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对运输环境有什么要求?

雏鸡其实还是比较容易和方便运输的,只要不要有太多错误操作,一日龄肉鸡雏鸡很快就会从运输过程的颠簸中恢复过来,不影响生长发育。但如果运输条件过于恶劣,鸡可能死在运输途中,也可能到鸡场之后爆发各种疾病,那么雏鸡对运输环境有什么要求?

雏鸡的卵黄大约含有2克的脂肪和2.5毫升的水分。脂肪中含有的能量能维持雏鸡3天之需。如果环境温度低于26摄氏度,雏鸡卵黄中的水分同样能维持3天。但是,如果环境温度达到40摄氏度,卵黄中的水分8-10小时就能耗尽。所以,雏鸡运输过程中如果有短暂的热应激,即便对成活率没有影响,但也会影响到鸡只的增重。某试验结果表明:在运输过程中让雏鸡遭受1小时40摄氏度的热应激,雏鸡16日龄时生长速度有明显影响,而且这种增重上的影响在此后的生产性能表现上一直存在,难以弥补。

通过对雏鸡采食量变化的观察,发现初级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热应激的临界温度是35-36摄氏度左右。雏鸡在前48小时暴露在临界温度以上,会降低雏鸡前2周的饲料摄入量,并且死淘率增加。所以,在运输过程中雏鸡周围的温度不能超过这个范围,否则会影响将来的生产性能。

装满雏鸡的鸡盒盒内温度要高于雏鸡盒外的温度。一般情况下,一盒100羽、每羽重40克的雏鸡产生的热量是165btu/小时(174KJ/小时)。如果空气停止流动,一辆装满雏鸡的客车车内温度每分钟将会上升0.6摄氏度,这样的话,雏鸡周围温度将在短短的10分钟之内超过40摄氏度。

延伸阅读

孵化山鸡对环境有什么要求?山鸡孵化的注意事项


要孵化山鸡那就得从最开始的选蛋开始说起,这是根本。之后一切的操作都在根本上进行加减乘除,根没做好剩下做的再好也是徒劳。之后种蛋还要经历消毒、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翻蛋、晒蛋等程序,那么孵化山鸡对环境有什么要求?山鸡孵化的注意事项。

选蛋

用蛋孵前要尽量利用两周以内的种蛋,要求蛋型正常,大小适中,蛋壳厚薄均匀,颜色协调一致。

消毒

入孵前要把孵具和种蛋消毒,用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在25℃~30℃的温度下熏蒸20分钟,便可杀死种蛋上的病毒。

温度

孵化温度要根据胚胎发育情况采取前期高、中间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的施温方法。温度分别为:入孵前种蛋预热6~8小时,蛋温36℃~38℃;孵化1~7天38.8℃~39.2℃;孵化8~14天38.5℃~38.8℃;孵化15~20天38℃~38.5℃;孵化21~24天(出壳)38.5℃~39℃。

湿度

孵化前期相对湿度为60%~65%,中期为55%~60%,后期为60%~68%,出雏期应为70%~75%。

翻蛋

为使种蛋受热均匀,必须通过人工或自然翻蛋,从入孵的第二天起,2~4小时翻蛋1次,翻蛋的角度180度,孵化20天后停止翻蛋。

晾蛋

一般从孵化16天开始每天晾1次。21~24天,每天晾两次,晾蛋的时间长短不等,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当蛋温降至35℃时继续孵化。

喷水

在孵化21~24天时需每天喷水1次,水温35℃左右,待干后继续孵化,在反复晾蛋、喷水的作用下,蛋壳由坚硬变松脆,有利于雏鸡破壳。

照蛋

第一次照蛋在入孵后6~8天,主要检查种蛋受精率情况,正常蛋可发现胚胎上的眼点,蛋内颜色发红并带有血丝,无精蛋却无任何变化,发现后要及时取出无精蛋。照蛋的次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主要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并查出死胎蛋。

什么是育雏鸡舍?育雏鸡舍的环境要求是什么?


