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河蟹小龙虾混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2017年以来小龙虾价格逐渐走高及河蟹行情跌宕起伏的影响,小龙虾的养殖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洪湖地区作为河蟹的传统养殖区,养殖户从刚开始的河蟹塘见到小龙虾就得杀并且是不计后果、不计成本的杀;到2017年左右开始有部分养殖户不杀小龙虾,早投喂、早起捕,达到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再到2013年左右部分河蟹塘开始有意补充小龙虾种,提高小龙虾产量,降低养殖风险,正式形成河蟹小龙虾混养的养殖热潮。当前本地区河蟹、小龙虾混养虽然火爆,但仍面临不少制约河蟹、小龙虾混养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如:种质退化导致商品虾规格偏小、密度不可控导致高温期池塘水质问题频发、白斑症病毒病横行等。

作为一线服务人员,下面就本地区河蟹、小龙虾混养模式的现状及常见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改善硬件设施条件,提高溶氧

本地区大多为湖区改造开挖的老池塘,道路条件差,电力设施滞后,大部分池塘无法供应三相电。硬件设施不足,养殖条件差,溶氧成为虾蟹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以前大多数池塘增氧全靠换水,随着水源条件的不断恶化及“增氧增产”理念的不断推广、普及,养殖户对溶氧的认识逐步提高,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建议:

1、能装增氧机的尽可能装增氧机,保证足够的开机时间,提高增氧机的利用率,避免池塘长期缺氧。

2、加强水草管理,高温期定期开沟、“打头”,开沟尽可能的宽,高温期保持水草覆盖率在30%—40%即可,保持水体流动性,减少池塘底部缺氧。

3、池塘面积过大、电力跟不上的池塘可考虑分区种草和配合柴油机池塘内抽循环水来保持水体流动性。

二、合理投喂,提高生长速度

本区小龙虾苗种大多为蟹塘自生或一年放种多年采收,自繁自育密度不可控、种质退化,长势慢。养殖户大多通过吃食量来判断池塘小龙虾和河蟹的数量,以池塘无明显残饵、水不浑浊、无明显夹草现象为判断标准,往往容易出现判断不准导致前期投喂不足影响前期小龙虾、河蟹的生长和存活率。

建议:

1、早期适当肥水,保证水草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培养饵料生物来弥补前期的投喂不足。

2、设置饵料台,定时、定点投喂,以便准确观察吃食情况,做到足量投喂,保证营养。

3、适当增加投喂次数,一般以早晚各一次,早上30%晚上70%为好,利用小龙虾、河蟹摄食习性的差异满足各自的摄食需求,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

三、白斑症病毒病的防控

近年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和养殖条件的不断恶化,小龙虾、河蟹混养的病害高发,白斑症病毒病尤为严重,发病时间逐年提前,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增加。经公司研究所检测发病、未发病的小龙虾基本都带毒,河蟹部分带毒,加之密度不可控、池塘增氧设施跟不上使得小龙虾河蟹混养病害损失更是雪上加霜。

建议:

1、早投喂、早起捕,降低池塘密度;

2、足量投喂,提前内服营养保健产品增强体质;

3、定期改底、解毒、补肥维持水体稳定,防水质突变诱发病害;

4、加大增氧力度,防缺氧诱发病害。

编辑推荐

小龙虾养殖混养河蟹技术要点


一、养殖池塘准备

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池塘四周用尼龙网等材料围起高50厘米的防逃设施,池内四周种植苦草或轮叶黑藻等水草,覆盖面为池塘水面的三分之一,以利于小龙虾、螃蟹庇荫和水生生物生长。新建池塘使用生石灰兑水带水清塘,用量为150公斤每亩;老池塘首先要进行清淤、修整饿暴晒,使用生石灰50公斤每亩干池消毒;同时彻底消除池塘中的鲶、蛙、黑鱼和蛇、鼠等野生敌害。池塘进水前要安装好过滤网防止水中敌害进入。池水深度保持在50-80厘米,透明度35-40厘米。最好在清明前后放养螺蛳250公斤每亩。

二、苗种放养

每亩放养规格为150只每公斤的河蟹500-600只,龙虾种苗25-30公斤每亩,同时在池塘中放养6-8尾每公斤的鲢、鳙鱼50-80尾。放养鲢、鳙鱼不仅可有效利用池塘水体空间,而且可以控制水体的肥度,使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5-40厘米。

