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龙虾快速生长,品质好规格大?

要想小龙虾快速生长,品质好规格大,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1.养殖密度:养殖密度的大小是影响小龙虾规格大小的重要原因,养殖密度大,养出来的小龙虾普遍规格比较小,养殖密度小,单位面积下产出的小龙虾普遍规格大,而且品相好,表面干净,壳薄肉多。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新开挖的虾田里面投放的苗子长大后基本上都是品相好规格大的小龙虾。而老塘口出来的小龙虾大部分都相对规格比较小品相差一些,这是因为老塘口里面会遗留很多虾苗,养殖密度相对要大很多。

2.饵料投食: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小龙虾之所以比野生环境下的小龙虾生长快,是因为养殖户在饵料投喂上,量足而且饵料搭配相对合理。每天准时投喂黄豆和其他饵料,保证了小龙虾的营养摄入充足而且全面,同时在虾田(塘口)培育好水藻和浮游动物,同时移栽大量水草,这种情况下,小龙虾除了人工投食的饵料之外,还有大量的天然饵料可以吃,这样确保了吃的饱吃的好。

3.蜕壳顺利:小龙虾作为甲壳类生物,它的生长是伴随着一次次蜕壳完成的,所以要想让小龙虾快速生长,必须让它快速顺利蜕壳。所以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要给小龙虾补钙,一般是在投食的饵料里面添加一些含钙高的蛋壳粉或者骨粉,同时还需要在饲料里面添加适量的蜕壳素,来加快小龙虾蜕壳的速度。

总结:

基本上保证以上几点,就能实现小龙虾快速生长的目的,不过由于稻田养殖小龙虾水位比较浅,一般养殖户又追求。经济效益,20天左右就会让小龙虾上市。所以6钱以上的小龙虾数量其实不多,这是正常现象。

编辑推荐

大规格小龙虾养殖技术分享




近年来,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导致销售价格逐渐下滑,因此,小龙虾养殖若想获得好的效益,就要转变思路,由“多养虾”转变为“养大虾”,养“生态虾”。通过这种转变,生产出品质好、规格大的小龙虾,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现将大规格小龙虾养殖技术分析如下:

1、生态环境

要生产出品质好、规格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小龙虾,营造良好的适宜小龙虾生长的生态水域环境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促进小龙虾的蜕壳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减少用药量。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应从栽种水草、投螺、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等方面着手。

①在池塘用生石灰清塘消毒10天之后栽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水草,使其呈“井”字型,面积一直保持占池塘面积的40%左右,确保有充足的水体面积,利于池塘水体流动,小龙虾有自由活动的空间以及溶氧充足。水草种植时,要做到多品种水草搭配栽种,以沉性水草为主(伊乐藻、苦草、菹草、轮叶黑藻),浮性水草(浮萍、芜萍)和挺水植物(芦苇、茭白)为辅。通过以上措施,能增加水体的溶解氧,为小龙虾提供饵料,降低水温避免小龙虾性早熟,提供栖息避难蜕壳之场所,减少自相残杀,能加速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营造良好的水质。

②在清明前后,投放螺蛳200千克/亩,让其自然繁殖,为小龙虾提供饵料,净化水质,6、7月份根据养殖情况再投放螺蛳150千克/亩。

③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泼洒生石灰浆、EM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调节水质,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增强小龙虾体质,减少小龙虾病害的发生。通过以上措施,使水体溶解氧达5mg/l,透明度在1000px左右,PH值在7.5左右,各种理化指标达到渔业水质标准。

2、苗种及放养密度

优质的苗种是取得养殖成功的基础。应选择正宗的盱眙龙虾苗,要求规格统一,附肢齐全,无病无伤,活动有力,体色正常,无性早熟。同时应改变以前的放养习惯,要提前放养,适度稀放,选择大规格的虾苗,规格应在100-120只/千克左右,放养密度应控制在6000只/亩以下。放养前用3%的食盐溶液洗浴3-5分钟。适当搭配混养如鲢鱼、鳙鱼等滤食性肥水鱼类,不宜混养肉食性鱼类(乌鳢、鲶鱼)及草食性鱼类(草鱼、团头鲂)这样利于水质调控,增加收入。

