现“水产与环境相和谐,美食与健康得益彰”的共赢局面,少发病,不发病,从而达到高产高效。

暴发性对虾病害有哪些传播途径?如何防控?



暴发性对虾病害常见的传播途径有:

水源传播
进水时引进病原微生物,这个途径是最常见的病害传播途径之一,也是区域性疾病爆发最常见的感染途径。针对这个在前中期尽量少进水;进水后严格的消毒杀菌(用雅碘或水维康或二氧化氯或灭弧菌等等);以及用蓄水池处理等等这些措施都是较好的预防方法。另外,很多病原微生物都不能通过简单的过滤、沉淀和消毒来清除,所以在发病高峰期封闭式管理是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土壤传播
底质淤泥里经常会有病原体休眠其中,等到环境适合繁殖了,再复苏感染鱼虾(当然由于环境的影响,此时复苏过来的大多数致病菌都成了弱毒性的慢性病原体,也就是感染更隐蔽,潜伏期更长,发病更不易察觉),所以彻底的清塘晒塘是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养殖中也可频繁使用底安、科环底优、活性铁甲、爽水靓底宝等来防控。
动物传播
水蛛、杂虾、杂蟹、杂鱼、飞鸟等等都会传播病菌。放苗前都要提前处理。定期不定期用雅碘或水维康或芪黄参或水优+灭弧菌消毒也是较为简单的防控措施。


设备传播
氧机、饲喂工具、衣物都应严格消毒处理或分开使用。

小龙虾养殖中一般会出现哪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一、亲虾消毒方法欠妥

常规的消毒方法是用浓度为3%的盐水浸泡小龙虾亲虾,这对带水运输的亲虾来说是正确的。但对离水运输的亲虾而言,用盐水进行消毒将加重其脱水症状,不利于放养成活率的提高。建议用高锰酸钾溶液替代盐水对亲虾进行消毒。

二、亲虾放养时间不当

目前生产上小龙虾苗种的来源基本是相同的,即投放亲虾自繁或购买虾苗放养。部分养殖户在制订亲虾放养和苗种生产方案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当之处,如在上半年放养野生亲虾进行虾苗繁殖等。

小龙虾交配与产卵的适宜水温为12-33℃,虽然3-5月份的水温已达到产卵要求,但5月份之前的亲虾性腺尚未发育成熟,此期小龙虾只交配不产卵,虾卵需经4-6个月的发育后才能进入Ⅳ期末,因此上半年放养的亲虾在下半年才能繁育虾苗。

在自然条件下,小龙虾的产卵和孵苗高峰期大多在9-11月,虾卵经9-15天的孵化,即可孵出虾苗。在华东地区80%以上的虾苗在10-12月份孵出,因此只要在8-10月份投放亲虾,就可以通过自然繁殖培育出供养殖所用的虾苗。

解剖小龙虾亲虾可知,3月份有部分雌虾的卵巢已发育至Ⅱ-Ⅲ期,通过投喂优质饲料和提升越冬水温,能加快雌虾的性腺发育速度,并实现提前产卵和孵苗。

因此将亲虾的温室越冬技术与池塘养殖及稻田养殖相结合,可形成新的养殖模式,有利于小龙虾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

三、大量施肥造成水草死亡

一些养殖户认为水草主要起隐蔽作用,其饲料作用不如浮游生物重要,因而当水中浮游生物数量减少时,往往通过施肥的方式加以调节,池水透明度因此大幅度下降。

当池水透明度降至30厘米以下时,池中的水草因光合作用受阻而难以生存。水草死亡不仅减少了虾苗的饲料来源,还会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和水环境恶化,最终使生物饲料培育效率及饲料利用率降低。

这种养殖方式不但生态效应差,而且最终还将影响小龙虾养殖产量和效益。因此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应对水草的种植和利用予以足够的重视。

四、对鱼虾混养的互利作用认识不足

小龙虾与鱼混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这是因为鱼虾混养可以互利共存,鱼吃剩的残饵和排泄物均可被小龙虾利用,减少饲料浪费,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因此利用小龙虾的摄食特性开展鱼虾混养,可以达到互利共生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养殖效益的提高。

五、对小龙虾自相残杀特性认识不足

小龙虾的自相残杀特性是阻碍养殖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试验表明,亲虾对幼体和幼虾的残食率较低,这与亲虾具有护幼特性有关,而亲虾对大规格虾苗的残杀率则较高。

