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专业户说的虾水池色是什么?虾水池色要怎么管理?

虾池水色是指由溶于池水中的物质(悬浮物或胶状物)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颜色。而其中浮游生物(特别是池水中的藻类)的繁殖是形成水色的主要原因。因此,水色往往反映了虾池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良好的水色意味着水中藻类的适当生长,这些藻类的适当生长对虾的养殖作用是多方面的:

1.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氧,促进物质循环;

2.吸收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3.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致病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稳定、平衡水体中生物组成;

4.通过浮游植物一浮游动物食物链给刚下池的虾苗提供天然饵料。

5.提供对虾隐蔽的活动场所,使其避免太阳光直射造成的危害。

虾池水色常见的情况有:

1.土黄混浊色,池水中浮游生物较少而泥沙含量较高。一般不会对虾造成太大的影响。

2.绿茶系水色,主要是由绿藻形成优势种群而决定,包括浅绿、浓绿、黄绿等。绿色水系稳定则虾的体色鲜嫩、体壮。若绿色水系变成墨绿色或酱油色时,则表明绿藻类衰退并开始死亡,这种老化绿藻的代谢物有毒,会影响虾的生长并致病。

3.褐色系水色,主要是由硅藻形成优势种群而决定,包括浅褐、褐色、暗褐等。褐色水系若维持透明度在30厘米~50厘米,则是非常理想。的水色,虾苗的成活率将会大大提高。而一旦硅藻老化,则很容易造成水变和虾病。

4.危险色,硅藻类过度繁殖后若池水得不到更新,则会出现大量死亡,继之是甲藻类、原生动物、夜光虫、轮虫等大量繁殖,而使水色呈红色、粉红色、酱油色、乳白色等。该情况很容易导致虾病且很难用药治疗。

5.清瘦水,池水透明度过大,达到80厘米以上甚至可见底。其形成的原因是:一是底质有问题,营养盐或个别元素缺乏并使施肥无效,造成天然饵料贫乏;二是浮游藻类大量死亡,藻体大量沉淀;三是池底石莼菜、浒苔等大型底栖植物大量繁生,使得游生物减少。该水对养虾不利,往往出现虾个体小、皮厚、产量低。

小编推荐

虾宝宝的水池变成沈万三的“聚宝盆”!


今天为什么要谈龙虾育苗呢?因为市场行情决定,现在看这两年来的龙虾虾苗价格可以知道,便随着龙虾养殖在这两年的飞速发展,龙虾虾苗的价格也是越来越高。2015年小龙虾虾苗价格为8-15元/斤,2016年苗价大增,达15-22元/斤,2016年3月底时以25元/斤的价格都很难买到苗,所以我推荐有实力的养殖户可以去适当的培育虾苗,而且这一块市场需求相当大,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可以投放市场赚取不少的利润。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好的虾苗,虾的品质上去了,自然也就能卖好价钱。

言归正传,我们说说虾苗培育的方法,都是前辈们总结的经验,我只是搬运工而已啦!

第一、选择亲虾

亲虾用作繁殖虾苗的已达性成熟的雄虾和雌虾。简介中文名称为亲虾,选择亲虾得去池塘或者稻田得天然得天然水域,养殖的小龙虾可不行,因为天然的小龙虾虾苗体质较好,所以得挑自然界里的小龙虾来作为亲虾。不推荐去市场买亲虾,因为各种因素影响,市面上的亲虾很容易就下水死亡,所以大家最好是去天然水域自行捕捞。

捕捞时间:小龙虾性成熟需要9~12个月,挑选亲虾的时间一般在前一年的9~10月份或当年的3~4月份。

外观要求:选择标准颜色暗红或黑红色、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个体大,雌雄个体重都要在30~50克,最好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个体。亲虾雌、雄性都要求附肢齐全,无损伤,体格健壮,活动能力强

比例要求:雌雄比例依繁殖方法不同而各异,一般为2~3:1。

第二、虾池建设

虾池的大小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吧,面积以2~5亩左右为宜,底质以壤土为好,水深1~1.5米以上,有充足良好的水源,建好注、排水口,四周池埂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搭建以防逃墙,放养前7~10天池塘用50~80千克/亩生石灰干塘消毒。消毒后经过滤(防野杂鱼入池)注水后,施入腐熟畜禽粪100~200千克/亩培肥水质。池内放入供虾攀缘栖息的隐蔽物,如树枝、树根、竹筒等,并移栽一些水草。

