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青鱼养殖常见病之肠炎病防治技术

1、病原体

肠型嗜水气单胞菌。

2、症状

病鱼腹部膨大(腹腔内充满积液),肛门红肿突出,轻按腹部,有淡黄色脓状液体流出,剖腹见肠道发炎充血发红。与肠炎型出血病毒病区别:肠炎型出血病毒病,肠道充血而不糜烂。

3、流行情况

此病在水质恶化、气压过低、鱼类过度饱食等条件下,易在草鱼、青鱼中发生。尤其对当年草鱼、青鱼鱼种和一龄草鱼、青鱼鱼种危害最大,死亡率50%~90%。流行季节4~9月,其中有两个高峰期:5~6月主要是1~2龄草鱼、青鱼发病;8~9月当年草鱼、青鱼鱼种发病。并且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4、预防

①生石灰清塘。②保持水深2米以上,夏季每10天加注新水一次。③每15天泼洒20克/立方米生石灰水1次,使水质清爽,透明度25~30厘米。④用溴菌清(溴氯海因)消毒水体,每15天一次。每次用药量:1立方米水体用溴菌清0.3~0.5克。相当于每亩水深1米用药250~333克。使用时加水1000倍以上稀释后全池泼洒。

5、治疗

①溴菌清(溴氯海因),每次用药量:1立方米水体用溴菌清0.3~0.5克。相当于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药250~333克。使用时加水1000倍以上稀释后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天。②磺胺嘧啶,每100千克鱼用5~10克,拌饵投服,连用6天。③大蒜头,每100千克鱼用大蒜头500克,食盐200克,拌饵投服,连用6天。

相关知识

草鱼青鱼养殖常见病赤皮病的防治技术


草鱼、青鱼赤皮病又名赤皮瘟或擦皮瘟。鱼体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部分或全部鳍条的基部充血,鳍的梢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组织有时也被破坏(亦称蛀鳍)。鱼的上下颚及鳃盖部分充血,出现块状红斑,鳃盖中部有时色素消褪或烂去一块,以致透明。有时鱼的肠道亦充血发炎。

(1)预防。

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在扦捕、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

②放养鱼种时,用浓度为5-8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浸浴半小时,药液浸浴时间的长短视水温和鱼体忍受力而灵活掌握。

(2)治疗。

①磺胺嘧啶或磺胺噻唑。内服,每100千克鱼体重第1天用量10克,第2-6天用量5克,混饵或制成药物颗粒饵料投喂,连用6天。

②将白菖蒲(每亩4-5千克)连同切碎的蓖麻叶(每亩4-5千克)裹在山松枝叶(每亩10千克)内,扎成2-3捆,放置食场及上风处,浸没于水中,每天翻动1次,使其腐烂汁液泡出来。同时口服白杨叶(每万尾鱼种1-1.5千克),混入制成饵料,连喂6天。

草鱼养殖常见病机械性肠炎病的防治技术


草鱼机械性肠炎病是因长期饲料投喂过多或高蛋白饲料投喂过量导致草鱼肠道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特别在注水条件差,增氧设备不足,淤泥过深,池塘水体长期处于偏酸环境中,水体溶解氧偏低时,草鱼可出现群体发病,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达40%左右。

1、症状

发病初期在投喂时群鱼出现“炸窝”现象,严重者群鱼无法进入食场正常摄食,1周左右后即可出现死亡。病鱼外观膘肥肉满,无显著病变,但眼球常因失水凹陷。病程稍长者体色发黑,离群独游,少数有“赤皮”的症状,多数伴有烂鳃病和肝胆综合征等。解剖可见腹腔内有多量红色腹水,肠道充血、出血。病程较长的鱼打开腹腔可嗅到一股恶臭味,多数肛门发炎红肿。

2、预防

(1)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人投喂饲料;

(2)保持池水pH值稳定,每隔3~4周每亩用10~15公斤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使池塘pH值稳定在7~8;

(3)使用生物制剂,及时施放适量的净水菌等微生物制剂降解池塘有害化学物质,抑制有害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3、治疗

(1)限量投喂。对患病鱼限量饲喂,按每100公斤鱼每天1公斤饲料投喂,同时每公斤饲料拌肠炎宁2克、肝胆必康2克,一般连续投喂5~7天。病愈后再逐步恢复正常投喂量。(2)药物调节。每天早上、中午测定水体的pH值和溶解氧,早上水体溶解氧低于3毫克/升,中午溶解氧高于10毫克/升时,说明藻相恶变,池底富营养化,每亩可用净水菌300~400克加水泼洒,夜间每亩用高氧500克拌干河沙撒施。