3、水位

养虾池塘的水位要做到“春浅、夏满、秋适量”。具体来说,放养早期,水位在60厘米左右,便于水温的升高。气温升高以后,就逐渐注水提高水位,每隔10天左右,注水10厘米,使水位达到1.5米左右。夏季每隔15天左右,就换水15厘米左右,边排边注,减少小龙虾的应激性。秋天应保持适当的水位,利于小龙虾生长。

4、防小龙虾性早熟

①为了防止小龙虾性早熟,在6~9月高温季节,通过每周换新水、加深水位、栽种水生植物等措施起到降低水温,减少小龙虾性早熟。

②合理投饵

6月份之前,水温低,可投喂一些动物性饵料,7月份以后,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做到“两头多而精,中间少而粗”,有利于小龙虾正常生长,减少性早熟。

同时,做好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措施,就能养成高品质、大规格的小龙虾,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冬季大棚培育小龙虾大规格苗种技术



在冬季,利用日光塑料大棚的保温效应,可以提高水温,促进小龙虾摄食生长,能为翌年小龙虾养殖提供大规格苗种。利用冬季大棚培育小龙虾大规格苗种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建立子塘大棚

10月上旬,在小龙虾养殖水体中建立子塘,子塘方向为东西向,建在向阳处,宽8~10米,深1米,子塘的面积占小龙虾养殖水体面积的1/30~1/40,在子塘上搭建塑料大棚。

2、种植水草与增氧

10月中下旬,在子塘中种植水草,水草的品种为伊乐藻、轮叶黑藻等,同时,子塘中架设微孔增氧设施,在小龙虾苗种培育期间,24h不间断增氧。

3、放养苗种

10月下旬~11月上旬,保持子塘水深60~70㎝,在子塘中放养小龙虾幼虾,放养量为300~500尾/㎡,一次放足。

4、培育幼虾

在小龙虾幼虾放养后到翌年3月份,对子塘中的幼虾投喂优质饲料,调控水质,进行幼虾培育。

5、小龙虾苗种大塘养殖

翌年3月份,拆除子塘大棚,提高小龙虾养殖水体水位,进行大塘养殖。


虾塘、稻田,如何养殖才能产出大规格的2020小龙虾?


影响小龙虾生长或长的大的因素很多,不能仅仅通过稻田里水位深浅,来断定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比池塘养殖模式的小龙虾,长的还小。

虽然池塘养殖小龙虾相比稻田养殖更容易出产大规格虾,但只要对稻田养殖进行科学、合理管理一样可以像池塘养殖一样,出产大规格小龙虾。

虾稻养殖需要对稻田进行合理改造,在不栽种水稻期间完全可以通过水位调节将稻田养殖转化成池塘养殖。每年3-6月稻田里小龙虾养殖也是虾稻养殖的主要阶段,如果养殖管理到位稻地里也是可以出产高品质、大规格的小龙虾。

稻田养殖小龙虾主要困难阶段为每年水稻栽种后虾稻共生期间。此阶段由于要顾及水稻生长需要,要将稻田水位降低,这个阶段环境温度高,再受水稻使用肥料等因素影响会对稻田里存塘小龙虾养殖造成一定影响。会造成养殖水体过肥或受污染,导致小龙虾出现生长缓慢,虾容易感染纤毛虫病以及虾壳快速变红,最后出现“钢虾”等极端情况。

小龙虾养殖中虽然有深水出大虾说话,但并不代表只要是深水塘口就能出产大规格小龙虾。

理论上池塘养殖模式可以保持常年深水位,但影响小龙虾生长因素还有很多。如饵料科学合理投喂、养殖水体环境、池塘溶解氧、水草、环境温度、日常管理、疾病、脱壳等等,任何一项因素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小龙虾出现问题,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等。