第三、亲虾的投放

亲虾池可投放亲虾40~60千克/亩,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浴10分钟,以杀灭病原体。为充分利用水体和调节水质,同时可混养鲢、鳙鱼50~100尾/亩。培育期间,可投喂新鲜水草、豆饼、麦麸或配合饲料,并添加一部分动物性饲料。如切碎的螺蚌肉、畜禽屠宰下脚料等。

第四、龙虾繁殖越冬

1、亲虾繁殖:通常4~5月水温20℃以上时亲虾开始交配。受精卵在雌虾腹中孵化为稚虾,孵化时间需40~70天。稚虾孵化后在母体保护下完成幼虾阶段的生长发育过程。稚虾一离开母体,就能主动摄食,独立生活。当发现繁殖池中有大量稚虾出现时,应及时采苗,进行虾苗培育。

2、亲虾越冬:龙虾的生存水温最低值为5℃,当水温低于0℃时,3厘米左右的虾在越冬期间死亡率很高,成虾虽能生存,但2~3个月后也会出现大量死亡。因此,抬高水位搞好亲虾的越冬工作,保证越冬期间的水温也是整个繁殖工作的重要环节。

龙虾抱卵量一般在200~800粒,受精率可在98%以上,孵化率可达80~85%。问题是在出苗后仔虾生长蜕壳频繁,极易受环境条件制约而影响育苗率。要提高育苗率就必须加强对虾池管理。

关键要做好如下几点:

1、水质要求:龙虾繁育期间,要保持水体相对稳定,水质清新,pH值在6.5~8之间,防止昼夜水温温差过大,水中溶解氧应保持5.6毫克/升以上。

2、水体环境:水面水底一定要有水草如(水浮莲,水花生,叶绿藻,轮叶黑藻等占1/3),并有隐蔽性的洞穴,增加虾苗蜕壳附着物,也便于通过水浮莲洗苗检查掌握出苗时间及虾的生长情况。进水口加栅栏和过滤网,防止敌害生物入池,同时防止青蛙入池产卵,避免蝌蚪残食虾苗。同时要防止亲虾攀附逃逸。

3、加强检查:坚持早晚检查出苗情况,当仔虾游离母体后,及时捕捉亲虾返回亲虾池再培育,尽量减少盘点过池,操作也要特别小心,避免对抱卵的亲虾刚孵出虾仔造成影响。

4、保证供饲:适时培养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供刚孵出的仔虾摄食,估计出苗前3~5天,开始从孵化专用池捕捞少量小型浮游动物入虾苗池。并用熟蛋黄、豆浆等及时补充仔、幼虾所需的食料供应。

龙虾育苗是一件很复杂但是很重要很关键的工作,我希望我的文章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帮助和启示,毕竟现在虾苗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成虾的品质和价格,市面上的虾苗也有很多,但是质量层次不齐,所以更需要养殖户们亲自培育虾苗,虽然成本和时间花了,但是最终那个满满都是虾宝宝的虾池,会成为沈万三的聚宝盆奥~

肠道弯曲、体色白浊、生长慢……冬棚虾遇到这些怎么办?



秋风瑟瑟,天气渐凉,今年福建莆田地区的冬棚养虾又开始了。本地区冬棚养虾以一代苗为主,放苗密度在5万尾/亩左右,池塘水深80-100公分,增氧能力一般为1.5kw/亩。

随着环境污染,地下水资源匮乏,天气多变,成本上涨,冬棚养虾的难度和风险都在逐年增加,现总结本地区前期管理的一些常见问题和防控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肠道弯曲

今年放苗集中在9月下旬,本地区盐碱地多,pH普遍高,水位浅,放苗时温度高,透明度基本在60~70公分以上。放苗初期昼夜温差大,水质不稳定,青苔多,由于控料现象严重,造成虾苗摄食死藻、青苔等,导致肠道弯曲较明显。

二、体色白浊,转肝不顺利,上料台慢

由于水浅,昼夜温差大,透明度过高,造成今年小苗应激非常明显,虾身肌肉白浊,色素斑多,体质差,加之投喂又不足,转肝期营养积累不够,转肝较慢,普遍15-20天才上料台。