除此之外,幼虾之间的自相残杀率远高于成虾对幼虾的残杀,尤其是大规格虾苗对幼虾的残食率高达60%以上。因此大规格虾苗及幼虾间的自相残杀行为是影响虾苗成活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生产中应重视人工隐蔽物的设置,如投放水草、石棉瓦、塑料管和竹筒等供虾苗和成虾栖息与隐蔽,可起到降低自相残杀率和提高养殖产量的作用。

六、盲目施肥造成水质恶化

目前小龙虾养殖大多采用肥水的方式培育浮游生物饲料,所施的肥料以有机肥和复合肥居多。但施肥后水体极易缺氧,同时水体透明度的下降导致水草死亡和腐烂,并导致水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合理的施肥方式是将有机肥埋入底泥中,并在池坡适量堆肥,这样可培育出大量底栖生物供亲虾和虾苗摄食。水体要求肥度适中,透明度为30-40厘米。

当水草生长旺盛时,透明度可提高至60厘米以上。夏季水温较高,合理施肥可防止虾苗缺氧和养殖环境恶化,因此目前全池泼洒的施肥方式应当予以改变。

七、不注意及时换水

一些养殖户认为小龙虾可以在污水沟中生存,对水质要求不高。事实上,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水质污染是小龙虾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适量换水不但有利于改善水质,而且可以刺激小龙虾蜕壳,有利于加快生长速度和提高产量。

但过于频繁的换水也会增加电费或油费支出。合理的方法是:高温季节每半个月换水1-2次,每次换水1/4左右。若水质状况较差,可以施生物有机肥替代普通有机肥。

养殖淡水龙虾如何解决腹部黑的问题


养殖淡水龙虾的池塘应选在通风向阳、环境安静、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的地方。

①池塘应为长方形,面积1334——3335m2为宜,水深在0.9——1.5m左右。

②池底为硬土质或沙质,无淤泥,池壁须有肯定坡度。

③池塘要有良好的排灌系统,一端上部进水,一端底部排水,进排水口都要有防敌害、防逃网罩。

④池塘底部应有恰当面积的沉水植物区,并有充足的人工隐蔽物,如废轮胎、网片、竹排等,以供龙虾隐蔽栖息。

⑤有条件的池塘可设增氧机。

⑥放养虾苗前应对池塘进行消毒,如果是新建虾塘可用生石灰带水清塘,若是旧鱼塘养殖,肯定要干塘消毒,除泼洒生石灰外,还要彻底清除池塘中的鳅、鲶、黑鱼和蛇、鼠等掠食性敌害生物。

淤泥是精养塘夏秋高温季节溶氧的重要消耗者,又是鱼类的剧毒杀手―氨、亚硝酸盐、硫化氢产生的源头是一颗埋在平静水面之下的“定时炸弹”。池塘淤泥的改良意义重大。

可采取以下措施:

1清淤。精养塘至少三年清一次淤。虽然清淤费用较高,但可降低饵料系数,鱼病防治费用及爆发性疾病发生的概率低。

2施放生石灰,根据淤泥厚度,每10厘米深淤泥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方法是池水抽至10厘米左右,生石灰用桶加水溶化后趁热遍泼全池,用钉耙把泼有生石灰的低泥翻耙一遍,使淤泥和石灰充分混合,不仅可以杀灭病菌及病原体的中间寄主,还可以中和淤泥中的有机酸、硫化氢等,改变酸性环境,使淤泥呈弱碱性,有利于鱼类的生活,另外还能使混浊的池塘澄清,使悬浮的胶体有机质胶结沉淀,增强池水光合作用,产氧的能力。

3日晒和冰冻。风吹日晒,并经过冬季的冰冻,对改良底质有良好的效果,淤泥经过风吹、日晒、冰冻,变的比较干燥疏松,与空气接触面增加,淤泥中有机物大量分解,消退有害的还原性中间产物,为翌年改善溶氧状况和改良水质创造条件。

4施用光合细菌。人工施用光合细菌是近年来生态净化池水的有效途径,从而减轻淤泥的危害。

酵素菌,解毒养水主导菌!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可以了解一下




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样的菌养什么样的藻?!