三、投喂饲料

春季4、5月份要多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如小鱼或轧碎的螺蛳等,一方面是此时小龙虾要增加营养,以利于抱卵繁殖虾苗,另一方面有利于河蟹蜕壳生长。

夏季6-8月份高温季节以投喂植物性饲料为主,防止河蟹摄入过多营养而提前进入性早熟期导致死亡。

9月份的后期要多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让河蟹积累脂肪,这不仅让河蟹增重,还可使河蟹增重后在食用时口感更好。这就是河蟹养殖中俗话说的掌握“两头精,中间青”的原则。

日投喂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原则,一般为池中虾蟹体重的4-5%,可根据龙虾、河蟹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每天投喂两次,早晨和傍晚各一次,晚上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70-80%。

四、水质管理

河蟹、小龙虾养殖中,小龙虾生长较快,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故池水水质要保持清新,最好每周加水15-20厘米,确保水质新鲜清爽,并有足够的溶氧,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以上,当气温过热时,要适当加深池水,以稳定池水水温。

五、日常管理

应请勤检查,勤巡塘,注意虾、蟹的觅食、活动、生长和蜕壳等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及时清除池中青苔,经常检查进排水口的滤网,防止由于滤网破损而使虾、蟹外逃或野生杂鱼等有害生物进入。注意池中是否有水老鼠、水蛇、水鸟、鱼害等敌害生物并及时清除。

六、疾病防治

小龙虾病害虽较少发生,但如果进行高密度龙虾养殖时,疾病的预防工作也不能放松。河蟹和小龙虾放养前要进行体表消毒,防止把病原体带进池内,定期用生石灰消毒池水,1米水深用量为15公斤每亩,使用时注意生石灰化水泼洒时要避开水草,不能直接泼洒在水草上,以免将水草烧死而影响水质。经常向养殖池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洁卫生。

在春季的大麦黄和秋季的白露前一个星期,使用1次杀纤毛虫药物,隔日再用1次消毒药物,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七、适时捕捞

仔细观察小龙虾的长势,当小龙虾产卵后,过一段时间也就是成虾膘长实后,即可将成虾捕捞上市销售,这样一方面可减少池塘中小龙虾的存塘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池塘中河蟹和小虾苗的生长。当虾苗长至40-50克时, 成虾要及时起捕上市。捕捞小龙虾可采用地笼网捕大留小。

池塘河蟹、小龙虾与沙塘鳢生态高效混养新模式技术



近年来河蟹养殖成本的上升以及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养殖效益有所下降,常规的河蟹套养小龙虾已不能保证较大的利润空间,如何利用现有的养殖品种与模式提高养殖效益已成为广大养殖户与研究者关心的热点。江苏淮安市南闸镇“省级现代渔业精品园区”南邻白马湖,水系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水产养殖面积1.2万亩,主导养殖品种为河蟹、小龙虾,养殖模式为虾蟹双百混养模式。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探索养殖新模式与技术,加快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带动渔(农)民增收致富,2016年淮安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结合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沙塘鳢规模化繁育及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的实施,在虾蟹主养池塘中套养沙塘鳢,运用生态种草、水质调控、科学管理等技术,开展池塘河蟹、小龙虾与沙塘鳢生态高效混养新模式技术试验,实现虾蟹养殖亩产双百斤、沙塘鳢亩产20.3千克。现将相关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一、池塘选择
试验地点选择园区内核心企业淮安区领湖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塘口73亩,东西向、长方形。年底对池塘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保持池底平整,淤泥约30厘米左右,水深1.3米,中间设置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水区占总面积的40%,设置独立分开的进排水系统。池塘内配备微孔增氧设备,每亩配300米的条式增氧管。

二、放养前准备
1防逃设施
池塘四周用石棉瓦设置防逃墙,下端埋入土中20厘米,上部高出地面50厘米,间隔2米用竹竿固定。
2池塘消毒 
苗种放入前对池塘消毒,每亩用150千克的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再翻动底泥曝晒一周,以达到氧化底层有机质和杀灭有害生物、病原菌的目的。
3施足基肥 
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150千克,有效促进水草的生长,抑制青苔的发生。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适口饵料。
4种植水草
要想养好一塘虾蟹,首先要种好草。水草是虾蟹栖息场所,又可以作为良好的天然植物性饵料,同时也起到吸收水体中的有机质、净化改善水质的作用,在高温季节还能降低池水的温度,更好地促进生长。池内栽植轮叶黑藻、伊乐藻两个品种水生植物,形状为条块状,面积占全池面积的60%。池塘四周留2~3米宽不种草,以便投料。池塘中间留“十”字形的通道,以便鱼虾活动和水体的流动。
5投放螺蛳 
清明前投放鲜活螺蛳150千克/亩,6月份后根据养殖情况再投放200千克/亩。