三、生长慢,不整齐,黄脚多

今年北风持续时间较长,造成返底水变较多,水色白浊、水脏。养殖户施肥较多,造成底质极差,苗期改底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对虾脚脏、体脏、老壳,虾蜕壳不整齐,造成对虾长势慢。

综合以上问题我们建议

1、放苗前水位保持1米以上,水色透明度在40~50公分为好,少量多次使用活菌(“三环活力源净水型”、“利菌多”)保持藻类稳定,水体平衡。

2、放苗后足喂料,第二天开始投喂,10万苗1-1.5斤/天,一天两餐。每天10%添加,配合投喂发酵料(“利苗多”)改善肠道。上料台后改喂三餐,每餐2个小时吃完为宜,保证对虾在转肝期的营养积累,转1号料后1.5个小时吃完为宜。

3、昼夜温差大时,定期抗应激、补钙(“激活+活力钙”),因小虾体质弱,抗恶劣天气能力差,适当补充体力,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才能保证对虾营养的积累,顺利转肝。

4、放苗初期也要定期改底,选择一些没刺激、不伤藻的改底产品(“底居安”),改善底质的同时保证底栖藻类的正常生长,既能稳定水体,防止水浑,又可以减少对虾摄食死藻及池底杂质。

肥水养幼虾清水养中虾



池养青虾的关键技术是调控好水质,重点是处理好肥水与浮头的关系。青虾的摄食演变规律是,从摄食浮游生物逐步过渡为底栖食性,从滤食性逐步转变为捕食习性。因此要做到“肥水养幼虾,清水喂中虾”。

2月份池塘底质的肥少,在池边四周挖坑堆肥,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水位的逐步加高,发酵腐熟的粪肥自然溶入池中。

3月-4月份若池水中浮游生物量不足,池水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应及时追施发酵粪肥水50公斤—100公斤/亩。

4月中下旬一般已有抱卵虾出现,同时由于日夜温差较大,耗氧量高,虾池的第一个浮头李节来临,水质管理的重点应由前期添加追肥转为换水增氧,特别是进入5月中旬,水质变化较快,更应着重抓好换水工作,由原来的每半月加水20厘米改为每周两三次换水。换水时要先排水后加水,不能一边加一边放;要用水泵抽水,不能开沟放表层水;要上午换
水,不宜傍晚换水。

6月份池塘中的水质往往有恶化倾向,这时宜大面积换水,抽掉老水。同时药物带水消毒,再换入新水。由于6月份中幼虾消耗肥力较快,因此必须少量多次地施放些人畜等动物性粪肥,促使水质变活。

7月-8月特别是7月底8月初第二个浮头季节来临时,应停止施肥,加强换水、巡塘工作。池水的透明度在40匣米以上,呈褐绿色为佳。如发现池虾呆集塘边,聚在草上,惊动不应,光照不退,应当立即采取增氧措施,以免意外。

此外,每次注排水,都应检查尼龙筛绢,发现破损及时更换,防止野杂鱼、蝌蚪等进入虾池。作为补钙的手段,养殖3厘米以上的虾种时可使用生石灰29公斤/亩来调节水质。

塘口欠下的“氧债”,养虾人要怎么还?


“专注龙虾养殖,聚焦市场行情”,大家好,欢迎来到“小龙虾”!天气越来越热,养殖越来越难搞,做为当下最热门的水产养殖之一,小龙虾亦是如此。随着气温的上升,塘口问题层出叠现,如何巧妙处理高温所带来的弊端和隐患,成了当下焦点。

而今市场供需正值胶着期,行情波动较大。面对一天一个样的价格,虾农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明天报价表上的价格,以致经常忽视养殖本身的重要性。尽管养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销售盈利,但忽视养殖本身也是不可取的。进入四月中旬,很多虾户的塘口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问题,只不过有些显露在表面,还有一些不显山不露水的,而这种不易被发觉喜欢突然爆发的往往危害最大。例如池底恶化、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溶氧量不足等问题,都非“一日之寒”,而是有个变化过程。而养殖户要做的就是在问题进一步恶化前,将问题提早处理解决。

在今天“小龙虾”的小编就以水体溶氧为例,来简单阐述一下“慢性”问题的危害。伴随气温逐渐上升,池塘氧量饱和度下降,加上水草疯长覆盖率上升,白天产生的氧量根本满足不了水草晚上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所以导致池塘氧量不足。