因此在小龙虾养殖中,不论哪种养殖模式,想要出产高品质、大规格小龙虾除了选取合适苗种及合适时间投放外。还需要依据小龙虾不同生长时间段调节好水位,尤其在小龙虾生长高峰期4-5月,需要保证养殖池塘处于1.2-1.5米左右水位。还需做到合理科学进行饵料投喂,种植管理好水草,调节维护好水质,定期对养殖池补充钙质促进小龙虾脱壳等。

因此优越的小龙虾养殖池塘环境再加上科学管理才是小龙虾养殖取得大虾的首要保障。

如何提高小龙虾的产量和规格


小龙虾又称克氏原螯虾,以其动物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全国小龙虾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省、江苏省和安徽省。由于小龙虾经济效益高,行情持续走强,其养殖面积在不断增加。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湖北省小龙虾养殖总面积仅为57万亩,而2016年小龙虾养殖面积超过120万亩,今年还有继续扩大趋势。

小龙虾养殖成活率低、规格偏小的问题分析

目前小龙虾养殖主要有稻田养虾、池塘精养、虾蟹混养等三种养殖模式,以池塘精养为例每亩放苗6000-8000只,小龙虾产量一般在200-300斤/亩,平均规格按6钱计算,成活率不到60%;有的虽然成活率高,但小龙虾规格偏低(4~5钱),经济价值不高,也是导致养殖户不赚钱的另一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恶化

小龙虾精养密度高,水草多,投喂量大,水体肥度必然升高,容易引起倒藻,死亡藻类的藻毒素也会造成危害(由于蓝藻耐高ph,倒藻后的缺藻环境容易成为蓝藻爆发的温床);由于大量投饵,通常是高氮环境,剧增的氢氧根会使促使更多的铵离子与其结合生成分子氨,造成分子氨浓度飙升,引起氨中毒。在高PH值、高氨氮、高氯制剂残留的水体环境胁迫下,会引起小龙虾的肝胰脏损伤。肝胰脏是小龙虾吸收营养物质、免疫、解毒的重要器官,一旦病变受损,轻者会使小龙虾不能正常吸收营养物质,生长受到影响导致个体偏小,严重者导致小龙虾脱壳不遂,甚至死亡。

2、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较多

小龙虾为杂食性动物,饲料中一般是植物性原料占60%左右,动物性原料占40%左右。就笔者在湖北潜江、监利等地考察发现,当地小龙虾饲料蛋白多在25~30%,价格多在3000~4000元/吨,这样势必会造成在饲料中使用过多的植物性蛋白,导致饲料中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豆粕)、硫苷(菜饼)、黄曲霉毒素(花生粕)等有毒有害物质过多。当小龙虾长期摄食这种饲料时,会对其肝胰脏造成病变,导致生长缓慢,严重时造成免疫力低下,疾病爆发。

应对方法:

一是维护稳定水质。

消毒时尽量使用碘制剂,避免使用易残留的氯制剂;根据水色及时补充磷肥、少量多次、使氮磷比达到合理范围,稳定水体中有益藻类(绿藻,硅藻)繁殖,减少蓝藻的爆发;定时开启增氧机,保证水体中溶氧充足。

二是投喂优质饵料。

根据水温及时投喂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适当补充龙虾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其集中顺利蜕壳,及时恢复体质,以及营养积累。

三是做好小龙虾的肝胰脏保健。

定期在小龙虾饲料中添加胆汁酸,有助于肝胰脏健康,促进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尤其是促进胆固醇的吸收,使小龙虾顺利脱壳、长大、增重;增强肝脏的解毒排毒功能,辅助肝脏把体内毒素排出体外,间接提高免疫力、成活率。

如何打造一个有利于小龙虾快速生长的塘口?