什么是育雏鸡舍?育雏鸡舍的环境要求是什么?育雏鸡舍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养鸡场雏鸡的健康发育,好的育雏鸡舍将会提高养鸡场雏鸡的成活率,同时降低养鸡场鸡病的发生率,保障养鸡场鸡群的健康发育,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育雏鸡舍的环境要求,这是雏鸡舍建设的必要知识。

什么是育雏舍?

育雏舍是饲养出壳到6周龄雏鸡的专用鸡舍。是雏鸡昼夜生活的小环境,其建筑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由雏鸡的生理特点可知,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为此.雏鸡舍建筑的重要特点是有利于保温.故建筑育雏舍时应注意房舍要矮些,墙壁要厚,地面干燥,屋顶应设天花板。此外,要注意合理通风,做到既保证空气新鲜,又不影响舍温,若为立体笼育雏,其最上层笼与天花板间的距离应为1.5米左右。育雏舍有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可根据气候条件及资金状况等选择。对于实行全年育雏的大型鸡场,应选用密闭式育雏舍,即无窗(设应急窗)鸡舍,舍内实行机械通风和灯光照明,通过调节通风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舍温及舍内湿度,育雏效果好。对于中小型鸡场,尤其气候炎热地区,可采用开放式育雏舍。这种鸡舍应座北朝南,跨度为56米。高度2米左右,舍内采用水泥地面,鸡舍南面设运动场,面积约为房舍面积的12倍,地面必须排水良好.周围种植树冠高大的落叶乔木,以保持冬暖震凉.空气新鲜.但如受地方限制,也可不设运动场。

育雏舍的环境要求是什么?

1.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雏鸡日龄越小,对温度稳定性的要求越高,初期日温差应控制在3。C之内,到育雏后期日温差应控制在6度之内,避免因温度的不稳定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夜间因为雏鸡活动量小,温度应比白天高出12℃,断喙、接种疫苗等要提高育雏温度。

2.适宜的环境温度:雏鸡采食、饮水以及饲料的消化吸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都与环境温度是否适宜有直接关系,温度过低时雏鸡畏寒而密集,影响卵黄吸收,影响抗病能力,有的发生感冒下痢,严重时互相挤压扎堆而造成大量损伤死亡;温度过高则影响雏鸡的正常代谢,食欲减退,发育缓慢,也易感冒和感染呼吸道疾病。近几年来采用的高温育雏技术,主要是在前几天采用高温育雏,即比常规育雏温度高2~3度,一般在36度左右,据试验,高温育雏能减少鸡白痢病死亡率80%以上,对雏鸡卵黄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明显提高雏鸡成活率。

3.适宜的湿度:高温低湿时,鸡体内水分散失增多,腹内蛋黄吸收不良,绒毛干枯发脆,脚趾干瘪,雏鸡易受风寒侵袭,患呼吸道疾病,为提高湿度,可在大炉上放一盆水蒸发水分。低温高湿时舍内既潮湿又冷,雏鸡易患感冒和胃肠疾病,可提高舍内温度,增加通风量,高温高湿时,雏鸡体内热量不易散发,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抵抗力减弱,应加强通风换气。

4.饲养密度:饲养密度是否适宜,与养好雏鸡和充分利用鸡舍空间有很大关系,密度过大不但室内空气不好,影响雏鸡发育,而且鸡群互相挤压在一起抢食,体重发育不均匀,影响鸡群健康,还易发生啄癖;密度过小鸡舍利用率低。密度的大小应根据雏鸡日龄大小、品种、饲养方法、季节和通风条件等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冬季和早春育雏饲养密度比夏季和秋季育雏饲养密度大一些。表23每平方米饲养雏鸡数。

5.适宜的光照

(1)光照强度:为了让雏鸡很快熟悉环境,学习饮水采食,初期应该用较强的灯光,可用60100瓦的灯泡,3日龄之后夜间应换成25~40瓦的灯泡,光照稍暗些,鸡群相对安静,在过强的光照下,鸡烦躁不安,活动量大,易出现互啄的恶癖。