对于不知不觉欠下的“氧债”,虾农们得有所行动。在塘口缺氧的情况下,此前一直被压制的厌氧生物得到完全释放,在一定时间内产生有害的中间产物,致使大量还原性物质及有害气体遍布池塘。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池塘上下水体急剧对流,此前欠下的“氧债”爆发性偿还,塘口缺氧龙虾开始浮头死亡。

虾农如何还“氧债”

第一机械增氧,通过水泵、潜水泵或是增氧机来搅动上下水层,达到为池塘增氧的效果。第二生物手段,一些有益藻类或是浮游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池塘增氧。第三预防“氧债”,定期改底更换池水,合理投喂施肥。

如今4月过去一大半,即将到来的5月是一个较为敏感的月份。各大养虾人在专注市场行情的时候,可不能松懈了养殖。


养虾技术


饲料配方
合理投饵与繁殖基础饵料相结合:

1、合理投饵:养虾的饲料费用占总成本的70%左右,养虾投饵量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总成本的高低。饲料使用不当造成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一顷技术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合理的使用饵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能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如果饵料系数偏高,就是投饵技术问题,要及时改进。投饵的方式方法,各种材料均有不同的介绍,在此就不做详细赘述:比较可靠的方法是以理论数值推算出需要饵料量,尽量取下限为基础,勤投少喂。掌握的原则是:傍晚和清晨多喂,白天少喂,大量脱皮少喂,水温超过30℃少喂,恶劣天气少喂,天气晴朗多喂,腐败、变质的饵料不喂。同时要密切观察所投饵料的消耗情况和对虾胃肠的饱满程度,随时对投饵量进行调整。

2、繁殖基础饵料:所谓基础饵料,就是在虾池没放养虾苗前,进行肥水繁殖藻类、挠足类或移植沙蚕等,这些都是刚入池虾苗的良好饵料。利用基础饵料养虾,虾苗在6cm前可不投饵料,主要靠池内基础饵料,但要经常检查池中生物饵料的密度和虾的生长速度,从而来确定施肥量,始终保持池中有足够的基础饵料,来满足对虾生长需要,我们用繁殖基础饵料养虾与人工投饵养虾相比,管理方法与放苗规格均相同,其结果是40天后测定繁殖基础饵料池虾苗干均体长略大于人工投饵池,前者平均体长为5.6cm,后者干均体长为4.7cm。因此我们认为繁殖基础饵料养虾是一项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繁殖基础饵料:每年春季4月下旬清池后,即可进水滩面水深20cm为宜,将氮肥和磷肥按10﹕1比例亩施5~7ppm,定期镜检水中基础饵料的多少、种类来调整施肥量或添加新水,使水色保持在褐色、褐绿色,透明度在30cm左右即可放苗。

移植沙蚕:沙蚕的担轮幼虫、后担轮幼虫、疣足和七节以下的刚节幼虫均是虾苗的优质饵料。 实践证明,对虾体长8cm可捕食成沙蚕,体长2.5~3cm就能捕食1~1.5cm幼沙蚕。沙蚕的移植方法是,每年4月中旬沙蚕开始繁殖时期,在港湾处捞取沙蚕卵放入对虾养成池中或捞取沙蚕幼体,引进虾池使其生长发育,亦可直接将沙蚕转入虾池自然繁殖。

养殖管理
塑料大棚培育早苗、二级放养提高成活率因受水温限制,丹东地区般都在5月中旬放养虾苗,9月中旬开始收虾,每年养虾的时间为4个月左右,由于对虾的生长期短,规格小,降低了产量和经济效益。为了延长生长期个别生产单位,在5月上旬将1cm虾苗放入池中养殖,但此时气候不稳定,虾池水温低常有寒潮,造成虾苗成活率低,影响产量。随着亲虾越冬技术的基本解决,4月中旬越冬虾苗即可出池,然后将虾苗移入塑料大棚,进行保温培育,到5月中旬虾苗可达到3cm以上,室外水温已稳定在20℃左右,此时放养虾苗大,适应力强,水温适宜,成活率在95%以上,由于苗大加之池中饵料丰富,虾苗长势快,到9月末收虾,延长了生长期又保证了成活率,有利于提高单产和经济效益。