三、苗种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附肢健全、体表光泽、无病无伤的苗种,放养前进行消毒。2月份放河蟹苗种900只/亩,规格120只/千克;3月份放小龙虾苗种15~20千克/亩,规格150~200尾/千克。小龙虾苗种放养时要多点分散,避免堆积,水温差不超过2℃。4月下旬放养沙塘鳢苗800尾/亩。

四、饲料投喂
饲料品种为虾蟹专用配合饲料和人工饵料如杂鱼、玉米、小麦、糠饼等。采用“荤素搭配、精粗结合”的方法,按照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鱼虾活动力)、四定(定时、定位、定量、定质)原则投饵。种苗放养后适当投喂一段时间小杂鱼;前期日投喂两次,以傍晚为主、投量占70%;中后期投喂,傍晚一次投足,日投饵量为虾蟹体重的3%~5%,当天投喂的饵料要检查,以在3小时内吃完为宜。天气晴好时可多投,高温闷热、持续阴雨天或水质较差时应少投、不投。投喂地点以池塘四周岸边为主,中间浅滩之上可少投。每次河蟹蜕壳前7天在饲料里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和微量元素,预防河蟹蜕壳不遂和软壳,提高河蟹蜕壳期间的成活率和膨胀系数,以保证河蟹长成较大的规格。沙塘鳢以水体中的野杂鱼为饵料,不需专门投喂。

五、水质调控
1水位管理
按照“春浅、夏满、秋稳”的原则,放养前期保持水深50厘米,提高水温促进生长,以后逐渐提高水位,到高温季节加满水位,中后期由于摄食量大,水质变化较快,应加大换新水次数,每次在20厘米左右。
2水质管理
前期水体要有一定的肥度,中后期应适当瘦些,透明度30~40厘米,溶解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pH值7.5~8.5。从4月底开始定期使用生物肥和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保持水质“肥、活、爽”。同时定期开启微孔增氧设施,保持水体水质的良好,促进水产品健康生长。

六、水草养护
由于伊乐藻喜低温不耐高温,高温期管理不到位易导致水草死亡、腐烂,引起水质变坏。一是控制水位,在前期将水位保持在50~60厘米,控制伊乐藻快速生长;二是进行割除,4月下旬至5月底开始分期分条块割除上部的老化茎叶,促进伊乐藻的根系横向生长,提高抗风浪能力。

七、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早晚巡塘,观察鱼、虾、蟹摄食、生长、活动和池塘水质情况,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定期检测水质和做好日常养殖生产记录。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一旦遇有暴雨天气等,要及时检查进排水系统。汛期做好防洪、排涝工作,以防外逃,确保安全。

八、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以生态防治为主、生物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方针,把生态养殖技术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加强池塘科学管理,适时加注新水,定期使用生物制剂调水,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定期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全池泼洒,并在饲料中添加三黄粉、免疫多糖、多种维生素等制成药饵投喂,以增强水产养殖动物体质、减少病害的发生。

九、养殖效果
1收获
从5月份开始捕捞小龙虾,共收获商品虾4088千克,销售收入122640元,平均规格在30~40尾/千克;河蟹总产量6101千克,平均规格152克/只,销售收入569619元;沙塘鳢总产量1481.9千克,销售收入118552元,平均规格18~23尾/千克。
2成本 
共计投入547817元,其中苗种费105630元(沙塘鳢36500元),饲料费246626元,小杂鱼、螺蛳130226元,水电费11972元,药物、肥料13724元,塘租费21900元,人工及其他费用17739元。
3效益分析 
养殖总效益262994元,平均亩效益约3602.6元(其中沙塘鳢亩效益增加1024元),投入与产出比1∶1.48。