(3)对继发感染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肠炎病的草鱼,每亩用菌毒宁300~500毫升,隔日重复泼洒1次。

甲鱼养殖常见病之肝病防治技术介绍


鳖的肝病也叫肿肝病、坏肝病,是一种综合性肝病。鳖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随着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病害也越来越严重。人工养鳖,由于改变了鳖的自然生长环境,养殖密度较大,生长较快,故较易发生肝病。
1、发病主要原因
(1)在鳖病预防、治疗过程中,由于盲目用药、用药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常会引起肝病。例如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四环素等均会造成肝脏损害。
(2)在鳖养殖过程中,强化摄食以及延长生长期的方法一方面使鳖快速生长,但另一方面却使肝脏长期负担过重,肝脏出现病变不可避免,饵料不新鲜、长期放置等引起饵料变质,变质饵料中的一些有毒物质对肝脏造成直接损伤。饵料中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添加量过高会引起脂肪肝。
(3)鳖因某种原因感染疾病后并发感染肝脏或影响肝脏正常机能而引发肝病。红脖子病、红底板、白底板、鳃腺炎等疾病发病过程中,肝脏可发生变性和坏死。
(4)水体中的氨浓度过高会引起鳖氨中毒,氨中毒时肝脏受损。水体受农药污染引起鳖农药中毒水体受工业废水的污染引起铜、汞、锌等重金属中毒等。
2、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定期泼洒消毒剂。
(2)用药时,选副作用小的药物,不可盲目加大剂量,避免长期用药。用药治疗时,最好先做药敏试验,筛选出高敏药物,以缩短治疗时间和避免用药的盲目性。
(3)定期进行水质测定,必要时要改换水源或加大换水量。
(4)在养殖过程中,建议适当减缓鳖的生长速度,以减轻过剩的营养物质给肝脏带来的负担。
(5)饵料中添加植物油或鱼油的比例1~3%,应添0.05%VE以防鱼油氧化,饵料尽量用新鲜优质原料。饵料中除配合饲料外,要10~40%鲜活动物饲料和10%左右鲜嫩植物饲料,
(6)脂肪肝病用下中草药投喂预防:茶叶20%、蒲黄20%、荷叶25%、山植20%、红枣15%合剂打成80目细粉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后,以1.5~2%连药带水添到饲料中投喂,每月10天。
(7)感染性肝病添加中草药预防:黄芩20%、蒲公英15%、甘草15%、猪苓20%、黄芪15%、丹参15%合剂打成80目细粉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后,以1.5%连药带水添到饲料中投喂,每月10天。
3、治疗
如果鳖已发生了肝病,当务之急是寻找并消除致病因素。同时,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E、鳖用多维、蛋氨酸、保肝宁等解毒、保肝药物,并应在水体中泼洒低毒消毒剂。
鳖的肝病重在防,当病情发展到停食后,就很难治愈。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之车轮虫病防治技术介绍



□股份动物保健研究所水产医学部

最近几年,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养殖的罗非鱼经常发生一些寄生虫病。本文就常见寄生虫病类型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一、车轮虫

病原:车轮虫隶属于纤毛门、寡膜纲、缘毛目、车轮虫科的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属。

症状:病鱼食量严重减少,集中在水体表层缓慢游动,常寄生于鱼的鳃、皮肤、鳍等部位。病鱼离群独游,体质瘦弱,游动迟缓,浮于水面,食欲锐减,鱼体发黑,病鱼的头部和口的周围灰白色,体表和鳃上粘液增多,鳃上皮细胞增生,鳃丝肿胀。严重时鳃部大量寄生,影响正常呼吸,致使窒息而死。

流行情况:车轮虫流行于4-7月,以夏、秋两季为流行盛季,适宜水温20-28℃,该病流行范围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报道。在养殖密度太高、水质过肥的水体中易感染,因此要加强管理,合理调整密度。

诊断:摄取一点鳃丝或从鳃上、体表刮取少许黏液,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制成水封片,在显微镜下可判断虫体,并且数量较多时可诊断为车轮虫病,少量虫体附着为正常。