1.以菌养藻,还是以肥养藻?由于现在养殖水源有益菌藻失衡比较严重,以肥

养藻,增育的藻相往往比较单一,当水温和光照产生变化时,易引起藻类爆发性的生长和死亡,易引起倒藻‘导至水体混浊,对虾出现应激性病变;由于肥水营养的不可控性和没有足够的益生菌转化,水色易过浓绿而发粘,通透性差,水体营养物质流动性差,新藻的生长受到抑制,因而溶解氧减少,对虾出现瘦身和厌食减料、肌肉白浊的情况;现在以肥养藻的问题越来越多,许多虾农认为随便施点有机无机营养肥,肥起藻相水色后就能投苗养殖,结果发现:投苗后养了十多天的幼虾脱壳不正常,上料不正常,甚至出现白便的情况;而养殖水体更是易出现水色落清,遇到下雨就会出现倒藻混浊的情况;雨后一出太阳时,打增气机满塘都是黄白色泡沫;如遇不着下雨就会发现水越来越浓绿或暗黑,所有这些现象都是池塘水体缺少以益生菌为主导的生物量引起的。

2.用什么样的“菌”才能达到养好有益菌藻、长效稳定水色效果和目的?——这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必须是一大类复合益生菌群,而不是单一菌株,这样才可有效繁殖起稳定的种群优势,产生不同的酶解作用而把有机污物矿化为藻类生长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盐;

二是必须具有营养性和营养转化功能,就是定向矿化有机污物为藻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盐的能力;

三是必须具有良好的产酶产酸能力,就是降解死藻及有机污物在厌氧环境下不完全分解而产生有害物质及毒素的能力。

而酵素菌就是具有以上三方面卓越酶解矿化功能的解毒养水主导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a、酵素菌是由24种优选的复合益生菌群共生组合而成,能通过自身强大的酶解作用发酵有机物料产生大量的聚合能量多糖、高活性氨基酸,生物黄腐酸、复合益生菌群、代谢活性酶、B类维生素、多元矿物微量元素等生命物质,是集有益菌群、生物代谢酶与高活性命物质于一体的复合营养制剂、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营养复制和营养转换功能。

b、酵素菌营养制剂(超爽酵素活力菌、生物酶浆)富含的益生菌群对有机物料的矿化为藻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盐是很少耗氧或不耗氧的,而且是持续可控的过程。所以使用酵素菌营养剂不易引起水色过浓、过粘变浊或通透性变差的情况。

c、酵素菌是不同益菌群的共生体,能产生不丗种类的生物代谢酶,具有强大的、不可逆转的酶解力量,能高效、彻底酶解死藻毒素及有机污物不完全分解产生有害物质,这就为有益菌、藻的正常健康繁殖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3.养什么样的藻?主要养护高稳定性、抗阴雨、抗泥浊、硅藻与绿藻共生的黄绿水色。有两种类型:一是绿藻小球藻约占75%,硅藻约占25%的青绿色黄绿水;二是绿藻小球藻约占25%,硅藻约占75%茶色黄绿水。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酵素菌能成为解毒养水主导菌-为养水冠军?!

1.酵素菌营养剂(超爽酵素活力菌、生物酶浆)为多种益生菌群依据互助共生原理对有机物料一次性集约化发酵而成,集菌、酶与高活性养分于一体,不存在二次发酵浓缩提取,所以产品使用不需要活化,品质性能稳定性高,功效定向性强,转换率高,效果迅速直接。

2.单一的光合沼泽单胞菌只是能有效促时藻类的光合作用,对虾有食用营养作用,而对藻类没有营养功能,没有良好的产酸产酶功能;而对于大家用得较多的复合芽孢杆菌,虽有良好的产酸产酶作用,但由于自身没有营养功能,所以对水体的营养选择不具定向性,在把有机污物分解转化的同时往往也会把水体有机养分矿化掉了,造成水体清瘦,这样不但耗氧较多,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反而抑控了藻类的稳定性生长。而且功能相对集中的复合芽孢菌群对有机物料的矿化出来的营养盐是不全面的。往往只是氨素较多的营养盐,易造成藻相失衡,所以不能有效稳定菌藻相。

3.稳水就是要稳定菌藻相;

稳定藻相:就是要能有效维持藻类的正常新老交替性生长;这就需要为藻类提供持续、可控、均衡的营养盐。这是单独施肥做不到的,也是功能不全面的复合芽孢菌群做不到的,也只有自身具有营养功能和强大的营养转换、转化功能的酵素菌才能做到。

稳定菌相:就是要构建和保持养殖水体益生菌群的种群优势。而能够担当此重任的自然也就是酵素菌的复合益生菌群,因为它们为需氧菌发酵,具有强大的酶解氧化功能。那么EM菌行不行?!不行!至少是做不到的。因为EM菌虽然由80多种复合有益微生物菌株(而不是菌群)组成,但大都是厌养发酵菌,没有强大的酶解功能,只能分解部分小分子有机污物。


这样建设出来的才是高产的稻虾池塘!