小龙虾养殖的第一步就是怎么挖塘

今年吃货们都流行这么一段话:“有一种幸福叫:一起去吃小龙虾;有一种爱情叫:带你去吃小龙虾”。

从这段话可见小龙虾现在是多么的受宠,深受吃货们的喜爱。据统计小龙虾市场已超过1000亿的规模,而且市场仍在持续扩大。所以现在小龙虾不仅深受吃货们的喜爱,而且也深受广大养殖者的喜爱。据调查湖北、江苏、安徽、湖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广开龙虾塘,大家都想乘上这辆致富的快车,但是问题也来了,因为很多朋友以前完全都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对小龙虾的生物习性没有一丝了解,也没有到小龙虾塘口考察学习过,就仅凭着自己的满腔热血就投入到这个看似稳赚的行业,所以导致很多朋友在现在挖塘时就挖出了这样的塘口:

很多朋友是不是要问这个塘口有什么问题?那么我给大家慢慢细细道来。

从这个图片可以看见这个塘口的环沟是直直挖下去的。简图如下:

直挖环沟简易图

这种塘口存在两个大问题:①极度不利于小龙虾打洞;②不管是田埂还是紧挨着稻田滩面环沟壁的部分在上水后都极度容易坍塌。第一个问题大家看下面这个简图

小龙虾打洞模拟图

如上图:第一个图是有着正常坡比的环沟简易图,第二个图是上面那个直直挖下去的环沟简易图。我相信大家一看就应该明白哪个环沟对于小龙虾打洞更省力,哪个更利于小龙虾繁殖抱卵。所以一个科学合理的环沟设计应该是我们挖塘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一个合理的坡比能提高小龙虾的抱卵率,从更深层次理解也就是提高了小龙虾的产量,再直观点表达就是提高了我们的收入。

第二个问题这样给大家解释,在雨后当大家走在田耕上时是不是发现路边或者池塘边缘的泥土特别容易坍塌。同理在这种直直挖下去的塘口不管是田埂上的土还是靠近稻田滩面沟壁上的土,在没有坡比的情况下经过养殖水体的浸泡下很容易会出现坍塌问题。

那么一个有利于小龙虾高产量以及健康快速生长的塘口应该怎样挖呢?大家看这个简图

稻虾塘剖面图

如上图①为田埂;②为田埂与环沟连接间的小平台;③为环沟深度;④环沟宽度。

具体长宽高数据如下

①田埂:高0.8-1.3m宽2.5m以上(1、我们要考虑水稻收割机以及平时车辆的进入;2、我们要考虑龙虾打洞对田埂的损伤,如果太窄容易坍塌;3、我们得考虑滩面的上水深度问题)

②小平台:1m左右(小平台的设计是为了防止田埂的坍塌同时有利于地笼的下放)

③环沟深度:1m左右

④环沟宽度3-5m(当然这得根据当地的地方政策来设计,在地方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笔者建议采取这个数据,环沟如果太窄,一挖塘不好挖,二要达到合理的坡比是一件很难的事,三产量低)

同时笔者建议在稻田滩面与环沟处设计如上图的一个小埂,这样在水稻种植期我们可以把稻田与环沟隔开。在面积较大的塘口我们可以在田中间开“十、井、田”字型环沟,沟宽度和深度略小于四周环沟,方便灌水排水。

当然每个塘口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我们在设计塘口时得因地制宜,但一切的设计方案都必须考虑小龙虾这个生物的生物习性,都得考虑这种设计是不是有利于高产。笔者建议今年新进入这个行业的养殖朋友,在挖塘前可以去别人已经挖好的塘口实地参观下,问问别人一个科学合理的小龙虾塘该怎么挖,看看一个科学合理的小龙虾塘该怎么设计。

【小龙虾专题】如何保障小龙虾安全蜕壳,正常生长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从最初被认为是水产养殖的敌害生物,到近两年变成一个“网红”养殖品种,不断出现在水产行业新闻的头条上,听闻养殖小龙虾高产量、高利润,无数人涌入小龙虾养殖行业。但作为养殖技术服务一线人员却发现大部分养殖人员盲目进入后照搬河蟹或淡水鱼的养殖模式,违背了小龙虾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多数养殖亏损。现就笔者多年接触小龙虾养殖的经验,带大家认识小龙虾,走出误区。