(2)光照时间:6周龄之内光照时间的长短还不会影响雏鸡性成熟的早晚,但光照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雏鸡的采食时间和采食量,育雏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增重过慢,达不到标准体重,给予较长的光照时间有利于雏鸡增重,一般3日之内的光照可定为23小时,1~6周龄的光照时间分别为22小时、20小时、18小时、16小时、12小时、lO小时。在光照管理上容易出现的错误,一是不考虑雏鸡增重情况,在第二三周龄就实施8小时光照,二是长期给予20小时以上的光照,过长的光照时间会影响雏鸡的休息和睡眠,使雏鸡疲劳,降低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6.通气换风:在高温、高密度饲养条件下,育雏舍内由于雏鸡呼吸、粪便及潮湿料散发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和二氧化碳等,超过一定浓度就会危害雏鸡健康,所以要及时通风,排除有害气体,换进新鲜空气,在育雏期间常用的通风方法是:采取定时的短时间大换气量通风,如每小时敞开全部门窗1~3分钟,有人担心这种在短时间内室内全部污浊空气换成新鲜空气的方法会使雏鸡受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会使雏鸡感冒,反而能增加雏鸡对低温的适应能力,雏鸡的饲养管理因为换进的空气虽然是冷的,但舍内四壁、地面顶棚都是温热的,如取暖设备没有问题,舍温很快就能恢复,只要气候不是特别冷、在育雏的第四天就可以实行这种换气法。

以上就是第一农经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是育雏鸡舍含义以及育雏鸡舍环境要求的相关内容,为了保障养鸡场雏鸡的成活率,养殖户要掌握好雏鸡舍建设技术知识,建造良好的育雏舍环境,从而顺利进行雏鸡舍建设工作,以保障养殖户顺利实现养鸡效益。

怎样正确运输雏鸡?运输雏鸡的正确方法


在养鸡中,鸡苗、雏鸡的选购是养殖的关键。养鸡户在进行养鸡之前,必不可少地需要进行雏鸡的选购,这时候就涉及到鸡苗的运输问题了。那么,作为养殖户应该怎样安全将购买的雏鸡运送到鸡场中?要怎样正确运输鸡苗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怎样正确运输鸡苗?

一、运输时间

运输时间不宜太长,运雏的原则是越早越好,时间出发点是以苗从育雏箱中出来的时间算起,短途运输控制在8-12个小时,长途运输控制在24-36小时内,并且在出苗前最好给苗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方可进行接运。这样可以及时开食和饮水。

二、专用运雏工具箱

包装盒最好是要有若干通风孔。方便通风。包装盒内部最好分格。每个格子大约20-25只,有利于保暖和管理,防止雏鸡在盒内相互践踏或摇荡不安。

三、时刻注意观察

发现雏鸡张嘴呼吸、叫声尖锐,车厢内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发现雏鸡扎堆,吱吱乱叫,车厢内温度过低,要及时做好保温工作。运输途中,最适宜温度是25℃左右。运输过程中勿停车。

四、车体要注意消毒

应对车体消毒后再进入场内。卸车过程速度要快,动作要轻、稳,并注意防风和防寒。

以上就是关于运输雏鸡的方法介绍。对于养鸡户来说,保证雏鸡的安全运输对于养殖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养鸡户如有在外面购买雏鸡的话,那么一定要保证雏鸡的运输安全,将雏鸡安全送达到鸡舍中来。

雏鸡舍怎样通风?雏鸡舍通风要求是什么?


雏鸡舍怎样通风呢?雏鸡舍良好的通风环境十分重要,这不仅可以保障养鸡场雏鸡的健康生长,还能降低鸡病的发生,降低养殖户的养鸡风险,做好雏鸡舍通风管理也是鸡舍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雏鸡舍通风要求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雏鸡舍怎样通风?雏鸡舍通风要求是什么?