搞好二级放养,二级放养就是暂养。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二级放养能准确的掌握放苗量,提高养殖成活率,为养成期管理提供准确依据,买回虾苗后,集中放到一个池塘进行二次培育,亩放苗密度10万尾左右,经15~20天的精心培育,待虾苗的适应性和自然淘汰基本稳定,体长3cm即可分池,超过4cm分池易受伤影响成活率,在分池时注意水位差不能过大,水流不能过急,反之则造成虾苗死亡,经过二级放养的虾苗,养成时亩放养量不宜超过1万尾,一般亩8千尾为宜,亩产可达300斤以上。

备注
提高养虾人员文化素质实行科技兴虾: 现在多数养虾者都感到虾难养了,为什么现在难养了呢?这就存在一个科学养虾的问题。以前新建虾池,水质无污染无病害,饲料价格适宜,其它原材料价格亦来上涨,所以大家都过得去。而现在却不同了,虾池日渐老化,水质污染,虾病慢延,饲料及其它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因此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若大的亏损,要想保证养虾生产稳步的向前发展,首先要提高养虾人员的文化素质。

我们曾做过一个初步调查,丹东地区现有养虾人员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仅占30%左右,其余人员大都是文盲或半文盲。要想改变目前的状况,必须由市、县行业领导牵头,市、县水产技术推广和水产科研部门参加举办的海水养殖技术学习班,对养殖人员进行系列的科学养虾知识教育,使其能对水质做简单的,分析,科学的使用对虾饵料,对治疗各种虾病用药量的计算等知识的初步掌握和运用。改变现在的观望养虾现况,你投饵我也跟着投饵,你换水我也跟着换水,结果不能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养虾,增加了不必要的投入,提高了生产成本。对下参加学习者进行必要的制裁手段;学习班结束后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统一颁发合格证书,对养虾无证书者要限期达到规定要求标准或聘用技术员,不得无证或无技术人员养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来提高养虾人员的文化素质。市、县水产技术推广和水产科研部门要积极组织技术小组巡回指导和咨询服务,定期预报海况和海水理化指标,指导各种药饵及治疗虾病药物的正确使用。应用光合细菌,改善虾池水质,防病于未然在对虾养殖池中应用光合细菌,是改善水质,防治虾病最理想的选择,经我们光合细菌课题组二年来的试验证明,光合细菌在对虾养殖中主要有三个方面作用:

1、由于菌体蛋白质丰富,氨基酸组成较全面,因而可做饵料培育贝类幼体,虾苗,鱼苗等效果较好。用光合细菌做对虾饵料添加剂,可提高幼体成活率,加快对虾生长速度。

2.光合细菌能利用水中有机物,如氨氮等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净化水质,改善对虾生活环境.虾池使用光合细菌,可使三氮总量稳定在20mg/m3以下,PH值和溶解氧保持正常,这种作用在底质条件差、换水量小的虾池更为明显。

3、光合细菌可直接接种虾池,并在池内大量繁殖,它的兴盛就抑制了各种病菌的繁殖,起到了防病的作用。虾苗入池即可接入光合细菌,一般每亩施3~4公斤,每隔半月施一次,使用光合细菌养虾对虾基本上不得病。

综合利用虾池,提高经济效益综合利用虾池,可充分利用虾池水体,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养虾成本。鱼虾贝混养不需增加设施,混养种类生长速度一般比自然海区快。因为虾池中含有大量浮游植物,有机碎屑、残饵等。鱼虾贝混养能起到净化水质,促进对虾生长,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提高虾池经济效益。

目前虾池混养的种类有,梭鱼、罗非鱼,太平洋牡蛎,海湾扇贝、菲律宾蛤仔等。这些品种生产习性不同,混养比例管理措施也各有别。混养梭鱼。换水条件好的虾池,亩放10cm以上鱼苗40~50尾,收获时成活率可达75%,亩产40斤左右。混养太平洋牡蛎,换水条件好的硬底质虾池,亩底播2~3cm贝苗1.5万粒,换水条件差的软底质池可吊养,但吊养的生长速度慢于底播。混养菲律宾蛤仔,换水条件好(含沙70%)的虾池,亩底播1~2cm苗种300斤为宜(占虾池总面积1/2)。

上述方法均是在不影响对虾产量的前提下进行混养的,开展虾池立体养殖,要根据虾池具体条件,严格控制放养量,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放养,否则会造成对虾浮头,达不到混养目的。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养虾专业户说的虾水池色是什么?虾水池色要怎么管理?》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养牛专业户”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5399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