十、小结
1.白斑综合征是甲壳类动物近年来较易发生的主要病害,此病一旦发生,死亡率较高,直接影响养殖业的经济收入。严禁从疫区购买苗种,要放养健康、优质种苗;切实改善栖息环境,加强水质管理,优化营养饲料;病害易发期间,定期用0.2%维生素C加1%的大蒜和2%强力病毒康,用水溶解后喷洒在饲料上,连续投喂5~7天。
2.改变小龙虾捕大留小的方式,进入地笼的小规格虾不要再放入池塘养殖,避免部分受伤的小龙虾下池后重复交叉感染病菌,引起病害发生。
3.虾、蟹、沙塘鳢对重金属、敌百虫、菊酯类等药物非常敏感,严禁使用。
4.当年9-10月每亩留塘20千克的成虾进行自行繁殖,冬季池塘要保持一定的水位以利于小龙虾越冬,翌年3月开始捕捞成虾。在春季销售则市场价格高,又节约了苗种费用。但到第二年养殖周期结束时,小龙虾要全部出塘,避免留塘的成虾再次繁殖,引起种质退化。
5.沙塘鳢苗种放入池塘前5天左右,要保持水体一定的肥度,确保苗种下塘时有足够的天然饵料,以提高苗种的成活率。养殖后期应视池中天然饵料多少,适当补充一些小鱼、小虾等饵料。
6.在虾蟹养殖池塘中天然饵料十分丰富,混养沙塘鳢不需专门投喂沙塘鳢饵料。在稳定虾蟹产量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体生物资源,提高了主养品种虾蟹饲料的利用率,增加了养殖经济效益,降低了养殖风险,是一种水产养殖模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江苏淮安市淮安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马洪青

小龙虾养殖模式


小龙虾是一种生生命力极强悍的的生物,引进我国短短几年就四处生根,但我国的吃货让它们还是沦落到了人工养殖的地步。那么我国养殖小龙虾有哪些养殖模式呢?下面亲农网就带大家了解几种我们最常用的养殖模式。

1、虾池精细养殖

这是最科学化的一种养殖,养殖有专门的水池,无论饲养繁殖还是销售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主要是围绕自己搭建的池塘进行精细化管理,从科学的角度来提高产量。属于我国目前大规模养殖最常见的一种方式,经济收益高、产量稳定,销售渠道也极其稳定;但是日常管理耗时,对小龙虾的养殖技术有一定的要求,投资成本高。

2、水田开放式养殖

这是一种混合养殖模式,在水田丰富的地区比较适用。优点在于双份收益,两者还可以进行互补,彼此互相提供养分。一般都是大规模的水田连在一起的产量比较好,在种植水稻之类的作物后者在放养小龙虾,依靠自然的环境配合人工饲养达到育肥的效果,龙虾健康活力,肉质鲜美。管理时间较少,饲料需求少。但是常量不会很高,一般是质量占据市场优势。投资成本小,适合多水域地区的朋友。

3、鱼虾混合养殖

混养中收益较高的一种,类似于虾池精细养殖。但是小龙虾的养殖密度要小,中间可以混养一些温顺点的鱼种,如罗非鱼等经济效益显著的品种。有点在于两者能互相刺激,保证小龙虾的活力,去掉一些劣制种苗,减少病害的威胁。投资成本偏高,管理时间中等。可以按市场的需求上市,不用过于担心虾的存活率。

4、坑塘放养

这是一种天生天养的模式,在很多乡村地区都适用,只要附近有池塘就好。一般就是自己购买一定量的虾苗投放进池塘,然后无需在进行管理,等待收获的时候去就好了。无需管理时间和饲养成本,仅仅自己投放虾苗即可。由于小龙虾的生命力比较顽强,所以收获也会不错。如果大家附近空塘多,大家又不想花时间管理,这个就是十分合适的一个选择。

小龙虾的养殖前景还是不错的,毕竟小龙虾的销售还是十分火爆,一年四季度有人吃,基本不用很担心销量的问题。想养殖的朋友可以看看上面哪一种比较适合大家自己的实际情况,甚至可以用上面的几种方式哦。

淡水小龙虾养殖存在的误区


淡水小龙虾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其生活习性、品种来源、养殖坏境设置、饵料合理搭配、病害预防治及产量的科学预计等多方面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养殖计划,以减少走进养殖误区的几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加大,淡水小龙虾“养殖热”逐年升温,可谓一浪高过一浪,很多水产养殖户都把投资眼光放在小龙虾养殖上,然而很多养殖户没有完全掌握正确的养殖技术,从而忽略了养殖过程中对龙虾苗种放养、水质环境、饵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正常管理,最终导致养殖经济效益难以提高。笔者通过走访调查,认为淡水小龙虾养殖主要存在以下六点误区:

一、对小龙虾生活习性认识不足

从第一年秋天(9~10月份)达到性成熟的小龙虾开始交配、打洞、抱籽,虾苗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过程是附着在母体的腹部,到第二年春天(2~3月份)虾苗达到2~3cm以上时脱离母体,进行独立生活。经过2~3个多月的生长即为抱卵成虾。因此,小龙虾苗、种的科学投放时间段为春、秋两个季节下塘,春投可以选择在3月底4月初虾苗入塘,秋放应在9月底10月初种虾入塘,在自行休整和适应后,让其在塘中自然繁殖,不但可以为自身塘口提供苗种,还可以出售一部分。因为小龙虾有挖洞、逃跑的习惯,故小龙虾的养殖池塘要用网片、木桩、厚塑料皮或其他片状物在池埂边建好防逃。小龙虾打洞一般在30~40cm,有的达1米左右,因此塘埂的宽度最好在3米以上,以防小龙虾打洞逃跑。

二、关于淡水小龙虾的品种问题

我们目前所说的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20世纪初日本从美国引进后不久又经日本传入我国南京,现在分布范围已经超过20个省、市,变成了我国淡水小虾类中的重要资源之一。目前在江苏、安徽、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养殖的小龙虾均为一个品种,还有一种“杂交”的小龙虾品种,它是水产专业部门研究的对象,基本处在实验阶段,技术水平还有待成熟与提高。人工驯化过的种苗与自然繁殖苗是有区别的,人工化繁育苗,由于成本太大加上目前沟、塘、河、湖野生种苗产量很大价格便宜从而难以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品种。当然,人工培育的苗种其成活率很高,可达85%左右,而野生苗一般只能达到70%左右,同时也有水体地理位置的局限性。通常来讲,塘口养殖小龙虾苗种选择与投放只是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更重要的是日常养殖中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如果管理上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养殖则成功概率较大,反之则失败。

三、对淡水小龙虾的产量过于理想化

小龙虾的养殖产量与虾苗的投放、水体环境的控制、饲料的荤素搭配、日常科学系统的管理、常见病害及时的预防治等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一般选择4、5月份每亩放养规格130~150尾/公斤的虾苗50~70公斤左右,经过70天左右的快速生长,在6月份就可以开始采取卖大养小的方法,一直到10月底基本结束,总计每亩塘口能捕获小龙虾150~180公斤,根据养殖水平,一般平均规格都在20~30尾/公斤,养殖技术、池塘条件好的可略增加虾苗投放数量,加大投喂,亩产量将会有一定提高,至于那些不切实际地夸大、鼓吹能达到更高的产量则毫无科学依据,最多是个案。

四、养殖水体坏境控制不够

通常小龙虾对养殖水体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造成了部分人误解为小龙虾喜欢生活在发黑、发臭的水体中,水体质量好坏都不重要。而事实却是,生活在肮脏水体中的小龙虾又脏又黑,外壳硬厚,体小头大,既没有卖相,也让人难以产生食欲。正确的认识应该是水质清新、水草丰富、溶氧量高、无污染才是养好小龙虾的关键。缺少水草的水体,一是溶氧量不足,二是在小龙虾脱壳时没有较好的蔽敌害区域,它们会受到同类或其他食肉性水生动物的攻击,从而产生动物的应急反应,很多小龙虾会出现生长慢现象,“老头虾”发生的情况会很明显。

五、饵料投喂不到位

小龙虾的精养塘口,一定要加大饵料投喂力度,可以减少小龙虾因缺少饵料而自相残杀,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在饲料品种选择上,注重粗精、荤素科学合理搭配,采取荤—素—荤方式,即:前、后期动物性饲料占70%,中期植物性饲料占70%,条件允许时尽量不投禽类内脏等动物料,日常动物性饲料可以选择未变质的小野杂鱼、螺蛳肉等为主,植物性饲料以玉米、豆饼、小南瓜及伊乐藻等水草为主。饵料投喂量要结合适时气温、阴晴变化、小龙虾的活动、食欲及现有存塘量等情况及时调整,一般投饵比例是饵料占存塘虾总重的3%~5%,以投喂后2~3小时吃完为宜,要密切观察,严防残留饵料对池塘水体造成污染。