1、小龙虾病害少,好养殖

错。小龙虾在野生环境下因密度较低,投入性污染小,所以病害少。但人工养殖密度增加,环境污染大,病害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白斑症病毒病造成极大损失,这是很多养殖人员开始养殖“交学费”后才认识到的。

2、小龙虾全年可繁殖,不缺苗

错。小龙虾生物学上是可全年繁殖的养殖品种,但实际养殖过程中其主要繁殖时间为8-10月,这期间繁殖比例可以占全年80%以上,4-5月份的小虾苗多数是年前产籽,只是孵化时间较长。其他季节虾苗繁殖量受敌害生物影响大,多半不能满足池塘养殖使用。

3、养虾不种草,就是“瞎胡搞”

小龙虾是一种甲壳动物,是通过蜕壳实现其生长,从稚虾到成虾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多次蜕壳(图1)。每一次蜕壳相当于一次“新生”,蜕壳是小龙虾生长发育、增重(最大可增重95%)和繁殖的重要标志。蜕壳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小龙虾的规格,所以如何提高蜕壳成功率至关重要。在养殖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小龙虾软壳或蜕壳未遂造成死亡,蜕壳期间被同类吃掉的问题。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预防呢?笔者从以下两大方面给大家作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一、影响小龙虾蜕壳的原因

1、营养积累

小龙虾蜕壳生长的前提是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在没有足够营养的情况下,一般不进行蜕壳。只有在应激情况下,才会在营养不足时进行蜕壳。另外,在营养不足时蜕壳还容易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况。

2、溶氧

为什么溶氧会影响小龙虾蜕壳呢?虽然小龙虾有一定的耐低氧能力,但在池塘养殖模式下,尤其是在精养模式(密度高)下,对溶氧的需求量高,一般要求不低于3mg/L。此外,在蜕壳期间小龙虾对溶氧的要求更高,必须保持在5mg/L以上。蜕壳期间,虾子的体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充足的溶氧能让虾子更好的恢复。在养殖实践中可以看见,小龙虾会在阴雨天池塘缺氧的情况下蜕壳,甚至会出现很多小龙虾无力蜕壳、蜕壳不遂死亡或者是软壳虾无力死亡的情况。

3、水体环境

小龙虾蜕壳主要受池塘中毒性影响。小龙虾蜕壳主要是吸水膨胀的过程,池塘毒性积累过多,每次在吸水膨胀蜕壳的过程中会直接吸入水体中的毒性,小龙虾体内的毒性会积累增多,从而导致小龙虾不能正常蜕壳出现死亡或者软壳死亡的现象。

4、应激性

目前大多小龙虾池塘水位较浅,水温昼夜温差变化大,易受天气变化影响,水体不稳定。在种情况下,小龙虾应激性大,容易出现应激蜕壳,导致其在营养积累或者溶氧不充足的情况下提前蜕壳,容易出现软壳或者蜕壳不遂死亡的情况。

二、保障小龙虾安全蜕壳的处理办法

1、足投喂,常保健,勤补钙

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做到定时、定量、定质,适当补充“营养快线”(图2)拌料。常补钙,建议使用“活力钙”(图3)保障小龙虾蜕壳后能有充足的钙吸收,可以及时硬壳。

2、高溶氧

多抽循环水,保证池塘形成微流水状态,也可多使用“底加氧”(图4)全池撒。

3、多解毒

定期使用“碧水安”(图5)进行解毒,7~10天/次,减少池塘的毒性积累。

4、加深水位,注重保草,正确防控青苔

深水位可以减少水温差变化以及返底现象。而青苔与水草可以起到净化水质、保温以及小龙虾蜕壳时附着的作用。

辩证看待。小龙虾养殖中多数都在神话水草的作用,目前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水草主要的作用是为小虾苗提供天然饵料及躲避敌害的场所。投苗养殖的高产池塘或者精养池塘中,水草的作用其实是弊大于利,水草过多引起的水质恶化或者缺氧,远高于水草净水调水和补充部分饵料的效果。