1.鸡舍内的气候取决干通风、加热和降温的结合。对于通风系统的选择还要适应外部的条件。无论通风系统简单或复杂,首先要能够被人操控。即使是全自动的通风系统,管理人员的眼、耳、鼻、皮肤的感觉也是重要的参照。

2.自然通风不使用风机促进空气流动。新鲜空气通过开放的进风口进入鸡舍,如可调的进风阀门、卷帘。自然通风是简单、成本低的通风方式。

3.即使在自然通风效果不错的地区,养殖场主们也越来越多地选择机械通风。虽然硬件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但机械通风可以更好地控制鸡舍内环境,并带来更好的饲养结果。通过负压通风的方式,将空气从进风口拉入鸡舍,再强制抽出鸡舍。机械通风的效果取决于进风口的控制。如果鸡舍侧墙上有开放的漏洞,会影响通风系统的运行效果。

4.通风量的设定不仅仅依靠温度,还需要考虑鸡舍湿度,以及鸡背高度的风速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良。如果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鸡会变得嗜睡。如果您在鸡背高度持续工作超过5分钟后有头痛的感觉,那么二氧化碳的浓度至少超过3500毫克/m3说明通风量不够。还要注意,不能有贼风。

5.要及时对通风效果进行评价。对于地面平养系统,鸡群在鸡舍中的分布情况就可以说明通风的效果和质量,也可通过其他方法对通风效果进行评估。简单的方法是裸露并沾湿双臂,站到鸡聚集数量较少的区域,感觉是否该区域有贼风,感觉一下垫料是否太凉。观察整个鸡舍中鸡群的分布情况,判断是否与风机、光照和进风口的设置有关系。一旦改变了光照、进风口等设备的设置,数小时后再次观察鸡群分布情况是否有改变。对于改变设置的效果,不要轻易地下否定的结论。同时记录改变设置的内容。

以上即是第一农经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雏鸡舍通风要求的相关内容,雏鸡舍通风的顺畅可以促进养鸡场雏鸡的健康发育,从而提高雏鸡成活率,获取更多的养鸡效益。

环境因素对养鸡场发生的疾病有什么影响?


在养殖户们的养殖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因素在影响着养殖业的发展,比如说是疾病在众多因素里造成的损失显得尤为突出。其中环境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忽视了环境因素,往往会造成畜禽疾病的多发、高发,甚至能左右药物对疾病治疗的结果。就常见的几点环境因素与畜禽疾病的关系浅析如下:

一、厂址对鸡病的作用和影响

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场址选择的适宜与否,场地规划与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畜禽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在大多数基层的养殖场中,场址的建设比较随意,也比较落后,有些直接建在村庄边上,甚至村庄里面,养殖场之间也没有距离上的概念,这造成村庄里的散养户和养殖场之间、养殖场和养殖场之间疾病流行和交叉感染的频频发生,也是疾病难以控制的重要因素。

在场址的建设中,很多养殖场没有必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往往会出现有病畜禽乱跑、病死畜禽乱扔、疫苗瓶随意丢弃的现象,特别是畜禽粪便的处理问题,往往会堆在养殖场旁边,下雨时粪水流的到处都是,殊不知一克畜禽粪便中所含的病原微生物数量可高达上亿。上述现象是很多基层养殖场存在的现实问题,这些也势必会造成大量的排毒、散毒问题,可以说不把这些环境问题解决掉,就无从谈起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甚至会对养殖场造成毁灭性打击。

二、温度对鸡病的作用和影响

适宜的温度是对畜禽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保障。但因为温度问题,特备是温差问题造成的各种疾病屡见不鲜,拉稀、感冒、呼吸道疾病、冷热应激等,均与温度不当有很大关系,有的是直接引起发病,有的是在疾病发生或发展过程中,加重了原本的病情或者让治疗直接起不到效果,这种情况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笔者曾去广东惠来县某养殖场处理过一例病例,养殖户到多处门诊去给鸡看病,病看的对,药开的对,就是治不住鸡病,每天死亡二百多只,最后笔者发现问题就出在温度上,当地有海风,昼夜温差大,当把温度问题解决后,配合相应药物,鸡病迅速康复。温度,这个被大家熟知的因素,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