六、对小龙虾疾病预防治不够重视

由于小龙虾对病害的抵御能力较强,一般不会生病,而当其被人工精养后,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都容易引起疾病。如前几年在盱眙县沿淮片乡镇小龙虾养殖塘口出现了近千亩连片的白斑病状况,很多养殖户最后只落得一池空水。究其原因,小龙虾养殖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治工作。第一、开始就做好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工作,每亩用生石灰80~160公斤进行全池泼洒,彻底杀死各种敌害和病原微生物。第二、在5~9月份养殖过程中,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或氯制剂全池泼洒,可以有效地杀死多种病原体。第三、7~8月份高温时适当提升水位达1.2米左右,降低养殖水体坏境温度,使小龙虾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保持一定的生长速度。第四、到了养殖中后期,池塘中积累过多的有机物由于缺氧得不到充分的氧化分解,厌氧分解代替了氧化分解,产生了大量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造成小龙虾慢性中毒,各种病原体大量滋生,导致小龙虾生病或者出现死亡。此时要用生物制剂、EM菌调节水质和改善底质,通过生物拮抗的方式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产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五,做好日常塘口巡查工作,当小龙虾有异常现象出现时,要迅速排查诊断,摸清是水坏境发生问题,还是虾体生病,要对症下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要把死虾从池水中捞出离池掩埋,切断病害再次扩大传播。

简单了解一下淡水小龙虾和鱼的混养模式


淡水小龙虾与鱼种混养,是在池塘单养淡水小龙虾的模式上,增投适当数量的鱼苗、鱼种,以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淡水小龙虾在自然条件下以小鱼、小虾、水生昆虫、植物碎屑为食。

因此,养殖龙虾的池塘,水体的上层空间和水体中浮游生物尤其是浮游植物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可以套养一些食浮游生物的鱼类,调节池塘的水质。

小龙虾和鱼混养主要分为2个模式,主虾模式和主鱼模式。

一、以养殖小龙虾为主,混养其他鱼类的混养方式

1.苗种的投放。淡水小龙虾种苗的投放时间和数量与淡水小龙虾单养的三种模式一致(夏季放种虾、秋季放幼虾、春季放幼虾),不论小龙虾种苗放养的模式是哪一种,鱼苗的放养都是在小龙虾种苗投放以后,即在4~5月每亩投放水花鱼苗2万尾左右或夏花鱼种1万尾左右。

鱼苗、鱼种的种类没有限制,因为小龙虾不能捕食活动正常的鱼苗和鱼种,而水花鱼苗和夏花鱼种对小龙虾也没有影响。

2.投喂和管理。投放鱼种以前按养虾的要求投喂和管理,即每半个月投一次腐熟的牛粪,每亩投施量为50~100千克,每半个月检查一次沉水植物草堆并投放一次水草,每周每亩投喂鱼肉、螺贝肉等动物性饲料2~4千克,每日对小龙虾投喂2~3次。

3.投放鱼种以后,投喂主要按培育鱼苗、鱼种的方法,减少一次对小龙虾的投喂。即原来对小龙虾投喂二次的,只是在每天傍晚对虾投喂一次,每天对小龙虾投喂三次的,只是在每天傍晚和晚上对小龙虾投喂。

淡水小龙虾的日投喂量以池塘存虾总量的3%~5%加减,并定期给小龙虾投喂水草、牛粪及动物性饲料等。每l0~15天加注一次新水,保持良好的水质和水色,水中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在30~40厘米。

4.通过调节水位和加注新水来控制养殖池塘的水温,一般要求使水温保持在20℃以上,30℃以下,最好在24~28℃。在夏季的高温时期,要加深水位,中午和晚上打开增氧机增氧,有条件的可在水面种青草或浮植较多的漂浮植物。

虾的捕捞方法前期与单养虾相同,投放水花鱼苗后也可不变。

5.投放夏花鱼种以后捕虾方法应有所改变,即减少地笼捕虾,增加拉网捕虾,6月底至7月中基本捕完。虾捕获完以后,鱼苗、鱼种继续在池塘内养殖。

二、以其他鱼类为主,混养淡水小龙虾的养殖方式

在常规成鱼养殖池中搭配养殖淡水小龙虾时,淡水小龙虾可以一次放养,也可以多次轮捕轮放,捕大留小,这中混养方式,淡水小龙虾的产量也不低。根据不主要鱼类的生活习性和摄食特性,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