一般自繁苗种的池塘需要充分利用水草的作用,利用池塘自然资源,降低养殖成本。这类需求的养殖模式在池塘没有水草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人工补充饵料和提供躲避物(如用树枝、塘边杂草、瓦片、废旧饲料袋等),帮助小龙虾打洞繁殖。

4、养虾投入低,利润高

不一定。因为最近几年小龙虾养殖“火爆”,目前湖北大部分地区稻田租金从最初每亩200元上涨到700-1000元,基本维持每年100-200元/亩的上涨速度,越是老养殖区塘租越贵,新开发的养殖区也都在700元/亩以上;另外,小龙虾苗种从2012年4-5元/斤上涨至均价20元/斤以上。小龙虾新养殖户每亩投入成本约3500-5000元,苗种和池塘租金成本占主要部分,新手养殖风险主要在苗种(早批虾苗种成本约占整体投资40%),苗种投放成活率直接决定最终养殖成功率。

目前虾稻轮作的利润较高,以出售虾苗为主,今年(2019)早虾苗价格高,亩利润过万的也比较多;成虾养殖的利润较低。

5、肥水防青苔

正确选择肥料是关键。最近几年肥水防青苔的做法慢慢被养殖户所接受,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肥水不是简单的培藻,更重要的是提升水体虾苗适口浮游动物、有益菌种含量,能明显控制青苔生长速度。但往往因为肥水目标不明确,使用一些农用化肥或者劣质生物肥(化肥+粪肥),单一无机肥或有机质含量高更容易促进青苔生长。池塘使用“肥水肽Ⅲ”,富含活菌及微量元素、低氮、高碳,对比使用其他肥料青苔明显生长速度慢。

6、养殖过程中治病最重要

病害难治,预防为主。小龙虾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养殖周期短(规格1钱左右的虾苗养殖二十天左右就够上市规格),小龙虾一旦发病,往往来不及治疗,就所剩无几。所以主要还是预防为主,定期肥水、改底、解毒,水源条件好的经常换水,改善池塘水质,减少病原繁殖;定期使用“氧速保”增加池塘溶解氧,提高抗病力。

7、未来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开发塘口面积增加速度减缓,放苗需求量降低,目前以出虾苗为主的单纯虾稻轮作模式效益会迅速下降。该种养殖模式若想维持稳定的高效益,则需改进为以出早批成虾为主(即2月份开始就能有规格4钱以上的成虾出售)、早虾苗为辅的模式;单纯虾稻轮作模式变为“轮作+共作”模式(不种植水稻时出虾苗、种植水稻时养成虾),一年出两批以上的小龙虾;池塘从以前一次性投放种虾,全年养殖、连续养几年,改变成适当控制虾苗密度养大规格精品虾,或者一年多批次放苗快速养殖;池塘从大量种草高密度养虾,变成种草低密度放养,或精养不种草的高产养殖模式(塘边可留杂草)。

这环节不懂,想养殖大规格小龙虾比登天还难!


小龙虾养殖户朋友一直在寻找同一个问题的答案:如何才能养殖大规格龙虾?