三、有害气体对鸡病的作用与影响

畜禽健康生长,发挥应有的生产性能,需要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特别是养鸡,因为鸡对氨气最敏感,有人还提出养鸡就是养空气,说明了空气质量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养殖中,畜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存在几乎不可避免,只是情况轻重而已。有害气体的危害在冬春季节最为明显。在冬春季节,一般为了保温,会把畜舍相对密闭,如果粪便再得不到及时清理,有害气体会在畜舍大量蓄积,造成畜禽眼睛流泪、直接引起呼吸道症状或者在有呼吸道疾病时起到加重作用。特别是在肉鸡养殖过程中,有害气体与病原菌共同作用引起的肉鸡腹水症难以治疗,造成不必要的严重损失,这种情况在基层养殖场中非常多见。

除了因有害气体造成的常见病情外,畜舍中的氨气还会从呼吸道通过肺泡上皮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碱性高铁血红素,破坏血液的运氧功能,导致组织缺氧。畜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机体抵抗力也会迅速下降,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甚至死亡。

四、水质对鸡病的作用与影响

因为水质问题给畜禽造成的疾病和危害,主要体现在传染病的流行和引起的急、慢性中毒上。当水质受到病原菌的污染后,畜禽就会通过饮水或接触水源产生感染、发病。有不少地方的养殖户反映,出现大肠杆菌频频发病、久治不愈等情况,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畜禽饮水受到了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污染,这个时候只有通过用水勿忧饮水消毒才能彻底控制病情。当水质受到砷、铅、汞等有毒物质污染时,轻则会造成生产性能的下降,重则会造成急、慢性中毒,甚至死亡现象。

除了上述因素外,光照、噪声、风速等环境因素,都会在养殖过程中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也会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事实证明,在现在的养殖中,只有重视环境问题,畜牧业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才能靠养殖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温度对雏鸡的作用


:温度对鸡的生长、性成熟、受精、产蛋、孵化率、蛋壳质量等影响较大。对1周龄前的雏鸡提供合适而稳定的温度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适宜的温度一般在32~35℃,如温度过低,易发生球虫病,降低小鸡寻找食物的能力,受寒感冒,引起早期死亡;如温度过高,小鸡会因失水过多而导致脱水死,亡。对于成年蛋鸡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7℃,产蛋适温为16~20(2。经常处于29℃以上的环境中会导致产蛋量下降,

蛋壳变薄,公鸡精液品质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还可引起啄瘀.

除了育雏舍外,一般不供暖,靠鸡体散热和房舍隔热来保温。对温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调节通风量来实现。为了达到准确的温度控制,风机的风量可以小一些,而台数要多一些。可以将风机分为几组,按不同气温,开动不同组数的风机。先进的通风装置是用热敏元件等控制的无级变速风机,通过感温的高低可以改变电压,使通风机随舍温的高低而改变转速。舍温愈高,转速愈快,通风量愈大。多等级的通风量对肉用仔

鸡舍更为必要。因季节与体重的不同,最大与最小通风量之间的差异相当悬殊,如冬季刚孵出的肉用仔鸡,每只每分钟的通风量仅需0.0014米3,待接近出场又适逢夏季,则需0.113米3,相差达80倍。用调节风量进行温度控制,不可能单一地控制温度,必然会同时引起舍内相对湿度与有害气体的浓度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在夏季是完全可以协调的,而在冬季容易产生矛盾。如何维持尽可能高的舍温,而又不致使舍内湿度过大或有害气体浓度偏高,这是进行通风所必须注意的问题。饲养员应密切关注舍内环境的变化,在冬季进行通风之前,一定要随时提高舍内温度。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温度对雏鸡的作用,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专业养鸡:养鸡的环境要求


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最多的一种家禽,在我国的养殖面积也非常大。在养鸡时,我们要控制好环境才能够保证鸡群的正常生长。尤其是规模越大,受到的环境影响也就越大,很多朋友都是因为忽略的环境,所以导致养鸡失败。那么养鸡对环境有些什么要求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温度