1.主要滤食性鱼类在主养滤食性鱼类的池塘中混养淡水小龙虾时,在不降低主养鱼类放养量的情况下,放养一定数量的淡水小龙虾。

放养密度根据水体的自身条件和龙虾养殖技术,一般每亩产750公斤的高产鱼池中,每亩混养规格为3cm的虾苗2000尾或抱卵龙虾虾种5公斤。在鱼鸭混养的池中绝对不能混养淡水小龙虾。

2.主养草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所排除的粪便具有肥水的作用,肥水中的浮游生物正好是鲢鱼和鳙鱼的饵料,俗话说“一草养三鲢”,主养草食性鱼类的池塘一般会搭配混养鲢鱼、鳙鱼。搭配有鲢鱼、鳙鱼的池塘再混养淡水小龙虾时,方法同上。

3.主养杂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一般会与淡水小龙虾在食性和生态位发生相矛盾,因此,主养杂食性鱼类的池塘是不可以套养淡水小龙虾的。

4.主养肉食性鱼类主要凶猛肉食性鱼类的池塘,其水质状况良好,溶氧丰富,在饲养的中后期,由于主养的鱼类鱼体已经较大,很少再去利用池塘的天然饵料;加上投喂主养鱼的剩余饲料,可以很好地被淡水小龙虾摄食利用。

我们多年的生产试验已经表明,凶猛性鱼类在投喂充足的情况下,几乎不会主动摄食河蟹和淡水小龙虾,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因此,主养凶猛肉食性鱼类的成鱼池塘中混养淡水小龙虾时,放养量可以适当增加,每亩可放养规格为3cm左右的淡水小龙虾虾苗3000尾或抱卵的龙虾种虾8-10公斤。

淡水小龙虾放养的时间一般应在主养鱼类放养1-2周后再投放,因为此时主养鱼类已经对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有了一定的依赖性。

河蟹、小龙虾和鱼混养养殖效益好



过去,都说河蟹池里不能有小龙虾,蟹农们每年都要下大功夫清除河蟹池里的小龙虾。其实从综合效益来考虑,特别是小龙虾市场行情的日益看涨,这种做法并不科学。近些年来,我们针对虾蟹各自生长和活动习性,摸索出一套提早投食、适时捕捞、拉开虾蟹生长时间差等做法,不仅虾蟹不再为争食相互残杀,且能有效地利用水体空间。2016年以来,我们在素有“中国河蟹第一乡”的洪湖市滨湖办事处撮箕湖(新旗、远景)等地多家渔户进行了池塘河蟹、小龙虾、鱼混养试验,效果十分明显。

一、试验条件和饲养管理

(一)池塘条件

所选4口池塘位于洪湖撮箕湖水产养殖小区,开挖使用分别已达4~20年,养蟹4~7年,其防逃设施按养蟹要求设置(表1)。投种前使用专用清塘剂消毒,只杀死鱼和蛙,不会对虾构成伤害。

(二)水源条件

撮箕湖水产养殖小区位于洪湖东南岸边,以洪湖为水源,水量充足,且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养殖区内沟渠纵横,闸泵齐备,排灌方便。

(三)水草种植

根据河蟹与小龙虾均喜欢栖息水草中的习性,开春前在池内人工种植水草,种类以繁殖快、生长迅速、产量高的伊乐藻为主,密度以到6月份可覆盖池底80%为标准。

(四)苗种放养

河蟹苗种按本地常见的习惯方式在元月份投放,鱼种1~5月份投放,各池放养种类、规格和密度见表2、表3,小龙虾均为池内自留种。

(五)饲养与管理

1、投饵:2月底或3月初开始投料,投料坚持定时定量并保证质量和营养要求,荤素合理搭配,全池均匀撒布,以3~4h吃完不剩为佳,日投2次,傍晚的投喂量约占总量的70%。

饵料种类同往年专养河蟹时一样,鱼头、小鱼、小麦、玉米、蚕豆、土豆等;鱼头、小鱼切至细小,小麦、玉米、蚕豆先浸泡再煮半熟后熄火焖熟,待冷却后投喂。部分养殖池还投放活螺蛳,池内水草供虾蟹自由取食。6月以后自种水草几乎被吃光,则及时外采水草补充(表4)。

2、调控水质:根据水温、水质变化,采取换水或加水来调控水质和水深。5月份以前水深保持0.6~0.8m,5~6月水深1m左右,7~8月水深1.5~1.8m,结合虾蟹批量蜕壳期换水、加水;残草、残饵及时捞出;合理投放鲢、鳙以调节水质;每20~25d定期泼洒生石灰,使池水呈10~20g/m3,调节水体pH值,增加水体Ca2+的浓度。