往往听到很多养殖户说:“为什么自己和别人密度、用药、饲料,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自己的产量赶不上别人呢?”其他原因都找过了,那么您找过是池塘的建设问题吗?古有名言“万丈高楼平地起”,池塘基础建设是养殖的第一步。中稻收割之后,小龙虾虾稻田也开始挖了,那么我们来看看池塘到底该怎么建?

一、稻虾池塘的选址

高产的池塘包括方方面面,那么选址的基本要求有:

①、水源要求:水质ph应为7.5-8.5,水源充足,水质好且无污染。

②、基础条件便利:交通便利,前期基建设备、饲料运输、销售渠道便利;电力便利,满足基础建设、生产、进出水、管理等基本要求。

③、土质要求:选择通透性好,保水性强,保肥肥沃富含微量元素,且小龙虾能打洞的土壤,其中以壤粘土为最佳。

④、地理条件:选址地势平缓,有利于管理和建设,且去选择通风向阳处,有利于水草水草的生长,水体的流动。

二、虾稻池塘的建设

1、稻田环沟

大多采用U型环沟,如稻田过大可采用“S”字型,增加小龙虾打洞面积(且留出收割机等机械进出的埂子),沿稻田四周沟上宽3-5,底宽1m左右,沟深0.8-1.2m,坡比为1:2以上;虾沟面积占稻田面积10%-30%左右。沟与田埂间可留出0.5-1m的平台,方便投食和下地笼。

2、田埂

用挖沟的土加高加宽稻田四周田埂,要求埂宽1.5-2米,高出田面1-1.5米,田埂需要压实,防坍塌。虾苗繁育田虾沟与稻田边还要筑起高0.3米、宽0.5米的小土埂,便于小龙虾打洞避暑、繁育、冬眠等。

3、进出水管道

进出水管道应呈水体两端安置,进水管道可置于田埂上,并且用80目密网子封口,防止野杂鱼进入。出水口可采取填埋式,用20cm的PVC管;排水管是成“L”形,一端可旋转,置于水面上,旋转管口高低来控制水位的深浅。

三、防逃网建设

在外埂内侧设置防逃设施,可选用光滑黑油布、玻璃板、石棉瓦等材料,基部埋入土10-15cm,顶端高出埂面40-50cm,每隔1-2m,使用1根木棍或竹竿支撑防逃设施,防逃设施与埂面垂直,拐弯处做成圆弧行。并靠近水源的外埂,在埂内埋入塑料薄膜或网片,防止小龙虾掘洞穴,防逃、防漏。

四、水草的种植

水草种植面积应为环沟面积的50%左右,且采取6*8的方式种植水草。水草的选择以伊乐藻(吃不败)、菹草(杂巴草)为主,种植水草的时间以11月下旬到1月下旬为佳,不宜过早,避免水草封塘。(注:以南北朝向种草)。

做好春季养殖管理才是你盈利的关键



做好春季养殖管理是赢得龙虾高产利润的重要环节!当前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要点:

1、选择投饵时机

当水温达到10℃时龙虾就开始摄食,此时可适当投饵,投饵量一般控制在虾体重的3%左右。饵料以精料为主,15%的粗饲料为辅。一定要喂品质好的饲料,不可一味降低成本而忽视饲料品质。

2、控制理想水位

此时龙虾越早摄食、越早生长,因此天气晴朗时应将水位控制在1000px左右。这样的水位,在光照下水温升高较快有利于龙虾摄食。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则需适当加深水位,防止池中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不利于龙虾生长。

3、及时清除青苔

4月份水温较低、水质清瘦,适合青苔生长,如青苔大量繁殖将对龙虾极其不利。当青苔少量出现时,可人工捞除或降低水体透明度,抑制青苔生长;当青苔大量出现时,使用青苔净等药物杀灭,但要避开龙虾的脱壳期。

4、抓好病害预防

1、每15天左右全池泼洒一次强氯精、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药物,防止病菌大量滋生。

2、4月底用硫酸锌复配药杀纤毛虫一次。

3、4月中旬使用一个疗程5-7天的内服药物拌饲料投喂。

5、补充营养元素

整个4月份龙虾脱壳频繁,此时龙虾体质较弱,需补充营养。建议使用含有钙磷等营养元素的生物制剂直接泼洒水体。这些物质对龙虾的生长至关重要,有利于龙虾甲壳正常硬化。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应对台风暴雨气候,“控菌”才是解决一切病害问题的根本!》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青蛙的养殖病害”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61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