鸡的体型是比较小的,不过新陈代谢能力比较强,因此其体温是比较高的。因此如果鸡舍过于封闭的话,那么会导致舍内温度过高,鸡只散热受阻,影响鸡的正常代谢,降低生产能力。鸡舍的温度要根据鸡只的类型及年龄等来控制。如果是蛋鸡的话那么其适宜温度在15-20度左右,肉用的幼鸡则在25度左右。可适当波动3-4度,在天气过热的时候,有条件的可以增设天棚,做好保温防暑工作。

2、湿度

湿度对鸡只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鸡舍的温度不宜过高,尤其是在平面饲养的时候,要在鸡舍内铺好垫草。如果鸡舍内的湿度过高且时间长的话,那么鸡群的抵抗能力会严重减弱。降低生长发育速度,进食量减少且产蛋量也会因此而下降。我们在养鸡时要根据鸡的生长阶段来合理控制好湿度。雏鸡舍的话湿度不可超过65%,育成鸡舍则要保持在60%左右。湿度过大时要及时通风,鸡舍不可建立在低洼地带。

3、光照

合理的光照时间以及强度非常有利于鸡的生长。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既能够提高鸡舍温度,还可以减少鸡舍内的病原体。所以我们首先要选好鸡舍的方位。控制好窗户的大小,同样也要根据鸡的实际情况来。如果鸡舍是密闭式的话,那么要适当提供人工光照,光照不足的话会降低鸡的产蛋。但是也不宜过多,否则不仅增加电费,还容易引起鸡的啄癖。

4、密度

密度对鸡的生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条件。对鸡只的健康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与生长速度、繁殖能力等也息息相关。而且密度也不宜过低,密度过低的话设备的投资费用将会增加,成本上升,降低养殖效益。而密度过大的话,又会对鸡的产蛋、体重造成影响,严重的时候导致鸡只大批死亡。所以我们在养鸡时一定要保证鸡舍的面积与密度一样,才能够保证鸡只的健康生长。

以上就是养鸡环境要求的简单介绍了。养鸡的环境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对鸡舍的建造也要细心,保证其生长,才能够提高养殖效益。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雏鸡的饲料选择标准与要求


导语:雏鸡的生长发育关系着鸡群之后的健康,雏鸡在饲料方面的要求必然更加严格,不仅要新鲜且达到相关营养配置标准会更高,一般情况下,雏鸡喂养要专用的雏鸡料,根据雏鸡的消化吸收特点和生长发育需要,雏鸡饲料应满足以下4点要求:

1、营养浓度要高

单位重量的饲料中各种必须营养素的含量高。由于雏鸡的消化道短、容积小,每次的采食量有限,如果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则有助于增加其每天的营养摄入量。在雏鸡料配制过程中尽量减少消化率低、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原料的用量。

2、颗粒大小要适中

饲料颗粒大会因为雏鸡难以下咽而影响采食,雏鸡肌胃研磨能力差,较大颗粒的饲料常常还没有消化就被排出体外。因此,使用较小的颗粒饲料有利于消化。但是饲料颗粒过小如粉末则不利于采食。一般要求饲料颗粒在小米到绿豆样大小。如果使用颗粒饲料还必须进行破碎处理。

3、饲料要容易消化

雏鸡对饲料的消化率低,含有较多的粗纤维或角质蛋白的饲料不易被消化。饲料中添加消化酶制剂有助于提高饲料消化率。

4、饲料质量要可靠

雏鸡的饲料要新鲜,产品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5个月,因为随着存放时间延长饲料中的营养素会被破坏。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和饲料原料,被污染的饲料或原料也不能使用,以免影响雏鸡的健康。

小贴士:通常情况下,第1周饲料中的粗蛋白至少要达到20%的比例,必须使用大豆、鱼粉等高营养、易吸收的蛋白饲料,因为此时雏鸡生长发育较为迅速。除了按照标准要求配置之外,建议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矿物质、维生素等,满足鸡体发育要求。

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雏鸡饲料的选择标准,想了解更多的可以关注我们养鸡网的饲料调配栏目,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6419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