大家都知道,要想规格大,缩小放养密度;但是缩小放养密度的话,龙虾的产量跟不上,这就是养殖龙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如何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呢?说句实在话,这个矛盾现阶段是无法解决的,因为水产养殖关系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包括苗种、水质、水草、渔药等,这些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势必影响龙虾产量。

怎么做呢?小编结合自己的养殖经验总结一下几点需要注意的,请养殖朋友多多参与讨论。

在小龙虾质量规格以及产量问题上,多数养殖户认为是因为近亲繁殖导致种族退化。这种说法到底能不能站住脚呢?有专家曾就这惹人争议的问题指出: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出现规格以及产量的下降究其主要原因是小龙虾养殖生态遭到污染。

因此,我认为,要想养殖大规格的龙虾,首要解决的是水源问题,特别是干净的水源。

其实我们都知道,虾与蟹慢慢长大关键在于虾蟹生长过程中的退壳次数,言外之意就是虾蟹退壳次数越多,那么虾蟹规格就越大。每当收获季节,都是养殖户望眼欲穿的时候,可惜很多养殖户用地笼捕捞的龙虾出现头大身体小的状况。

是因为龙虾在退壳时受到不良水质的刺激,通过增加新壳的厚度,应对下次退壳的危险。那么随着退壳次数增加,新壳硬度慢慢加厚,导致后期退壳难度增加,很多龙虾出现规格的停滞现象。

总结:寻找安全水源,是龙虾快速生长的基础。

如何保障小龙虾安全蜕壳,正常生长


小龙虾是一种甲壳动物,是通过蜕壳实现其生长,从稚虾到成虾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多次蜕壳。每一次蜕壳相当于一次“新生”,蜕壳是小龙虾生长发育、增重(最大可增重95%)和繁殖的重要标志。蜕壳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小龙虾的规格,所以如何提高蜕壳成功率至关重要。在养殖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小龙虾软壳或蜕壳未遂造成死亡,蜕壳期间被同类吃掉的问题。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预防呢?笔者从以下两大方面给大家作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一、影响小龙虾蜕壳的原因

1、营养积累

小龙虾蜕壳生长的前提是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在没有足够营养的情况下,一般不进行蜕壳。只有在应激情况下,才会在营养不足时进行蜕壳。另外,在营养不足时蜕壳还容易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况。

2、溶氧

为什么溶氧会影响小龙虾蜕壳呢?虽然小龙虾有一定的耐低氧能力,但在池塘养殖模式下,尤其是在精养模式(密度高)下,对溶氧的需求量高,一般要求不低于3mg/L。此外,在蜕壳期间小龙虾对溶氧的要求更高,必须保持在5mg/L以上。蜕壳期间,虾子的体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充足的溶氧能让虾子更好的恢复。在养殖实践中可以看见,小龙虾会在阴雨天池塘缺氧的情况下蜕壳,甚至会出现很多小龙虾无力蜕壳、蜕壳不遂死亡或者是软壳虾无力死亡的情况。

3、水体环境

小龙虾蜕壳主要受池塘中毒性影响。小龙虾蜕壳主要是吸水膨胀的过程,池塘毒性积累过多,每次在吸水膨胀蜕壳的过程中会直接吸入水体中的毒性,小龙虾体内的毒性会积累增多,从而导致小龙虾不能正常蜕壳出现死亡或者软壳死亡的现象。

4、应激性

目前大多小龙虾池塘水位较浅,水温昼夜温差变化大,易受天气变化影响,水体不稳定。在种情况下,小龙虾应激性大,容易出现应激蜕壳,导致其在营养积累或者溶氧不充足的情况下提前蜕壳,容易出现软壳或者蜕壳不遂死亡的情况。

二、保障小龙虾安全蜕壳的处理办法

1、足投喂,常保健,勤补钙

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做到定时、定量、定质,适当补充“营养快线”拌料。常补钙,建议使用“活力钙”保障小龙虾蜕壳后能有充足的钙吸收,可以及时硬壳。

2、高溶氧

多抽循环水,保证池塘形成微流水状态,也可多使用“底加氧”全池撒。

3、多解毒

定期使用“碧水安”进行解毒,7~10天/次,减少池塘的毒性积累。

4、加深水位,注重保草,正确防控青苔

深水位可以减少水温差变化以及返底现象。而青苔与水草可以起到净化水质、保温以及小龙虾蜕壳时附着的作用。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如何让小龙虾快速生长,品质好规格大?》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养殖大规格小龙虾”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491285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