3、巡塘防逃:每天早晚巡塘各1次,观察虾蟹活动情况,特别是变天前,气压下降,池水溶氧不足,虾蟹出水上坡上草时,立即加注新水;密切注意防逃围网和进排水口,特别注意较单薄的池埂,以防虾蟹掘洞逃逸。

4、捕捞:蟹、鱼按常规养殖模式安排捕捞。小龙虾捕捞以市场价格为主导,起捕期5~10月,大量起捕在6~8月。虾籇和地笼捕捞,虾籇即八字籇,靠池边而设,地笼长5~10m。每天早晚起笼取虾各1次。5~6月捕大留小,7~8月份视池中虾的密度和大小,并考虑留足翌年的虾种再决定当年的捕捞强度。

二、养殖结果与效益分析

4口池塘小龙虾单产1087~4444kg/hm2,平均单产为2318kg/hm2,平均产值26493元/hm2;河蟹单位为265~1025kg/hm2,平均单位为659kg/hm2,平均产值26904元/hm2;产鱼721~1048kg/hm2,平均单产924kg/hm2,产值4620元/hm2;合计单产3902kg/hm2,产值58017元/hm2,纯收入22876~52405元/hm2,平均纯收入37765元hm2;纯收入率50.7%~74.9%,平均纯收入率65.1%;详见表5~表7。

三、小结与讨论

(一)效益

混养试验证明,小龙虾具有生态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苗种自繁易得、生产周期短的特点,养殖小龙虾回报快、效益高,4口池塘小龙虾单产为1087~4444kg/hm2,平均单位为2318kg/hm2,占总产量的34.4%~75.4%,平均达59.4%,其产值占养殖总产值的22.2%~72.7%,平均达45.7%。

(二)混养

河蟹与小龙虾原本是具有栖息相同水层、摄取相同食物的竞争动物。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他们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前提是必须有充足的食物和水草等隐蔽藏身所,这样可以利用池塘前期生物密度低,小龙虾上半年生产的特点,提高水体生产利用率,同时搭配放养鳜鱼、河蟹、黄颡鱼则可以清除池内小杂鱼、减少饵耗、氧耗,且将低质鱼转换成高档产品,适量混养鲢、鳙鱼不仅能增加产量,更重要的是调节水质。河蟹、小龙虾、鱼混养正式在人工调控下达成的和谐养殖组合体,建起了水体全年多层利用、水质基本自我调节、病害生态防治为主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比单一养殖所面临的风险小得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具佳。河蟹、小龙虾、鱼混养不仅在水体利用时空分布和食物分配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水体生产力,而且前期小龙虾的产出为后期河蟹养殖提供了生产资金,提高了资金周转率,此种生产方式深得渔农的喜爱。

由于小龙虾有交配后进洞产卵孵化的习性,所以比较而言回形池是最合适的,回形池中的回台边坡,正是小龙虾打洞藏身孵化之处。同理,河蟹、小龙虾混养池塘最好将网围设在岸上。

(三)河蟹放养规格和密度

湖北洪湖地区还有许多渔农习惯于高密度、小规格放养河蟹,将会造成其成品规格小,质量差,必然导致回捕率低,价格低、效益低、成本高。应调整蟹苗的放养规格和密度,即120~240只/kg,密度7500~12000只/hm2,争取80%以上的商品蟹个体规格达150~250g。

河蟹与小龙虾混养应以河蟹为主,因为前期适当见底小龙虾的比例,可减少对水草的过度利用,留下部分水草为河蟹后期生长肥育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反之则不然。设计河蟹产量750~1050kg/hm2、小龙虾1500~2250kg/hm2为宜。在时间安排上也应考虑河蟹生产,最好在6月底完成小龙虾的起捕工作,最迟不超过7月中旬。

(四)饲料

7月以前,人工投喂植物性饵料以菜粕、豆粕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为主,改变以往投喂玉米、蚕豆等能量物质为主的做法。池内水草前期(7月以前)均已几乎用光,而进入8月后正是河蟹生长肥育阶段,需要大量水草,不能间断,外采水草投劳投工很多,成本增加,而且质量、数量无保障,在营养、隐蔽和调节水质方面效果远不如自生水草。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火爆的河蟹小龙虾混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养殖小龙虾混养”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491285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