防治:

1.用浓度为0.7g/m3水体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化水全池泼洒,隔一天后再用一次。

2.用25-30g/m3福尔马林,全池泼洒进行治疗,连续使用两天。

3.每1m3水体用苦楝新鲜枝叶50g煎水后全池泼洒。


中华鳖养殖技术之常见病溃烂病防治方法



四肢、脚趾、尾部溃烂,脚爪脱落;腹部溃烂,裙边缺刻,有的形成结痂。该病病程较长,如不发生继发性感染,多数病鳖可长期存活,少部分可自愈,但颈部感染和病程严重者反应迟钝,活动微弱,不摄食,短期内即死亡。
[流行及危害]该病主要危害高密度囤养育肥的0.2—1.0千克的鳖,尤其是0.45千克左右者。该病发病率高,持续期长,危害较严重,死亡率可达20%~30%,我国从南到北各个鳖养殖区都有此病流行,尤以长江流域一带严重。流行季节是5—9月,7~8月是发病高峰季节;如果水温高,生长季节延长,该病的流行季节也会延长。温室中全年均可发生。该病的发生与水温有较密切的关系,水温20℃以上即可流行,温度越高,该病发生率越高。
[诊断方法]根据外部溃烂等症状即可判断,确诊需进行病原分离与血清学试验。
[预防]①放养成鳖时,要挑选平板肉肥,背甲呈褐色,腹甲呈乳白色或带浅红色,体健灵活,无病无伤,规格大小均匀的鳖,且雌雄搭配要合理。入池前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洗30分钟,或用20—30毫克/升的呋喃唑酮浸洗30—40分钟温室养殖的鳖,在整个养殖期间,要分池一次,以避免大小不匀相互撕咬。③每半个月左右用2~3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8毫克/升的强氯精泼洒一次;每20天投喂磺胺类等抗菌药物(如复方新诺明)一次,每天每千克体重用药0.1克,或用呋喃唑酮0.2~0.5g,连续3~5天。
[治疗]①将病鳖隔离饲养(密度小于1只脒2),每隔2~3天用3—4毫克/升的漂白粉或1毫克/升强氯精或0.5毫克/升二氧化氯泼洒一次,反复3~4次,一个月后可痊愈。②对病症较轻的鳖分别用30毫克/升高锰酸钾或i0毫克/升的红霉素浸浴20~30分钟,有较明显疗效。③病情较重的鳖,可采取下列方法:用1%的龙胆紫涂抹溃烂处;用10毫克/升的磺胺类药物或链霉素,或氯霉素等浸浴30~48小时;按每千克鳖体重注射20万国际单位金霉素。④按每千克鳖体重每天投喂土霉素钙盐、或金霉素、或氯霉素50毫克,连喂6天,或磺胺类药物0.2克,连喂6天(第2~6天减半),同时以0.5毫克/升二氧化氯泼洒一次,以此为一个疗程,连续2~3个疗程。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之斜管虫病病防治技术介绍



□股份动物保健研究所水产医学部

最近几年,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养殖的罗非鱼经常发生一些寄生虫病。本文就常见寄生虫病类型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斜管虫病

病原:鲤斜管虫,属纤毛门、动基片纲、管口目、斜管虫科、斜管虫属。虫体腹面观卵圆形,后端稍凹入。侧面观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端较薄,后端较厚

症状:寄生在罗非鱼体表及鳃上,少量寄生时对鱼危害不大,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皮肤及鳃产生大量粘液。体表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一层粘液层,组织损伤,呼吸因难;如果水温及其他条件合适,病原大量繁殖,2-3d内即有大批病鱼死亡。

流行情况:鲤斜管虫分布广泛,我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适宜水温为12-l8℃。流行高峰期为春、初夏及秋季。当水质恶劣、鱼体衰弱时,在夏季及冬季也会发生斜管虫病,引起鱼大量死亡,

诊断:该病无特殊症状,病原体较小,必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诊断。

防治方法:

1.放鱼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或硫酸铜0.7g/m3,泼洒全池消毒。

2.放鱼前用硫酸铜8g每立方米的溶液.浸洗l5-30分钟。

3.发病后,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g/m3泼洒全池。

4.青蒿末,一次量,每千克体重,0.3-0.4g。拌饲料投喂,1天2次,连用5-7天。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709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螃蟹怎么养殖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